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老了!】

   时光流逝,枉然一梦,不知不觉中,虚度了六十个春秋,回首凝望走过的路,那是一条单行道,一路上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暴风骤雨,风景无数,无论是怎样的风景,都成为过往,但是篆刻心中的那些记忆,依然会在岁月的河床里,撩拨着阵阵涟漪,逝去的是青春年华,不再回头,过往与梦幻依然滞留心间,希望永恒,岁月也许无情,但我心依旧,感觉,逝去的光阴,在岁月的深处,依旧活色生香,靓丽多彩!

   光阴似箭,日子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岁月的季风,将青丝漂染成霜,洗白了年华,洗深了额头上的沟壑,走着走着老了,记得有朋友说过念旧、回忆是变老的象征,偶感,自己与这些词真的有染。

   有时想想,还是很怀念过去,怀念那些旧的时光,怀念那些泛黄的记忆,怀念那些粗茶淡饭的味道,怀念那山那水……记得同学四十年聚会时,我尽往返三千多公里,回到了我儿时生活过的地方,并在现代化的城市中,不被人们注意的角落里,找寻着过去的蛛丝马迹,尤其是那些,以斑驳形式保留完整的残骸。

   这些以残骸幸存的旧居、什物,说实话,就连生活在那座城市的人,都忽略了它的存在,也许现代人都懒得看上一眼,就是这些在岁月中发酵的残骸,虽然带着支离破碎的残缺与霉绿的色彩,那都是我眼中的臻品,我喜欢在儿时生活过的小城,走街串巷找寻着过去的影子,喜欢那狭窄的弄巷,喜欢官饼、马蹄、酒酿蛋花……的香气,喜欢到群里听同学们那浓浓的乡音,说实在的有些话,我真的听不太懂,但是散发着,那个久远年代的味道,听起来好亲切好亲切……每当想起这些,那甜甜的回味,美美的过往,让我浮想联翩,人到了喜欢回忆过去,喜欢在逝去的光阴里自我陶醉,也许自已经老了。

   我非常执拗地回忆着那些过往,怀念儿时生活过的小城,回忆那一草一木,回忆那个年代宁静的街道,甚至感觉那时候的饭菜比现在可口;那时候的阳光比现在灿烂;那时候的花草比现在漂亮;那时候的云霞比现在更加飘逸妩媚……冥冥中觉得:也许自己经老了。

   有时会被一段音乐感动,瞬间回到了美好的曾经,仿佛时光在倒流。对自己走过的路,谈不上后悔,也不觉得惋惜,感觉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历练后,愚钝了许多,甚至学会了自我调侃、自我满足,懂得不和自己较真,不去追溯那些对与错的根源,对人对事,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享受着稀里糊涂,带来的快乐,有了如此蜕化的思维,也许自己老了。

   闲暇时,我会被一段,配乐诗朗诵所感动,反复咀嚼其韵味,像《胡杨林》《江南碎雨》《岁月的模样》《人生最美是清欢》……都是我的最爱,尤其是:胡杨那坚贞不屈的秉性,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我,不知不觉中,那橄榄绿,浮现在眼前,家父爽朗的笑声,铿锵有力的语气,在耳边回荡……曾记否!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留给我太多太多珍贵的剪影,而今的我,只有慢慢地咀嚼,静静地回味,那些过往中,值得永久珍藏的点点滴滴,有时想想,如此状态的衍生,也许自己已经老了。

   秋风里的每一片落叶,也是我的最爱,从这些落叶身上,我看到了从容的背影,我爱晨曦的静美,晚霞的浑厚,珍惜每个与我有缘相识的人,感谢生命的馈赠……一切在我眼里都是如此珍贵,仔细想想:也许自己真的老了!

