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牙器真的有必要买吗#
冲牙器妥妥不是智商税啊。
这年头,智商税产品保健品确实多,购物之前多留个心眼没错,但也不能到处扣帽子啊。
一把牙刷打天下,一辈子不见牙医当然可以,但咱这都2021年了,有条件多关注一下口腔卫生,保护牙齿,不能说就是交智商税了吧?
刷牙在自我口腔卫生维护里属于基石,永远是不可取代的。
世界上最好的牙医,也取代不了牙刷。
但仅仅靠刷牙是不够的,或者说,刷牙就像在学校上课,至关重要,但光靠学校那几个小时不足以让你考上好大学——天才除外。
在学校听听课就能考好大学,教辅材料早就没人买了。
在家好好刷牙就能保证口腔卫生,洁牙士早就下岗了。
牙周科主诉最多的就是刷牙出血,大部分诊断都是慢性龈炎,处理都是洗牙+OHI,复诊时候说得最多的都是“洗完不出血了,现在又不行了”。
有人甚至咬个苹果都出血,类似这种:
原因?牙刷不到位啊。
冲牙器就是应对慢性龈炎的好方法。
所谓慢性龈炎,是仅与牙菌斑有关的牙龈炎症,患病率很高,分布很广。
典型症状是刷牙时出血,其次是口臭。
健康的牙龈,即使刷牙较用力,也不容易出血。
但菌斑聚集一段时间(很快,一般不超过24小时),炎症就已经开始发生,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胶原破坏,炎细胞浸润。
但这时候我们还发现不了改变。
随着时间推移,浸润的细胞主要变成浆细胞,上皮连续性受到破坏,毛细血管充血,哪怕非常微小的刺激都会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
此时如果积极治疗,牙龈的炎症可以完全恢复,预后很好。
这就是典型的慢性龈炎病理改变,可以看出炎症浸润局限。
但任其发展,则有可能发展为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脱落,不论是治疗、维护所耗费的时间精力都大大增加,预后也变差了。
虽说慢性龈炎不是大病,诊断和治疗都非常简单,但是预防主要得靠患者自身。
龈炎的始动因素是菌斑,至于牙结石、牙错位等,只是促进菌斑堆积而已。
所以,治疗和预防龈炎,最重要的是自我控制菌斑,最基础的就是刷牙。
可是BASS刷牙法强调这么多年了,能真正做好的人真不多。
更不要说有的人牙列不齐,天生留下个清洁死区,洗牙时候刨出里面牙结石都得费点功夫,日常清洁就等于没清洁。
所以,作为补充,冲牙器是相当必要的。
拿我自己来说。
我算是比较重视口腔卫生的,毕竟自己就在医院,预防、诊查、治疗都方便,刷牙自认也挺规范的。
但我的嘴里一样有清理困难的部位。
我左边智齿当年是我老婆给拔的,拔的时候跟我说微创,加收了我500块钱,拔完回家一照镜子,切口都快到磨牙后垫了,赶紧回医院去开药。
第二天我在家躺了一天,估计她的去骨量够炖锅排骨汤了。
之后拆线又收了我200,我就再也没敢拔另一边。
现在右边智齿还在我下颌体里躺平,每天吃完饭盲袋揣着软食物,牙缝藏着硬的食物。
我对策就是常备一包探针,饭后清理一遍,冠周炎倒是没发作过,但那一片牙龈质地一直不对劲,容易出血。
老婆一直建议我拔了智齿,但我还是决定先观察两年,毕竟找我老婆拔牙一颗两千,还是私收费。
最近老婆看我每天清理实在不方便,大发慈悲,给我买了个冲牙器。
倍至小奶瓶冲牙器 五档洁齿 单机价享礼盒 内含315元豪礼!
倍至小奶瓶冲牙器,听名字倒是挺萌的,但不符合我的威武形象,我很抗拒。
我一大老爷们,要奶瓶干啥?
老婆跟我解释,说这是冲牙器,不是吸奶器,说倍至小奶瓶是经过临床实验的,还拿了图给我:
我这勉强收下。
外包装是很不错的,看起来很有工业感,很高大上。
冲牙器送杀菌盒和牙缝刷、清洁刷。
使用体验来说,我觉得有两个点让我非常舒适:
一是握持方便,手柄设计符合人体力学,手感很舒服,不打滑。
二是喷头是磁吸设计,轻松插拔,这点强烈推荐,我最怕的就是在用涡轮机时候上钻头,都要得腱鞘炎了。
磁吸的喷头,不需要安装时候对接半天,轻松一插即可,真是太方便了。
最主要是喷头和机身接触紧密,不留下水垢残留的空间,减少不滋生细菌。
至于清洁效率那真是没话说, 清理完一点食物残渣都不留,干干净净,非常清爽,堪比我个人手动清洁。
因为倍至小奶瓶用的是what care洁齿技术,高转速马达+超效能金属水泵,用高频震荡水流进行清洁,效率高,而且还可以按摩牙龈,使牙龈舒张。
倍至小奶瓶冲牙器 五档洁齿 单机价享礼盒 内含315元豪礼!
我问老婆为什么会选到这款倍至小奶瓶冲牙器,她表态:颜值就是正义。
暖瓷白机身,形态柔和,透着股高贵感。
其次就是水箱设计,上下双开口,清洗方便,不容易有污垢残留。
颜值我这种直男是不懂,但双开口设计确实是我没想到的。
考虑面,必须加分。
然后我老婆就把我这个月奖金给拿走了。
我一直以为,倍至小奶瓶冲牙器好确实好,但价格太贵了,都不敢给亲朋好友推荐。

