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做此事福德丰厚,大到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本挡不住自己的福德!#炼心篇#

我打小就比一般人敏感,天生就会那么一点望气(也只会这么一点),那时我最爱往一家人家里跑,我什么也不干,我就去那呆着。

为什么呢?这家人的家里祥瑞气旋绕,只呆在里面,就非常舒服,就像蒸气浴,瑞气包裹着自己实在太舒服了,虽然还不大通光,但是从无晦暗之感。

我当时诧异地想:看这家人,丝毫没有特殊的地方,两个退休老人(干净,脾气好),工资微薄,两个子女没读多少书,早早辍学在家,还没找到工作,那么这些祥瑞气到底是什么缘故。

过了三年,这两个子女成家了,配偶虽然普通,各方面都非常一般,但是生下两个孩子,我一看,两颗明珠,一个如日光,一个如月光,光华灿烂。原来那瑞气旋绕三年不绝,是为这两个孩子。我感叹的是:原来一个人有福报要来,三年前就有预兆了!

子女的配偶非常孝顺父母师长,我娘说这人如此孝顺尊长,绝不会久居人下。本来没有读大学,但是婚后几年就成为地方大长官,从此这家人是富贵得很。

我娘告诉我,一个人如果从小不曾抵触顶撞父母师长,他是必定做大官的,因为打小孝顺父母,每天积的福德别人根本比不上,他不做官谁做官,所以你见到这样的人,要好好对待,不能轻视,因为就算没读过书,还没找到工作,后面上天也会推他上去的。我家里好几个做大官的,无一不是如此。但一个人日常生活若经常抵触顶撞父母,是绝对不能做大官的,连基本的日常工作都不会顺利,一生挫折连连,重要时刻无不败北。

原因很简单,抵触顶撞父母,就是把父母抵顶到对面去了,父母为生我、助我,没有父母生助,无法强大,就凭一己之力,当然压不住厄运,并且鬼神会代你父母教训你,这个就是书上说的:不孝父母,天怒鬼神怨。如果要比喻,父母好比两大福德山,孝顺父母能镇一切邪恶(不顺);父母又是两大福德海,孝顺父母能济一切渴望(匮乏)。

然后这家人搬走了,换一家人搬进来,我又特意跑去看。

摆设还是照旧,但是气象完全不同了,寒得很、暗得很,我呆了一会儿就走了,再没去过。我一眼就看出气流对穿(后来知道这叫无情,破格)。但是从前一家人也是这个样子摆设的,而我并不觉得。

之后我才领悟到:这风水是福人居福地,你要是个福人,你住的地方就一定是福地。如果你住的地方不是福地,你也能住成福地,大家知道风水养人,却不知道是人也要养风水。人一住进去,周身气流就会逐渐充斥整个住地,把地养得福德兼备,就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住地就是你的形,这就是俗话说的「物是主人形」。你要住福地,先要好好积德,你积下福德,自己很自然的就能养风水。

而且千万不要怨天尤人了,怨尤生出来,好风水也破掉的。万物都有灵性的,不可轻视,我打小时对草木沙石都是不敢轻视的。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去看千年古建筑,虽然是些石头木头,它气质就是不一样,这是因为它就像人一样,智慧可以随着时间成长,它懂得的也会增长,年月久了,它也把自己的修养和气质修出来了。

就算是恶风水,我看恶风水是福,容纳我,提供我避风雨的地方,我感激,我用这样慈悲柔和心气神养它,它不好意思不好,它不好意思作恶。

大家都知道古代人帝王将相,都找最好的风水,但是他们还是败了,为什么呢?

因为福德气数一尽,风水会自动变掉,你要是福德养不起这个好风水,它自己就会破掉的。好比你的资财养不起一头老虎,老虎岂不饿死?你若是换养一只小狗,也许还养得活蹦乱跳。所以你没福分,还要住福地,这更糟糕!你不是皇帝福德,镇不住江山,却要穿上龙袍,要万民臣服,这不是自寻死路吗?没福德,你镇不住风水,反成凶象!