   我常想,时光的叠加,让我进入了甲子之年,回首凝望,在那些淡淡的日子里,将揉碎的时光,随手洒落在岁月的河床,挥挥手不再捡拾,不再回首凝望,没有遗憾、没有执着,视一切为自然,从而学会了虚度,学会了心静,学会了装聋作哑,学会了不动肝火,学会了慢半拍,甚至感觉不再受任何喧嚣的困扰,静静聆听着人生驿站中,用生命弹奏的乐声……顿觉心无挂碍,没有任何防范,心灵的那把锁自己开了!每当这时,我觉得也许自己老了。

   岁月,记载着人生的轨迹,视野,随阅历的递增得以拓宽。因为曾经的纠结才有了今天的释放,因为曾经的无知,才成全了今天的大度,时光真的很有耐性,它能磨平你的棱角,它铸就了你一颗坚强的心,在此感谢岁月的厚爱,珍惜当下,静享美好时光!

   人之所以衰老,是因为我们启用了年龄模式,用一颗老年人的心态,过老年人的日子,不妨调整一下心态,让年龄的位置模糊,我们就会活的相对轻松,不要抱怨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更不要 总是惦记着曾经的辉煌,无所求则心静,懂知足才常乐,用“简单”的甘露滋润心田,让心年轻,才活得相对洒脱。

   人生是一场自我修行的过程,说白了得于失、对与错、输与赢在人生旅途中,只是一种经历,无需追逐过往中的患得患失,执一颗素心,走一段静路!

   从业多年的我,经历了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喜怒哀乐,苦辣酸甜,经历了就是一笔财富,因为历练心胸开阔,因为经历初心依旧。

   有个朋友告诉我,退休以后都懒得出门,感觉自己老了,连镜子都不敢照,身体状况逐日下降……其实,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美,精彩随时随地相伴,只是你缺乏发现美的眼睛。面对时光无情,依旧步履从容,懂得欣赏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还自己一个好心情,面对逝去的光阴真诚地道一声:谢谢!陪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段落。我曾经拥有过年轻,不是人人都经历过年老。

   随着年龄的递增,慢慢变老,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但是心态不能老,不要受年龄信号的影响,以此萎靡不振,任何的颓废、叹息都于事无补,那是对生命的一种践踏!

   做一个简单纯粹的女人,懂生活,爱生活,懂得从生活中发现美,从淡淡的日子里发现生命的原色,从简单的思维里发现朴素的价值,不攀不比,不卑不亢,静心度流年。

   做一个从容淡定的女人,懂得满头银丝,是岁月的杰作;懂得一路走来,学会感恩有缘相遇的每一个人;懂得宽容与博大的真正内涵,珍惜当下,让心坦然。

   做一个精致优雅的女人,读书,写字,罗列文字;喝茶,赏花,陶冶情操;看云,听雨,慰藉心灵;风情万种,陶然自醉。

   活的精致优雅,活的简单纯粹,老的从容大度……#情感语录##街拍##金鸡奖颁奖典礼#

不可说:蔡志忠印象
作者:丹飞

“蔡志忠”三个字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某种程度上,这三个字分开来就失去了意义,唯有以此方式排列。更多时候,说出这三个音节,脸前浮现出的是长发及肩的蔡志忠。这人虎目、方鼻、阔口,目光在“钉”人与游离之间换台,面容沉静,语言跳跃,时而开怀大笑,你跟着大笑之时冷不防他的笑声戛然而止。按很多人的说法,这是一位“高人”。读者和媒体对蔡志忠的寄寓很多,这当中想象的成分大于真实。讲讲我认识的男人蔡志忠也许比高谈阔论漫画家蔡志忠更有意义,也更负责。

我与蔡志忠先生晤面在岁初的广州。机缘是首届中国漫画家大会。在此期间,有“动漫奥斯卡”之称的金龙奖将这一届的华语动漫终身成就奖授予了蔡志忠。蔡志忠留穗的四天时间里,我作为他在大陆地区的出版人全程作陪。因此我对蔡志忠的印象不如说是四日印象。只不过所谓“全程”,我选择只在适合出现的时候出现。这话还不能说满:蔡志忠在对到场的动漫名家、从业者、媒体、读者开讲时出了点故障。担任主持人的小伙子可能怕冷场,趁蔡志忠演示幻灯片(PPT)的当儿频频插话,拿话引蔡志忠开口。蔡志忠先生开始还礼节性地应付一两句。孰料主持人“引”得过于频繁,蔡志忠终于发作了——撂挑子了。“幻灯就放到这里。”蔡先生谦和地说完这句话就走下讲台了。相关工作人员总结说,出“故障”的原因就在我当时没在台上陪同蔡先生。我理解他。他的图他的画宜静观,不宜喧哗。主持人破了这境界,没了观画的心境,当然就没有观画的必要了。

