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你把我删了吧”

网易云音乐里,偶然间看到一条热评:“要不你把我删了吧,不然我老是想找你聊天。”

在高达22万的点赞下,我听到了很多人心碎的声音。

有人说,当代年轻人恋爱过程,是不是就是从添加好友开始,到删除好友为止呢?

我想,也许是吧。

从相识相知相恋再到分开,那小小的APP里,见证了太多曾经的回忆。

01.

添加好友-相识

微信里,突然多了一条好友申请,对方写着是你一个朋友介绍过来的。

好奇之下,你通过了他的微信。

对话框里,他和你说了第一句话:“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很正式,也很官方。

随后,他阐明了身份,他说,你们上次朋友聚会的时候见过面。

你这才回忆起,前段时间朋友聚会时见过一个人,因为有着相同的工作性质,你们相聊甚欢,甚至还约定了下次再聚。只是散席之后,走得匆忙,两人并没有留下联系方式。

之后,他从朋友那里得知了你的微信,便也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你想起和他的第一次见面,如同他在微信上和你说的第一句话一般,平平淡淡。可就是这样平常的会面,让你今后每每想起的时候,都不自觉地嘴角上扬。

也许,就是从那一眼初见时起吧,丘比特的箭,便已对准了你的心房。

只是那时的你,还不知道自己会和隔着屏幕的这个人有着怎样的故事;那时的你,也不知道命运早在这一刻,谱写好了日后的结局。

02.

修改备注-相恋

自从加了他的微信,你的生活开始变得有些不一样。

起初,你和他的对话更多的是关于工作,后来,却渐渐有了新的话题。比如他会约你一起去吃饭、看电影,他会和你谈论他最喜欢看的书,喜欢的作家以及喜欢听的电台。

你惊喜地发现,你们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兴趣爱好,越对他了解一分,你就越忍不住被他所吸引。

你开始关注起他每天下班后会干什么,他的异性朋友多不多,他对你的印象是什么......

等到你意识到这份怦然心动时,他已成为你生命中再也逃不开的劫。

回想起初见,似乎从一开始,他就以强势的姿态出现在你面前,每向你靠近一步,你的心就会不自觉地为他所跳跃。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一个人的心动,注定只能是一场盛大而又卑微的相思。

直到那天,你看到了他在微信上向你发来的那条消息,你才知道:原来这个故事里,动心的不只有你一个人,还有他。

“我们在一起好不好?”

“好”

简单干脆的一段对话,等了许久,也念了许久。

确认关系那天,你偷偷将他的名字备注改为了‘他’。虽然只有一个字,却足以言明了他在你心里的位置。

03.

置顶聊天-热恋

“待到春风吹起,我扛花去看你。”

老树的一句诗,用来形容你和他在一起之后的心情再合适不过了。见他时,是满目春风;未见他时,想乘着春风去见他。

你开始把他的聊天对话框,置顶在你的微信首页。

你说,这样子就能在众多的好友里一眼看到他发来的消息,这样子也说明了他独一无二的地位。

和这世上绝大多数的情侣一样,你们展开了甜蜜而又悸动的相处。

你们吃饭、看电影,去城市的江边散步,去人声鼎沸的闹市玩乐;即使一个人独处时,你们也聊天到深夜,然后枕着对方的呼吸声入眠。

你常笑他像个愣头青一样,不会说浪漫的话,可你心里依然像喂满了蜜一样地甜。

你明白,自己爱惨了眼前这个男人。他的一瞥一笑,都牵动着你的神经。

那时的你想,你们会一直一直这样好下去,到载满祝福步入礼堂,到生儿育女,共享天伦之乐,到百年之后,共赴鸿蒙。

04.

改回备注-分手

然而,感情的刽子手来得太迅猛,你一点防备都没有,便已钻进了你与他之间。

你慢慢发现,他的朋友圈里似乎很少提及到你,他很少和你说他的朋友、家人,他也很少同你一起计划着未来。

你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他。

他向你展现的只是他世界的一隅,而你,却自以为那便是他的全世界。

你们有了争吵,是关于锁在他手机相册里的那个女人。他跟你说,那是他的前女友,不过她已经是过去式了。

你开始胆怯,你不确定你们两个人还能不能走到最后,你也不确定他是否真的爱你。浓烈的爱,注入了患得患失,侵蚀着你们之间的关系。

那一年里,你们争吵不断,他说你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模样,又作又无理取闹。

你自嘲地笑了笑,想起从前他对自己的包容,那时不管你再怎么闹,在他眼里你都是那个受宠的小公主。

到底是你变了,还是他变了呢?

