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回 满园春色】冬日的右江河谷温暖如春,长势良好的各类秋冬作物带来丰收的气息。随着最后3个贫困县顺利“摘帽”,老区百色挥别延续千百年的绝对贫困。

  从91年前老一辈革命家在右江之畔竖起第一面红旗,到今天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红色接力”,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百色旧貌换新颜,百万贫困人口实现命运转折。这片生生不息的热土,百折不回坚持,迎来满园春色。

“红军村”唱响新红歌

  “红军红又红呢,革命坚又坚呀,风吹石不动呢,心狠毒人他不怕呢……”傍晚时分,田东县平马镇百谷村红军歌曲合唱团成员聚集在村广场,唱起一首首激昂的红军歌曲。

  90多年前,这个壮族村落几乎家家都有人加入革命队伍。怀恨在心的地方民团武装将80多户村民的房子全部烧毁,留下一片废墟。

  如今的百谷村村道宽敞、楼房林立,戏台等文体设施齐全。凭借地域和资源优势,村里大力发展秋冬蔬菜、网箱养鱼、红色旅游等产业,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全村最后一户贫困户在2017年实现脱贫。

  富裕起来的百谷村建起了讲述红色故事的村史陈列室,还成立了红军歌曲合唱团。合唱歌本里,《扶贫路上》《我们百谷的梦想》等一首首新歌列入其中。

  百色市逾90%的面积属于山区,2015年精准识别时,全市仍有贫困人口68.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0.25%。和百谷村一样,在许多昔日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先辈们当年追寻的梦想如今已变为现实。

  “当年‘邓政委’几上三层岗,带领红七军在此打响伏击战。”沿着山径行至三层岗,平果市果化镇布荣村党总支书记方琳略显吃力。千百年来行路难的布荣村如今已通硬化路,而在过去,各屯间只有羊肠小道相连。20多年前,村民们决定开凿“出山路”,外出采购修路物资的方琳遭遇交通事故,右腿落下了残疾。

  “不修路吃水都困难,几个山泉取水点分散在山里,有的来回得走4个小时山路。”方琳说。精准扶贫实施后,全村屯屯通上水泥路,经过三级加压,城区自来水直达各家各户。

  村里党员组建起突击队,带领村民仅用100天就建成一个约4000平方米的猪舍。现在,全村养有100多万只鸡、1万多头猪、400多头牛。

  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百色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以精细化的服务让贫困户过上好生活。2016年以来,百色累计有4万余户逾18万人搬入新家。在平果市坡造镇感笔新村的扶贫车间内,瑶族妇女班小善熟练地组装着耳机配件,丈夫在附近工厂做零工,两份工作让搬出大山的一家7口顺利脱贫。“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

“接棒者”走好新长征

  眼下,百坭村即将迎来新一季的丰收:淡水龙虾马上上市,油茶、砂糖橘陆续进入采摘季。驻村第一书记杨杰兴正带领群众提前谋划农产品的包装和销售工作。“村子脱贫了,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接棒”一年多来,杨杰兴倾尽所能以实际成效告慰黄文秀。

  2016年,一个从老区百色走出去的名叫黄文秀的女孩,又回到了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在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她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年轻的生命献给了扶贫事业。谈及驻村工作,这位“时代楷模”生前曾说:“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

  百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脱贫史。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是老区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共同承诺。

  30多年前,时任田阳区那坡镇尚兴村村干部的莫文珍决定带领村民搬“穷窝”,先后用10年带领1300多人搬出大山,用30年在荒坡上种植杧果,发展副业,使尚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移民新村。

  20多年前,凌云县弄福公路的奇迹震撼壮乡。这条“天路”从悬崖绝壁上通过,曾因地势过于险峻被迫停工。1998年百色“村级公路建设大会战”中,200多名党员干部在工地安营扎寨,仅用半年就建成通车。

  10多年前,种桑养蚕被引入遍地石头的凌云山乡。凌云县下甲镇平怀村党总支书记郁再俭是探路者之一,初期屡试屡败,不顾家人劝阻,不言弃的他又咬牙投入几十万元承包1000多亩旱地种桑树。而今,平怀村的桑蚕产业链,带动了300多户村民户均年增收5万多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百色,接力奋斗脱贫攻坚的故事俯拾即是:80后北大硕士毕业生苏勇力主动申请在条件艰苦的凌云县连续驻村,用6年多时间带领2个村脱贫出列;从乡下调回城里工作的青年党员雷吒,面对选择又毅然奔赴极贫县那坡县的城厢镇合群村驻村,出发时女儿刚上幼儿园,小儿子不满6个月……