#高分电影#高分电影《不能说的秘密》是部好电影吗?
看过的观众会说,<不能说的秘密>还不至于“牛逼”吧? 恩,那我就试着一点点说吧。
首先一点,这部电影“没有一句废话”。
(再加一句,这部电影说的是1979年的桂纶镁,穿越到1999年,遇到周杰伦后发生的故事。)

在影片的一开始,画面出现了一本古老的琴谱,配上宏大、谲诡的弦乐,透着一股神秘的劲。这部琴谱,就是穿越的源头,整个故事都因它而起。

打这起,开始详解我之前说过的“这部电影没有多余的话”。
这里有几句看似闲聊的话,其实是在交代人物背景和埋下伏笔。

“我以前就听说过你了诶”“哦,真的吗。”
“你是主修钢琴对吧?” “对啊”“为什么想来转来我们学校?你们学校不好吗”“因为你们学校比较漂亮啊。没有啦,我爸叫我来的”

开头的“我以前就听说”,接上后面的“主修钢琴”,其实意在衬托周杰伦钢琴弹的很好,以致于“早就听说”。这是为后面斗琴的情节做铺垫,前面不指出他钢琴弹的好的话,后面“斗琴”就显得太突兀了。如果拍个奖状奖杯什么的又显得太俗。简单的一句“我以前就听说过你”,显得自然不露痕迹,这是上档次的表现手法。至于他爸为什么要他转来,后面也给了合理的解释,因为他爸是这学校的老师嘛,自然想看着儿子在自己眼底下毕业。

“好漂亮哦”“这栋琴房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
“一百年啦”(强调100年)“恩,不过在我们毕业典礼的那一天就要拆掉了。”
这里又给出了一个线索:这栋琴房在毕业典礼那天就要拆掉了。理由是已经“有100年的历史”,要盖新的。
强调是在毕业典礼的“那一天”,因为这句话,才有后面女主回到1999年,去见男主一面的情节。才有结尾周杰伦冒险去弹琴的高潮。

男主鬼使神差地独自进入了琴房大楼。注意听后面隐隐约约的音乐,桂纶镁刚刚来到1999。这里从周杰伦进门到和桂纶镁相遇足足给了一分钟的镜头,也就是拍了一分钟周杰伦在走廊的情景。这里其实是在说,接下来要见的,是个很重要的人哦。

周杰伦和桂纶镁的first sight
(first sight 强调一下,桂纶镁穿越回来后第一眼看见谁,那个人才能看到她。)

