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无难(三重公案,满口含霜。道什么),
言端语端(鱼行水浊,七花八裂,搽胡也)。
一有多种(分开好,只一般,有什么了期),
二无两般(何堪,四五六七,打葛藤作什么)。
天际日上月下(觌面相呈,头上漫漫,脚下漫漫,切忌昂头低头),
槛前山深水寒(一死更不再活,还觉寒毛卓竖么)。
髑髅识尽喜何立(棺木里瞠眼,卢行者是它同参),
枯木龙吟销未干(咄,枯木再生花,达磨游东土)。
难、难(邪法难扶,倒一说,这里是什么所在?说难说易),
拣择明白君自看(瞎,将谓由别人,赖值自看,不干山僧事)。
雪窦知他落处,所以如此颂“至道无难”,便随后道“言端语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雪窦道:“一有多种,二无两般。”似三隅反一。尔且道,什么处是“言端语端”处?为什么“一”却有多种,“二”却无两般?若不具眼,向什么处摸索?若透得这两句。所以古人道:“打成一片,依旧见,山是山,水是水。长是长,短是短。天是天,地是地。”有时唤天作地,有时唤地作天。有时唤山不是山,唤水不是水。毕竟怎生得平稳去?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种平怀,混然自尽,则此四句颂顿绝了也。
雪窦有余才,所以分开结裹算来也。只是头上安头道:“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虽无许多事,天际日上时月便下,槛前山深时水便寒。到这里,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岂不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处。
雪窦头上太孤峻生,末后也漏逗不少,若参得透见得彻,自然如醍醐上味相似。若是情解未忘,便见七花八裂,决定不能会如此说话。“髑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乾。”只这便是交加处。这僧恁么问,赵州恁么答。
州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
时有僧便问:“既不在明白里,又护惜个什么?”
州云:“我亦不知。”
僧云:“和尚既不知,为什么却道不在明白里?”
州云:“问事即得,礼拜了退。”
此是古人问道底公案,雪窦拽来一串穿却,用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今人不会古人意,只管咬言嚼句,有甚了期?若是通方作者,始能辨得这般说话。
不见僧问香严禅师:“如何是道?”
严云:“枯木里龙吟。”
僧进问云:“如何是道中人?”
严云:“髑髅里眼睛。”
僧不悟,举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霜云:“犹带喜在。”
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霜云:“犹带识在。”
僧仍不悟,又举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山云:“血脉不断。”
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山云:“干不尽。”
僧云:“什么人得闻?”
山云:“尽大地未有一人不闻。”
僧云:“未审龙吟是何章句?”
山云:“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
圜悟在评唱里说,雪窦了解这个公案的内涵,所以作了这个颂词来做总结,先说“至道无难”,随后说“言端语端”,这是在举一反三。再说:“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这是举三而反一。圜悟说雪窦这个开示是“三重公案”,意思三次被人“拶住”,差点无法脱身。祖师虽然是慈悲为人,但是说的越多反而让人妄生歧义,好比满口含霜吐不出水,说不清道不明。“言端语端”是说大道并不遥远,就在在言语中显现。为什么说“一”却有多种,而“二”无两般呢?因为“一”指的就是众生本有的平等的真如自性,而自性能生万法,所以说“一”有多种。 佛经中的:“真如”、“涅盘”、“法身”、“如来藏”、“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拖死尸者”、“阿赖耶识”、“唯我”、“唯心”等等名称皆是同一物。圜悟著语说:“分几种名称挺好,只有一个法门,什么时候能到达尽头?”“二无两般”的“二”指的是“真”“俗”二谛,“真”“俗”二谛是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真理,学佛就是要从世俗而入胜义。通达二谛的道理才可以通达佛教,唯有从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互成互破,才能扫尽一切执着而显现真如自性。迷悟皆在一念,圣凡同属一体,此乃一切法无二相也。“若不具眼,向什么处摸索?”“不具眼”,就是不具备看透实相的法眼。一个没有开眼的人,应该向什么方向去摸索呢?如果能悟透“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这两句话,自然就知道方向了。所以古人说:“打成一片,依旧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长是长,见短是短。见天是天,见地是地。”去掉情识计较,将万事万物蕴含的禅理看作浑然一体,这样打成一片之后,对于山水天地的名称名相也不再执著了。苏东坡有诗:“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即便是把“天”叫做“地”,把“地”叫做“天”,也很平常。佛经云:“诸法唯假名,但依名字立”。名字怎样称呼并不影响事物的实质。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心地上平稳?其实很简单,就像“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是很正常的自然景观。面对这一切自然现象,只需用平常心去看待,一切无可计较,没有分别。对表相的执著和烦恼也就消失了,那么这四句颂词所说的涵义就透彻了。

雪窦才华横溢,所以他分开用几种比喻来表述意境,但是这也属于头上安头,多此一举。“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其实根本无需多此一举。因为天上太阳升起时,月亮自然就下去了。窗前山色变深沉时,山水自然也变得寒凉。到了这种境地,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这不就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吗?