因地制宜“绣”出产业新画卷

  “到处是旱地,还能养虾?”在乐业县花坪镇浪筛村野猪坨屯,当扶贫干部动员贫困群众发展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时,贫困户符前忍直摇头。

  符前忍的反应并不让人意外:屯里四面环山,土地贫瘠,种玉米曾是保障温饱的主要途径。发展养殖?过去交通不便,卖头猪都是难事。为了增加收入,许多人选择外出务工。

  “村民们的顾虑我们已经考虑到了。”花坪镇党委书记吴显俊说,当地对养虾产业进行了认真调研,龙虾生长快、产量高,耐长途运输、市场行情好,而且人力、资金投入压力不大。

  跟随扶贫干部外出考察几次后,村民们有了信心:龙头企业负责提供虾苗、饲料、管护指导并保价回收,贫困户投入劳力养殖,便可获得养殖纯收益的85%。“现在一个60平方米的池子,养一批就能有三四千元收入。”符前忍说。

  抓住产业,就抓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面对“九分石头一分地”等特点,百色因地制宜,在产业扶贫方面下足“绣花”功夫。

  境内石山广布,无一条地表河流,靖西市南坡乡引进桑蚕产业,全乡桑园面积达4万多亩,覆盖2000多户农户;德保县发挥海拔和气候优势,不断扩种柑橘,易生长的山楂在石山地区开花结果,桑蚕、八角加工等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如今,百色特色产业覆盖超过19万户贫困户,产业扶贫硕果累累:右江河谷,果蔬四季飘香,西红柿、杧果等搭上果蔬专列北上进京、南下出境;两翼山区,桑树、油茶、柑橘、中草药布满山坡;中越边境一带,不断发展的边贸产业让边民鼓了腰包。

  挥别贫困,老区群众对美好生活有更多期待。在红军浴血奋战过的凌云县下甲镇彩架村,村民们冒雨清理河道、改造村貌。这个依靠种桑养蚕脱贫的村子正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村民在家门口围起小花园,村部广场旁建设了红八军彩架突围战纪念馆,织锦等传统技艺也被打造成文化展示项目。

  “洪涝变成鱼米寨,茅棚已换阁楼村。家乡巨变英雄奠,饮水不忘掘井人。”村党支部书记劳伦站在“彩村之战”纪念碑前念起碑上的诗句,感慨万千。(新华每日电讯)https://t.cn/A6qZKPTw

【百折不回 满园春色 老区百色脱贫攻坚纪实】冬日的右江河谷温暖如春,长势良好的各类秋冬作物带来丰收的气息。随着最后3个贫困县顺利“摘帽”,老区百色挥别延续千百年的绝对贫困。

  从91年前老一辈革命家在右江之畔竖起第一面红旗,到今天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红色接力”,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百色旧貌换新颜,百万贫困人口实现命运转折。这片生生不息的热土,百折不回坚持,迎来满园春色。

“红军村”唱响新红歌

  “红军红又红呢,革命坚又坚呀,风吹石不动呢,心狠毒人他不怕呢……”傍晚时分,田东县平马镇百谷村红军歌曲合唱团成员聚集在村广场,唱起一首首激昂的红军歌曲。

  90多年前,这个壮族村落几乎家家都有人加入革命队伍。怀恨在心的地方民团武装将80多户村民的房子全部烧毁,留下一片废墟。

  如今的百谷村村道宽敞、楼房林立,戏台等文体设施齐全。凭借地域和资源优势,村里大力发展秋冬蔬菜、网箱养鱼、红色旅游等产业,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全村最后一户贫困户在2017年实现脱贫。

  富裕起来的百谷村建起了讲述红色故事的村史陈列室,还成立了红军歌曲合唱团。合唱歌本里,《扶贫路上》《我们百谷的梦想》等一首首新歌列入其中。

  百色市逾90%的面积属于山区,2015年精准识别时,全市仍有贫困人口68.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0.25%。和百谷村一样,在许多昔日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先辈们当年追寻的梦想如今已变为现实。

