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早秋

唐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作者生平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创作背景
  这首诗诗作于公元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秋天。这年夏天他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半载,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故有怀归之意。所以写下此时抒发自己的心情。

译文
光阴逝去,花草渐渐凋零;随着大火星渐渐西移,夏天慢慢离去。
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
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城上空的月亮,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家乡的楼上。
思乡之情就像这绵绵不断的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

注释
太原:即并州,唐时隶河东道。
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张衡《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图书编》:“大火,心星 也。以六月之昏,加于地之南,至七月之昏,则下而西流矣。”
塞:关塞,指长城。李白北游曾到雁门一带的关塞上。秋天了,他想到塞外,当早感霜威。
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
故国:家乡。
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中部、南部入黄河。《唐六典注》:汾水出忻州,历太原、汾、晋、绛、蒲五州,入河。《太平寰宇记》:汾水,出静乐县北管涔山,东流入太原郡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河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这首诗设喻新奇巧妙,结构严整,感情真挚,格调高远。

  首联“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众芳歇”中“芳”指花,就是说很多的花儿已经凋落了。在自然界中,花草之类,逢春而荣,遇秋而衰,这是自然规律。“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诗歌所描写的季节——早秋。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

  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指秋霜很浓。“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

  所谓镶嵌的修辞手法,谭永祥教授在《汉语修辞美学》中说过:“将特定的字、词镶嵌在特定的文句中,以便收到多种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镶嵌’。”同时又说:“将特定的字、词置于句首或句尾者叫‘镶’,置于句中者叫‘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不但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而且在是文章增强趣味性和视觉的感染性。在这首诗歌中,标题中“早秋”在诗句中得到形式和内容上的照应,而且把两句通过“早”和“秋”联系起来,不但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早秋”景色特点,而且在形式上得到相照应,形成对偶,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进入颈联,这一联转写作者自己。“梦”指作者的归乡之梦,“边城”指太原。对于一个远行在外作客他乡的游子来说,一到夜晚“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思归之情悠然而生,但是这个愿望不能马上实现,只能绕着边城的月亮来旋转。“故国”指故乡。虽然归家的愿望不能立即实现,但是却归心似箭,诗人的那颗心早已飞回了故乡的家园。

  尾联是合。“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悠悠”就是本是忧郁的意思,但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同时,联系上一句“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啊。以水喻情,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流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说的“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李白的“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也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注重了文题相映,特别是在颔联运用镶嵌的修辞手法,在两句的末尾分别用了“早”、“秋”两个字,匠心独运地点题并照应诗题。其次,后两句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连绵不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不断的情怀。

#中华民俗汇览# 【古人也用戒指来告白吗?】

戒指对现代人来说寓意非凡,代表着浪漫的爱情,代表着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承诺。

宋 徐崇矩 《仕女扑蝶图》(局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那么,“戒指”这一物件究竟从何而来?它有着怎样奇妙的历史?不妨让我们一起走进戒指的前世……

远古·骨之戒
五千多年以前,当人类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戒指”就已诞生。那时,它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名字,只是佩戴于人们指上的一个环状物件。

1959年,考古学家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龙山文化墓葬中发现了二十枚指环,其中有几枚仍然佩戴于死者的指骨上。

新石器时期 骨戒 大汶口龙山文化墓葬出土
这些指环取材于天然的兽骨、牙骨、玉石等,虽然工艺简单,但制作精良,表面被打磨光滑,有的还镶嵌有绿松石。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戒指”。史书上还没有关于它的记录,它便已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殷商·英勇之戒
《诗经·芄兰》云“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说得是芄兰叶子卷成筒状,就像是童子所佩戴的“韘”。

所谓的韘,是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一种饰物。它最早出现于殷商。《说文解字·韦部》注释为:“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著右巨指。”它是一种由玉、骨、木等材料制作的指环,为古人射箭之用。

