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亮十年#(四)丨求新求变 陕西这样跑好文旅融合“新赛道”】2022年4月26日,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开馆迎客。这座位于西安高新区天谷七路899号的省图新馆建筑面积8.19万平方米,设计藏书800万册、拥有阅览座位4000个,是“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建图书馆单体建筑面积最大,集智慧阅读、文化教育、文化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与艺术、非遗、旅游、科技、教育、体育等行业深度融合的一座综合性、现代化公共图书馆。

未来,伴随着图书馆的全面开放和综合服务的持续优化,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必将成为体现陕西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十年来,陕西文旅交出了一张亮眼成绩单。截至2021年,陕西有118家公共图书馆、119家文化馆、20613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投用向社会免费开放;有近5万处不可移动文物、700万余件(组)馆藏文物、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224处;提出了“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派话剧”等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守正创新

陕西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民族进步的火炬,是党和人民的重要生命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陕西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厚的革命文化以及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为文学、影视、戏剧、绘画、书法等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底蕴深厚的文学陕军、长安画派,厚积薄发的陕西影视,异军突起的陕派话剧等,这些颇具影响力的文化陕西品牌,让陕西具备了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坚实基础和可能性。

作为陕西响当当的文化名片,“文学陕军”在为人民写作、为时代而歌的征程上主动担当,创作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的现实题材作品。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主角》、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出警》等,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截至目前,“文学陕军”已斩获国家级重要文学奖项40多个。

在影视作品上,西部影视异军突起,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作品数量和质量持续攀升。从2020年首部亮相央视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装台》《大秦赋》,到先后斩获百花奖、金鸡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陕西影视厚积薄发,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从荧屏、银幕上走进了百姓生活,也走进了群众心间。

同时,“陕派话剧”不断推陈出新,《平凡的世界》《麻醉师》《共产党宣言》《路遥》等优秀戏剧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目前,已有13部作品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6部作品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6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14人获“文华表演奖”,28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一本本文学著作、一部部影视作品、一台台精彩剧目、一件件书画艺术作品,绘就了陕西文艺波澜壮阔、繁花似锦、日新月异的图景,成就了“文学陕军”“西部影视”“长安画派”“陕派话剧”等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陕西特色文化品牌,也奏响了陕西文化和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激昂序曲和华彩乐章。

摸清家底

为文物保护建起法治防护墙

八百里秦川文武盛地,五千年文化中外名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有蓝田猿人、半坡遗址、轩辕黄帝陵等远古历史,也有周、秦、汉、唐等10多个政权上千年的建都史,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伟大革命史。

在陕西,出土有10万至1.5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的南郑疥疙洞洞穴遗址,为了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学说提供了重要证据;陕北地区发现的气势恢宏的宫室类建筑、布局规整的宗庙类遗迹和等级分明的大型墓地,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太平遗址的考古研究,使关中地区龙山文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对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开展的多学科研究,推动了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取得新进展;少陵原十六国大墓的发现、清平堡遗址的考古工作,为研究我国民族融合和长城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史前遗珠、秦汉闳放、隋唐之风……近十年来,陕西取得的考古新成就不胜枚举。三秦大地留下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遗产,书写着中华民族悠长壮阔的历史。而如何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为文物保护建起防护墙,让人民群众能感受文物之美、体会文化之韵?这是近年来陕西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1年3月31日,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以下称《条例》)。新修订的《条例》扩大了秦始皇帝陵的保护范围,规范管理体制,用法治的力量促进保护秦始皇陵的历史风貌、自然环境。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田文平表示,《条例》的修订出台对推动秦始皇陵保护、管理及展示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具有关键作用。

立法保护秦始皇陵,只是陕西省保护文物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陕西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无论从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还是从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再到奖励惩罚制度,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体系,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十年来,陕西在摸清守好文物“家底”的同时,坚守文物安全底线,创新文物保护模式,让承载着中华文明密码的“国宝”焕发新光彩,古老的文物古迹与全新的时代命题正在碰撞出夺目的火花。

