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原文
  唐佛陀多罗译
  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心]文殊师利菩萨章[心]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法王,[心]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心]。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心]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心],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心]空实无华,病者妄执[心],[太阳]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太阳]。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心]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心]。
  善男子,[心]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心]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心]知虚空者,即空华相[心],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心]。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
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译文[快乐糖][快乐糖][快乐糖]
[微风]圆觉经译文
序分
  本经的法义,是我本人亲身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听说的。
  那时,佛修行得入神通大光明藏,正定安住不惑,一切是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光明交映炳著,安住不坏不失。这是诸位众生追求的清净觉悟境界,在这个境界中,身心寂灭不妄,平等涅槃不虚。佛所证得的这个境界,实际是遍布一切处,它摆脱了生死二道,随顺迎合了涅槃正道。就是在这个境界中,才可以显现出佛国净土。其时,聚集在佛周围的大菩萨摩诃萨,总数约有十万人。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十二大士,在十万人中坐在上席,并率诸眷属一起入于心定安住的境界,他们和佛一样,都在法会上正定安住。
[心]文殊菩萨章[心]
  在这次法会上,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离座而起,用最尊贵的礼仪,即五体投地、用自己的头顶来触及佛的脚面,尔后起立右转,绕佛三圈,又长跪在佛前双手合掌,对佛乞请说:“大慈大悲的世尊,祈愿您为来参加法会的诸位弟子宣说如来清净因地法的修持,以及菩萨在大乘修行中怎样发清净心,远离诸种无明妄心,以使未来末世的芸芸众生在追求大乘境界的修行活动中,不至于堕于不正确的见解。”文殊师利菩萨说完后,再次五体投地向佛祖致礼,反复三次,以表示弟子的虔诚之请。
  文殊师利菩萨礼佛启请完毕后,这时,佛即开口对他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修行法,为将来末世的一切众生乞求大乘正道,使他们能得到正法的修持之道,没有烦恼,没有过失,不至于堕入不正确的邪见之中。那么,现在你就仔细地听着,我将为你们演说这一根本大法。
  文殊师利菩萨听佛将要亲自说法,觉得自己能奉承而得佛的教诲,内心充满欢喜。十万与会大众顿时鸦雀无声、默默地开始听佛说法。
 [太阳][太阳][太阳]佛说道:善男子们[心]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它的名字叫做圆觉。它能流出不受污染,不妄不变,圆寂空性的一切清净佛性以及成佛的觉悟,它还能流出修持的最高境界——涅槃的智慧和由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的根本方法——波罗蜜[心],并依此来教诲授受菩萨行的修持者。一切如来的本起因地,即如来生起的最初的觉悟心地,无不依靠的是圆满遍照的清净觉悟的相状,这样才是永远断除无明,从而成就佛果之道。
  什么是无明呢?善男子!一切众生本来没有生死,由于因缘所生万法,所以无有无始,只因认识上的种种颠倒,就像迷途的人一样,分不清四方,东奔西窜,寻找出路。[心]颠倒表现在虚妄的执着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合成了自己的身体,又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识与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俗之境所缘的幻影妄执为自己的心相,[心]正如有眼疾的人眼里幻见空中有花,看见月亮有重影就认为有两个月亮一样。善男子!空中实际上并无花可言,这只是病人的妄心幻执而已。由于有了这种妄心幻执的认识,进而不但把迷惑的空花当作虚空的自性或本质,而且还看不出产生空花认识的错误根源何在。所以,[心]若执空花为实有,则必定要轮转于生死之中[心]这便是无明。善男子![心]这种无明没有自己的实在自相,只是一种虚幻的存在或认识,就像做梦的人一样,梦中见物以为是有,醒来时空无一物,全然没有任何所得。又如空花是在虚空中消失的,谁也不能说出它有固定的消失之处。为什么呢?因为它本来就空幻不实,本来就没有生处[心]
  一切众生都是处于无生之中,但他们却妄见有生有灭,因此就轮转于生死之中,而不得解脱。善男子![心]像如来那样因地修行获得圆满觉悟的人,必定掌握了空花无实的认识,因而他就不会在生死中轮转,也不会让身心受生死轮转的束缚[心]这不是因为他刻意造作施以作用而决定的,而是他本身具备的那种圆照清净的空无自性或性质所决定的。所以,[心]达到了觉悟的人,和虚空一样能够体认虚空,体认了虚空的人,就体现了空花无实之相[心]这是一种既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又不能用智慧来观照,而且不管是有抑或是无都被排遣掉的境界。到了这个程度,就可以称为净觉随顺,即主体的心和心外的客观环境两者都被忘掉,进入了一种虚空的境界,随心运行而无有障碍。[心]为什么呢?因为虚空的性质是恒常不动的,本来就属空寂。[心]有情数[心]的如来藏一心中既无生起,亦无可灭,自然也不会有知见可言;[心]非情数的法界性[心]则究竟虚空圆满,遍处十方。所以它们被称为“因地法修行”。诸位菩萨将这种修行法运用于大乘行的实践中则发起清净心,末世的众生也依照此法修行就不会再堕于不正确的偏见里了。
  世尊宣说完后,为了再强调他的上述教法,于是又用偈语总结道: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心]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花,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心]。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心]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心]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微风]
#文殊大讲堂##圆觉经#

转:金刚波若波罗蜜经:十一品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 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 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 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 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 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 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 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 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 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 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 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 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 ‘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 :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 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 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 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 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 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 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 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 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 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 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 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 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法壇)
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薜琉璃,钵喇婆,喝啰阇也,怛陀揭多耶,阿啰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娑诃!