战国 玉韘形佩 阜阳宁老庄尚庄楚墓出土
由于弓弦较细,反复拉曳容易导致大拇指磨伤,将这种特殊的戒指——韘佩戴其上,便可以有效起到保护作用。它的形状和作用都类似于今日所说的“扳指”,因此也被看作是扳指的鼻祖。

清 乾隆题诗青玉鸡兔纹扳指 故宫博物院藏
妇好是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她英勇善战,带领军队扩展疆土,是中国第一位有史可查的女性军事统帅。在她的墓葬中,就发现了一枚“玉韘”。它的形状如短管,一端平齐,一端斜口,上面雕有精致的兽面纹饰,兽面下有二个小孔,可以穿着细绳缚于手腕。

商 玉韘 殷墟妇好墓出土
这枚小小的“玉韘”穿越四千多年的时光来到我们面前,可见在那时,戒指已广泛制作和使用,只不过它并没有关于爱情的寓意,而是更多作为军事用途。

秦汉·禁戒之戒
到了秦汉时期,戒指有了新的称呼“约指”。除了字面意思“环束于指”,它还有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毛诗笺》中记录了一段话:“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月日,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着于左手;既御者,于右手。”

元 佚名 《宫女游园图立轴》(局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戒指是“进御”的标识。

每每夜晚降临,皇宫的后妃们排成一队等待临幸。女官按规矩分发“指环”。来大姨妈的给金环一边凉快,适合侍寝的给银环戴于左手进御,已被临幸的戴右手,下次再来。如此省时省力,还非常科学、公正。

后妃们用戒指代表“避忌”,有身孕或其它特殊情况不能侍寝的,将金环套在左手,以避免帝王的临幸。平时,则用银环套在右手表示“正在服务区”。

妇女们佩戴它并非为了炫美,而是起约束、禁戒之用。许多学者认为,这也是后来“戒指”一称的由来。

当然,还有一些关于戒指的含义也开始流行起来。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将戒指与鬼魅联系起来,在《春秋繁露》中写道:“纣刑鬼侯之女,取其环。”他认为戒指是鬼神所戴之物,能驱魔辟邪、减灾减厄。

唐·灵异之戒
戒指所承载的灵异意味一直延续到唐朝,各种与戒指有关的鬼怪传说层出不穷。

北齐颜之推编著的志怪小说集《集灵记》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王諿,琅琊人也。仕梁,为南康王记室。亡后数年,妻子困於衣食。岁暮,諿见形谓妇曰:“卿困乏衣食。”妻因与之酒,别而去。諿曰:“我若得财物,当以相寄。”后月,小女探得金指环一双。

王諿是颜之推的琅琊老乡,他死后,鬼魂见到妻女生活艰辛,便托梦说,我如果发了财,一定寄给你们。不久后,女儿果真翻出了一对指环。

更骇人听闻的鬼故事,可见于南朝梁任昉编的《述异记》:

晋有士人买得鲜卑女,名怀顺。自说其姑女为赤苋所魅。始见一丈夫,容质妍净,著赤衣,自云家在厕北。女于是恒歌谣自得,每至将夕,辄结束去屋后。其家伺候,唯见有一株赤苋,女手指环挂其苋上, 芟之而女号泣,经宿遂死。

晋朝有一个士人买了一名鲜卑女子,名叫怀顺。怀顺说她姑妈的女儿被一棵赤苋菜精迷住了。起因是,有一日那女子遇见了一位风度翩翩的成年男子,男子说他家住在厕北,那女孩便着了迷似的,每到天黑就穿戴整齐到屋后去见那男子。她家里派人窥视,却没有看见男子,只见一棵赤苋菜,女孩的指环挂在苋菜的茎上。割除苋菜后,女孩嚎啕大哭,过了一夜就死了。

南宋 林庭珪 《五百罗汉之施饭饿鬼》(局部)波士顿美术馆藏
诸如此类的故事数不胜数。在这些故事的语境中,戒指无一不带着神秘的色彩,作为一种灵异的元素出现。但是,至唐朝时,也有一种更加清新脱俗的戒指含义出现在诗歌中。

