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 #黄帝故里新郑#
天地之中 大河之南
具茨山下 溱洧河畔
华夏文明从这里开端
斗转星移 沧海桑田
岁月在新郑留下的印记
清晰可循

翻开新郑
文明之风拂面而来
文学兴盛经久不衰

品读新郑
绚丽文化目不暇接
遗留文物星耀苍穹

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
新郑市梨河镇赵庄潩水东岸上
石器在碰撞中叮当作响
先民们在这里狩猎采集 繁衍生息

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
从“茨民氏”到“辰放氏”
具茨山地区的古老族群
从狩猎走向部落
遗留下3000多处岩画
神秘的“无字天书”
被视为中华文明可考的源头

8000年前新郑裴李岗人
制陶器 作仓廪 巧酿酒 精研谷
开启中原地区农耕时代
文明在此初露曙光

5000年前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新郑出生
联炎帝 战蚩尤 统一华夏 始制衣冠
建立“中华第一古都”有熊国
被亿万华人视作心灵圣地、精神家园
中华五千年文明由此开端

45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
黄帝后人重黎受封有熊
在此建立祝融之,成为春秋楚国先民起源地
距城区向西7.5公里
人和寨龙山文化古城址,90米的城墙夯土
历经风雨屹立不倒,诉说着漫长的故事

进入夏商时代
新郑市区向北6公里,168万平方米望京楼遗址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商代城址“套”在夏代城址上
京畿之地上演“双城记”

春秋之初
周宣王之弟姬友将在陕西的封地“郑”
迁到溱洧之水交汇处,建立“四十五里牛角城”
定名“新郑”
直至今日从未易名

此后2700多年
韩灭郑、秦一统
历经唐宋元明清
走进新中国撤县设市
跻身全国县域百强,稳坐河南县域经济首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中华文明在这里
传承有序、延续至今

从子产不毁乡校
开创国家文明教化
到仁义胡同里的礼让佳话
在民间广为流传
文明风尚与新郑相伴至今

道德模范井喷涌现
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文明已成为新郑的“底色”

当历史的烙印借助文字
雕刻在新郑逝去的时光里
流传下耳熟能详的诗词、名篇、成语
传诵至今、经久不衰
厚重积淀的精神给养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文明起源于文字
文字滥觞于岩画

从具茨山上星罗密布,刻满符号和图案的岩画
到黄帝史官仓颉造字,始作书契、以代结绳
文字在时光中初见雏形
为后世经典流传奠定基础

被誉为“东方最浪漫的爱情诗”的21篇《诗经・郑风》
至今仍在溱洧河畔回荡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尽是女子相思的优雅和惆怅
“出其东门 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 匪我思存”
尽显男子温润如玉的品质
更有“溱与洧 方涣涣兮”中
重现新郑“三月三”上巳节
青年男女在溱洧之畔的热情率真

翻开《左传》品春秋
关于新郑的篇章散落全书
开篇《郑伯克段于鄢》,从新郑起笔讲述春秋诸侯纷争
《烛之武退秦师》以舌辩之能,说退新郑城下秦晋联军
《子产论证之宽猛》蕴含思想,被孔子推崇为“古之遗爱”

从春秋纷争到风云战国
语出新郑的成语、典故不胜枚举
名相子产“不毁乡校”
广开言路是为仁
刺客聂政为友报仇
“屠肠决眼”是为义
国君郑庄公“掘地见母”
其乐融融是为礼
商人弦高“犒师救国”
退秦军是为智
郑商立盟
“尔无我叛 我无强贾”是为信
仁、义、礼、智、信的优良品德
植入血脉、沁润人心

那些唐诗宋词的鼎盛时光中
生于新郑的白居易《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讽喻诗意激气烈
闲适诗淡泊平和,冢于新郑的欧阳修《醉翁亭记》《卖油翁》,开创一代新文风

那些悲欢离合的诗句
在新郑尘封的历史中俯首皆是
唐朝中兴名相裴度,“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的惬意
隐居东里的布衣诗人杨朴“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的洒脱
大明首相高拱“无端清切惊残梦,暗引悲秋万里心”的伤感