所以,大家住在非福地,也要感激,这是上天给你生路呢,赶快趁这个时间积累福德,福德增长了,你不搬家,风水都要变化,因为被你每天的人气养好了。

如果要积累大福德,积累现世就可以享受的福德(如顺利好姻缘,工作顺利,资财积聚,重要考试发挥出色,各种申请不被拒,乃至现实生活万事如意)。只要不抵触顶撞父母,面容柔和笑对父母,和父母说话柔声软语快快乐乐,这些基本的东西要拥有是没有阻碍的,鬼神看你孝顺父母,他非常尊敬你,丝毫不敢障碍你,这么好的改命方法,大家却不知道,太可惜了!

如果想要仕途顺意,通常是从小就不抵触父母的人,因为他从小每天都受父母印气生助,非常强大,别人比不过。还有就是注意不要说中国古代圣贤,各位高道大德的坏话,这也是损福报的。

你想想,父母、圣贤你都不恭敬,父母、圣贤你都轻贱,还有哪一个众生你不轻贱?你的贡高我慢大到无边际了,鬼神看你狂妄就厌恶。你要贵,你就不能轻贱他人。把自己升高的必被降低,把自己降低的必被升高。

毕恭毕敬的对父母,让父母高兴喜悦,有一点好东西,都要拿来供养父母。

毕恭毕敬对父母,这是增长官禄最快的。你尊长,自然你也要成为长,受人尊。

供养父母,则是增长资财最快的。

说句大家不爱听的话,不管一个人怎样说自己的心地孝顺,行动上却做不到,那这个「穷」字就会非常大地写在脸上。

平时赚多赚少都要拿出财物供养父母,不要抱那么紧,不要找借口说老婆孩子房子需要钱,你这个样子,以后你老了,你孩子一样不会供养你,连借口都和你一样,这叫:父形子肖。

我一朋友父亲,从小到大不顶父母,怕父母气上加气,挨打站着不跑,挨骂一声不吭。虽然出身是下水道工人,但是后来得到读书机会,做到公司老总。

我一朋友表哥,从小到大不顶父母,还幽默逗父母笑,虽只有中专学历,但是年薪没有五十万是请不到他的。

我一同学的父亲,地方局长,对奶奶是至孝的,以致奶奶一点不顺意就会不理他、耍脾气,然后他就百般孝顺恭敬、认错道歉。

我一好友父亲,特孝顺,后来成为地方四大银行之一的行长。

我所知道的,孝顺父母的人,都是有大出息的。

孝顺供养父母,这个福报是现世报,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本挡不住自己的福德。

孝顺供养父母,哪怕只是做一天,生活都会有不可思议的改变,一年不抵触顶撞父母,能灭尽三十年戾气,之后你缺少的,一齐到来,不顺的都自动顺遂。你就算拿一个月孝顺供养父母,让父母高高兴兴,你手头上的烦恼不顺事都会自动化解的。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

如果你做不到,根本不能改命,因为积福没有损福快。 https://t.cn/RIyFrzX

何为福报资粮和智慧资粮?

