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好文# 《叶笛》三章 作者:郭风 

呵,故乡的叶笛。
  那只是两片绿叶。把它放在嘴唇上,于是象我们的祖先一样,
  吹出了对于乡土的深沉眷恋,吹出了对于故乡景色的激越的赞美,
  吹出了对于生活的爱,吹出自由的歌,劳动的歌,火焰似的燃烧着的青春的歌……
  象民歌那么朴素。
  象抒情诗那么单纯。
  比酒还强烈。
  啊,故乡的叶笛。
  那只是两片绿叶。把它放在嘴唇上,于是从肺腑里,从心的深处,
  吹出了劳动的胜利的激情,吹出了万人的喜悦和对于太阳的赞歌,
  吹出了对于人民的权力的礼赞,吹出光明的歌,幸福的歌,太阳似的升在空中的旗帜的歌!
  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
  有太阳的光明。

  

麦 笛
  迎着四月的天空,明媚得象成熟的麦穗的天空,在故乡的广阔的平原上,我走到哪里,我都听见麦笛在吹着,吹出花一般的音乐。
  故乡的歌手呵,四月来了。果园象一顶花冠,龙眼树开放着米黄色的小花,橙花散发着醇酒一般的浓香。故乡的歌手呵,四月来了。麦田象一座天空,里面注满阳光和流动的风。呵,故乡的歌手,我听见麦笛在吹着,吹出花一般的音乐,吹出阳光一般的音乐。
  把劳动的欢情,从那小小的笛管里吹出来吧。吹出劳动的欢情,吹出梦和收获的甘美。一往情深的,把音乐的阳光和花瓣,洒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洒在我们自己劳动又由自己收割的土地上,洒在我们自由的国土上。
  四月来了。在故乡的广阔的平原上,我走到哪里,我都听见麦笛在吹着。吹出花一般的音乐,吹出南方的阳光一般明媚的音乐。

  

夜宿泉州
  温馨的、有点潮湿的、南方的夜降落在城市的林梢和屋檐前。一枚新月好象一朵橘子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城市在闪耀着它的宝石似的光辉,散发肉豆蔻一般的香味。泉州,你经历过多少风险,珍藏了这样多的瑰宝?呵,那林立的碑坊,那雄伟的东塔和西塔,那开元寺紫云大殿后面希腊哥林多式的廊柱雕刻,大殿前面平台基石上古埃及式的人面兽身的浮雕,那以青色花岗石建筑的、具有古叙利亚建筑风味的清真寺,……它们怎样越过时间的长河,掩映在你的林荫中,在月色里默默地沉思?
  轻风从旅馆的窗口悄悄地吹过。呵,那风中仿佛吹来大海的凉气和港湾里夜潮的喧腾。泉州,时代过去了,我仿佛还能看见你的港湾里布满古代的船舶。那从波斯湾和印度洋出发的帆船的队伍,它们照着太阳上升的方向,来到你这里。那从婆罗洲和摩鹿加群岛出发的商船的队伍,借着大洋的季风,鼓起它们的风帆,来到你这里。泉州,时代过去了,我仿佛还能看见你的仓库里堆满各色的货物,笼罩着乳香和没药、咖啡和可可、檀香和蔷薇水的香味。我仿佛还能看见在你的码头上,在你的街道上和小巷里,横过绿色的稻田,走动着世界上各种肤色的人们;呵,那从西里伯群岛前来的旅队,身上还披着热带太阳的芬芳和明月的光辉,我仿佛还能看见那从亚力山大港来的水手,给你带来非洲地带的爱情和音乐,那从恒河流域前来的僧侣,给你带来印度梵文的佛典,那从波斯湾沿岸前来的商人,给你带来菠菜的种子,撒在你的河边和田野里……呵,那还是人类航海的黎明时期,越过漫长的中世纪,泉州,在长久以前的时期,你便是世界海岸的一个中心。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中外文化的交流,在这里开放美丽的花朵。呵,我仿佛触摸得住一幅地图;在这上面,泉州,你好象林荫中的一朵金攻瑰,披着月色在那里闪光,发出深沉的香味。
  古老的城市!南方的四月的夜晚,是多么的甜蜜呵。这个晚上,我想,我是不想睡觉了。泉州,让我站立在这窗口,永远守望着你。我想,我不是这里的过客,我好象是世代生长在这里的;我爱这里的一切。泉州,我缅怀你的过去,我千百倍的爱你的今天!呵,在传说中曾经开放过雪白的莲花的古桑树呵,你正是见证;泉州,今天是变得更加美丽了。我看见学校的窗户,象开放在花棚上的紫藤花一般地开放着,那灯光象海面上的渔火一样地闪耀。我看见华侨新村的房屋和它的阳台,建筑在斜坡上,周围围着竹篱,又被古老的龙眼树林的夜色所环绕。我看见梨园戏剧团的楼房,紧靠着郊区;向前走去,那里有美丽的河流和古老的石桥。我看见车站灯火辉煌,最后一班的班车已经到站了吗?有亲爱的海外侨胞搭这一班车到家乡来省亲?我看见郊外的田野有如海洋,四月的麦浪在明月下有如海波在荡漾。我看见果园有如蜂房,花在结果,果在酿造甜汁。我看见烟囱的手臂伸到明彻的夜空,我听见厂房里的轮子和压榨机在唱着新的歌……呵,这一切,都是我所爱的,让我歌唱这芬芳的土地上新的爱情,新的建设,树立起来的新的纪念碑!
  让我伸出手来,把你整个抱在我的两臂里:
  泉州!晚安!