务实惠民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润物无声的文化事业,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文化惠民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就是要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十年来,陕西省众多文化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送文化进万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依托陕西省群众文化节,陕西先后举办优秀群众文艺精品展演、“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全省广场舞展演、“花朵”全省少儿美术作品展、全省优秀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等一系列群众性示范文化活动,带动全省累计举办群众文化活动5389场,参与人数超过2578万人次。此外,陕西省还颁布《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举办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惠及群众600余万人次。

为扩大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能,吸引更多读者朋友“走进”图书馆,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问题,2019年,汉中市汉台区图书馆和汉台区邮政分公司联合推出“汉图有书任你借,邮政一元替你还”惠民服务。读者可以在家通过微信公众号“你看书我买单”小程序进行下单购书,借阅的图书通过快递便可免费送到读者手中。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归还借阅的图书时,可以选择到汉台邮政分公司邮政网点的便民还书站支付1元的邮寄费用,将所还图书和签条一并封装后交邮政工作人员即可。

小小尝试,解决了借书还书的难题。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陕西持续加大政策指引和财政投入,公共服务体系也日趋完善,一批批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服务设施的日渐丰富。

118家公共图书馆、119家文化馆、444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0613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投用向社会免费开放,实现了陕西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求新求变

陕西旅游产业破局求变

文化是陕西的战略性资源,而旅游则是陕西的标志性名片。

今年“五一”假期,“长安十二时辰”街区无疑是整个陕西乃至全国最热门的文旅景区之一,冲上各大社交平台的全国热榜,登上西安景点种草TOP1。在线下,“长安十二时辰”吸引了大量的市民游客前来游玩,只为一睹大唐盛世,感受大唐文化魅力。

进入大门的那一刻,宛如穿越至1300年前的唐朝长安城。游客不仅可以与“崔器”“王维”“李白”等演员互动,还可以观赏唐风建筑,品尝长安美食,体验唐风娱乐活动,全方位、全体验、全身心地“回到唐朝”。

“长安十二时辰”街区为什么这么火?作为全国首个唐风市井生活体验街区,“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将影视IP与文化IP进行了巧妙结合,通过多元业态带给了游客沉浸式的体验,从而打造了一个“爆款”文化旅游产品。

疫情当下,除了将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也是最为现实的选择之一。由于疫情防控等多种因素,国内游客跨省、跨市旅游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露营旅游、近郊度假成为全国旅游的新热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陕西露营相关企业有3603家,排在全国各省份第5位,这说明“小”露营也能塑造出“大”经济。

实际上,陕西旅游的新增长点不止于此,民俗旅游、生态旅游、自驾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或业态逐渐兴起。陕西旅游从原来的“上车睡觉,下车看庙,对着镜头笑一笑”的初级观光方式,正走向多业态、多内容、多形式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十年发展历程,陕西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成绩显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陕西文化经历了由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发展转变。如今,基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紧围绕“文化陕西”定位,陕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为抓手,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中心为目标,凭借“文化+旅游”的双引擎,走出了一条符合陕西实际的文旅发展道路。

撕去古老、厚重的文化标签,陕西正以一个朝气蓬勃、古今交融的形象,朝着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的目标奋勇前进。#飞阅新三秦##从空中看奋进中的陕西有多震撼#

#奋进吧山东##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山东经济五年之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五年之变,究竟能有多大?

  最近,有一篇《山东变了》的网文颇受关注。文章用权威数据说山东之变:“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榜单中,山东23家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榜上有名,全国首位;全国1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里,山东拥有12家,仅次于广东的13家;全国六批共45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山东有109家居全国第一。

  此外,在世界“灯塔工厂”名单中,中国拥有37家,全球第一,37家里只有24家是真正的本土品牌本土工厂,而山东品牌工厂独占6家,全国第一;在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和阿里研究院联合公布的2021年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中,山东有17个县市上榜,全国第一;在全国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上,山东共13个城市入围,与江苏并列全国第一,菏泽以拥有516个淘宝村的傲人成绩位居全国城市第一……文章说,山东只是低调,而不是保守,只是不声,而非不为。山东“光而不耀”。

  虽然山东一直保持不俗的发展成就,但这5年似乎格外引人注目。

  五年间,山东经济发生了什么?