雪窦这则颂词一开头就写得很深奥,所谓曲高和寡,所以到后面又透漏一些玄机,松开一些口子。如果学人能参的透彻,就像品尝醍醐美味一样,如果还在用平常情理去计较,那就七零八落,支离破碎了,必然不能领会这些话的奥妙了。“骷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干”,骷髅识尽喜从何来?有喜悦那就是还有意识分别。枯木里有龙吟之声,说明还没有销蚀干净。这两句又是另一件公案了,雪窦把另一件公案和本公案交织起来深入阐释这个“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与石霜、曹山二位禅师的开示交加起来,便禅味十足,风光无尽了。如今的人不懂得古人的意境,只知道咬文嚼字,什么时候才能明心见性呢?如果是一个开悟的大禅师,自然一看就明白这句话的奥妙。

从前有一个参学的僧人去参香严禅师,他问香严禅师:“如何是道?”。这个问题就像梁武帝的“什么是圣谛第一义”一样,这是难以用语言直接来表达的义理。香严回答:“枯木里龙吟”学僧又问:“如何是道中人?怎么样才算是入道了,才算是开悟的人呢?香严回答:“髑髅里眼睛。”“枯木里龙吟”指的是灭绝一切妄想,参禅参到犹如枯木一般死寂时,依然能听见龙吟一般美妙的声音,犹如枯木逢春,真心的妙用显现了。而“髑髅里眼睛”,指的是断除情识分别之人就像一具髑髅一样死寂,但此时眼识依然能起到觉知作用。香严的意思是禅并非一昧死寂,而是通过止息妄念,恢复活泼的自性妙用,“枯木里龙吟”和“髑髅里眼睛”都是象征死中得活。大死之人才能够大活,如果只能死而不能活,那么就是凡夫了。

这两句莫名其妙的回答让这位僧人实在不解,他又去参石霜禅师。还算他有点小聪明,他直接把香严的答案拿来问石霜。他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回答:“犹带喜在。”就是说最初悟入时心中有一种得法的喜悦感。学僧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的眼睛?”石霜回答:“犹带识在。”意思是此时情识还可以起妙用。

石霜几乎将香严的答案点透了,但是这个僧人依然没有领会其中的含义。他又去参曹山禅师。他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曹山回答:“血脉不断。”他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的眼睛?”曹山回答:“干不尽。”这里“血脉不断”和“干不尽”指的是众生的见闻觉知和本自具有的自性丝丝缕缕生机不断。僧人又继续问:“什么人能够听见枯木里龙吟之声啊?”曹山回答:“尽大地未有一个不闻。”就是说天底下所有人都能听见。这个僧人又继续问:“未审龙吟是何章句?”不知道这个龙吟的声音有什么说法?有什么依据吗?曹山回答:“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意思不知道什么出处,我只知道听见这个声音的人都已经死了!”“闻者皆丧”大禅师的答案往往就是这样不同寻常,振聋发聩。“闻者皆丧”指的是身心脱落,实证“无我”,“我”不存在了,自然也没人能听见龙吟声了。

复又颂云:“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识尽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雪窦可谓大有手脚,一时与尔交加颂出。然虽如是,都无两般。雪窦末后有为人处,更道:“难、难。”只这“难”、“难”,也须透过始得。何故?百丈道“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雪窦凡是一拈一掇,到末后须归自己。且道,什么处是雪窦为人处?“拣择明白君自看”,既是打葛藤颂了,因何却道?君自看?好彩教尔自看,且道,意落在什么处?莫道诸人理会不得,设使山僧到这里,也只是理会不得。
雪窦又写了四句颂词,将香严的“枯木里龙吟”、“髑髅里眼睛”作了一番阐释和总结。“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识尽眼初明”,在枯木里能听见龙吟声那才是真正的见道了。骷髅里面的情识分别都断尽了,真正的法眼才能起到妙用。“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百丈祖师提倡“从浊辩清”,“浊法”指的是贪嗔爱取等行为方式,“清法”指的是菩提涅槃解脱等行为方式。当“喜识”都断尽了也不存在有一法可得了,身在其中的人还怎么去从“浊法”中辨别“清法”呢?烦恼即菩提,哪有浊清之分呢?