(选自《叶笛集》,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

《叶笛》作者郭风,1919年生,福建莆田人。30年代末开始发表散文作品,至今已出版散文集《山溪和海岛》、《曙》、《唱吧,山溪》、《英雄和花朵》、《开窗的人》、《晴窗小札》、《郭风散文选》,散文诗集《叶笛集》、《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笙歌》、《小小的履印》等。郭风突出的文学成就在散文诗方面。这类作品多表现闽南乡间风光和具有乡土特色的生活情景,以富有声光色彩和哲理意蕴的图画,抒发着作者对乡土的厚爱和对祖国的挚情,“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具有民间的、乡亲的情绪”。(郭风《我与散文诗》)作者从乡土社会接受审美启蒙和民间艺术的熏陶,同时又注意从象征派、意象派中借鉴艺术技巧,逐渐形成其散文诗汇绘画美与音乐美于一炉,“寓丽于清,寓刚于柔,寓浓于淡,寓动于静”的风格。《叶笛集》是作者创作风格的代表。
  《叶笛》抒写对乡土的厚爱和祖国的深情,既有牧歌的风味又有颂歌的色彩。作者如此鲜明地描绘出一幅闽南乡间的民俗图:乡民用两片自然界的绿叶,吹奏出心底的歌——对生活、对大自然、对劳动、对光明的礼赞。全篇对生活、自然的情感抒发采用直接的形式,而对祖国、对给予祖国新生的共产党的歌赞则运用象征、隐喻的手法,显得深沉而含蓄。
  如果说,《叶笛》是“无声的音乐”,那么,《麦笛》则是“白描的绘画”。作者用饱满的笔,调动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着故乡的四月:它的天空,它的果园,它的麦田,以及吹奏麦笛的故乡的歌手,在美丽南方的丰收图中贮满了劳动的欢情和收获的甘美。
  与《叶笛》、《麦笛》相比,《夜宿泉州》更多地抒写生活实感。作品前半部分记写泉州的历史——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和多元、深厚的古代文化,十分生动地描述了泉州在人类航海的黎明时期,作为世界海岸的一个中心,它那由于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而形成的独特的市井风情。在回溯历史之后,作者调转笔锋来抒写更为美好的现实,歌唱“这芬芳的土地上新的爱情,新的建设,树立起来的新的纪念碑”。因此,泉州的风物,不论是想象中的还是现实中的,都充满了南方港湾城市特有的神韵与气息。
  郭风的散文诗创作讲究审美价值,注重艺术联想,着力营造氛围和意境,同时力避艺术手法的单一和缺乏变化。《叶笛》采用诗歌创作中常用的复沓形式,造成回环往复、情思悠长的艺术效果;《麦笛》运用通感的方法,使神奇的麦笛声不仅给人以听觉,而且还给人以视觉和触觉,汇集起声光、色彩、形象和感觉,从而引发出更多的艺术共鸣;《夜宿泉州》则在历史和现实的比照中,有力地抒发了对新生活的颂赞之情。