  “当年‘邓政委’几上三层岗,带领红七军在此打响伏击战。”沿着山径行至三层岗,平果市果化镇布荣村党总支书记方琳略显吃力。千百年来行路难的布荣村如今已通硬化路,而在过去,各屯间只有羊肠小道相连。20多年前,村民们决定开凿“出山路”,外出采购修路物资的方琳遭遇交通事故,右腿落下了残疾。

  “不修路吃水都困难,几个山泉取水点分散在山里,有的来回得走4个小时山路。”方琳说。精准扶贫实施后,全村屯屯通上水泥路,经过三级加压,城区自来水直达各家各户。

  村里党员组建起突击队,带领村民仅用100天就建成一个约4000平方米的猪舍。现在,全村养有100多万只鸡、1万多头猪、400多头牛。

  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百色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以精细化的服务让贫困户过上好生活。2016年以来,百色累计有4万余户逾18万人搬入新家。在平果市坡造镇感笔新村的扶贫车间内,瑶族妇女班小善熟练地组装着耳机配件,丈夫在附近工厂做零工,两份工作让搬出大山的一家7口顺利脱贫。“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

“接棒者”走好新长征

  眼下,百坭村即将迎来新一季的丰收:淡水龙虾马上上市,油茶、砂糖橘陆续进入采摘季。驻村第一书记杨杰兴正带领群众提前谋划农产品的包装和销售工作。“村子脱贫了,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接棒”一年多来,杨杰兴倾尽所能以实际成效告慰黄文秀。

  2016年,一个从老区百色走出去的名叫黄文秀的女孩,又回到了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在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她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年轻的生命献给了扶贫事业。谈及驻村工作,这位“时代楷模”生前曾说:“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

  百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脱贫史。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是老区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共同承诺。

  30多年前,时任田阳区那坡镇尚兴村村干部的莫文珍决定带领村民搬“穷窝”,先后用10年带领1300多人搬出大山,用30年在荒坡上种植杧果,发展副业,使尚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移民新村。

  20多年前,凌云县弄福公路的奇迹震撼壮乡。这条“天路”从悬崖绝壁上通过,曾因地势过于险峻被迫停工。1998年百色“村级公路建设大会战”中,200多名党员干部在工地安营扎寨,仅用半年就建成通车。

  10多年前,种桑养蚕被引入遍地石头的凌云山乡。凌云县下甲镇平怀村党总支书记郁再俭是探路者之一,初期屡试屡败,不顾家人劝阻,不言弃的他又咬牙投入几十万元承包1000多亩旱地种桑树。而今,平怀村的桑蚕产业链,带动了300多户村民户均年增收5万多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百色,接力奋斗脱贫攻坚的故事俯拾即是:80后北大硕士毕业生苏勇力主动申请在条件艰苦的凌云县连续驻村,用6年多时间带领2个村脱贫出列;从乡下调回城里工作的青年党员雷吒,面对选择又毅然奔赴极贫县那坡县的城厢镇合群村驻村,出发时女儿刚上幼儿园,小儿子不满6个月……

因地制宜“绣”出产业新画卷

  “到处是旱地,还能养虾?”在乐业县花坪镇浪筛村野猪坨屯,当扶贫干部动员贫困群众发展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时,贫困户符前忍直摇头。

  符前忍的反应并不让人意外:屯里四面环山,土地贫瘠,种玉米曾是保障温饱的主要途径。发展养殖?过去交通不便,卖头猪都是难事。为了增加收入,许多人选择外出务工。

  “村民们的顾虑我们已经考虑到了。”花坪镇党委书记吴显俊说,当地对养虾产业进行了认真调研,龙虾生长快、产量高,耐长途运输、市场行情好,而且人力、资金投入压力不大。

  跟随扶贫干部外出考察几次后,村民们有了信心:龙头企业负责提供虾苗、饲料、管护指导并保价回收,贫困户投入劳力养殖,便可获得养殖纯收益的85%。“现在一个60平方米的池子,养一批就能有三四千元收入。”符前忍说。