也许,你们都变了吧。

感情的初心不再,相看也就变成了两相厌。

你将他的备注改回了从前的昵称,心灰意冷地提出分手,这次,他说好。

05.

取消置顶-期待

分手那天,你搬离了和他一起合租的小屋,走得决绝。

然而,你还一直置顶着他的微信,你仍然对他抱有一丝希望:他会不会过来找我,他会不会向我承认错误呢?

可你等了一日又一日,却始终没有等到他发来的消息。

希望的火花一点点磨灭,失望之余,你取消了他的微信置顶。当时你安慰自己,这样就不用每日看着熟悉的头像,空等下去。

失恋的那段期间很难熬,身边再也没有了熟悉的声音,也没有可以陪你一起吃饭散步的人,偶尔路过和他曾经吃饭的餐馆,和他一起牵手走过的街角,你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在一起时,有那么多不美好的记忆,可到分开时,你却只记住了曾经的那些美好。

“要是当初不提出分手,再忍一忍,该有多好啊。”

是的,你承认自己后悔了,分手时提的太干脆,而离开时走地太决绝。

无数次你打开他的对话框,看着这两年来相处的点点滴滴,从开头的笑,到后来的泪。输入法里,打了无数遍的“我们重新在一起好不好”,却始终没有那个勇气发送出去。

你说,你害怕自己等来的那个答案,不是自己所希望的。

06.

删除好友-放弃

可你终究,还是等来了那个答案。

那天,朋友给你发来一张截图,是他新发的朋友圈。

那条朋友圈里,有一个陌生女孩的照片,是他昭告天下的新女友。照片上的女孩笑容明媚,和他站在一起格外登对。但这样的笑,却刺痛了你的内心。

那一刻你终于明白,原来他不是不喜欢在朋友圈里秀恩爱,只是那个恩爱的对象不是你。

两年的感情,如同大梦一场,梦醒之时,枕边洒了大片的泪。

原先的爱,转而变成了汹涌的恨。

你恨他对你的欺骗,也恨自己的傻,空惹一身情伤,错付两年的深情。

再一次打开他的对话框,这一次你来势汹汹,质问他的无情。可当看到那条红色的系统提示音,你才知道,这段感情里,念念不忘的人,只有你自己罢了。

他连告别的机会都没有留给你,便彻底地将你从他的生命里清除出去。

“是时候该放下了!”

这场绮丽的梦,到此结束吧。

上面的故事,你是不是也似曾相识呢?

那一年,他突然闯入你的生活;

那一年,他又悄无声息地离去。

虽然爱情匆匆落幕,但人生还在继续。

也许在多年以后,当你回想起曾经遇到的这么一个人,你会感谢他,感谢他赠你这一场空欢喜。

那么余生,便祝福彼此各生欢喜,再也不见吧。 https://t.cn/R4GPmpD

【公元1520年代:杨廷和改革】

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去世。在武宗去世、新君未至时,内阁首辅杨廷和挺身而出、正色立于朝堂,以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安定政局、革除弊政,及时推出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措施,为时局稳定及后续时代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公元1520年,是明武宗朱厚照在位的倒数第二个年头。明武宗在位期间荒疏朝政,致使社会经济不断恶化,各种矛盾空前尖锐,使乃父明孝宗励精图治所创造的“弘治中兴”如昙花一现般消逝。

1521年,武宗去世。在武宗去世、新君未至时,内阁首辅杨廷和挺身而出,安定政局、革除弊政,进行了一场改革,为嘉靖、隆庆、万历时代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平稳天下

