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科技创新春潮涌】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

唐河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以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推进产学硏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1年,唐河县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家,在全市排名中连续两年位居第一;成功申报省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围绕全县确定的主导产业,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7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38亿元;培育瞪羚企业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成功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目前,唐河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3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61家。

科技创新
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走进唐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生产红红火火。真抓实干、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氛围扑面而来,企业创新争优的活力竞相迸发。

位于开发区的南商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商农科”)三期“数字智能化养猪装备产业化项目”已开工建设,目前正稳步推进。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围绕智能化产品生产车间和智能仓储领域展开。

南商农科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自动化养殖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安装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自创立起便坚持科技兴企,自组研发团队,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开发出一系列适合国内养殖业的自动化养殖设备。

2019年该公司主导参与的“家畜养殖数字化关键技术与智慧饲喂装备创新及应用”项目捧回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去年4月,该公司在郑东新区设立子公司南商科技作为技术中心,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专业研发技术人员60余人。2021年公司科研项目18项,年度研发结项9项,主要完成了南商云平台的研发、小智倌哺乳三代、小智倌保育四代等项目研发。

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南商农科生产产值逐年翻番,公司现已申请专利70余项,取得授权专利6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年产值也从最初的几百万元达到现在的10亿元。

创新为要、不断突破,是南商农科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快速稳步发展的基石和密钥。南商农科也是唐河县项目为王、创新驱动、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1年,唐河县涌现出了金海生物、奥凯盛、日之新、亚奥农机、南港物流等在全国产业单项领域中排名前十、河南省第一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竞相崛起,纷纷出彩,彰显了唐河县创新发展的蓬勃活力。

借智借势
汇聚力量共谋发展

变废为宝,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变成生物柴油!在唐河县就有这样一家企业,其产品还远销到了国外。

唐河县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利用地沟油加工生产工业油脂和生物柴油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07年,自成立以来,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已具有年加工各种废弃油脂12万吨的能力,其中工业油脂年生产能力6万吨,生物柴油年生产能力6万吨,产品全部出口到欧洲及东南亚等地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并广泛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专家合作,不断提高科技实力。先后与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工学院、德国ELR生物研究所及瑞士FADIN生物柴油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在生物柴油生产技术方面先后研发了酸碱两步法、气态酯化法等关键技术,取得了技术、产品、市场在全国业界的突出优势。在创新成果方面,已拥有3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销售额也从2017年度的4417万元,增长到2021年底的5亿多元,实现了高速增长。

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引入企业,让科技注入,让合作深化,促进互利共赢,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唐河县众多企业的共识。

中通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智能防爆电气产品科研与开发、制造、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河南工院、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院等组织机构和高校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在智能防爆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研发出的智能防爆电气产品,开创了国内防爆电气产品的智能时代,运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主动预警和主动防爆的功能。公司产品被认定为“国内行业领先”和“全国行业知名品牌”,已远销欧洲、南美、中东、东南亚、俄罗斯等地。

唐河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组织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有30多家企业分别与中科院、武汉理工大学、济南内燃机研究所、南阳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转移转化科技成果39项。为在全县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促进企业发展,县科技局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4家企业在市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亚澳农机、中通智能、耀皓电子3家企业荣获全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厚植沃土
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唐河县项目发展势头勇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实力不断增强,这与唐河县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厚植创新创业土壤的努力密不可分。

作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唐河县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条主线,不断优化科技管理服务,坚持培育创新主体,开创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互促双赢的局面,推动创新型唐河建设迈出铿锵步伐。

完善领导体系。高规格建立县委、县政府科技创新工作领导体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常委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的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汇报,研究科技创新工作,协助企业解决难题,加强指导和综合协调,为科技创新提供组织机制保障。

政策支持有力。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科技创新奖励办法》《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景兰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引导、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财政投入给力。稳定财政科技创新投入机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2021年唐河县财政科技支出2.4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3.44%,科技创新投入逐年稳步提升。连年召开全县科技创新大会,重奖科技创新企业和人才。科技创新奖励资金投入逐年提升,2021年颁发科技创新奖励资金510万元。

