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这一省会城市发布楼市大消息: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40%!】
“促进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40%。”

在全国多地密集推出房地产救市政策之时,中部大省河南关于楼市的利好消息也频频发出。

6月15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郑州市稳经济促增长政策措施》(下称《措施》),推出做好疫情防控、纾解企业困难、保持供应链稳定等多方面举措之时,也进一步明确了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的信号。

郑州二套房首付比例将降至40%

“直接提出将二套房首付比例降到40%,无疑是降低二套房购房起步门槛了。”谈及郑州楼市最新消息,市民王女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按照早前的政策,郑州在限购区域内,家庭有购房贷款记录、但申请贷款购房时实际没有住房,或者已拥有1套住房、无论有无购房贷款记录,再次购买普通住房,均是按照60%的首付比例执行。

6月15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措施》引发市场关注。

在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方面,郑州市提出落实《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充分利用央行持续指导金融机构满足房地产市场合理融资需求、鼓励优质房企发行并购贷款等机遇,提高在建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复工复产率和开发建设进度。

其中明确,推动驻郑各商业银行全面落实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4.25%的下限标准,促进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40%。

此外,《措施》还提出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按照规定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到期后进行补缴。在此期间,缴存职工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受缓缴影响。受疫情影响的缴存人,不能正常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作逾期处理,不纳入征信记录。

郑州市还提出将提高住房公积金提取额度,租赁保障性住房按实际租赁费用提取,租赁其他住房的,家庭月提取额由2000元提高至3000元。

同时,开展全市商品房促销月活动,充分利用大学生毕业季、人才购房补贴扩面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和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购房优惠,进一步激活市场潜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该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关注到,此番《措施》中提及的“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在2022年3月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中,也有相同表述。

“这个政策等于明确取消了‘认房又认贷’的限制政策,只要结清首套房贷款,二套房就可以按照首套房30%的首付比例购买,也相当于变相降低了购房的首付比例。不过今天这个政策,等于表明如果首套房未还清,二套房首付比例由最低60%降低为40%,更加直观。”王女士称。

河南推系列政策稳定地产市场

40%的首付比例并不是“底”。近段时间来,全国多地发布楼市刺激新政,部分地区二套房首付比例已低至三成。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截至5月23日,全国已有近40城调整优化商贷政策。而4月以来,包括江苏南通、湖北大冶、宁夏银川、河北石家庄、江苏常州、河北张家口、浙江绍兴、甘肃兰州、江西上饶等地也均调整了商贷首付比例。

“稳经济促增长政策措施对楼市的聚焦集中在改善型二套房政策上有其必然性,也是该政策可预见的时效性和实效性的着力点,对于稳经济促增长具有积极意义。”谈及此番郑州提出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兼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这项政策是在疫情防控和楼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出台的,初衷在于保障改善性住房需求者的二套房家庭需要,通过促进商品房市场积极稳健推进,来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可持续增长。

他认为,从政策出台的时机看,正值大学生毕业季和复工复产复市季,属于住房需求释放期,比较能够吸引消费者注意,进而可以有效激活商品房市场,因此这项政策非常具有市场看点,也比较具有人性化。通过减少首付比例,一方面可以减轻购房者的贷款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将潜在购房者的购买行为前置,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和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在郑州市提出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之前,6月8日印发的《河南省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中提到,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一城一策”研究出台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其中,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

这也就意味着,在河南非限购城市,个人首套房首付款最低可降至两成。

事实上自今年3月份率先推出系列地产“救市”政策后,河南地区楼市暖风频吹。从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改善住房市场供给、加大信贷融资支持、推进安置房建设和转化、优化房地产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促进房地产业回温。

据贝壳研究院郑州分院数据,截止至2022年4月,郑州市二手放款时效已下降至2.4天,信贷端宽松政策持续发力,业主能够能快速拿到款项,进一步刺激改善型置业需求。

2022年5月,郑州市二手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4.9%,二套房利率为5.2%,均较上月持平。信贷环境宽松和需求端的支持政策有利于降低购房成本,对于提振市场信心、释放住房需求有积极作用。