如今的新郑
将这些诗词文化资源与时代的发展血脉相连
通过白居易故里诗歌文化季、欧阳修经典诵读等
活动传承诗歌文化,打造“中华诗词之乡”品牌
传承文化基因,倡树时代新风

1977年裴李岗遗址
因其鲜明时代特征和独特文化风貌
被考古界命名为“裴李岗文化”
填补了仰韶文化以前的空白
遗址中发现的碳化枣核
印证了穿越历史烟云的红枣早已融入当地日常生活、民俗习惯
在新郑演绎着独特的“红枣文化”

“三月三 拜轩辕”
每年一届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将华夏炎黄子孙齐聚新郑
生动诠释着“黄帝文化”的魅力
成为“黄河文化”的奠基和精髓

因百家姓90%出自黄帝姬姓分支
新郑衍生出“姓氏根亲文化”
成为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
寻根圣地

春秋战争之多者莫如郑
战国战争之多者莫如韩
春秋期间380场战争近一半与新郑有关
各类遗址、民间故事、古迹文物构成了独特的“郑韩文化”
溱洧河畔至今回荡着《郑风》古韵
“诗经文化”在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的新郑
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圣贤
郑国名相子产、法家先驱邓析、
战国思想家申不害
水利家郑国、法家韩非
西汉政治家张良
建筑学鼻祖李诫、诗王白居易
元代思想家许衡、大明首相高拱
……
他们的品德、人格、思想、学说、贡献及影响
构成了厚重的“圣贤文化”
千百年来为新郑这座城提供着精神给养

从裴李岗时期开启手工业生产
到郑韩时期冶铁锻造巅峰发展
以至“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直至今日
新郑的手工艺人仍用工匠精神,守护着传统文化
“非遗文化”在新郑历久弥新
太清村舞狮、时家牛皮鼓
三里岗村李记菜刀
枣花馍、剪纸、香包膏药
水晶雕刻、金属錾刻
……

众多传统记忆
在传承中创新
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
新郑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华灯初上时,满城尽是戏迷声
各类公益培训中,市民从“享受文化”变“参与文化”
城市书房和农家书屋里的“书香四溢”
乡村老人在家门口看戏的“欢声笑语”
让新郑更具文化内涵、文化温度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其一
被郭沫若誉为“东方最美的青铜器”的莲鹤方壶
1923年在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
为安顿此批文物而成立河南博物院
“先有郑公大墓后有河南博物院”成为共识

同时期的郑韩故城遗址,被称作“露天博物馆”
16平方千米内遗珠散落宫殿宗庙基址、铸铁遗址、冷藏室遗址、铜兵器坑、钱范遗址、制陶遗址
成为世界范围同时期、保存最完整、城墙最高、面积最大的古城

漫游新郑
可以走上2700多年的古城墙,静听穿越时空的城下厮杀
在郑王陵车马坑旁,亲眼目睹郑国国君的豪华车队
从郑国祭祀遗址的九鼎八簋中,感受历史中的余烟缭绕
透过青铜编钟的夔龙纹饰
跨越千年觅“郑声”

从幽深小径中的欧阳文忠公园
到威严古朴的县衙二堂
从别具韵味的卧佛寺塔
到古朴安静的南街古巷
新郑108处文物保护单位
经历了岁月风雨积淀
是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实物见证
承载着新郑“活”的城市记忆

唤醒沉睡的“文物库存”,滋养百姓生活
凤台寺塔、卧佛寺塔、考院、接旨亭、水月寺、新密禹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一系列文物古迹相继修缮
群众可以近距离触摸
感知身边的历史

郑韩故城东北角城墙遗址公园
大吴楼手工作坊遗址公园
李家楼郑公大墓遗址公园
裴度公园
后端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
......
一批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项目加入旅游元素
让文物遗址惠及民生、传承文化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8000年的文化积淀
厚积薄发为信心和底气
以“古”闻名的新郑
正奋力谱写
以“新”出彩的时代华章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 #黄帝故里新郑#
天地之中 大河之南
具茨山下 溱洧河畔
华夏文明从这里开端
斗转星移 沧海桑田
岁月在新郑留下的印记
清晰可循