雪窦真是个有好手段的人,一时间把公案的奥妙之处都写在了颂词之中。但是最后提到为人处,雪窦也说“难,难。”“难、难”就是难上加难。“为人处”指的是禅师接引他人入道的手段。前面雪窦说“至道无难”,这里雪窦又把自己前面的话给推翻,“无难”变成“难、难”,但就这“难”字,也需要开悟的人才能领会。为什么?百丈祖师曾说过:“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就像雪窦在拈古颂古时,到最后也都要化为己用。你说,雪窦接引徒众的家风是什么?“拣择明白君自看”,是“拣择”是“明白”你自己看。为什么绕来绕去说了那么多,又要你自己看?幸好是叫你自己看,不然又陷入执著。你且说雪窦的用意是什么?“莫道诸人理会不得,设使山僧到这里,也只是理会不得。”“山僧”是圜悟对自己的谦称,别说你们领会不了,就是我圜悟在场,也无法领会。圜悟真的领会不了吗?实际上他和雪窦一样用心良苦。他们都担心后人粘滞在颂词和言语上,形成新的执著。所以雪窦要大家自己看,启发学人自证自悟。就像百丈祖师提倡的“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一切的理论,包括山河大地间蕴含的禅意都要归于自性之中,禅者要着重开发自身的直觉智慧,回归自性,而不是迷着公案,拘泥文字。陷于知解和妄念的窟穴中不能自拔,不能独立地彻见本性,体悟真理。这就是雪窦的家风,也是圜悟的心迹。

——选自刘松林居士《碧岩探骊》

《金刚经》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十段(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世尊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果有人用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做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世尊!这里说的“三千大千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呢?到底有多大呢?
三千大千世界含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无数多的小世界。地球属于小世界里最小的单元世界,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
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空天。
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碱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东方持国天王守护。南赡部洲:即地球,南方增长天王守护。西牛贺洲:西方广目天王守护。北俱芦洲:北方多闻天王守护。这四大部洲叫做四天下。
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大智度论》中说:“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
可见三千大千世界之大,是难以想象的,用无量无边来形容,也不为过。所以须菩提回答佛说:这个人用遍满地球、遍满四大部洲、遍满二十八重诸天、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做布施,所得福德,甚多!甚多是好多呢?连须菩提也找不出一句适当的话来形容这个多,所以只好用了个“甚多”来解释,总之,这个甚多就是多得不得了的意思。
这里说用这么多的七宝来做布施,那么“七宝”又是什么呢?七宝指七种珍宝、又称七珍,是非常有价值的宝贝。在佛经中,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这里采用与《金刚经》相关的《大般若经》所说七宝是“黄金、白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一般认为,佛界有三宝、即:佛、法、僧;佛教有金银等七宝。得佛法僧三宝而国泰、得金银等七宝而民安。
七宝另表法七觉支,七觉支是通向菩提的七种修行方法,为大小乘之通目,所谓‘觉支’,意为觉悟的部分,指到达开悟之前的修行项目。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修行法,这主要与禅定有关。修此法门前,当依次修数息观、四念处观,然后才修七觉支,这样就可证悟声闻智,入解脱道。七觉支即:
一、择法觉支:以智慧拣择法之真伪。二、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四、轻安觉支:修止观入法界次第,断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轻利安适。五、念觉支: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七、行舍觉支:舍诸妄谬,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
须菩提回答佛说:世尊!我说这个做广大布施的人得福甚多,其实这个甚多还是有数可算的,这些布施的珍宝只是遍满了三千大千世界,还没遍满华藏世界,即使是遍满了华藏世界,还是有数可算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这种福德是在有为法中修的,而不是无为法的“福德性”,所以如来说得福德多,这个“多”犹在三千大千世界的计算范围内,不是无限多,只有得了福德性才是无限多。那么什么是“福德性”呢?
