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大禹风水故事:地主将女儿嫁给乞丐,只为让她信命,数年后他后悔不已

山坳口有个老地主,有钱有势,一辈子就相信“命”,认为自己现在的所得都是命中注定。与父亲相反,地主家有个小姐,这小姐却一辈子不信“命”,认为事在人为。因为这个事,父女两个经常吵架,最后吵得伤害了父女之间的感情。

小姐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了,老地主要给他找个女婿,找个什么样的呢?老地主想来想去,决定要给她找个最穷最穷的,折磨折磨她,看看她到底信不信“命”。

到地主家里来给小姐做媒的人很多,整日不断,踏烂了门槛,有当官的,有财主家的,也有一般的农户,老地主一概不应允。

一天,家里来了个要饭的,这要饭的面黄肌瘦,穿得破破烂烂,老地主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曙光。老地主问要饭的:“你家都有么人?”要饭的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满头雾水,如实道:“只我一个。”老地主又问:“几亩地?”要饭又是不解,说道:“一亩地也没有。”老地主问:“几间房?”要饭的直接疑惑:这老地主怎么查起我的户口来了?但是他不敢多问,回答道:“一间房也没有,只是山上有个窝棚。”

听到要饭的说的,老地主拍手叫好,说:“我和你商量件事。”要饭的说:“什么事?”老地主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我有个闺女,许配给你做媳妇。”要饭的一听,连连摇头说:“不行,我要个媳妇没地方给她住……”。老地主说:“就这么定了。”接着他叫来丫头说:“快去告诉你小姐,我给她找了个女婿,现在就出来,跟着女婿走吧。”

要饭的听了,想:不好,我自己穷得这个样,要个媳妇给她什么东西吃?在哪住?快跑吧。要饭的站起身,拔腿就跑。再说那小姐,她是个脾气很犟的人,听说老地主给她找了个要饭的女婿,她想:能不能过好日子,由人不由命,人穷点不要紧,只要勤快点,下劲干活,一定不愁吃穿。于是,她就出了绣房,也没有和老地主告别一声,就决心跟着那要饭的去。

要饭的出了门,在前面跑,小姐也出了门,在后面赶。要饭的跑了一气,回头看看,小姐赶上来了,几乎贴上了脊梁筋。要饭的再跑,小姐在后面紧跟,一直跑进了一个山沟,跑进了要饭的家里。

到了家里,那要饭的也就不跑了,小姐到了一看,真是太穷了——这个家只是个窝棚,是用几个柴禾棍支起来的,窝棚角上用几块大石头支着半边破盆,那就是做饭的锅。

小姐追上要饭的,问他:“你叫什么名字?”要饭的被这个姑娘追得上气不接下气,说:“我叫蔡世远。”小姐直接说明自己的意思:“蔡世远,咱俩已经是夫妻了,要一起想法过日子。这样吧,你上山去刨烂树根,拿到集上卖,卖了钱,先买口锅回来。我上山去挖野菜,回来好熬了吃。”

二人闲聊罢,各走一边,上山去干自己的事。小姐上山挖菜,遇到了一棵“驴耳朵”,又大又胖又新鲜,心想着晚餐终于有着落了,一铲子挖下去,却挖到了石头上。小姐虽然觉得倒霉,但是她没有就此放弃,继续刨着那块地。挖着挖着,泥土中突然出现了一块石头,娇黄娇黄的,小姐认识,这是块黄金。行了,有这块黄金就能过好目子,小姐把黄金放在篓子里,说:是我的财宝你跟我走,不是我的财宝你留下。

小姐回到家里,蔡世远已经扛着烂树根丢到家里,坐在上面休息了,说:“行了,咱的日子好过了。”蔡世远不解,还以为是自己的烂树根就可以改善家庭了呢,问道:“怎么好过了?”小姐拿出黄金块来说:“我今天挖菜,挖了块黄金。”蔡世远接过来一看,满心欢喜,说:“这就是黄金吗?我在山上刨烂树根,也刨出很多这样石头。”小姐说:“走,咱去看看。”两个人到山上一看,的确有许多黄金。小姐把这些黄金捡了回来,说:“这样,咱的日子更好过了。”