居士问:请师父开示一下福报资粮和智慧资粮。

师答:佛教修行很重视这两个资粮,一个修行人能修到什么程度,能得到多少利益,决定于这两个资粮的多少。资粮越多,修行越快,资粮越少,修行越慢。我们经常说开悟见道,就是修到见道位,也是禅堂里说的开悟,达到这个开悟的程度需要多大的福报和智慧资粮呢?从福报讲,要有七世天子命的福报,从智慧讲,要有九朝状元才的智慧,具有这样的福报和智慧的人才有开悟的可能性,可见福报和智慧资粮对于修行人是多么的重要。
既然这么重要,那么佛教的福报和智慧拿什么标准来衡量呢?你们仔细听!佛教的福报可不是指你有多少钱,做多大的官,有些人以为有很多的钱,做到高官才是福报,告诉你们,错了!如果说有钱,做到高官就是福报,那你问问自己能比得过天子吗?李世民贵为皇帝也不过是一朝天子而已,而开悟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七世天子命的福报,所以你的那些福报还差的远呢!
我们说福报有洪福和清福,所谓洪福好求,清福难修。物质方面非常丰富,吃喝不愁,这叫洪福。清福指知足安乐,无欲无求,逍遥自在。而我们佛教里重点是修这个清福,这需要智慧。有洪福无清福,那是富而不贵。有清福无洪福,那是贵而不富。既有洪福也有清福,那是大富大贵。
怎么得到洪福呢?有几个途径,一个是惜福,一个是修福。惜福就是指不要浪费,要珍惜福报,自己的不能浪费,别人的也不能浪费。修福又分为好几种方式,你可以布施,可以施舍,还可以修苦行。
那么福报资粮修好的时候会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主要是看这个人对一切环境的适应程度如何?如果说这个人在任何条件的环境下都能很快适应,心地清静,不被外界环境所转。你把他放到艰苦的环境中,他能知足安乐,心地清静。放到富裕的生活中,他也能心地清净,不为富贵所动。就象我们过去的老和尚一样,虽然住山住茅棚,吃野草野果,但身体依然健康,过的悠闲自在,那是上层的福报。
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那时候的比丘是上层福报。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年四季就是三衣,人家就能适应,身体健康也不得病。像法时代唐宋期间,人的福报就不行了,那是中层福报。日中一食 和树下一宿不行了,而且早上还要喝点粥,还得盖个房子,要住在里面,这样才能安心办道。到了我们末法时代了,那是下层福报。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医药不缺,供养很多,还不能安心办道。
所以福报有多大,就看这个人的适应能力有多强。无论多么艰苦,多么奢华,他都不为所动,能随遇而安,不挑剔。同时身体也能适应,不得病,这是上层福报的人。修的时候从苦行、布施开始,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勇气。如果一个人福报不够,他待在一个环境里会非常不适应,觉得这里不清净,那里也不舒适,看什么都不顺眼,会非常挑剔,这是没福报或者说福报不够,需要从修苦行开始,比如干活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一个人到任何地方都能很快适应,心也安稳也不挑剔,知足安乐,这种人不需要修苦行,因为他的福报是够的。也就是说,这样的人才有七世皇帝的福报,才有开悟的可能性。

居士问:除了干活和生活简朴以外,还有哪些是苦行。
师答:只要能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和勇气,提高自己很快适应外界坏境的能力,不被物转,这都叫修苦行。比如说在大的寺院,有很多人都去干活,这都是在锻炼自己的心性,这叫修福报。还有那些行脚的,朝拜的,这都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忍耐力,这都是在修福报。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人修了很多苦行,干活也很卖力,但心地不柔和,心中的烦恼反到增加,表面上虽然在干活,但心里已经忍耐不住了,那不叫修福报。还有的人胆子非常小,一走夜路见到个什么东西,就怕的不得了,那也叫没福报,勇气不够。福报大的人走到那里都不害怕,心里坦荡荡的,非常勇敢和坚强。
所以今天我们要把这个福报资粮搞清楚,很多人常说,你看那个人走到哪里都吃好的,喝好的,住好的,福报多大啊!告诉你们,那个不算福报,不信的话你把他放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中,你再看看他的反应是什么?绝对会极度不适应,拿我们佛教中的标准来说,那是没福报。

