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阳光”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新路径】以太阳能为动力,水和二氧化碳作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出甲醇,用以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的循环利用——甘肃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灿及其团队,历时20载攻克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而随着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在兰州新区成功完成工业化验证,使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了一条全新路径。

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车辆离开兰州新区繁华的核心区,沿着笔直开阔的道路向西北方向行驶20余公里,便到了兰州新区倾力打造的化工园区。道路一侧的一座小山丘上,漫山遍野铺满了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壮观。

“这是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的光伏发电部分,占地259亩,用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兰州新区石投集团高级技术主管李春新介绍说。

距离山丘不远,就是项目的主厂区,里面矗立着项目的核心设备——各种各样的装置、在空中穿梭交织的管道、高耸的反应塔,显示出十足的科技范儿。

“用山丘上光伏板发的电,将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再让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就生产出了甲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液态阳光’。”李春新尽量用最简要的语言道明了项目的原理。

甲醇,可作为燃料替代石油,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在化工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电解水制氢,氢再与二氧化碳反应制甲醇,在实验室早就在研究,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有何特别之处?

“关键在于合成过程中使用了李灿院士团队所研发的高效催化剂。”李春新说,这一项目由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等3个重要生产环节组成,其中,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催化剂在后面两个环节发挥了关键作用。

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加入的一种特殊物质,其本身不会参与反应,却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全面提升效率。

实验室里,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再让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的过程复杂漫长,且条件也相对苛刻,而没有实现大规模化工业过程。而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高效催化剂,则极大加快了电解水和二氧化碳加氢的进程,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使工业化生产“液态阳光”变为了现实。

“通俗地讲,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就是利用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生产出甲醇的过程,它将无形的太阳能量转移到了液态的甲醇当中,因此,以这种方式得到的甲醇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李春新进一步解释说。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总顾问、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张有贤认为,“液态阳光”合成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将二氧化碳变为重要的生产原料,划时代地解决了工业二氧化碳尾气的利用问题。

“工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之所以被大量排放,是因为它无法被大量利用,产生不了价值。而在‘液态阳光’的生产中,二氧化碳变成了重要原料,有了利用的价值。”张有贤说,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不仅将太阳的能量转移到了液态的甲醇中,也使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封存”到了甲醇中,这是人类利用二氧化碳的一次重大创举。

催化技术重大创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不远处就是大连著名的星海广场和星海公园,依山而建、环境优美。

大连化物所是一座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见长的综合性研究所,催化化学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自1983年到大连化物所读研究生以来,李灿院士不断向着一座又一座催化领域高峰努力攀登。“液态阳光”则是李灿和他的团队在催化剂研究上又一次重大突破。

“‘液态阳光’合成成功,实际上就是催化技术的成功。”近期,记者专程前往大连化物所,对李灿院士进行了专访。李灿介绍说,“液态阳光”的合成过程中,通过加入催化剂,大幅提升了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两个生产环节效率。

也就是说,李灿团队分别攻克了两大催化技术。

以电解水制氢为例:传统电解水制氢能耗大,生产出同样体积的氢气不仅成本高,而且速度慢。但使用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先进电催化剂后,单位时间内电解的氢气量大幅增加。

“以前,一小时能够出几百立方米氢气就已经了不起了,现在我们可以出1000立方米以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李灿说。

制氢速度提升的同时,还有成本的下降。

传统制氢,每产生1立方米氢气大概需要耗5度以上的电能,但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把生产1立方米氢气的耗电量降至4.3度。

“别小看这0.7度,一方省下0.7度,1亿立方米、10亿立方米又要省下多少电,这个量大得不得了。”李灿说,工业生产必须要考虑效率和成本,否则没有企业愿意干。

前沿技术的探索之路往往充满着艰辛。

“液态阳光”的成功,研制出具有很强靶向性的催化剂是关键。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李灿院士团队没有放弃。

“加入催化剂后,要让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甲醇,而不是甲烷之类的其他物质。”李灿院士说。

与实验室环境不同,工业合成“液态阳光”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杂质、水、温度等对催化剂的影响。

比如:要确保催化剂耐高温,温度升高不会被烧死、烧结。同时,工业二氧化碳含有大量杂质,有毒化作用,这又需要催化剂要特别“皮实”,既要在温度高的时候不怕烧结,又要同时在各种各样的“粗粮杂粮”原料过来能够被消纳。

