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多行善,多积阴德。有缘人看见希望改变命运这里开始一、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主要讲述作者自己的故事。袁了凡自幼丧父,母亲命他学医。后来,他在慈云寺遇到一老者,自称孔先生(根据云南县志,此人是著名易学家杨向春,化名孔先生,曾著《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一书),精通皇极数预测未来,说他有当官的命,孔先生告诉袁了凡他某年应当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把他什么时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当官,什么时候寿尽,有没有孩子等都作了预测。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从此没有了上进之心。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可以改变命运,他说:“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也就是说,道德仁义自己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也可以自己求得,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听命于天,听命于他人。从此,袁了凡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笃信宿命论转到信仰命由我造、福善祸淫的人生观。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其关键在于多做善事积累福报,在于自身的修为,要多做善事,消除恶念。这就是《立命篇》的主要内容。于是袁了凡开始积极改过向善,积累善业,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改命,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预测开始不应验。但袁了凡仍觉自己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袁了凡一直没有子女,就继续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年就生下了儿子天启。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于丙戌年再次遂愿,中了进士,授宝砥县长。原本孔先生所算定的一生,在努力行善改命后,完全改变了,连寿命也延长至七十四岁而终。
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时候,袁了凡的妻子见到袁了凡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袁了凡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袁了凡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上万的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 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二、改过之法
第二篇讲改过自己的办法,袁了凡认为改过自己要发三心:即惭愧心、畏惧心、勇猛心。惭愧心、畏惧心可以使自己认识到错误,有充足的动力进行改正。勇猛心是指虽然很多人知道道理,但是得过且过,或严重拖延,没有真正实行,而勇猛心正是改过、改命的关键,只有知道道理后勇猛实干才能真正获得益处。并且讲了改过的道理,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更有从起心动念处除净的。如果没有从理、从心,只是从事的表面强戒不好的事情,但病根还在,东灭西生。故袁了凡认为改过更应该从理、从心。从事改过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急需治标的时候仍可使用。
三、积善之方
第三篇讲积善的办法,讲述了十余个因为积善而获得好报的故事,有讲述其实善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善事要分为“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这七个方面,里面有引用几个经典故事。如引用了孔子的故事,子路救人拿了赏赐,孔子说子路做得对;而子贡赎人,没有要赏赐,孔子说做得不对,因为现行虽善,而其流风足以害入,那是似善而实非善。现在所做的虽似不善,而其流风足以济人,则其实却是善的。里面亦列举了十条可以行善的门类并作了相应解释: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佛法。第九、敬重师长。第十、爱惜物命。
四、谦德之效
第四篇谦德之效主要讲谦虚这项美德的效用,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讲述了“天道亏盈而益谦”的道理。并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有福气,将要成功,就会自然而然有一股谦和吉祥之气外露,里面讲述了数个故事来证明。最后总结了整本书的内容,说明了改命要立志而行,命自我立,有了志向而努力,自然可以改变命运。书中名句:“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家有猫咪】【咏早梅】这首诗以咏梅为题,处处围绕着一个“梅”字落笔,描绘出了一幅凌寒独放的早梅图。

南北朝 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qióng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译文:园林里的变化容易看出物候时序的转换,最其中最能标志时节变化的就是梅花。
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风寒,在零霜下雪的时候,它就在路边开放了。
梅花枝叶横斜在却月观外,怒放的梅花掩映着凌风台。
梅花盛开的时候可以使被遗弃者见之有感而落泪,也可以使钟情的人触景兴怀而勃发。
梅花应该也知道自己会早早飘落,所以赶在孟春正月就开起花来了。

注释:兔园:本是汉梁孝王的园名,这里借指扬州的林园。
标:标志。
物序:时序,时节变换。
拟:比,对着。
却月观:扬州的台观名。
凌风台:扬州的台观名。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曾遗弃陈皇后于长门宫,司马相如为她写过一篇《长门赋》。
临邛:汉县名,司马相如曾在临邛饮酒,结识了卓文君。
上春:即孟春正月。

