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容易疲劳的中医调理法!简单易行

在闲暇的时候,您可以伸出舌头,看看自己舌头是否有齿痕,舌边的颜色是否很淡白,如果您的答案是:“是的!”那么,您就可能需要看看这篇文章了。

现在人身体问题归结起来,除了压力大导致的失调之外,还有两种,一种是过剩,吃得太好了,痰湿蓄积,这种人,绝对是不能补的,一般需要清淡饮食,需要放松情绪。

我常常对他们说,您最适合的饮食,是萝卜白菜,最需要的生活模式,是去跑步锻炼。

还有一部分人,一看就知道精力明显不足,感觉疲惫不堪,面色无华,声音无力,甭说跑步了,连走步都无力,舌头上面齿痕很重,舌质,也就是舌苔没有覆盖的那部分舌体,会颜色淡白。这样的人,则需要滋补了。

这种正气不足的人,在现在的职场中非常多,但是,他们(她们)却仍然在承担着非常重的工作任务,很多人都在疲于奔命,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这样做身体会出大问题的。

可是,我们现在却以妄为常,把这种不正常,当做正常的事情,说句严重的话,这是在“戕害生命”。可是,这样的人,却比比皆是,简直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此时,可以休息,但是,对于有的人,仅仅休息是不够的,可能还需要滋补,这个时候,会用到一个经典的方子,叫“十全大补汤”或者“十全大补丸”。

四君子汤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药组成。

功效:此方具有补气的作用,因为经典,后世很多补气的方子都是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盖楼而成,所以,这个四君子汤,被称为补气的“祖方”。

适应症:这个方子治疗的范围,主要是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各类症状,比如: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数。

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脾胃运化不利,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所以四肢乏力。

气血生化不足,不能荣于面,故见面色萎白;脾土为肺金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有齿痕,脉虚弱均为气虚之象。

组方思路:四君子汤里面,人参为君药,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药是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

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药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四君子汤方名来源?

古代医家有个比方,起因是谈论在人体有病的时候,到底该扶正,还是该驱邪呢?

主张先扶正的一派认为,扶助正气后,人体正气充足,自然邪气就没有地方停留了,好比是满屋子的君子,那么小人自然会觉得自己无地自容,会自己溜走的。

而这个方子,因为药力平和,专门扶正,这四味药如同四位君子,扶助人的正气,所以叫四君子汤。

后世,很多补气的方子,都是在这个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的。

药物组成:四物汤是补血的基础方,是由 当归10克、川芎9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四味药组成。四物汤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血证立法”及“妇女之圣药”等。

组方思路:本方以甘温味厚的熟地为君,补肾滋阴养血。配伍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和营以增强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

综合全方,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因此,血虚者可用之以补血,血瘀者可用之以活血,是既能补血养血,又能活血调经的常用方剂。

气血不足“八珍汤”

这个方子,后世又称呼它是补血的“祖方”,因为后世的很多养血的方子,都是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的。

然后,中医盖楼的精神再次被发扬光大,因为很多时候,人们会气血两虚(因为气血是互生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么,此时该怎么办呢?

这个八珍汤,和乾隆皇帝吃的八珍糕可是不一样的,这个方子是气血双补的,由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结合起来,有八味药,分别是: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在需要滋补气血的时候,中医医生经常会开出此方的。

十全大补汤

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加上黄芪和肉桂两味药,就成了现在的十全大补汤,现在的中成药,叫十全大补丸。

这个方子,也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面收录的,用来治疗:“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皆治之。此药性温不热,平补有效,养气育神,醒脾止渴,顺正辟邪,温暖脾肾,其效不可具述。”

中医认为,气和血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一个人的先天体质虚弱,或因为后天劳累过度,或病后调养不当,或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气血两虚,引发各类疾病。

此时,会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食欲差,精神不振,多汗且活动后加重,甚至心慌气短等表现,此时的舌象,会在舌的两边,出现明显的齿痕,舌苔薄白,舌质的颜色会变得淡白,而不是鲜红的。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可以用此方。十全大补汤能温补气血,从根本上改善上述症状。

这样的情况,我见过很多,现在很多白领疲于奔命,身体的气血状态非常不好。

我是一个非常反对滥补的人,但是,现在我却会越来越多地推荐这个十全大补丸了,为什么呢?因为眼瞧着这些白领,一个个正气不足,此时,如果不能扶助正气,则一定会出问题的。

而很多朋友,在服用了我推荐的十全大补丸之后,向我反馈感觉精力充沛多了,身体的状态也好多了。

服用禁忌

那么,什么情况不能服用此方呢?