除刺激市场购房积极性外,上述《方案》中还推出了对地产企业的支撑举措。

包括鼓励金融机构对建筑施工企业给予必要流动资金贷款支持,不盲目“一刀切”抽贷、压贷、断贷,不得强行划转重点监管资金;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根据房地产项目建设工程造价、施工合同金额以及项目交付使用的条件等因素,按套分摊商品房预售重点监管资金额度,超出额度部分作为一般监管资金由房地产企业使用,允许通过银行保函、商业保险、国有担保公司担保函替代,在确保项目竣工交付所需资金的前提下合理释放房地产企业资金流动性等。

6月1日,河南本土地产企业建业集团旗下港股上市公司建业地产(0832.HK)公告,拟引入国资股东同晟置业,后者是河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100%持股企业,实际控制人为河南省人民政府。

建业集团彼时曾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此举将有助于稳定河南房地产市场、稳定河南经济大盘,是省委省政府坚定市场信心、决心的重要举措。这一合作,体现了国有企业在稳经济、稳大盘方面的担当,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稳定发展的高度重视。

正在逃离燕郊的北漂们

ELLEMEN睿士

2022 年 3 月 18 日,大雪纷飞,王淼在北京通州白庙检查站前的队伍里,冻得瑟瑟发抖。

他已经在一望无际的人海中缓慢挪动了三个小时,身上单薄的羽绒服无法抵御大风侵袭,冷风肆意灌进领口,周围鸦雀无声,几乎每个人都蜷缩着身体,张望着前方仿佛已经凝固的队伍。

和王淼一样,很多居住在环京地带的上班族们都有个梦想:房子在环京,工作去北京。可是这两年的疫情,让他们不得不怀疑这只是个幻想。

雪天里的进京检查站

王淼上一次经过这个关卡还是11天前,那天室外温度很高,再加上体型偏胖,他随便抓了一件薄羽绒服便出门了。

等到中午,官方媒体突然发文,进京通道管控升级,环京通勤人群需持核酸证明进京,燕郊检查站也会对部分进京车辆进行劝返,而已进京且未提供证明人员,可能会收到弹窗。

不过王淼收到这些通知时,才刚刚坐到工位上。

他火速咨询居委会,对方告知他必须先回家做核酸,才可能有机会回北京上班,“现在先要弹窗了”。

燕郊和北京隔着一条潮白河

王淼感觉不妙,打开健康宝果然出现了“弹窗”,理论上,现在他必须马上回家,但是由于公司产品临近版本升级,最近一段时间根本无法脱身,思来想去,他决定先暂时偷偷住在公司。

王淼做得很低调,他去医院拿到阴性证明,然后跟主要领导说明了情况,在表达自己会定期做核酸的承诺后,领导应允了他暂住公司的请求。

由于没带任何生活用品,王淼晚上就睡在会议室沙发中,公司有健身房和洗澡间,这让他每天上班至少不会显得很落魄,只是衣服没办法换。

“本来计划着熬过这段疫情,等差不多都正常了再回家,没想到突然出现变故”,王淼回忆起这段经历还是有些难过,“当时街道办把电话打到公司,问是不是有个弹窗人员一直住在这里,他们在电话里警告公司负责人,如果我不回燕郊,就会叫警察把我拉走”。

在这种压力下,王淼不得不选择在大雪天赶回家。

他想到了回燕郊的检查站可能会排队,所以用保温杯灌满了热水。但他没想到的是,同一时间里,在京工作的许多燕郊常住人员都接到了相同的电话,所以当天通过检查站的平均时长,在那天瞬间飙升到了 3 小时。

王淼焦躁地攥了攥领口,虽然他也明白这根本起不到什么保温作用。他开始后悔,为什么十几天前没有穿上更厚的羽绒服,但又觉得这种自责来得冤枉,谁能想到那天之后,就没再回家呢?