读者眼里,蔡志忠多少有一些“仙”气。他的拘谨放诞,他的寡言阔论,他的谦和自大,他的对立统一,他身上诸多可能与不可能,都藏有“仙”的影子。他会告诉我如何“唯心”,比如想着自己变高,就真的会变高,想着手指会变长就真的会变长。其实这也不是蔡志忠的发明,也并不唯心:这不就是心理暗示的自然效应吗?

很多人把蔡志忠看作化外高人。在我看来,他时而是化外高人,时而是红尘中一凡夫俗子。他在这两重身份的中间地带又衍化出诸多变身,应需而变,平衡感、分寸感极好。他喜欢着“休闲装”:宽衣大裤,常常是棉布或仔布质地,配合他的过肩花发,走起路来有翩然欲飞之观感。他又喜赤足而履。脚上那双牛仔布鞋小拇指处穿出一个小洞。进了房间则蹬掉鞋子,赤脚走在家里的地板上或酒店的地毯上。蔡志忠先生吃得很少,这一点难免让我生出他不是俗人、凡人之想。蔡志忠画国学经典,他的茶饮却不中国——他嗜咖啡,也好烟。咖啡拌奶,烟则抽得很凶。媒体把他和老子、孔子、庄子并称“中华四子”,他坚辞。他说:“说我和牛顿、爱因斯坦一样伟大,没问题!”他说他发现了微积分,发现了“时间的秘密”,这就是那个谦虚过头又狂得可以的蔡志忠。

蔡志忠这副“尊荣”,再收敛光芒,在哪儿出现都很招摇,走到哪儿,都有读者拿着书、本、纸片儿请他签名。他是来者不拒,签“名”独特:掏出随身携带的画具,大开大阖,画上一幅画,画里是观音,是达摩,或猫。观音、达摩吐纳皆禅。猫的慵懒之姿也是禅。画幅之上还会站着一只或数只小鸟。蔡志忠开“签”了就罢不了手。读者也格外耐心,排起长龙等候,因为知道前方会有惊喜。劝阻数次都无果——每劝,蔡志忠抬起头,用“无辜”的眼神看我:“我签完这几个好不好?”“几个”签完,又会要求再签“几个”。蔡志忠不是一个贪婪的人,对待读者的盛情,他却很贪婪,每个都想照顾到。

蔡先生读者既多,难免的,酒店侍应中就不乏蔡先生的粉丝。我有幸见到蔡先生此行所要的唯一一笔“润笔”:一壶咖啡。蔡先生解释说:“我要让他们知道,文化是有价值的。”微笑的蔡先生说:“当然,我的画绝对不止值一壶咖啡。”在“报销”的问题上,再一次看出蔡志忠先生心善。按道理,蔡先生住宿、旅费都该组委会负担,临头蔡先生不干了:“不要你们出机票钱,我帮你们分担一点。”这个蔡志忠!

留穗期间,我张罗了一个“众妙之门无主题派对”。事前做了折页,用了一张古荷、一张蔡志忠先生的达摩参禅,我则对“众妙之门”做了文字阐述。月无星稀之夜,天微寒,院子里点了六盏汽灯取暖。列席的都是居留广州的文化界、画坛、新闻界名流。尽管未设专座,众星捧月,蔡志忠先生自是上宾。出席的各位相谈甚欢,宴饮畅快,至今还在品咂那个难忘的一月“无主题之夜”。那晚蔡志忠先生喝了一瓶还是两瓶德国或丹麦产的啤酒,其余时间都在埋首画画,在座的名士风流每人都得了一张画稿。