翻开新郑
文明之风拂面而来
文学兴盛经久不衰

品读新郑
绚丽文化目不暇接
遗留文物星耀苍穹

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
新郑市梨河镇赵庄潩水东岸上
石器在碰撞中叮当作响
先民们在这里狩猎采集 繁衍生息

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
从“茨民氏”到“辰放氏”
具茨山地区的古老族群
从狩猎走向部落
遗留下3000多处岩画
神秘的“无字天书”
被视为中华文明可考的源头

8000年前新郑裴李岗人
制陶器 作仓廪 巧酿酒 精研谷
开启中原地区农耕时代
文明在此初露曙光

5000年前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新郑出生
联炎帝 战蚩尤 统一华夏 始制衣冠
建立“中华第一古都”有熊国
被亿万华人视作心灵圣地、精神家园
中华五千年文明由此开端

45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
黄帝后人重黎受封有熊
在此建立祝融之,成为春秋楚国先民起源地
距城区向西7.5公里
人和寨龙山文化古城址,90米的城墙夯土
历经风雨屹立不倒,诉说着漫长的故事

进入夏商时代
新郑市区向北6公里,168万平方米望京楼遗址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商代城址“套”在夏代城址上
京畿之地上演“双城记”

春秋之初
周宣王之弟姬友将在陕西的封地“郑”
迁到溱洧之水交汇处,建立“四十五里牛角城”
定名“新郑”
直至今日从未易名

此后2700多年
韩灭郑、秦一统
历经唐宋元明清
走进新中国撤县设市
跻身全国县域百强,稳坐河南县域经济首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中华文明在这里
传承有序、延续至今

从子产不毁乡校
开创国家文明教化
到仁义胡同里的礼让佳话
在民间广为流传
文明风尚与新郑相伴至今

道德模范井喷涌现
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文明已成为新郑的“底色”

当历史的烙印借助文字
雕刻在新郑逝去的时光里
流传下耳熟能详的诗词、名篇、成语
传诵至今、经久不衰
厚重积淀的精神给养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文明起源于文字
文字滥觞于岩画

从具茨山上星罗密布,刻满符号和图案的岩画
到黄帝史官仓颉造字,始作书契、以代结绳
文字在时光中初见雏形
为后世经典流传奠定基础

被誉为“东方最浪漫的爱情诗”的21篇《诗经・郑风》
至今仍在溱洧河畔回荡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尽是女子相思的优雅和惆怅
“出其东门 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 匪我思存”
尽显男子温润如玉的品质
更有“溱与洧 方涣涣兮”中
重现新郑“三月三”上巳节
青年男女在溱洧之畔的热情率真

翻开《左传》品春秋
关于新郑的篇章散落全书
开篇《郑伯克段于鄢》,从新郑起笔讲述春秋诸侯纷争
《烛之武退秦师》以舌辩之能,说退新郑城下秦晋联军
《子产论证之宽猛》蕴含思想,被孔子推崇为“古之遗爱”

从春秋纷争到风云战国
语出新郑的成语、典故不胜枚举
名相子产“不毁乡校”
广开言路是为仁
刺客聂政为友报仇
“屠肠决眼”是为义
国君郑庄公“掘地见母”
其乐融融是为礼
商人弦高“犒师救国”
退秦军是为智
郑商立盟
“尔无我叛 我无强贾”是为信
仁、义、礼、智、信的优良品德
植入血脉、沁润人心

那些唐诗宋词的鼎盛时光中
生于新郑的白居易《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讽喻诗意激气烈
闲适诗淡泊平和,冢于新郑的欧阳修《醉翁亭记》《卖油翁》,开创一代新文风

那些悲欢离合的诗句
在新郑尘封的历史中俯首皆是
唐朝中兴名相裴度,“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的惬意
隐居东里的布衣诗人杨朴“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的洒脱
大明首相高拱“无端清切惊残梦,暗引悲秋万里心”的伤感