武宗统治后期,佞幸江彬擅权,他诱惑武宗巡幸多地,招致群臣反对,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人多次劝谏,“语极危苦”,但武宗一概不理。1520年秋九月,明武宗在“御驾亲征”捉拿反叛藩王朱宸濠的回銮途中,于淮安清江浦积水池钓鱼时,因所乘小舟沉没而落水,在左右将其救出后即身染重病,最终不起,于次年三月去世。

武宗尚无子嗣,其父孝宗皇帝又无其他子嗣,朝局顿时紧张起来。司礼监太监奉太后之命到内阁与杨廷和等商议继任新君人选。但此时手握重权的各位佞幸为求后福都各有支持人选,杨廷和为防止他们插手干预,赶紧下令关闭内阁大门,而后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条款,建议由明武宗从弟、兴献王之长子朱厚熜(即明世宗)继承帝位,得到阁臣梁储、蒋冕、毛纪的支持。

应当说这个建议是合情合理的,明代非常重视儒家礼法制度,朱厚熜是武宗祖父宪宗支系堂兄弟里血缘关系最近且又年长者,由其继承皇位最为合适。商议妥当后,杨廷和等人在令司礼监太监回奏太后的同时,又恭候于左顺门下,直到太监以遗诏、太后懿旨名义宣布,“天下事大定矣”。

杨廷和当之无愧是国之重臣,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并两度担任首辅。杨廷和为人性格安静慎重、颇有风度,为文明白畅达、法度严谨,十九岁就登进士第。杨廷和少年成名,他的儿子杨慎更被认为是明代三才子之首。几乎尽人皆知的《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杨慎的手笔。王夫之评价杨慎的诗,“三百年来最上乘”。

安定政局

继任新君的人选虽定,但掌权的江彬集团仍未剪除,朝局仍不稳定。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杨廷和以其高超的谋略和出色的胆识,经过一番周密部署,最终消灭江彬集团。

武宗死后,杨廷和先是立即解散由江彬统领的豹房官军,不让江彬参与守城等事宜,削其兵权。此举引起了江彬的猜疑,他称病不出,却暗地里安排心腹、以观其变,在东、西、北三禁门埋伏兵士,又让心腹许泰去探听杨廷和的意思。

杨廷和是何许人也,居官多年,见了多少风风雨雨,立即洞悉其阴谋,在许泰等人大骂江彬时,故意“以温语慰之”,并专门写信感谢江彬“大事幸赖镇定”,以麻痹江彬。

接着,杨廷和又火速与阁臣蒋冕、毛纪等商议,利用江彬与宦官集团的矛盾,说服大宦官魏彬、温祥等人,并请温祥疏通张太后。而后,以坤宁宫安兽吻必须由江彬亲自参与为由,将其诱捕,并迅速逮了他的同党李琮、神周等人,为嘉靖初政扫清了道路。

革除弊政

武宗在位十六年,弊政丛生,严重威胁到明王朝的稳定。他去世后,杨廷和利用武宗遗诏、世宗登极诏书的名义,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杨廷和以武宗遗旨的名义,遣散豹房军士,让宦官张永统领、抚恤,令威武团练军还营,诸边镇及保定军各自还镇;革除皇店、军门办事官校,令其各还原来的卫所;赏赐哈密、吐鲁番、佛郎机贡使,让他们回国;又遣散豹房番僧、少林寺僧、教坊乐人以及不合常例的南京马快船等。将在京师陪伴武宗寻欢作乐的各类人等打发出京。

紧接着,在武宗的正式遗诏中,又下令停止京师一切不急需的工程,特别是武宗在京城的游乐场所,放还四方进献的女子,南征抓捕的罪囚中除确与宁王朱宸濠谋反相关者一律查明释放,又将宣府行宫中的金宝收归内库以备接济边储及赏赐等用。

这些措施的实行,迅速革除武宗时代最为突出的弊政,对公认有问题的率先改革,得到朝野上下的拥护,“中外大悦”。

接着,杨廷和老成谋国,又认真研究了正德以来的“奸人弊政,将悉以登极诏书除之”,将改革理念写入世宗的登极诏书中。该诏近8000言,涉及内容有八十余条。

因为诏书中革除弊政的措施涉及方方面面,所以诏书的颁布过程也颇有波折。

在朱厚熜登极前一天,诏书已上呈,这时文书房官跑来跟杨廷和商议,打算除去其中“不便者数事”。

杨廷和坚决抵制,并尖锐地提出:“以前遇到龃龉之处,你们动辄就说是皇帝的意思,现在看来恐怕未必如此吧。如果非要改的话,我今天拜贺新天子登极,明日就要申请退休,并且还要当面问问,新君初来,到底是谁想更改诏书。”来人哑口无言。