#悦读时刻#[微风]朱自清:念了些看花的诗,觉得看花颇有些意思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家里人似乎都不甚爱花;父亲只在领我们上街时,偶然和我们到花房里去过一两回。但我们住过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园,是房东家的。那里有树,有花架(大约是紫藤花架之类),但我当时还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记得爬在墙上的是蔷薇而已。园中还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门;现在想来,似乎也还好的。在那时由一个顽皮的少年仆人领了我去,却只知道跑来跑去捉蝴蝶;有时掐下几朵花,也只是随意挼弄着,随意丢弃了。至于领略花的趣味,那是以后的事:夏天的早晨,我们那地方有乡下的姑娘在各处街巷,沿门叫着,卖栀子花来。栀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也许有人会问,你爱的不是花吧?这个我自己其实也已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论了。
在高小的一个春天,有人提议到城外F寺里吃桃子去,而且预备白吃;不让吃就闹一场,甚至打一架也不在乎。那时虽远在五四运动以前,但我们那里的中学生却常有打进戏园看白戏的事。中学生能白看戏,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白吃桃子呢?我们都这样想,便由那提议人纠合了十几个同学,浩浩荡荡地向城外而去。到了F寺,气势不凡地呵叱着道人们(我们称寺里的工人为道人),立刻领我们向桃园里去。道人们踌躇着说:现在桃树刚才开花呢。但是谁信道人们的话?我们终于到了桃园里。大家都丧了气,原来花是真开着呢!这时提议人P君便去折花。道人们是一直步步跟着的,立刻上前劝阻,而且用起手来。但P君是我们中最不好惹的;说时迟,那时快,一眨眼,花在他的手里,道人已踉跄在一旁了。那一园子的桃花,想来总该有些可看;我们却谁也没有想着去看。只嚷着,没有桃子,得沏茶喝!道人们满肚子委屈地引我们到方丈里,大家各喝一大杯茶。这才平了气,谈谈笑笑地进城去。大概我那时还只懂得爱一朵朵的栀子花,对于开在树上的桃花,是并不了然的;所以眼前的机会,便从眼前错过了。
以后渐渐念了些看花的诗,觉得看花颇有些意思。但到北平读了几年书,却只到过崇效寺一次;而去得又嫌早些,那有名的一株绿牡丹还未开呢。北平看花的事很盛,看花的地方也很多;但那时热闹的似乎也只有一班诗人名士,其余还是不相干的。那正是新文学运动的起头,我们这些少年,对于旧诗和那一班诗人名士,实在有些不敬;而看花的地方又都远不可言,我是一个懒人,便干脆地断了那条心了。后来到杭州做事,遇见了Y君,他是新诗人兼旧诗人,看花的兴致很好。我和他常到孤山去看梅花。孤山的梅花是古今有名的,但太少;又没有临水的,人也太多。有一回坐在放鹤亭上喝茶,来了一个方面有须,穿着花缎马褂的人,用湖南口音和人打招呼道,梅花盛开嗒!盛字说得特别重,使我吃了一惊;但我吃惊的也只是说在他嘴里盛这个声音罢了,花的盛不盛,在我倒并没有什么的。
有一回,Y来说,灵峰寺有三百株梅花;寺在山里,去的人也少。我和Y,还有N君,从西湖边雇船到岳坟,从岳坟入山。曲曲折折走了好一会,又上了许多石级,才到山上寺里。寺甚小,梅花便在大殿西边园中。园也不大,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北边有座小山,山上有亭,大约叫望海亭吧,望海是未必,但钱塘江与西湖是看得见的。梅树确是不少,密密地低低地整列着。那时已是黄昏,寺里只我们三个游人;梅花并没有开,但那珍珠似的繁星似的骨都儿,已经够可爱了;我们都觉得比孤山上盛开时有味。大殿上正做晚课,送来梵呗的声音,和着梅林中的暗香,真叫我们舍不得回去。在园里徘徊了一会,又在屋里坐了一会,天是黑定了,又没有月色,我们向庙里要了一个旧灯笼,照着下山。路上几乎迷了道,又两次三番地狗咬;我们的Y诗人确有些窘了,但终于到了岳坟。船夫远远迎上来道:你们来了,我想你们不会冤我呢!在船上,我们还不离口地说着灵峰的梅花,直到湖边电灯光照到我们的眼。
Y回北平去了,我也到了白马湖。那边是乡下,只有沿湖与杨柳相间着种了一行小桃树,春天花发时,在风里娇媚地笑着。还有山里的杜鹃花也不少。这些日日在我们眼前,从没有人像煞有介事地提议,我们看花去。但有一位S君,却特别爱养花;他家里几乎是终年不离花的。我们上他家去,总看他在那里不是拿着剪刀修理枝叶,便是提着壶浇水。我们常乐意看着。他院子里一株紫薇花很好,我们在花旁喝酒,不知多少次。白马湖住了不过一年,我却传染了他那爱花的嗜好。但重到北平时,住在花事很盛的清华园里,接连过了三个春,却从未想到去看一回。只在第二年秋天,曾经和孙三先生在园里看过几次菊花。清华园之菊是著名的,孙三先生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画了好些画。但那种一盆一干一花的养法,花是好了,总觉没有天然的风趣。
直到去年春天,有了些余闲,在花开前,先向人问了些花的名字。一个好朋友是从知道姓名起的,我想看花也正是如此。恰好Y君也常来园中,我们一天三四趟地到那些花下去徘徊。今年Y君忙些,我便一个人去。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疏疏的高干子,英气隐隐逼人。可惜没有趁着月色看过;王鹏运有两句词道:只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我想月下的海棠花,大约便是这种光景吧。为了海棠,前两天在城里特地冒了大风到中山公园去,看花的人倒也不少;但不知怎的,却忘了畿辅先哲祠。Y告我那里的一株,遮住了大半个院子;别处的都向上长,这一株却是横里伸张的。
花的繁没有法说,海棠本无香,昔人常以为恨,这里花太繁了,却酝酿出一种淡淡的香气,使人久闻不倦。Y告我,正是刮了一日还不息的狂风的晚上;他是前一天去的。他说他去时地上已有落花了,这一日一夜的风,准完了。他说北平看花,是要赶着看的:春光太短了,又晴的日子多;今年算是有阴的日子了,但狂风还是逃不了的。我说北平看花,比别处有意思,也正在此。这时候,我似乎不甚菲薄那一班诗人名士了。