首先是阴虚的情况不可以用,比如舌质很红,舌苔薄或者无苔,脉搏非常快的。这种情况不能服用。

或者有实热,比如外来的热邪炽盛,舌苔黄厚,舌质红的,不能服用的。另外,滋补也必须掌握尺度,不可一味蛮补,这个方子,一吃很久的做法也不可取,需要请医生随时帮助分析是否可以继续吃才好。

另外,孕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不要自己轻易用药。

我们现在可以在很多药店都能买到这个中成药,比如同仁堂的十全大补丸,直接温水冲服即可了。

但是,这个方子服用的时候,还有一点可以参考的秘诀,在宋代的时候,是把药物研成粉末,用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的。

所以,如果现在您觉得自己比较怕冷,阳气不足的,也可以用三片生姜,和几个大枣,熬水,用这个水冲服,效果会更好的。

这个中成药,各个药店都有,我觉得大家因为不了解,所以一方面,很多朋友处于气血不足,身体严重虚弱的疲劳状态,还在坚持工作,引起身体各种失调。

另一方面,这个宋代的方子,躺在药店里面睡大觉,人们对它毫不了解,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啊。我们的祖先,已经给我们想出了调理的方法了,我们为何不用呢?我们气息充沛,再去精神抖擞地工作,那该多么好啊。

这让我想起,宋代的这本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面的“惠民”两个字,选用的是多么的好啊。中医可以惠民,可以惠及苍生。#中医养生##陈易玄#

《解经修行》——余秋雨

三,那些否定

空,是一个坐标。由它一比,世间很多重大的物态、心态、生态,都由重变轻,由大变小,甚至变得没有意义了。

因此,要阐释空,仰望空,逼近空,触及空,必须运用一系列减除之法,断灭之法,否定之法。

《心经》虽然短简短,却用了大量的否定词,例如“不”和“无”的整齐排列。确实,只有经过“不”和“无”的大扫除,才能真正开拓出的“空”空间,

先说“不”。

《心经》说,在空相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把这几个“不”都翻译成了“无所谓”,即“无所谓诞生和灭亡,无所谓污垢和洁净,无所谓增加和减少”。这里的“无所谓”不是没有,事实上,生活灭,垢和零,增和减还是存在的,但是没有绝对意义,也没有固定差异。

生是灭的开始,因此生中隐藏着灭。反之,灭中有包含着生,或启动着另一番生。因此,没有纯粹的生,也没有纯粹的灭。它们之间,并不是彻底对立。

垢和净也是一样。“水至清则无鱼”,净和垢历来并存,只是比例变动而已,而且,大净中很可能潜伏着大垢,“含剧毒而无迹”;大垢中也可能隐藏着大净,“出淤泥而不染”。

增和减更难判定。似增实减,似减实增的情形,比比皆是。结果,增也无所谓增,减也无所谓减,非增非减,不增不减,归之于空。

总之,空门,就是打通之门。把生和灭之间的门打通,把垢和净之间的门打通,把增和减之间的门打通,打通了,也就进入“空门”。空的最大、最常见障碍,是一座座关着的门,关着的门,就是强行切割之门,互相觊觎之门,自寻烦恼之门。因此,《心经》对这些关着的门,说了那么多“不”,要它们全部打通。

《心经》用的最多的否定字,是“无”。

在空的世界,各种障碍都要接受“无”的荡涤。大致以下几种——

第一种,荡涤感觉障碍。人们常常会相信“眼见为实”,“亲耳听到”,“亲口尝过”,而佛教则对人的感觉保持怀疑。直接感觉到的一切,极有可能是表象、暂相、假象。因此《心静》指出,从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等等感觉系统所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都不可完全信赖,都不要过于在乎,甚至都可以视之为无,这也说明。“看破”之“看”,与一般的视觉,并不相同。