如今的新郑
将这些诗词文化资源与时代的发展血脉相连
通过白居易故里诗歌文化季、欧阳修经典诵读等
活动传承诗歌文化,打造“中华诗词之乡”品牌
传承文化基因,倡树时代新风

1977年裴李岗遗址
因其鲜明时代特征和独特文化风貌
被考古界命名为“裴李岗文化”
填补了仰韶文化以前的空白
遗址中发现的碳化枣核
印证了穿越历史烟云的红枣早已融入当地日常生活、民俗习惯
在新郑演绎着独特的“红枣文化”

“三月三 拜轩辕”
每年一届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将华夏炎黄子孙齐聚新郑
生动诠释着“黄帝文化”的魅力
成为“黄河文化”的奠基和精髓

因百家姓90%出自黄帝姬姓分支
新郑衍生出“姓氏根亲文化”
成为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
寻根圣地

春秋战争之多者莫如郑
战国战争之多者莫如韩
春秋期间380场战争近一半与新郑有关
各类遗址、民间故事、古迹文物构成了独特的“郑韩文化”
溱洧河畔至今回荡着《郑风》古韵
“诗经文化”在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的新郑
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圣贤
郑国名相子产、法家先驱邓析、
战国思想家申不害
水利家郑国、法家韩非
西汉政治家张良
建筑学鼻祖李诫、诗王白居易
元代思想家许衡、大明首相高拱
……
他们的品德、人格、思想、学说、贡献及影响
构成了厚重的“圣贤文化”
千百年来为新郑这座城提供着精神给养

从裴李岗时期开启手工业生产
到郑韩时期冶铁锻造巅峰发展
以至“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直至今日
新郑的手工艺人仍用工匠精神,守护着传统文化
“非遗文化”在新郑历久弥新
太清村舞狮、时家牛皮鼓
三里岗村李记菜刀
枣花馍、剪纸、香包膏药
水晶雕刻、金属錾刻
……

众多传统记忆
在传承中创新
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
新郑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华灯初上时,满城尽是戏迷声
各类公益培训中,市民从“享受文化”变“参与文化”
城市书房和农家书屋里的“书香四溢”
乡村老人在家门口看戏的“欢声笑语”
让新郑更具文化内涵、文化温度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其一
被郭沫若誉为“东方最美的青铜器”的莲鹤方壶
1923年在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
为安顿此批文物而成立河南博物院
“先有郑公大墓后有河南博物院”成为共识

同时期的郑韩故城遗址,被称作“露天博物馆”
16平方千米内遗珠散落宫殿宗庙基址、铸铁遗址、冷藏室遗址、铜兵器坑、钱范遗址、制陶遗址
成为世界范围同时期、保存最完整、城墙最高、面积最大的古城

漫游新郑
可以走上2700多年的古城墙,静听穿越时空的城下厮杀
在郑王陵车马坑旁,亲眼目睹郑国国君的豪华车队
从郑国祭祀遗址的九鼎八簋中,感受历史中的余烟缭绕
透过青铜编钟的夔龙纹饰
跨越千年觅“郑声”

从幽深小径中的欧阳文忠公园
到威严古朴的县衙二堂
从别具韵味的卧佛寺塔
到古朴安静的南街古巷
新郑108处文物保护单位
经历了岁月风雨积淀
是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实物见证
承载着新郑“活”的城市记忆

唤醒沉睡的“文物库存”,滋养百姓生活
凤台寺塔、卧佛寺塔、考院、接旨亭、水月寺、新密禹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一系列文物古迹相继修缮
群众可以近距离触摸
感知身边的历史

郑韩故城东北角城墙遗址公园
大吴楼手工作坊遗址公园
李家楼郑公大墓遗址公园
裴度公园
后端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
......
一批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项目加入旅游元素
让文物遗址惠及民生、传承文化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8000年的文化积淀
厚积薄发为信心和底气
以“古”闻名的新郑
正奋力谱写
以“新”出彩的时代华章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 #黄帝故里新郑#
天地之中 大河之南
具茨山下 溱洧河畔
华夏文明从这里开端
斗转星移 沧海桑田
岁月在新郑留下的印记
清晰可循