同时,阁臣蒋冕、毛纪也相继陈述利害,这才确保诏书顺利颁行。杨廷和、蒋冕、毛纪都是内阁重臣,三人能够正色立于朝堂,对时局的稳定和发展确实功不可没。

改革措施

世宗登极诏书中的改革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裁抑宦官势力。杨廷和力纠刘瑾专权之弊,大力裁抑宦官势力。他陆续将张永、魏彬等虽掌握权力、却民愤不大的大宦官放置到南京。又在诏中下令,正德年间差出“取佛、买办、织造、烧造”的宦官以及腹里、地方及各边、各关新添的分守、守备宦官,“诏书到日即便回京”;对未撤回的担任镇守及副总兵的宦官,则以敕书的名义详细规定其职权,令其不得干预地方政务。

同时,又以内府各监局“官员、内使增添太多,供用浩繁,甚非祖宗旧制”为由,令司礼监依弘治前数额清理。还严厉打击私自净身希图收用者。嘉靖帝即位后,继续严驭近侍,史书评价嘉靖时期宦官势力被大大约制,杨廷和功不可没。

其二,任用贤人,开通言路。正德年间,宦官、佞幸相继专权,政治黑暗、言路堵塞。世宗登极诏中规定,将正德年间因为忠直谏诤、操守正直而被贬职、免职者以及因言事忤旨而被迫致仕、养病者,特别是正德十四年因劝谏武宗巡游跪门而被责打、降级者予以平反,死者给予谕祭、封赠,生者官复原职,甚至酌情升用。

同时,又严令给事中、御史等言官务必要忠于职守,凡是涉及朝廷政事得失、天下军民利病等要事务必直言无隐,遇有贪暴奸邪的文武官员务必陈实迹加以纠劾。

其三,裁汰冗员,纾缓民力。明代自成化朝以来,不经吏部正规程序、由皇帝直接任命的传奉官日渐增多,不但恶化了政风,而且产生冗员。正德间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此外,南北两京各卫所也有很多无籍之徒冒充军卫,并添设了诸多旗军校尉、勇士、力士、军匠等,造成冗员泛滥。登极诏下令,将正德元年以来“诸色人等传升、乞升大小官职”尽数裁革,并严格清理冒充军卫人员。诏书里这一项就革除冗员十四万八千多人,每年为国家节省粮食一百五十五万石还多。

此外,登极诏中还规定了一些纾缓民力的措施,下令将正德十五年底之前各处实征税粮、马草、丝绢、布匹及皇庄庄田籽粒等尽数免除,对因饥寒困苦而被迫啸聚为非的普通军民准许其改过自新,并加以抚恤、免其差徭,最大限度地缓和了社会矛盾。

在武宗去世至世宗登极的三十多天里,杨廷和秉政中枢,拥立新君、革除弊政,保障了政权的顺利过渡,为后续时代的开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在嘉靖初政不久,杨廷和就因大礼议之争而被迫退休,但他的改革成效却得到了肯定。据《明史》记载:“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由陛下初年诏书裁革冗员所致。”

嘉靖皇帝听后慨然:“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此时据杨廷和去职已经十数年,但他改革的积极影响仍旧存在,即使是嘉靖皇帝对此也不得不承认。

《芳草地》复刊号,执行主编谭宗远

此刊为责任编辑李俊龙先生所赠。我与该刊的结缘始于十几年前,此刊主办单位为北京的朝阳区文化馆,当时该馆承办了第三届民刊读书年会,我虽然未曾办有民刊,但也受邀参加了此会,记得当时与谢其章先生坐在一起,而会上所谈都是办民刊的经验,这使得我与谢先生只能聊其他的闲话。此后,我一直受赠该刊,从而让我了解到许多书圈的信息。两年前该刊停办了,我听到的信息是因为执行主编谭宗远先生退休后事忙无暇顾及此刊。