唯一的选择:辞职

千辛万苦回到家的王淼最先收到的是居委会的嗔怪,“有个人说燕郊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都不在,净给我们添麻烦”,王淼觉得这句话让人好气又好笑,“我知道他说的是气话,但还是很难理解。谁都知道很多在燕郊买房的人都是为了去北京上班,怎么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叫添麻烦了呢?”

公司产品升级日期将近,王淼不仅要跟居委会掰扯何时才能回去上班,还要安抚领导情绪,告诉他会尽早回到工作岗位。“那几天光是想怎么跟领导道歉,就费尽了脑筋。”

虽然公司暂时能理解他的处境,但对王淼这个能承受得住每天几个小时通勤时间的人来说,繁琐的进出京环节,让他始终在精神临界状态。

在返家后第三天下午,王淼崩溃了。因为怎么也调试不好一个非常简单的程序,他突然坐在客厅地板痛哭起来。

“我那天就提了辞职。”说到这些,王淼眼中满是疲惫。

“就是觉得累了。之前在北京工作,燕郊买房,每天都雄心壮志,从未退缩过。然而这几年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加之疫情期间连回家和上班都成了问题,让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当时的选择是不是错了,所以决定先休息一段时间看看”。

当梦想变为幻想

和王淼一样,去北京工作、在燕郊买房,是买不起北京房子的北漂一族们为未来构想的美好蓝图之一,尤其是在2017年限购政策出台之前。

虽然拥堵的交通一度是无数打工人的通勤噩梦,但相比于如今的常态化核酸以及不确定的政策变化,两地奔波的候鸟生活还不算难捱。

李文2012年到2016年在北京读大学,虽然还是学生,但他的父母在当时颇有远见,“2014年,燕郊的房价每平米突破了一万,我爸当时背着我一个人去河北看房,房子看完了才告诉我。”

李文此前并不关心买房之类的事情,也从未想过父母当年执意让他填报北京志愿的良苦用心。但在那之后,他眼见着燕郊的房价涨了又涨,父亲几乎每隔几天就打电话跟他提房子的事。

他也是后来才醒悟过来,是房子抢得太厉害了,“那时候新房售楼处还有因为买不到房子打架的”。

这团房地产泡沫在2017年随着燕郊的限购政策进入尾声。彼时的李文已经毕业,找到了一份留在北京的工作,虽然父母给他买好了房子,但李文并没有住去燕郊。

“太折腾了,每天通勤起码得浪费掉三个小时,上班已经够辛苦了,我不想让自己那么累,再加上我们公司当时有租房补贴,公司附近3公里内可以减免一部分房租。”

不过,随着限购令的实施,李文明显感觉到,燕郊的房连出租都变得艰难了。前两年,他的上一任租客从北京回老家之后,房子更是空置了差不多大半年的时间。

“别说出租了,连房屋中介都关了好几家,我的房子原先挂牌了4家中介,后来只剩2家了,没什么人上门看房。”

所幸,当时家人帮忙购置的燕郊房产基本没有什么贷款。疫情以来,李文光是在小区的业主群里,就听说了许多房贷断供的事情。“有的人半年还不上,房子就拿去法拍了,就算最后有人收,也就只有一半的价格,房子没了还得继续还六位数的钱。”

断供的原因各种各样,有因为降薪、裁员的,也有做小本生意结果在疫情中亏损的,还有因为生了孩子开销陡增的。

环京不如离京?

李文一毕业就进入互联网大厂,如今也算是老员工了,“但你知道,裁员就像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哪天就落到自己头上了。”

燕郊收租来的钱差不多可以付清他在北京的房租,后来房子租不出去,他更没有回去住的打算,也跟家里商量过把房子出手的事情。

“爸妈表面上说起码要等涨一点再卖,但我隐隐觉得,他们还是对这套房子抱有希望。”

李文对北京户口没什么执念,尤其是燕郊逐步开放了落户政策,更是让他觉得,那些想通过投资燕郊房产来获得北京户口的想法,基本是指望不上了。

最近的北京疫情期间, 李文接到了中介的电话,说有人有意愿买下他手中的这套房,在各种线上沟通后,买家似乎下定了决心,也敲定了看房的日期,但他在6月11号又收到了燕郊要静态管理3天的消息。“也只能等等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恢复。”

