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之人“心”与身外之物不能让人健康长寿】

所谓的道家之人“心”,就是道家道教道人之“本心”。这样的“本心”,就是道家道人修身和养生的基本场所。所以,道家思想就是“心思想”,道家哲学就是“心哲学”,道家文化就是“心文化”。由此可见,人的“本心”就是人类一切力量的本源,是修身和养生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国学大师饶宗颐在《老子想尔注校证》中说到:“道人畏辱,故不贪荣,但归志于道,唯愿长生。”“道人同知俗事、高官、重禄、好衣、美食、珍宝之味耳,皆不能致长生。”饶宗颐告诫今天的我们,贪图虚荣的人不可能健康长寿。尤其是那些热衷于俗事的人,一门心思拼命去追求升官发财、追求功名利禄、追求奢侈消费、追求山珍海味和琼浆玉液、追求金银财宝等各种财富的人,都不可能健康长寿。这些人表面上看起来是“厚养自己的肉体”“富养自己肉体”不惜一切代价,但是他们却忘记了“厚养自己的本心”和“富养自己的本心”,他们完全脱离了修身和养生的基本场所,也就是违背了“天道”“天德”和“天命”“天理”,其结果就像老子说的“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样,也像孔子断言的那样“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原创首发。文章阐发仅是本博观点)
#醉美贵州水长流[超话]##良知无敌##仁德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22全民营养周 --“0糖”,有啥不一样?

一、低糖、无糖为何那样“红”?

大家在刷手机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最近的一段时间,标注“低糖”、“无糖”甚至“0糖”的食品充斥着大小荧屏,似乎大家都对“糖”唯恐避之不及,这又是为什么呢?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因能量摄入过多导致的慢性疾病呈高发态势。据2020年最新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中国居民18岁以上的成年人群中超重肥胖人群已超过了总人群的50%。而与糖代谢相关的糖尿病患病情况也很不乐观,2012年中国成年居民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9.7%,相当于在2002年患病率(4.2%)的基础上翻了一倍。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广泛开展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其中“减糖”是控制能量摄入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人对甜味的喜好是与生俱来的,婴儿出生第一天就会在尝到甜味后露出笑容。如何才能既满足人们对甜味的喜好,而又不过多的摄入糖呢?特别是对于需要控制糖摄入的人群,是一个重要问题。

甜味剂作为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为这些人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因甜度高、能量低或不含能量、工艺性能稳定、安全性高等特点,甜味剂在过去100多年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各种“低糖”、“无糖”甚至“0糖”的食品饮料便成了食品界的新宠儿。

二、“0糖”真的是没有糖么?

关于包装食品和饮料上对于糖含量的标注,我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是有着严格定义的。

按《GBZ21922-2008 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的要求,食品包装上对于“糖”的概念,是包括全部的单、双糖类,如葡萄糖、果糖、蔗糖和麦芽糖,既不是广义的“糖”——即碳水化合物的意思,也不是狭义的“糖”——即蔗糖的含义。因此,“0糖”和“0蔗糖”还是不一样的。

三、至于这些单糖和双糖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下表所示。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双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注:半乳糖和乳糖一般只存在于乳类中

另外说一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冰糖和红糖,以及片糖、黄糖和黑糖等粗制糖中的主要成分,其实都是蔗糖;蜂蜜的成分较为复杂,除了乳糖和半乳糖,蜂蜜基本上是个单双糖的大杂烩,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掺杂少许麦芽糖和蔗糖;果葡糖浆是用玉米淀粉为原料制成的糖类混合物,除水分外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

四、那什么又是“无糖”或“0糖”?