人才机制健全。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工作机制,制定了《唐河县人才引进激励培养暂行办法》《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的实施意见》《唐河县人才新政20条》等一系列激励措施,为各路英才来唐河发展打开绿色通道。连年举办科技惠企政策培训会,培训企业厂长经理、技术负责人1000多人次,帮助本地企业了解国家科技优惠政策,指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研发平台、企业研发费用财政资助等,为促进唐河县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唐河县紧跟时代步伐,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大力倡导,强化保障,在全县营造了科技创新的风潮,也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全媒体记者 张苗苗 陈琼 特约记者 丰兴汉)#争先出彩看唐河#

【唐河:科技创新春潮涌】#南阳[超话]#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

唐河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以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推进产学硏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1年,唐河县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家,在全市排名中连续两年位居第一;成功申报省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围绕全县确定的主导产业,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7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38亿元;培育瞪羚企业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成功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目前,唐河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3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61家。

科技创新
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走进唐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生产红红火火。真抓实干、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氛围扑面而来,企业创新争优的活力竞相迸发。

位于开发区的南商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商农科”)三期“数字智能化养猪装备产业化项目”已开工建设,目前正稳步推进。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围绕智能化产品生产车间和智能仓储领域展开。

南商农科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自动化养殖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安装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自创立起便坚持科技兴企,自组研发团队,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开发出一系列适合国内养殖业的自动化养殖设备。

2019年该公司主导参与的“家畜养殖数字化关键技术与智慧饲喂装备创新及应用”项目捧回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去年4月,该公司在郑东新区设立子公司南商科技作为技术中心,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专业研发技术人员60余人。2021年公司科研项目18项,年度研发结项9项,主要完成了南商云平台的研发、小智倌哺乳三代、小智倌保育四代等项目研发。

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南商农科生产产值逐年翻番,公司现已申请专利70余项,取得授权专利6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年产值也从最初的几百万元达到现在的10亿元。

创新为要、不断突破,是南商农科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快速稳步发展的基石和密钥。南商农科也是唐河县项目为王、创新驱动、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1年,唐河县涌现出了金海生物、奥凯盛、日之新、亚奥农机、南港物流等在全国产业单项领域中排名前十、河南省第一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竞相崛起,纷纷出彩,彰显了唐河县创新发展的蓬勃活力。

借智借势
汇聚力量共谋发展

变废为宝,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变成生物柴油!在唐河县就有这样一家企业,其产品还远销到了国外。

唐河县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利用地沟油加工生产工业油脂和生物柴油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07年,自成立以来,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已具有年加工各种废弃油脂12万吨的能力,其中工业油脂年生产能力6万吨,生物柴油年生产能力6万吨,产品全部出口到欧洲及东南亚等地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并广泛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专家合作,不断提高科技实力。先后与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工学院、德国ELR生物研究所及瑞士FADIN生物柴油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在生物柴油生产技术方面先后研发了酸碱两步法、气态酯化法等关键技术,取得了技术、产品、市场在全国业界的突出优势。在创新成果方面,已拥有3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销售额也从2017年度的4417万元,增长到2021年底的5亿多元,实现了高速增长。

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引入企业,让科技注入,让合作深化,促进互利共赢,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唐河县众多企业的共识。

中通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智能防爆电气产品科研与开发、制造、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河南工院、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院等组织机构和高校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在智能防爆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研发出的智能防爆电气产品,开创了国内防爆电气产品的智能时代,运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主动预警和主动防爆的功能。公司产品被认定为“国内行业领先”和“全国行业知名品牌”,已远销欧洲、南美、中东、东南亚、俄罗斯等地。

