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记录:
这逼世界,真的累了
学到的新东西
1.投资重心理,关键在提高对公司的价值评判水平,然后相信自己
2.拒绝从众,要从大众的情绪化和从众等人性的弱点里寻找机会
3.价格终有一天会跟价值匹配,不从众赚泡沫钱,下跌时不害怕进行逆向投资,等待钟摆归位。

1.从众的压力和赚钱的欲望一次又一次地致使人们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性和怀疑精神,将与生俱来的风险规避抛诸脑后,转而去相信毫无意义的东西。这种情况发生得非常频繁,因此一定是某些固有因素而不是随机因素在起作用。
2.霍华德·马克斯:情绪与自负:许多投资的驱动因素是具有可比较性的。如果别人做得更好,那么高收益也不会令人满意,而如果别人做得更坏,那么低收益往往就能使人知足。这种比较的倾向是最有害的,强调相对收益而不是绝对收益体现了心理对投资过程的扭曲。
3.这样的结果肯定有问题。人们怎么可能因为每年赚16%而不开心,赚3%反倒高兴呢?答案是我们都有与别人进行比较的倾向,这种倾向会对本应是建设性、分析性的投资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4.霍华德·马克斯:情绪与自负:投资(特别是糟糕的投资)是一个满是自负的世界。由于风险承担在上升的市场中能够获得回报,自负能够令投资者采取积极的行动,以期通过高企的业绩彰显自己。但是据我所知,最好的投资者寻求的都是最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而不是名声。在我看来,成功投资之路往往以谦卑而不是自负为特征。
5.霍华德·马克斯:情绪与自负:投资(特别是糟糕的投资)是一个满是自负的世界。由于风险承担在上升的市场中能够获得回报,自负能够令投资者采取积极的行动,以期通过高企的业绩彰显自己。但是据我所知,最好的投资者寻求的都是最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而不是名声。在我看来,成功投资之路往往以谦卑而不是自负为特征。
6.随着定价过高的股票走势更好,或者定价过低的股票持续下跌,正确的做法变得更加简单:卖掉前者,买进后者。但是,人们不会这样做。自我怀疑的倾向与别人成功的传闻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使投资者做出错误决定的强大力量,当这种倾向的持续时间增加时,其力度也会增大。这是另外一种我们必须对抗的力量。
7.得到更多的渴望、担心错过的恐惧、与他人比较的倾向、群体的影响以及对胜利的期待——这些因素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它们对大多数投资者和市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结果就是产生错误——频繁的、普遍的、不断重复发生的错误。
8.我的结论是理性者有可能屈服于情感的破坏性力量。
9.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IPO时发生的一切特别具有蛊惑性。大致情形如下:办公室里坐你隔壁的家伙告诉你,他在买一家准备IPO的公司的股票。你询问这个公司是干什么的。他回复:“不知道”,但是他的经纪人告诉他,发行首日股价会翻番。你说:“这很荒谬。”一星期后他告诉你,他的股票没有翻番……而是变成了原来的三倍,但他仍然不知道这个公司是干什么的。几次之后,这个过程开始变得令人难以抗拒。你知道这毫无道理可言,但是你不想继续让人感觉你像个智力障碍者似的。典型的妥协表现是接下来在某公司IPO时,你买进了几百股……并且因为你这样的新买家的买入行为,这把火有越烧越旺的势头。
10.从来没有人指出,他们的成功也许只不过是受益于非理性市场,而不是因为他们绝顶聪明。