居士问:师父,假如有一个乞丐,他行乞的时候就自由自在,但你把他放在皇宫里,他反倒极度不适应,浑身的不自在,那也是没福报吗?
师答:是的,或者说福报不够。福报够的人,是到了哪里都能适应,随遇而安,安详自在。为什么呢?福报够的人对周围的物质不感兴趣,好的他不贪,差的也不嫌弃,那种人心外不求法,只安住在他的那个心上,他能心转物,物却转不了他,这才是我们佛门中最大的福报。如果你看到外面的环境,心随着物转,看到外面花花世界,心潮澎湃起伏,那叫没福报。
什么是智慧资粮呢?我们佛教里的智慧是说能不能看破,如果把一切东西都能看破放下,我们说这个人智慧资粮修好了。这种人的特点是对任何知见都不嗔恨,也不和人争论辩论,因为他把一切都看破了。你说了没几句话,他就把你看破了,你说你的见解,他也不和你争论。这个不辩论可不是因为他害怕,或者说不知道,是因为你没说几句话,他就已经知道你是什么层次了,心里清清楚楚的,所以懒得跟你说。因为他看破一切了,就懒了,所以罗汉最懒。因为罗汉已经把三界里的一切都看破了,所以他就懒的很,不发这个菩提心,这就是所谓的“二乘精进无道心”。为什么精进呢?因为他把三界六道的烦恼全部都断掉了,但他懒得发菩提心度众生,所以说他没道心。
所以说没嗔恨心、不辩论、不争斗是智慧资粮修好的最明显的一个特点,这个智慧从那里来学呢?要从深入三藏入手。《金刚经》中说须菩提无争第一,为什么呢?因为他最有智慧,所以他无争。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要有九朝状元才的人才有解空的智慧。

居士问:师父,不是说舍利弗智慧第一吗?
师答:舍利弗的智慧第一指的是差别智,这里的智慧资粮指的是解空的智慧,而解空第一是须菩提。智慧资粮修好的人是这个特点,那么没智慧的人是什么特点呢?就是说走到哪里嘴巴都不停,都要跟人争个高低,非要把你辩倒,一旦知见与他的不一致,他马上起嗔恨心,这种人最没智慧。
所以一个人如果福报资粮和智慧资粮都修好的话,这个人走到那里都能适应物质环境,话也不多,也没脾气,不跟人争论,心地非常柔和,这种人修行才容易见道。两种资粮修好之后,就进入加行了,就是说再加精进一点修行,往紧里再催一下,让这个人尽快开悟。禅堂里打禅七就是加行,都是福报和智慧资粮修得差不多了之后,再通过禅七的加行,也许一下子就开悟了。开悟就是见道位的人,这是所谓资粮道、加行道和见道,之后才是修道和证道。

居士问:师父,那成天念佛是不是也是加行?
师答:要看他的两个资粮修好了没有?修好之后才能叫加行。如果没修好,那还在资粮道里面呢。如果身心虽然柔和,但知见不正,还在外道里面转圈子,那谈不到加行,也谈不到资粮,那还在外道和凡夫里面转圈子呢。这个五道是对于出家修行的人来谈的,开悟见道后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修行,你们在家人还谈不到。你们就是五戒里面讲的“三皈纳体,五戒培基”,就是亲近三宝修你们的善根和福报,你们干的是这件事情,仅此而已。
也就是说,要想真正的修道了生死,那不是你们在家人的事情,那是出家人的事。否则为什么把你们叫做近事男,近事女呢?就是亲近三宝,靠近三宝的意思,但还没走上正规的修行之路呢。如果打个比喻的话,你们就是“游击队、民兵连”,不是“正规军”,差的还远着呢!
你们在家首先守好三皈戒,修好三皈法,就不堕三恶道,也能保住三宝的种性了,之后守好学好五戒,就可以保住圆满的人身,做好一个标准的人。然后再观世间的空、苦、无常等,放弃一切世间享受,发起出家了生死,度众生的这个出离心,因出离心而出家修行,就成了“正规军”了,不再是近事男、近事女了,那时候就差不多了。

五台山果戒法师

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 然心愿差别,
其相乃多,
若不指陈,
如何趋向。

今为大众,
略而言之。

相有其八,
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世有行人,
一向修行,
不究自心,
但知外务。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如是发心,
名之为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
又不贪欲乐果报,
唯为生死,
为菩提。

如是发心,
名之为正。] ---

《 劝发菩提心文 》
  
大安法师讲解 :
  
好,
请看这一段。

上面把发菩提心立坚固愿的重要性作过阐释,
下面就从发心立愿的差别形相,
来标显出一个大乘行人修行的标准。

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常常谈发心,
发心的内涵非常广,
世间上也讲发心,

发求名的心,
求利的心,
求当官的心,
求做善事的心。

它也由这个心,
立种种的目标,
种种的愿。

即使修行也有种种不同的动机,
所以发心立愿的相状是很多的。
  
那么到底一个大乘的行人,

正确的发心和立愿是什么呢?