欲知福德性,首先应明白人造善恶二业,或修福德,都不离自性,自性即佛性,换句话说,“福德性”就是佛性。佛性不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还遍满整个华藏世界,无处不遍、无处不满,是不能用数字和多少来计算的。布施只能得福德,福德可用多少来形容或计算,而佛性是功德,功德是无法形容、更无法计算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功德胜于福德的道理,于是佛说:如果有人,能受持《金刚经》中一首“四句偈”,并将这首偈颂的道理讲给他人听,这个人所得福德比那个用七宝布满三千大千世界做布施的人,还要多。
上面说的“四句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四句每句字数相等的话,组合起来就是一首偈,可押韵可不押韵,只需文意连贯,读诵通顺即可,是古印度的一种诗歌体裁,与我国讲究音韵平仄的绝句律诗不同,但在限制字数和句数的格式上却有相同之处,是佛经中常用的语法体裁。
现举一则“四句偈”的范例,比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一首比较典型的“四句偈”。偈义是世尊告诫众生:想以色像见如来或一切有所求都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行的是邪道,不能见如来;而应反观内照以求真谛,才是正道,才能得如来法身。如果能将这个意思讲给他人听,就可获得无量多的福德。
佛说如果有人将经中一首“四句偈”的道理讲给他人听,所得福德比那个用七宝布满三千大千世界做布施的人,还要多。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用七宝做布施是财布施、而为人讲经说法是法布施。财布施得福德,福德只能在轮回中得善果,但不能出生死,善果终将会在轮回中逐渐消耗殆尽,不能永远享受;而法布施得的是功德,功德已超越了轮回,所得善果,永恒不灭,永远都可以享受。所以如来说这个做法布施的人其福胜彼。那么其福胜彼是什么缘故呢?
佛说:须菩提!十方一切诸佛,及诸佛成就无上正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是从这《金刚经》中所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能理解这句话,就是其福胜彼的缘故。那么该怎样理解“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的道理呢?
