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吃塑料的超级蠕虫# 有望带来塑料垃圾回收新方式】据BBC、《每日邮报》等媒体报道,最近发表在《微生物基因组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专门吃塑料的“超级蠕虫”,它肠道细菌中的特定酶能将塑料降解。这种能吃塑料的“超级蠕虫”可能是大规模回收塑料的关键。科学家希望这种“升级版”的生物循环能带来塑料垃圾回收的新方式,从而减少垃圾填埋量。

研究
仅靠进食塑料就能存活下来
大麦虫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等地,近年我国才从东南亚国家引进,世界各地也都普遍把它当作饲喂爬虫类、鸟类及鱼类的食物。大麦虫幼虫富含大量蛋白质与脂肪,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也被人类食用。

据BBC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大麦虫的幼虫吃塑料就能活,它们能靠肠道酵素分解塑料。“超级蠕虫”是大麦虫在幼虫阶段的俗称。

研究团队把实验室里的大麦虫分为三组。一组喂养麸皮,一组喂养聚苯乙烯(塑料),最后一组不给食物,以此来研究它们的肠道微生物组。

在为期三周的实验期间,三组大麦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有很大的差异。喂食塑料的那组大麦虫不仅活得很好,体重还增加了。吃塑料不仅没让大麦虫受到不良影响,而且它实际上从塑料中获得了营养。

研究团队成员、昆士兰大学教授林克表示:“我们发现仅以塑料为食的超级蠕虫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体重略有增加。这表明它可以从塑料中获取能量,很可能是借助它们的肠道微生物。这些大麦虫就像一间间迷你的资源回收厂,用嘴把塑料咬得细细碎碎吞下去,用来喂饱它们肠子里的细菌。尽管它们可以吃塑料,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喜欢吃塑料,而且它们在野外并不经常吃塑料。当它们不得不吃塑料时,就会大吃特吃,而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

作用
通过设计酶来降解塑料垃圾
通过基因组学,研究人员发现超级蠕虫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们肠道中的一组酶有助于分解塑料。大麦虫的肠道有好几种酶,这些酶能够分解聚苯乙烯(塑料)与苯乙烯,这两者都是外卖餐盒常见的材质,在隔热绝缘材料和汽车零件中也常用。

林克说,正是这些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因为如果他们能对这些酶进行逆向工程,他们就能开发出一种可以溶解塑料垃圾的物质。“超级蠕虫撕碎并吞下塑料,但实际上是它们肠道中的微生物在消化塑料,这是我们现在想要关注的问题。”

不过,研究团队表示,不可能大规模饲养大麦虫来专门解决人类制造的各种塑料,他们希望辨识出最能有效分解塑料的酶,就能大量制造以用于资源回收分解,届时塑料必须先以机器切碎,再用酶加以分解,用于塑料的加工和回收。

研究人员使用元基因组学技术,找到了几种能够降解聚苯乙烯和苯乙烯的编码酶。他们的长期目标是人工设计出类似超级蠕虫体内的这种细菌酶,通过机械粉碎和生物酶降解,在24小时内将塑料垃圾降解,并在工业上推广这项技术。希望相关技术能刺激塑料垃圾回收利用活动,并减少垃圾填埋。

林克表示,虽然他们还需要数年时间来推断他们所识别的酶,使之成为有用的东西,但他相信最终可以大规模生产,帮助处理塑料垃圾。他说:“经此分解出来的产物,可以让其他微生物利用,制造出高价值的化合物,例如生物可分解塑料等。”

未来
或成为治理塑料垃圾的办法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实验室培养大麦虫的肠道细菌,并进一步测试其降解聚苯乙烯的能力,然后研究如何将这一工艺升级到垃圾回收场所需的水平。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杰克森认为,昆士兰大学上述研究成果又把这方面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表示:“大麦虫肠道里的细菌为何能把塑料分解成分子等级,这方面的研究是一条漫漫长路,昆士兰大学这项研究就走在这条路上。如何把这类研究加以解释进而应用于资源回收利用,有其重要性,或成为未来治理塑料垃圾办法。”

不过,这类技术是否能成功发展至商业等级仍是未知数。杰克森说:“要把这类研究的规模增大和转化,一直是一个挑战。在塑料领域,由于塑料垃圾的规模惊人,以及新塑料的生产成本很低,经济上的挑战就更大。”

难度
虫子降解塑料的速度并不理想
近年来,由于塑料污染日益严重,全球科学家一直在尝试寻找能消化塑料的微生物。2017年的一项研究估计,人类总共制造了83亿吨塑料。