这就需要善知识给我们特别地开示出来,
才能令我们的发心趋向正确的目标。

否则我们对自己修行的这一念动机常常会迷惑颠倒,
常常会把错误的发心认为是正确的,

或者把正确的认为是不正确的,
迷惑颠倒。

所以省庵大师就特别地谈到这一点,
他了解到众生发心立愿的差别相很多,

如果不在这里加以指点,
陈述出来,
行人就不知道如何去趋向正确的发心。
  
所以就
“ 今为大众,
略而言之。

相有其八,
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就是现在在这里,
概略地陈述八种发心立愿的形相。

这就归纳为四对范畴 :

邪和正是一对,
真伪是一对,
大小是一对,
偏圆是一对。

在这四对中,
邪正和真伪这两对是对世间凡夫的发心而言,

大小和偏圆是对出世间圣贤的发心而言,

其目的都是为凡夫圣贤修行人指示发心修行的标准。
  
“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这就来设问,
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来为下面阐述这八种发心的内涵作一个铺垫。

说明这八种发心哪些是正确的,
哪些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我们可以选择采取,
不正确的我们就得放弃。

这就是取舍。
  
下面就具体的对这八种发心,
四对范畴作一个非常精练的概述。

这种概述一方面是来自于佛典里面,

释迦牟尼佛对阎浮提众生的心理、
种性和好乐的把握,

另一方面也包含着省庵大师对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众生的一些状况的把握。

这两种把握都对于我们众生有普遍的描述和指导意义,

乃至于现在我们看来都没有越出这八种发心的范围之外。
  
好,
我们来看第一种,

什么叫邪?

发邪心,
立邪愿的相状 :

“ 世有行人,
一向修行,
不究自心,
但知外务。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如是发心,
名之为邪。”

这是第一种。

我们读这些文句,
都要把它作为一面镜子,
来照照自己,
我们自己的发心在这八种里面对号入座,

属于哪一类?

那么这第一种是邪心邪愿的相状。

世间有一类修行人,
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
也想走修行的道路,
所以他也发心修行。

但是他发心修行,

一向以来的修行是什么?

不了解佛法的真理。
  
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要究明自心,
我们自心真如自性,
具足一切功德。

一切圣贤的学问都是在自心上,
在销归自性上下功夫。

儒家的学说如孔子也说 :

“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学人,
都是为己,

为己不是说自己的己,
这个己就是自性的明德,

都是为了明明德,
做这样的学问。

孟子也讲做学问是
“ 求其放心 ”,

把放在外面的心求回来,
这是在做学问。

“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儒家的圣人都把学问放在自心上。

那么佛法更是心法,
如果不在心地上下功夫,
就偏离了佛法修行的轨道。
  
我们大小乘经典,
千经万论,

都是在
“ 悉明唯心 ”,
都是在究明我们的心地。

现在很多学佛人很可怜,
他都不了解自己的心,

自心是什么状况,
每天心猿意马,
没有办法去控制。

自己每天打的什么妄想,
一概不知道,
没有在心性上下过功夫。

为什么我们要大家念佛,
念佛就是在究明自心。

我们的自心无形无相,
但如何了解我们的心 ——
你去念佛。
  
佛号就是实相,
借托万德洪名,
来显我们的自性,
单刀直入,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开佛知见,
这就在究明自心。

但你如果不在心性上下功夫,
就凭着与生俱来的我执,
去追逐外界的事情。

我们的心无量劫以来都是奔驰在外面的五欲六尘上的,

我们没有一刻的回光返照,
安住在我们的自性里面。

所以有这么一种修行人,
他不在心性上下功夫,

只知道驰骋在外面,
跟没有学佛的人没有多少差别。
  
所以
“ 但知外务。”

外务有几种呢?