唐河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组织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有30多家企业分别与中科院、武汉理工大学、济南内燃机研究所、南阳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转移转化科技成果39项。为在全县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促进企业发展,县科技局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4家企业在市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亚澳农机、中通智能、耀皓电子3家企业荣获全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厚植沃土
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唐河县项目发展势头勇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实力不断增强,这与唐河县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厚植创新创业土壤的努力密不可分。

作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唐河县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条主线,不断优化科技管理服务,坚持培育创新主体,开创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互促双赢的局面,推动创新型唐河建设迈出铿锵步伐。

完善领导体系。高规格建立县委、县政府科技创新工作领导体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常委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的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汇报,研究科技创新工作,协助企业解决难题,加强指导和综合协调,为科技创新提供组织机制保障。

政策支持有力。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科技创新奖励办法》《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景兰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引导、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财政投入给力。稳定财政科技创新投入机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2021年唐河县财政科技支出2.4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3.44%,科技创新投入逐年稳步提升。连年召开全县科技创新大会,重奖科技创新企业和人才。科技创新奖励资金投入逐年提升,2021年颁发科技创新奖励资金510万元。

人才机制健全。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工作机制,制定了《唐河县人才引进激励培养暂行办法》《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的实施意见》《唐河县人才新政20条》等一系列激励措施,为各路英才来唐河发展打开绿色通道。连年举办科技惠企政策培训会,培训企业厂长经理、技术负责人1000多人次,帮助本地企业了解国家科技优惠政策,指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研发平台、企业研发费用财政资助等,为促进唐河县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唐河县紧跟时代步伐,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大力倡导,强化保障,在全县营造了科技创新的风潮,也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全媒体记者 张苗苗 陈琼 特约记者 丰兴汉)#争先出彩看唐河#

【京津冀协同发展8周年 | 国之方略 厚泽津沽】 PM2.5年均浓度 降至39微克/立方米 断流26年的永定河干流实现全线通水

  202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9.6% 占全市规上工业 比重达到72.7%

  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 铁路1.5小时通达 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已注册用户4836家 发布京冀企业成果8487项 会集京冀地区专家3836人

  天津市382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全部开通 异地就医结算

  天津市向承德市累计投入市、区、乡镇 三级财政援助资金16.52亿元 实施帮扶项目415个

  环保协同 绘就生态最美画卷

  京津冀山水相连、自然相近,因此生态环保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提升京津冀三地民生福祉的最直接体现。

  8年来,京津冀三地不断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壁垒,加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不久,环保部在2014年7月份就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同年8月,北京与天津、河北及时跟进,分别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合作的协议》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将生态环境保护提上了协同发展的日程。

  在此期间,京津冀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健全协同机制,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推动危险废物联防联控联治,强化环境执法联动,推进法规标准协同。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降至30—40微克/立方米范围内,其中,我市PM2.5年均浓度由“十二五”末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去年39微克/立方米,协同治霾成效显著。断流26年的永定河干流实现全线通水。

  为推动林地、湿地、海岸线系统保护,加快构筑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天津大力实施“871”生态工程,包括875平方公里湿地升级保护、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153公里海岸线严格保护。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达到18.6万亩,林木绿化覆盖率接近25%,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65%。随着工程推进,在“津城”“滨城”之间成长出一片城市绿洲。

  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王会芝对记者表示:“‘871’重大生态工程让天津北部同北京通州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接,南部与雄安新区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连,全面融入京津冀生态环境体系,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产业协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产业协同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棋局上的关键一招,既是“当头炮”,也是“晴雨表”。

  8年来,天津深入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除了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纳创新资源和优质产业,还主动向河北延伸产业链条,服务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同时推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

  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天宫空间站,被国人称为天空中最亮的“星”,其核心舱就是京津两地产业协同创新的成果。北京为核心舱提供研发设计等技术支撑,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津基地负责制造和总装,这样的协同成果“圈粉”无数。

  与此同时,京津冀三地在大数据产业链上也在深度合作。作为国内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的中科曙光,是国内服务器、存储、大数据一体机等计算设备的重要生产者,其大多数产品均由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基地制造。曙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研发中心在北京,生产制造、物流在天津,在河北落地多个项目,我们是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受益者。”

  近年来,天津立足自身优势,抓住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契机,充分释放企业发展潜力。统计显示,天津在2021年集中攻坚信创、高端装备等12条重点产业链,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9.6%,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2.7%。其中,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石化、航空航天、轻工、信创、集成电路等8条产业链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面对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取得的累累硕果,未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如何实现新突破?