“一般的催化剂很怕水,温度高的时候,水对催化剂的破坏很严重,而二氧化碳加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又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李灿说。

通过许多次攻关,一系列问题最终逐一得到解决。

2020年10月15日,兰州新区“液态阳光”示范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一致认为:这一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而“液态阳光”项目运行数据也显示,项目运行1000小时的时候,催化剂依然没有明显失活,抗中毒和抗烧结良好,达到了推广条件。这意味着“液态阳光”这一科技成果已经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

兰州新区“液态阳光”示范项目为下一步建设10万吨级、百万吨级的“液态阳光”生产线打下了基础。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用风能、水能等绿色能源发电,与水和二氧化碳合成出清洁的甲醇。”李灿说。

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2020年1月17日,注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总占地面积289亩,投资约1.4亿元的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成功投运,呈液体状的粗甲醇第一次从设备终端的管道中流出。

“电是通过光伏发电得到的,水是普通的工业用水,二氧化碳是从合成氨工厂尾气中捕获的,完全实现了绿色生产。”李灿院士团队的王集杰博士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化学品的工业化生产存在着放大效应,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利用小型设备在实验室得出的研究结果,往往与大型生产装置得出的结果有很大差别。

“在实验室里,最初放入反应管的催化剂只有1克,成功后,我们把量放大100倍以上,也就是加入100克催化剂再看结果,成功了,才有了进行工业试验的基础。”王集杰说。

从试验室中的瓶瓶罐罐,到完成工业中试,是“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的一次大跨越。

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可年产甲醇1000吨,反应器中投入的催化剂达到了1.6吨,是原始试验的160万倍,达到了项目的工业化示范作用。

“现在的任务是进行推广应用,建设10万吨级甚至规模更大的项目。”王集杰说。

新技术能否被推广,还要算经济账。

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有关负责人、兰州新区石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锦算过一笔账,在这一项目中,每吨甲醇的生产成本为3000元。而以传统的煤化工方式生产,每吨甲醇的成本约为2000元。

3000元与2000元,貌似“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缺乏竞争力。

“项目的二氧化碳是购买的,因此增加了500元的成本,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传统二氧化碳排放企业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我们项目很有可能‘零成本’甚至负成本获得二氧化碳,从而使‘液态阳光’成本大幅降低。”姜锦说。

在合成“液态阳光”过程中,除了二氧化碳,电价也对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个好消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3000元的成本是按每度电0.20元的价格计算的,现在有些地方光伏发电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对“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的推广前景,姜锦充满信心。

在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中,之所以将甲醇称为“液态阳光”,是因为太阳的能量被一步步转移到了甲醇中。项目落户兰州新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海拔高,太阳能资源丰富。

“当然,这也同兰州新区对高科技成果应用的重视密不可分,从2018年考察对接到2019年开工,再到2020年建成试运行,仅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兰州新区从土地、资金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姜锦说。

在王集杰看来,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的影响将会非常深远。

我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0亿吨,其中近一半集中在电力、化工、冶金等八大行业。如果能将这些二氧化碳捕集用于制造甲醇,按1.4∶1的二氧化碳投入和甲醇产出比例,就等于全国每年在减排50亿吨二氧化碳的同时,能够生产出35亿吨甲醇,社会效应无法估量。

王集杰说,目前工业捕集二氧化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未来,人们还可以对轮船等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利用。

“液态阳光”合成技术在兰州新区完成工业化验证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中,液态太阳燃料合成项目荣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已经有多家企业来对接合作,有的已经进入合同起草阶段,很快就有10万吨级以上的液态阳光甲醇合成项目启动建设。”王集杰说。

太阳能为动力,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实现碳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来源:甘肃日报)

【这些人 这座城 | 一个个滨城地标奇迹,一个个默默付出的“你”……】

过去的十年

  各项发展策略在天津次第展开

  “三个着力”为发展指明方向、标注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同下一盘棋

  “一基地三区建设”功能明确定位清晰

  “制造业立市”传承历史发挥优势

  “871生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双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这座城市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民生为大

  在这座有温度的城市里

  时代发展的大成就

  也写着你我的小成长

  学了新手艺,有了新工作

  做出了新成绩,获得新荣誉

  换了新车,买了新房,开了新店

  ……

  有衣食住行里的小确幸

  也有民生温度里的获得感

  那些从各地来到这里的新天津人

  都在努力奔跑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将自己与这座城市融在一起

  天津这十年

  你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也感谢你的付出

  周大福金融中心、滨海文化中心、于家堡高铁站、天津港码头……滨海新区的天际线越来越高,地标建筑越来越亮眼,成为新的“打卡胜地”和城市名片。

  城市繁华、港口忙碌景象的背后,离不开建设者的辛勤打造,随着“津滨双城”发展战略的实施,滨海新区的建设者们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我为“滨城”筑地标