楞严咒第一会第九十句
那叉 刹怛囉若阇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第五百九十八

九十九页解:

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众生娱乐之具。随意所欲。然此众生皆已衰老。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
  这位大施主,又布施七宝,又布施车乘,又布施宫殿给众生。人间的人,?行要乘车船;天上的人,旅行要乘宫殿。换言之,天人坐在宫殿中,可以到处去旅行,其速度比现在的火箭还要快。有人打妄想:「宫殿怎可以行动呢?」这种境界,等你证得五眼六通的时候,自然而知。这不是神秘的事,而是普通的事,只要用功修行,努力参禅,很快就实现了。
  这样的布施,经过了八十年。这位大施主做这样地观想:「我已经布施众生娱乐之具,皆随顺他们的心意。他们想要什麽,我就布施什麽。然而这些众生已衰老了,到了风烛残年之期,年龄已超过八十岁,头发斑白,脸上有皱纹,不久就要死去,来日不多。我应当以佛法来训导他们,令他们及时修行,脱离苦海,皆生净土。」
  即集此众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时皆得须陀洹道。斯陀舍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尽诸有漏。於深禅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脱。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宁为多不。
  这位大施主观想之後,即刻召集所有的众生,宣布佛法,指示、教导他们,令得到佛法利益,而生欢喜。这些众生很快便证得阿罗汉的果位。
  在不久的时间,有的证得须陀洹道果(初果),译为预流。入圣人法性流,逆凡夫六尘流。不同流合污,身心清净,不为境界所转。已断尽欲界八十八品见惑。当有七番生死,才能证得四果无学位。有的证得斯陀含道果(二果),译为一来往。到人间和天上各受生一次,已断欲界思惑前六品。在三界有九地,每地有九品思惑,共计八十一品思惑。有的证得阿那含道果(三果),译为不来,不来欲界受生死。已断尽欲界(五趣杂居地)思惑後三品,尚有色界及无色界七十二品思想未断。有的证得阿罗汉道果(四果),译为杀贼,就是杀烦恼贼。又译为应供,就是应当受人天的供养。又译为无生,就是不受生死的果报。
  阿罗汉的境界,把三界一切有漏,皆已断尽,所谓「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後有。」在深妙禅定中,皆得自在。又具足八解脱。何谓八解脱?就是舍弃三界的贪爱,解脱系缚的八种禅定。1、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2、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4、空无边处解脱。5、识无边处解脱。6、无所有处解脱。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8、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
  佛对弥勒大菩萨说:「在你的意思之中,应该怎麽样?这位大施主,他所得到的功德多不多?」
  有人问:「何谓九地?」
  答:在欲界有一地,名叫五趣杂居地。就是天、人、畜、鬼、地狱五种众生所杂居的世界。在色界有四地:1、色界初禅天,名叫离生喜乐地。因为离开欲界的受生,所以心中觉得又欢喜又快乐。2、色界二禅天,名叫定生喜乐地。因为从定中生出一种无比的欢喜,而得快乐的境界。3、色界三禅天,名叫离喜妙乐地。已离开粗的欢喜,得到微妙的快乐。4、色界四禅天,名叫舍念清净地。舍弃三禅的妙乐念头,身心清净,一尘不染。在无色界有四地:1、空无边处地。虽然没有身形的感觉,但有心识作用。2、识无边处地。前六识完全灭尽,只有後二识存在。3、无所有处地。第七识制伏了,只有第八识存在。4、非想非非想处地。定力控制第八识,不能活动为非想。定力不足,第八识又活动为非非想。不动,则无生死;有动,就有生死。
  总之,将三界划分为九个地区,作为修行者进步的标准,按部就班向上修行,用功到相当的成就,就向上升一阶段。超过九地之范围,便证四果阿罗汉或初住菩萨,结束了分段生死,尚须断变易生死。修到等觉菩萨位,还有一分生相(变易生死)无明未断。如果断尽,即到妙觉果位(佛果)。可是菩萨不想断最後一分无明。为什麽?因为菩萨发心,倒驾慈航,普度众生,所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弥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无量无边。若是施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无量。何况令得阿罗汉果。
  弥勒菩萨对佛这样地说:「世尊!这位施主的功德很多。为什麽?因为他不但布施众生一切乐具,况且又能令一切众生证得阿罗汉果,所以说功德是无量无边。」(待继)

