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经》卷四

【经脉第一】(下)

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三阳者,太阳也,至手太阴而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至心。二阴至肺,其气归于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孱相并,缪道五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二阳一阴,阳明主脾(一本无脾字)病,不胜一阴,脉耎而动,九窍皆沉。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至,内乱五脏,外为惊骇。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阳(一作阴)脉沉,胜肺伤脾,故外伤四肢。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言妄行,癫疾为狂。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嗌干燥,病在土脾。二阳之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也。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癫疾,下为漏血病。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如风礔礰,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嗌干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澼,此谓三阳直心。坐不得起卧者,身重,三阳之病也。

黄帝问曰;脉有四时动奈何?

岐伯对曰: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应中规,夏应中矩,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如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持脉有道,虚静为宝。

春曰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也。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为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

青,脉之至也,长而弦,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日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一本云头脉紧)

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少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治之趋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译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谓之不治。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涵者,名曰逆四时。未有藏形,手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而脉实坚,病在外而脉不实坚者,皆为难治,名曰逆四时也。

曰:愿闻虚实之要?

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长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气盛身寒气虚身热曰反,谷入多而气少曰反,谷不入而气多曰反,脉盛血少曰反,脉少血多曰反。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其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少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谓反也。夫实者气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入实者,左手开针孔也;入虚者,左手闭针孔也。

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脉不夺色夺者,久病也。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侯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竞上者,胸喉中事也。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

腹胀,身热,脉大(一作小),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脉大者,是二逆也;血衄不止脉大者,是三逆也;欬而溲血而脱形,脉小而劲者,是四逆也;欬脱形,身热脉小而疾者,是五逆也。如是者,不过十五日死矣。

腹大胀,四未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一作后)血,其脉大时绝,是二逆也;欬,溲血,形肉脱,喘,是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是四逆也;欬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时而死矣。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谓逆治。

治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着痹不移,腘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衃笃重,是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五逆也。

五实死,五虚死。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是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是谓五虚。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则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侯也。

心脉满大,痫痉筋挛。肝脉小急,痫痉筋挛。肝脉瞀暴,有所惊骇,脉不至若瘖,不治自己。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肝肾脉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并小弦欲为惊。心脉揣滑急为心疝(《素问》揣作搏,下同)。肺脉沉揣为肺疝。三阳急为瘕。二阳急为惊。

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己。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肾脉小揣沉为肠澼下血,血湿(《素问》作温)身热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为肠澼,其身热者死,热甚七日死(《素问》作热见)。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瘖舌转者,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瘖,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脉至而揣,衄血身有热者,死。脉来悬钩浮者为热。(《素》作常脉)。


脉至而揣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脉至而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己。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已上,是经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予夺也,草干而死。脉至如丛棘(《素》作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寒(一本作塞)如故也,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脉圣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脉至如棘(《素》作交漆)交棘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而死。脉圣如涌泉,浮鼓肌中,是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韮花生而死。

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足,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见黑白,累发而死。脉至如悬痈,悬痈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气予不足也,水冻而死。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五脏寒热(《素》作菀熟),寒热独并于肾,如此其人不不得坐,立春而死。脉至如丸,滑不著(《素》作手不直)手,丸渭不著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脉至如春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四字捷要脉诀

    脉理精微人不测,七表八里难分别。
    我非歧黄非和意,独持四字捷要诀。
    四字为脉之大纲,浮沉迟数为关节。
    浮主表而数主热,沉主里而迟主寒。
    更看有力与无力,虚实之间定分别。
    表里寒热与虚实,