按照《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关于“无糖”和“低糖”的定义,当食物或饮料中的单、双糖含量≤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时,就可以标注为“无糖”、“不含糖”或“0糖”了;而当食物中的单、双糖含量尚未达到无糖标准,但含量≤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时,这种食品或饮料就可以标注为“低糖”。

五、“糖”与“非糖”

为了保持甜美的口味,同时又要迎合消费者“无糖”和“低糖”的消费需要,商家会选择使用代糖或甜味剂来取代食品配方中的部分或全部添加糖。低/零卡甜味剂是被加到食品和饮料中提供甜味的一种配料,提供极少甚至零水平的卡路里。

目前经过国家批准允许商用的甜味剂有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甜叶菊糖苷等,此外还有名字里带“糖”但并不属于糖的甜味剂,如木糖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等糖醇类物质也属于甜味剂,它们为消费者提供了减少糖的摄入同时又不必牺牲甜味的一种解决途径。

从最初的糖精钠到目前的各种糖醇,由于消费者对甜味剂初始原料的偏好,甜味剂的选择越发地倾向于接近天然单、双糖的成分,比如麦芽糖醇等,但实际上,只要是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种类和剂量添加的甜味剂,对于人体健康都是安全的,无需特别担心。特别是与天然糖分结构相近的糖醇类物质,目前在允许使用名单上的糖醇的安全性都是十分可靠的。

低/零卡甜味剂为我们提供了降低膳食中能量和糖水平的简单途径,同时不会影响人们对甜味食品和饮料的享受。大量的科学出版物广泛阐述了低/零卡甜味剂对人体的营养益处,例如口腔健康,低血糖和胰岛素血症反应,体重管理,这都是由于其低或无致龋性,更缓慢地或不完全地被肠道吸收。

甜味剂在美国、欧盟及中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有的品种使用历史已长达100多年。甜味剂的安全性已得到国际食品安全机构的肯定,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食品安全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加拿大卫生部等机构对所批准使用的甜味剂的科学评估结论均是: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甜味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对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品种以及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都有具体规定。这些规定都是基于专家的科学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的,只要按标准使用,是有安全保障的。

我们以麦芽糖醇为例,这是一种通过氢化麦芽糖后得到的糖醇,运用在食品中可产生与蔗糖相同的甜度,但是由于化学构型与蔗糖和麦芽糖均不一样,因此并不会像蔗糖或麦芽糖一样引起血糖和血胰岛素的剧烈波动,也不会产生像可消化碳水化合物那样多的热量,对于控制体重增长和稳定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外,由于氢化后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麦芽糖醇不会被细菌发酵产酸,特别是不会在口腔内被细菌利用产生腐蚀牙釉质的酸性物质,因此也不会像蔗糖一样引起龋齿,具有一定的抗龋齿效果。而且,按《GB 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对在糖果、面包、糕点和饼干等食品中麦芽糖醇的添加量甚至都没有做添加量上限的限制,其食用的安全性可见一斑。

1964年,日本就已经开始工业化生产麦芽糖醇,麦芽糖醇在欧美等国也已经商品化多年。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对它们的最大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不做限定。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芬兰、挪威、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许多国家均已批准麦芽糖醇在食品中的应用。可见其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受到承认的。

六、0糖=0能量?

首先一个简单的回答,“0糖”并不等于“0热量”。从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普遍认知来讲,选择标准“0糖”或“低糖”食品或饮料时,实际上是在选择一种低热量的食品或饮料,因为在各种正确或不正确的营养知识宣传中,人们已经对“糖”和“热量”还有“不健康”之间建立了一种隐含的联系。

但是,我们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部分的食品和饮料中,“0糖”并不代表着“0热量”,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我们得回到《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找到对能量(也就是热量)的说明。当一种食物或饮料中,所提供的能量≤17kJ/100g(固体)或100ml(液体),且脂肪成分所提供的能量占比量≤总能量的50%时,这种食品或饮料即被认为是“无能量”或“0能量”的,所以标注“0热量”的食品或饮料并不是真正的绝对无热量。

而且在部分食品中,除了单、双糖以外,还有其他不可避免存在的食物成分也在发挥着供能作用,比如饼干除了糖之外,还有面粉等就能在人体消化之后产生能量。因此像饼干这类食物,即便非常严格地一粒糖也不添加,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符合“0热量”,这一点和完全依靠添加糖或甜味剂引入甜味及热能成分的饮料不一样,饮料可以做到的严格符合“0热量”标准。

不过生命本身就是能量活动支撑起来的,无边际地追求“0能量”或“0热量”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理性的。对热量过分焦虑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会给生活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为什么不学会享受美食、享受运动,让生活变得美好起来,而去纠结那一串串数字呢?