“念子还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翫,循环无终极。”这首诗出自唐代李景亮所著传奇小说《李章武传》:

章武系事告归长安,(与王氏子妇)殷勤叙别,章武留交颈鸳鸯绮一端……子妇答白玉指环一双,赠诗曰:念子还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翫,循环无终极。

小说中,李章武与王氏子妇分别,两人恋恋不舍,互赠信物,其中,子妇所赠的便是一枚“白玉戒指”。

唐 蓝宝石戒指 都兰县博物馆
在这里,戒指不再与鬼魅和灵异事件相关,而是以一种定情信物存在——圆环的形状代表着“循环无终极”的意义,暗含着情人之间相思无绝期的绵绵情意。

戒指渐渐去魅,它从一个魑魅魍魉的世界,兜兜转转来到了人间,开始见证情人们的爱恨别离。其中,最为缠绵悱恻的莫过于唐代范摅《云溪友议》中记载的韦皋与玉箫的爱情故事。

诗人韦皋游历江夏时与小婢女玉箫结下情缘,分别之际,两人约定短则五年、长则七年便成亲,并留下一枚玉指环作为信物。然而七年过去,玉箫未等到韦郎,郁郁而终,玉指环随葬入墓。韦郎归来,见佳人已殒,肝肠寸断。多年之后,韦皋纳一小歌姬,亦名玉箫,她的中指有环形凸起,正是昔年信物指环的样子。

宋、明、清·爱情之戒
唐时的人们赋予戒指的一丝爱情的温情,为宋代以后戒指发展成为婚姻嫁妆奠定了基础。

将戒指与婚姻联系在一起,最初源于胡俗。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同时也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大交融。

《晋书·大宛国传》云:“其俗娶妇先以金同心指环为聘。”可见,戒指和婚姻已经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太平御览·外国杂俗》亦有相关记载:“诸问妇许婚,下全同心指环,保同志不改。”因戒指是个同心圆,代表永结同心,所以胡人们将它用于婚配。

宋朝以后,戒指作为婚配信物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开。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嫁娶”条载:“且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镯、金帔坠者是也。若铺席宅舍或无金器,以银镀代之。”

北宋 刻花银戒指 浙江博物馆藏
这里的“金镯”便是指金戒指。富贵人家娶亲时,必须准备聘礼“三金”,即金戒指、金手镯、金帔坠,以表达夫家对未来儿媳的重视和喜爱。自此,戒指正式作为民间嫁娶风俗的标配登场。

元代关汉卿的戏曲《望江亭中秋切鲙》第三折中,谭记儿只身一人勇闯虎穴,凭借着机智神武,骗走了杨衙内的金牌、势剑、文书。其中,有这样的一句台词:“衙内见爱我,与我打戒指儿罢。”这是“戒指”一词首先出现在文本中,它的含义亦与男女婚嫁和爱情有关。

明代 嵌宝石戒指 河南鹤壁市博物馆藏
明代出土的戒指颇多,金龙头连珠戒指、银鎏金婴戏纹戒指、金镶宝葫芦戒指……然而,在当朝法典《大明会典》罗列的“皇帝纳后仪”礼单中,头饰、镯钏、耳环、面花、玉佩玎珰、霞帔坠头等首饰一应俱全,却无戒指的踪影。

直至清代,随着满族文化进入中原,戒指才得以进入官方聘礼清单。《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顺治九年八月二十五日,定婚娶之制:

“和硕亲王、及和硕亲王未分家之子。婚娶,行纳币礼……金项圈一、合包一、大簪三枝、小簪三枝、耳坠一副、戒指十枚。”

“世子、多罗郡王、及世子、多罗郡王未分家之子……合包、簪、耳坠数量同上,戒指八枚。”“多罗贝勒,及多罗贝勒未分家之子……戒指六枚。”