第二种,荡涤界限障碍。人们走上感觉误区之后,又会设置很多界限,作为认识世界的栏杆和台阶。其实这些界限都是心造的,实际并不存在。《心经》里所说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也就是指从最初的视觉到最后的意识,人们划出很多界线,都应该撤除。世上很多学者和行政官员一直以“划界”作为自己的行为主轴,其实都是在做分化世界的事情。在佛教看来,所有的划界有时是需要的,但说到底还是在设置障碍。因此,也要视界为无。

第三种,荡涤生存障碍。很多智者和哲人,老是在研究人类生存的很多麻烦课题。例如,明白和愚黯、衰老和死亡、痛苦和灭亡、机智和收获等等。佛教认为,这些问题没有归向,无从解决,因此也就无法成立。《心经》所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那么重要的一系列难题,答案都是“无”。历来都是人类生存的大课题。明黯老死,似乎更是有更事关及生存等级。《心经》认为没有这种等级,也不应期待这些问题的解决。自认的机智和收获,更没有着眼的必要。但这些人人都看重的思维山峦都归之于无,空的境界才能真正出现。

那么多“无”,概括起来也就是“无常”。“无常”二字,对世界种种固定性、规律性、必然性、周期性、逻辑性提出了根本的怀疑。因此,正是“无常”,可以排除一系列障碍。无常,初一听让人心神不定。但是,当它宣布,原来让人心神安定的那些“规律”和,“必然”都不可靠。人们的心神也就会搁置在“小安定”后获得的“大安定”。

既然整体是无常,那就不要那么多预测、判断、分析了。来什么就是什么,当下面对,即时处理。也就是说,从“失去依靠”走向了“不必依靠”。

因无常而不必依靠,那就叫“自在”。

如果这一系列障碍都得以排除,那么,由这些障碍带来的精神恶果也可以避免了。也就是《心经》所说的“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正是这两个“无”,可以使人“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只可惜,以上一系列被“无”所否定的东西,世人常常不舍得丢弃,那么,随之也就无法丢弃那些挂碍、恐怖、颠倒梦想了。

一连串的否定,组成了一场“空们大扫除”。为的是挣脱种种现状,达到没有障碍的“如来”境界。

四,度化众生

《心经》认为,以“无”入“空”,排除障碍是人生真正的大智慧。同是一个“智”,小机智徒增障碍,被佛经称为“漏智”,属于排除之列。排除了小机智,就能开启大智慧,那就是“般若”。般若智慧的核心是度化,因此又称“般若波罗蜜多”,即“大智慧度化”,简称“智度”。佛典中,有《大智度论》。

度,是脱离苦海到彼岸。小乘佛教,重在个人解脱,大乘佛教,重在众生度化。个人解脱的理由和程序都已经说得很清楚。那么,从逻辑上,为什么还要拓展成众生度化呢?

有人说,这是佛教随从了普世道德,不在乎自身逻辑。对此,我不能同意,我认为佛教由“度己”而导致“度人”的逻辑,很清晰,下面,且让我略加梳理。

如前所述,佛教在阐明“空”的学说时,着力排除种种界定,拆卸道道门槛。很快就碰到了最重要的一个界定,那就是“他我”之间的界定。遇到了最后一道门槛,那就是“人己”之间的门槛。

“我”是什么?显然,不管在生理意义、伦理意义还是社会意义上,都是“性空”。生理意义上的“我”,是速朽的皮囊,伦理意义上的“我”,是随着亲情关系必然陨灭而不知自己是谁的孤鸟,社会意义上的“我”,是被一堆人造身份所堆垒而成的空洞名号。正如前面已经说到,一切“拥有”,都是“假有”,那么,接下来,一切“拥有者”本人,也是空相,富人的钱财是空,高官的权位是空,而重要的是富人和高官本身,也是空。那么,不是高官和富人的普通人呢?也一样,都是空相。