蔡世远把黄金拿到城里卖了,卖了很多钱,回来盖了房子,买了家具,夫妻俩小日子越过越好,三天不掏灰,黄金从锅底往外滚,三天不扫地,满地都是黄金。

小姐的日子越过越富了,老地主家里却遭了天火,连房子带家里的东西,都烧得净光,老地主差点被烧死,好歹逃出一条命。没有办法,家破人亡,老地主只能柱着棍四处要饭。

这天,老地主走到山沟里,看到一片新房,就进去要饭。这新房就是自己女儿的家,也是那个他对话过的要饭的的家。蔡世远一看,是老丈人来了,心想:多亏你把闺女给了我,我才过上了好日子。于是就忙上前去迎他。

虽已数年不见,而且蔡世远的容貌也因家境条件变得比以前精神得多,但是老地主还是一眼认出来了:“你不是,当初那个……“怎么,老丈人,别来无恙啊!”蔡世远说着就把老地主背回了家中。

小姐一看,是父亲来了,想起当日他断绝父女之情,把她赶出门,嫁给个要饭的,一时很生气,就要把老地主赶出门。蔡世远连忙上前阻拦,和小姐两个人争执了一气,让她念起父女之情,同意了把老地主留下来了。小姐对老地主调侃说:“爹爹,这回你还信命吗?”老地主哈哈大笑,后悔不已,说罢父女二人相拥而泣,不计前嫌。