三个月前从公司冲动辞职的王淼,也动起了卖掉燕郊房子的想法,通勤的痛苦之外,还有另一个让他自己都非常惊讶的原因。

他在最近艰难的就业市场上发现,住在环京地带居然成了简历上的“污点”。一个招聘平台上的HR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家住得太远很难考虑offer,“他的原话是:‘燕郊可能得再等等了’”

#点赞新宁夏#【央媒看宁夏 | 西海固走向“机遇之海”】西海固,没有海。如今,挥别“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过去,曾经光秃秃的荒山,已开垦为“中国最美旱作梯田”,山桃山杏花海漫山、生机遍野;一度树影稀疏的六盘山,勃发起簇簇落叶松绿岛,高山林海、溪水潺潺;留下来的西海固人,在地方党委政府引领下,从植树造林到改土治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正在走向生态红利不断释放的“机遇之海”。

  迁出百万人 换得千山绿

  “西海固”是宁夏中南部9个县区的概称,西——西吉,海——海原,固——固原,构成其核心区域。“喊叫水”“旱天岭”“水断头”等“求水若渴”的地名,道出往昔缺水、地焦的恶劣生态环境。

  在这里,每平方公里土地理论上最多承载22人,却一度要养活142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通过吊庄移民、生态移民、劳务移民等方式,将123万人搬出大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投入105亿元实施的35万生态移民工程,大大减轻了西海固的人口、资源矛盾,移民得以在近水、沿路、靠城的区域拔掉穷根。与此同时,迁出区800多万亩生态用地和未利用地也得到自然恢复。

  47岁的固原市隆德县观堡村村民李小钢,见证了“迁出百万人,换得千山绿”的变化,更有幸成为山林守护人之一。“变化真是太大了!以前一场大雨都能把庄稼冲走。现在刮再大的风也不见土,看着满山绿色,搬出去的人回来都不敢相信这里曾是自己的家。”李小钢说。

  自2016年起,宁夏在西海固地区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目前已有万余名生态护林员上岗,每人年均工资1万元。

  2003年宁夏全境实施封山禁牧时,马维虎刚成为固原市原州区青石林场的一名护林员。禁牧初期,放牧村民和护林员玩“躲猫猫”。但即使是自己的大哥上山放牧,马维虎也毫不留情地把羊扣下。“为此我们俩三年没说过一句话。”马维虎说。而今,马维虎感慨乡亲们不仅变得特别支持他的工作,还和他一起“护绿”。

  现在的西海固大地已然群山葱茏、梯田层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0%,年平均减少入黄泥沙3000万吨以上。固原市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1.4%提升至目前的27.28%。近期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固原市榜上有名。

  近年来,金钱豹等珍稀动物频频现身。大自然精灵们的光临,正是对西海固山水“换装记”最有说服力的认可。

  不单纯追求增长 更关注质的提升

  海拔2110米,在位于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沟林场,两片试验林地对比显著——一片林子排列密集,但树干细得可怜,树下难觅草本植被;另一片看着稀疏,但阳光通透,地表灌木和草木盎然生长。

  种得密一定好吗?这个问题,放在前些年,可能还有不同答案。早在20世纪80年代,造林直接目标是尽快让大山绿起来。种得过密的“高龄树”如今遭遇“成长的烦恼”——密度过大、林分单一、土壤酸化、水源涵养能力下降。

  是时候更新生态建设理念了。六盘山地区是建设宁夏南部水源涵养区的重要坐标,也是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宁夏林草部门2019年启动了“六盘山区高密度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研究与示范”项目。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院长余治甲一直关注着试验林地的变化。通过不同密度间伐效果的对比,进而确定适宜方式来致力最终形成多树种、多层型、可天然更新的高质量森林生态系统。