  凌晨1点,裴鸿斌轻轻地用钥匙打开了家中大门,轻手轻脚在客厅内换了家居鞋和睡衣,到孩子们的房间门口,往里面深情地望了望。

  “孩子们等到你十一点多,实在困得不行了。”妻子说,“等抽出时间的时候,一定带孩子好好出去玩几天。”

  这样的场景裴鸿斌家时常出现,作为滨海第一高楼周大福项目的副总工程师,住在集装箱搭成的房间内是日常惯例,偶尔能回趟家,也常常是凌晨了,孩子们已经睡着了,而转天一早他又接到紧急任务,在孩子们起床前,他又忙着到项目上上班去了……

  “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属于超高层建筑,高度达到了530米,建设过程中基础施工、垂直运输、BIM的应用是三大难点,也是我们工程的三大亮点。”为了建造这座滨城地标建筑,裴鸿斌和工友们天天泡在项目现场,日夜加班的破解种种技术难题,保证了项目安全、如期的完工。

  “成绩的背后是付出。”除了对技术的考验,对身体的考验也是种持续着。冬日在几百米高的超高层上施工,寒风凛冽气温要比平地上还低上许多,风力更是迅猛,而夏日炎炎就仿佛日头直接晒在了头上一般。“建设过程中这种‘煎熬’比比皆是,但是也有‘甜蜜’的时候,看着这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滨海第一高楼创造者一个个技术‘奇迹’,是我们这些城建工作者最大的骄傲。”

  “周大福”带来的幸福感

  周大福金融中心是超高层建筑的代表,站在其顶层,可以俯瞰滨海之景,天际线一览无余。这里也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津箍棒”,和广州的“小蛮腰”一样成为无数人念念不忘的“网红”旅游地。

  在2014年至2018年间,作为项目书记的马春元也一直为这里的建设忙碌着,记者曾十余次到访项目现场,和其一起亲眼见证着这座超高层的长成。

  闲下来的时候,马春元会站在项目现场大门的外面抽上几根烟,借以疏解压力,同时思考着如何破解难题……

  “项目的诸多难点,需要进行内外的沟通协调,我们时常傍晚还在加班加点的开会,因为这个项目地处滨海市中心,项目建设所占的面积有限,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一件事是,在经过了10个月的协调,我们才确定好了堆放钢框架材料的堆放场地,因为项目建设的工期紧张,所以那阵子经常后半夜才睡觉,希望通过加紧工作尽快协调下来场地。”

  滨海第一高楼,从建设一开始就带着施工难度大的“基因”。“比如,周大福金融中心塔楼基坑最深处为负32.3米,是房建领域施工难度大、开挖深的基坑。主要依靠地下连续墙进行支撑,而地下连续墙是否有渗漏点无法用肉眼观察。项目采用了智能化的管理技术,即ECR检测技术,对连续墙渗漏水中微弱离子的运动进行高灵敏度测量,并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了加固处理,这样,就可以防止后期开挖发生渗漏了。”马春元回忆那段从打地基开始就遇到技术难题的日子。

  随着周大福金融中心的拔地而起,站在顶层上已对周边的地平线建筑已经可以一览无余,“你能看到滨海新区这边的建筑物越来越多,空地在逐步地减少,滨海文化中心也建设了起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这就是城市建设、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

  滨海第一高楼的成功建设,给中建八局带来了更多知名度,马春元从工作中收获了成就感,“这个作品成为了超高层建筑的代表作,也是目前滨海的第一高楼,它让天津这座城市更加现代化,也让我们这些城建工作者感受到了社会价值感。”

  向海要舞台

  如果说滨海第一高楼的建设是向上要空间,天津港的建设则是向海要舞台。

  天津小伙李金扬正是天津南港项目的建设者之一,这样的过往十年,他的日子苦中有甜。

  他曾经受着南港岸边淤泥上的风吹日晒、严寒酷暑,和工友一起吹填造陆,住着集装箱房子;也经历了娶妻生子,工作稳定小有所成,逐渐成长为项目负责人的收获,作为一名建设领域的工作者,城市在逐渐变化着,他的生活和这些变化交织着,他感到充实且幸福。