后来老地主一直住在蔡世远家里,安享着晚年,纵享天伦之乐。

往事不堪回首
作于2020.6.21.夏至_父亲节
记得小时候我家住岢岚县城,父亲在县武装部工作,1966年四月初八母亲生了弟弟后患了肺结核送去石家庄住院治疗,将弟弟送奶出去,我们三姐妹被送到小庙沟老爷家生活,三妹5岁,二妹7岁,我lO岁,当时小庙沟没学校我们姐三个翻山越岭去大庙沟上学,带上午饭,遇上下雨下雪路滑就回不了老爷家,寄住在大庙沟村民家过夜,还在人家吃饭,记得有一次三妹还给人家尿了床,都是自己照顾自己,沒有任何通信工具,只听老师安排去学生家住,大约几个月后母亲回来了,我们全家就迁往神堂坪村父亲原籍居住,马车拉着我们回去已是傍晚,正赶上嫂子生孩子所以哥哥(父亲的姪子)家没人出来迊接我们,在二爹家吃了晚饭,收拾了我们的住房安顿下来,父亲在县城上班,不常回家,只剩我们姐三和母亲在村生活,当时村里生活烧柴火,我们要自己上山去砍柴背回来,吃水很远有个人畜共饮的大坝,我们三姐妹要去大坝挑水,我挑一担桶,二妹三妹要共抬一桶水,都身单力薄难以胜任,由其是冬天,大坝中央会有个冰窟窿,用扁担将铁桶吊到冰窟窿里将水桶吊上来才行,不小心会滑进冰窟窿去,村里家家都是男人挑水砍柴,唯独我家都靠三姐妹丰衣足食,自己保护自己。
听说爷爷共有两个老婆,大老婆生有四个儿子,小老婆生下我父亲(排行老五)大出血死了,父亲从小送去奶妈家生活,二岁后爷爷也暴病死亡,父亲兄弟五人,都在农村生活,三个哥哥都是三,四十岁就死了。二哥活了七十多岁,父亲现已87岁,身体非常健康。
父亲出生后他的三哥就憎恨他多了个得家产的,三哥比父亲大三十多岁,是个大烟鬼,祖辈家里很多房地让他败光,总是图谋想霸占属于父亲的财产,终因寿命有限未达目的。父亲八岁时奶妈因子女多粮食少养不了,将父亲送回二爹家(父亲二哥),从此父亲就生活在二爹家中,当二爹不在家时二妈就打父亲让他干活还不给饭吃,让他上山砍柴,赶着驴去山里驼水,一次驼水路遇五只狼,父亲已无退路,狼群过来围着他转了几圈竟然走了,从此村里人议论说父亲命硬命大,克死了父母,狼见了都躲,命运非凡。
父亲喜欢听戏,在我二爹家生活到14岁,就和村里几个同龄娃跑县城看戏,找戏班主要求收他们,戏班子只给吃饭,我父亲听了很满足,只要给吃干什么都行,结果五六个同伴吃不了苦都回家了,父亲因没父母,回去没人疼,吃不饱常挨打不想回去,几个月后,县里征兵,父亲就报了名,征兵的看父亲年龄小很机灵就留在县兵役局工作,给吃,给穿,还有津贴,父亲很满足,1949.9.30.日父亲正式参加了革命,二十二岁经人介绍与中学读书的母亲成婚。
回到村同院住的是二爹二妈就是父亲的二哥二嫂,比父亲长3O岁,哥哥嫂子是父亲三哥家的儿子,比父亲小一岁,哥哥的儿子比我大一岁,他们两家住前院,住一门二堂的窑洞,亲的甚是一家人,我家住后院是爷爷留给父亲的房子,二爹老实善良,二妈是一个典型的地主婆娘,头带黑尼龙纱,脚穿三寸黑皮鞋,一生无儿女,但很是牛逼,我母亲养了几只下蛋鸡被二妈院里放上明矾毒死,母亲又买了头小猪养,结果去前院又被二妈用菜刀猪肚砍一刀,母亲抱猪去兽医站也没救活,从此家禽在不敢养,我就垒了个兔窝圈养兔子。我当时目睹了这一切,想想在村里生活的那些年真的艰难又心酸,担惊受怕的亲戚像仇人,更加体会到农村生活有男人的必要性。没过多久1967年部队导弹基地军部要在村里扎根搞建设,我家院里住满了解放军,先迁部队进住后就是排查地、富、反坏右家庭进行移民,父亲家族土改时都被划为富农,1968年我二爹二妈被一辆军车移民到了兴县山沟一个土窑洞里,自给自足,二爹家走时仅带点日用品,哥哥为了得到二爹家产将自已大儿子过继给二爹,得到了全部家财。从此二爹二妈背井离乡,这就是命!一个地主婆的结果。1973年父亲去兴县开会顺便去看望二爹二妈,眼前此情此景让父亲非常不安,二爹二妈跪求父亲号啕大哭,要叶落归根,父亲尽快与两县相联当时雇车将二爹二妈迁回岢岚县离县城五里路的一个村,1974年我回岢岚县插队并工作常骑车去给二爹送点吃的,二妈也早己失去了往日的风彩,不在是那个牛逼霸道的地主婆,悔恨当初,见我就以泪洗面,感谢父亲让他们叶落归根,但我从未在二妈家过夜,以防不测,没过多久二妈中风瘫痪在床,靠二爹侍候,1978年二爹突发脑溢血死亡,那年我回繁峙过年,年三十我家贴了对联大年初一对联上半部全掉了下来,母亲看到就说,不好的兆头,结果白天父亲就收到村里发来的电报说我二爹去世速回,因无儿女,父亲就带着我从繁峙县及速回岢岚将二爹安葬回神堂坪村的祖坟,又将瘫痪在床的二妈交给了我哥哥嫂子,当时哥嫂就很是不乐意,父亲给他们留了钱让他们好生侍候,没过多久,听村民说被饿死了,二妈历害一生,结果很悲催!