  抓住产业,就抓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面对“九分石头一分地”等特点,百色因地制宜,在产业扶贫方面下足“绣花”功夫。

  境内石山广布,无一条地表河流,靖西市南坡乡引进桑蚕产业,全乡桑园面积达4万多亩,覆盖2000多户农户;德保县发挥海拔和气候优势,不断扩种柑橘,易生长的山楂在石山地区开花结果,桑蚕、八角加工等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如今,百色特色产业覆盖超过19万户贫困户,产业扶贫硕果累累:右江河谷,果蔬四季飘香,西红柿、杧果等搭上果蔬专列北上进京、南下出境;两翼山区,桑树、油茶、柑橘、中草药布满山坡;中越边境一带,不断发展的边贸产业让边民鼓了腰包。

  挥别贫困,老区群众对美好生活有更多期待。在红军浴血奋战过的凌云县下甲镇彩架村,村民们冒雨清理河道、改造村貌。这个依靠种桑养蚕脱贫的村子正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村民在家门口围起小花园,村部广场旁建设了红八军彩架突围战纪念馆,织锦等传统技艺也被打造成文化展示项目。

  “洪涝变成鱼米寨,茅棚已换阁楼村。家乡巨变英雄奠,饮水不忘掘井人。”村党支部书记劳伦站在“彩村之战”纪念碑前念起碑上的诗句,感慨万千。(新华社南宁12月5日电)

【杭州37位叔叔阿姨,拼10辆车自驾游两个月!看完佩服,实在太拉风】37人,10辆车,62天,从杭州出发,途经遵义、大理、拉萨等48个城市,最终安全回杭,共行驶一万八千公里。
  
如果不看年龄,你或许会以为这只是众多热血自驾团中的一支。但这支“开心自驾队”里的自驾客平均年龄超65岁,70岁以上有3人。

奋斗了大半辈子,退休后的他们,和家长里短与生活琐碎短暂告别,一起去看祖国大好河山。

在堵车的公路上,他们跳舞做瑜伽;在清晨的湖畔,他们像年轻人一样迎着朝阳奔跑;他们为贫困县的孩子送去爱心,也会对路边的游人伸出援手。

正如电影《飞越老人院》中的那句经典台词:人生最大一种痛,不是失败,而是没有经历自己想要经历的一切。别忘了心底的那个梦想。

1】教师、医生、会计……
退休后抱团组成中老年自驾队

自驾团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教师、会计,其中大多数都受过良好教育,并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半辈子。退休后,有钱有闲的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了旅行。

然而旅行社的团队游,对这群花甲老人来说并没有那么友好:为安全着想,团里的交通方式、景点景区都有年龄限制,选择余地不多。不仅如此,一旦选定路线,景点和时间便受到局限,他们的许多个性化要求得不到满足。

既然旅行社玩不爽,那干脆自己组团自驾游。2013年起,开心自驾队每年至少要出发一次。从最初的一车四人,到今年8月15日从杭州出发时,已是10辆车37人的规模。

“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多是朋友带朋友,相互捎上的。”面对这么庞大的规模,领队张治辉也始料未及。出发前,他给10辆车编好号,每一辆都配备了无线电对讲机。

这些人中有夫妻,有朋友,也有只身前往的中老年人,用拼车的方式和他人完成旅行。

2】“自助式”拼车自驾
他们克服高反挑战四大穿越
  
在37人当中,73岁的张治辉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亦是最有经验的领队之一。

张治辉为这趟行程准备了大半年。都说众口难调,所以在选择沿途经停点上,张治辉优选特色区域和网红打卡点。“像第一站放在遵义,就贴合大多数人的红色情结,也是很多人的心之所向。”

相比旅行社的统一出行,张治辉把他们的行程称为“自助式”自驾游。定好每一站的集合地和旅馆,可以自行游玩,只要在规定时间到达集合点。

与以往相比,这趟旅行有四大惊险穿越:以山地风光为主的大小凉山穿越;8条进藏路中难度最大的丙察察穿越;海拔四千米以上的新藏无人区穿越,还有每年只通车5个月的独库公路穿越。

在这其中,最艰难的莫过于丙察察穿越,整条烂泥路300多公里,10辆车共爆了5个胎。

中老年人进藏,高原反应是一大难关。为此,除了随车配备氧气瓶,并从海拔2900米起逐步升高,3100米、3300米......最终抵达3700米的拉萨时,全员都没有出现高原反应。 

3】堵车路上跳舞做瑜伽
这群老头老太格外拉风

自驾路上,堵车时常发生,短则一两小时,长则四五小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信号还时好时坏,这样的时间怎么消磨?
 