  五年,是新和旧的变奏。

  长期以来,山东传统产业占比高,其中又以重工业企业为多,人们形象地将山东产业特点概括为“粗、黑、重”。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把握重大历史机遇,肩负重任,山东以滚石上山的劲头、爬坡过坎的勇气,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老树”发新芽,新动能来自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在山东能源鲁西矿业新巨龙公司,工人按下远程控制按钮,井下工作面整套智能化系统启动,采煤设备自如运转,记忆割煤、自动推溜、跟机移架、信息传送,一切井然有序。滚滚的“乌金”如流水般“奔”向地面,整个过程清洁无尘、人机分离。穿着干净工装,就把煤采了!这一转变得益于山东能源集团推行的“智慧矿山”建设,传统煤炭开采通过嫁接新技术,迸发出新活力。

  不仅是山东能源集团。山东聚焦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传统优势夯实塑强。2018年以来,山东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8万个,投资规模居全国首位。2021年,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装备工业比重达46.4%,高端化工增加值占高耗能行业比重达28.1%,均比2017年显著提升。改造提升后的装备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新树开新花,新动能来自“四新”经济的培育壮大。“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21年的31.7%,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从投资看,代表产业链高端化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增势明显。2021年“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5.8%,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1.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6%,高于全部投资5.6个百分点。引人关注的是,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72.4%的属于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重点产业领域。

  五年,是重和轻的变奏。

  动能转换带来产业结构优化,山东三次产业结构轻重之变,突出表现是服务业增速连续多年高于GDP增速,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2017年时,山东三次产业构成为6.7:45.3:48.0;2021年,山东三次产业结构变为7.3∶39.9∶52.8,服务业对山东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9.5%。

  在当前发展阶段下,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意味着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对拉动经济、稳定就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实体经济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服务业就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也体现在三次产业内部。农业方面,特色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021年粮食继续增产之外,蔬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蔬菜总产量8801.1万吨,居全国首位。工业方面,2021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体现工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行业实现快速增长,增加值分别增长10.5%和18.5%,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光电子器件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8.7%、22.7%和73.1%。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还体现在企业市场主体的增减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增加上。据山东省工商局数据,2017年底,山东省实有市场主体806.8万户,而到2021年,山东市场主体规模大幅增加,年末突破1300万户,4年多了将近500万户。

  从2017年开始,山东省实施瞪羚企业认定培育和奖励行动计划,到2019年底,三批共培育瞪羚企业337家、独角兽企业8家。到今年,山东已累计培育有效期内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24家、瞪羚企业1140家、独角兽企业20家,共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2家,数量居全国第三位。

  过去因为国有企业多而素称“大象经济”的山东省,因为代表新经济和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不断涌现,正实现从“大象漫步”向“千羚竞驰”的转变。

  五年,是实和虚的变奏。

  《荀子•劝学》: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实是实体经济,虚是虚拟经济,善假于“网”,线下和线上融合,是山东经济涅槃重生的重要力量。

  在传统产业占比达70%的淄博,如今已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先行区,企业从智慧数字改造中尝到“甜头”。从前,作为传统高能耗企业,鲁中耐材每条窑炉产线每天需使用约5000立方燃气,能耗成本占到企业总成本的20%—30%,鲁中耐材与卡奥斯COSMOPlat共同开启智慧数字窑炉改造项目,依托平台的智慧物联技术对隧道窑产线进行改造,实现窑炉燃气基于烧成曲线的物联自动控制,并将生产和设备数据实时上传至新上线的数字化窑炉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后,每条产线一年能耗费用就降低了100多万,基本收回了改造投入。淄博有大量如鲁中耐材这样的企业,仅从窑炉改造一项来看,淄博就拥有上千家窑炉工业企业、超过4000条窑炉产线的巨大潜力。

  工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在山东各地屡见不鲜。在泰安,石横特钢集团用工业互联网智能配煤系统后,焦炭质量预测准确率平均达到98%,这是一个以往极难达到的数值,每吨焦炭生产的用煤成本相较以往平均降低15元左右,每年可节省煤炭成本近1500万元。

  山东工业突出智数赋能增效,加速向高端迈进。根据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透露的信息,山东工业突出智数赋能增效,加速向高端迈进。2021年,山东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5%和18.5%,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光电子器件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8.7%、22.7%和73.1%。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15个,“上云用云”企业超过35万家。