  据了解,《京津冀产业协同规划(建议稿)》已经编制完成,天津将在探索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模式、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新业态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围绕北京创新链布局天津产业链,携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布局优化和上下游协同。

  引进来,落地生金;走出去,开花结果。随着产业协同不断深入,京津冀三地产业正在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交通协同 “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新速度

  初春,潮白河上的冰刚刚开化,北京通州和河北三河市燕郊隔河相望。多年来,住在燕郊的数十万北京上班族,每天都要“跋山涉水”。一条因行政区划藩篱,曾被期盼多年而无法对接的“断头路”,伴随着2019年跨越潮白河的燕潮大桥通车,终于被打通。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交通一体化是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是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8年来,一条又一条这样的路被打通,京津冀居民共同的感受是──路好走了、通道多了、出行效率提高了。

  “从天津到北京30分钟,从天津到保定1小时,从北京到天津滨海新区1小时以内,从前开着车在三地跑,现在我更喜欢在轨道上坐车飞驰的感觉。”常年因工作奔走在京津冀三地的王明哲,拿出手机展示着自己的购票记录。

  8年来,在京津冀版图上,轨道网、公路网建设如火如荼,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区域国家干线铁路建设持续完善,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小时通达,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津石高速通车,天津和石家庄之间结束“折线跑”历史,在张家口,京张高铁将冬奥小城崇礼拉入首都1小时通勤圈,“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京津冀综合运输服务示范成果突出,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快速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幅提高,通达能力和便捷程度显著增强,区域交通基本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交通一体化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京津冀作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引领示范区,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协同发展机制,基本实现了“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为交通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必须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骨干路网,打通交通经络,得益于京津冀三地的统筹协调、通力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开路先锋”率先突破,三地“手牵手”驶上新的“快车道”,跑出新速度。

  创新协同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在天津清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清科环保”)的展览大厅,一瓶不起眼的“小氯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说起这款自主研发生产的“二氧化氯空气净化凝胶”,清科环保副总经理任立表示,这瓶小小“凝胶”背后串联起了京津冀三地一整套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2015年成立的清科环保几乎是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8年一路走来的。“我们按照‘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顶层设计,让市场需求和高校科研在这里‘握手’。”任立说,目前,位于天津市东丽区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有30多家研究所、10多个产业化公司。“企业出题、研究所接单、高校支撑”,以市场驱动创新的“反向模式”形成了产学研链条的“双向促进闭环”,也促进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天津诞生。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资源的协同。8年来,天津不断加大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力度,创新协同发展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等创新平台陆续建成,聚集了一批国家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和高成长性企业。

  截至目前,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已注册用户4836家,其中京冀地区注册用户407家,发布京冀企业成果8487项,会集京冀地区专家3836人。与此同时,三地创新创业资源也在进一步互通共享。天津市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开通了“京津冀协同”专栏,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和“河北省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建立链接,逐步实现三地网内资源同步。

  随着科技企业纷纷落户、高校院所联手创新、科技平台相继搭建,愈加完善的科技金融也在加速成果转化。据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吕云飞介绍,“国投京津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目前已完成23个投资项目,投资额9.43亿元,撬动投融资7.2亿元。与此同时,注册资本11亿元的“京津冀(天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也已完成设立。一个创新的京津冀,正加速成型。

  共建共享 打通公共服务壁垒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后是人与生活的“一体化”。无论是政务服务、教育、医疗、人才还是养老,这些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步伐加快,也让三地群众感受到“一体化”的便利。