翻开新郑
文明之风拂面而来
文学兴盛经久不衰

品读新郑
绚丽文化目不暇接
遗留文物星耀苍穹

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
新郑市梨河镇赵庄潩水东岸上
石器在碰撞中叮当作响
先民们在这里狩猎采集 繁衍生息

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
从“茨民氏”到“辰放氏”
具茨山地区的古老族群
从狩猎走向部落
遗留下3000多处岩画
神秘的“无字天书”
被视为中华文明可考的源头

8000年前新郑裴李岗人
制陶器 作仓廪 巧酿酒 精研谷
开启中原地区农耕时代
文明在此初露曙光

5000年前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新郑出生
联炎帝 战蚩尤 统一华夏 始制衣冠
建立“中华第一古都”有熊国
被亿万华人视作心灵圣地、精神家园
中华五千年文明由此开端

45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
黄帝后人重黎受封有熊
在此建立祝融之,成为春秋楚国先民起源地
距城区向西7.5公里
人和寨龙山文化古城址,90米的城墙夯土
历经风雨屹立不倒,诉说着漫长的故事

进入夏商时代
新郑市区向北6公里,168万平方米望京楼遗址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商代城址“套”在夏代城址上
京畿之地上演“双城记”

春秋之初
周宣王之弟姬友将在陕西的封地“郑”
迁到溱洧之水交汇处,建立“四十五里牛角城”
定名“新郑”
直至今日从未易名

此后2700多年
韩灭郑、秦一统
历经唐宋元明清
走进新中国撤县设市
跻身全国县域百强,稳坐河南县域经济首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中华文明在这里
传承有序、延续至今

从子产不毁乡校
开创国家文明教化
到仁义胡同里的礼让佳话
在民间广为流传
文明风尚与新郑相伴至今

道德模范井喷涌现
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文明已成为新郑的“底色”

当历史的烙印借助文字
雕刻在新郑逝去的时光里
流传下耳熟能详的诗词、名篇、成语
传诵至今、经久不衰
厚重积淀的精神给养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文明起源于文字
文字滥觞于岩画

从具茨山上星罗密布,刻满符号和图案的岩画
到黄帝史官仓颉造字,始作书契、以代结绳
文字在时光中初见雏形
为后世经典流传奠定基础

被誉为“东方最浪漫的爱情诗”的21篇《诗经・郑风》
至今仍在溱洧河畔回荡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尽是女子相思的优雅和惆怅
“出其东门 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 匪我思存”
尽显男子温润如玉的品质
更有“溱与洧 方涣涣兮”中
重现新郑“三月三”上巳节
青年男女在溱洧之畔的热情率真

翻开《左传》品春秋
关于新郑的篇章散落全书
开篇《郑伯克段于鄢》,从新郑起笔讲述春秋诸侯纷争
《烛之武退秦师》以舌辩之能,说退新郑城下秦晋联军
《子产论证之宽猛》蕴含思想,被孔子推崇为“古之遗爱”

从春秋纷争到风云战国
语出新郑的成语、典故不胜枚举
名相子产“不毁乡校”
广开言路是为仁
刺客聂政为友报仇
“屠肠决眼”是为义
国君郑庄公“掘地见母”
其乐融融是为礼
商人弦高“犒师救国”
退秦军是为智
郑商立盟
“尔无我叛 我无强贾”是为信
仁、义、礼、智、信的优良品德
植入血脉、沁润人心

那些唐诗宋词的鼎盛时光中
生于新郑的白居易《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讽喻诗意激气烈
闲适诗淡泊平和,冢于新郑的欧阳修《醉翁亭记》《卖油翁》,开创一代新文风

那些悲欢离合的诗句
在新郑尘封的历史中俯首皆是
唐朝中兴名相裴度,“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的惬意
隐居东里的布衣诗人杨朴“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的洒脱
大明首相高拱“无端清切惊残梦,暗引悲秋万里心”的伤感