11.霍华德·马克斯:最危险的事:乐观的感觉——有时被称为“非理性的动物精神”——是过高估计资产价值的主要原因。训练有素的价值投资者在一开始看起来像是悲观主义者、爱抱怨、顽固不化……最后,事实证明他们才是能够规避损失的少数人。
12.避免在泡沫中赔钱的关键是,当贪婪和人为错误导致积极因素被高估、消极因素被忽视时,拒绝跟风。
13.实际你的正确来源于别人的错误,如果每个人都是正确的,那么股价和价值永远都匹配。
14.• 当价格偏离价值时,坚持做该做的事。
• 足够了解以往的周期——先从阅读和与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交谈开始,之后通过经验积累——从而了解市场过度膨胀或过度萎缩最终得到的是惩罚而不是奖励。
• 透彻理解市场对极端市场投资过程的潜在影响。
• 一定要记住,当事情看起来“好得不像是真的”时,它们通常不是真的。
• 当市场错误估价的程度越来越深(始终如此)以至于自己貌似犯错的时候,愿意承受这样的结果。
• 与志趣相投的朋友或同事相互支持。
15.与其他人做同样的事情会将你置于波动状态之下,这种波动有时会因他人及你自身行为的影响而过度。跟着人群蜂拥逃离悬崖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需要极好的技巧、洞察力以及纪律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16.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逆势而行:不从众。那些意识到他人错误的人可以通过逆向投资而获利丰厚。
17.乔尔·格林布拉特:我热衷于这个想法。市场出现极端情况(或者是更准确的说法——机遇)的可能性会大于合理情况。你绝不会在这些情况中发生触底或触顶,而它们则是痛苦和困难的源头。
18.乔尔·格林布拉特:巴菲特和马克斯有一个伟大的观点。从长期看来,市场会自动走向正确。但是,在看到长期之前,你必须得在短期内幸免于难。
19.• 即使市场过度发展,你也要记住,“估价过高”与“明天就会跌”是截然不同的。
• 市场可以被高估,也可以被低估,并且能够将这种状态维持一段时间甚至若干年。
• 不利走势会令人非常痛苦。
• 有“人人”都得出“大众是错误的”这一结论的时候。我的意思是,逆向投资本身会变得过于热门,从而有可能会被误以为是群体行为。
20.塞思·卡拉曼:在这里,牢记格雷厄姆与多德的教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试图在市场中寻找一份报告,而持有的股票每天都在下跌就会让你有一种挫败感。但是,如果你对投资尚存兴趣,那么你会感觉自己是在以较大的折扣购买被低估的资产。也许,你只需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正是沃伦·巴菲特对1973—1974年熊市期间关于抄底的论述。
21. 最后,仅仅做与大众相反的投资是不够的。考虑到刚刚提到的逆向投资的各种困难,你必须在推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辨别如何脱离群体思维才能获利。你必须保证自己在进行逆向投资的时候,不仅知道它们与大众的做法相反,还知道大众错在哪里。只有这样你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在立场貌似错误或损失远高于收益的时候,才有买进更多的可能。
22.最终获利最高的投资行为,是我们所定义的逆向投资:在所有人卖出时买进(因而价格很低),或者在所有人买进时卖出(因而价格很高)。正如史文森所说,这种行为是孤独并且令人不安的。怎么知道它的对立面——大众行为——是令人安心的呢?因为大多数人都在那样做。
23.我发现投资最有趣的一件事是它的矛盾性:最显而易见、人人赞同的事,最终往往被证明是错误的。