#悦读#

朱自清:看花
看花
文丨朱自清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家里人似乎都不甚爱花;父亲只在领我们上街时,偶然和我们到花房里去过一两回。但我们住过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园,是房东家的。那里有树,有花架(大约是紫藤花架之类),但我当时还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记得爬在墙上的是蔷薇而已。园中还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门;现在想来,似乎也还好的。在那时由一个顽皮的少年仆人领了我去,却只知道跑来跑去捉蝴蝶;有时掐下几朵花,也只是随意挼弄着,随意丢弃了。至于领略花的趣味,那是以后的事:夏天的早晨,我们那地方有乡下的姑娘在各处街巷,沿门叫着,卖栀子花来。栀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也许有人会问,你爱的不是花吧?这个我自己其实也已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论了。

在高小的一个春天,有人提议到城外F寺里吃桃子去,而且预备白吃;不让吃就闹一场,甚至打一架也不在乎。那时虽远在五四运动以前,但我们那里的中学生却常有打进戏园看白戏的事。中学生能白看戏,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白吃桃子呢?我们都这样想,便由那提议人纠合了十几个同学,浩浩荡荡地向城外而去。到了F寺,气势不凡地呵叱着道人们(我们称寺里的工人为道人),立刻领我们向桃园里去。道人们踌躇着说:现在桃树刚才开花呢。但是谁信道人们的话?我们终于到了桃园里。大家都丧了气,原来花是真开着呢!这时提议人P君便去折花。道人们是一直步步跟着的,立刻上前劝阻,而且用起手来。但P君是我们中最不好惹的;说时迟,那时快,一眨眼,花在他的手里,道人已踉跄在一旁了。那一园子的桃花,想来总该有些可看;我们却谁也没有想着去看。只嚷着,没有桃子,得沏茶喝!道人们满肚子委屈地引我们到方丈里,大家各喝一大杯茶。这才平了气,谈谈笑笑地进城去。大概我那时还只懂得爱一朵朵的栀子花,对于开在树上的桃花,是并不了然的;所以眼前的机会,便从眼前错过了。