汉齐盐鲁豉共壶

焦新帅

此器灰陶质、传出古都洛阳。器物长19.2公分,宽10.5公分,高15公分,空腹长方体,器腹内间有隔壁,分为不可通连的两部分,器身上并排开有两圆孔,孔高出器身2公分,口径6.4公分,呈略翻卷状。器身正面四边及中间有边栏与界格,左右均分刻划隶书铭文“齐盐”、“鲁豉”,底部为素面,背与左右分刻划边栏和菱形花纹。图案铭文皆湿刻,即器物为未干陶坯在烧制之前刻划,器身六面棱角皆作抹角处理,甚为精致。

此器乃汉代盛放盐、豉两种调味品的饮食用具,其未有任何使用痕迹,一如新制,故应为充当殉葬品的冥器是也。何谓“共壶”?通过四字铭文其意显见,即同时储存盐和豉的连体壶,齐盐鲁豉即指齐国生产的盐与鲁国生产的豆豉。《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臣请处蜀郡严道邛邮,遣其子母从居,县为筑盖家室,皆廪食给薪菜盐豉炊食器席蓐。”清吴伟业《哭志衍》诗:“盐豉下鱼羹,椒兰糝鳧臛。”潘飞声《袁仲濂判官招集第一楼》诗:“沙鸟风帆归画幌,刀鱼盐豉上晶盘。”此中可见盐和豉是古人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品。