北京34岁确诊男子隔离画面曝光,撕开当下社会残酷的遮羞布……

北京34岁确诊男子隔离画面曝光,撕开当下社会残酷的遮羞布…….

在网上看到一张聊天记录:

3号6只羊,回来了5只羊,二号两只母羊统统消毒,现都进自己家了。

我们竟然那么多?

6只羊是家的,109室收垃圾的。

……

看完是不是一头雾水,别着急,我来慢慢解释。

如果把“羊”替换成“感染新冠的人”,把“母羊”替换成“感染新冠的女性”,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一些?

没错,这是最近这段时间,某些网友对“新冠阳性感染者”的代称。

他们,先是称呼新冠阳性患者为“小阳人”。

因为,“羊”同“阳”谐音,随后就变成了“两脚羊”。

并用性别区分为“公羊”“母羊”,还会加上量词“两只母羊”。

紧跟着,“羊家”指的是出现阳性的住宅,“老羊”指的是感染阳性的老年人。

而“抓羊”“赶羊”,指的是把感染新冠的患者,送往方舱医院进行治疗。

很魔幻是不是?

什么时候,新冠患者不能用人来称呼,而只能用“羊”来代替?

明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却被戏称为“一只羊”,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不少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

这辈子每个人都有机会得新冠,对别人嘴下留情,就是对自己嘴下留情。

量词变成只,公羊母羊,这些真是不能接受。

这种称呼对人毫无尊重。

给人贴标签,不把人当人。

……

或许,有人会说,他们只是在调侃,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但是,幽默和调侃,首先是建立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之上的。

更何况,这样的称呼,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对新冠感染者的歧视、排挤以及恶意。

就像《健康时报》评价的那样:

“把新冠感染者称作“羊”,是歧视、排挤的次生伤害。”

疫情之下,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什么?

是人们的歧视、偏见与污名化。

但遗憾的是,新冠疫情还未结束,这样的恶心一幕却还在上演着。

图片

曾看过一个视频,有记者想采访新冠康复者,但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

我怕学校里的同学、老师,会对孩子“另眼相看”。

我毕竟得过新冠,你们不怕我吗?

我工作丢了你们负责吗?我第一个工作就是因为这个丢的。

我觉得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因为我怕,我担心社会性死亡……

想起网上看到的一句话:“他们战胜了病毒,却像病毒一样被排挤。”

疫情已经第三年了,可有些人对新冠感染者的歧视和偏见,依然还是如此之深。

4月6日,上海一家物流公司的驾驶员孙某,不幸确诊。

确诊前,他负责封控期间运输物资;确诊后,他被送到了方舱医院。

4月21日那天,是他解除隔离,本应该回家的日子。

但让人心酸的是,社区并不同意他回来。

方舱已经没有他的位置,小区也没有资格入住,他好像成了一个被世界抛弃的可怜人儿。

目前,他已经在自家门口的马路上,睡了14天。

“对面就是家,去不了。”他说。

无独有偶,有网友说,自己60岁的父亲,在方舱医院隔离出院后,因不在社区登记名单上,被拒绝进入小区。

没有饮食,流浪街头三天。

虽然,小区街道近期回应,他已经回到家了。

但在那流浪的3天里,一个60岁的老人,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是怎样的无助与煎熬?

河北一抗疫女护士感染后痊愈,回村隔离时却遭到村支书辱骂诅咒家人。

该护士说,她是在一线采集核酸时被感染,之后进行治疗,转阴后服从安排进行集中隔离。

隔离期满后,回村隔离期间,竟遭到村支书侮辱、谩骂、诽谤,甚至恶毒诅咒她的家人。

让人心寒至极。

而这些,只是疫情笼罩下的一隅。

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又有多少新冠感染者,正在遭受着歧视与排挤?

诚然,面对疫情,我们都会恐惧,害怕病毒会传染到自己身上,害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会被打乱。

但这,并不是我们歧视、嘲讽、驱逐新冠感染者的理由。

是的,他们是生过病,是感染过病毒,但他们已经痊愈了,已经可以回家了。

可现实却是,有太多的人,比如小区的业主、保安、物业等,在阻拦着他们回家。

忍不住想说:

在疫情面前,大家都是受害者,尤其是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

我们要面对的共同问题是疫情,而不是被感染的个体。

图片

前段时间,北京疫情的第218号感染者张先生,突然火上了热搜。

张先生,34岁,是一名室内设计师,在北京打拼多年。

4月22日上午,他与一名施工工人,在客户家沟通设计细节。

下午回到公司,听说有位工长确诊了,他马上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次密接。

于是立即做出决定:“今晚我就不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他得到消息,和他接触过的工人也确诊了,这也就意味着,他成密接了。

张先生赶紧躲进自驾车内自行隔离,并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备,告知自己的行动轨迹和居住情况。

在此期间,他全程没有离开过位置,直到晚上9点,120将他拉走隔离。

也就是说,他在车里,呆了整整11个小时。

而因为他一系列教科书式的应对方式,及时阻断了病毒传播,把疫情的影响控制到最低。

他所在的小区,在全员核酸阴性后,不到14个小时,便结束了临时封控。

事后,在接受采访时,他是这样说的:

没回家,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如果我被感染了,那我希望所有问题到我这儿结束,不要影响别人。

之所以分享这个故事,是想说:

虽然,有极少数自私自利的人,他们不遵守规则,将病毒肆意传播开来。

但大部分人,还是在努力地不给我们添麻烦,在尽量减少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而我们呢,却对他们调侃,带着歧视和偏见,去针对,去排挤,去为难。