上课了。
这里有一点好玩的地方,黑板左下角的值日生是 方文山 和 黄俊郎。。

桂纶镁进教室。(由于first sight的缘故,此时别人都看不到她)

老师在提醒周杰伦不要往后看。

这个镜头很厉害,虚化了晴依,将焦点对在桂纶镁身上,让人不易察觉她俩都在笑。
别人是看不到桂纶镁的,所以老师和同学觉得周杰伦是在看晴依,所以晴依才得意地偷笑。这个镜头非常用心,因为只有看第二遍以上才知道这个笑的意思。
为了突出两人的笑是这个意思,还拍进了前面一个女生,她因为知道周杰伦肯定不是看自己,一点也没笑。

“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 周杰伦在问她那首曲子的名字,她没有回答他,又回答了他,那首曲子确实叫《Secret》。
这部电影中的对白,充斥着大量的双关,只有在你什么都明白了之后,才会理解其中的深意。

回家了。

(买菜回家)
之前看到的时候一直在纳闷这个情节想要表达什么,好像没什么意义嘛。仔细想想才明白,在整部电影中,周杰伦一直在极力避免两样东西。物质和性。整部电影里没有出现过金钱,性暗示之类的东西。或许周董觉得这两样东西会使爱情不那么美好吧。

回到学校了。

黄秋生在教导学生
桂纶镁笑了一下。

周杰伦又马上要走。
桂纶镁看到教训学生为什么要笑?聊着好好的周杰伦为什么要走?
原来桂纶镁笑是因为看到20年后的黄秋生感到有趣,而周杰伦要走是因为黄秋生是他爸,不想让老爸看见自己和女同学在一起。 这些也是在看第二遍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这两句的深意。
黄秋生也是很重要的角色,在这里就把人物铺垫出来了。

去散步。
“我都没吃过”,这句话是桂纶镁说的。这句话暗示桂纶镁不是1999年的人,这个不难理解,但是难得的“导演周杰伦”能想到1979年那个时候没有锥形冰淇淋。
在台湾,锥形冰淇淋的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并且在台湾冰淇淋市场占有率过半的cold stone和杜老爷都是在1988年先后成立的。所以这一句话出现的很严谨。是有过生活体验或者考史的。而且即使桂纶镁那个时期已经有了冰淇淋,也不构成硬伤,可以理解成她不爱吃零食。
不行,越想越觉得厉害了。

另外在后面还有这样的对话

这段有人和《海上钢琴师》比较,认为是抄袭。其实两者同为斗琴,本质是有区别的。《海》是一台钢琴,你上完了我来;这里是两台。《海》是一开始眼看要输,最后绝地反击的节奏;这里是步步压制。《海》是没有两人合作的戏份的,这有。 不能说只要钢琴比赛的片段,都是抄袭吧?
斗琴的这段,可以听出周杰伦的音乐功力真的很厉害,可以编的这么好听,前后节奏也掌握的很棒。这一段非常之棒,甚至一度让我萌生了学钢琴的念头```

很浪漫的情节,也是我最喜欢的桥段之一。但是我想光夸不行,得说说缺点。这一段据桂纶镁说“前前后后拍了70多次”,这70多次怎么剪辑,是非常考验剪辑能力的。这里还是出现了一处破绽。

这是连贯的画面,不往下拽的话,外层的衣服是不会盖住里面的袖子吧。这是剪辑的一处痕迹。但令人惊讶的是,其余地方例如发型,摆设,却看不出破绽。说明周杰伦确实当时在意过这点,而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拼接总会有点破绽的。

周杰伦来到桂纶镁家里。

这里用了不显眼的镜头,出现了一个中年女人。

这个看似一闪而过的镜头很重要,在这里的铺垫是很难发觉的,哪怕再回过头看几遍也很可能看不到她。

这个女人其实就是中年的小雨。

为什么我会确定这就是中年小雨,而不是小雨的妈妈或者其他人呢。首先,这是小雨的家。我们又知道小雨家里只有她和她妈妈。小雨的妈妈在1979年就已经40多岁了,现在应该是60-70岁。这里出现的女人从形态,穿着上来看,不是60-70岁年龄段的样子。