如今的新郑
将这些诗词文化资源与时代的发展血脉相连
通过白居易故里诗歌文化季、欧阳修经典诵读等
活动传承诗歌文化,打造“中华诗词之乡”品牌
传承文化基因,倡树时代新风

1977年裴李岗遗址
因其鲜明时代特征和独特文化风貌
被考古界命名为“裴李岗文化”
填补了仰韶文化以前的空白
遗址中发现的碳化枣核
印证了穿越历史烟云的红枣早已融入当地日常生活、民俗习惯
在新郑演绎着独特的“红枣文化”

“三月三 拜轩辕”
每年一届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将华夏炎黄子孙齐聚新郑
生动诠释着“黄帝文化”的魅力
成为“黄河文化”的奠基和精髓

因百家姓90%出自黄帝姬姓分支
新郑衍生出“姓氏根亲文化”
成为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
寻根圣地

春秋战争之多者莫如郑
战国战争之多者莫如韩
春秋期间380场战争近一半与新郑有关
各类遗址、民间故事、古迹文物构成了独特的“郑韩文化”
溱洧河畔至今回荡着《郑风》古韵
“诗经文化”在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的新郑
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圣贤
郑国名相子产、法家先驱邓析、
战国思想家申不害
水利家郑国、法家韩非
西汉政治家张良
建筑学鼻祖李诫、诗王白居易
元代思想家许衡、大明首相高拱
……
他们的品德、人格、思想、学说、贡献及影响
构成了厚重的“圣贤文化”
千百年来为新郑这座城提供着精神给养

从裴李岗时期开启手工业生产
到郑韩时期冶铁锻造巅峰发展
以至“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直至今日
新郑的手工艺人仍用工匠精神,守护着传统文化
“非遗文化”在新郑历久弥新
太清村舞狮、时家牛皮鼓
三里岗村李记菜刀
枣花馍、剪纸、香包膏药
水晶雕刻、金属錾刻
……

众多传统记忆
在传承中创新
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
新郑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华灯初上时,满城尽是戏迷声
各类公益培训中,市民从“享受文化”变“参与文化”
城市书房和农家书屋里的“书香四溢”
乡村老人在家门口看戏的“欢声笑语”
让新郑更具文化内涵、文化温度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其一
被郭沫若誉为“东方最美的青铜器”的莲鹤方壶
1923年在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
为安顿此批文物而成立河南博物院
“先有郑公大墓后有河南博物院”成为共识

同时期的郑韩故城遗址,被称作“露天博物馆”
16平方千米内遗珠散落宫殿宗庙基址、铸铁遗址、冷藏室遗址、铜兵器坑、钱范遗址、制陶遗址
成为世界范围同时期、保存最完整、城墙最高、面积最大的古城

漫游新郑
可以走上2700多年的古城墙,静听穿越时空的城下厮杀
在郑王陵车马坑旁,亲眼目睹郑国国君的豪华车队
从郑国祭祀遗址的九鼎八簋中,感受历史中的余烟缭绕
透过青铜编钟的夔龙纹饰
跨越千年觅“郑声”

从幽深小径中的欧阳文忠公园
到威严古朴的县衙二堂
从别具韵味的卧佛寺塔
到古朴安静的南街古巷
新郑108处文物保护单位
经历了岁月风雨积淀
是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实物见证
承载着新郑“活”的城市记忆

唤醒沉睡的“文物库存”,滋养百姓生活
凤台寺塔、卧佛寺塔、考院、接旨亭、水月寺、新密禹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一系列文物古迹相继修缮
群众可以近距离触摸
感知身边的历史