可以这样理解:这里说的“佛法”是指由佛亲口说的三乘方便法和一乘究竟法,这些法因为是佛说的,所以称为佛法。既然是佛法,那么佛为什么又说是“非佛法”呢?“非”为不是的意思,那就是说“非佛法”指的是:不是佛法。
显而易见,佛在这里是用“非佛法”否定“是佛法”,为什么要否定呢?因为说“是佛法”就着佛法相了,真正的佛法是离言绝相的,需离语言相、文字相、一切相,只有离了这所有的相,从心地反观内省,才能悟入真正的佛法,这个真正的佛法是一定要否定有相的佛法,否定后,就叫“非佛法”,非佛法就是真正的佛法。如果著相执佛法为是,就会落入有为法中,处处生执着,不能得真解脱。这就是:“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的道理。

【快来!看看你吸不起的猫!盘点中国猫科动物#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小课堂# 】
中国是世界上猫科动物物种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目前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收录的猫科动物有13种,分别是荒漠猫、丛林猫、草原斑猫、兔狲、猞猁、云猫、金猫、豹猫、云豹、豹、虎、雪豹、渔猫。其中渔猫没有明确记录,可能在台湾、云南等地有分布。
首先我想明确一个结论:中国是世界上猫科动物物种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之所以说之一,是因为印度的猫科动物比中国多几种,除此之外,其他国家的猫科动物种类都不及中国。
将中国与纬度和面积差不多的国家美国对比。中国有4种大型猫科动物:老虎、豹、雪豹、云豹;美国有2种:美洲豹、美洲狮。中国有2种中型猫科动物:欧亚猞猁、金猫;美国也有2种:加拿大猞猁、短尾猫。中国有小型猫科动物6—7种,美国只有一种——靠近最南边境的虎猫。
从东南亚到东亚这个区域,是很多个现生的猫科物种以及其支系起源的地方,我们所熟悉的虎、豹、豹猫以及云豹,其实都是发源于亚洲东部和南部区域。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猫科动物?为什么说猫科动物是旗舰物种?为什么说它们代表一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质量?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更加宏观的生态系统视角来看待中国的猫科动物以及它们所代表的荒野。
特有地理环境造就特有分布
中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有1400多种鸟、600多种兽类。这些数字非常惊人,通常情况下低纬度热带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会比较多,比如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但中国不管是鸟种类还是兽类都非常丰富,为什么处于北半球、纬度并不那么低的中国,却会有如此丰富的物种呢?
这必须从中国的自然地理说起。
从地图上看,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由山地构成,从盆地一直到珠穆朗玛峰,有着非常巨大的海拔落差。
中国自东向西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东南丘陵,海拔在0—1000米;第二级阶梯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海拔约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主要是被称作“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海拔在3000米以上,包括青海、西藏、四川西部以及云南西部等地,这里是我国海拔最高也是最干旱寒冷的地方。
这些起伏的高山与海洋相互作用,形成了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这条线以东以温暖湿润的气候为主,可以生长森林、种庄稼,形成了农耕文明;西边则以干旱的气候为主,环境多为草原、荒漠,孕育了游牧文明。
湿地、雨林、山地、荒漠、高原……地形与气候的不同组合,植物和动物在漫长的演化中不断适应,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最终形成了今天中国多样且异彩纷呈的物种构成。
我们今天讨论动物的时候,必须明确一件事:如今动物的分布格局和数量,是受到人类数千年影响之后形成的。因此我们也避不开胡焕庸线——这条从腾冲到黑河的虚构直线将中国的人口分为稀疏和稠密两部分,从地图上不难看出胡焕庸线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有相当部分重叠的。
可以说胡焕庸线以西的生态状况比较好,而以东的生态,尤其是动物,相较于它们曾经的状况,已经大相径庭了。
因此从整个中国的地理气候尺度来看,三级阶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及人口的分布特点相互叠加,形成了今天中国的生态格局。
而分布在这些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猫科动物都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它们的生存现状又如何呢?
