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沈阳】经济日报:辽宁不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破解大而不优多而不精

近日,在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高端晶圆处理设备产业化项目现场,公司副总裁顾永田正带领员工们如火如荼地开展机电设备的验证调试工作。“这一项目致力于打造东北地区顶级的半导体专用设备研发与生产基地。投入使用后,将有效解决生产空间及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预计该项目一期工程达产后产值可达到10亿元,纳税7500万元。”顾永田说。
在工业大省辽宁,制造业是“当家优势”。如今,辽宁正不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正由“制造”逐步迈向“智造”。同时,辽宁也针对自己存在的短板——大而不优、多而不精,奋力破解对症下药的良方。
增强核心竞争力
芯源微是半导体光刻设备的领先企业。2019年芯源微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辽宁省科创板第一股”,是辽沈地区IC装备的先锋企业。受益于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芯源微的订单量剧增,2021年芯源微实现产值11.84亿元,营业总收入8.29亿元,同比增长152%。
“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注重人才梯队培养,持续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宗润福表示,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保证创新机制运行;强化人才培养制度,加强研发团队建设;注重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在位于鞍山经济开发区的迈格钠磁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加工车间内,工人们在赶制永磁调速器的主要零部件,装配车间在进行整机动平衡测试,一派热闹场景。
这是一家专注于稀土永磁材料高端应用和研发的创新型企业。“迈格钠的快速成长就在于看准了稀土永磁的高端应用,大胆开展科技创新,让稀土永磁材料焕发活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迈格钠磁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忠威说。
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生态建设的优化创新。辽宁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辽宁将统筹各类创新资源的事业平台、各项政策创新的制度载体,打通科技成果到产业化的关键通道。同时,出台《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快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在体制机制上进行突破。
加快培育先进集群
日前,工业互联网·辽宁沈阳中德装备园成功入选第十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这是东北地区首个工业互联网领域示范基地。
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是全国第一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为主题的战略性平台。成立6年来,园区经济总量呈现跨越式增长,实现翻番。2021年,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46.1亿元、增长9.2%,完成全口径税收122.3亿元、增长19.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9亿元、增长16.9%。
在中德园,华晨宝马、赛轮等15个高标准智能工厂建设正加快推进。“中德园要坚持产业高端,要坚持科技创新。”沈阳市铁西区区长、中德园管委会主任郭忠孝表示,以“数字辽宁、制造强省”建设为契机,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动先进制造业向高质量迈进。
郭忠孝介绍,具体来看,一是以智赋能激活“老字号”优势。支持培育汽车、装备制造等行业龙头,形成数十个融合应用示范模式,重点推进华晨宝马、赛轮等15个高标准智能工厂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达52家,企业上云突破200家,打造“双千兆”示范产业园区。二是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滩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宝马新工厂建设契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引进本特勒产业园、德国宝适等近40家宝马配套商落户园区,形成了一个总投资80亿欧元的汽车产业集群。引进北方生物医药谷、博泰制药、伟嘉生物医药基地等,打造千亿元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三是着力构建高层次产业体系。截至目前,中德园工业项目亩均投资强度达到403万元/亩,税收强度达到46万元/亩,分别高于全市控制指标均值35%和85%,土地含金量进一步提升,确保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辽宁朝阳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搬迁改造生产高端冶金装备及风电关键部件项目,已完成投资约22000万元,一期办公楼和钢构厂房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办公楼和厂房装修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辽宁省朝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朝阳市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结合朝阳实际,优先发展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规划建设3条产业链。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链,以一诺环境为龙头,重点推进一诺环境二期等一批新项目。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以优尼斯智能制造为龙头,重点推进辽西5D智能制造谷共享工业服务平台项目。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链,以朝重集团为龙头,重点推进朝重搬迁改造等项目。
对症下药破解发展瓶颈
辽宁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想实现从制造到智造,还存在不少瓶颈和困难。
总体上辽宁制造业发展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制造业产业的新增长点还未形成,内生动力不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强。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认为,从深层次上看,这些瓶颈和问题是由于资源性衰退、结构性衰退、工业产出较少、技术上创新不强、民营企业少即市场主体少等因素所致。
“要想破解这些瓶颈和难题,就要抓‘新’,即应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数字经济的考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数字化,打造数字经济强省;抓‘轻’,轻工业也是制造业,用消费的思路去发展轻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抓‘小’,不能只发展大企业,也要重视中小型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梁启东表示。
此外,梁启东还建议,要破除体制性的障碍,要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培育要素市场,培育好资本、科技、人才、劳动力、大数据市场。现在很多企业存在“技工荒”的瓶颈,培育更多懂高新技术的高端技术工人迫在眉睫。
辽宁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从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本地产业化等方面展开;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数字赋能增效,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加强平台体系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争取到2023年年底实现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上云全覆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主要从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自主可控、推动产业链间协同发展、提升头部企业本地配套能力等方面展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主要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培育壮大头部企业、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等方面展开;推动企业创新管理,提升企业管理创新水平,加强中小企业人才培养。