  互联网对农业也是一场革命。在潍坊寿光市洛城街道东华蔬菜专业合作社,菜农卖菜只需刷一下卡,一部手机就能把蔬菜交易接入“云端”,实现“云”上交易。在德州宁津县,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二期项目,拿起手机就能随时查看田间作物生长情况;点点鼠标无人拖拉机自动耕地、施肥,收割;不出家门就能在线对话农业专家……实现了农户“脚不沾泥,手不沾水”,即可完成耕、种、管、收等各环节的无人化作业。

  智慧农业,大大促进了产销对接。高青县纽澜地品牌黑牛2021年已进入24个城市310家阿里巴巴盒马门店,年销售额突破6亿元。高青纽澜地线上盒马的消费订单非常大,即使疫情期间,生鲜肉销售实现300%增长。虚实结合——线下实体生产,线上打通消费市场,成为理想的经营模式。

  2021年,山东信息技术产业营收突破1.2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数字经济规模总量位居全国第三。202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底全省16个地市全部建成并用好“城市大脑”,并建设1200个智慧社区,打造2000个惠民应用场景……

  五年之变,离不开勇于正视短板。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五年来,山东正是不回避现实问题,敢于正视和解决自身发展中的短板问题。山东牢牢抓住用好综合试验区建设这个重大历史性机遇,重点突出特色,着力实现突破,确保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年之变,离不开把发展优势转化成发展胜势。山东九个方面比较优势突出,山东把九大比较优势利用好,保持好,发挥好,把发展优势转化成发展胜势。

  五年之变,离不开矢志不渝抓创新。山东提出“十大创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的一场大考,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这场大考中的山东卷。

  五年,山东顶住阵痛、攻坚克难,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上发挥“领头雁”作用。

  五年,新旧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发生系统性、整体性、历史性重塑,重点领域短板弱项出现趋势性、转折性、关键性变化,山东发展呈现出由“量”到“质”、由“形”到“势”根本性转变。

  五年之变,究竟能有多大?

  历史中写着答案,未来将有更好的答卷。

增程式电动车,为什么又回来了?

原创 编辑部 童济仁汽车评论 2022-05-26 22:59

以目前的电池技术,想要做到1000公里续航的同时,还能在几分钟充满电,同时还安全、成本低,完全不可能。此时,车企为了解决电动车的补能问题,通常会有三个选择:

大规模建设超充站,比如特斯拉

搞换电体系,比如蔚来

搭载增程系统,比如理想

所以,尽管我们总能在各种补贴政策看到一个概念: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但事实上增程式和插电混动在技术的出发点上是完全不同的。

插电混动的本质,是混动车;增程式电动车的本质,是电动车。所以,不可能有任何一家车企在宣传增程式电动车时,会说这是一台插电混动车。

增程式电动车并不是什么新事物,2013年的宝马i3、2014年的传祺GA5,都在并不怎么成功的探索后倒下了。但当时间来到2020年,当理想ONE同样在大家对增程式的质疑中,一路卖到了30万级中大型SUV的头名后,增程式仿佛又一夜之间焕发了新生。

岚图FREE、赛力斯SF5、问界M5、天际ME5、零跑C11、长安深蓝SL03、自游家NV……仅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已经看到近十款增程式电动车出现。

那个被视为“落后技术”的增程式,为什么又回来了?

押宝增程,并非迫不得已

很多人认为增程式是最简单的一种“混动结构”,直白说来就是在纯电动车上加一套发动机-发电机系统。

但是,如果要问一个问题:是把燃油车改成纯电动车容易,还是把燃油车改成增程式电动车容易?很多人可能会天然认为,应当是后者。其实,答案是前者。因为前者只需要油改电,后者除了油改电,还要油改油。

燃油车平台是以发动机为设计出发点,如果要更换发动机,再加一个发电机,整车布置、配重、模态的改变都是问题,更不用说在底部还要铺上足以行驶超过100km的大电池。动力系统的重新匹配、整车振动与噪音、行驶的平顺性,这些都难以在一台燃油车改造的增程式电动车上根治。
强行在燃油车上改造一台增程式电动车,投入产出比非常不划算。