对于《芳草地》的历史,复刊号刊登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赵龙江所写《说说〈芳草地〉――写在〈芳草地〉杂志复刊之际》,这篇文章详细地讲述了该刊演变的历史,比如该刊此前还有报纸版,而这份对开小报创刊于1979年,当时办报的目的,是为了扶持朝阳区业余创作队伍,故专门刊发本区业余作者的作品。此报发行四、五十期后停刊了,而有些东西确实是失去后才觉得珍贵,小报的停刊引起了一些重要作家的关注,比如袁鹰先生就多次提及希望《芳草地》能够复刊,故在2003年4月,朝阳区文化馆创办了《芳草地》杂志,但办刊宗旨有所转变,发刊词上写道:

今天再办《芳草地》,就不能不有些新的想法。首先,不能一味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业余作者身上,要广泛地联系朝阳区、北京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作家、艺术家,吸引他们关注文化馆事业,关注我们这个小刊物,给《芳草地》写稿,使刊物具有较高的品位和充沛的生命力。其次,对于业余作者,我们并没有推卸扶植他们的责任,他们的成长仍然为我们所关注。

《芳草地》杂志原本是季刊,后来因为稿件充足改为了双月刊,但后来《芳草地》报纸也得到恢复,而同时的一报一刊均是由谭宗远先生来主持,因为精力所限,该杂志又改为了季刊,而后一办就是十几年。不过,原本的杂志在装帧上与后来有所不同,转变为今日的这个模样还跟王稼句先生的建议有着直接关系,赵龙江在文中写道:

最初的《芳草地》杂志采用骑马钉装订,经友人王稼句提出建议,认为采用平脊形式更为妥适,宗远采纳了这一建议,自2005年第一期(总第十一期)起,改用了平脊形式,并一直延续下来。现在看,稼句的提议还是有眼光的,至少在平脊上可看到年月期数,便于查找,扩容后页码增益也更适用平脊。

《芳草地》杂志还有过几期增刊,2012年4月谭先生退休后,依然主持此刊,直到2016年体力不济,加之家中有添孙之喜中,他需协助老伴含饴弄孙,只好离开这坚守了十三年的“园子”。如今,《芳草地》杂志又复刊了,为了能够将刊物办下去,文化馆安排了年轻人李俊龙先生来作谭先生的助手,使得停刊两年的《芳草地》能够重新开张,这真是读书圈内可喜可贺的一件事。

翻阅这本杂志,依然能得到很多新的资讯,比如石湾所写《长篇小说年产数千之忧》,该文称:“十七年过去了,我国的长篇小说产量已由八百部飞升到四千部”,仅长篇小说就有如此大的产量,真的令人惊叹。清初学者阎若璩曾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如果真按这个标准来读书,恐怕累死也读不完这些小说。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长篇小说产生呢?石湾在文中称:“进入二十一世纪,不只是作家出版社,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以不盈利为由,不再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了。正因为中短篇小说结集出版越来越难,所以也就促使作家们纷纷写长篇去了。”

看来依然是钱在作怪,但是出版大量的长篇小说就能挣钱吗?显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业内人士都知道,如今年产数千部长篇小说,很大一部分是进入不了流通领域的。真正畅销的,只是凤毛麟角。就连新世纪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曲高和寡,有些也只能销售一两万册而已。”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长篇小说的产生量还如此之多呢?石湾称:

既然大多数的长篇小说畅路不好,那为什么还要不厌其烦地逐年增产呢?就像某些地方政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盲目追求GDP一样,是把当地年产多少部长篇小说列入其政绩工程的。在某些主管部门看来,只要有“社会效益”,花点财政拨款来扶植一批作者创作长篇小说,去争个各级“五个一工程奖”甚或国家图书奖、茅盾文学奖也就在所不惜。

原来很多问题并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并且也没有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虽然小说的数量极其庞大,但真正能够让人记得住的作品却极少,更何况,并不是一定要写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史上青史留名,石湾在文中称:

殊不知像鲁迅、汪曾祺这样已有定评的小说大师,一生中从未涉猎过长篇小说创作。事实也证明,即便是在新世纪获了茅盾文学奖的十八部作品,无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在广大读者中的影响力,没有一部能与《阿Q正传》和《受戒》相比。 

