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兩大定律
性空無我
與因果循環

研究一切思想和學說,都要掌握它的基本定律。

佛教的基本定律是什麼?

龍樹在《中論》裡已有答復:

「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學佛者懂得這一道理,即可上成佛道,下化眾生。

現在就這個問題談點看法,請海內的善知識指教。
 
一 、性空無我律
 
一切事物,山河大地,森羅萬象,情與無情,都是緣生緣滅、無有自性,無有實我

( 我是主宰義、自在義 ),

故曰性空無我。

它是佛教探討宇宙真相的基本原則,也是佛教的本體論和宇宙觀。
 
佛教對「 空 」有特定的解釋,

認為一切法依「 空 」而存在而運動。

「 空 」的含義,就是緣起無自性。

離開緣起,就沒有宇宙,沒有人生,沒有生滅。

對此,佛經常舉虛空為喻。

虛空以「 無礙 」為性,色於中行。

虛空與物質的關系,是互相依存的,世界上不存在離開虛空而獨存的物質。

性空無我律也是這樣,是一切法生滅的所依。

性空無我律,在大乘佛教裡稱為甚深微妙法,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

凡夫聞之,驚慌失措,二乘人聞之,心如刀傷;

只有菩薩才能證悟。

如《心經》說:
「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

經中清楚地告訴我們:

甚深空義,要在五蘊
( 物質與精神 )

中去照見( 觀察 ),

不是離開色心以外胡思亂想地去尋找一個什麼空的世界。

怎樣了解一切法的空性,約略言之,不外下面三種方法:
 
1 . 從時間上豎觀一切法的前後延續,得出「 諸行無常 」的結論。

諸行無常是指一切法永恆地處於瞬息萬變、遷流不息地狀態中。

這一變化不居的無常觀,世俗上雖然也有許多人能夠覺察到,

但是他們不能於中照見空性,於變化不居的暫時存在裡,見什麼愛什麼,見什麼執什麼。

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透過息息流變的事物現象,

於萬化紛紜、生滅宛然中,窺見事物的本體是空無自性。
 
2 . 從空間上橫觀一切法互相依賴,
得出「 諸法無我 」的結論。

關於「 我 」的概念,印度學者認為「 我 」以主宰為義,能自主自在地支配一切。

具有大智慧的人,觀察一切事物,

小自微塵的微觀世界,

大至宇宙的宏觀世界,

都是種種因緣和合的現象,

都是「 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 」的互相依賴關系。

沒有「 小而無內 」,「 大而無外 」的獨存實體,顯示了一切法空義。
 
3 . 從事物的事相上直觀一切法當體即空,

得出「 涅槃寂靜 」的結論。

宇宙間一切事物,雖有千差萬別,百態千姿,都不過是緣起的幻相。

究其實質,緣起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故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具有性空無我的宇宙觀,於一切法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落色相、心相、時空相;

不落名言分別,即世間而得解脫。

《中論》說「 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

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

空性是一切法的真相和本來面目。

菩薩依之乘大願船,游生死海,普度眾生。

諸佛依之直趨無上妙覺果位。
 
二、因果循環律
 
「 五蘊皆空 」和「 緣起性空 」的道理,

是說明一切法現象和本質二者之間的關系。

從本質上說,一切法是空的,空是一切法的所依。

從現象上說,一切法的現象是桃紅柳綠,生機盎然

( 水中月,鏡中花 ),

所以佛從「 空 」來看待一切事物,又不廢一法;

從「 有 」來看待一切事物,又不立一法。

就一切法的緣起方面說,可以歸納成因果循環律。
 
因果一說,我國最早見於《易經》:

「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

其次《道德經》:「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的善惡因果轉化思想。

我國的儒道二家都是一世因果論者,只講今世因果。

西方的一神教,亦談因果。

主張有一獨立個靈,由今生到後世,或落地獄,或升天堂。

這是二世因果論者,只講今世和來世的因果。
 
佛教是三世因果論者,主張一切眾生的生命,是無限延續的,宛如大河流水,滔滔不盡,激起層層浪花。

眾生的生與死,不過是生命之流中浪花的泛起與消散而已。

它既不同於一世論者的「 一死了之 」,

又不同於二世論者的「 上帝造人 」說。

生命之流的水,是身口意三業的業水,有什麼業即感什麼果,如影之隨形。

在感果時又繼續造業,導致未來新的果報,如此循環,無有窮盡。
 
依生命之河的流向和無限延續的特點,將佛教的三世因果論,名之曰因果循環律。

這一定律,是佛教的人生觀。

它能使人們充滿希望,鼓足勇氣,看清前途,努力創造自己和人類美好的未來。

同時,也告訴人們:

前生的思想言行,是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惡的,今生即能得到好的果報。

在今生受果時,如不再努力向善,死後便會被惡業所牽引,陷入黑暗悲慘的境地。

這個定律最大的特點是把人們的思想從神權的禁錮中解放出來,

教育人們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創造自己的未來。

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三 、兩大定律的辯證關系
 
因果循環律與性空無我律,是寓於同一性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

我人的思想和言行,必須以性空無我律為指導,來處理在因果循環中所產生的一切問題。

同樣,要用因果循環律的一切事相,來證明性空無我律的道理。

進而體驗到,性空無我律,是因果循環律的基礎。

如果性實有我,一切事物則應是凝固不變的,即不可能有因果遞邅的演變。

因果循環律,是性空無我律的作用,假若沒有因果循環,則性空無我就成了斷滅和頑空。
 
四 、如何運用兩大定律的觀點來分析問題
 
1 . 佛不是救世主:

一切事物都是因果相續而成,佛教不承認有造物主、救世主、萬能的神。

宇宙有成住壞空的時期;

事物有生住異滅的變化;

人有生老病死的苦迫,都是隨著眾生的共業和自業所感而不斷地演變著。

所謂吉凶禍福、成敗利鈍,都是人們行為的結果,沒有任何神能主宰其間。

釋迦牟尼從不希望人們對他作盲目的崇拜,如能根據他的言教去實踐,就是對他最大的尊敬。

佛教只是教人們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和離苦得樂的方法,

不能像萬能的神「 降殃賜福 」,「 消災免難 」。

他教育人們自己要對自己的思想言行負責,

「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2 . 否認靈魂:

一切性空無我的事物,都是因緣聚合而成。

因而它反對「 神我外道 」提出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為主體,此死彼生,把人們的生和死連接起來。

佛教主張物質與精神,都是緣生緣滅、遷流不息的。

瑜伽學派雖然提出「 阿賴耶識 」,但阿賴耶識,也是緣生緣滅、像瀑流一樣奔騰不息。

它除了表示業因與業果之間的變化與連續之外,無一法可求。

佛教修證的目的,在於截斷因果相續的生死之流,轉識成智。

华夏仿唐寅葑田行犊图词骑特归来绕葑田,角端轻桂汉编年。无人解得悠悠意行过松阴懒着鞬。74x42. 唐寅,三十岁时因科考案下狱并贬为吏,耻不就职,返乡后益发磊落不羁。蒙差决意卖画为生了此一生后,便不再消沉,唐寅性格狂放不羁。百年障眼三千卷,四海资身笔一枝,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唐寅对自己生活概括这是唐伯虎对自己人生的轨迹毫不隐讳的坦诚描述。19858573948

《诗词鉴赏》唐伯虎的美诗、美画欣赏

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别的就不再多说啦,直接看看他笔下的《百美图》和那些玩世不恭的诗句吧!

唐伯虎 《百美图》局部一

唐伯虎《醉诗》

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

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

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唐伯虎 《百美图》局部二

唐伯虎《感怀》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唐伯虎 《百美图》局部三

唐伯虎《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唐伯虎 《百美图》局部四

唐伯虎《桃花庵歌》之一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唐伯虎 《百美图》局部五

唐伯虎《桃花庵歌》之二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唐伯虎 《百美图》局部六

唐伯虎《桃花庵歌》之三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唐伯虎 《百美图》局部七

唐伯虎《桃花庵歌》之四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唐伯虎 《百美图》局部八

唐伯虎《桃花庵歌》之五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 《百美图》局部九

唐伯虎《叹世》之一

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

有伸脚处须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

地宅方圆人不在,儿孙长大我难留。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

唐伯虎 《百美图》局部十

唐伯虎《叹世》之二

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唐伯虎 《百美图》局部十一

唐伯虎《落花诗》(部分)

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借问牧童应设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唐伯虎《一剪梅》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