  201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李金扬就是进入了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虽然本科就是学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但是刚进入单位参加工程现场一线工作的时候,还是需要很长一段适应期。”

  刚入职,就加入了天津南港项目,工程主要包括挖泥、地基处理等。在这里工作,和原来城市的生活完全不同,荒无人烟未被开发的海岸线,和工友们在现场工作,当时李金扬负责查看现场。夏季和冬季是最难熬的,日晒风吹、严寒刺骨,有段时间晚上住着的是集装箱房屋,周边没有什么城市配套设施,工期也很紧张,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

  “我还算幸运的,因为家住在津南,可以一周回家一次,还有很多工友家在外地,半年才能回家一次。”这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子那段时间被晒得黑黑的,“我深刻体会到了,城市建设者的不容易,两年间,我们吹填造陆等工作全部完工,看着我们的‘作品’,之前付出的辛苦觉得特别值得。”

  2018年,李金扬工作稳定成了家,2019年有了可爱的宝宝。“因为我们城建工作者经常要住在项目部,所以孩子主要就由妻子带着,挺感谢家人的付出和对我工作的支持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结婚后的李金扬来到了天津其他区的项目部工作,城市建设者的身份却从未改变。“现在正在建设湿地公园生态环保项目,我们负责顺着河道进行相关工程的修建。”在这里李金扬已成长为项目负责人。

  毕业接近十年了,他在工作中辛苦付出着,也收获着成长,一个个被公司建成的项目诉说着“滨城”的发展,也见证着他们这些城建人的成绩,“我爱天津,作为城建人,我们会努力把它建设的更加美好。”

  (津云新闻记者张赫洋)

【这些人 这座城|一个个滨城地标奇迹,一个个默默付出的“你”……】https://t.cn/A66uog6G

  过去的十年

  各项发展策略在天津次第展开

  “三个着力”为发展指明方向、标注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同下一盘棋

  “一基地三区建设”功能明确定位清晰

  “制造业立市”传承历史发挥优势

  “871生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双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这座城市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民生为大

  在这座有温度的城市里

  时代发展的大成就

  也写着你我的小成长

  学了新手艺,有了新工作

  做出了新成绩,获得新荣誉

  换了新车,买了新房,开了新店

  ……

  有衣食住行里的小确幸

  也有民生温度里的获得感

  那些从各地来到这里的新天津人

  都在努力奔跑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将自己与这座城市融在一起

  天津这十年

  你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也感谢你的付出

  周大福金融中心、滨海文化中心、于家堡高铁站、天津港码头……滨海新区的天际线越来越高,地标建筑越来越亮眼,成为新的“打卡胜地”和城市名片。

  城市繁华、港口忙碌景象的背后,离不开建设者的辛勤打造,随着“津滨双城”发展战略的实施,滨海新区的建设者们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我为“滨城”筑地标

  凌晨1点,裴鸿斌轻轻地用钥匙打开了家中大门,轻手轻脚在客厅内换了家居鞋和睡衣,到孩子们的房间门口,往里面深情地望了望。

  “孩子们等到你十一点多,实在困得不行了。”妻子说,“等抽出时间的时候,一定带孩子好好出去玩几天。”

  这样的场景裴鸿斌家时常出现,作为滨海第一高楼周大福项目的副总工程师,住在集装箱搭成的房间内是日常惯例,偶尔能回趟家,也常常是凌晨了,孩子们已经睡着了,而转天一早他又接到紧急任务,在孩子们起床前,他又忙着到项目上上班去了……

  “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属于超高层建筑,高度达到了530米,建设过程中基础施工、垂直运输、BIM的应用是三大难点,也是我们工程的三大亮点。”为了建造这座滨城地标建筑,裴鸿斌和工友们天天泡在项目现场,日夜加班的破解种种技术难题,保证了项目安全、如期的完工。

  “成绩的背后是付出。”除了对技术的考验,对身体的考验也是种持续着。冬日在几百米高的超高层上施工,寒风凛冽气温要比平地上还低上许多,风力更是迅猛,而夏日炎炎就仿佛日头直接晒在了头上一般。“建设过程中这种‘煎熬’比比皆是,但是也有‘甜蜜’的时候,看着这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滨海第一高楼创造者一个个技术‘奇迹’,是我们这些城建工作者最大的骄傲。”