再通过后面这个镜头判断,这个房间是小雨的房间,而不是邻居或者其他人的。(窗前树的形态)

中年的小雨,和高中的小雨怎么会同时出现呢?这牵扯到时空的问题,稍后再详谈。

小雨的哮喘,在这里给先交待出来。为后来悲剧的顶点--------小雨的死埋上一笔。

表白,接吻。这里用的镜头很美,据说当时布置了好多机位,几乎360度全有,拍了两条,但最后还是只选择这个背影。夕阳,藤椅,板凳,海边,轻舟,逆光,。。还有不直视亲密接触的含蓄。

舞会结束后,桂纶镁无意中得知这里快拆了,决定要教给周杰伦《secret》。这里又是给最后小雨
穿越回来,周杰伦穿越回去埋下伏笔。

“你一定要弹那么快吗” “我回去都弹那么快啊” 又是一句双关语。
周杰伦认为的“回去”以为是回家,其实是回去1979。又特别嘱咐了别在旧琴房弹这首曲子。这时桂纶镁的心理很复杂,特地教给他这首曲子,又不想让他真回去找她。只是想把这首连接你我的曲子,作为彼此的纪念。

毕业合照。周杰伦和桂纶镁在一起了。
最后的结局布置得很有意思。周杰伦废了多大的劲,舍去父亲,学业,朋友,来到小雨身边,见面之后或许该皆大欢喜,高兴得乱蹦乱跳之类的,但是却没有这样安排。两人只是几个眼神,周杰伦一个手势,最后放一张毕业照片,就把什么都解释了。

这里说一点,为什么周杰伦回去之后,能看到他的不只小雨自己。这是因为1999年的旧钢琴已经毁了,在毁掉之前,这架钢琴完成了它最后一次的时空穿越,之后它的魔力也就失效了,周杰伦再也回不到1999,At first sight makes one‘s destiny也就随之失效。

这部电影我省略了很多部分,包括一些对话,对话是重点,诸位再看一遍就能体会简单几句对白蕴含了多少心血,双关了什么意思。整部电影几乎找不到bug,这对科幻元素的电影来说非常困难。周杰伦和桂纶镁的演技浑然天成,周杰伦是因为演他自己,桂纶镁却是实力的演技。
叙事上用了倒叙,插叙等,却一点也不显得乱,脉络很清晰,最难得的是在桂纶镁每一次穿越后改变的当前历史,抓的很细致。周董或他的制作团队,对霍金“平行空间”理论研究得很透彻。尤其在不经意的细节中,处处都能体现出来。

不知道诸位看这部电影有什么感受,我在看前半段时,一直是笑着的。起初很奇怪为什么会笑,笑不是应该听到笑话、得意的时候才有么,看别人谈恋爱有什么好笑的。然而有一天看到热恋阶段,见到你的男/女朋友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这个答案,忽然说不出的感动。片中每次桂纶镁见到周杰伦时,做的第一样事,笑。这是发自内心的开心,我也有种说不出的开心。