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

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https://t.cn/A6Lo9lJx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一善[超话]#[许愿星]#阳光信用# [许愿星]#每日一善# 【 诚信互动 指路不吞必hui [心]️ ️t.a.g】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
  • ”普京指出,“萨乌尔-莫吉拉”纪念馆是由附近居民和矿工共同出资建造的,真正属于人民,但在2014年,新纳粹在这里发动了一场新的战争,纪念馆几乎毁于一旦,但顿巴斯
  • #十一月 你好# 希望以后都能早点睡也希望早睡后不会这么早醒今晚的风有些不耐烦 我喜欢冷风过境时裹紧被子这种温暖很踏实年底啊 你们也知道 单身的人总得找各种理
  • 再考虑拍出去,各位朋友们,真的拿不定主意了,所以我是拍还是不拍啊[泪][泪][举手][举手][举手]有没有人和我解释一下无尽夏物品的各种优缺点,我想综合考虑考虑
  • 高中的时候还见到过这本写真集~很有缘份~11《偶然与想象》又一部滨口龙介的影片,三个故事虽然都是絮絮叨叨的对话,但是就是很舒服的看完了~12《花束般的恋爱》再一
  • 这些企业在为南明区创造税收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更新,为南明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了重要力量。”南明区工信局副局长况植培说,2021年,南明区坚持“高科技、高税
  • 明天就要告别了,不用坐车,我从图9的鬼怪小红门走,比较快 果然买生写还是要去娱乐道,大阪这家生写店太小了,心心念念的sweer liar还没上,所以就挑了一些以
  • 男命四柱有两个财星,无论是正财还是偏财,这是外遇二婚的标志,并不是说每个这样的四柱都会外遇或再婚,而是说当四柱中有这样的先天因素的条件下,一旦大运或流年运行到财
  • 03年入宅,14年混C圈,从一个小透明混成了老透明,现在是佛系随缘拍片状态,自拍&正片&妆后都是骗人的。这里幽儿,喊我幽幽也行,坐标魔都,是一社
  • 佛为什么要在忉利天讲《地藏经》? 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梦参老和尚 讲解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如是我闻”。每部经都有“如
  • “笑靥”既可指酒窝,如郁达夫《沉沦》:“笑起来的时候,面上有两颗笑靥。”也可用来泛称笑脸、笑容,如巴金《秋》:“芸也常常保持着她的笑靥。
  • 终于有空发我的微博了哈哈 跟我的好姐姐商量了半个多月的方特之旅终于完结啦 真是曲折又充实的两天[二哈] 来的第一天去高铁站接了她就去吃了她心心念念好久的火锅
  • 品味#中国人的故事##每日一善# [微风]#阳光信用# 有人说,身安莫若心安,屋宽莫若心宽;宁清贫而自乐,勿浊富而多忧。如我饱暖者,百人无一人。
  • ʰᵃᵒ久不见 好ʲⁱᵘ不见 好久ᵇᵘ见 好久不ʲⁱᵃⁿ.(hdl 小哥哥:你在看什么:在看那个玩具hdl:你也想要吗:想hdl:不给)还是给了我们俩一人一个说怕
  • [佩奇]也有跟其他电动牙刷一样的功能[并不简单]--每30s会稍微停顿一下,就是提醒你换区域啦[喵喵],2分钟自动停止~【¥79.9起】科蒂斯 电动牙刷 2刷
  • 糖豆出生的第270天打字的时候手迟钝了一下,怀疑自己算错了,没错,是的,第270天我家糖豆9个月了糖豆解锁了好多新技能,刚刚长出了下面两颗小乳牙,扶着沙发自己站
  • 我真的再怎么相信你!以后你自己看着办吧!
  • p1仙女棒有点小贵 但是又很想玩 看见有人在玩 就想找人家买两个玩一玩 结果大方的送给我们了[打call]p2-3 今天的月亮好美 于是决定搞个合照p4刚准备去
  • 《这两人为我终身大事费心了》[awsl]Ps:我把和每个人见面的机会都变成倒计时,我理解每个人的苦难与烦恼并理解同情,我觉得存活在这世上就是学会苦中作乐,我也珍
  • 曾为枭雄,后成正道,天地门三起三落,你一直自信自己所看所想,于是我也相信你,即使你这次不是卧底,道不同不相为谋,相信你选择的路,相信你依旧怀揣着一颗淑世的赤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