“固山贝子未分家之子……戒指四枚。”

戒指作为重要的聘礼之一,直接与主人的地位尊卑挂钩,是彰显身份的金银首饰。

清末民初,西风东渐,戒指也开始作为订婚的纪念物。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中明确记载:“大宛娶妇先以同心指环为聘,今乃以为订婚之纪念品,则欧风所渐也。”

如今,戒指的所蕴含的婚恋意义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无需过多阐释。

纵观戒指发展的历史,从一枚深埋于土地的原始骨戒,到具有着神秘力量的灵异之物,再到寄托着人间真挚爱情的信物,人类为它注入了无限的蜜意柔情,使原本冰凉的物件变得有温度,有故事。

这或许便是古人的浪漫,也是人类刻在骨子里对美好的执着追求。

#方志动态# 清代江南私家园林典范——随园

随园是清代金陵名园,位于今南京市广州路中段两侧百步坡一带。东起干河沿、青岛路,西至随家仓、乌龙潭,以小仓山为中心。原为江宁织造隋赫德所有,称“隋园”,后衰败荒芜,沦为茶肆,乾隆十三年(1748),袁枚任江宁县令时花费三百金购得,易名“随园”。

袁枚,清代著名诗人,“性灵派”代表,其诗歌讲求性情个性,所作古体诗奔放纵肆,近体诗清新自然,与蒋士铨、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曾任溧水、江浦、沭阳诸县县令,乾隆十年(1745),任江宁县令,推行法制,不避权贵,体察民情,有政声。乾隆十三年(1748)以丧父养母为由辞官,卜居南京。卸任时,江宁县百姓以“五步一杯酒,十步一折柳”相送。嘉庆三年(1798),袁枚逝世,葬于小仓山南岭(今五台山百步坡上)。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随园是袁枚亲自设计的建筑佳品,他在此居住生活了50年。随园遵循了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袁枚的《随园记》云:“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宦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纵观全园,旷奥相生,山环水抱,草木芳菲,构成富有江南水乡风貌的园林景观。随园的空间布局根据山水结构划分,分为北山、湖区和南山3个分区,北山区位于山地阳坡背山面水,生活环境优越,景观视线通透,分布着随园的主体建筑群,也是袁枚和家人的起居生活区。主要有内室、小仓山房、夏凉冬燠所、古柏奇峰、金石藏、环香处、小眠斋、水精域、蔚蓝天、绿净轩、嵰山红雪、书仓等。亭廊轩榭错落有致,花影压栏景色如画。其中,水精域、蔚蓝天、绿净轩、嵰山红雪诸景在各色琉璃花窗的晕染下,晶莹澄澈,在江南园林中独具一格。登上“南楼”,启窗可见龙舟山、鸡鸣塔、台城、孝陵。诗世界、悠然见南山、小栖霞阁和因树为屋等临湖而建,兼具游赏功能。湖区以水景为主,袁枚为浙江杭州人,为解思乡之苦,仿西湖景,设花港、六桥、南峰、北峰。此间,池水如镜,柳浪荷风,夹“双湖亭”。堤上建闸,使清波洄洑,称“回波闸”。另有鸳鸯亭、渡鹤桥点缀其中。对于南山分区,袁枚主张“弃其南,一椽不施,让云烟居,为吾养空游所”,仅仅有半山亭、柏亭及山上草堂、天风阁等,有所舍弃,懂得留白,让园林由天然去雕饰。随园西南部是袁氏祖茔,周边则是水田菜畦。