以后渐渐念了些看花的诗,觉得看花颇有些意思。但到北平读了几年书,却只到过崇效寺一次;而去得又嫌早些,那有名的一株绿牡丹还未开呢。北平看花的事很盛,看花的地方也很多;但那时热闹的似乎也只有一班诗人名士,其余还是不相干的。那正是新文学运动的起头,我们这些少年,对于旧诗和那一班诗人名士,实在有些不敬;而看花的地方又都远不可言,我是一个懒人,便干脆地断了那条心了。后来到杭州做事,遇见了Y君,他是新诗人兼旧诗人,看花的兴致很好。我和他常到孤山去看梅花。孤山的梅花是古今有名的,但太少;又没有临水的,人也太多。有一回坐在放鹤亭上喝茶,来了一个方面有须,穿着花缎马褂的人,用湖南口音和人打招呼道,梅花盛开嗒!盛字说得特别重,使我吃了一惊;但我吃惊的也只是说在他嘴里盛这个声音罢了,花的盛不盛,在我倒并没有什么的。

有一回,Y来说,灵峰寺有三百株梅花;寺在山里,去的人也少。我和Y,还有N君,从西湖边雇船到岳坟,从岳坟入山。曲曲折折走了好一会,又上了许多石级,才到山上寺里。寺甚小,梅花便在大殿西边园中。园也不大,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北边有座小山,山上有亭,大约叫望海亭吧,望海是未必,但钱塘江与西湖是看得见的。梅树确是不少,密密地低低地整列着。那时已是黄昏,寺里只我们三个游人;梅花并没有开,但那珍珠似的繁星似的骨都儿,已经够可爱了;我们都觉得比孤山上盛开时有味。大殿上正做晚课,送来梵呗的声音,和着梅林中的暗香,真叫我们舍不得回去。在园里徘徊了一会,又在屋里坐了一会,天是黑定了,又没有月色,我们向庙里要了一个旧灯笼,照着下山。路上几乎迷了道,又两次三番地狗咬;我们的Y诗人确有些窘了,但终于到了岳坟。船夫远远迎上来道:你们来了,我想你们不会冤我呢!在船上,我们还不离口地说着灵峰的梅花,直到湖边电灯光照到我们的眼。

Y回北平去了,我也到了白马湖。那边是乡下,只有沿湖与杨柳相间着种了一行小桃树,春天花发时,在风里娇媚地笑着。还有山里的杜鹃花也不少。这些日日在我们眼前,从没有人像煞有介事地提议,我们看花去。但有一位S君,却特别爱养花;他家里几乎是终年不离花的。我们上他家去,总看他在那里不是拿着剪刀修理枝叶,便是提着壶浇水。我们常乐意看着。他院子里一株紫薇花很好,我们在花旁喝酒,不知多少次。白马湖住了不过一年,我却传染了他那爱花的嗜好。但重到北平时,住在花事很盛的清华园里,接连过了三个春,却从未想到去看一回。只在第二年秋天,曾经和孙三先生在园里看过几次菊花。清华园之菊是著名的,孙三先生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画了好些画。但那种一盆一干一花的养法,花是好了,总觉没有天然的风趣。

直到去年春天,有了些余闲,在花开前,先向人问了些花的名字。一个好朋友是从知道姓名起的,我想看花也正是如此。恰好Y君也常来园中,我们一天三四趟地到那些花下去徘徊。今年Y君忙些,我便一个人去。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疏疏的高干子,英气隐隐逼人。可惜没有趁着月色看过;王鹏运有两句词道:只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我想月下的海棠花,大约便是这种光景吧。为了海棠,前两天在城里特地冒了大风到中山公园去,看花的人倒也不少;但不知怎的,却忘了畿辅先哲祠。Y告我那里的一株,遮住了大半个院子;别处的都向上长,这一株却是横里伸张的。

花的繁没有法说,海棠本无香,昔人常以为恨,这里花太繁了,却酝酿出一种淡淡的香气,使人久闻不倦。Y告我,正是刮了一日还不息的狂风的晚上;他是前一天去的。他说他去时地上已有落花了,这一日一夜的风,准完了。他说北平看花,是要赶着看的:春光太短了,又晴的日子多;今年算是有阴的日子了,但狂风还是逃不了的。我说北平看花,比别处有意思,也正在此。这时候,我似乎不甚菲薄那一班诗人名士了。

