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故事】骊靬县城的来历之攻安息全军覆没

距今大约二干二百年前后,即中国秦末汉初,欧洲的罗马人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征服了迦太基,成了地中海西部的一个强大帝国。之后,又相继征服了地中海东部的埃及、马其顿和叙利亚等国。公元前70年,即中国西汉宣帝初年,由庞培、克拉苏和凯撒三人合伙掌管罗马的政权,史称“三头政治”。一日凯撒请庞培、克拉苏来共商国事,克拉苏、庞培主张“三分天下”。凯撒说:“二位兄长既然不愿合作,就请各呈己见,如何分法?”庞培说:“我一生东荡西杀,南征北战,罗马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有我洒的血汗,我愿得比较富饶的西部,以安度晚年。”克拉苏说:“我虽然手中有些钱财,但是比起天下的财富来,不过是‘九牛之一毛’,少得可怜。听说东方遍地是金,到处金光闪闪,连黑夜走路,也用不着灯笼火把,我愿分得罗马的东部以便征服东方,走向那个黄金世界。”凯撒听了低头不语,似有为难。庞培和克拉苏说道:“罗马北部,虽有高卢人扰乱,但凭你出众的才干,不久定能征服高卢,何愁不能称雄整个意大利半岛。”凯撒点头,勉强表示同意。

克拉苏既分得罗马东部,即日走马上任。因他发财心切,一心想到比叙利亚更东的地方闯一闯。他早就听说叙利亚以东有个叫帕提亚的大帝国(即今伊朗高原),势力很强大。这个帝国,中国当时称它谓安息,和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国力雄厚,民性顽强,曾多次侵略雅典城邦。但克拉苏一生戎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不相信安息帝国有多大能耐,因而他决心东进安息。于是下令征招十六岁以上的男子约四万人,组成七大军团。并收集民间废铁,铸造刀矛武器。用灵活多变的鱼鳞阵式,训练军团骑士。安息帝国对罗马帝国的日益强大,早有戒心,当克拉苏向着安息帝国磨刀赫赫的时候,安息国王也动员全国军民,准备抗击。老百姓听到国王的动员令,男子勇跃参军,妇女个个送亲人当兵,有的人甚至把美丽的长发剪下来,捐赠给国王,拧成绳子,当军士们的弓弦。安息举国上下,一片抗战的气氛。

公元前55年,西汉宣帝五凤三年,克拉苏帝领大军,水陆并进,浩浩荡荡,跨过叙利亚,向安息进发。安息国王听到罗马人大举进犯的消息,召集文臣武将,共商对策。一位名叫拉雅太的大臣上前禀说:“我帕提亚战士,能攻善战,多次进攻雅典城邦,所向无敌,名扬天下,今罗马人远道而来,所带辎重给养,必定有限。据探马所报,罗马人自塞琉基亚而来,必取经埃克巴塔纳到卡莱之路。我们可事先将这一带的百姓,牲畜、粮草搬走。派两员大将各率精兵三万,埋伏在埃克巴塔纳南北的山谷间,再派一将领带领五干骑士,前去诱敌。如敌深入,两翼伏兵夹击,克拉苏就成了瓮中之鳖。”大家一听,齐声叫好。安息国王当即发布命令,由大将军苏累纳全权指挥,照计划行事。

再说克拉苏率领大队人马,进抵安息边境,忽遇一小股敌军抵抗,这支军队,一触即退,望风而逃。克拉苏仰面大笑,说道:“听说帕提亚人能攻惯战,曾经威震西亚,今日看来,不堪一击。难怪当年的亚历山大,进军帕提亚,如入无人之境。”克拉苏正在得意,大将乌苏禀报说:“我军进入帕提亚,旗开得胜,一路顺利。但所带给养,已耗费大半,沿途又找不到粮草,请将军早作安排。”克拉苏说:“不必多虑,只要军进卡莱,打跨帕提亚人,那里有的是粮草财物,可由我们任意享用。”于是命令大军日夜兼程前进。数日后到达卡莱(今叙利亚境内)。卡莱深沟高垒,婴城固守,城堡之上,布有强弓劲弩,待命即发。克拉苏下令各军团进攻,但兵士未到城下,就被射杀回来,连续十余日,未能攻破。忽一日,谍报传来,说帕提亚人已截断后路,从四面八方围攻过来。罗马军在卡莱鏖战数十天,毫无进展,今人马死伤残重,给养即将用尽,反被安息军队围困起来,克拉苏心下着急。次日克拉苏的长子第一军团司令李西尼来见,说:“马无草料,军士已两天未吃,军心不稳,情势紧急,请父翁快作处置。”克拉苏见事已至此,即令各队自杀战马,以充军饥,并命不惜一切,强攻突围。克拉苏亲临前线指挥,日夜苦战,毫无效果。当天夜晚,克拉苏召李西尼前来,父子抱头相哭,克拉苏说:“我年老体弱,料不能生还,你可尽杀战马,让军士吃饱,拼命突围,即使有一人活着回去,告知庞培、凯撒,他们定会为父报仇。”言毕,挥泪而别。当即听得杀声四起,罗马军队,全军覆没,克拉苏自己也当了俘虏。