现代西方思维中,“我”是一切的出发点。我的存在,我的权利,我的成败,我的性格……这便是欲望的渊藪,冲突的本体,烦恼的根源。

佛教以很大的力度,对“我”提出了质疑。不是质疑我个人的优缺点,而是质疑“我”这个概念本身的存在基点。质疑的结果,是主张放弃对“我”的执着,即破除“我执”。

我前面说到,《心经》里包涵了那么多“无”,都可以概括为“无常”,其实,在“无常”后面还隐藏着一个最根本的“无”,那就是“无我”。

历代不少佛教学者把“缘起性空,无常无我”八个字当作佛教的精髓,我很赞成。

在世界各大宗教派别和哲学派别中,佛教明确地提出了对自我个体放弃、消融和超越,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成熟等级。

佛教当然可以与那些主张个体圆满、个体成功的学说共存于世,但它又不能不指出,一切“完满”和“成功”都不可能真实。因此所谓“完满的个体”、“成功的个体”必然承载着多重虚假。扩而大之,一个世界如果真的存在很多“完满的个体”和“成功的个体”,或者企图“完满”或“成功”的个体,那他们一定会与周边的世界天天产生区隔和争斗,因此这个世界必定是一个喧闹和恐怖的天地。而这些以“完满”,“成功”自许者的下场也一定是苦,而且是难言之苦。

佛教正是因为破除“我执”,主张“无我”,才让那些自许“完满”,自许“成功”的欲望和追求真正断灭。简言之,因“无我”,才“灭苦”。

需要说明的是,后来禅宗中有“我即是佛”的说法,此“我”与“无我”并不矛盾。此“我”无欲,此“我”无名,只是作为一个精神宅体的例证,说明“人人皆有佛性”,可由可由切身做起。恰恰是佛性,能够有力抵挡“我”的“自性”。

正因为“人人皆有佛性”,度化众人也就有了可能。如果人人都以“佛”自认,那就不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我”,这恰恰是到达了更高意义上的“与我”境界。

“人人皆有佛性”,但人人又不能单独完满,因此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企求单独解脱。如果单独解脱了,而周围的众人还困于重重障碍之中,那么,这个自以为的“解脱”了个人还会寸步难行。如果别人没有解脱,那么,为了防护自己解脱必须划出人我之界。这么一划界,空境便顿时消失,解脱也无从说起。

诚如谚语所说,一滴清水无救于一缸污水,而一滴污水却能把一缸清水毁坏。一个修行者即使把自己修炼成的一滴最纯净的清水,却没有与周边污水分割的“薄膜”,那么,这滴清水怎么存在?同样,如果大家都成了纯净的清水,却还有一滴仍然污浊,那么,大家的纯净还能保持吗?因此,佛教必然指向整体关怀,普世行善,无界救助。要解脱,也要大家一起解脱。

更重要的是,佛教既然“无我”,也就无所谓“度己”。“度己”之说,不符合“无我”的宏旨。“无我”的空境,必把大千世界作为唯一主体,达到前面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境界,发誓引渡每一个“兄弟”。

由此可知,佛教从“度己”跃升为“度人”思维十分清晰,并不是随意地从众悦众。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心经》最后那个咒语,呼唤得那么恳切:“接谛,接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珂。”我的翻译是:“去吧,去,到彼岸去,赶快觉悟!”对于这几句咒语,《心经》自己还反复推崇“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而且“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可见,在佛教看来,头等重要的大事是“度人”。

于是,作为佛教修行最高、最后目标的“涅槃”,也与“到彼岸去”连在一起了。《大智度论》在阐释“波罗蜜”时说:“涅槃为彼岸”。度人到彼岸的修行者称为“菩萨”,他们的“大誓愿”就是“度一切众生”。

在中国民间,菩萨常常被当作偶像,其实,他们只是修行者,因觉悟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反对伤害。菩萨把佛教本义和民间企盼融成一体,组成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高尚信仰。

河北的王大爷,晒的腊肠被人连偷2次,一气之下就在腊肠里下毒,没想到真的把小偷给毒死了!事后,小偷家属报案,说王大爷故意把人给毒死了。警方找到王大爷,认为他构成故意杀人罪。王大爷:这怎么能怪我?他不偷我的腊肠,又怎么会死? 
 
王大爷生活在农村,过年的时候,都会晒腊肠和腊肉。他趁着天气好,去市场上买了几斤新鲜的猪肉,让人给搅碎。拿回家后,王大爷精心调制了味道,把肉灌成腊肠后,就晒到自家的院子外面。(案例来源:宝鸡政法) 
 
看着自己做好的腊肠,王大爷迫不及待地就想尝尝味道,可他万万没想到,有人趁他不注意,把他做的腊肠偷得一干二净!这可把王大爷气坏了,但腊肠也就几百块钱,王大爷觉得报案警方也不一定会立案,就自认倒霉了! 
 