  “周大福”带来的幸福感

  周大福金融中心是超高层建筑的代表,站在其顶层,可以俯瞰滨海之景,天际线一览无余。这里也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津箍棒”,和广州的“小蛮腰”一样成为无数人念念不忘的“网红”旅游地。

  在2014年至2018年间,作为项目书记的马春元也一直为这里的建设忙碌着,记者曾十余次到访项目现场,和其一起亲眼见证着这座超高层的长成。

  闲下来的时候,马春元会站在项目现场大门的外面抽上几根烟,借以疏解压力,同时思考着如何破解难题……

  “项目的诸多难点,需要进行内外的沟通协调,我们时常傍晚还在加班加点的开会,因为这个项目地处滨海市中心,项目建设所占的面积有限,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一件事是,在经过了10个月的协调,我们才确定好了堆放钢框架材料的堆放场地,因为项目建设的工期紧张,所以那阵子经常后半夜才睡觉,希望通过加紧工作尽快协调下来场地。”

  滨海第一高楼,从建设一开始就带着施工难度大的“基因”。“比如,周大福金融中心塔楼基坑最深处为负32.3米,是房建领域施工难度大、开挖深的基坑。主要依靠地下连续墙进行支撑,而地下连续墙是否有渗漏点无法用肉眼观察。项目采用了智能化的管理技术,即ECR检测技术,对连续墙渗漏水中微弱离子的运动进行高灵敏度测量,并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了加固处理,这样,就可以防止后期开挖发生渗漏了。”马春元回忆那段从打地基开始就遇到技术难题的日子。

  随着周大福金融中心的拔地而起,站在顶层上已对周边的地平线建筑已经可以一览无余,“你能看到滨海新区这边的建筑物越来越多,空地在逐步地减少,滨海文化中心也建设了起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这就是城市建设、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

  滨海第一高楼的成功建设,给中建八局带来了更多知名度,马春元从工作中收获了成就感,“这个作品成为了超高层建筑的代表作,也是目前滨海的第一高楼,它让天津这座城市更加现代化,也让我们这些城建工作者感受到了社会价值感。”

  向海要舞台

  如果说滨海第一高楼的建设是向上要空间,天津港的建设则是向海要舞台。

  天津小伙李金扬正是天津南港项目的建设者之一,这样的过往十年,他的日子苦中有甜。

  他曾经受着南港岸边淤泥上的风吹日晒、严寒酷暑,和工友一起吹填造陆,住着集装箱房子;也经历了娶妻生子,工作稳定小有所成,逐渐成长为项目负责人的收获,作为一名建设领域的工作者,城市在逐渐变化着,他的生活和这些变化交织着,他感到充实且幸福。

  201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李金扬就是进入了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虽然本科就是学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但是刚进入单位参加工程现场一线工作的时候,还是需要很长一段适应期。”

  刚入职,就加入了天津南港项目,工程主要包括挖泥、地基处理等。在这里工作,和原来城市的生活完全不同,荒无人烟未被开发的海岸线,和工友们在现场工作,当时李金扬负责查看现场。夏季和冬季是最难熬的,日晒风吹、严寒刺骨,有段时间晚上住着的是集装箱房屋,周边没有什么城市配套设施,工期也很紧张,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

  “我还算幸运的,因为家住在津南,可以一周回家一次,还有很多工友家在外地,半年才能回家一次。”这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子那段时间被晒得黑黑的,“我深刻体会到了,城市建设者的不容易,两年间,我们吹填造陆等工作全部完工,看着我们的‘作品’,之前付出的辛苦觉得特别值得。”

  2018年,李金扬工作稳定成了家,2019年有了可爱的宝宝。“因为我们城建工作者经常要住在项目部,所以孩子主要就由妻子带着,挺感谢家人的付出和对我工作的支持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结婚后的李金扬来到了天津其他区的项目部工作,城市建设者的身份却从未改变。“现在正在建设湿地公园生态环保项目,我们负责顺着河道进行相关工程的修建。”在这里李金扬已成长为项目负责人。