陪同极有分寸感的蔡志忠先生,我的分寸也掌握得颇到火候。考虑到蔡志忠先生健谈,尤其是心慈,总不忍拂了记者的兴致,采访与采访之间我会安排半小时间隔。早于约定时间或准点到,但蔡先生房间里隐有语声,我会退守到回廊处,坐在沙发上候着。因为我给蔡先生的空间让他感受“刚刚好”,他对我的好感和信任也就建立起来了。

无人时分,蔡志忠先生和我也会谈禅。我说到那晚“众妙之门”其实该叫“不可说”,我生发说我对蔡先生学问的理解即是这三个字:不可说。蔡先生听闻,眼睛倏然一亮。我知道,我打中了蔡先生的意结。

不管我告诉自己我多么秉承写实笔法,甚至有实拍照片为证,我还是清醒地知道:我的蔡志忠印象只是漫画蔡志忠。真正的蔡志忠,或者说蔡志忠真实的一面,永远隐在他的行止之间,不可触摸,不可说。这个“真的蔡志忠”甚至他自己,都无法全盘认知。

我以为,蔡志忠漫画适合放在枕畔、台灯下这些随手可以取用的地段。如果愿意,也不妨放一册在洗手间。这不是亵渎高明。对于智识和智慧,最大的亵渎是耳闭目塞,具体来说就是放在书架上充门面。读蔡志忠漫画,最好的读法绝不是从头读到尾,而是读哪一本、从哪一页开始读都可以。这与悟道的机缘类似:悟道不分早晚,苦思、苦修也许都悟无可悟,而在一事、一人、一花、一尘埃等等某个关节点上就顿悟了。这当儿,彩色版蔡志忠国学经典漫画正散发着油墨香,中国大陆读者将早于全球其他华语地区的读者,品味彩色版蔡志忠经典漫画带来的智慧灵光。我告诉自己,我该再读一遍蔡志忠。

(2008年撰,首发《出版广角》2012年第5期本人“见好不收”专栏。2019年11月9日晚八点开拍蔡先生等19人画(含一摄一字),特发)

【张迁碑】

又名《张迁表颂》, 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是东汉晚期佚名书法家书丹,东汉碑刻家孙兴刻石而成的一件隶书书法作品。此碑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现收藏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

《张迁碑》篆额题“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12字,额字独呈扁形,书意在篆隶之间;碑阳正文15行,行42字;碑阴3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碑文。此碑是谷城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张迁之功德而立,铭文着重宣扬张迁及其祖先张仲、张良、张释之和张骞的功绩,并涉及到黄巾起义军的有关情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张迁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书法造诣高。此碑自出土以来,为历代金石、书法家所推崇。在众多的汉代碑刻中,此碑以古朴、厚重、典雅取胜,字里行间流露出率真之意,具有民间朴质之风,格调峻实稳重,堪称神品。它起笔方折宽厚,转角方圆兼备,运笔遒劲而曲折有力,落笔稳健,可谓是汉隶方笔系统的代表作。