郑韩故城东北角城墙遗址公园
大吴楼手工作坊遗址公园
李家楼郑公大墓遗址公园
裴度公园
后端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
......
一批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项目加入旅游元素
让文物遗址惠及民生、传承文化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8000年的文化积淀
厚积薄发为信心和底气
以“古”闻名的新郑
正奋力谱写
以“新”出彩的时代华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昨天和李老师聊了一下自己内心的想法,我觉得我没有21岁喜欢一个人的冲劲了,我们都还不够了解,距离,时间经济都是问题,两个人都要毕业了,真的在一起又能多久呢,即使
  • #万门大学##百度热议#防御才是下一次最好的进攻基金icon抢排名大战又要上演了,留给机构的时间不多了。如果突破压力位那就等回踩,一样可以做,无所谓多空,只有信
  • 富盛足球场负责人周峰告诉记者,除了这块11人制标准足球场,在井亭村足球基地内还有一片五人制足球场,占地面积486平方米,前来踢球的人也很多,并且新的11人制人工
  • 3.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或对策(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河流原因:河流流量的大
  • 3. 中医药可以解决影响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诸多难治性因素临床上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1型糖尿病患者虽然用了胰岛素,血糖控制仍然不理想,或者时高时低,波动特别大。
  • LOWA宠粉季|双十一宝藏鞋款购买清单[哇]收好这波购鞋刚需清单这个冬天承包伙伴的户外出行不知道如何选择的伙伴快来抄作业吧!欢迎分享~#双十一# #宝藏鞋子#
  • #王源游响停云22岁# 小圆,我的宝贝,我最最最爱的人,今天就22岁生日啦,又长大了一岁,也是可以和我领结婚证的年纪啦!(哈哈哈开个玩笑(狗头) 小圆,不
  • (因为添加了芝士粉,所以有的吃起来有颗粒感是正常的哦)老规矩,评论区领圈,转+评抽福利啦江西志彻禅师悟道因缘江西志彻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俗姓张,名行昌。在
  • #昆明租房 #有意向私聊我➕v商量看房!(11.16前入住可免费)交通便利:距离红旗河沟轻轨站步行路程300米生活配套:楼下有罗森、美宜佳等多个便利店,各类餐馆
  • 我真的是服了哪有tm一大清早就来找人给他帮忙的还完全没觉得是打扰到别人休息了老子今天一天,睡觉的时候你在问,赶公交的时候你在问,吃早饭的时候你在问,下午我看书的
  • ④至于所谓`中微子变脸技(三种振荡模式)……其实就是三种频率的中微子、基于`短程核力'发生了`简并现象'!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弦中子 :我其实
  • 他们不是完美的主角,会因为钱发 愁,会因为爱情放 弃重要的东西,会因为生活不如意而狼 狈 失 落,这就是最真实的人世间。人这辈子,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只有身体健康
  • 今天真素好崩溃,半夜emo编辑破防文字结果大眼还给我半路闪退也没存草稿箱,雪上加霜,遂丧失复述的欲望,总之就是想跟现在的自己说,杰斯阿普不应该占据我生活的全部,
  • 希望有关部門查清楚、下边几件寃案:《按法官刘燕明讲:下边案件是超亿元案》(2011)穗天法民二字3247号庭审开始刘燕明法官讲:你們不用讲了、一看就知是什么事了
  • #sky天空少年[超话]#sky #s.k.y天空少年# 【TODAY】2022.8.27 距离解散还有1天 距离SKY小分队合体已经6天 距离上次团全员合
  • 而对于男子来说,那个家一直都是他的家,他的根一直在那里…絮絮叨~希望每一个出嫁的女子都能被善待!有人言“我含辛茹苦培养大的女儿,被人家连窝端了”可是我觉得是被连
  • [LIST] #170527 Female CF Models Brand Big Data (Brand Reputation Index) TOP 50 f
  • 希望今年不会发不完糊墙[抓狂][抓狂]】还会带上p1的一点点签绘!❣️我的痛板价不低,但也用料十足,毕竟是个纯色斗士!
  • 虽然,我想,那树早开的花也是幸福的吧,可能她的理想就是就如此,敢为天下先,纵死无悔怨,也不失气节!我也不知道怎么买个盐也能想出这么多事情……反正啊,两天没出门,
  • 企业12、新会今古洲五金厂(招20人,男女不限)长白班,坐班,风扇车间,包吃住,待遇:包装工13-14元/小时,冲压工15-16元/小时,上班11小时/天,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