表里寒热与虚实,四字抱着六家诀。

浮而有力则为风,无力气虚是本宗。

沉而有力则为积,无力气逆或上壅。

迟而有力痛难禁,无力寒痰在胸中。

数而有力则当热,无力血虚疮疡痛。1、七表脉:浮、芤、滑、实、弦、紧。

八里脉:微、沉、缓、濇、迟、伏、濡、弱。

2、脉理精要

脉理细如毫发,得精微者有几家,明其大意也就罢;浮沉迟数四个字,虚实寒热紧对答,七表八里不论他,此四者,辨析分明,用药饵,庶乎不差。3、浮脉

听我把浮脉学,轻轻的就摸着;浮字之中分迟数,浮迟表寒何用讲,浮数往往假热多,浮而无力大虚火,浮而有力风寒搏,把浮字牢牢记着。4、沉脉

将沉字,说与你,重重的按至底;沉中亦寓迟数理,沉迟里边寒如冰,沉数内热不需提,沉而无力知是气,沉而有力定是积,把沉字,切切记之。

5、脉分部位

学看脉,要部位分明,寸关尺左右相

学看脉,要部位分明,寸关尺左右相同,五脏六腑配合定,左心胞络肝胆肾,右肺膻中脾胃命,肾与膀胱表里应,命门脉紧对三焦功,大小肠两寸分并。临诊脉,贵沉静;勿斜视,勿妄听,澄心静虑验脉症,病在某脏,在某腑,虚当补,实当攻寒宜温,热宜清;分清了虚实寒热,庶不愧当医之名。

6、看脉息至

诊脉时,稳呼吸,以己息,侯彼息,察其间断与接续。一息四至平和脉,再加一至亦是吉;六数七热为急脉,***十至将死期,当医人要阴阳分,浮数阳,沉迟阴,关前关后阴阳论,阴中有阳,阳中阴,阴极似阳,阳极阴,其间最足把人混,当医人,阴阳不分,无怪乎,治死活人。7、左寸浮脉(心)

左寸浮,心火虚,不能生土;土困兮,金必败,咳嗽痰吐,怔忡悸,盗自汗,归脾为主,去木香,易白芍,五味敛补;养心汤,补心丹,二方酌处。归脾汤诗曰:

参术龙芪神,远归香枣仁,

甘草须用炙,水煎姜枣引。

养心汤诗:

参芪神茯苓,枣柏归川芎,

半草志桂味,血足心自宁。

补心丹诗:人元参苓归 地天麦门冬,
   远味枣柏仁,内中有桔梗。
   又诗:
   补心加石菖(一书为石膏),开窍效更良,
   蜜丸朱砂衣,引用灯草汤,
   去了五味子,加草和中堂。8、左寸沉脉(心)

左寸沉,心火实,实则亢害,移热于,小肠中,便闭赤涩,或淋浊,或口糜,疼难忍耐,导赤散合逍遥,一剂清泰,若不然,泻心汤,亦可使得。

导赤散诗:

生地木通甘草稍,还有竹叶清上焦,数味清凉降实火,南方丙丁自然消。

逍遥散诗:

逍遥古人不自得,苓术芍药与归柴。

生地薄荷同煎服,山栀丹皮外加味。

泻心汤诗:

泻心汤中芩连黄,三味能泻实火强,

大黄必须酒蒸用,至于芩连也无妨。9、左寸脉迟(心)

左寸迟,心经寒,抽愵冷颤,面色青,小便白,毛骨悚然,喜热饮,恶凉水,烈火不煖,真武汤,理中汤,附桂难免,不大寒,养荣汤,可保安痊。

理中汤真武汤诗:

术参姜枣名理中,苓术芍附名真武,返本回阳赖桂子。养荣汤诗:

参苓芪术草陈皮,归桂芍地远五味。

此方无呼不能补,温经去寒大有益。

10、左寸数脉(心)

左寸数,心经热,热即是火,心属火,数属火,火中加火,或赤肿,或痒疡,无非火烁,归脾汤善能泻,火中之火,六味汤加归芍,渐渐消却。六味汤诗:

地黄山萸苓丹泽,加入归芍滋阴来。

阴生阳降自然里,何怕脉数见火灾。

11、左关浮脉(肝)

左关浮,肝经虚,木中无火,木无火,不生心,心血立涸,血枯稿,不管筋,筋挛脚弱,或结核,或瘰疬,肝气不和,只须用,七味饮,一方安妥。七味饮诗:

六味加桂名七味,辛以润之此方类,

水能生木木自强,何虑肝经浮脉溃。

12、左关沉脉(肝)

左关沉,肝经实,郁而不伸;胸胁痛,胃脘疼,二目赤昏,怒伤肝,不荣筋,久则崩淋;每食后,吞酸味,如醋浸心,数般病,逍遥散,加入左金。

左金逍遥散诗:

茱萸炒连即左金,逍遥见前不在伸。

疏发肝胆两经火,风以散之此方真,

加米一撮治噤痢。13、左关迟脉(肝)

左关迟,肝经寒,冰里藏炭;不是热,用凉药,不得正权;浑身颤,二目闭,两手搦拳;腰又弓,脚又软,筋急拘挛;右归饮,八味饮,二方任拣。诗:

六味八味差不多,只差桂附两班药。

八味无有甘枸杞,左归无有苓丹泽。14、左关数脉(肝)

左关数,肝经热,火又增火;上烁金,中凌脾,痰涎形削;君不明,乱贼臣,助纣为虐;向北方,求救兵,剿灭贼;大剂子,六味汤,重加归芍。15、左尺浮脉(肾)

左尺浮,肾经虚,虚则水泛;水泛兮,土不撮,浮而为痰;理中汤,加白蔻,木香制半;亦有那,命门衰,不能配简。即当16、左尺沉脉(肾)

左尺沉,肾经实,实则水聚;水不流,其余脏,何以济滋;二目赤,唇口糜,鼻无润滞;皮肤燥,咽咙干,二便且闭;四物汤,右归饮,重加六味。用,八味饮,敛补而逐痰。17、左尺迟脉(肾)
左尺迟,肾经寒,寒则水凝;水凝了,遇寒冬,必冻成冰;穿厚衣,近烈火,难止寒冷;四肢厥,两唇青,小腹绞痛;用姜附,上肉桂,加入汤中。

诗曰:

寒则凝滞热流通,大凡医家无不明,太阳一照冰霜解,不过二八与理中。

18、左尺数脉(肾)

左尺数,数为热,热则水沸;水沸了,必横流,谁可遏阻;上涌痰,下滑精,曷其危笃;益气汤,知柏丸,清水补土;服二方,兼能养,其庶几乎。19、右寸浮脉(肺)
右寸浮,肺气虚,不能固表;不制木,不生水,反被火燎;空咳嗽,盗自汗,黄芪汤妙;木势盛,水势弱,惟肺可保;即速进,生金饮,两家和好。诗曰:

黄芪汤中归术芪,远志枣仁补骨脂,

生金饮内有丹皮,参术归芍麦草地。

黄芪汤:当归、白术、黄芪、远志。

生金饮:党参、白术、当归、白芍、生地、麦冬、丹皮、甘草。20、右寸沉脉(肺)

右寸沉,肺气实,内热表寒;嗽声沉,咽微干,见饭懒餐;气不散,胸腹满,膨胀难堪;轻四君,重益气,二方可拣;平肺散,生脉散,泻白三散。诗曰:

参苓青陈知味天,即是人参平肺散,

生脉散中参麦味,泻白桑骨二皮甘,

参苓术草四君子,益气归芪升柴兼。

21、右寸迟脉(肺)

右寸迟,肺经寒,寒难尅木;木过旺,反烁金,更凌脾土;脾土衰,不生金,金愈受苦;外不卫,表更松,贼风易入;也须将,生金饮,连进数付。
   诗曰:
   金生水亦生,水生木火平,
   金旺木受制,不敢向脾凌。
   生金饮子有丹皮,参术归芍麦草地。22、右寸数脉(肺)

右寸数,肺气热,清肃冷啜;伐肝木,肝难藏,痰嗽动血;鼻孔干,毛皮燥,大肠枯结;驱其子,来劝母,怒气可雪;甘露饮,清金饮,二方当啜。

甘露饮清金饮诗:

天降甘露润万物,地气不生天气无。二地二冬苓壳草,枇杷茵陈共石斛,

麦味汤中增枯芩,清金滋水病悉除。

甘露饮:生地、熟地、天冬、麦冬、茯苓、枳壳、甘草、枇杷叶、茵陈、石斛。

清金饮:甘露饮加黄芩。
23、右关浮脉(脾)

右关浮,脾气虚,难以消食;胃难纳,脾不磨,定成积滞;善治者,枳术丸,补消兼施;不得已,备急丹,中病即止;总不若,参苓散,无穷利益。诗曰:

枳术只两样,备急姜豆黄,

参苓白术散,药味要说详,

扁莲药苡砂,参术健脾强,

还有苓甘桔,加陈引枣姜。

枳术丸:枳壳、白术。

备急丹:姜、巴豆、大黄。参苓白术散。24、右关沉脉(脾)
右关沉,脾经实,实则为郁;土即郁,不化食,久则作湿;湿盛了,变痰涎,呕吐不已;二陈汤,六君子,斯症妙剂;山楂肉,宿砂仁,效过神曲。
二陈汤六君子汤诗:
陈半苓草名二陈,再加参术即六君,山楂神曲善消导,温经和胃宿砂仁。
(任意一方加入山楂、神曲、宿砂仁)

25、右关迟脉(脾)
右关迟,脾经寒,胃中寒;不能食,食不化,行不仍然;腹中疼,四肢凉,二目不闪;观其形,闻其声,病势危险;只须用,附子理中丸,一服保痊。诗曰:脾胃位乎中,汤名号理中,中寒并此证,故以中投中。

26、右关数脉(脾)
右关数,脾经热,热即火也;火生土,土所悦,不许过烈;过烈了,脾难统,必致失血;血妄行,循喉走,谁可拦阻;归脾汤,加栀丹,多服可也。诗曰:
归脾引血血归脾,血不归脾必用之,
他症木香易白芍,惟有血虚木香宜。

27、右尺浮脉(命门)

右尺浮,浮为虚,命火衰;有火名,无火实,是火不烈;却反能,炎上焦,火及作害;炎上症,非一条,不能悉;养肾水,配相关,夫妇相得;诗曰:虚火炎病,引火归本经。或问用何药,八味细变通。28、右尺沉脉(命门)

右尺沉,命火实,不得发越;如湿草,覆盖着,似乎将灭;却内蒸,成便毒,小便溺血;捡一方,又滋水,又清火,又将毒泻;必须用,都气饮,重重加泽泻,泻去毒可矣。29、右尺迟脉(命门)
右尺迟,命门寒,阳气将散;若阳绝,能救活,必是神仙;谨言迟,一纤阳,幸而未断;想一个,妙法儿,救其危颠;反本汤,重参附,廻阳气转。

反本汤诗:

反本廻阳参附姜,麦味陈草肉桂强, 腊茶姜枣同煎服,入蜜二匙润五脏,

无脉加入猪胆汁,呕者姜妙半夏良。

反本汤:党参、附子、炮姜、麦冬、五味子、陈皮、甘草、肉桂、腊茶,姜枣蜜引。

30、右尺数脉(命门)右尺数,命门热,阳气太旺;右命门,与胞络,同是为相;君主弱,臣相强,拨乱疆场;助君火,灭相火,国自安康;或八味,或养荣,正复邪亡。理谷不并行,邪正难两立,满座皆君子,小人无地容。

右部既已又写完,右部既已又写完,肺脾命门脉乃全;

虽是按经著煎丸,学者务必要互看;

历举数方立本宗,不贵熟来贵变通;

果能运用方寸地,神明变化用无穷。

​远死近生

远死而近生

有名而无形

上句见《移精变气论》:

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

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

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

不离其常,变化相移

以观其妙,以知其要

欲知其要,色脉是矣

色以应日,脉以应月

常求其要,则其要也

夫色之变化

应四时之脉

上帝所贵

合于神明

远死近生

生道以长

命曰圣王

细品此文

可得“远死而近生”之旨

下句见《阴阳系日月》:

夫阴阳者,

有名无形,

数之可十,

离之可百,

散之可千,

推之可万,

此之谓也

阴阳

是对事物属性的概括

而不是专指某些事物

故曰,有名而无形

若以阴阳

概括万物

数不胜数

《阴阳离合》:

阴阳者,

数之可十,

推之可百,

数之可千,

推之可万,

万之大

不可胜数,

然其要一

《五运行大》:

天地阴阳,

不以数推,

以象之谓

从《内经》看道医:

三、诊道:

望(色/神)、

闻(声音)、

问(防止五过四失)、

切(三部九候之脉)

1.道医的持诊之道:

持诊之道

先后阴阳

(察度阴阳之气机)

而持之

诊合微之事,

追阴阳之变,

章五中之情;

其中之论,

取虚实之要,

定无度之事,

知之乃足以诊

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

知高知下,知坐知起,

知行知止,用之有纪,

诊道乃具,万世不殆

起所有余,知所不足。

度事上下,脉事因格。

是以

诊有大方,坐起有常,

出入有行,以转神明

必清必净,

上观下观,

司八正邪,

别五中部,

按脉动静,

循尺滑涩

寒温之意,

视其大小,

合之病能,

逆从以得,

复知病名,

诊可十全

不失人情,

故诊之或

视息视意,



不失条理,

道甚明察,

故能长久

不知刺刀,失经绝理,

亡言妄期,此谓失道

2. 

望闻问切

要做什么?

善诊者,

察色(望)

按脉(切),

先别阴阳,

审清浊

知部分

视喘息,

听音声(闻),

而知所苦

观权衡规矩,

而知病所主

按尺寸、

观浮沉滑涩

而知病所生以治

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

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知六腑之气街者,能治解结契绍于门户;

能知虚实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

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

色合五行,

脉合阴阳,

色(表/阳)之变化

以应四时之脉

(里/阴),

道在于一,

以合神明,

远死近生,

生道以长,

命曰圣王

为何看面色

可用于诊病

十二经脉、

365络

其血气

皆上于面

而走空窍:

精阳气-->目;

别气-->耳;

宗气-->鼻;

浊气-->唇舌;

气之津液-->面

面色与眼神

乃气之华也

为什么诊脉

诊寸口之脉

因寸口位

为手太阴

肺气之所

肠胃吸收消化后

营养要入肺成津液

再统一输送不同的

营养至五脏(阴脉),

即五脏气于寸口



胃气无法与脏气

同时贯注于肺经,

真脏之气(脉)独现,

病邪

已完全破坏

其脏之功能,

必死

人迎与寸口相应,

若引绳小大齐等,

命曰平

知一(问其病而知其处)命曰工,

知二(按其脉而知其病)命曰神,

知三(见其色而知其病)命曰神且明矣

善调尺(之皮肤)者

审其尺之

缓急、

大小、

滑涩、

肉之坚脆,

病形定矣,

不待于寸;

善调脉者

不待于色

能参合

而行之

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

行二,为中工,中工十全七;

行一,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四、治道

1. 

食疗中的

五味之道:

日常生病时

食疗是人们

普遍采用的

一种治法

《黄帝内经》:

病在筋,无食酸(酸走筋);

病在气,无食辛(辛走气);

病在骨,无食咸(咸走骨);

病在血,无食苦(苦走血);

病在肉,无食甘(肝走肉);

口嗜欲食,

不可多矣,

必自裁也

这从

反的方面,告诉我们:

如何地吃,是不好的

病时还要,减少进食;

同时也提到:

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咸味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

以所利而行之

调其气使其平

可以如何,利用五味

进行有效的正面食疗:

风淫于内:

治以辛凉

佐以苦

以甘缓之

以辛散之;

热淫于内:

治以咸寒

佐以甘苦

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

湿淫于内:

治以苦热

佐以酸淡

以苦燥之

以淡泄之;

火淫于内:

治以咸冷

佐以苦辛

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

燥淫于内:

治以苦温

佐以苦辛

以苦下之;

寒淫于内:

治以甘热

佐以苦辛

以咸泻之

以辛润之

以苦坚之

2. 九针之术,针道:

黄帝为何在

具体方法上

选用针刺为主

不用其他(例如

导引、汤药等)

除人之疾苦

这是我在阅读《黄帝内经》时

一直盘绕在脑海中的一个问题

读完之后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移精变气论》:

不同时代人的

特点已经不同

上古之人

运动阴居、

淡泊名利



导引祝由即可:

安定心情

祛除病邪

针灸汤药

都是多余;

后人

患得患失

苦形伤外

名利物欲

懒惰不动

不顺应

时令节气

贼风数至

虚邪朝夕

小病必甚

大病必死

必须

针石治其外

毒药治其内

②《玉版》:

针者

上合之于天

下合之于地

中合之于人

夫治民者

亦唯针焉

九针之术与

天地、

日月、

阴阳、

四季相合

针甚骏,

以配天地,

上数天文,

下度地纪,

内别五脏,

外次六腑,

经脉二十八会

尽有周纪

能杀生人

不能起死

《九针十二原》:

小针之要,

粗守形,上守神

神乎神,客在门

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

上守机

机之动,

不离其空

空中之机

清静而微

其来不可逢

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

不可挂以发;

不知机道

扣之不发

知其往来

要与之期

粗之暗乎

妙哉

工独有之

往来为逆,

来者为顺,

明知逆顺,

正行无问

迎而夺之,

恶得无虚

追而济之,

恶得无实

迎之随之,

以意和之,

针道毕矣

《宝命全角论》:

针有悬布天下者五,

一曰治神(养神之正),

二曰知养身(强本),

三曰知毒药为真(药性),

四曰制砭石小大,

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

凡刺之真,必先治其神

(医患都要凝神静气/精神专一)

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

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

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予人

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

至其当发,间不容瞚

手动若务,针耀而匀

静意视义,观过之变

是谓冥冥(出神入化)

莫如其形(无我状态)

见其稷稷

从见其飞

不知其谁

伏如横弩

起如发机

针之理

是要把

不正常

的气血

回归正常、

荣卫复收

善用针者,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以右治左,

以左治右,

以我知彼,

以表知里

以观过与不及之理

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③《针刺论》:

只要明了

天地常理

极尽针刺

就可除障

扶助正气

补其弱势

泻其有余

拯救百姓

脱离病苦

同时

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

亦法有,修真之道

非治疾也

故要

修养和神

道贵常存

补神固根

精气不散

神守不分

即神守

虽不去

亦全真

人神不守

非达至真

至真之要

在乎天玄

神守天息

复入本元

命曰归宗

3. 施针之术

刺道:

凡刺之道

气调而止

凡用针者

虚则实之

满则泄之

宛陈而除之

泻胜则虚之

大要曰:

徐而疾则实

疾而徐则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

察后与先,若存若亡;