以上。

最后,这部电影中的爱情虽然并不是我想要的境界,却总能在不同时候,不同层次地,带给我爱情最初的感动。

【卖方研报】医药基金投资机会

关于配置时点
医药下半年要找好的买点,每年都如此,今年可能要提前,原因是医药今年阶段性落后非常多,过去连着4个月医药都是市场表现最差的行业之一。但是每个月跟踪的医药基本面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今年基本面新的增长点比过去几年可能还要更明确更强。
为什么认为下半年可以找机会来加仓医药?因为下半年在医药择时的收益有可能会比明年单纯在医药行业选股收益要高,目前找个一段时间买进去,一般到年底或者年初,这段时间医药收益是非常可观的,
一般第二年对组合贡献最好的个股,基本上也都是在四季度左右开始重仓买入的个股。
具体对于当下医药投资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行业比较来看,新能源可能向上的动能仍然比较强,周期现在是价格的高点,但是后面会不会回调?至少在这个位置上性价比没什么问题。大众消费可能阶段性基本面会较弱,且短时间很难有明显的改善。主要原因包括在冬奥之前经济重启或者管控放松得可能性不大。且进入冬季后,疫情风险会大幅增加。虽然大家都接种了新冠疫苗,接种比例很高,但是现在离我们中国人接种的新冠疫苗的峰值点已经超过6个月,基本上灭活苗在6个月后抗体的滴度会明显下降,而且我们接种都是灭活疫苗,根据其他国家的数据观察,针对德尔塔毒株的有效率可能在50%以下。这样到冬天,如果一旦有地方出现一点苗头,就有可能爆发。所以最保守的估计在冬奥会到明年的上半年之前都不会有太大的防御措施的改变。
目前资金最多的几个大板块中,医药的基本面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之前虽然大家都在讲集采,但是目前组合中已基本没有集采的品种。目前政策的风险是分几个级别,风险级别最高的是集采,其次是非医保品种。在19年的时候,我们曾经还重点的投资过非医保品种,后来发现非医保品种,包括医美、眼科、齿科等所谓的消费医疗,也有各种各样的政策打压。其他子板块比如CXO属于政策风险相对比较弱的,但是今年上半年也出了一个小政策,肿瘤临床的指导原则,但这个政策影响不大。一是因为CXO是tob的,客户都是药厂;二是因为CXO收入的来源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海外,所以国内政策对海外药厂如何投资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生物制药上游
我们今年又继续进一步挖掘了一个新的板块——生物制药的上游,或者说CXO的上游。从创新药的流程上,临床前一期二期三期临床,然后到商业化,所有的创新药产品都要经过这个流程往市场上推。
前几年我们看CXO的繁荣,实际上是D端的繁荣(CDMO的D),主要是帮忙做了一个研发,研发

的这段主要在临床前、一期二期临床,这个地方是景气度最高的。过两年之后,我们发现大量的产品现在开始进入三期、以及商业化阶段。那么商业化它的产能需求跟以前做临床的需求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所以随着前几年的临床研究情绪的高点逐渐往后推移,接下来我们认为景气度最强、爆发增长性最高的就是在生物制药的上游领域。
之前上游板块配置不多,明年会是这个板块最繁荣的时候,很多最优秀的公司都是在明年开始上市,所以今年要提前做布局。比如像东富龙,虽然最近有调整,但问题不大,符合我们这个大逻辑。顺着这个逻辑推移,所有东西都是验证的,包括泰格医药。前几年泰格医药的订单增长是最慢的,像药明康德、康龙化成都有50%-60%的订单增速,泰格只有20%-30%。但今年就反过来,从半年报来看,泰格医药订单的增长到百分之七八十。因为泰格医药主要是做大临床,收入的大头是在三期,所以可以看到从临床前到一期二期三期,再到商业化,景气度的波峰逐渐在往后推移。
从我们在投资的布局角度来看,上游的资产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呢?
第一,在接下来2~3年中,它的增长动能可能最强,也就是波峰刚好到上游。一级市场上很多项目在过去两年业绩增长了6~7倍,甚至10倍,而且未来几年基本上预期都是每年翻番的增速。
第二,生物药上游的大部分公司,实际上之前大家都觉得不太像医药,而是交叉学科。所以之前给它的定价属于非药物的定价,比如说机械行业、化工、电子等其他行业的定价,但是他们实际上医药属性非常强,所以如果运气好的话,它有可能从一个低估值行业的估值切换到高估值行业的估值。像美股的这种做生物药上游的公司,基本上估值中枢都到七八十倍PE。
过去两年A股的CXO公司,实际上也是跟着全球CXO订单景气的趋势一起起来的,全球CXO的beta很强,那么中国的CXO又是全球CXO的alpha,因为中国的bio-tech大量的爆发,所以需求更强,而且中国的公司效率也更高。所以在过去两年里中国CXO表现是冠压全球的。
同样,在未来几年,我认为上游大概率也是如此,因为中国的上游公司有本土进口替代的机会,我们认为存在很大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当我们CXO板块稳定了之后,如果能找对公司的话,上游的收益就会很亮眼。这是我们对A股加港股医药投资主线的判断。
外部性风险
那么医药中便宜的资产怎么办?因为现在医药上市的公司有600家,除了CXO或者上游这两个强的板块,其余500多家公司现在是不是要抄底?我认为还没到抄底的时候。主要原因不在医药行业之内,而是企业的外部性风险。
我们以前选股一般只用看商业模式、企业家、财务、行业竞争格局等,都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选择