赏析:这首诗以咏梅为题,处处围绕着一个“梅”字落笔,描绘出了一幅凌寒独放的早梅图。

诗一开头就标出兔园是因为建安王萧伟与梁孝王刘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史记·粱孝王世家》云:“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跸,入言警。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而建安王萧伟《梁书》本传云:“伟少好学,笃诚通恕,趋贤重士,常如不及。由是四方游士、当世知名者,莫不毕至。齐世,青溪宫改为芳林苑。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建安王萧伟的芳林苑,恰似梁孝王刘武的兔园。诗中的兔园,意即指芳林苑。园中百卉,独咏梅花是因为梅花自有它独特的标格。正当冰封大地、万木萧疏之时,梅花已预报了春天的来临,所以说“惊时最是梅”。“惊”字用拟人笔法,突出梅花对节令转换的特殊敏感,尤为醒目。

“衔霜当路发”四句,则具体地描绘梅花的高标逸韵。它不畏严寒,凌霜傲雪,嫣然开放。正因梅花盛开,霜落其上,故曰“衔”。正因梅花盛开,千娇百媚,与白雪相映成趣,故曰“映”。却月观,凌风台,想必是园中的主要景点,自然梅花更盛。“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其一)一个“横”字,写出了梅花凌寒怒放的高贵品格;一个“绕”字,写尽了梅花俏丽报春的妩媚情态。从语法上讲,“衔霜”、“映雪”是动宾结构,“枝横”、“花绕”是主谓结构,这样就错落有致地写出了满园梅花盛开、光彩照眼的动人情景。

满园梅花动诗兴。诗人不禁由花事联想到人事,想起了人世间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汉武帝的陈皇后,擅宠骄贵,终因骄妒失宠,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闻司马相如工文章,遂奉黄金百斤,令为解愁之辞,相如为作《长门赋》,中云:“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纵横。舒息悒而增欷兮,屣履起而彷徨。……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故诗曰:“朝洒长门泣”。《史记·司马相如传》载:“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文君之父卓王孙开始反对两人的婚事,后经劝说,不得已而“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后汉武帝命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出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和酒以交欢。卓王孙喟然而叹,自以得使女尚司马长卿晚,而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同。”故诗曰:“夕驻临邛杯。”

“朝洒”二句,一悲一喜,一离一合,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两事都与司马相如有关。写兔园之梅,为何联想到司马相如呢?因为司马相如和梁孝王还有一段因缘。梁孝王到首都长安,带来邹阳、枚乘、庄忌等一批文士,相如见而悦之,遂借口有病而辞官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一住几年,乃著《子虚赋》(见《史记·司马相如传》)。诗人是将建安王比作梁孝王,将芳林苑比作兔园,而将自己比作司马相如。有人说:“长门借喻闺妇,临邛借喻游子,意谓闺妇方见梅伤春时,而游子亦罢饮思家也。”(何融《何水部诗注》)这种理解似失之于浅俗,与整首诗的基调亦不尽吻合。建安王萧伟爱客接士,何逊以卓越的才能得到他的信任和重用,遂引为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日与游宴,深被恩礼。何逊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似不应有消极悲愁之叹。

最后“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二句,寓有人生有限,应当及早建功立业的思想。整首诗的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作者是以司马相如自喻,借咏梅来表现自己坚定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陆时雍所说:“何逊好梅,梅诗绝未见佳,其所好在形骸之外。”(《古诗镜》卷二十二)尚属皮相之见。

全诗把情、景、理相结合,景中寓情,情中有理,通过一种完美的交融,寓情于物,将梅花作为自己的化身,描述了一副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现诗人不趋炎附势,疏枝独立不失气节的品德。