两汉乐府《古艳歌》有云:“白盐海东来,美豉出鲁门。”可见齐国生产的盐与鲁国所产的豉为当时的美品,备受时人推崇,流行一时。西晋孙楚《出歌》亦有诗云:“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南朝梁何逊《七召》罗列天下美食,所撰臻美调味品即有“海椒鲁豉,河盐蜀姜。”
古人先民将盐豉共置一器之中极为常见,此中更可显见先民的生活智慧,《太平御览·饮食部》卷十三载:“豉,《史记》曰:蘖面盐豉千答。徐广曰:或作‘合’,器名。”谢承《后汉书》载:“羊续为南阳太守,盐豉共一角。”《太平御览》引“一角”作“壶”字,此处记载了生活极为简谱的羊续饮食简单,常常是在一个调味壶中盛放盐豉,他使用的壶应与斯壶相近。此器在两汉时期并无固定名称,有曰“壶”、“筩”,又有谓之“椭”者,《急就篇》云:“椭,小桶也,所以盛盐豉;按凡狭长之器皆得曰椭。”《广韵》载:“椭,器之狭长。”这些不同的称呼皆是各地依其形态而形成的。
豉,食品名,即豆豉,用黄豆煮熟霉制而成,常用以调味。许慎《说文解字》曰:“豉,配盐幽尗也。”“配盐”指的是用盐来盐渍、发酵;《急就篇》颜注:“豉者,幽豆而为之也。”释意完全相近,皆强调一个“幽”字,“幽”指的是放置在室内昏暗避光之地,而且发酵用的坛子本身需要密封,密封后的坛子,。这些都是制作豆豉的最基本方法。《广雅》说饮食曰:“寝、䤁、郁、廦、幽也。”幽与鬱同义。以豆鬱之,其味苦。《楚辞·招魂》曰:“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王逸注云:“大苦,豉也。辛谓椒姜也。甘谓饴密也。言取豉汁调和以椒姜咸酢,和以饴蜜,则辛甘之味皆发而行也。”《释名》载“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故齐人谓豉声同嗜也。”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载作豉法:“先作暖荫屋,坎地深三二尺。屋必以草盖,瓦则不佳。密泥塞屋牖,无令风及虫鼠入也。开小户,仅得容人出入。厚作篱以闭户。四月、五月为上时,七月二十日后八月为中时;余月亦皆得作,然冬夏大寒大热,极难调适。”齐鲁大地有生产豆豉的历史传承,且技术领先,此中无不透露着鲁国的豆豉生产水平与时人对豆豉的钟爱之情,齐人谓“豉”声同“嗜”更显现先民之嗜豉之风。
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古代国之命脉,我国历史上主张盐铁制,官府经营盐铁,寓税于价,《管子·海王》载:“唯官山海为可耳”。《盐铁论·贫富》曰:“食湖池,管山海”。盐为古代调味品之代表,在我国史籍中屡见不鲜,《尚书·说命》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齐国产盐历史久矣,《尚书·禹贡》有载:“海岱惟青州······厥贡盐、、海物惟错。”青州即齐国古地,春秋之时,齐国盛产海盐。《管子·地数》载:“齐有渠展之盐······君伐菹薪煮秭水为盐。”可知齐国之盐盛名。《礼记·曲礼》载:“醯醢之美,而煎盐尚之,贵天产也。”此处之煎盐即海水煮盐,可想见古人以海盐为尚。《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皇帝内经·素问》载:“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莱州曾出土我国存世最大的东汉青铜玺印“右盐主官”即可一证也,齐盐不仅满足了时人的生活需求,也成就了齐国的霸业。
此器制模后,胚体表面水分尚未挥发,陶体还处于易于塑形的阶段,因此,湿胎刻划铭文书写性更强,能保留书写的流畅性,因后者可叠加至前者线条之上,所以细微处也可见到书写的步骤与“笔路”,四字铭文应用较细竹、木类削制工具划刻而成,一如用笔代刀,单刀而就。四字开合有度,洒脱自然,有张有弛,动静鲜明,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此中可见节奏之明快,前二字静若处子,“鲁”字渐开张,直至末字大开大合,右半部“支”部分更是左右跋扈,如一件草书作品般达到高点,好不精彩,激荡人心。
铭文“齐”字下多出四点,很接近“齋”字,则是因为汉时“齐”“齋”为通假字,东汉《肥致碑》中的:“君师魏郡张吴,齐晏子。”的齐即作“齋”字,又如1954年在山东沂南北寨村出土的画像石墓榜题铭文“齐桓公”亦如此。“鲁”字的四点也增多了一笔,再看“豉”字的左半部又少了两笔,这些在两汉陪葬品铭文中较为常见,这些制作工匠匆匆而就多有荒率不顾。此铭绝精之地是“豉”字的“支”部捺笔,可谓是画龙点睛之举,唯此笔作双钩如白描状,其不仅起到力能扛鼎的画面感,也使得整体隶书气息愈加浓烈,这样的双钩刻法在山东和四川江苏一带画像石题记中有数例,如徐州画像石博物馆所藏《东汉永元十六年刻石》、山东肥城栾镇村所出《张文思画像石题记》皆如斯,而于陶器铭文中甚少,此器之珍可作管窥矣。