#三门峡城市服务台# 【从0.62%到1.92%——探寻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倍增背后的逻辑】
  这是一组重要的对比数据: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6年的0.62%增加到2021年的1.92%,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7家,各类创新平台达到595个,分别是2016年的3倍、2.8倍和4.7倍,研发投入强度、高科技企业数量、研发平台数量实现“三个倍增”。
  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
  以研发投入强度提升为动力,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跃居全省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居全省第四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2年一季度,我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全省排名第一位,实现了良好开局。
  从0.62%到1.92%,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实现倍增,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创新驱动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
  我市坚持把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将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列入“十大战略”之首,作为“三次创业”的关键要素、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以“一号工程”推进这一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着力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环境优化,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5月5日,在灵宝市产业集聚区豫灵产业园,国投金城冶金公司生产车间热火朝天。公司日处理2000吨复杂难处理金精矿,点火、投料和生产一次成功并达产达标。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复杂原料处理,通过“造锍捕金”和“三炼炉”生产金和银,综合回收铜、硫、硒等元素,将矿物质“吃干榨净”。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面貌日新月异。宝武铝业公司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热土上。2020年12月20日,宝武铝业年产60万吨铝精深加工项目顺利投产,三门峡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同时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市建立起了完整的从铝土矿采选、氧化铝生产、电解铝冶炼到铝材精深加工的铝工业产业链,不但盘活了上下游产业、拉长了产业链,而且推进了产业集聚、培育了产业品牌。
  在规模宏大、技术领先的中原黄金冶炼厂,研发人员依托省级黄金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成功从废弃矿渣中提取到关键金属铑,可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和电气工业等生产领域。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关键金属的深度开发起到重要作用,每年可为企业新增上千万元的产值。
  企业厂房林立,发展蒸蒸日上。在灵宝市产业集聚区城东产业园“中国铜箔谷”,金源朝辉铜业公司专注于压延铜箔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产品填补了国内压延铜箔领域空白。
  在三门峡经济开发区,河南布科思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团队与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共同攻克定位导航及模糊识别等关键技术,研发的室内导航系统,精度达到了1厘米以内;推出的系列消杀机器人产品,用于北京冬奥会场馆、机场、医院等多种场所。
  目前,我市依托国投金城冶金、宝武铝业等头部企业,传统资源型产业加快向以铜基、铝基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转型,以易事特、中科芯时代、中车重装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成势,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特种新能源汽车基地已现雏形。
  聚焦创新驱动,引导和鼓励企业逐步建立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展研发活动。我市成功组建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谋划建设二级研究院及平台载体13个。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3%,增速位居全省第五位。
  为有效推动创新驱动,我市多次组织央地合作对接活动,先后与宝武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有研集团等65家央企对接合作项目86个,总投资1600多亿元,特别是新增加了中国黄金、国投金城冶金、宝武铝业等3个百亿元级企业,带动本地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亚洲技术最先进的千亿元级黄金产业集群和全国最完整的千亿元级铝产业链。
  科教兴市
  创新引领,科教先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市始终把科教兴市作为高质量发展有力抓手、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招”,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谋划创新高地建设和未来产业布局,全力推动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和直道冲刺。
  目前,全市基础教育“提质量”,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名师梦之队”、推进“飞地办学”;职业教育“彰特色”,加快产教融合示范市、“双创基地”建设,深化校地合作、技能培训,推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业教育建设;高等教育“争首批”,以高等院校承接高端人才、凝练一流课题、开展研发攻关。
  科教兴市,亮出了一张张引人注目的成绩单——
  2021年11月26日,三门峡5G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加快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2021年12月10日,我市举办第三届“高校科技成果走进三门峡”暨第二届“中科院专家三门峡行”活动,发布25个新科技成果。2021年12月16日,河南科技大学与市政府签订“十四五”时期校市合作框架协议,加强科技领域合作,联合成立高端装备先进制造技术、有色金属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黄河岸边,景色宜人。5月6日,在市职教园区,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规划建设展示大厅环境优雅,氛围宁静,市科技局和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人员在忙碌工作。进入2022年,随着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等3家省实验室正式揭牌,三门峡在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上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5月6日,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天鹅湾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创业大厅内,6名大学生开设“众创空间”,搭建创业平台,开展沙龙、培训、大赛和训练营等活动,促进创业者相互启发、资源共享。目前,该区加快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孵化基地,推进智慧岛和科创园区建设,为转型创新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强劲动能。