  在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4台看似普通却“内心”强大的机器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尽管去年5月才投入使用,但自助终端能办理的事项可不少。其中,临时身份证明开具、驾驶证查询、不动产登记查询、社保查询打印、智能报税成为群众查询办理的热门服务。

  “随着北京、河北在天津落户的企业逐渐增加,跨省办事的问题愈发凸显。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我们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让群众办事少跑腿、便利化。”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工作人员说,首个“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投用后,179项北京政务服务事项和200项天津政务服务事项实现24小时自助办理。同时,在滨海新区各街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开设“跨省通办”专窗,300个政务事项实现京津冀“跨省通办”。

  京津冀协同发展8年来,教育、医疗、人才、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一批重点公共服务工程项目陆续落地──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训基地”近日正式启动,总建筑面积9.59万平方米,预计明年3月投入使用;三地合作成立智慧教育示范区北方联盟,天津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约共建2个协同创新中心;天津9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与河北省40多家医院和北京市5家医院分别建立医学合作联盟;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门诊联网直接结算覆盖天津市各级各类医院1013家,全市有住院结算的382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了异地就医结算。同时,在人才、养老领域,全面落实京津冀三地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高端外国人才办理来华就业手续和审查结果互认;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开展跨区域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

  8年来,三地公共服务合作像涟漪一样,在协同发展的洪流中泛开波纹,把成千上万的个体纳入同心圆,互融、互通、普惠民生。

  对口帮扶 探索职教扶贫多元模式

  2021年6月,井月终于回到天津,这时距离他援派承德已近两年。赴承德前,井月担任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处宿管科科长。之后,他成为天津帮扶承德工作队的一员。结束对口帮扶工作时,井月已获得“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扶贫先扶教,扶教先扶师。就在井月前往承德的2019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项目师资班也在继续开班。2017年至2019年,这所大学为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216名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进行了专业化、系统化培训。

  近些年,在支援建设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过程中,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探索出“理念输出、标准建设、分段培养、就业脱贫”的职教扶贫多元模式。这当中,以“1+1+9+N”为核心的“职教智志双扶”新理论则进一步丰富了脱贫攻坚的内涵。