所以,增程式电动车通常来说,要么是原生设计,即一开始就按照增程式电动车的目标开发,要么就是“电改油”,即在一个纯电动平台上,额外增加一个增程模块。

而这里就能看出增程式电动车对于车企最大的优势:性价比高。这个性价比,体现在车辆的生产性价比,也体现在车辆的营销性价比。

生产性价比,是指增程式电动车可以用容量较小的电池,来换取更低的成本与定价。与纯电动车没有500km续航都不好意思来见人相比,增程式电动车的纯电续航能到200km已经算很高了,电池用量相比纯电动车可以少用一半多,车子不必卖那么贵,也可以暂时放缓投入补能体系建设这件极度烧钱的事情上。

更何况,有理想ONE、岚图FREE等已经跑起量的增程式电动车,意味着相关的供应链体系也趋于成熟,后来者在这样的供应链体系下,产品开发的周期也会加快。这也是为什么众多增程式电动车,突然会在同一时间段集中发布。

而营销性价比则在于,车企可以用“没有续航焦虑的电动车”、“1000km续航无忧”、“高速无需排队充电”等营销话术,去打造一个又能纯电行驶、又不用为补能而烦恼的产品形象,相当于同时去吃纯电动车与插电混动车的营销红利。

很多人会将插电混动与增程式电动对立起来,认为哪一种先进或是哪一种落后。但事实上,增程式电动车的源头是电动车,它更适合没有或者不愿在发动机动力系统上做过多纠缠的新品牌上,是以低成本解决电动车续航焦虑采取的解决方案。而插电混动的源头是燃油车,是为了延续内燃机生命,又能满足油耗排放法规和政策补贴的解决方案,更适合燃油车底蕴深厚的成熟品牌。

两种方案的战略定位、所需要的资源禀赋,完全不同。插混确实不好做,但好的增程式同样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并不存在因为做不出插混才去做增程式这样的说法。

把增程式卖好,从来不是靠“1000km”

在从政策导向转为市场导向的过程中,今天的插电混动车型正在朝两个方向分化:一个是把插电混动当燃油车卖,通过尽可能降低插电混动的成本与同级别燃油车竞争;另一个则是不断做大插电混动车的电池容量,直至纯电续航可以达到200km左右。

前者自然不必说,这是传统车企向电气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但后者则意味着,插电混动车与增程式电动车,在实际使用体验上,其实已经非常接近。甚至因为长续航插电混动车的发动机可以参与驱动,在全工况适应性上可能做得更好。

所以,所有能把增程式电动车卖好的车企,没有一个是因为“增程式”三个字,也没有一个是只靠“1000km续航”打动消费者。

理想ONE,靠的是对全能家用车极强的理解;岚图FREE,靠的是这个价位难以寻觅的豪华与性能;问界M5,只要摆在华为店里卖,就是这辆车最大的招牌。

而为了解决增程式电动车,尤其是大尺寸增程式电动车在高速工况下油耗不低、动力受限的问题,车企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持续发掘增程技术的潜力,并在补能体系发展的前提下向纯电动转型,比如不见800V不撒鹰的理想;另一条路则是向全工况是影响更强的插电混动车发展,比如岚图的第二台车梦想家,就是采用了带有发动机直驱和混联驱动模式的DHT架构。

还是前面的观点,第一条路更适合没有或者不愿在发动机动力系统上做过多纠缠的新品牌,第二条路更适合燃油车底蕴深厚的成熟品牌。而大家的共同目的是,能在合理的性价比下,跑通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写在最后