为虚为实,若得若失

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

刺之而气至,

乃去之,

勿复针



各有所宜,

各不同形,

各任其所,

为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效之信,

若风之吹云

明乎若

见苍天,

刺之道毕矣

黄帝自己对

九针之术的刺法

整理集中在

《官能》

一篇之中

小小银针上

即能够看到

道医治病时

对于时机的把握、

对于本质的判断、

对于专注的素养

实际上

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又何尝不是如此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活一世,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别管恩情大小,无论帮助多少,帮你的人,一定不能忘。无论你想做什么,背后都会有我们的支持和鼓励 希望20岁的你
  • 李享知却断然拒绝:难得三个孩子都这么有天赋与才华,不能浪费,要继续深造,我还能干。当李小玲完成初中学业后,她对父母说:“爸、妈,你们太辛苦,现在我已经长大,我去
  • 徐克导演用他的才华和热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崭新的武侠世界。”说着,陈肇钟又道:“这就好像人们都说世界上没有真正完美的犯罪,但在我看来,虽然做不到绝对完美,但可以
  • 颜琪墨泽禹颜琪墨泽禹(全章节无弹窗收藏即看)笔趣阁全文阅读daye92 书名:《颜琪墨泽禹》颜琪墨泽禹 ‼主角:颜琪墨泽禹 非小说原文:“梨梨。” 他一双大
  • 我并不希望MEGA成为街车,虽然可以肯定后面会越来越多人买,就像一开始我开L9多有存在感,现在满街都是,那新鲜股劲没了,MEGA你说丑,你说像什么车,重要吗不重
  • 제목:개학 지은이:이개 심적고통 괴로움 허탈감 답답함 당황 두려움 따분함 무서움 미움 허전함 부끄러움 부담스러움 불쌍함 불안함 불쾌함 서러움 속
  • ”王一博有些愣住,他是这场末日游戏撑船的蒿,他不需要粥,他不需要参与战斗,他是超出胜负之外的角色。他搞不懂神在想什么,在饥荒时肯放弃自己活命、施粥给他人的,居然
  • 歌词:自我看着你和他人觥筹交错我多么的想逃走你的笑容那样无虑无忧我却找不到开心的理由每个人都劝我早点放手可是那些过去的甜蜜时刻涌上心头我 无法彻底的埋没曾经说好
  • 一个叫做“两难”这是一个人的,但它可以掀起波澜,让信心消退,在成功的舞台上,它默默地压迫着其他的人,让双鱼座做梦,瞬间坠入深渊。另一个叫做“怀疑”它就像雾一样,
  • ”周寒之苦笑了一声,“如果陶雪没有回来,又或者我和她之间没有孩子,我想还有点机会。” 舅妈却毫不留情,“不谈,你妈那时候怎么对我们的?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
  • 这次吃了周先生点的“变态辣”外卖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孩子的家长顺着外卖订单上的信息很快就找到了周先生,责怪他害自己的孩子。之后,赵先生作为孩子的父亲还单独加了周
  • #刘宇宁紫川# #刘宇宁帝林# #摩登兄弟[超话]#1.0 0.5 2.0就那样吧。不多不少[污]♛LYN♡摩登兄弟刘宇宁♥宁哥♬ 棚主ˡ₀ᵛₑ刘宇宁@摩登兄
  • 他感动我的也不仅仅是零片酬,而是他在录制节目时自然流露的温暖、笑容、满足与耐心,以及在录制结束后捐助贫困生,要求不要镜头不要宣传。#钟汉良[超话]#今天看到小哇
  • 为方便考生了解考点情况,及时做好考试出行规划,海南省考试局开通了海南省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云上看考场”服务,考生可通过页面下方的三种方式
  •   据市公安局裕安分局负责同志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公安局生命至上“六个一”平安行动及“平安守望者联盟”等重点工作部署,利用科技助力,于全市率先在辖区人员流动大
  • 我踏马我踏马我写了一节课的微博没了没了,啊啊啊啊啊!就这样吧,反正我写了一遍了,心里有balance 就好!
  •  周扬青肯定也伤过,痛过,不过我觉得她有一点很好,就是很能积极地去看待问题,即使有了那样一个结局,她还是没有对过去全盘否定,并能够承认曾经的快乐,这很厉害。” 
  • 这一次主动去看牙齿我很觉得自己很棒,没有拖延,其实就该这样子,早发现早好,在它还没有让我疼起来要命之前。不管有车没车 其实一直都是想见你想见你[抱一抱]不管再远
  • 在某些口嗨世界线也和中的某位有过419(嗯,基本是我和9突发恶疾的产物)补档一个前几天的好人好事[送花花]上周六晚上苯人刚吃完饭,正打算去散步,在体育馆旁被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