这里列出了四个对象 :

第一是
“ 或求利养 ”,
财利的供养。

一切众生都以财物作为他的外务,
这是众生贪欲的一个重要的对象 ——
财色名食睡。

他虽修行,
但他还贪这些利养。

我们也看到,
很多修行人,
包括由修行人所组成的所谓的机构,

大多在开庙店,
一进去,
商业气氛很浓,

烧支高香要多少钱?

抽个签要多少钱?

开个光要多少钱?

他整个的就是求利养。

这样就使佛门的形象受到很大的伤害。
  
要知道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尤其是出家比丘,

如果他真心办道,
一定不会饿死的,
佛菩萨会给他四事供养的,

一切有信心的信众,
四众弟子,
居士会给他供养的。

然而他对这些信不及,
他一定要自己去求供养。

当他的心去求供养的时候,
他就不能究明心地,
不能安心在道业上,

那整个的他就成了一个公司的职员、
老板,

是这样的状态。

在南方的一些寺院,
称寺院的负责人就叫老板,
成了一家公司性质的。

这是
“ 或求利养 ”。
  
第二种是
“ 或好名闻 ”,

好是好乐,
他还离不开虚荣。

希望到处都知道他的名声,
要知名度。

这都是虚荣心在作怪。

于是他就会搞一些新闻炒作,
让很多报纸刊物来登自己的光辉形象,
谈自己做了什么什么事。

做点小事,
都要登报。

这都是
“ 或好名闻 ”。

有的修行人可能不好利,
但是好名。

利放下了,
对名的渴望就更大。
  
第三种
“ 或贪现世欲乐 ”,
贪现世五欲的快乐。

要知道五欲 :

财色名食睡,
地狱五条根啊!

色声香味触,
都是我们轮回的根本。

他看不破这些,
放不下这些,

而且挂着修行人的名义,
还要去贪这些世间的快乐。

有的人就更讲排场了,
出门都要坐名牌的车,

如果不坐宝马车,
都丢不起这个脸。

这是贪世间的快乐,
不能淡泊明志啊!

他因贪这些,
不能淡泊明志,
不能少欲知足,
他那颗心就安定不下来。

世间五欲快乐的滋味很浓,
但是他的道味就没有了。

第四个
“ 或望未来果报 ”,

他修行是想得到来世的人天福报,
或者下辈子做人,
能做大官发大财;

或者修行想得到上天堂的快乐。
  
这些都是邪的发心。

当我们看到这些文句的时候,
真的有点感慨啊。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
可不就没有摆脱

“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的范围。

很多到寺院去的,
到佛教团体去的,

你去问问,
有几个真的是为了求解脱,
求了生脱死成就佛果而来寺院的。

很多人都是求福报,
求保佑自己。

甚至还有一种观念,
认为学佛了,

怎么才能表明你学佛得到利益了呢?

一定要身体比别人更健康,
钱要比别人挣得多,
官要比别人当得大,
才说明你学佛就有利益了。

这些观念还很有市场。
  
于是很多人就振振有词 :

我要积极勇猛地得到这些东西,
我考上博士了,
当上部长了,

证明我学佛有贡献,
有利益了,
别人就会来学佛了。

他要做表范。

甚至得了病,
我一学佛就必须好,
这才能说明我学佛很有利益了。

我们听到这些都胆战心惊,
这可是指错了方向,

发错了心,
这些都是邪的东西啊。

佛教对世间这些五欲的快乐,
来世的福报,

怎么去看待它?

佛教对我们人生当中,

遇到种种的逆境、
障碍,

怎么去看待它?

