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断际禅师《传心法要》2

问:如何是道。如何修行。

师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

问: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

师云:引接钝根人语。未可依凭。

云:此即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

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别有法当情。不见教中云。法法何状。

云:若如此。则都不要求觅也。

师云:若与么则省心力。

云:如是则浑成断绝。不可是无也。

师云:阿谁教他无。他是阿谁。尔拟觅他。

云:既不许觅。何故又言莫断他。

师云:若不觅便休。即谁教尔断。尔见目前虚空。作么生断他。

云:此法可得便同虚空否。

师云:虚空早晚向尔道有。同有异我。暂如此说。尔便向这里生解。

云:应是不与人生解耶。

师云:我不曾障尔。要且解属于情。情生则智隔。

云:向这里莫生情是否。

师云:若不生情。阿谁道是。

问:才向和尚处发言。为什么便言话堕。

师云:汝自是不解语人。有什么堕负。

问:向来如许多言说。皆是抵敌语。都未曾有实法指示于人。

师云:实法无颠倒。汝今问处自生颠倒。觅什么实法。

云:既是问处自生颠倒。和尚答处如何。

师云:尔且将物照面看。莫管他人。又云:只如个痴狗相似。见物动处便吠。风吹草木也不别。又云:我此禅宗从上相承已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学道。早是接引之词。然道亦不可学。情存学解。却成迷道。道无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内外中间。实无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处。情量若尽。心无方所。此道天真。本无名字。只为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诸佛出来。说破此事。恐汝诸人不了。权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鱼忘筌。身心自然达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沙门果者。息虑而成。不从学得。汝如今将心求心。傍他家舍。只拟学取。有什么得时。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与儿酥乳吃。消与不消都总不知。三乘学道人。皆是此样。尽名食不消者。所谓知解不消。皆为毒药。尽向生灭中取。真如之中都无此事。故云。我王库内无如是刀。从前所有一切解处。尽须摒却。令空更无分别。即是空如来藏。如来藏者。更无纤尘可有。即是破有法王。出现世间。亦云。我于然灯佛所。无少法可得。此语只为空。尔情量知解但销镕。表里情尽都无依执。是无事人。三乘教网。只是应机之药。随宜所说。临时施设。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不得于一机一教边。守文作解。何以如此。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我此宗门不论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虑后。

问:从上来皆云。即心是佛。未审即那个心是佛。

师云:尔有几个心。

云:为复即凡心是佛。即圣心是佛。

师云:尔何处有凡圣心耶。

云:即今三乘中。说有凡圣。和尚何得言无。

师云:三乘中分明向尔道。凡圣心是妄。尔今不解。返执为有。将空作实。岂不是妄。妄故迷心。汝但除却凡情圣境。心外更无别佛。祖师西来。直指一切人全体是佛。汝今不识。执凡执圣向外驰骋。还自迷心。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一念情生即堕异趣。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无有异法故名成等正觉。

云:和尚所言即者。是何道理。

师云:觅什么道理。才有道理。便即心异。

云:前言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此理如何。

师云:只为觅故。汝自异他。汝若不觅。何处有异。

云:既是不异。何更用说即。

师云:汝若不信凡圣。阿谁向汝道即。即若不即。心亦不心。可中心即俱忘。阿尔便拟向何处觅去。

问:妄能障自心。未审而今以何遣妄。

师云:起妄遣妄亦成妄。妄本无根。只因分别而有。尔但于凡圣两处情尽。自然无妄更拟。若为遣他。都不得有纤毫依执。名为我舍两臂。必当得佛。

云:既无依执。当何相承。

师云:以心传心。

云:若心相传。云何言心亦无。

师云:不得一法名为传心。若了此心。即是无心无法。

云:若无心无法。云何名传。

师云:汝闻道传心。将谓有可得也。所以祖师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此事若教汝会。何堪也。