2020年的全球塑料产量为3.67亿吨,使用聚苯乙烯制成的塑料产品,其物理和化学结构稳定,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人们至今没有找到处理这种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此前,研究人员发现了多种“吃”塑料的虫子和微生物,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学界已有研究其他甲虫的幼体摄取塑料的能力,也有研究人员已成功运用细菌、霉菌分解塑料。

2015年,中国科学家发现黄粉虫能吃所有塑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表示,塑料在黄粉虫肠道快速生物降解,以塑料作为唯一食源,黄粉虫幼虫可存活1个月以上,最后发育成成虫,其所啮食的塑料被完全降解。100只黄粉虫每天可以吃掉34-39毫克的泡沫塑料,这种发现为解决全球性的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思路。

2017年,西班牙生物技术研究员伯特科希尼在消灭寄生于蜂巢的害虫时偶然发现,蜂巢中的蜡蠕虫不仅能够消化蜂蜡,还能够“吃”塑料。他们将100只蜡蠕虫放在一个超市塑料袋内。40分钟后,塑料袋就开始出现小洞。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蜡蠕虫在“吃”塑料的同时,还将塑料成分转化成了便于处理的乙二醇。不过,只靠培养虫子来解决那么多的塑料垃圾是不现实的,关键还在于是否能人工合成这类酶,并且成本还不能太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可以生物降解塑料的办法。2016年,日本科学家小田耕平发现一种能吃塑料的细菌。他从塑料垃圾中找到能以塑料为主要食物的微生物——革兰氏阴性的β-变形菌,具有降解塑料薄膜的能力。不过,其降解速度并不理想,完全降解一块小小的塑料薄膜就需要六周的时间。

迄今为止,全球科学家们发现了不止一种吃塑料的虫子或细菌,但遗憾的是,和天量的塑料垃圾相比,这些小生物就算再厉害,可能也吃不过来。当然,科学家们不会放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终能有人工合成的塑料降解酶批量生产。 (华商报记者 郭霁 编译)

【#科学家发现吃塑料的超级蠕虫# 有望带来塑料垃圾回收新方式】据BBC、《每日邮报》等媒体报道,最近发表在《微生物基因组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专门吃塑料的“超级蠕虫”,它肠道细菌中的特定酶能将塑料降解。这种能吃塑料的“超级蠕虫”可能是大规模回收塑料的关键。科学家希望这种“升级版”的生物循环能带来塑料垃圾回收的新方式,从而减少垃圾填埋量。

研究
仅靠进食塑料就能存活下来
大麦虫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等地,近年我国才从东南亚国家引进,世界各地也都普遍把它当作饲喂爬虫类、鸟类及鱼类的食物。大麦虫幼虫富含大量蛋白质与脂肪,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也被人类食用。

据BBC报道,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大麦虫的幼虫吃塑料就能活,它们能靠肠道酵素分解塑料。“超级蠕虫”是大麦虫在幼虫阶段的俗称。

研究团队把实验室里的大麦虫分为三组。一组喂养麸皮,一组喂养聚苯乙烯(塑料),最后一组不给食物,以此来研究它们的肠道微生物组。

在为期三周的实验期间,三组大麦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有很大的差异。喂食塑料的那组大麦虫不仅活得很好,体重还增加了。吃塑料不仅没让大麦虫受到不良影响,而且它实际上从塑料中获得了营养。

研究团队成员、昆士兰大学教授林克表示:“我们发现仅以塑料为食的超级蠕虫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体重略有增加。这表明它可以从塑料中获取能量,很可能是借助它们的肠道微生物。这些大麦虫就像一间间迷你的资源回收厂,用嘴把塑料咬得细细碎碎吞下去,用来喂饱它们肠子里的细菌。尽管它们可以吃塑料,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喜欢吃塑料,而且它们在野外并不经常吃塑料。当它们不得不吃塑料时,就会大吃特吃,而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

作用
通过设计酶来降解塑料垃圾
通过基因组学,研究人员发现超级蠕虫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们肠道中的一组酶有助于分解塑料。大麦虫的肠道有好几种酶,这些酶能够分解聚苯乙烯(塑料)与苯乙烯,这两者都是外卖餐盒常见的材质,在隔热绝缘材料和汽车零件中也常用。