返回来在回忆:二爹家被移民后,1970年门口突然又来一辆军车,是父亲调往忻州去地委支左,我们要搬往地委大院居住,临行时,同住一个院的嫂子又在生孩子,全家没人出来与我们送别,后来听村里人说,他们当时都认为我家也被移民,所以都不肯露面。唉!没文化真可怕,更可怕的是和我家分开在无任何往来,父亲年年过年惦记他的姪子家给寄钱、粮票、寄信,后来取消了票证就寄钱、稍米、面,但父亲从未得到任何书信回音,细想哥嫂真够铁了心的不想与我们往来。2005年时隔三十四年后嫂子患了重病需去大医院治疗,他的儿女带着病危的母亲打听联络我家寻求帮助,最终受到在市人民医院工作的三妹帮助和治疗,住院期间我去看望嫂子,她的两个儿子都在身边,我说“嫂子,你们够心狠的,要不是你这病历害,也许永远不愿见我们家人,三十四年了从未给我们回过一封信,这要是在大街上,我谁也认不出你们,你们还能认识我吗”,嫂子泣不成声地说“不是我不想往来,是你哥哥不让”。唉,真可怕的无情与无知,通过这次看病,他的儿女感觉相见恨晚,从此不断联系家人需求,但哥哥还是从未相见,直到2020年哥哥也患病,儿女又直接与妹联系住到我市人民医院治疗,父亲87岁亲临医院看望86岁的姪子,出院后由儿女陪同哥哥终于第一次登了我家门,父亲热泪盈眶,激动万分,临别父亲依依不舍那份血缘亲情。
回过头来在看看:
哥哥家得到二爹所有家产并不满足,几十年用尽心机排斥父亲霸占我父家产。我家搬迁后三间正房三间西房,两间窑洞,正房有一间我家放东西锁着,另两间由公社书记居住,只为有人能维护房屋,从未收过分文房费,1981年书记调往县委工作,趁此机会哥哥和书记提出他要娶儿媳住房,不久书记家就搬走了,书记来忻州开会并告知了我家情况,从此就即成事实占了房子,1983年农村开始土地房产确权,哥哥擅作主张给我家强行汇来一千三佰多元钱,信写:房子我已买下,共一千五百元,汇去款扣除手续费剩一千三百多。即成买房事实有了证据,土地房产都确权在他们名下。当时他们根本不知父亲在河曲县工作,也无书信联系,母亲收到钱后发了疯,欲哭无泪,几次回老家要告上法庭,但父亲碍于情面不予支持,母亲就怀疑父亲同流合污,为此我曾问过父亲,父亲说他并不知情,他姪子从没和他说过,但必竟是他姪子不好说什么,姨姨也多次劝阻母亲不要因此在伤了和气,从此母亲就少言寡语,不想见他家人,心恢意冷抑郁了。
我们想想,不管土地房子价值多少,房子里还锁有我们走时未搬走的好多物品,今后我们是否需要?是否回去?不应该由他们强行决定,必竟是父辈祖业,凭什么他们在无告知,无商量,无征求意见的情况下擅作主张汇款霸房。更特别的是还将我家锁的那间房整整齐齐说失火了烧毁,不知居心何在?三间房连一起,全是木结构,竞然齐刷刷的少了一间,不知是何居心与歧途?怀疑房子地下有宝?不知是否发财。
从我嫂子来看病后,有了往来,没过多久哥哥家来电话说儿子出车祸了需要很多钱赔偿对方,父母没借给,我回去父亲说:“没借给钱肯定得罪了”,我说:“几十年都与您不往,寄过多少钱、粮票、粮食也没给您回过一句话,别总用肉饱子去打狗。”
说实话,那房子对我家的确不重要,若是商量给了他家也很无所谓,但他们从未征求我父母意见,为了亲情父母理智放弃,可想而知何等霸道,其实他们己失去了做人的准则,失去了亲情,最终前后院全部占有,几十年的目的终于达到,但我想说,他们目光短浅,其实他们失去亲情后就失去了很多无法丈量的财富,哥嫂共有六个孩子,二男四女全生活在农村,最终他们的幸福指数与一个丰厚待遇的军队离休干部的生活相差甚远,现在留下的只有羡慕嫉妒恨吧!
那是1980年我们姐妹三人回姨姨家探亲顺便去看哥嫂,嫂子晚上给我们做了粉汤,不知是出于故意还是拿错醋瓶给我们粉汤里倒了煤油,那难以下咽的味道让我终身难忘。村里住着大批部队,全村早已灯火辉煌,但哥哥家的窑洞里还是点着煤油灯吃饭,不知为什么?从那以后我曾多次去过神堂坪村,但从未去过哥嫂家。
前几年一个清明节父亲带我和三妹弟弟回去祭祖,父亲提前电话告知了我哥哥嫂子,给他们带了白面大米北京的稻香村糕点两件新羽绒服,弥留之际,我提暖壶想喝口水,嫂子说没电不能烧水,农村没电用灶火干柴也不愁烧开水的,结果一口水都没给我们喝,其实在他们面前我们什么都不再乎,什么也不缺,看哥嫂住的那环境穷山恶水,破房烂院,腰弓腿弯,骨瘦如柴,和父亲的生活是无法比拟的天壤之别,幸福不幸福都写在脸上。看到此情此景我并不恨他们,不计前嫌,也不会让上一辈的恩怨影响了我们下一代人的生活,但我们一定要爱憎分明,希望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过去的事虽己成为历史,但曾经经历过的往事沥沥在目,挥之不去,相比他们的生活我们姐妹弟弟个个生活的非常从容与幸福,正所谓:人若良善,上天眷顾;人若恶毒,天理不容。
记住:做人不能太善良,更不要对不感恩看不起你的人去大度和宽容,那样只会惯坏那些得寸进尺的人。有句话说的好: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我有深刻体会,当你在关键时刻没钱没势时,谁都靠不住。
记住:有种亲情并不可贵,也不可靠,若有也只是一种需要!
父亲节,突发感想,一气呵成,记录人生小片断。 https://t.cn/ELT0hke