  毕业接近十年了,他在工作中辛苦付出着,也收获着成长,一个个被公司建成的项目诉说着“滨城”的发展,也见证着他们这些城建人的成绩,“我爱天津,作为城建人,我们会努力把它建设的更加美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也不用管晚上好还是早上好 直接 老狮好就行~哈哈 老狮们好礼貌大家别这样 身体最重要 想睡的可以先睡的呜呜5.我正在思考摄影大赛的具体内容!这个拉宏桑我之前看过
  • 又比如,现在命理师多是专以旺相休囚死断旺衰强弱而弃长生十二宫不闻;又有,现在命理师只知身弱,身旺,从与不从,而不是太衰太旺中和;还有,多数命理师几乎不看藏干,简
  • 福派 拜尔 力博得 usmile 飞利浦 飞科 奥克斯 千山 罗曼 舒克舒客的 softie 铂瑞 素士 电动牙刷28~~~~~爱读书的女人看世界,觉得天高地阔
  • 福派 拜尔 力博得 usmile 飞利浦 飞科 奥克斯 千山 罗曼 舒克舒客的 softie 铂瑞 素士 电动牙刷28~~~~~命运是公平的,他在这个方面亏欠了
  • 【追求女生最有毅力的前三名星座】第一名:白羊座  白羊座要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如果对方非常难追的话,白羊男是不惜血本、各式各样夸张的手法都做的出来,而且没有到
  • ”韩先生同时表示,如果其他学生也是用高端食材、大手笔投入,那么也许学生的条件就是这样,但从这件事来看,帝王蟹之所以会引来非议,可能与其他同学所用的食材有很大不同
  • 你问晚霞是什么颜色,我有些犯迷糊,一时答不上来,只是觉得它是你看完时,脸颊的颜色@摩登兄弟刘宇宁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lyn✨棚主✨宁哥 ✨刘宇宁宁远舟|刘宇
  • 在我家,不仅我没有吃过十滴水,我爸爸妈妈也从来没有吃过,所以每年夏天一过,清凉油一盒都用完了,几袋仁丹也吃的剩下没有多少了,唯一剩下的就是十滴水了,而且全都是原
  • 你的快乐不是因为你拥有得多,而是你计较得少。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让大多数人喜欢就是成功的表现。
  • 这本书真的看了好久,而且后面的我静不下心,罢了罢了……花不可无蝶,山不可无泉,石不可无苔,水不可无藻,乔木不可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跑了的鱼大,拥有的随意糟蹋,
  • #李镇赫[超话]# this_n_that__更新镇赫相关 3年前的这个时候 通过villian这首歌结下姻缘而见面的镇赫, 总以直率和没有隔阂的样子 是偶尔
  • 客户说这是零几年的茅台,不知道谁送的,太久了不记得了,就是最近他整理东西要搬家的时候找到了,如果我要的话就直接出给我了,我让客户给我多拍几张相片,确定是真酒之后
  • ♥️ ✨囍∙' ∙囍✨♥️ ෆෆ..我们领证啦ෆෆ 喜提国级家‬证书和长期饭票‴ ☽⋆ 合情‬合理 合法和你‍❤️‍‍一直爱下去‍❤️‍‍#从结婚开始恋爱[超话
  • 全场护肤品VIP价格带走❗ ❗ ❗ 晶研玻尿酸紫童三件套:原价480元,VIP价格3⃣ 3⃣ 0⃣ 元 晶研玻尿酸原液面膜:原价188元,VIP价格1⃣ 2
  • (图都是自己去年拍的)#冷冷碎碎念##jisoo0103生日快乐# 从未想过会这么炙热地喜欢上一个人,在最失意的日子里能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福,幸好还有你的出现,
  • 因为你没吃过,所以永远不知道别人口中的甜、脆嫩无渣是怎样一种味道…你不亲自尝尝怎么知道真正的新鲜是怎样的…我不想吹嘘赣南脐橙有多甜,我只想说,我们的每一颗橙都是
  • #厕所情缘[超话]# 刚入仨月新粉考古工作进行中​扒点硬糖吃​季少和小乔不可能一点聊天记录都没有(俩至少是老开黑啊21年418这个时间)所以应该是清过。非常荣幸
  • 每一份坚持都是成功的累积,只要相信自己,总会遇到惊喜,每一种生活都有各自的轨迹,记得相信自己,不要轻言放弃;每一个清晨都是希望的开始,记得鼓励自己,展现自信的魅
  • 不过真的处女座和你不断说爱的时候你就该好好考虑考虑是不是不够爱他,因为这个时候处女座已经表现的很不安了,他需要一个劲的提醒你他是爱你的并且希望得到你的答复,处女
  • #马尾神经损伤[超话]##马尾综合征##马尾神经# 微信预约:ev1058NO.1首先,先说一下对下肢的影响哪些?简单来说,就是腿部各个方向活动度受到影响,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