  据了解,我市坚持政、产、学、金、服、用全流程发力,以创新大厦、职教园区“双创”孵化基地建设育新苗,以中试基地促转化,以“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促成长,以3亿元高科技企业成长基金、发展创新保险强服务,引进军工芯片、光电新材料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在三门峡落地转化,培育一批科技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2016年增长241%,一批专精特新产品正加快进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高端、关键环。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转型创新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聚焦科教兴市,围绕关键金属、新材料、高端制造、未来产业等方面,推进重点工作,对今年“任务清单”作出特别安排——
  加快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建设。在三门峡布局建设中试基地,首批计划落地特种合金材料研发中心、高温功能材料研发中心、关键金属材料研发中心、稀散金属综合回收中心等4个中试平台。实施新一轮研发投入和高科技企业数量双倍增计划。争取2022年研发投入总量超过3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以上。实施三门峡市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落实高企奖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财政补助等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市、县联动贯通产学研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四有”(有研发费用、有研发人员、有研发机构、有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开展持续性研发活动。
  聚焦要素保障,强化支撑引领,大力营造科教兴市的环境氛围。我市按照“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重点工作安排要求,紧盯科技创新难点弱项,成立“市研发活动工作专班”,加强创新资源统一调配,推动战略重点工作实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成立三门峡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动靠前服务,加强统筹协调,保障了科技创新重点工作顺利推进。扎实做好科技局重塑性机构改革,持续推动各县(市、区)建立健全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完成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职能改革。健全产业技术研究院体系,着力打造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技术服务、人才引进培养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创新发展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实施“天鹅湾科创走廊”“规上企业创新全覆盖”“高新企业培育”“产业链协同攻关”“‘双创’园区全覆盖”“紧密型院所建设”“创新人才回归”“本土人才培育”“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等项目,引领和支撑创新发展。
  人才强市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经济发展离不开招才引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强市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制定出台了“1+8”人才政策体系,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实用人才,为创新驱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打造创业沃土,人才近悦远来。
  留美博士后党亚龙、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柴松波先后“回归”,带动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促进三门峡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成功对接刘炯天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推动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成功落地,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钽铌铍事业的领军者何季麟担任实验室主任。
  三门峡籍中科院院士何满潮被聘为“产业发展特邀顾问”,建立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三门峡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在卢氏县合作开展辣椒多品种育苗,转化技术成果3项,推广辣椒新品种种植3000亩,带动510户群众脱贫致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柴立元,与国投金城冶金公司携手合作,开展高纯金属砷制备及砷化物合成技术研究。
  人才出彩,崤函精彩。一个个高科技人才,一个个高水平团队的背后,是三门峡围绕“四个一流”、强化人才战略的不懈努力。
  打造一流平台,提升创新支撑力。围绕产业发展和重大创新需求,布局建设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目前,全市已建立专业研究机构7个,引进专家团队6个,聚集专家50余人。探索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建设技术研发在外地、成果转化在本地的“双飞地”研究基地。
  培育一流主体,强化创新带动力。加快推进企业主体创新、科研机制创新、产业集群创新,围绕有色金属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大健康等产业,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7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46家,培育创新龙头企业1家、“瞪羚”企业1家。
  汇聚一流人才,彰显创新引领力。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6个、高层次人才1339名。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出台“崤函英才计划”政策体系,制定“人才科技政策30条”,深化“人才+项目”模式,全职引进超百名博士硕士。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滚动设立10亿元人才基金,市、县两级财政设立每年1.4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建成三门峡市人才港,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2021年成功引进人才团队和合作项目各27个。
  构建一流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全面优化创新环境,完善“首席科学家”“首席技师”等激发创新活力的管理评价机制,在沿黄长达20余公里的城市带状地区建设科创走廊,优化政策集成效应,强化人才、金融、设备、应用场景等方面的要素支撑。加快科技部门重塑性改革,组建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人才荟萃、要素集聚、业态繁荣……高端科技人才不断涌现,人才项目落地见效。
  2021年以来,全市柔性引进“两院院士”7名,实施重点人才项目6个,带动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7家,培育省级创新平台8个、市级创新平台98个。全市各类人才创业激情充分燃烧,创新智慧充分奔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三门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和不竭动力。
  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这是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倍增背后的逻辑所在,也是转型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宝贵密码。
  市人才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燕深有感触地说,人才强市,政策先行。我市围绕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等重大战略,聚焦破解人才发展短板瓶颈,对照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研究制定了“人才科技政策30条”,在创新基础、创新主体、创新生态、创新项目、创新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突破,打造“1+8”人才政策升级版,实现人才政策广度、深度、力度的全面提升。可以说,我市人才科技的春天已经来到。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这些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市的人才发展、科技振兴、产业转型必将踏上新征程、步入快车道。(作者: 文/本报记者 刘建设 何东升 图/本报记者 苏慧)