「译文」
君讳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人也。君之先出自有周,周宣王中兴,有张仲,以孝友为行,披览《诗·雅》,焕知其祖。高帝龙兴,有张良,善用筹策,在帷幕之内,决胜负千里之外,析珪于留。文景之间,有张释之,建忠弼之谟。帝游上林,问禽狩所有。苑令不对,更问啬夫,啬夫事对。于是进啬夫为令,令退为啬夫。释之议为不可:苑令有公卿之才,啬夫喋喋小吏,非社稷之重。上从言。孝武时,有张骞,广通风俗,开定畿寓,南苞八蛮,西羁六戎,北震五秋,东勤九夷。荒远既殡,各贡所有。张是辅汉,世载其德。爰既且于君,盖其繵縺。缵戎鸿绪,牧守相系,不殒高问。孝弟于家,中謇于朝。治京氏易,聪丽权略,艺于从政。少为郡吏,隐练职位,常在股肱。数为从事,声无细闻。征拜郎中,除谷城长。蚕月之务,不闭四门。腊正之祭,休囚归贺。八月筭民,不烦于乡。随就虚落,存恤高年。路无拾遗,犁种宿野。黄巾初起,烧平城市,斯县独全。子贱孔蔑,其道区别。《尚书》五教,君崇其宽;诗云恺悌,君隆其恩;东里润色,君垂其仁。邵伯分陕,君懿子棠。晋阳佩玮,西门带弦。君之体素,能双其勋。流化八基,迁荡阴令。吏民颉颃,随送如云。周公东征,西人怨思。奚斯赞鲁。考父颂殷。前喆遗芳,有功不书,后无述焉。于是刊石竖表,铭勒万载。三代以来,虽远犹近,《诗》云旧国,其命惟新。
于穆我君,既敦既纯。雪白之性,孝友之仁。纪行来本,兰生有芬,克岐有兆,绥御有勋。利器不觌,鱼不出渊。国之良干,垂爱在民。蔽沛棠树,温温恭人。干道不缪,唯淑是亲。既多受祉,永享南山。干禄无疆,子子孙孙。
惟中平三年,岁在摄提,二月震节,纪日上旬。阳气厥析,感思旧君。故吏韦萌等,佥然同声,赁师孙兴,刊石立表,以示后昆。共享天祚,亿载万年。

「创作背景」

此碑石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立碑于山东东平县,是颂扬张迁执政谷城时多施惠政的政绩;碑阴刻有立碑官吏姓名及捐资钱数。[6]
碑主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迁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碑文系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而立。碑文书法多别体,未署书者姓名,刻石人为孙兴。清初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疑此碑为后人摹刻,但多数考古学家和金石学家则认为,其书风通篇方笔,古朴拙茂,非汉代人不能为之,碑面剥落的痕迹,也非人为所能做到,因此,当是汉代原碑无疑。

「用笔」

《张迁碑》运笔以方笔为主,用笔逆锋坚实,万毫齐力,方圆兼备,沉着饱满。横画两端都见方,粗重浑厚,有万钧不屈之力,如“言”、“善”等字。书写时万毫齐力,行笔似有反力相阻,右端回锋上提收笔,欲左先右,无往不收。“蚕头雁尾”的横画写法也一样,起笔处重顿后,渐提行笔,正锋而行,笔壮墨饱,收笔时顿笔后迅速上提,挺直凝重而有力。竖画的用笔方法是落笔逆锋向上,提笔调锋起笔处方厚饱满,再调笔锋向下,竖锋运笔,收笔时或轻或重顿后,提笔向上回收笔锋,如“之”、“中”、“尚”等字。折画是在横画收笔处将笔锋上提,换向后在原处入纸行笔,转折处方整斩截又自然,略呈外方内圆,或内外皆方,如“月”、“巾”等字的折画。
特别是此碑的撇画比绝大多数知名的汉碑隶书都要丰富些,如“更”、“令”等字,其写法下笔如同竖画,藏锋逆入,中锋行笔顺势顿驻后逐渐上提后回收。撇画是隶书中具有特色的笔画,由于是向左方运笔,行时阻力大,力量强劲,圆转道健,笔力畅达,如“命”字,部分字的竖钩也可看作撇画的一种,如“孝”字。撇画的妙处在于收笔的变化,因轻重、长短、斜度的不同作相应处理,因此变化多姿。有的收笔回锋圆浑,有的收笔方截,每一撇画皆根据字形差异处理得恰到好处。
捺画也是此碑极为突出的笔画,主要是平捺和斜捺。此碑捺画写得厚重而雄健,落笔取逆势,调锋后提笔行笔,用力匀称至捺脚稍顿后提锋,然后顺势宛转而出,笔锋在空中作收势,给人一种朴拙但不刻板的感觉。如“吏”字的捺逆锋起笔,在行笔过程中,逐渐用力渐行渐按,铺毫向右下行笔,行至捺端,提笔右上轻出,捺脚似方似圆,力含其中“敦”字之捺虽不粗壮,但笔画含力在内,雄强刚劲,深沉有力。捺画落笔常作蚕头状,捺脚作雁尾状,与他碑横画“蚕头雁尾”之状相合。