不得不说,每一个新冠感染者,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也不想生病,也不想被感染。

没有谁愿意成为确诊病例,成为病毒携带者,也没有谁愿意看到疫情肆虐,疾病横行。

他们只是不幸,只是倒霉,被感染上了。

可是在疫情还未结束的今天,每个人都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

到那个时候,被歧视,被粗暴对待的,会不会就是下一个你?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疫情之下,更是如此。

在新冠病毒面前,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包括新冠感染者。

你的歧视和偏见,并不能让病毒消失,让疫情结束,反而会伤了大众的心。

只因为,包容比指责更温暖,善良比歧视更高贵。

而我们的善良、包容与理解,也终会化成一股暖流,温暖着被疫情笼罩下的世界。

前几天,河南郑州某小区,出现了确诊病例。

整个小区被封控后,确诊的小姐姐在小区群里不停道歉,自责给邻居们带来的不便和麻烦。

“大家非常抱歉,今晚我们就会被接走,非常抱歉给大家带来麻烦。”

虽然,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但邻居们的回复却让人倍感温暖。

不用愧疚,谁也不想这样的。

疫情嘛,我们一起挺过去就好了!

没事,没事,加油,照顾好自己……

有人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尽了人间冷暖。

虽然,这世界偶尔冷漠,偶尔伴有歧视与指责,但请相信,善意与温暖一直都在。

而越是艰难,我们越要报团取暖,共渡难关。

写到这里,我想对那些歧视新冠感染者的部分人说几句话:

1. 把自己当人,把别人也当人。

他们是鲜活的人,不是“小阳人”,更不是“一只羊”。

调侃也好,开玩笑也罢,但这些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一种不尊重,不友好的行为。

我们总说,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的。

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你对他人释放恶意,他人也会对你口吐恶言。

2. 温柔比粗暴,更有力量,也更有效果。

我们的共同问题是疫情,而不是被病毒感染的他们。

你对他们的歧视,粗暴对待,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双方的矛盾。

不如选择一种温和的方式,给予他们善意与包容,让他们的世界多一些温暖,少一点阴霾。

因为,他们害怕的,有时候并不是病毒,而是被病毒感染后的网暴与歧视。

3. 同理心,是最高贵的修养。

有一句俗语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拥有同理心,是一种将心比心的尊重与善良。

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幸感染了病毒,别人歧视你、排挤你、网暴你,你会怎样?

如果这世上,能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将心比心,矛盾、争执和歧视,自然会减少。

很喜欢网上的这一句话:

“相信爱与希望蔓延的速度,一定会超过病毒,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纵然山河有恙,不敌世间盛情。

在疫情还未结束的今天,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少一些歧视与偏见,多一些温暖和善意。

【华佗医案解谜】(下)

(接)
察色诊脉 明断虚实

史传中记载了不少医案,阐述了华佗医术的精到。首先,华佗自然十分精于传统中医“望、闻、问、切”之法。

盐渎县的严昕与其他数人一起等候华佗到来,华佗一到,抬头望了一下严昕,就问:“您的身体还好吗?”严昕说:“跟平常一样,没什么不舒服。”华佗说:“您的脸色看起来有急病,不要多饮酒。”严昕小坐完就回去了,才走了几里路,严昕就头晕坠车,大家把他扶起来,载他回到家中,不料半夜却死了。

对于同一症状的疾病,华佗都能明辨虚实之因,分别处方。

府吏倪寻、李延两人同住一处,都有头痛发烧的症状。华佗交代说:“倪寻要服泻药,李延要开让他发汗的处方。”人们觉得很奇怪,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不同,华佗说:“倪寻的病因邪气外侵而起,李延的病兆是由体内而生,所以对应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两人服下华佗开立的药方后,果真隔日早上就能起床了。

一次,华佗为甘陵相夫人看诊视脉。夫人已经怀了六个月的身孕,但一直腹痛不安,华佗为其诊视说:“胎儿巳经死了。”于是让人用手入子宫内,真的摸到婴儿的身体,于是华佗以汤药排出死胎,夫人的病就痊愈了。

督邮徐毅生病了,华佗前往诊治。徐毅告诉华佗:“昨天医官刘租帮我针灸胃部完之后,我就一直咳嗽,连躺卧都很不舒服。”华佗说:“他的针没刺到胃,却误刺中肝了,你的食欲会越来越差,五日后就没救了。”后来事情发展果如华佗所言。