三级阶梯和它们的大猫统治者
首先看第一级阶梯:这里的统治者无疑是老虎。
老虎的体重比较大,更倾向于在一些平坦的环境生活和捕猎,比如湿地边缘和缓山丘陵地带。老虎身上的条纹也是针对这种高草环境所进化的。
老虎主要猎物是大型鹿类,像梅花鹿、马鹿、水鹿、麋鹿……这些都是老虎最主要的食物,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墨脱,那儿的老虎还会捕食羚牛这类大型有蹄动物。
中国其实是老虎亚种最多的一个国家。历史上全球曾经有9个虎亚种,中国就有5个:东北地区的东北虎,曾经遍布华中、华南的华南虎,靠近东南亚的印支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孟加拉虎,以及在新疆罗布泊一带曾经分布着里海虎。
在全球范围内看老虎种群的衰退程度都是非常严重的。
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的数量分别是50只、60只。
在第二阶梯,豹是典型的物种。
豹体型比虎小,竞争不过老虎,却能适应更崎岖的地形,所以海拔1000—2000米左右的区间成了豹的主要分布区。
中国也是拥有豹亚种最多的国家,东北有东北豹,华北有华北豹,云南有印支豹。
豹体型比虎小一些,因此它的猎物也相对小一些,主要是20—50公斤的有蹄类动物,比如鹿、羊、野猪等,不同地区豹捕食的对象也略有不同,在山西主要是狍子和野猪,四川甘孜新龙的豹则会抓毛冠鹿、斑羚等。
豹的适应力非常强,这使得虽然豹的栖息地大规模减少,但在有历史分布的区域内仍有小斑块状的豹分布区。目前中国豹的主力是青藏高原上的豹种群,那里有比较连续的栖息地和数量较大的种群。
第三阶梯的统治者是雪豹。
雪豹是中国大型猫科动物里境况最好的一个,它喜欢的生境和虎、豹不一样,雪豹非常适应陡峭的山地,分布区域可以到达海拔5000米。
雪豹的进化,几乎都是为了捕捉岩羊、北山羊等在山上活动的野羊。比如说它有非常长且粗的尾巴助其在陡峭的崖壁上保持平衡。
雪豹的整体种群情况比较好,全世界60%以上的雪豹分布在中国。根据统计,截至2021年,青海有雪豹1800多只。
雨林杀手和北境之王
说完了3种豹属大猫,再来看两种大致按照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限分布的中等体型猫科动物:南方森林的云豹、北部寒冷地带的欧亚猞猁。
有些资料中不把云豹算作大猫,因为它不是豹属,也不会发出真正的吼叫声。但从进化上来说,它跟这些豹属的猫非常接近,所以我在这里还是把它当作大猫对待。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云豹全球分布的推测,中国非常大的区域应有分布。作为一种体型比豹小得多的猫科动物,我和我的团队猜测云豹在野外的生存情况应该比豹好得多。
猫盟CFCA做了很多调查,在一些肯定有云豹出没的地方安装了红外相机,比如西藏墨脱、云南德宏和西双版纳,同时也在云豹的历史分布区做了调查,包括安徽的黄山、赣南赣北的一些保护区,以及重庆、广西。但结果显示,当前华南地区没有拍摄到云豹,西南边境地带能拍到。因此我们推测云豹面临的情况跟老虎非常接近:主要分布在边境地带,也可能依靠境外的种群输送一些个体。
接下来把视线往北移,看一看欧亚猞猁。猞猁,我把它称为北境之王。2020年猫盟CFCA曾在祁连山进行了猞猁调查,并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种群。
在中国猞猁主要分为3个大群,包括青藏高原种群,新疆天山阿尔泰种群(直接与俄罗斯种群相连),以及内蒙古-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种群。而从全球来看,整个亚洲的北部一直到欧洲的北部,都有猞猁的分布。
为什么猞猁的分布能这么广?这与猞猁非常强的适应能力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猞猁是猫科动物里真正的“全能选手”。
猞猁的体型不算很大,虽然在内蒙古、东北它们会捕食狍子,在青藏高原会捕食藏原羚,但在其他大部分地区猞猁最主要的食物其实是兔子,所以我们进行猞猁的调查时首先要看的就是猞猁栖息地里的兔子数量多不多。
西南山地有很多猫
当我们按照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梳理中国猫科动物的分布之后,不难发现每一种猫科动物都完美地适应了其中一种环境类型。
那么如果有一个地方几乎汇集了中国所有的地形和气候类型的话,会发生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放到中国的西南山地。
西南山地是由甘南、川西高原、三江源、东喜马拉雅-雅鲁藏布、中缅边境到滇西北构成的一个三角形区域,是世界上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高的一个区域。
从猫科动物的角度来说,这个地方非常独特,因为中国的12种猫科动物在这里理论上有11种分布。
以下是我列出来的西南山地已知的猫科动物出没热点地区:
墨脱:拥有云豹、云猫、豹猫、金猫、老虎5种已经记录的猫科,以及潜在的雪豹、猞猁、兔狲、丛林猫、豹等。
三江源:雪豹、猞猁、兔狲。
甘南-若尔盖:荒漠猫及其他高原猫科动物的分布区。
甘孜新龙:七猫之地,豹、金猫、雪豹、猞猁、豹猫、荒漠猫、兔狲都有记录,是目前中国已知猫科物种最集中的地方。
中缅边境-滇西北:铜壁关、盈江等地是热带猫科动物——云豹、云猫、金猫集中分布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猫科动物,还有大熊猫、川金丝猴等在这里栖息。
西南山地为什么有如此复杂的生物构成?