这篇文章写得很扎实,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数据,同时也分析了产生这种畸象的原因,而通过读这样的文章,也能让读者更清醒的意识到当今出版的现况。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需要深圳地区靠谱的正畸医院医森推荐可以私聊博主哦!️‍♀️集美们,有整牙的想法可不要犹豫了,因为你会发现白丑了那么多年,如果需要靠谱的正畸医院医森推
  • 2,军工,早盘军工继续下跌,考虑到大盘反弹了,军工5分钟线在1.286一带有横盘见底趋势,在1.287,1.285,1.283,1.282,1.281,总共加仓
  • 真的非常感谢RMPG CREW的各位一直支持着我们。!
  •     与男方生辰相比,你原局婚姻不顺的特征相对更明显,可见,目前婚姻问题你起的坏作用大,需自我反省,在男方的八字信息中并没有出现有婚变的信息,所以要想婚姻幸福
  • 还有就是团偏不要代替wfjj讲话好吗,你首先是团再是偏,打投谁投的多都不用讲,不要讲那些什么“早知道这样就不给他投票了,还不如不要出道”这话,人家wfjj都
  • [给你小心心][鼓掌][杰瑞]大冰问我为什么开心 一时之间竟答不上来但就是开心 而且是非常的开心虽然这一年里心里有遗憾也有自责 但是有人爱 有人宠 变的更坚定
  • 喝着爱情水冰摇红梅黑加仑,逛着博肖的娃和周边,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快乐的呢现场超级多娃衣还有立牌呜呜呜呜花了五百多[摊手][摊手][摊手]这就是剁手的感觉吗跟一个刚
  • 就像前面说的,纵使是地球最后的夜晚,是最后的一次寂静,林墨依然是林墨,黄其淋也还会是黄其淋,他永远用着有趣又自由的灵魂,带着安静观察与体会的本领,恣意生长且爱着
  • 当然,花应该开在炎热的土地上,作者却让他固执地(“我只愿”)开在自己的幸福之海上,开在自己的理想的追求中,现实中的一切(“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只为了养
  • 这次来到阿育王寺,拜访过后,又来到了阿育王寺的后山,在这片鲜有人知的幽谷密林里,我是被这些神奇的摩崖题刻吸引了。行至近山顶时,山道的东侧有一狭窄的平台,平台的尽
  • #⭐碎碎念#2021.9.21凄凄惨惨戚戚的一天打工人照常去打工,奈何各班学生有晚会,课上的时候,好多人已经眼神涣散,神态凄迷了,大概早已等待迎接圆月盛夜了晚上
  • 真的超级喜欢大家的还买了季卡 满打满算都毕业不了5555还有还有我真的太讨厌墓土的大花了 刚玩的时候不会烧花被嫌弃了和佳姐新添了旅行记录本盖了新的邮戳,以后每到
  • 22新传考研必考真题,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传媒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在8月17日召开的ZY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UNW再次强调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重要性
  • !!
  • 》《小饭桌之小尧老师杀疯了》一些不完全的经典语录,欢迎补充[doge]【瞭望丨唐风汉韵汇古今】◇在如今的西安,既可以随时体验汉唐气魄,又能无缝对接现代时尚,不同
  • #读书##读书笔记# 图片来自网络小姨的一生 1 妈妈说小姨的骨灰埋在了外公家的山里,小姨又以这种方式回归了生她养她的地方!即便真的是单位环境和风气有问题,导
  • 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与之后的先锋支部活动多多支持各支部的活动开展! ——@理学院团委#理科生的浪漫# ​​​#活动速递#6月6日,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团委在恕园2
  • 与人交往是动,与己独处是静;劳作是动的一种,休憩是静的一处。[微笑]渐渍日久,读书还会令自己耽于精神的麻木:无功用加持之麻,以及趋近于草木之木。
  • 这种烤箱做干花的方法真的解放双手,非常方便,干花的颜色也还是很艳丽~科技改变生活呀上礼拜又买了一束花,现在开到最美丽的样子了,觉得再放下去就要开始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