配图:我类小猫咪下楼转转圈 https://t.cn/RwozVrp

良知之道(694天)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如何实现自己伟大的志向?】
立志,就是找回真心,打开心中宝藏。责志,让志向得以一次次确认,私欲得以一次次去除。
责志,就是每时每刻以自己的志向来观照、反省、引导自己。用志向这面大我的镜子照亮自己,进而让小我无处容身。
不管是怠心生,还是忽心生、躁心生、妒心生、忿心生、贪心生、傲心生、吝心生,只“责此志”,即不怠、不忽、不傲、不吝……
这即是阳明先生所说的“责志之功”——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扫除心上杂尘。“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如果志向真正扎了根,一提起志向,邪思杂念自然就消散了。
阳明先生总结:“盖终生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后世大患,尤在无志,故今以立志为说。中间字字句句,莫非立志。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
立志,就是无中生有的功夫。立志、辨志、责志,最终让志向得以实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文案/潮图/表情包/背景图/壁纸/头像 「可以当个签的句子 ˙˘˙」 ❶✈︎ 今年有三個願望 ᯓ• ⋆⸜ ‎保持綠码 保住工作 保住小命 ⸝⋆ ❷如果不能
  • 疫情日记第二季|上海封闭10天 wfh=随时工作+每日核酸寡淡而又新鲜的时光:-养花提神的大法重出江湖-重获自由后才发现上海安静起来-这是一条杠的快乐!-在八号
  • 才会有很好的结局,如果你若有颗不屈的灵魂,脚下便有片坚实的土地,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凌云壮志………… 四季轮回,转眼岁末,数九深寒,恨光阴似水,人
  • 罗曼罗兰有句名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有句名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
  • 五、行程卡带“*”会被隔离吗? 答:行程卡带星号“*”表示该用户过去14天行程中存在包含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并不表示用户实际到访过这些中高风险地区。 答:行程卡
  • 待我死去,过了许多年后的你,我消失后,你的人生将我遗忘,完成的很完美,我该消失了,为了笑靥如花的你,我该做的选择就是结束此生。3、29岁的你,还是如此笑靥如花,
  • 27日下午,WOODZ通过官方SNS公开了第三张迷你专辑《ONLY LOVEERS LEFT》的曲目列表,让人们对新专辑的期待感高涨。《ONLY LOVEER
  • 但是在去年拍《哈哈哈哈哈》的时候,我们已经明显的看出了他的老态,因为他是非常典型的“皮相美”。 整形整的自然,是让我们看起来变得自然了,而他们本身“动”的部分就
  • 其一坐北朝南,开东南门,北为正房,五间,只保存着一座豪华的门楼,门楼上有“同治通宝”式的制钱砖雕,说明这是清同治年间的建筑,距今约150年了。在深山区的上马石一
  • 3月1日那天,她再去做的时候,店长一脸惊喜地跟她说:“恭喜你,成为了我们店唯一的中奖者,一个私人高级养生项目,能做很多项目,原价7万多,现在只要13800元。”
  • 做好后我突然想起老公公司董事长曾经说过的话,他说最好吃的蔬菜是青菜,最好吃的荤菜是猪肉。#赵丽颖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超话]##赵丽颖[超话]#亲们,都是第一了
  • 前天和妈妈闹矛盾了然后一晚上她都没搭理我 昨天起床之后我很乖的铲猫屎给猫拌粮加水 扫地拖地 收拾房间打扫卫生 靠一些做家务获得了妈妈的原谅 虽然我妈嘴上没说原谅
  • 为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亳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紧急提
  • 小可的老师发给他一个大大的、需要自己绘制的新年挂件,画完交回学校,新年时挂在班里。一个班可能三四个人接到了这个小任务[微笑] 放学接他俩,小爱也拿了一个出来。
  • 无论是恶的果报,还是善的果报,这种果报往往增长很大;他世报:就是今生造业来世不报,来世的来世也不报,可能过几百年之后报,几千年之后报,甚至多少劫之后才报。有时,
  • 今天跟芃姐在宿舍浅浅帕梅拉了一下 累死了:P关于乐队:选歌选到吐 又划水了一天 不过和一群爱好相同的人待一起有聊不完的话题真好!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
  • 作为梵音 素食.茶空间之后的又一全新餐饮品牌,FineRao素食西餐厅不仅仅是素食那么简单,更像是一个引领现代美学的先锋达人,护生、轻体、健康、活力、热情、时尚
  • 所以利友诚值得赞一个#今日边框打卡##hi十二月##天气即天意##就这一刻##带着边框一起拍# 失眠的夜许久没有在这样的深夜安静的听歌了发现还是最喜欢曾经听过的
  • pps:打卡区终于get,丸开宝贝们可以在打卡区打卡哦~#sechskies[超话]#happy G1 day~比起综艺里的初丁,我还是更熟悉后辈崇拜的、队友们
  • 十七岁的叶明珠,用洞悉的目光看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十七岁的叶明珠,用洞悉的目光看着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