  “无论当初密集地种,还是如今科学地砍伐,都是为了生态更好。现在生态建设理念更关注质的提升。”余治甲说。

  固原市以流域为基本单元,针对不同山形、沟道、土质等要素特征,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并举,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绿、一个流域接着一个流域攻……仅彭阳一县,森林资源保存面积由27万亩增加到180.16万亩。

  中卫市海原县是西海固中“海”的所在地,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其干旱程度之深可谓西海固之最。

  在距海原县一个小时车程的老虎村,这里的新貌令人震撼——山坡上,密密麻麻刨挖出用于种树的“鱼鳞坑”;山坡下,移民迁出而废弃的老宅已被草木掩映;道路两旁,新栽种的火炬树迎风挺立,一排排望不到边。

  “山沟里的群众迁出后,我们先进行自然恢复,这两年通过人工干预补植补造乔木和灌木,植被更稳定了,景观也更错落有致、色彩丰富。”海原县自然资源局局长田小武说。

  他形象地说,过去西海固“天上下雨地下流,肥土冲到沟里头”,现在通过“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谷乔木穿靴子”等治理方式,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生态林建设如此,经济林建设亦如此。

  前些年,苗木产业一度成为西海固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针叶多、阔叶少,小苗多、大苗少等种植结构短板逐渐显现,苗木大面积滞销,曾经的“钱袋子”成为“烫手山芋”,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云杉、油松价格以前能卖到五六十块一株,现在十几块钱都没人要,目前基地还有15亩云杉卖不出去。”在固原市原州区流转了400亩地种植苗木的王勇告诉记者。

  后来,王勇根据绿化市场变化和政府引导,调整育苗结构,大面积增加了四季玫瑰、大花月季等花卉类及红梅杏、樱桃等经果林苗木。“价格好,市场也好,除了政府绿化采购外,老百姓自家美化庭院也有很大需求。”

  山山水水焕然一新,西海固的灵气日益外露。

  田小武欣慰地说:“生态建设的阵地不止在大山荒野,触角已延伸到千家万户。以海原县为例,这里以乡村空地、房前屋后等为重点,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让老百姓‘抬头见绿,出门见花’。”

  念好“生态经” 走出致富路

  “我的‘致富经’就是念好‘生态经’,绿水青山是最宝贵的资源,我们不能端着金饭碗挨饿。”西海固人焦建鹏,大学毕业后曾到城市搞广告公司。伴随退耕还林的推进,他10年前又回到老家固原市西吉县龙王坝村“搞生态”。

  建立合作社、发展休闲农业、成立旅游公司……焦建鹏当起致富带头人,把穷乡村打造成颇有名气的旅游村。去年,龙王坝村接待游客达19万人次,人均纯收入达11200元。

  “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发展林果经济、林下经济、庭院经济,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新渠道。”固原市自然资源局副调研员裴京斐说。目前固原市已培育出近500个乡村旅游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乡村旅游板块和聚集带。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海原县关桥乡,以前百姓在房前屋后栽上几棵梨树,不具规模也没有品牌效应。这两年,当地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还依托村庄面貌,规划了步道、观景台、停车场等服务设施,昔日的西海固山乡被打造成集休闲、旅游及农产品加工一条龙的特色“梨花小镇”。

  47岁的关桥乡方堡村村民张小龙在“梨花小镇”租下摊位做起了烧烤生意。连他自己都不敢想,节假日每天竟能有2000元左右的纯收入。“现在树多了、山绿了,守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

  实施国家储备林、“碳汇交易”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发展智慧低碳城镇项目……宁夏致力以增绿量、建机制、富百姓为基础做实生态经济。当生态改善政策在西海固大地陆续落地,生态红利不断放大。