1930年4月。

(原载1930年5月4日《清华周刊》第33卷第9期文艺专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春风十里不如你# #科普# 【清颜堂小百科—左脸长痘】左脸长痘痘通常是与肝相关,一般脾气急躁的人群容易左脸长痘痘,同时在春秋季节不要容忽视左脸长痘痘哦! #春
  • 每天一问今天的你嫩肤了吗⁉️☮️其实市面上真的太多产品啦~有一些特别便宜滴真的不敢买哇因为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种电子屏幕、熬夜加班导致皮肤老化、暗沉、黑黄等各种皮肤
  • 只在乎趋势,忽略掉波动,你就由纠缠的此岸到达悠闲的彼岸了,一单下去,要吃的就是一波趋势,这种自信是多么地让内心踏实。显示所有大图强势抓黑马——“黄金坑“几乎所
  • 六、木,我们常把麻木放在一起来讲,出现木实则是身体“麻”的时间长了导致的,表明气和血都过不来了,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症状。而“夋”字,意为“行走迟缓的样子”身体出现
  • shower的时候想了一下,我还是得自律一点,美色也是生产力之一(针对丁老师而言[开学季][顶]希望快快周末,希望好吃好喝,希望懒觉睡到大中午☀️,希望还能有很
  • 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的要求,对于符合出院标准的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第二,出院前,医院会根据规定
  • 第二天晚上,莫娜见玉莲还没穿她送的衣服,气得现出原形,只见一个青面獠牙的魑魅扑向玉莲。一位从事经常接触明星工作的小姐姐这样说道:“他们好看到让我产生外貌焦虑……
  • -Khi bạn yêu thích công việc của mình, ngày nào cũng là NGÀY LỄ ...- When you li
  • 李子柒 螺状元 肖叔叔 好欢螺 只投螺碗 螺满地 家柳江人家 螺蛳粉~~我多希望自己还是个孩子,优惠券因为擦破皮的膝盖比伤透的心容易愈合些。[姜饼人][求脱单]
  • 估计大鹅只有彻底占领北岸全域,并想办法迂回到城市西侧,才有机会迫使马林卡守军撤兵,显然,这也需要时间,当然,也可能在这种迂回形成之前,大鹅的巷战平推式发展,也最
  • 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而去沉迷于人间、了渡余生、那样你何必去说你有自己的人生、谁也不是天生就有辉煌、都是一点点的去奋斗、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许站的位置不同
  • 商业演讲就是说服的艺术,对于一位演讲者而言,具备说服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决定了你是否能够号召听众行动起来,是否能让听众“听得懂” “记得住”你讲的内容,还有最
  • 现今慌慌张张疫情,倒不如趁还可以,静下来好好每天做顿饭(即使一个人也要吃好喝好睡好)将房间整理得温馨整洁,读书追剧养花弄草,把兴趣培养,把忙碌日子里想慢下来的事
  • 但是我觉得这样说的是基本上就在纸上谈兵,12岁的年纪能写出这样钢笔字已经很厉害了,比很多所谓的书法大家写的字看起来还要舒服!他说,握笔姿势是有讲究,不是挑刺
  • 想去看看我的初心小飞流,我入坑吴磊的契机去翻了翻琅琊榜官博,不得不感叹以前的剧无论是拍摄还是追剧过程体验感都很好拍摄的时候会每天发片场趣事,写小故事,发现场图片
  • 员工临走还费尽心思找靠谱的理由,就是为给你留面子,不想说穿你的管理有多烂、他对你已失望透顶。员工临走还费尽心思找靠谱的理由,就是为给你留面子,不想说穿你的管理有
  • 那是被神明禁止了战争,一切交由游戏来决定"的世界——没错,就连国境线也是一样。面漆买同一家茶白色号,我刷阳台,阳光下不明显,我就只刷水平视线地方了[笑
  • 丰台区居民邵某某(男,21岁)及女友戴某某(22岁)在岳各庄批发市场从事蔬菜售卖配送工作,5月14日市场封控后,作为风险人员接受流调时,故意隐瞒行程轨迹,2人及
  • [耶]有一次当记者问赵丽颖问题的时候,颖宝忘记拿话筒了,旁边一博的举动太暖心。[耶]有一次当记者问赵丽颖问题的时候,颖宝忘记拿话筒了,旁边一博的举动太暖心。
  • #脚气# 膏用的好不给钱,非要拿#过端午# 的粽子换脚酸臭的那个感觉我是体会过用了脚气膏不到一个月不臭了手被传染#真菌感染# 导致干裂爆皮,用了不到一个月好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