问:只如目前虚空。可不是境。岂无指境见心乎。

师云:什么心教汝向境上见。设汝见得。只是个照境的心。如人以镜照面。纵然得见眉目分明。原来只是影像。何关汝事。

云:若不因照。何时得见。

师云:若也涉因。常须假物。有什么了时。汝不见他向汝道。撒手似君无一物。徒劳谩说数千般。

云:他若识了。照亦无物耶。

师云:若是无物。更何用照。尔莫开眼寱语去。

上堂云: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道人是无事人。实无许多般心。亦无道理可说。无事散去。问:如何是世谛。师云:说葛藤作什么。本来清净。何假言说问答。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著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学禅道者。皆著一切声色。何不与我心心同虚空去。如枯木石头去。如塞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若不如是。他日尽被阎老子拷尔在。尔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是尔清净法身。名为阿耨菩提。若不会此意。纵尔学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属。如此修行。当复何益。志公云。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饶尔学得三贤四果十地满心。也只是在凡圣内坐。不见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为尔不是与么人。须要向古人建化门广学知解。志公云。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尔如今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久久须实得。为尔力量小。不能顿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须得个入头处。自然会去。为尔不能如是。须要将心学禅学道。佛法有什么交涉。故云。如来所说皆为化人。如将黄叶为金止小儿啼。决定不实。若有实得。非我宗门下客。且与尔本体有甚交涉。故经云。实无少法可得。名为阿耨菩提。若也会得此意。方知佛道魔道俱错。本来清净皎皎地。无方圆。无大小。无长短等相。无漏无为。无迷无悟。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一切不如心真实。法身从古至今。与佛祖一般。何处欠少一毫毛。既会如是意。大须努力。尽今生去。出息不保入息。

问:六祖不会经书。何得传衣为祖。秀上座是五百人首座。为教授师。讲得三十二本经论。云何不传衣。

师云:为他有心。是有为法。所修所证。将为是也。所以五祖付六祖。六祖当时只是默契。得密授如来甚深意。所以付法与他。汝不见道: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若会此意。方名出家儿。方好修行。若不信。云何明上座走来大庾岭头寻六祖。六祖便问:汝来求何事。为求衣。为求法。明上座云。不为衣来。但为法来。六祖云:汝且暂时敛念。善恶都莫思量。明乃禀语。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当与么时。还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时面目来。明于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工夫。今日方省前非。六祖云。如是。到此之时。方知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岂不见。阿难问迦叶云。世尊传金襕外别传何物。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著。此便是祖师之标榜也。甚深阿难三十年为侍者。只为多闻智慧。被佛诃云:汝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若不学道。滴水难消。

问:如何得不落阶级。

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更时时念念。不见一切相。莫认前后三际。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努力努力。此门中千人万人。只得三个五个。若不将为事。受殃有日在。故云:著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孟鹤堂周九良[超话]#
净这个净这个!文案又整连续剧![doge]

孟孟:万般不舍难言再见
九良:(诶孟哥~)纵然不舍也得说再见
孟孟:就当是封箱暂别
九良:(其实这暂别呀~)是结束也是开始
孟孟:找个好日子咱们再相见
九良:(对~好日子就是开播那天~)咱们呀戏里见

九良可真有你的,一句一捧你孟哥,生怕我们看不出来[二哈]

◎笔记一百七十六

●不受诱惑,才有把握往生

•所有一切诱惑里面,佛在经里头不知道讲多少次,两个最严重:一个是财,一个是色,这两种诱惑最严重。我们纵然明白清楚,是不是能够不受诱惑?不受诱惑,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真有把握。如果还有诱惑,面对着这些事实还会起心动念,你自己要晓得,你念佛往生没有把握。能不能往生?真的看你最后临终的一念。

早餐开示 1998/8/4▲

•临终一念是正念,还是邪念?没把握。如果现在就不受诱惑,那你决定有把握,哪里要到临终,真正跟你说,你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凡夫为什么我想去去不了?不是去不了,是你此地有障碍。什么障碍?贪瞋痴没放下,五欲六尘不肯舍,你还是有留恋,所以你想去去不了。

早餐开示 1998/8/4▲

•现在我们这个世间的缘非常不好,这个不好就是外面的诱惑力量太大了,五欲六尘的诱惑,怎样能够做到面对这些诱惑不会起心动念,这叫功夫。诱惑,你还会起心动念,还会起贪瞋痴慢,你没有功夫。

大乘无量寿经(第146集)2003/7/15▲

•在境界里面常常起心动念,那还得了吗?心随着外面境界转,这是轮回心造轮回业,将来受轮回报,你干的是这个事情。所以我们明了之后,我们在生活当中去锻练,这个锻练就是修行。过去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会被外面境界转,看到喜欢的我们生起欢喜心,看到不喜欢的我们生厌倦的心,这个错了,错误把它修正过来。