一日安息国王升殿,处置战俘,叫军士将熔化了的金水,灌入克拉苏口内,把克拉苏活活的烫死了。

再说李西尼带领第一军团约六干余人,拼命撕杀,至天亮,方杀出重围,身边还剩四千余人。安息大军从后面紧追,李西尼且战且走。过了一天一夜,追兵方退。李西尼心神稍定,传令军士就地休息,清点人数,尚有三干余人。从此,李西尼和罗马士兵迷失了方向,一路乞讨打猎,出入荒漠山谷,在伊朗高原上不知游荡了多少年。公元前20年,也就是中国汉成帝鸿嘉元年,安息和罗马签订和约,释放罗马战俘。罗马成千上万的父母妻子,盼望着李西尼等早日回来,可是千百年过去了,李西尼和数千罗马人仍杳无音信,下落如何,且听后话。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哎呀,它旁边还有个会议中心,峰会期间的感慨,一方面见证着盛世,一方面绕行着场地[二哈]倍儿有面儿[酷]#局气 厚道 牛逼 有面儿#好书推荐 《玩儿》“我想说的东
  • "老卖婆又去找着刘姑娘磨牙,说∶"我有个侄女,长得聪明伶俐,拾拾掇掇那是没说的,皆因她娘死的早,守在我脸前,我也没给她缠足,保管听你的吩咐。
  • 一日三语:1、你缺的是钱,别说什么木克土、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只要你穷,什么都克你!你只有努力赚钱,你才能克天、克地、克人生!2、诗和远方的路费很贵,星
  •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是他不再平等的照耀每一个人了。2022.11.02月亮他拥有夜空中自己的星星了。
  • 现在再看这封信,只能说还好没被选上,就算帮我删改校正了再入选,我现在也不知道要怎么面对这件事【手机博】2022.11.03 7th 20:27#冈田奈奈[超话
  • 今天让你用IE的技术手法解决地面为什么脏的管理问题,明天派你给他设计逆天的食堂收拾烂摊子,给别人缝制了一件又一件的嫁衣让其加官晋爵,而我的收获就是日益加重的内卷
  • 有的品种(如卷丹、沙紫百合)在地上茎的腋叶间能产⽣“珠芽”;有的在茎⼊⼟部分,茎节上可长出“籽球”。其特⾊是打破了中国百合全是⼀茎⼀朵、单纯⽩⾊的现状,变成⼀茎
  • 那是我此生都不会忘记的瞬间……”“和你一起在这里观光购物,挑选商品……虽然只是平淡的日常,但是感觉非常幸福。这是我见过最动人的景色……”“与爱有关的传说,我想…
  • 其实她是察觉不到,我在那么一瞬间,很微小的一瞬间,我是有着信仰崩塌的感受,我一直孝顺父母,按他们的要求努力上进,只要有机会,就想着要给他们添置一些什么,但即便如
  • 正如老吴说的,中国股市跌破3000点是错误的;不要总认为市场永远是对的,中国市场肯定不止3000点啊;他表示,从今天开始,新一轮的价值投资周期已经开启了。现在3
  • 如果,在研究生在读期间,导师的为企业服务的横向课题比较多,你也跟导师关系处理得比较好,又有一定的学识和办事能力,他又比较信任你,那导师派给你的工作、业务等,就能
  • 河南做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做为一个不想离家太远的河南人的骄傲大概就是能在郑州买房安家落户,所以一个三线城市房价有点过于夸张虚高了些,疫情是面照妖镜……对于超前透
  • 为了完成好自己的工作,确保铁路和行人的安全,低庄区间的护路队员们每天坚持到铁路沿线巡护,见到有居民在铁路线上行走便上前制止,耐心讲解在铁路线上行走的危险性。”平
  • |重新集中精神投入刷题状态可太难了,今晚只做了一篇阅读就开始看电影了[泪]果然人是不能偷懒的,越懒就越懒…得快速调整自己进入刷题状态了,每天哪怕多学一点点也️⏳
  • #严浩翔[超话]#yhx#严浩翔夏日运动会pb扫图# yhx#严浩翔万圣节限定版可爱鬼# , .想对全世界说晚安,恰好你就是全世界#李
  • 官方回复DM-i超级混动车型交付难在这份《关于DM-i超级混动车型订单交付的说明》中,比亚迪表示,目前DM-i超级混动车型确实存在交付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比亚迪
  •   诸位,凡是从因缘所生法所得来的东西都是很脆弱的,今天释迦牟尼佛堕落到地狱,他为什么有这个善根,看到狱卒明明拿着刀杖,他都能够仗义执言,我们合理的推论他过去学
  • 服用补益药还可根据所补益脏腑不一,在服药时选用一些特殊用“水”如治脾胃虚弱的参苓白术散用枣汤送下;《审视瑶函》明日地黄汤以淡盐汤送下,治疗混晴障的地黄散则“煮猪
  • 我到底是怎么踩到他们,令我懊恼不已……跟了18年又爱又恨!我太傻了,然后我们班的校花一直喜欢我……把我给尴尬了……只到初中我才反侦查才知道他们秘密组织……(我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