6月份的浙南山区,正逢梅雨季节,镶嵌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绿谷之中的李宝村,云雾缭绕,显得格外清新。

上午9时,李宝村“风情畲寨农家乐”已经闹腾开了。来自台州的一群游客转动石磨,做起了畲家特色菜肴“豆腐娘”。看着客人们兴奋的模样,“风情畲寨”老板雷林忠笑得合不拢嘴:“开寨以来天天客满,光是做‘豆腐娘’,一天就要给游客磨上几十斤豆子。”“这几天慕名而来的游客有六七十拨,全村8家农家乐都接待不过来。”指着停满了外来车辆的停车场,李宝村党支部书记雷刘东说:“还是那栋老房子、那些地和人,以前混个温饱,现在吆喝山水、卖文化,也能赚到金元宝。”

李宝村离县城20多公里,处在大均乡的半山腰上,森林覆盖率高达97%,全村503人,畲族人口占98%。走在李宝村,畲族文化元素处处得到体现:重瓦飞檐的畲寨山门,散发木香的木制民居,石块垒砌的游步石道……从2015年以来,李宝村在各级政府帮扶下,先后投入逾800万元,改善村容村貌,村里建起了畲族舞蹈队、山歌队。“现在烧些畲族的家常菜,整理出老屋当客房,守在家里也能致富。以前大家都想着走出大山,现在村里搞旅游,游客多起来了,村民也留下了。”“畲寨农家乐”老板雷忠隆说,以前他靠种中药材换点钱,农闲时去城里打临工补贴家用,想不到现在自己也当上了老板。悄然转变的还有年近六旬的雷聪仁:身着畲族凤凰装,手在成束的纱线间飞舞,编织着传统畲族彩带。一旁的游客不停地按着快门抓拍。“从来没有照这么多相啊!”雷聪仁还有点不好意思。村里像她一样的畲族文化艺人有八九位,成为游人们相片中的风景。

山村发展之路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是村党支部书记雷刘东常思考的问题。李宝村优质的生态环境和朴实的民风,引来了商业资本的青睐。2015年12月,来自杭州的投资商卢仲华,在乡、村党员干部的支持下,注册了名为“云中公社”的公司,开始他“和谐共富的乡村社区梦”建设。村民共富、乡土保护、伦理重建,逐步推进的建设计划,还有旅游业、农业的供给侧改革尝试,这些都与景宁孜孜以求的“探索山村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发展之路高度契合。“云中公社”准备打造一个农村社区的致富共同体,既实现物质共同富裕,也达到人文环境和谐。

景宁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民宿,但是李宝村的云中公社一定是最特别的一个。这不是因为生态、风景,而是因为模式,大家都会被李宝村一年多来的巨变感到震撼。

“李宝模式一”:游客限号来。根据《李宝村村民公约》,全村每天最多接待外来游客103人。超过这个人数,无论你出多少钱,云中公社都会客气地告诉你:“请明天再来。”“之所以制定这个‘103人’的限号制度,我们是经过严格的环境容量测算得出的,超过容量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村党支部书记雷刘东说。

“李宝模式二”:不呼朋引伴。今年正月,按照云中公社建议,李宝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最后以全票通过的结果形成一个新的村规民约。在这份村规民约中,赫然写着一条:“除过年前后半个月,全体村民不得随意呼朋引伴来李宝村旅游。”这与山区农民的热情好客看似截然对立。全国劳模、村支书雷刘东说:“来的都是客,热情待客是我们畲民的传统。只是希望全体村民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共同保护生态,大家很快也都接受了这个新规定。”