大乘无量寿经(第18集)1998/7/25▲

•怎么修正?顺境不生欢喜心,逆境不生懊恼心,把这个错误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行不是每天念经、念佛、拜佛,那是修行的方式。修了要真正能管用,是在生活上用得上,面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真起了作用,再不被这个境界所转,你才叫有功夫。

大乘无量寿经(第18集)1998/7/25▲

•还有一丝毫贪染的念头,决定不能超越轮回。贪染的念头不断,往生没有把握。往生是讲带业法门,在一切法门里是最方便、最简单、最容易的,但也要在临终最后一念把贪染放下才能往生。假如最后一念对世间还有贪爱,就去不了。其他的法门,贪染要完全断绝才行。净土宗就要你在临终那一秒钟把贪染伏住,不起作用,就能往生。

沙弥律要节录(第14集)1994/10▲

•假如我们平常贪爱的心非常重,你怎能保证你临终那一念会放下?所以这就难了,应该平时就要放下。平时对于世出世间法没有贪染的念头,往生就有把握,临终时就不受其害。这就是所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念佛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往生的人少?这个原因也在此地。

沙弥律要节录(第14集)1994/10▲

•古德告诉我们,念佛法门是“万修万人去”。善导大师讲,“一百个人修,一百个人往生;一千个人修,一千个人往生”,他老人家说得没错。要如法修行,就决定得生,不如法就会有障碍。

沙弥律要节录(第14集)1994/10▲

•由此可知,念佛功夫成就,什么叫成就?在念佛堂里头堂主常常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你果然放下身心世界,你就成就了。身是身体,不贪恋这个身体,这身体可以舍了;心是妄想,不再打妄想,贪瞋痴慢、是非人我统统放下;世界是指所有一切的诱惑,五欲六尘的诱惑是世界。能把这些东西统统放下,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自古至今这种例子很多很多。

早餐开示 1998/8/4▲

•那些往生的人,他有什么本事?他能做到不受诱惑,所以他走得那么自在。我们今天不行,就是还有诱惑,还不是真正放下,比一般人来比是放下一些,可是放下不够彻底;你放下不够彻底,你往生就不自在,实在讲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我们讲用功,勇猛精进,用的什么功?怎么个精进法?都指这一桩事情。

早餐开示 1998/8/4▲

•一定要面对境界,六根对六尘,自己真正做得了主,不会被境界所转,我们讲不会被外面境界影响,你的功夫才算得力。这就叫功夫成片,真的成片了。“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确实不动心,不被它所转,不受它影响,功夫才叫得力。功夫得力,就肯定能往生,你往生就有把握。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16集)2001/9/26▲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接你来现场 | 清华大学2018年毕业典礼视频直播预告
  • 离人愁!for Huayangcheng’s fans!
  • 火箭少女800平别墅曝光,还有比她们更壕的吗?真不少...
  • 华晨宇怼李袁杰,不懂乐理还自称原创音乐人,纯粹误导观众!
  • 斯外戈压轴明日之子你服吗
  • 悬赏捉虫! 广州 锥蝽传播致命疾病 捉一只奖8元
  • #魔道祖师# 唔...啊...不可描述,报警了!
  • 中山男子微信错转8万后被拉黑!如何追回?微信最新回复
  • 闽南大戏院年末爱之约丨浮生若梦,唯爱永恒
  • 四川这家面馆推“待用面条”,却库存388份爱心难送出,你咋看?
  • 改色、上锁 小黄车变“私家车”:亦庄两女子被抓
  • 临沂13名学霸提前被清华北大“锁定”!2人拟保送,11人或降分录取!
  • 《偶像练习生》八人代言香水,又少了一个蔡徐坤
  • 大神问答,baby假吃?吴千语绯闻男友?朱一龙私生粉?许魏洲黄景瑜?
  • 走走走,我们去接内马尔...
  • 《一千零一夜》:国产玛丽苏剧还是不够“酥”
  • 看看刘强东的英语演讲视频(自嘲“宿迁英语”)
  • 《快乐大本营》乐华七子合体综艺首秀 王一博程潇秀高能吸睛个人技
  • 四平中考成绩在这里查询!四平竟有这么多小区没物业!世界杯四强出炉!
  • “十项全能”美女学霸来了,碾压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