有车友拿出准备好的音响,歌儿一放,有广场舞经验的阿姨们率先扭起来。此时,大老爷们也抛弃了成见,纷纷加入舞动的队伍。

而且这个开心自驾游队,还藏龙卧虎。

69岁的余炳良是队伍里的摄影发烧友,为了这趟行程,特意买了新手机,将美景拍了个遍。
  
68岁的老蒋有个好嗓子,临湖听他唱一首,就是个小型演唱会。喜欢写作的周建新在62天行程中写了17篇随想。“日后看看这些文字和图片,都是最美好的回忆。”

还有首次参团的舞蹈担当汪琴女,兼任了大家的拍照造型师。怎么摆pose好看,怎样拗造型更能出片,她最知道了。旅途结束,不少人都学到了拍美照的小窍门。
  
这趟自驾之旅,还满载了花甲老人们的一片爱心。

途经大小凉山地区时,大伙儿给凉山州雷坡县的孩子们带去了价值两千元的衣物、文具和书籍。

将物资捐赠给当地学校后,大家依然在旅程中传递爱心:有中途汇合的队员,把车上崭新的行李箱送给了当地小姑娘;遇上天真活泼的孩童,大伙儿还会包个红包,逗他们开心。

4】两个月的朝夕相处
对夫妻和陌生人都是一堂课
  
“62天,足够暴露一个人所有的优缺点。”对此,张治辉有自己的一套应对方法。

出发前,他给每个司机和乘客立了规矩:如果发生争执,司机不能半路弃载,可以选择就近的火车站或机场;而乘客也不能斤斤计较,相互之间学会将心比心。
  
在旅程中,张治辉的车,既是总指挥救护站,也充当着和事佬的角色。闹矛盾了,有人便会转而坐上他的车散散心,走完剩下的旅程。

“这个年纪的人,总会有些自己的执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得重新学着与他人相处。”张治辉表示。同时,长途自驾游对中老年男性和女性,也是一次考验。
  
面对辽阔美景,大老爷们拍完就走,爱美的阿姨们却喜欢摆出各种造型,拉上小姐妹一起留念。

起初,男人们不免抱怨,但慢慢的,却被这样的热情所感染。遇上阿姨们下车拍照,有的人干脆搬个折叠椅,一边欣赏一边等,有时还对动作出谋划策提意见;还有的则像阿姨们一样摆集体造型,乖乖服从经验丰富的女同胞指挥,行军礼、竖大拇指,展现男性阳刚的一面。
  
所以,中老年自驾最好的搭档是什么?在张治辉看来,是夫妻。

55岁的天天和先生,是队伍里为数不多的夫妻档。“他是当兵的,结婚31年来,一直聚少离多,这次反而是相处时间最长的。”

出发前,天天也曾有过顾虑,怕两人意见不一,也怕中途吵架。没想到,一路上,两人相处格外融洽。丈夫身为军人的好体力在驾车时格外突出,一万八千公里没让她插过手;而她也成了旅途中的好帮手,喂饭、导航、谈笑,比日常还要甜蜜。

回到家,天天忍不住和女儿感叹:“你爸爸表现特别好。”

5】他们是历经坎坷的一代人
想多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

时下,自驾游成为了不少中老年人退休后的首选。“对我们来说,钱反而是其次,重要的是玩得舒心。”

所以,对每一次参与自驾的人,老张也有自己的要求:一是自己要有兴趣,少发牢骚,二是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评估,三是对人文、景点、历史有一个大致了解,“至少得及时阅读我发的攻略,不然玩得稀里糊涂。”
  
老张依然非常理解每一个老年人加入他车队的意义和原因。50后60后都是不容易的一代人,年轻时建设祖国,经历的坎坷多,现在有时间了,所以希望能够用自驾的方式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经历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事,“眼睛美了,心灵也会美,心态、心情都会变好。”