随园也是袁枚精神寄托的诗性世界。袁枚在随园落成之际,感叹道,“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以官易园体现出袁枚急流勇退,归隐园林的智慧和洒脱。随园“柳谷”悬袁枚撰联: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恋花”的袁枚在随园遍植花草,根据清李辑《鹤征后录》记载,随园有“梅百枝,竹万竿,桂十余丛”,当代学者于佳辰等统计随园内约有40种植物。袁枚尤爱象征品行高洁的梅花,“香雪海”绕以梅花七百余株,疏影横波,寒香成海。随园亭台楼阁名字中亦可窥见其懒作公卿,远离尘世的心态,如“因树为屋”源出东汉申屠蟠,其隐居治学,不愿出仕,躲藏于汉梁芒砀山之间,以树做房屋。“悠然见南山”取自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田园居。

大文豪袁枚赋予随园浓厚的文化气息。“器用则檀梨文梓,雕漆枪金;玩物则晋帖唐碑,商彝夏鼎;图书则青田黄冻,名手雕镌;端砚则蕉叶青花,兼多古款,为大江南北富贵人家所未有也。” 随园主要建筑“小仓山房”悬李因培集句、沈补萝书楹帖,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书仓”藏书万卷。另有“诗世界”阁楼内藏有当时名贤投赠诗。袁枚以诗名盛于当时,在随园居住的50年间,创作诗歌达六七千首,其晚年自号随园老人。所撰《随园二十四咏》吐纳烟景,尽显妙义。《随园诗话》刻印后,广为流传。当时的名公、巨卿、骚人、墨客齐聚随园,酬诗唱和,留下的诗翰集于“诗城”长廊,长达十丈。袁枚对此也颇为得意,他在《诗城诗》中写道:“十丈长廊万首诗,谁家斗富敢如斯?请看珠玉三千首,可胜珊瑚七尺枝。”随园还以“五图六记”闻名于世,其中五图是指由沈凤(凡民、补萝),罗聘(两峰),张栋(看云),项穆之(莘甫)和王霖(春波),袁树(香亭)各绘一图,形成一卷。五图在咸丰、同治时期被毁。现南京博物院藏有袁起的《随园图》,南京市博物馆藏有袁起的《载酒访随园图》,同济大学藏有汪荣的《随园图》。袁枚为随园作专记六篇,见于《金陵园墅志》。

清代著名文学家蒋敦复盛赞随园“山水花木、亭台楼阁,占尽金陵”。清顾云《盋山志》中赞其是“天下所称名园者也”。其时,士人游金陵必访随园,民国陈诒绂《金陵园墅志》谓:“因园中四时皆花,益以虫鸟之音,雨雪之景,因之游人不断,盛时年游人量达十余万人,以致户限为穿,每年更易一二次,主人亦听其自由往来,惟绿净轩环房二十三间,非相识不能遽到”。

随园不设围墙,寻常百姓也可以入园。每逢正月十五,随园举行热闹的灯会,百姓可前往观灯。乾隆三十九年(1774)八月二十三日,袁枚母亲九十寿诞,随园张灯祝寿,倾城欢歌。《小仓山房诗集》载《山中行乐词》十二首,其四:

九十高堂寿,千灯上下张。环山生火树,摇水动珠光。

隔岸笙歌助,倾城仕女狂。此时一杯酒,真个紫霞觞。

袁枚临终遗言“身后随园得保三十年,余愿已足”。可《随园诗话批本》作者伍舒坤嘉庆二十四年(1819)第四次访随园,值袁枚作古22年,随园已沦为茶肆。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奠都天京(今南京),夏官丞相曾居随园,后因清军围城,太平军将小仓山辟为梯田,山峰为之削平,随园亦无人看管,日就倾圮,此时距袁枚作古56年,建园104年。