不过,腊肠没了肯定要重新做,毕竟过年的时候总要吃的。于是,王大爷再次买了肉,又重新做好腊肠,但这次他可不敢把腊肠放院子外面了,而是放在自家院子里。可即便这样,王大爷的腊肠还是“失守”了。这个小偷再次趁他不备,把他的腊肠扫荡一空,这下王大爷心中的气再也憋不住了! 
 
这个人偷了一次又一次,如果自己不“教训”一下对方,真当自己好欺负?于是,王大爷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在腊肠里面下点毒。如果这个人还来偷,那也怨不得自己,谁叫他有错在先呢?自己只是出一口恶气,就算出事,也没有责任! 
 
可结局完全出乎王大爷的意料!腊肠确实又被偷了,但他却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当警方找上门调查的时候,王大爷以为自己没啥事,直接承认是自己在腊肠里下了毒。可警方说他涉嫌故意杀人的时候,王大爷懵了!东西是自己的,自己想放什么就放什么,小偷自己偷吃死了,怎么能怪到他的头上呢? 
 
原来,王大爷的腊肠被同村的一个村民偷走,该村民拿回家后向家人炫耀自己的“战果”,并且告诉过家人自己是从哪里“顺手牵羊”过来的,还一直取笑王大爷傻!几天后,该村民吃下有毒的腊肠,口吐白沫而身亡! 
 
王大爷被警方带走以后,尽管他一直不服气,但警方还是把他移送给检察院!后来公诉人以王大爷涉嫌故意杀人罪,对他提起公讼。 
 
因为王大爷一直不认罪,法庭之上,王大爷的辩护律师为王大爷作出了无罪辩护,他的理由如下: 
 
1、王大爷的腊肠被偷了3次,王大爷是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出手给对方教训。他主观上是了保护自己的腊肠不被偷走,下毒也只是为了教训小偷,并没有想要直接致对方死亡,他更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 
 
2、根据有关刑法的规定,如果当事人的合法财产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其为了阻止对方继续侵害自己的利益,在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 
 
3、王大爷是对毒的剂量把握不准,属于无知而不是故意。就算他下毒的行为超过了必要的限度,也应当对其减轻或免除处罚。 
 
4、小偷自身也有过错,连续偷3次已经构成盗窃罪,在此情况下要减轻王大爷的责任。 
 
检方认为,王大爷在腊肠里面下毒,然后把腊肠放到院子外面,就算该身亡的村民没偷,其他人看到也有偷走腊肠的可能性。所以,王大爷的行为可能会危害到其他不知情的不特定人群,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很有可能导致他人因偷吃死亡,从而酿成悲剧! 
 
根据有关《刑法》的规定,如果行为人故意在食物中投毒,危害公共安全,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死刑。 
 
法院审理后认为,王大爷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不能单凭王大爷的一面之词。要看主客观是否一致。 
 
1、王大爷自己都承认,他在腊肠里下毒就是为了报复出气!所以,他主观上即便没有杀人的想法,也有害人之心,介于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之间! 
 
2、客观上来看,王大爷下毒明显会导致被害人死亡,但他却故意下毒,事后发现被人偷走,他也不报案阻止,任由事情恶化。 
 
法律依据:《刑法》第14条,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应该是主观上有罪过,客观上有危害行为,并且主观上的罪过和客观上的危害行为和结果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和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的统一,是构成犯罪的基本标志。 
 
综上所述,法院认定王大爷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因为小偷自身构成盗窃罪,王大爷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故意杀人罪,起步就是10年!为了腊肠一个坐牢10年以上,一个没了生命,真是令人唏嘘! 
 
此案告诫我们,如果发现自己的东西被偷,切不可冲动行事!一定要及时报案寻求合法途径去解决问题!不然,就会像王大爷那样后悔莫及!小偷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死,我们任何人都没有处罚别人的权利,只有法律才能审判恶人! 
 