赢家,选择跑得最快的马。但从今年开始有所变化,只选出市场竞争里最优秀的赢家,可能也没法兑现很好的股价涨幅,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公司今年多了一个新的风险——外部性风险。什么叫外部性?就是在市场经济之外的影响,比如对社会的影响、对政策的敏感度,都是接下来可能相当长时间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比如像医美在年初的时候涨得很好,但医美有比较强的负外部性,媒体发生不要有容貌焦虑。所以对待大量的做终端产品的市场,都要评估它的外部性风险。

交流环节
Q1:像集采等政策实质上有什么样的影响?
集采等政策主要影响市场对医药板块的预期。总体上来说,外部性风险还没有到底的位置,所以即使这些股票的业绩都非常好,比如从18年到现在,包括医保品种集采品种,业绩总体上实现了一个比较好的增长。医保集采这种严苛的机制并不会伤害医药行业的利润到很夸张的程度,这个行业本身是一个营运能力很强的行业,但是投资者会对它存在不同的预期、从而对估值产生影响。所以在目前这个时间段,主要是担心外部性风险,如果什么时候出现政策性的转机,可能这500多家公司里面可以找到好多个翻倍的
公司,但是可能不是现在。
Q2:医疗服务这一块怎么看?
医疗服务的政策风险我觉得是基本解除了,之前大家也很担心要出政策,主要担心有两个:第一,对民营医疗的发展,我们国内政策鼓励支持了10年,但是从去年四季度看,医疗服务的支持政策有一点松动。总体上是感受到监管部门对公立医院在抗疫期间的表现是更加满意的,公立医院在五六年前是禁止扩张的,主要是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所以在过去大型的公立医院一直是被政策压制发展的,这也使得民营医
疗在过去10年有一个比较温和的政策环境,一些优秀的民营医疗能够很快的发展起来。
但今年因为抗疫的表现(民营医疗大部分在疫情期间根据抗疫政策都是关门的),监管层认为公立医疗体系可能仍然是中国医疗体系的中坚,所以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对公立大医院的发展禁令就完全解除了。大量的公立医院在今年开始甩出来订单要扩建,这个会带来民营医疗服务竞争格局中长期的变化。以体检为例,美年健康曾经也是非常看好的公司,但是你会发现它起来之后,大家忽略这个行业的竞争变化是什么?就是公立医院大量的开始增加体检的投入,甚至推出几千块钱很好的套餐,那使得大量市场从民营的体检里面开始分流,这个变化是我们从医疗服务切切实实感到的。
第二,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立医院开始出现新的国考政策,国考是考什么?以前的