能透视人体 排出体内虫物

然而,再仔细研究,会发现史传中所描写的华佗治病之法,似乎远远超过后世中医的“望闻问切”之学。

一日,华佗正驱车路上,看到路旁一个人因为咽喉阻塞,想吃东西却吞不下去,他的家人正想用马车载他去就医。华佗听到他痛苦呻吟的声音,心中不忍,就停下车过去察看,随即跟他说:“前面路边卖饼的人家有卖大蒜韭菜腌制的醋,你买三升喝下,病就会好了。”他的家人按照华佗所说的照做,病人立刻吐出了一条虫,病也就好了。

华佗光凭目视,就能知道病人肚子里有虫。

另一件奇异的医案也与病人肚子里有虫有关。

广陵太守陈登得了病,胸中常感烦闷,脸色赤红,吃不下东西。华佗把了脉说:“您的胃中有虫数升,已经长成肿瘤,是吃了未煮熟的腥物所致。”于是立刻煮汤药二升,先服一升,一会儿再将剩下的喝完。才刚喝完,口中吐出三升多的红虫,身子还在蠕动,下半身像生鱼肉一样,之后病就好了。

但是,华佗对陈登说:“这病三年后还会再发作,要遇到良医才有办法救治。”三年后,陈登果然发病,当时华佗恰巧不在,陈登就死亡了。

这个医案有两点很令人惊奇,其一,华佗居然光靠把脉就知道陈登胃里有虫,且是吃了生鱼肉所致!其二,华佗还预知了陈登三年后会发病,而且没有良医在侧,就会死亡。

华佗的言谈,简直如具有天目功能,俨然透视陈登的肠胃,甚至已委婉透露预知陈登之死。

预知死亡纪事

三国志所记录的医案,随着行文的深入,越来越匪夷所思。

华佗医治军吏李成的医案,居然预知了李成十八年后的死亡。

李成长期为咳嗽所苦,昼夜无法成眠,经常口吐脓血,因此特别去请教华佗。华佗说:“您的肠内长了肿瘤,咳嗽吐出来的东西,并不是从肺里来的。我给您药粉两钱,您服用药粉后会吐出二升余的脓血,好好休养,一个月就可以稍微起身,好好保养,一年就重获健康。但是,十八年后会发作一次,不严重,服用这个药散,也会很快好。如果到时没有这药,就会死亡。”于是就给了李成两钱的药散,李成得药离去。

五、六年后,李成的亲人得了病,病况跟李成相似,于是就跟李成说:“您现在身体强健,我就快死了,您怎么能忍心看我无药可治?不如您先把药散借我,我好了之后,会替你再去跟华佗拿药。”李成就把药给他了。后来这位亲戚还特别到谯县,那时正巧遇到华佗被收押,慌乱之间不忍心向前求药。

十八年后,李成的病真的发作,无药可服,最后竟死了。

从医术神妙,到能透视人体,最后能预知患者的寿尽之年日,《三国志》作者陈寿走笔至此,文句中充满了难以思议。

具宿命通知晓过去与未来

如果纯粹从医者的角度去理解,确实很难解释,然而,如果能从修炼的视野去看,也就一目了然。

修炼有素的人是可以具有特异功能的,包括可以透视人体的天目,以及预知生死的宿命通功能。我们可以合理的推论,修炼有成的华佗,已经具有多种功能。

东阳县陈叔山两岁的小儿子生病了,拉肚子前总会先哭泣不止,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于是就来请教华佗,华佗说:“这孩子的母亲怀孕时,阳气闭塞于内,喂乳时期身体虚弱,寒气入侵,于是这寒气就从母体灌入孩子体内,所以才没法痊愈。”华佗就开了四物女宛丸的药方,十天后孩子的病就好了。

华佗能看到孩子的病是过去在母亲胎内与喂乳时期引起的,是因为他看到了孩子更小时期的具体状况。

另一件医案是军吏梅平之死。

梅平生病了,因而辞职还家,他的家在广陵,离家不到二百里时,他中途就先在亲戚家中住了一段时间。一日,华佗刚好到了主人家,主人就请华佗看一下梅平的病况,华佗跟梅平说:“您如果早一点见到我,也许就不至于到这地步。现在你的病已经很深了,赶快回家去,还来得及跟家人见面,五日后就性命不保了。”梅平赶紧回家,五日之后,梅平气绝,一切就如华佗所说,分毫不差。