「结字」

《张迁碑》结字巧中有拙,拙中寓巧,大巧若拙。它完全去掉了雕饰的成分,一任天然,真可谓道法自然,浑然天成。字的各部分关系处理得非常生动,挪让呼应,顾盼有情,憨态可掬。
在整体上虽扁方,整饬划一,又因字立形,顺其自然,险中求正,字体端庄朴茂,笔短意长,有些字突出主笔横画和捺画,以尽其势。全碑各字稳而不呆,动感强烈,动中求稳,稳中求变。神采奕然的体态特征在形体、笔画的避让、空间布白的处理、平正与险绝的错落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似简单,实则妙趣横生,有“险绝”后“复归平正”之感。

「章法」

《张迁碑》章法不拘一格,生动活泼。汉代碑刻多有边框方格,排列整齐,所以大部分汉碑字形大小一致,平均摆放,给人中规中矩的感觉。而《张迁碑》却独树一帜,通篇取茂密之势,但字间和行间都无严格的固定距离,疏与密适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既严谨又空灵,疏处阔绰而不散漫,达到了疏与密的对立统一。同时,字形大小参差,正斜互用,疏密随意,但整体上又相互呼应,左右顾盼,一派天真烂漫的景象。

「名家点评」

明·王世贞《州山人题跋》:“其书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及也。”[1]
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1]
清·郭尚先《芳坚馆题跋》:“汉碑严重平硬,是碑为冠。”[1]
清·杨守敬《平碑记》:“(此碑)用笔已开魏晋风气,此源始于《西狭颂》,流为黄初三碑《上尊号奏》《受禅表》《孔羡碑》之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1]
现代碑帖鉴定家蒋文光:“《张迁碑》是汉碑中艺术水平很高的一件作品。书法浑厚方折,朴茂端严为汉碑中方整类的主要代表。书法用笔以方为主,兼用圆笔。笔画端正,结体取势平直,饱满严密,笔致朴质古拙遒劲灵动,多有变化。同时,用笔与结体是相互为用的,不同书体,其用笔亦有所侧重。笔致变化多端,往往在均衡的横直线条和方折之中掺以一笔极其熟练而有力的弧线。看去既笔笔挺劲,气势雄浑,却又在拙朴中见秀美,在端重中显生动。全碑字字生动,变化生新,朴实自然,从而达到全局皆活的奇妙效果。”

「后世影响」

《张迁碑》对清代隶书影响极大,直至近代仍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东汉时期其他名碑相比,它是对东汉桓灵时期讲究规则整饬的流行汉隶的一种创新,为汉碑带来活泼的意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该碑不仅为汉人分书之代表,而且其用笔结体之奇肆跌宕已开魏晋风气,对清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启的作用。