每一次旅行后,张治辉和不少群友都会回家整理照片,一个个文件夹分门别类地放好。他们计划着,以后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就通过这些影像资料,回味彼时的美好,“至少不留遗憾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宗倩倩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并有很好的领悟力与观察力,喜欢沉思,相象力非常活跃,但容易耽于声色之好,宜多注意。行走在巴根草草径上,本身就已经很平稳不容易滑倒,还要拄着拐棍支撑,这样保险系数
  • 2011年,在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春风集团响应政府政策号召,率先垂范,将自身50年的采暖创新发展经验与服务国家战略相结合,斥巨资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The brightest future will always be based on a forgotten
  • 纯路人╭(╯_╰)╭【腾讯音乐榜2022年上半年剧集OST歌曲TOP10】1 周深 在意《相逢时节》2 周深 卿卿《祝卿好》3 周深 My Only《开端》4 
  • 某姆爆款【芝士牛肉卷】原来这么简单,而且自己做性价比巨高,随便做做就够吃一个礼拜,放在冰箱冷冻保存也是很方便了!3⃣️拿全麦饼铺开,放上马苏里拉芝士,牛肉,然后
  • @时代少年团-严浩翔 图源@良药一剂 真的真的太喜欢了#扩列[超话]#嗨害嗨!灰谷兰太美了,我真的被狠狠拿捏()同好速速扩我!
  • 这些工厂建成以后,过去纺织工业基础薄弱的城市,如北京、郑州等地,均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纺织工业区。1957年4月,中纺公司北京采购供应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不再只是
  • 对别人的事情大包大揽,透支了自己不说,还可能换来冷漠和怨怼。人人都有疲于应付的时候,能力范围内的,帮一把是情分,帮不了的时候,也不必觉得难以启齿。
  • #冒个泡# 以前的住所附近原来有一大片水稻田,哥哥1岁时候拍的,都是老人家在劳作,收获时候男女老少十几口人,看出来是家族。到养家2008年上小学失踪地点:未知失
  • 8月12日,在位于湄潭县永兴镇永兴桥村的湄潭竹香米业智慧农业基地里,金灿灿的稻穗迎风起伏,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稻秆,显示着将是一个丰收年。  据了解,该合作社每年
  • 我想带你们去看看我小时候走过的那些巷口,听过的那些故事,还要去吃很多很多很多的美食…这里很好,很慢,也很热闹,如果成都是一位朋友,我想我一定会和他很投缘的,一起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每日一善#️传承中华美德,培养养民族精神神,是全面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国特色社事业新局面的时代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
  • #微消息#【广州市民政局:传承弘扬好家风 汇聚廉洁正能量】今年3月份以来,市民政局党委、市纪委派驻市民政局纪检组按照市委、市纪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领导干部家风建
  • 》中毉大夫 一叶障目不知道世界的真相,人人都想拿开这个树叶,古往今来多少人,翻山越岭,千里条条的去寻找,都想知道天地宇宙的真相。最终一把大火,在炼人炉中觉醒,一
  • 深远出挑的屋檐庇护其下的展厅与公共大厅,也体现四川民居的传统——通过大屋檐实现对雨水与日照的控制。建筑临水,体现出成都文化“柔”的一面,形态打破通常美术馆白色盒
  • 小区配有羽毛球场篮球场排球场 ,离南湖公园500米,周边地铁1.3号线 家电齐全拎包可入住3.要求:只限女生,要求9月初入住 4.注:有意向电话或V177366
  • 《黑龙江省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业主委员会应当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接受业主大会和业主的监督,应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服
  • 连自己曾经的信仰都动摇了,从他几次三番去喝普洱,从他“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那一刻,他就有了软肋,丢了铠甲,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没想到女主嫁过去后,却不受待见,甚至
  • ”  作为NBA中社交活跃的球员之一,布朗是“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的大力支持者,他甚至在去年参加了亚特兰大的抗议活动。 
  • ʚ ◡̈ ɞ〈 日常生活碎片文案⁷⁹〉❶²⁰²²/₀₈₋₁₄ ๑'₋'๑❷⏰ | 给闹钟放两天假❸今日安排: 起床 大热天受苦.ᐟ.ᐟ❹打包一个星期天❺周天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