補闕眞言:
南無三满多。没馱喃。阿鉢囉帝。喝多折。折捺彌。唵。雞彌雞彌。怛塔葛塔喃。末瓦山矴砵囉帝。烏怛摩怛 摩怛 塔葛塔喃 未瓦吽 癹莎訶。

愿法界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众生,护法神,禅乐为食,法喜充满,见鲜花时得花蓉圆满法相,见佛身像时,愿法界众生,法相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金刚不坏之身

愿以此功德向向,三世一切佛国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世世常行菩萨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大部分看多的资金会坚定的持仓,打死不卖,而一部分补仓资金和新进的资金会进入,盘面上就出现了买多卖少的情况。所以主力资金入场,什么情况算是控盘,就是出现临界点的时
  • #蓝V视界# 【问政回声丨#公交急刹车致乘客摔倒司机态度冷漠被处罚#】近日,有网友向西部网“民生热线”栏目反映,自己8月1日乘坐西安622路公交车途中,司机急刹
  •   夜深了,幼小的孩子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我们半大的孩子有时是我睡在你家的竹床上,有时是你睡在我家的木门上,说着趣事,聊着未来,渐渐地乏了,一个个地先后闭上眼睛
  • 四、信任是基础 不管创业,还是做生意,如果没有一句瞎话,那无疑是强人所难,生意往往会赔得很惨,然而,不管你对外人如何,但对合伙人必须实话实说,你要充分的信任
  • ”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
  • (不得不说当时第一遍看被这个自问自答给吓了一跳,但想想却又觉得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个回答细思恐极的leo……虽然个人觉得更加像2年级的leo会说的话,3年级的leo
  • #杭州郑州近视眼手术哪家好#近视手术价格表国庆节就要来了,好不容易的假期,想做近期手术的姐妹们不要错失这个机会哦~今天沐沐就准备了表给大家参考~✅为什么近视眼手
  • 属兔女也比较恨嫁,只要两个人想法一致,闪婚也没问题。这样就能接触到许多的女孩子,说不定哪天真能带个女朋友回家。
  • 更有一等造孽罪汉,不怨自己无志,反谤师尊吝啬,结雠於心,终身不释。其心快兮,是以龙姿。
  • #光遇陪玩[超话]#好啦不多少了 浅挂一下晾孀陪玩团吧 (后面我退了这一小部分是朋友转我的)某团团长说什么什么卖团重新建这个事 团员也在劝 毕竟建了有两个月左右
  • 饭毕向平武去,也不知龙哥怎么找到这深山里,山顶梅林,青梅煮酒,乌梅泡水,姐姐们扭着一颗梅树照相照了一下午,转身就拿桶把一树梅子讨了个干干净净。有一枝本来被黄橙橙
  • 5、好希望喜欢的人可以用钱买啊,这样我就真的可以彻底死心了。[微风] 我是放心了~ 可是有时候很想和爸爸撒娇, 告诉他,我不好,这4个月我每天都是疼痛,焦虑,乏
  • 不过我们网友也有注意到,对于周九良来说,那就不是痞性了,那分明是佛系嘛,你看穿着的内里的衣服,就有点像古代公子们穿的,外搭一件这样的外套,没看仔细的还以为是和尚
  • 仔细想想,你我一生中大部分时光,[酷炫街舞给手][可怜][红灯笼]#sky光遇[超话]#给姐妹dcp,集结季入坑,备注阿梦,03巨蟹座,爱好边养老边看帅哥,性格
  • 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辜负艺术的教养”因为这句话我坐在那边看了三遍这段纪录片。复没复合就不知道了…结果今天朋友告诉我说他痘印钓鱼没钓上 还被那个女生骂了。
  • 【交友合集】1.【群宣】洞娘你好,myou二代大球新体调mdd半白团正在开团中,预计748一体,10体免调色费,6月正式开~有需要的话欢迎加群呀,3405034
  • 虽然去餐馆就餐和宁波市为落榜者发送短信,这两件事类型不同,发生地点不一样,但是都是因为提供的服务热情周到,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让对方感受到了诚意和温暖,因而后来
  • #任嘉伦[超话]# rjl#任嘉伦请君# rjⅠ#任嘉伦宣夜# rjⅠ#任嘉伦2022再创嘉绩# ✨╭────♡ ℯ ♡────╮✨ 我的意中任:
  • 如来藏这个能生万法的真如心体虽然是真实有,但祂不是三界有,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触不着;凡是三界有的东西都是要生灭的,如来藏不是三界有,因此不生不灭。同理可证
  • ”泽国派出所负责人说,除了让鱼肉鲜果成为“反诈代言人”我们还让商户、摊贩成为反诈宣传员,目的是用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让反诈知识渗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除在“反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