那么,你觉得王大爷在腊肠里下毒,是想故意杀人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Bonjour Talent#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位资深的全能型设计师——Burak Uyan~Burak Uyan毕业于服装和配件设计专业,曾担任过纪
  • #金钟仁邀您共赏andante##金钟仁我想和你谈恋爱# 《金钟仁大型受伤自述》说好的我不在你们三个会无聊,说好的我是最后一块拼图般重要的存在。 #这很泰国#看
  • 为尽快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依据大连市防指相关文件要求和我市实际,经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现将有关要求通告如下:一、有序开放部分公共服务自2022年4
  • 7、没有新欢就是还爱你最好的暗示。8、活得太清醒,本就是件不浪漫的事。
  • 超超超超级开心的两天 喜欢这种真正在过日子的日子 喜欢超可爱的追星话唠明瑛 喜欢知你懂你又宽慰你的苗 喜欢傻傻爱笑又暖心会照顾人的磊哥 喜欢闷闷的但内心超细腻的
  • 也不知道是韭菜盒子太香,还是儿时对于吃韭菜盒子的记忆太过美好,年复一年,无论身在何处,吃顿韭菜盒子成了我迎接春天的仪式感。”看儿子吃韭菜盒子的小样儿,犹如当年自
  • #大园桃子[超话]# 【ins story】211023看到大家都收到philme的衣服啦,很开心哦。一定要记得带上tag哦虽然可能无法全都回应,今后也会好好查
  • #华晨宇冲鸦[超话]##华晨宇加盟522潮盛典# 来唱歌No No主超帝帝的一些金句[兔子][兔子]“我不会在意外部给我的标签,因为他们只是想记住我”“我们可
  • 在这里,可跨越千年寻找秦腔的源头,也能在露天戏台之上释放对秦腔的热爱,更能体会到古城老字号集体复兴的喜悦。  在西安,要走遍这里的博物馆,别说游客,很多“老西安
  • 2009 年,中国运动服装装备集团安踏体育收购了 FILA 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特许经营品牌,FILA 因此作为高端运动服饰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 ​​​海边的思念潮湿的海风撩拨着我思绪也像海浪一样起伏离别,是暂时的无奈思念,是永恒的主题真想向天使借一对翅膀不惧风雨,朝家的方向飞去此时此刻离别的思念又添加
  • #双螺旋陪你读书# |画一画鬼脚图|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有趣的日本游戏——鬼脚图。比自己失恋还要难过[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我感觉还的缓几天才能回来,跪
  • 2、蓝台特别喜欢白鹿,跑男给她的镜头超过了baby,下一季她还会是常驻。 我天天说我讨厌男的是因为sb男的太多了,正常男性相对来说数量没有那么多,直接无差别攻
  • 在2021-2022双Dan佳节来临之际,我们将在微博平台选出14张最具代表性的图像,获得我们首届S·HuangDan盲盒图像大赛的殊荣!在@S·HuangDa
  • 第三碗,孤独无助的泪水人,宁可忙着,也别闲着,忙,日子充实,闲,会变懒惰,不苦不累,人生无味,学会善待自己,少计较,让心释怀,活着就图是个开心,余生好好爱自己,
  • 大型豆饼粉碎机开机后,先使设备空转2—3分钟,检查转子转向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正常。饼类粗碎机开机后,先使设备空转2—3分钟,检查转子转向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正常。
  • 保值率最高的小型SUV在小型SUV版块总算有了国产车的身影,其中吉利的远景X3更是超过了日产劲客和丰田C-HR成为第三名,至于第一、二名则是东风本田和广汽本
  • 【小浣熊红豆年糕汤食用指南】我是L君,不过怎么叫都可以,一般通过赛博小浣熊,摸鱼达人,该博主要用来转载/堆图,看图请点原创微博bg=gl>>>
  • #赵丽颖主演电视剧播放量破2000亿#zly#赵丽颖沈璃# 赵丽颖是第一个超话阅读量破千亿的女演员 第一个电视剧播放量破千亿的演员 第一个主演电视剧播放量破千
  • #韩国留学申请[超话]# 传媒学新闻学:广播放送、商业传媒、编辑、媒体计划、新闻写作等。首尔大学、成均馆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汉阳大学、中央大学、东国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