  当前,乘着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东风,西海固地区正努力通过山林权改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打造“生态经济”新高地等一系列举措,寻找为生态赋能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提高了。这两年国家、自治区层面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都在加大,因此基层更有决心和能力解决老问题、蹚出新路子。”固原市隆德县自然资源局局长马进川说 。(新华社银川6月12日电)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落实“双碳”战略 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刘昌俊委员(致公党阜阳基层委员会)“十四五”以来,我市以光伏为重点,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协同化发展,但也面临着风光
  • 为什么我的连中三元一摔出水就会断断续续啊,最近第三根了,这个还是刚换的笔芯扔了又有点可惜,但是真的不好写[泪][泪][泪][泪]算了忍一忍,一根笔芯7毛5呢[单
  • 通,则不痛了香雪保丽私护凝胶是你的首选[愉快][愉快] 子宫有四大毒素,第一[尴尬]羊水恶露。子宫是一个有深度有温度有湿度的器官,很容易滋生细菌 [惊恐]就像一
  • 近日,杭州推出了浙江省首宗租赁房项目——宁巢•白石公寓项目,它位于彭埠单元东北部,是“宁巢”家族继石桥公寓、戒坛寺公寓后又一新增成员。宁巢是钱投集团推出的,杭州
  • 我其实一直想带他去不远处一片很美的荷花池,但每次都中途折返,是因为他说热了不想去。还有初学的小孩子,扑腾来去叽叽喳喳,好像夏天本该这个样子,在夹竹桃的树荫下,孩
  • 这么看下来,就是如履薄冰地过得很悲惨啊[苦涩]车宇靖不改掉自己的烂脾气,很难做到传统意义上的he……但是车改掉之后,感觉疯批的魅力就没了[苦涩]俺一开始就是冲着
  • 20210421❤️肉桂控的肉桂沒有想像中全麥麵體的粗實,較柔軟些也不乾澀,但是依然有咬勁肉桂餡不少,是我愛的濃郁辣妹款 但是屬於較溫潤柔軟的辣妹 甜度適中並不
  • 祝琛做海浪,只给它一个飞扬的走向,可是有多高、多弯、浪尖多细,都是炉火里泥土最终去完成的。在祝琛身上有许多反差,第一次见到他根本想不到,这位从北方来的兄台,长得
  • 一切行为都不要盲目跟随浊世的众生,要按佛陀的律藏中所讲的那样行持,一切功德的所依是清净的戒律,护持三乘戒律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摩诘经上善佛国,表说
  • 更多时候,只有我们在看惯那种种人生险境,领略过各种绮丽风景后,才会明白的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远方的景色走进了,就是自己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放远了,就是别人眼中
  • 扎根江西,辐射全球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敏华控股1992年在香港成立,专注于沙发、床垫及智能家居领域,借沿海开放城市“地利”优势,凭出口起家,先后拓展至东亚、欧
  •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每日品读】《问佛》文 仓央嘉措.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
  • 结果信徒以为赵州禅师说的依然是他那没有带的“礼物”所以回答没什么可带走的。信徒没懂赵州禅师的意思,因此说自己什么也没拿,无法放下。
  • 2018年,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节点,一半属于高中,一半属于大学,觉得自己还是有一些改变,至少……不是坏的改变,希望到来的2019是美好的,是幸福的,是有惊喜的吧日
  • 法令纹、鱼尾纹、抬头纹、颈纹……似乎每个部位在经过年龄的“修饰”后,都获得了一个专属名称。有皱纹可能是件好事,能够传达一种真诚的信号。1.真诚微笑印象更深。一个
  • 为了促成这笔交易,马刺在向湖人索要一个不受保护的首轮选秀权。为了促成这笔交易,马刺在向湖人索要一个不受保护的首轮选秀权。
  • 你现在还把钱放银行一个月拿一百多元利息?你现在还把钱放银行一个月拿一百多元利息?
  • 爬上来讲,放放和轻轻大概一月或二月完结,这之后会休几个月,六月底发新文,因为大家还是一直叫俺秋秋,挂着个没秋字的笔名叫秋秋看起来好诡异,所以明年六月开文前会再
  • 浮光掠影,史官叹,六纪声沉郁。前尘如梭,星霜换,紫禁朱颜故。
  • 在Steve Eum的解读中,我们体会到全新一代瑞虎5x基于Life In Motion3.0家族式设计语言所倾注的用心,不仅造型上赋予了颜值神格,也通过细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