这要用智慧,
用佛的知见去看待。
  
《 净土十要 》里面
有一篇文稿
《 念佛直指 》,
是元代的妙叶大师写的。

《 念佛直指 》中的
第十七章就讲的是
“ 十大碍行 ”。

妙叶大师非常慈悲,
他知道末法时期的行人,

一学佛法,
他的魔障就会起来。

魔障起来时,
往往透不过这个逆境魔障,

就会退失自己的道心,
使无上甚深的佛法在他身上得不到利益。
  
所以出于这样的一念悲心,
他就写出十大碍行来,
让一切行人先把自己放在一个障碍逆境里面,

使这个障碍逆境成为修行道业、
得到解脱的逆增上缘,

这样障碍反而容易得到通过。

如果障碍得到通过,
这就是以八苦为师,

就能够使一切障碍逆境都增强念佛的信心,
使净土的莲华更为光明灿烂。

如果不能把握这一点,
即使你在一个顺境当中,
也会退堕。

他这个十大碍行充满着辩证法,
真是把众生的状况描述得非常的确切。

这十大碍行也不是妙叶大师自己创立的,
他也是依据佛经里面来的。
  
我们来给大家介绍其中几个碍行,
看他是怎么阐释的。

比如对生病的问题,
他说
“ 念身不求无病 ”。

我们修行人不要求无病,
有病是好事啊。

为什么呢?

“ 身无病则贪欲乃生 ”。

你身体没有病,
非常强壮,
这时候你的贪欲就上来了。

大家想一想,
自己生病的时候,
是不是贪欲就会下降。
  
如果身体营养非常丰富的时候,
你什么都来了,
要干这个事业,
要得那个享乐,
贪欲乃生。

特别对比丘来说,
你不要身体太强壮了。

古人说 :
比丘常带三分病。

如果他强壮得像蓝球运动员一样的,
道心又上不来,
那就麻烦了。

下面就是
“ 贪欲生必破戒退道 ”。

这个贪欲心上来了,
他降伏不了,
他就会破戒。

一破戒,
他就成了佛法戒海的一个死尸,

就会被抛弃,
他就会退失他的道业。

所以,
一个修行人要用智慧观照这个病,
病的性是空的,
知病性空,
于是这个疾病就不能对自己产生恼害。

不产生恼害,
这样的疾病正好就是我们修行道业的良药,
“ 以病苦为良药 ”。

所以还要去求无病吗?

有点病是好事啊!
  
再看下面 :
“ 处世不求无难 ”。

你处在这个世间不要求没有苦难,
没有厄难。

如果在世间你没有一切厄难,
你骄傲的心,
奢侈的心就会起来。

太顺利了,
那你就像独生子女一样,
象骄傲的公主一样,
你骄奢的心就会起来,

你就会欺负人,
居高临下,
就必然会欺压其他人,
欺压一切。

所以要体会到人生的苦难,
苦难的本性也是虚妄业力产生出来的,

叫作
“ 体难本妄 ”。
  
所以这苦难也伤害不到我们。

你知道它是虚妄的,
就不会被这个虚妄的苦难所伤害。

就像梦中你遭遇水难火难,
你知道水火灾难很痛苦,

但你知道是梦中的水火灾难,
也不会伤害到你。

“ 难亦奚伤 ”。

所以以患难为解脱,
这患难正好就是你解脱的增上缘。

你在这种患难里面,
正好是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你在患难当中修行,
你将死在安乐当中啊。
  
再看下面 :
“ 谋事不求易成 ”。

你做某件事业不要去求很容易成功,
如果事情太容易成功,
你心里就会生轻慢的心。

轻慢的心上来,
你必定会想
“ 我多有能耐,
多有能力 ”,
这个傲慢的心就会起来。

我们要用智慧观照,
一种事业是不是能成功,
是成功还是失败,

这完全是我们宿世的业力所决定的,
并不取决于你有没有能力。

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多的是,
为什么他做不成。

赚钱的人都想赚钱,

为什么只有少部分人能赚到钱呢?