“李宝模式三”:蔬菜不成片。生态食材种植是云中公社最先开发的产业,也是最注重的产业。但是,在重金打造的生态食材基地里,却找不到成片种植的蔬菜瓜果。卢仲华介绍说:“云中公社的生态食材基地首期有100多亩,应季蔬菜有数十个品种,但每一块地里都是套种,这一行是白菜,下一行可能就是土豆。之所以‘严禁成片’,是为了避免规模种植后容易带来的病虫害。”

“李宝模式四”:坚决戒大棚。100多亩的生态食材基地,有一条铁的“军规”:绝对不允许大棚的出现。换言之,这里绝不种反季节蔬菜瓜果,这是基于“传统自然农法耕种”的生态理念。

“李宝模式五”:开荒种野草。云中公社的田地里有很多旺盛生长着的野草,云中公社的员工介绍说,这些野草的种子是从外面严格挑选回来的。由于云中公社“一根筋”地拒绝化肥农药,通过种植野草来弥补刚开荒的土地肥力不够的缺陷,同时,这些野草也是基地羊、鸭等禽畜的生态饲料。

“李宝模式六”:猪粪要检测。一般来说,只使用农家肥已经算是生态种植的较高档次了。但是,在云中公社这还不达标。为了让基地的作物“吃”上最安全的养分,云中公社对猪粪、鸡粪等农家肥进行严格甄选。取样之后,专程送到上海、杭州等地去检测有无重金属残留污染。同时,他们将山茶油饼等植物肥料与兔、羊等草食动物肥作为常规有机肥选择。

“李宝模式七”:人人是老板。按照云中公社和李宝村的协议,整村农业、旅游业交由云中公社统一运营。为此,云中公社下属的云耕生活旅游公司拿出20%的股份收益归全体村民所有。“换句话说,我们村人人是老板,家家参与分红。”雷刘东说,“再不是全村资源只为几家先行一步的农家乐所用。”

“也许是我太留恋和谐的民风,太希望看到村民富裕的生活;或者,是因为太珍惜这块净土,所以,我想在这里尝试建设一个梦中的桃源,一个致富共同体。”卢仲华对我说。

经由云中公社的定点配送,从李宝村的田间山头走上了数百户杭州、上海等城里人的餐桌,云中公社与全村开始赚到第一桶“生态金”。

2017年1月20日至22日,“带着老外寻年味儿”活动就在李宝村举行,来自美国、挪威、巴基斯坦等14个国家的17位外国友人在李宝村品尝到了由“云中公社”提供的新鲜芹菜、玉米、笋干,自制的老豆腐和自酿的红曲酒,丰盈着农家宴,满足了客人们的味蕾。

在采访中,一个偶然发生的插曲让人感慨。那天上午,当我们刚走进“云中公社”的种植基地时,卢仲华发现路边出现了一处被暴雨冲塌的缺口,立即打电话给村里,要求此处加强安全防护。约半小时后,当我们结束参观走出基地时,发现这段缺口前的木栅栏已经安装完毕,村民们正在进行收尾工作。村支书雷刘东说:“村里人的心齐了,干劲来了,办事有效率,村庄也更有盼头。”https://t.cn/EITeX1X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中元节,鬼门已开!这些风俗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 花开花落,心静如禅
  • 深到骨子里的成熟,是从不做这件事
  • 别人尊重你,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 唯有心静,方能从容
  • 底牌揭晓!中国不对印度动武全因为它,美国计划破产
  • 新学期,这位妈妈对孩子说:对你要求严厉的老师,要心怀感激!值得一看! | 特别关注
  • 新学期,先抓习惯,再谈成绩,家长必读! | 精选
  • 中三条以上的男朋友值得嫁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精选
  • 渣男杀妻藏尸冰柜105天:鉴别渣男,你一定要知道这3点(女生必读)!
  • 宝贝,盼你飞,又怕你飞
  • 一个乞丐的艳遇(深度好文)
  • 吃醋的注意了,这么厉害,快 看!
  • 董卿跪地主持: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有教养?
  • 今日中元节,降央卓玛一首《天堂》为逝去亲人点燃一段心香!
  • 为什么低层次的父母,总在满足孩子?
  • 今天是9月4号,百年难遇的平安日,打开一年四季都平安,赶紧打开看看!
  • 8个小细节,看出你家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内附提升专注力的珍贵方法)
  • 冲孩子发火,破坏孩子灵性;不发火憋得自己难受,请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