公立医院院长是没人管他的,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但是现在国考政策有点像公立医院院长考核他们的GDP,设置各种指标,比如诊疗人次的指标、收入指标、盈利指标,包括学科建设的指标都来了,那么要完成这个指标怎么办?就需要投入增加,科室增加、人才增加,这个在一年之简直是180度的转变。去年之前监管层对公立医院的想法还是压制,让民营更好的发展,今天一下子反过来还给公立医院设置了KPI,那后面公立医疗可能会突飞猛进的往前发展,这个是这个行业变化需要考虑的一点。
在这个基础之上,监管应该不会出政策打压民营医疗,这是我的判断,对民营医疗应该不会说发文章专门打压,因为现在确实公立医疗资源供给是不够的,还是要鼓励民营发展,但是接下来就是一个公立跟民营两方平等竞争的状态,这个时候就要重新再看一看,至少我认为原来投的民营医疗的逻辑,至少一半
可能就不适合再投,但是剩下的一半有可能会涨得更好。
Q3:您对大家传统比较看好的眼科、口腔怎么看?
眼科、口腔传统都是民营医疗比较强,所以目前从服务体验上还是有差距的。另外比如口腔,民营医疗的定价远远高于公立医疗,前面这段时间种植牙也集采了,同样一个种植牙类项目,虽然服务差别、服务定价差距很大,但是同样一个产品的价格差距不是那么大,这个项目会不会因为集采的原因,把整个价格体系又搞通了之后,在一个通缩的市场里面,是否还能够获得很高的利润,值得关注。尤其是估值确实
很贵,这个时候我觉得可能波动会加大。
Q4:公立医院的扩建是各类都在扩,还是说是重症或者是专项去支持的一些医疗服务在扩建?
实际上是用国考这种方式做指挥棒,相当于通过考察院长,为了提高收入,提高各方面绩效,肯定要想办法拓宽新的增长来源。公立医院要么是开新院区,要么就开新科室,无非这么几个路径,那么可能会
有的竞争就是开新科室,把以前传统上民营比较强的领域也把它拉起来,比如体检和医美。
Q5:新冠之后的mRNA这条线对行业未来的影响也很大,包括细胞基因治疗这一块怎么看?
细胞基因治疗一定是下一个风口,可能现在还没有标的,但这个一定是未来投资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问题是最好的标的不在A股,也不在港股。mRNA最好的公司是两家海外公司——Biontech和Moderna。第一点,他们的临床数据是95%以上的保护率,这个基本上后无来者,临床数据上其他公司已经很难PK过。
第二点,这两个公司已经把这个市场的大头全部吃掉了,mRNA疫苗最开始获得这个市场的认可,获得市场准入,这个门槛在早期先发优势非常巨大。考虑到现在变异株越来越多,使得现在做新冠临床非常困难,很难找到对照组,由于伦理原因很难给病人打安慰剂,所以三期临床都比较难做。即使真的做起来
三期临床,效果也很难达到90%的保护率,所以mRNA的新冠疫苗有可能未来都是它的市场。