这里地势复杂、气候多变,在整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及青藏高原隆起的过程中,形成了非常大的落差。在末次冰川时代的末期、冰盖封印整个地球的时候,西南山地由于具有诸多高山峡谷,形成了很多庇护地,没有被冰层覆盖,因此拥有很多孑遗物种。而这一区域的周围又正好是很多现代动物的发源地,它们在种群扩散过程中来到了这里。
因此西南山地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意识到,这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景观,是不管关注景观、植物还是动物,都不能绕开的一个区域。
西北的荒野之猫
西北有两种独特的小猫:荒漠猫和亚洲野猫(草原斑猫)。这两种小猫外观很不一样,荒漠猫整体偏红色,体型更大,蓝色的眼睛;亚洲野猫眼睛则是灰色的,身上都是斑点。
从它们的分布来看,它们的分布区基本隔着一座祁连山。那么问题来了,这两种猫的分布如此接近,为什么会分化成两种外观差别这么大的猫呢?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但现在还没有答案,我相信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未来可以清晰准确地研究出野猫的进化历程,以及如何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态势。
回到现实的保护问题上,我为什么要把它们单独提出来?是因为这两种小猫受到的威胁很相似。它们的活动区域非常接近人类的活动区域,栖息地更容易被当作荒地开垦,因此特别容易受到人类影响。另外,这两种猫与家猫没有生殖隔离,可以和家猫交配产生杂交下一代,这也是一种影响。
遍及中国的豹猫
最后来说一说豹猫,因为它可能是我们最可能看见的野生猫科动物。豹猫是中国分布最广的一种猫科动物,它最主要的分布地就在中国。
豹猫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从深圳的海边到青藏高原都曾拍到过豹猫的踪迹。它们能够适应山地森林,也能够适应各类湿地,还能在农田里抓老鼠,甚至在城市公园也能生存。豹猫的食性非常杂,在山里主要吃老鼠,而在湿地附近,比如北京的野鸭湖,在某些季节会吃鸟类。其他食物包括两爬动物,比如一些蛇、蜥蜴、青蛙等,只要抓住了都会吃。
如果到野外去玩,尤其是一些环境比较好的地方,特别是夜里,碰到豹猫的概率非常高。
从全局角度关注猫科动物
虽然中国的猫科动物现在都受到一级或二级重点保护,但其实我们对绝大多数种群的现状不太了解。
猫盟CFCA作为致力于保护中国野生动物的组织,长期关注并保护猫科动物的生存现状。
我们根据不同猫科动物在生态系统里面起到的作用去评估它们的生态价值,以及从社会关注度来评估它们的社会价值。
比较典型的物种是兔狲,兔狲的实际生态位比较低、数量比较多、种群比较稳定,但因为其外表“萌”,所以社会关注度很高。另外比较典型的老虎,是生态系统里的顶级物种,所以民众的关注度也很高。
但是像亚洲野猫、荒漠猫和丛林猫,虽然它们肩负着很重要的生态功能,但民众对它们的关注度较低,甚至很少有人听说过。
这种情况导致了保护资源的不平衡。比如大量的社会资源会倾斜向兔狲这样的“网红物种”,而亚洲金猫、云豹、云猫等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以至于没有专项的调查和保护行动,甚至连保护资金和媒体宣传都相对较少。
这提示我们要从全局的角度去关注中国的猫科动物,每一种猫科动物都在各自的生态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宋大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既然青春是一场“无论做什么都觉是浪掷”的憾意,何不反过来想想,那么,也几乎等于“无论诚恳地做了什么都不必言悔”因为你或读书或玩,或作战,或打鱼,恰好就是另一个人
  • 而将五洲四海的人们集汇在一起的纽带,也许,是这样的期望: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读完后是不是很受