拟稿:吕晓红
审核:陆惠娣
发布:梁 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曾也是个爱红尘万丈、爱热闹喧嚣的女生,以为来人世一遭就是为了凑一场大热闹。变得不再爱凑热闹,一二人赏花听雨、看万朵山河,心觉足矣。
  • 沐浴后对着镜子细看,镜中的人是如此糟糕,经历了生育与养育儿子最辛苦的几年,镜中的女人似乎退回某个封闭的壳中,我不敢再看自己第二眼,匆匆逃离了镜子。人世间没有十全
  • 5月25日运势指南(喜运生肖:鼠 蛇 鸡) 阳历:2024.5.25.(星期六) 农历:二零二四年四月十八 今日所宜 祭祀 祈福 收养 筑堤 动土 酿酒
  • |情人节·情侣文案1.   | ' //2. ᥫᩣᩚ | 普通日子里的小浪漫3. вє му ℓσνє ❤️‍ му ℓσνє.4. ♡ Life+u=swee
  • 本人也略微有些见识,对于“成功人士”“精英阶层”也略有接触,首先,得入我眼,其次对我打感情牌是没有用的我也当过小领导,管过小公司,能做什么,要规避什么,也有所接
  • 重生的朗格为顶级制表领域建立了一套非常高的新标准,迫使很多瑞士大厂必须在产品上对它有所回应,而它对“完美工艺”的诠释手法也为表厂与玩家带来反思的契机,朗格只制造
  • 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就是被人尊重的资本。#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就是一席永恒的筵
  • 2012年我拥有了人生的第一台车,感谢姐姐和母亲的支持,车是亲戚家的08年本田思迪(尾巴有点丑)在我手里开了6万多公里,换过一个玻璃升降器,其他都是易损件,最远
  • 「 一些温柔治愈文案句子 」 1. 我赤诚如夏野漫山的玫瑰。 “只有你明白我的支离破碎,我爱你才能问心无愧" 2. 慢吞吞的小孩也有自己的玫瑰海。 “你
  • 隐藏详细信息 黑色绗缝V型皮革 黑色黄铜配件搭配陶瓷效果饰面 棉麻衬里 双G 内部:1个拉链口袋 皮革提手(23厘米长) 大号:38.5厘米(宽)x29厘米(
  • 无忧花也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释迦牟尼就诞生在此无忧树下,因此,无忧花在佛教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要给这款帕玛强尼PF600215腕表
  • 有趣的是,如果是人类的完美青年,放到近乎40这个年纪,也不保证不会披上这样一种陈旧的色泽。除非除非利好你说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不是这样子的,我不信这样子的微笑是假
  • #d酱教你做好吃的# 调料对于好吃的烧烤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就介绍一下王哥烧烤用到的调料~[兔子][兔子][兔子]P1是烤羊肉/羊腿/虾/馒头等用到的调料,是比较
  • 新项目入市方面,虽然月内部分城市仍受疫情管控影响,但2021年初依然有不少新的购物中心项目开业。(人民日报)行业资讯办公投资者对京沪甲级写字楼项目有明显偏好房讯
  • 想说的太多,就以这个做节吧天地之大,任你驰骋,新的一岁 所念皆所想愿你永远用拥抱世界的勇气​#宋亚轩[超话]# 生日快乐今天的风很大吹来了宋亚轩的20岁,​来到
  • 2024年,他的新AI公司xAI推出了Grok聊天机器人,‍并开源了拥有3140亿参数的Grok-1大模型,这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开源的参数量最多的大模型。模因币
  • 但如果给他PPV分成,他就没意见#超话创作官##UFC 302# #UFC精英之路# ​​​​丰田或推GR卡罗拉自动挡:丰田澳洲大佬Sean Hanley称,基
  • 我感觉很酸痛,就像是咬了很多硬东西后的酸胀感,连着太阳穴的神经也痛注意事项1⃣️接下来的4个小时内不能碰水,6个小时内不能平躺(所以姐妹们好早上来打针,晚上洗漱
  • 赵普“时为郡之参佐,断事明敏,狱无冤者,太祖闻名召见与语,深器之”他从此与赵匡胤结识,并且给赵匡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当时赵匡胤的父亲、右厢都指挥赵弘殷在滁州
  • 2. 河南民政厅:同意将开封市等20个地区确认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2. 河南民政厅:同意将开封市等20个地区确认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