齐盐鲁豉可见在两汉时期已然成为好盐豉的代表,也成了好调味品的象征,备受时人青睐,故在事死如事生的汉代,人们会将寓意最好的器物作为陪葬品,即表达孝心和最美好的祈愿。从此器之中也可窥得古代齐鲁两国盐豉的生产水平,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之中的深远影响,不仅带给我们浓厚的文化钩沉,也带给我们极高的艺术滋养。 https://t.cn/RxBHUwf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爱与被爱都是有原因的。窝爸捧着真心过去的时候窝妈也把自己的真心给了窝爸,窝爸对窝妈温柔体贴细心,窝妈对窝爸又何尝不是,窝爸送他的高尔夫球杆他摸了又摸抱在怀里不舍
  • 【骄傲转发!了不起的中国高铁家族[good]】它们是大国动脉,连接起中华大地的每片土地;它们是国之重器,见证着中国科技的高速崛起。一列高铁,让家更近,让思念里的
  • #永州住博会# 【住博会专访|金龙白天鹅实业董事长唐海林:打造生态宜居新标杆】 经市政府批准,永州市第一届住宅产业博览会明日将在冷水滩区滨江广场盛大启幕,目前
  • #林阵磨枪[超话]# 《情侣飞行棋》摇的都是好位置 图二简介 编辑了个图三棋盘(单独截是放不出来的;再补一个能说的吧 写的第三副棋 开局上高速 看不到可以来
  • 【#上海最高寿老人114岁4次蝉联榜首# #上海百岁老人达3418位# 】#今日重阳#10月14日,上海市民政局发布了最新上海百岁寿星榜。现年114岁的徐素珍(
  • 【受注预约】ちったいきらら小枕头钥匙链 10/22(周五)截止,好评预约中! 手感特好!大小约为长11cm×宽5cm 正好可以放进口袋里! ※本商品为完全预
  • 【辽宁疾控、沈阳疾控发布提醒!】传播链延长,辽宁省疾控中心再次发布提示 10月20日,河北省邢台市、甘肃省张掖市报告新增核酸阳性人员。为做好我省疫情防控,保护
  • 世纪末星际牛仔 妆容教程 听着Citypop 我们回到蓝色眼妆当道的世纪末 1998年 我行走在午夜的东京街头 这是一个以COWBOY BEBOP为灵感创作的妆
  • 随机播放里切换到了张杰的歌 下意识的想按下一曲 心里说服自己 算了还是安静听完吧 是啊 好久好久没有听过张杰的歌了 脑海里回想起追星的那些年 仿佛还在昨天
  • #每日一善[超话]#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感恩不是单纯的品德,而是鲜活的气场,是清纯的能量,是立体全息的吸引,是同频共振,是吸引力法则的精髓所在。赠人
  • #惠城身边事#【惠城:项目为王蓄动能 击鼓催征“开门红”】惠城区产业园区内机械轰鸣,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金山新城内,粤港澳大湾区产城人文融合新地标——天安数码城
  • #霍建华[超话]#周五愉快![鲜花][鲜花] ❤️2021.10.22【心语道早安】 ﹊﹊﹊﹊﹊ 朝迎日出, 暮送斜阳。 走过千山万水, 看过风起云涌, 千
  • 你们有没有吃过这种软枣!不知道正确叫法是啥,外边看起来像青梅,但是里面切开长得像迷你版的猕猴桃一样,吃起来也像猕猴桃,我觉得要比正常的猕猴桃要更甜一点,软软嫩嫩
  • #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一周年# #秦兵马俑遇见海昏侯# 【抽奖福利】 2021海昏汉文化旅游月从9月29日开幕至10月28日,以“赏秦俑雄风,品海昏汉韵”
  • 民以食为天,靠“吃吃喝喝”来保养,简单、高效、又省钱。 而我的保养方式决定不是吃鱼胶燕窝和海参鲍鱼滋补养生保健汤,因为我懒也不爱花钱买假货(各类民间滋补品来源太
  • 小花猪的故事(第四十六回) 小花猪听了一堂课,明白了很深的道理,敌人使你成长最快,没有竞争就没有激励,小花猪懒的出名,但在一个充满了谁更快谁吃得更多,吃得更好的
  • 据统计截至10月19日17:00时山西省青基会共收到抗汛救灾和灾后重建捐款699笔累计总额2298671.35元(图一) 三晋文明守望专项基金共收到捐款6607
  • 总结个人经验,长久看待时与事,你信谁和你跟谁,是行程爱情和家的文化根基,信是一种灵魂,千里之外志在,自在千里之外,浅显的论理,深奥的内涵,实践的技能,是决定思想
  • 温哥华博物馆里的热情难却的 欧阳锋+迪克牛仔(发型)的大哥 也绝对不能忘记!虽然只有短暂的接触!! 相识起源于一句“Did you check-in?” 我那肯
  • #中医心理学[超话]# 什么是人生 人生?人生就是三世的轮回显现,人生魂,生命是大宇宙的浓缩;人的元神,宿命,就是本源之外,元神的累世转回的集合;天魂天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