  • p1.p2的话一出来我就觉得他有什么故事p4这么说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个有原则的人,还是他并没有对执着到那种程度。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为了让女主失去这个帮手,
  • 二、赋码方式通过各市域内居住人口、历轮核酸检测参加人员、手机信令数据与核酸检测数据进行比对,筛定实际在长但应检未检人员,通过省“吉事办”对此类人员的“吉祥码”赋
  • 前男友的这些举动,就说明心里还有你分手后,纠缠对方的一些"低段位的女生",对方已经在情绪上非常抵触你了,可你还是过度暴露需求感,不断的给对方
  • 实施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构建大企业 " 顶天立地 "、中小企业 " 铺天盖地 " 的融通发展新局面;深化工业技改提级行
  • 我又不禁地用别人的手机看了你最近的动态 又登录了抖音号 看到你给我转发了一个视频 鼻子还是一瞬间酸了 可能是因为 好久不见吧 原来 你还记得我对你的好 不管怎
  • 如果你格局再大一点 就不会因为自己要求别人 别人帮不上而在这甩脸子[微笑] 也由衷的感谢这些人找我帮忙 但也希望相互理解 不是所有的钱我都想赚 不是所有的忙
  • 我来️️不雷P1这几位的宝子,要活跃的i互动的,不嫌弃我废话多的[偷笑](我都是唯粉哈[开学季]不i团的嘴巴很毒的那种,所以lows勿扰[开学季],楼外啥属性都
  • 3.【向平台外分享笔记】更能增加笔记的热度,鼓励大家多多跨平台分享,A分享给B以后,B也要点进去互动,简单概括为“裂变增长”机制,括号内代表每个环节的身份,理想
  • 买货源后有实力可以长期招VIP,也可以自己卖货源里面的任何东西,也可以自己进货开实体店或摆地摊,还可以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买什么都是出厂价!其次,自己不管买什
  • ――清金兰生《格言联璧》你的眉眼间距比较宽,结合事业宫生得不错,事业工作上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易得贵人扶持。眼尾下垂,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都会非常累,再看
  • 国足排名一次又一次被国际“刷新”这回不知道高太尉的棺材板压不压得住……[允悲][允悲][允悲][笑cry][笑cry]#梅州##足球##中超#看破世相 不执着表
  • 其实印飞星人设崩了,角色不太讨喜,和男主麦麸的也大有人在,真大可不必再活过来了,飞星后妈你说呢?April我的plog日常大杂烩又现身了#日常碎片plog##春
  • [心]两年了,从“银河漫游”到“大娱乐家”他一步一步的变得更好,被更多的人喜欢,我太开心啦,看到他登上综艺终于可以选择自己的新歌以及新专辑里那些以前不被大众所听
  • #上弹少年团 #国际流行音乐_中略_热白1位GRAMINAMINITE BTS #7 防弹太珍贵 #防弹GOLDEN唱片大赏 C罗晒出金足奖脚印:很荣幸获奖
  • 跟着艺术家去旅行之郭玉姣重庆 | 中国“图为2021年7月份因为箍牙回重庆时所拍,不是特意的旅行,却是特意的赏景。工作后的生活总归是失去了“自由”二字,虽然我拥
  • 我们评论区见~白日里,粉色缤纷的欧式草坪上,水晶椅在阳光下剔透出晶莹的光,是少女般的烂漫与轻盈。手机拥有四种配色——“闪闪黑“、“轻轻蓝”、“怦怦粉”及全新“奇
  • 明白了简单,有的八字算命大师应该注意首先了解自己的八字格局层次与大运流年的走向运势,无论格局层次高与低,上天不生无根的草上天总会给每个人一条路走,特别是年青人,
  • #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且试天下主题曲无双# 说好的直播一小会er,结果又跨年了你可真行,结果又是四个点一场跨年直播,明早一天我浑浑噩噩我大概要休息两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