你可以说增程式电动车是一个妥协于现状的过渡技术,但是如果这个过渡时间足够长,那么过渡技术其实也就没那么过渡了。

不牺牲安全下的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电池单位成本的下降、高效补能体系的大规模建设,这几条里面哪一条都不是能在短短几年内完成的。那么一台能做好效能与行驶品质的增程式电动车,一台能在增程系统以外提供超预期价值的增程式电动车,一定有它的生存空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现代节日灯会在继承和融合传统灯会文化的同时,还注重为城市创造多彩空间,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展示城市的社会发展和城市形象。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现
  • 她说,由人工智能推动的反弹,已帮助非美国股票与标普 500 指数之间的估值差距,降至 20 年来的最低点,将地域多样化转变成了应对市场调整的 “廉价对冲”。”摩
  • 然而原本以为逃离了魔掌的母女俩却又陷进了另一个魔掌之中……【老挝籍跨国大毒枭配合调查逃过死刑,背负两起"终身监禁"判决】#泰国社会头条#泰国
  • ♦️气秘,女人中太常见了,这是肝气郁结、腑气不畅导致的,可能表现在:1. 情绪不佳,饮食受影响,暴饮暴食或不思饮食两个极端;2. 欲便不得,就是非常想拉,但拉不
  • Re:Dive公式 @ priconne_redive:【 #プリコネフェス2024# DAY2 メインステージ】このあと15:20ごろから「プリコネプレイバッ
  • 到处拿着术酱的微笑拍拍还有和又又妈的合照[努力][努力]术酱是真的术力口人啊在ktv唱各种还没来及的看歌词的下一句就已经冒出来的术术歌术酱送的小黑猫无料也特别特
  • 在佛教仪式开始时,僧众们首先要唱“香炉”:“宝鼎热香炉,普遍十方,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香炉是大乘比丘弟子们必须经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在佛教仪式开始
  • 这才知道,刚才就是一出戏,自己成了“仙人跳”的主角,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头脑空白,浑然不知。余顺为还沉浸在刚才的温柔乡里,意犹未尽,过了一小段时间后才发觉,刚才发
  • 虽然当前大盘60分钟线已经多次出现顶背离,但如果今天市场能够放量突破,那么技术面的调整需求也就算是被彻底化解了。从这个角度来说,A股最近的强势上涨也并不能说全是
  • 她告诉身边的人,这株大蘑菇有着神奇的力量,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在藏地,很多地方经常修造寺院,有些是以十分正当的途径,依靠有福报的大施主捐款建成;而有些
  • 喜欢张钥沅就是这样 一进了地里跟消失了一样 直播找不到人 过年提前收假 有什么委屈从来不说 做了多少事也不懂得记录留存 被剪了也没人会知道不过你会在某天突然发
  • 退休老中医建议:让娃吃30天馒头,赶跑积食毫不手软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常会有积食、舌苔厚等症状出现,过了段时间发现,孩子还出现便秘等情况。小孩单侧鼻子出血更常见
  • 就给人感觉电影里的一家三口就真的是一家三口,虽然是熟人面孔但一点都不会让我出戏,还有还有弟弟真的是太帅了,好几个场景都帅到我一直在回想弟弟的脸以至于错过了十几秒
  • 唯一一次两万步是因为爬长城,垂直高度无法计算~[允悲]总结了十点帝都旅行感受: 1.帝都景点多,逛一个月都不会带重样[挤眼] 2.传统文化氛围好,皇城根下历
  • 题外话,“星纪元”的英文名Sterra我觉得挺好听的,就是“ES”起得稍微太随便了,不过总比自家“凌云”、“瑶光”、“揽月”要更好分辨一点,那几台车我到现在都认
  • #邓为0226生日快乐# 这是陪你度过的第一个生日,从来没想过我会为一个明星做数据,买商务,买杂志,虽然开始是颜值入坑,但你的真诚善良敬业才是我留下的原因。2.
  • #每日一善[超话]#[微风]#阳光信用# [微风]#每日一善# 善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没有一点造作,没有一点企求,像水一样一往无前地流动,没有一点分别心,取舍心,
  •   不能爱我为什么要出现在我面前,明明我都快把你忘了,是你自己重新出现的,怪得了我吗?  也许是她的眼泪吧,大哥身上的冷硬渐渐的回收,只是眼底的郁躁还是那么重,
  • 在外用医学大健康领域旅程中,命运变迁如同悠扬旋律的变奏,或许在低谷中,线下实体店老板们将汲取更多的灵感,迎来线下实体店新的春天和新的惊喜以及缔造新的传奇……更值
  • 漫步其中,每一朵花朵都散发着迷人的光泽,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将生命的活力传递给每一个前来赏花的游客。除了花朵的美丽,黄花风铃木还承载着一种独特的能量,仿佛是在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