【郑州银行2021: 经营稳健增长,“四新金融”成效明显】
■ 本刊记者 王长虹 [第3514期 2022-04-04发表]
3月30日晚间,郑州银行披露2021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该行锻长板补短板,破解发展困局,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保持了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报告期末,该行资产总额5,749.8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6%。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8.01亿元,同比增加1.33%;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32.2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5%。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

“四新金融”成效凸显,“郑科贷”规模稳居郑州市场第一名;108个郑州市重点小微企业园全部对接到位,累计投放及已审批待投放资金近人民币150亿元;全年新增惠农客户1.95万个,为全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存贷款总额稳步双升,不良贷款率降0.23个百分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中求进仍是工作主基调。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地方性商业银行,郑州银行始终以此为发展准则,前行步伐稳健。报告显示,2021年,郑州银行克服内外部经济环境压力,保持了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健,贷款质量总体可控,不良贷款比例稳步降低。

截至报告期末,该行资产总额5,749.8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6%。吸收存款本金总额3,188.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2,890.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46%。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8.01亿元,同比增加1.33%;实现净利润33.9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32%;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32.2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5%。

资产质量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根基”,其未来走势是银行股估值的决定因素之一。报告显示,2021年郑州银行持续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贷款质量总体保持在可控水平。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53.45亿元,不良贷款率1.85%,较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5.00%,拨备覆盖率156.58%,净利息收益率2.31%,成本收入比22.98%,主要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得益于持续良好发展,在2022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中,郑州银行位列236名,较去年提升4名,是河南省内唯一上榜的银行机构,排名位居全国城商行序列第14名。

“四新金融”成效明显,“郑科贷”规模稳居郑州市场第一

去年郑州银行披露三季报时,关于“四新金融”(科创金融、小微企业园金融、乡村金融及市民金融)的表述引起了业内关注。这代表着郑州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厘定与调整,在这份年报中,披露了这一战略的最新进展。

报告提到,郑州银行在2021年创新性提出了零售“四新金融”和对公“五朵云”(云物流、云交易、云融资、云商、云服务)联动的“五四战略”,发展成效明显,为全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科创金融方面,全省首推“科技人才贷”、“认股权贷”、“高企e贷”,作为唯一一家银行代表参加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郑科贷”规模稳居郑州市市场第一名;中原科技城入驻企业全触达,授信金额超人民币10亿元。

小微企业园金融方面,全力支持河南省“万人助万企”重点企业和“三个一批”重大项目,实现郑州市全部重点小微企业园全面覆盖。

乡村金融方面,加大惠农服务站建设力度,着力拓展惠农客户,发行“乡村振兴卡”1.91万张。

市民金融方面,着力打造“市民生态圈”,形成“万店联盟”生态格局,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订社保卡发行合作协议,建成60个社银一体化网点,12个地市累计发卡超11万张。