  职教援建只是天津市对口帮扶河北省承德市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以来,天津市全面落实“1+4”框架协议,不仅创造出“智志双扶”“鱼渔兼授”等具有天津特色的帮扶模式,还走出了一条“广泛发动、整合资源、内增动力、外输外联、产业牵引、多层覆盖”的特色帮扶之路,为助力承德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贡献。从天津市合作交流办获悉,天津市向承德市累计投入市、区、乡镇三级财政援助资金16.5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15个;选派帮扶干部人才382人次;引进产业合作企业41家,帮助17.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打造出“生态小滦河”“百万只肉羊基地”“水培蔬菜”“幽谷稻米”“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一批品牌项目,助推天津市对口帮扶承德贫困县(市)全部提前摘帽。(记者 郝一萍 张兆瑞 孙翼飞 宁广靖 袁诚 韩启 照片由本报视觉部提供 区域交通圈示意图由市交通运输委提供)https://t.cn/A667BN5B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听了20年的鸡汤 我怎么还在流泪 出息[困]老蔡家的东京荧光棒 终于又和我大阪合体了[打call]两个人 唱着唱着就笑了 笑着笑着又哭了1+1的快乐和悲伤 都会
  •   肥城素有“君子之邑”的美称,千百年过去,肥城人们以鲁菜四大件为基础,遵循礼道,继承传统、融入桃文化,然后就地取材,以最淳朴的原材料入菜,方才形成了这接待客人
  • 萧钦言对淑娘的爱,跟对千帆的爱一样,有真情,但也比不过权势。所以萧钦言要承受顾家的冷眼,淑娘的挑剔;淑娘也要背负家族的不快,以及萧钦言的埋怨。
  • མར་མེ་འདིས་འོད་སྣང་འཛམ་གླིང་ལ་ཁྱབ་ནས། སེམས་ཅན་མ་ལུས་སྡུག་བསྔལ་གྱི་རྒྱ་མཚོ་ལས་གྲོ
  • 上大学过后最开心的一天(除了晚上的组胚成绩毁了我,和中间讨厌的班会打断了我)我可太太太太…喜欢漂亮姐姐们了!#黄铉辰门面主舞# #浪漫因子黄铉辰# 【图片】
  • 小倪同学,他总说他栽的厉害,爬都爬不出来,他夜夜惆怅,没有你的日子该怎么办,他不会说动人的情话,可你遇到他后,便生活在了满满的爱里。#我最亲爱的##心情日记##
  • #父亲节#我竟然没有一张老爸独自拍的照片,这段时间,我们一直拍宝宝,记录她的成长,拍老妈,向亲友告知老妈恢复良好,自拍臭美,谁也不去给老爸拍一张照片,老爸无欲无
  • (有铁粉标志的/看到马上抽)最后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啦!(9.10晚上抽)[心]4,评论里抽一位最先评论的铁粉送!
  • 然而,TBCA的普通合伙人Tomales Bay Capital Anduril III GP,LLC向公司发出邮件表示其无法接受利欧投资继续持有LP份额,并拟
  • #贵粉[超话]#嗦粉爱好者的日常,今天尝尝花溪牛肉粉虽然是一个人嗦粉,我也是要很仪式感滴哦。——尼采《快乐的知识》 ​$贵州茅台 sh600519$​​​$腾讯
  • 今天是臭宝第一次睡醒看不见爸爸妈妈 哇哇哇哭了很久很大声 看着她肉嘟嘟脸上挂的两行眼泪 我抱过来紧紧搂着我脖子轻轻抽泣 心疼到难以描述 任何被孩子迫切需要的时候
  • #任嘉伦[超话]##任嘉伦感cafe赏味代言人# #任嘉伦养生堂胶原蛋白肽代言人# 梦里落花三千里,众生芸芸只等你ʚɞ喜你暖日笑颜 ‍♀️ 欢你认真一眼☀
  • ▼这个社会,很多事情很“现实”好的外表,更容易获得机会和资源恋爱相亲,外貌是最直接又动人的优点工作晋升,形象好的总第一个被考虑连上幼儿园,漂亮的小朋友都更受老
  • 原地鸡血沸腾[哈哈]已恢复更新了,冲呀[冲刺]事情发生后 刷小红书 刷到一位女性的博主在小红书上说自己也有一模一样的经历(如果是为了博眼球流量的假分享那我祝她永
  • 越来越怀念,从前那段美好的时光,而现在的我们,肩上有了责任,不敢再任性,因为没有人宠着,心里有了防备,不敢再流泪,因为没有人疼着,所以,日子再难也要拼命向前,心
  • 今天早上我空腹59.8kg这是10年来最低体重,我会一直努力坚持下去记得上次减肥是试管一直不成功,1个半月我减10kg,成功着床这次也是因为宝贝怕我难过,说我比
  • ’”得知这样的说法,让他无法接受,同时,调解老师又联系了他的岳父母,一样表示是做阑尾炎手术留下的疤痕,根本没有生过孩子,至于交几个男朋友也是正常的事!”“可是1
  • 但是在一档亲子节目中,女儿表现的一点都不怕王宝强,甚至还让王宝强去罚站,他也乖乖的过去罚站,想休息还要和女儿申请,虽然这只是开玩笑,但这像是一个孩子怕家长说出的
  • 杂七杂八的昨日今日远观印度洋 慢步库塔海滩顶着烈日在乌布皇宫拍完照 转身又来到乌布传统市场和小贩杀价网红的秋千鸟巢打卡一下不过如此在金巴兰感受了一下沙滩骑马落日
  • 曝光行动|2022(三十一) 客货运车辆逾期未检验以下车辆均为 客货运车辆,均已到检验日期。机动车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仍上路行驶的,交警部门依据《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