死生有命 医者奈何

随着修炼日深,华佗逐渐了解,修炼的人出于慈悲心,可以帮人治病,但并不能完全根治,往往也只能将病往后推移,暂时解决疼痛而已。

有宿命通功能的华佗,深知生死有命,而且很多病是有业力因缘的,此生的病业可以偿还夙世的业债,未尝是坏事,医疗的诊治有时并非必要。因此,他开始不太积极替病人医病,也看淡了行医的名利得失。

由于他的修炼层次已经超越常人的理解,因此说出的话可能也常令人不解,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史传上最后都有“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的批评。意思是认为华佗后悔选择成为医生的行业,而且个性恶劣,很难令人喜爱。其实,那是因为不了解华佗作为修炼人的本质之故。

史传中记载的一个医案,是个很具有代表性的事例。

有一个士大夫身体不舒服,华佗云:“您的病已经很深了,必须剖开肚子治疗。然而,您的寿命还有十年,目前这病是不会使您丧命的(从高层次来看,承受病痛可以偿还业力,是一种好事),您如果能忍耐十年,那时寿命也刚好到期,用不着因为这缘故一定要开刀剖腹。”

这位士大夫不想忍受身体又痛又痒,想必也非常不能理解身为医生的华佗,居然要他忍受病痛过十年苦日子,所以坚持一定要开刀去除病兆。华佗只好替他开腹治疗,他的病很快好了,表面的病症去除了,而十年后他真的也死了。

华佗与曹操的宿缘冤孽

华佗再次与同乡曹操同聚一堂,是在曹操取下邺城之后。曹操对于修道养生十分有兴趣,遂开始招纳大批著名的修道者来到邺城,华佗也是其中之一,其中左慈、甘始、冷寿光、鲁女生与郤俭等都高寿达二百岁以上,却有着年少的容貌,以及具有能够分身隐形等神通。

曹操向来有头风的老毛病,每次发作,都是心乱目眩,然而只要华佗施以针灸治疗,一下就解除疼痛了,因此,曹操让华佗常在左右。然而,华佗却跟曹操说:“这种病很难根治,长期治疗,逐步缓解,也许可以延长性命。”

其实,具有宿命通功能的华佗,应该也看到他跟曹操的宿缘。他知道曹操将死于此病,而自己也注定要死于曹操之手。

华佗于是托辞归乡,曹操好几次派人请他回去,他都伪称妻子生病还没好,尽可能拖延与逃避。于是曹操派人到华佗家查探实情,吩咐手下:如果他妻子真的病了,便赏赐小豆四千升,放宽期限;如果是欺骗,就马上逮捕押送回来。后来,曹操发现华佗说谎,心中感到很气忿,因而将其下狱。

当时荀彧还替华佗求情:“华佗的医术实在非常高超,他的生死关系到人命,应该要多包容原谅他。”但曹操认定华佗是故意不治好他,藉以抬高自己的身价,是个缺乏医德的小人,因此对华佗嗤之以鼻,还称他为“鼠辈”。最终,华佗未能逃脱自己的宿命,死于狱中,而曹操也最终死于此症。

三国演义中描写华佗死前将自己编写的医书《青囊书》赠给了好心的狱卒,不料狱卒之妻却将其焚毁,后人“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

一代神医华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奇,固然因医术精妙,究其实质,还在于他是一个修道有成的人,所以能见人所不能见,医人所不能医。然而,因果循环,业力轮报,人各有命,世缘有时而尽。修炼到高层次的华佗,最终了悟医术只能暂治一时之病,不若修道能尽脱世间苦难,返本归真,永得自在。