所以事情成功,
不是因你的能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袁立和徐威分手之后,现在的他们都有了自己新的生活, 婚姻如饮水,冷暖自知,你过得幸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只有你自己清楚,也希望能够且行且珍惜。 感情具有流
  • 抱怨的话说太多了,在平常中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甚至是我的头像网名这个微博号等等等,你说这些都过于伤感,那好的全都统统删掉,所以现在的微博几乎是只保留着今年以来的点
  • ——宋·林升《题临安邸》北京探店|开在四合院的东方美学餐厅,用中国食材谱写夏日fine dining是有点闲雅的日子里怀揣了生活的点滴,曲廊院,天顺其然、地顺其
  • 闺蜜的婆婆还是把那张照片杵在我面前,说,这张照得最好,你看看呀,看我儿子多帅。于是我一本正经的说,阿姨,我们几个以前都是他的同班呢,哪有谁稀罕他,估计是他跟您吹
  • 李攀登平时好动,调皮爱玩,爱看动画片,语言少,当时家就住在西和县歩行街,居住五楼,距学校350米左右。李攀登平时好动,调皮爱玩,爱看动画片,语言少,当时家就住在
  •   进入滚石唱片后,张信哲并没有第一时间被“委以重任”直到1988年因参与潘越云的专辑录制,表现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才华,他才得到滚石唱片的重视,进而有了第一张专辑
  • 人生,不可能时时顺心、处处完美,有时,遭遇误解,言辞申辩是徒劳,不如一笑而过,让时间告诉你答案。人生,不可能时时顺心、处处完美,有时,遭遇误解,言辞申辩是徒劳,
  • 各汽车站最新班次时刻表】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7月11日至8月2日部分旅客列车停运的公告1. 2022年7月11日至7月20日呼和浩特开2
  • 『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19,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10,我们从来不去试图成为非常聪明的人,而是持续地试图别变成蠢货,久而
  • 好久不用的号又打算用啦~ 就随便发发日常~嘻嘻 记22.6.10 ️ ▶今天早晨5:20就被雨吵醒了,玩了一个小时手机,又睡到九点[二哈] ▶微博中奖的大眼仔
  •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心中有爱,青春常在!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心中有爱,青春常在!
  • SG10型干式变压器的设计式将>C级220℃绝缘材料作为H级180℃使用,为提高电器与机械性能、省却风机冷却提供了技术保证,具有较强的过负荷能力,允许长期
  • #情感[超话]#1.向往是一种憧憬,向往又是一种美丽,向往不仅具有浪漫的色彩,向往更充满梦幻与神奇……童年我向往与父亲一起去深山,狂嬉在大山的怀抱;少年我向往与
  • 我们如果看这段视频,能看到这里面包括很多个元素,如果我们想做一个通向元宇宙的大门,想做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们就要看看我们是如何感知现在这个世界的。当用户能拿手摸到
  • 这里是内蒙古财经大学#FM185.0#点歌台,今晚要送出的歌曲是#明天的烦恼交给明天-MrMiss组合[音乐]#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很累的事情,生活从不会对谁宽容,
  • 这是我得哥哥,因为意外在工地摔倒,家里还有两个白发苍苍得老人,因为我哥哥一直在中山市三乡镇一工地上班,从7月1日到现在,目前还在医院,现在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
  • 若既离不开电子屏幕,又不愿意佩戴防蓝光眼镜,该如何保护视力?看屏幕时,环境并非越暗越好,而是需要辅以照明,一般家居照明都可达到要求。
  • #双眼皮失败#双没成型的几种情况,线条弧度不流畅不对称,局部分叉或线条过浅,和缝合不到位,没将上睑提肌腱膜与双眼皮线条处的皮肤缝合固定有关。【多处面诊对比选择更
  • 12.人们常常会欺骗你,是为了让你明白,有时候,你唯一应该相信的人就是你自己13.很多事情不能自己掌控,即使再孤单再寂寞,仍要继续走下去,不许停、也不能回头。6
  • 暗自难过了好久,还默默为孩子祈祷了一段时间,希望他没被摔死,最好被剧院后面那家人捡到好好对待( ¯ᒡ̱¯ )و赵盼儿和顾千帆之间,是彼此尊重、健康的爱情关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