“五朵云”建设方面,成立五朵云运营中心,启动2.0版升级改造,建立商贸金融客户名单库,梳理出五大行业核心目标客户,“五云齐放”取得新进展。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河南省推进实施的“十大战略”中,创新驱动战略排在首位,科技创新的地位也由此上升至前所有为的高度。如何打破传统业务思路与模式,发展科创金融,成为金融机构必然要思考的命题。郑州银行早已布局其中。

早在2020年11月,郑州银行即制定并扎实推进了“千帆计划”,即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提升,三年出规模”的发展路径,力争3年内对1000家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给予金融支持。去年6月份,郑州银行与中原科技城管委会、郑州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及6家科创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约定3年内为中原科技城建设提供不低于300亿元的意向性信用支持。今年2月份,郑州银行还举办了以“凝聚发展动力 共建创新生态”为主题的银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签约17家科技企业,拟于未来3年向签约企业提供不少于120亿的信贷支持。

多重举措助力区域发展,全力支持省市重大战略部署

作为地方城商行,郑州银行生于中原沃土,天然肩负服务区域发展使命。

报告显示,2021年郑州银行立足发展定位,服务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取得了优异成绩。河南省政府决定成立信保基金后,该行第一时间承担3亿元配投资金和16亿元授信,占首期规模的38%,稳住全省金融和资本市场“基本盘”;全年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24只,发行145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2%;成功发行50亿元创新创业金融债券,助力全省科创再提速。

发行创新创业金融债券人民币50亿元,助力全省科创再提速;全方位支持灾后重建,推出“防汛贷”、“抗疫贷”,精准落地中国人民银行灾后重建再贷款人民币30亿元,对受灾企业实施暂时延期还本付息,惠及企业1950户,涉及金额450多亿元,累计减费让利超过3亿元,为灾后重建和经济恢复提供“及时雨”;全力支持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大运河建设超人民币15亿元,发放河南省内城商行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涉农贷款余额人民币734.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71.64亿元,增幅30.50%;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人民币58.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6.64亿元,增幅39.99%。

得益于对区域发展的全方位助力,2021年1月,郑州市政府授予郑州银行“年度企业上市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工作先进单位”;同年4月,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授予该行“2020年度经济贡献先进企业奖”;同年12月,在第四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先锋论坛暨2021年度颁奖典礼上,该行荣获“年度社会责任贡献企业”奖;今年年初,该行还从众多地方金融机构中脱颖而出,荣获“年度助力区域发展模范银行”称号。

下一步发展路径明确,深入实施“五四战略”

新的战略已经厘定,接下来将如何进一步发展,服务全省发展大局?郑州银行在年报中透露了三点。

双轮驱动,深入实施“五四战略”。科创金融坚持客群再优化,推动产品再升级,加大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资源倾斜;小微企业园金融持续推进“伙伴工程”和“四全行动”,加强与小微业务、乡村金融和市民金融的联动,引领业务提质上量;乡村金融强营销展拳脚,推动服务升级,推进惠农业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惠农专员培育;市民金融优化便民服务,提升第三代社保卡激活率,树立市场口碑。同时,将“五朵云”2.0版作为对公业务的重要支撑,打造拳头产品,形成闭环式场景生态圈,以“五云齐放”巩固对公业务的市场份额,提升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

真抓实干,保持高质量发展战略定力。紧跟国家、省市重点政策导向,配齐资源;坚定“存款立行”理念,持续优化负债结构;壮大基础客群,持续巩固农村和社区两个阵地,发挥团队作战效能,提升营销能力;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树立“全行一盘棋”思想,严格考核导向,严防死守全力“控新”,坚决防止不良反弹;坚持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敏捷组织建设,推进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数据治理;持续扩大“乱象扫荡战”成果,推进合规文化与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切实提升内控合规管理水平。