在道教的典籍中,华佗在历经人间传奇之后,已归位为“真人”,称为“青囊济世华真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昨天和姐妹去了三坑特卖会[哇]在言几又的地方,比较小,没有卖包包的店家感觉失去很多可爱的小东西[可怜]还好进去的时候抽奖了,盖完章(没有店铺牌子所以饶了好几圈才
  • 而他们虽然随手一写,竟然就笔笔精到、字字合法…孙过庭说得很好,学书法最怕的是:“徒羡成功之美,不问所致之由。而且还非常非常的细致,虽然摆件的大陶缸可能只是随手比
  • 锁​情❤锁心❤锁爱❤也可挽‮感回‬情​特‮版别‬除上述普通版功效外‮在,‬财​运方‮也面‬极其灵验❗七步秘法‮运起‬大​阵能‮让够‬善信短期内‮速迅‬起运❗让运
  • 妻之父亦往焉,陈王以众宾待之,长揖不拜。诸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 [带着微博去旅行]双叶町产业交流中心(F-BICC)地址:福岛县双叶郡双叶町大字中野字高田1番地1开馆时间:上午9点-下午6点 ※餐饮区及餐厅的营业时间和休息日
  • 越来越越凶的秋老虎天气实在难熬,就连平时在阳光下蹦蹦跳跳的鹊鸲鸟都一直躲在树荫下歇凉,连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威猛的伯劳鸟也被骄阳晒得张着大嘴吐着红吞,站在高枝上等
  • Look6:贵气又帅气的小香风外套,搭配黑色阔腿裤可盐可甜,轻松穿搭出娘man平衡~Look7:保暖又好看的NBA联名白鸭绒羽绒服,告别臃肿烦恼,温度风度一步到
  • 9月份在微博收到私信就向迟毓凯老师请教了,说“勷勤论坛是个高端的场子”[庆祝]因为疫情,万分期待的现场活动不得不改成线上分享,却也是特殊时期难得的分享和陪伴[拥
  • 这其间,为滚压跑道,滑行道的基础,机场建设指挥部,还从云南各机场调用了曾使用过的10吨铁滚数10副,每副由五辆卡车分别装载,自云南运到成都。过去两年,因新冠疫情
  •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爱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事物,莫让美好的东西因我们的冷漠而流逝,莫让自己活在无边的懊悔之中,把握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那么你会是那个最快乐
  • 二十多年前她在大街摆摊,还买了一套楼,那时候靠摆摊挣钱买一套房子的人也是能人,几年前她浓眉大眼,生的俊俏,这几年她的牙齿都掉光,又没有镶假牙,脸型都变了,路边摊
  • 此刻,房间里缓缓流淌的,不只是音乐,还有一些如烟的心绪,不曾搁浅的牵念,在此刻苏醒。静静的,听雨,听你#周末去哪儿# 有雨的夜,总喜欢与音乐为伴,将白天的一切喧
  • 增加的备注:1、止了咳,一些人在开始时会觉得咽喉有稍稍的痒,然后可能会生痰,此时不必再做动作,等待身体自然地用一段时间进行恢复即可。2、做此动作时,可能有人会产
  • 所谓远观其势、近取其致,当之无愧,做到了法外求法,形神兼备#将进酒# 20天看完了这本书《将进酒》意犹未尽的感觉,唐酒卿的文笔我不知道要怎么形容,但我只知道书中
  • 海晏县委政法委机关全体干部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一项头等大事和政治任务,服从指挥,听从调度,切实做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
  • 这是我喜欢你之后你发的第一支单曲,在规划好自己生活之后,我支持了一些,R&B曲风,轻松明快,加班时做背景音效率加倍哦。我认识你是去年九月,在其他博主那里
  • 原来田鸡不是,而是青蛙……回来路上,她说生命都是有节奏的,其实没生命的东西也是有节奏的,比如书法。每一次都傻傻的,第一次笑着笑着倒了,醒来那个不要biu笑死人了
  • 打扰一下☝️给大家介绍我宝贝的队友梁祯元是“美国在欧洲”的小文盲 也是很依赖队友的小废物 是路人都公认的最不会说话的队长 也是“高考不重要,来看直播的都没考好”
  • “江南”是诗意的地方,“风物”冠绝中外,恐非我拙劣笔端可以描述,我要写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秋日午后杭州郊区小河边的所见所想。”这普普通通秋日午后杭州郊区小河边所
  • 每次闻到二手烟都会很难受,看到郭敬明、关晓彤、郭麒麟、王嘉,钢琴家吴牧野,运动员易建联、惠若琪拍摄的#wonderland世界无烟日#公益封面,每个人在阳光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