第三点,按照现在的盈利预测,mRNA疫苗还是在涨价的,这两家公司每家未来三年利润可以达到1000亿美金。这么多的现金进入这两个公司,使得他们在mRNA领域的先发优势基本锁定,后来者很难追上,他们拿到这么多现金后用来做并购等等。所以这个行业你要是真的投资,应该是这两个美股最好,国内除非它很便宜,能做出来可以考虑。
mRNA疫苗确实是个趋势,从明年开始,你能看到mRNA不单单是在做新冠疫苗,它会替代现有的流感市场,mRNA做流感疫苗应该是秒杀现在的所有的流感疫苗。不仅临床效果更好,做得也更快、更准,它不需要提前9个月来研判当年会是什么样的流感病毒,目前流行什么病毒,根据现状很快就可以搞出针对这个流行株的流感疫苗。包括做肿瘤药、做细胞因子,做什么抗体药都可以用mRNA重新做一遍,只是以前没有花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做而已。
另外,基因治疗这条线,实际上基因治疗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比如说眼科,基因治疗解决盲人的问题,有的人天生就眼盲打一针下去,一辈子就解决问题了,不需要再打了。所以后面细胞基因治疗的订单数是指数级的增加,谁在这一块做得比较好,后面就会抢占先机,就跟十年前的药明生物一样,药明生物在十年前刚开始进入到这样一个生物药、单抗药的这样一个CDMO领域,后来很快的成长起来。我们也在尝试性的买一些做细胞基因公司,比如港股金斯瑞生物科技、A股博腾股份等,他们都在做布局,包括药明的药明生基也在做细胞基因的布局,订单增长都很快,但体量目前还不大。总之,细胞基因治疗这个
方向是确定的,但是A股是不是最好的标的,我认为现在还要再等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修正问题:- 修复“斗技大会06”中可启动的喷出孔位置并不固定的问题。- 改善游戏以减少出现通过太刀的居合拔刀气刃斩命中怨虎龙的前脚时,追击却命中胴体部位的情况
  • 请你化身为鸽,我将变作大鹰,急追在后,追到萨波达王的座前,你所化作的鸽子佯装出畏惧惶恐的表情,苦苦哀求国王给予保护,如果萨波达王确实心怀仁慈,必定会接受你的归投
  • [衰]看到这里,对魏巍之前的那点好感几乎都败光了,网友们都说:佟晨洁赶紧离婚吧,跟这样的一个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在一起,实在是太累了。[衰]最初看节目的时候,我最
  • #任嘉伦[超话]##任嘉伦周生如故##任嘉伦周生辰# 经时光淬炼而出的优雅,有着温润谦和的力量,阳光正好,微风正好,遇见你刚刚好#任嘉伦# 今年一定是一个不
  • 跑步达人小分队:平平淡淡 人生无常,有起有落,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受到很多伤, 幸福不会凭空消失, 它通常都是一点一滴的逝去, 幸福也不会突然的降临,
  • #中国网球巡回赛[超话]# 【在西藏打网球,是一种什么体验?】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栉风沐雨,70年春华秋实,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西藏发生了翻天
  • 象甲宗呼延震,89级防御系魂斗罗,以为拉上御之一族,就能选为“上三宗”,御之一族族长也只有84级,也不看看之前上三宗的实力。昊天宗就不说了,昊天锤,天下第一器武
  • #有间书院[超话]# 南风馆搬空啦!喜大奔普! 南风馆一共10位佳人,我放走了4个(其实是新出的雇佣功能) 兰君,你是s,可我不是抖 m啊,果断放弃 蛇奴/梅君
  • 求姻缘测姻缘算姻缘:我今年已经33岁了,一直单身到现在,我条件也不差,为什么感情这么波折,这么难嫁?我的正缘什么时候能来?老公的长相身高性格自身能力家庭背景如何
  • 人生就像爬山,有时站在山峰,有时处在谷底。立于山峰而不骄傲,不自满,多一些担当,多一些责任。走在谷底也不灰心丧气,抬起头,怀着一颗勇敢的心,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山顶
  • 【新疆整形美容医院】开设项目有:整形美容(双眼皮、隆鼻、隆胸、吸脂等)、皮肤美容(祛痘、祛斑、纹眉、脱毛、美白、祛痣、去黑头等)、注射美容(玻尿酸、瘦脸针等)、
  • 寄拍模特 路是自己选的,所以即使以后会跌倒,会受伤,也都要学会自己承受,自己疗伤。何为勇气?就是不再回头看!何为强大?就是能静候佳音!你可以哭着前进,但不能笑
  • 在张大千的人生里,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子,谁都想痛痛快快爱,谁都想畅畅荡荡活;但或多或少,我们总是受羁绊太多,在意世俗的评判,在意他人的目光; 于是,老婆在怀里
  • 【媳妇就像镜子,你给什么,她回报什么,简单直接。】 世界上没有不幸福的婚姻,只有不懂心疼媳妇的丈夫,男人的态度决定了妻子的样子。 爱出来的媳妇-温柔。宠出来的媳
  • 伏尔加德比解析:萨马拉苏维埃之翼出奇制胜取得领先,喀山红宝石 ❤️ 因中后卫乌雷莫维奇缺乏速度而失球! 俄罗斯足坛知名教练员阿列克谢·卡普伦在《商业在线》 上
  • 安排她当办公室助理,跟你说一声。” “你让你妹妹当办公室助理?”赵敏惊讶地看着陈默。 “有问题?”陈默问道。 “没问题,只是奇怪你为什么给你的
  • 【活力四射】#处女座# 战斗力爆表 能量满满这个秋天,处女座迎来火星造访命宫,整个人战斗力破表、能量满满,这段期间你的能力以及执行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就连贵
  • 转载需注明SEVENTEEN_FeedStation及以上 ​​​#SEVENTEEN[超话]##权顺荣[超话]#[200903]Hoshi wvs更新:(是一
  • Allied Market表示,主要的驱动力将是国际汇款需求的增加和全球支付系统的更大透明度该行业2020年规模的三分之二以上归因于采矿部门,预计该部门将在2
  • [中国赞]300公里/时[打call]921公里[鼓掌]11.5万人次[good]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TopCGTN# #ChinaRail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