协同推进,做好转型发展支撑保障。推动战略规划落地,发挥战略规划PMO(项目管理办公室)作用,落实定期检视和考核机制,制定2022年战略规划落地执行方案;做好资本规划,坚持内源性与外源性补充相结合,夯实发展的资本基础;开展蹲苗育苗,注重年轻人才选拔,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三件”处置工作,守牢管控底线红线;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严控档案管理风险,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强化附属机构“集团军”管理;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风清气正的金融生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黑科技”流光溢彩 走进奇妙梦幻世界金沙滩啤酒城内,位于主入口两侧的是“哈舅迎宾”灯组,以哈舅IP、海洋、啤酒为主元素,配以流动光效,迎接宾客到来。“黑科技”
  • 我在洛杉矶见到一个小孩大约六、七岁,这个小孩子不能讲话,也不能做什么事情,父亲要常常抱着他,这是因为他前生打猎打得太多了,把一只白老鼠精打死了,所以今生他托生做
  • 虽然还是时常会想起他,但不会再有很大的波动了,只是可惜各自错过了所谓的灵魂伴侣,我试着从分手的怪圈里跳出来,虽然不再有一个万事都可以依靠的人,但慢慢等待遇见的感
  • 220714 MusicPlant线下签售️ 这天的红发猫是legend 高清饭拍 兔子宝宝 晃动猫耳朵 戴猫耳朵 整理头发 脸颊肉
  • #喜讯#雨后初霁的晴爽清晨,一大早前方传来喜报——我的俩学子分别考入心仪学校的尖子班和重点班,[拳头][拳头][拳头]苦心人,天不负,一切辛苦终有所偿,以我的专
  • 2022.07.20宁波·蒲团#带着微博去旅行##走吧环驾中国边境线#冬奥之际来看“福娃之父——韩美林”的个展,整体比宣传与想象中质量要好很多。#奔向海陆丰我们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来源:南通生态环境微信号;发布:严宇澄;审核:陈昊)【崇川:家门口见证滨江“沧桑巨变”】“今天空气特别好,一眼望到了江对岸的张家港。#光与夜之恋[超话]##与
  • “以分布式AI算法为基础,我们有超百个年货小组在为消费者挑选品质最优的商品,运营、品控、研发、比价与营销团队全链条合作,为消费者保驾护航”拼多多年货节负责人表示
  • 在此,我还要跟那些只是为了索取投资者利益的,不负责任的分析导师们说一声,希望你们以后不会为现在的作为感到忏悔,一个人的亏心事或者坏事做多了,名声也就臭了!时常陪
  • #开普勒62号##宇宙探索之旅##第三册:旅行# “开普勒62号”系列共有6册,是由芬兰作家提莫·帕维拉与挪威作家比约恩·肖特兰德联手芬兰插画家帕西·皮特卡能
  • #城市追击-香港# #香港# 【#深港联合政策包来了18措施支持前海风投创投联动发展#】为支持深港在风险及创业投资领域联动发展,促进两地科技创新合作,以金融助力
  • 慎读第一次玩本哭成,主要是感觉和本子贴的很近奶奶去世的时候,我也很遗憾她没有看到未来的我娶妻生子,看到她最喜爱的大孙子成长成大人,穿上警服和她合影,也很遗憾再也
  • 时光编织的漏斗一点点滤过,从春花吐香,到夏日荷塘,从星河璀璨,到秋霜红叶,它就像一把刻刀,在我的心头刻上喜怒忧思,将它们分成小份,贪吃的我总是经不住诱惑,偷偷的
  • 今晚和老友在路上偶遇的一对母子让我很想记录下来这一刻,想起来小时候出行不便只有步行去一个又一个地方时,也常常是我妈带着我,我走不动了我妈就给我讲她小时候的事情,
  • 看了一篇万维刚《立场、事实和观点》的推荐:美国是从幼儿园就开始教“批判性思维”区分 事实 和 观点 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功………太阳的直径是地球一百倍,月亮直径仅
  • 此次疫情防控战采取“机关+基层”作战模式,中队各班组民辅警全部下沉至主班、副班、正常班辖区勤务,机关配合巡逻班,全面落实“打、防、管、控、治”各项工作措施,重拳
  • 良久,金泰亨闷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能照顾好它,”他顿了顿,“我们不要再吵架了好不好。闵玧其很早就懂得这条道理,他的命早就不独属于他自己了,早在父母离世的那一
  • 2022IWF国际健身展倒计时还有3️⃣天! 好物君推荐指数:[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康比特】健身促睾酮素锌镁肌酸粉【券后】59 【康比特体育科技旗
  • (虽然加油的时候也很肉疼哈)不过还是挺厉害的敢一个人开着车到处去玩超有成就感了啦哈哈噢对了 打麻将还交了很多学费呜呜不过没关系 算孝敬老人家了啦啦啦大方点大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