「历史传承」

《张迁碑》于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立碑山东东平县。明代初年被掘地发现,最早著录见于明代都穆《金薤琳琅》。明初出土时立于东平儒学明伦堂前,当时铭文尚完好可读。至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东里润色”四字尚完好,仅残缺五字。清乾隆间(1711—1799年),“东里润色”的“东”字泐半,“润”字的“水”旁仅存中点,“色”字与下“君”字皆泐大半。光绪十八年(1892年)碑毁于火,常熟翁氏就原碑重新剔刻,但神气全非,幸碑阴文尚完好如旧。解放后,在东平县府院内建亭,将碑置于亭内。1965年移岱庙炳灵门内,外置玻璃罩保护。1983年9月移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后一直陈列收藏于此。现残泐六十八字,其中二十二字全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加油][加油][加油] 最后,感谢大家这些天带给我们的感动,感谢你们选择了MPL[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第一次看到丸子是西7,终于在舍友安
  • 小时候总是盼望着长大,觉得长大很好,可以离开这个小地方,去我想去的地方,可以买很多零食,可以买喜欢的衣服,可以自由自在的谈恋爱,初中老师笑着和我说过这是很傻的盼
  • 据了解,今后,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将不断创新陈列方式,继续举办高品质临时展览,为观众提供舒适的优质参观体验环境,真正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历史“动”起来。
  • "喝着加温后的啤酒——《瓦解》还TM真有加温的啤酒呀我一直以为歌词乱写的……在他乡,难得凑齐五个临汾的网友还是互相不太认识的那种一桌麻将竟还多一个喊666的就着
  • #祖国反黑站[超话]##人民日报##央视新闻##遇见美好##记录世界 记录你##完美的夏天##周末愉快##周末去哪儿##人生感悟##北京##中华好诗词# 卡哇伊
  • 乐观,那不是没烦恼,而是要懂得知足;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看开,想通,就是完美。 ​​​每一个清晨,记得告诉自己:没有奇迹,只有你努力的轨迹;没有运气,只有你
  • 所以,女人和男人在一起,还是要有一些手段,这样才能让他乖乖听话。放在感情里,也是同样的道理,男人只有对你投入了巨大的经济成本,他才不敢轻易离开你。
  • “准精神病”则是以蔡海伦、马楠、万哥、马涛几人的某些几近精神病的性格表现作为分析对象:蔡海伦无论任何场合,都把女权挂在嘴边,把所有的话题都引向关于女权的争论;马
  • [赞]p1搜索腾讯音乐由你榜点第一个内容p2点进去之后在搜索栏搜索赵让p3点推荐p4就是推荐的全页面[哈哈]每个号有四票(注意:每个平台本身有两张票,但是我们比
  • 青玉案 回眸碧水横斜处,脉脉一枝谁慕?山雨欲来风几度。伥伥游客,丝丝飘絮,未肯长相顾。 心扉半掩还羞露,悄画红妆蝶争舞。纵使倾城人不遇。深情深种,闲愁闲渡,无意
  • 所以要把销售总公司分掉,也就意味着可能有些公司的投资不大,但公司的老板特别努力,对各超市系统特别熟悉,能帮你上架卖货,把货卖得特别多,你就可以把这个公司股份送给
  • #上海租房[超话]##宝山租房[超话]##上海大学[超话]#有小伙伴找这边房子的都可以联系我哈,绝对给你最低价[挤眼] 我也是90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给我沟通
  • 匡远卫生院 :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在元旦期间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冒着严寒把好医院大门的第一道岗,认真对待每一个前来就诊的患者,昨日门诊诊疗289
  • 大鹏:官方都实在没什么干货说了,直接把别人定位为亮丽的名片#深圳身边事# #深圳生活# #房地产##深圳招聘[超话]##深圳活动#与你一起过个浪漫七夕。枢纽的意
  • 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别人,评论一件事要出言有尺,也要唏嘘有度,天下无完人,眼是一把尺看人先看己,心是一杆秤称人也称己,心中有德是慈悲,口下留情是善良,一个人的
  • #小犇share#"我在二环路的里边想着你,你在远方的山上春风十里,今天的风又吹向你 下了雨,我说所有的酒都不如你",我在春天的微风里想你,
  • 언젠가. 나의 책과 너의 책의 페이지의 접점이 시작되는 그 날. 우리가 마주보게 되는 그날이 되면. 너를 알기전 부터 난. 너를 만나기
  • 周六去看电影获得的玫瑰,拿回来时已经完全蔫掉[衰],不忍心扔掉就随便找了个花瓶插起来,却不想它送了我最灿烂的花朵,还是仅此一份的美丽[哇]。感觉自己像是养了一只
  • 译文馆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人摇动马缰,赶马行路。妄自菲薄,悲风喜凉,谁在吟唱幸福时光,所有惆怅随风飘荡,昨日欢愉昨
  • 这种想法的女生多吗,怪不得大龄女青年越来越多[允悲] 生病可以找个护工,签个遗体捐献,死了国家火化,无论是随便找个地方埋了还是统一埋葬的地方,那都是死了之后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