林克说,正是这些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因为如果他们能对这些酶进行逆向工程,他们就能开发出一种可以溶解塑料垃圾的物质。“超级蠕虫撕碎并吞下塑料,但实际上是它们肠道中的微生物在消化塑料,这是我们现在想要关注的问题。”

不过,研究团队表示,不可能大规模饲养大麦虫来专门解决人类制造的各种塑料,他们希望辨识出最能有效分解塑料的酶,就能大量制造以用于资源回收分解,届时塑料必须先以机器切碎,再用酶加以分解,用于塑料的加工和回收。

研究人员使用元基因组学技术,找到了几种能够降解聚苯乙烯和苯乙烯的编码酶。他们的长期目标是人工设计出类似超级蠕虫体内的这种细菌酶,通过机械粉碎和生物酶降解,在24小时内将塑料垃圾降解,并在工业上推广这项技术。希望相关技术能刺激塑料垃圾回收利用活动,并减少垃圾填埋。

林克表示,虽然他们还需要数年时间来推断他们所识别的酶,使之成为有用的东西,但他相信最终可以大规模生产,帮助处理塑料垃圾。他说:“经此分解出来的产物,可以让其他微生物利用,制造出高价值的化合物,例如生物可分解塑料等。”

未来
或成为治理塑料垃圾的办法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实验室培养大麦虫的肠道细菌,并进一步测试其降解聚苯乙烯的能力,然后研究如何将这一工艺升级到垃圾回收场所需的水平。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杰克森认为,昆士兰大学上述研究成果又把这方面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表示:“大麦虫肠道里的细菌为何能把塑料分解成分子等级,这方面的研究是一条漫漫长路,昆士兰大学这项研究就走在这条路上。如何把这类研究加以解释进而应用于资源回收利用,有其重要性,或成为未来治理塑料垃圾办法。”

不过,这类技术是否能成功发展至商业等级仍是未知数。杰克森说:“要把这类研究的规模增大和转化,一直是一个挑战。在塑料领域,由于塑料垃圾的规模惊人,以及新塑料的生产成本很低,经济上的挑战就更大。”

难度
虫子降解塑料的速度并不理想
近年来,由于塑料污染日益严重,全球科学家一直在尝试寻找能消化塑料的微生物。2017年的一项研究估计,人类总共制造了83亿吨塑料。

2020年的全球塑料产量为3.67亿吨,使用聚苯乙烯制成的塑料产品,其物理和化学结构稳定,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人们至今没有找到处理这种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此前,研究人员发现了多种“吃”塑料的虫子和微生物,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学界已有研究其他甲虫的幼体摄取塑料的能力,也有研究人员已成功运用细菌、霉菌分解塑料。

2015年,中国科学家发现黄粉虫能吃所有塑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表示,塑料在黄粉虫肠道快速生物降解,以塑料作为唯一食源,黄粉虫幼虫可存活1个月以上,最后发育成成虫,其所啮食的塑料被完全降解。100只黄粉虫每天可以吃掉34-39毫克的泡沫塑料,这种发现为解决全球性的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思路。

2017年,西班牙生物技术研究员伯特科希尼在消灭寄生于蜂巢的害虫时偶然发现,蜂巢中的蜡蠕虫不仅能够消化蜂蜡,还能够“吃”塑料。他们将100只蜡蠕虫放在一个超市塑料袋内。40分钟后,塑料袋就开始出现小洞。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蜡蠕虫在“吃”塑料的同时,还将塑料成分转化成了便于处理的乙二醇。不过,只靠培养虫子来解决那么多的塑料垃圾是不现实的,关键还在于是否能人工合成这类酶,并且成本还不能太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可以生物降解塑料的办法。2016年,日本科学家小田耕平发现一种能吃塑料的细菌。他从塑料垃圾中找到能以塑料为主要食物的微生物——革兰氏阴性的β-变形菌,具有降解塑料薄膜的能力。不过,其降解速度并不理想,完全降解一块小小的塑料薄膜就需要六周的时间。

迄今为止,全球科学家们发现了不止一种吃塑料的虫子或细菌,但遗憾的是,和天量的塑料垃圾相比,这些小生物就算再厉害,可能也吃不过来。当然,科学家们不会放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终能有人工合成的塑料降解酶批量生产。 (华商报记者 郭霁 编译)

【非遗传承保护: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2455个,从业人员16444人。

截至2021年,我国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57个,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63名。

全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42项,位居世界第一。

“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各种非遗好物等你购!”6月11日,也就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的“非遗购物节”正式启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介绍,2020年以来,为推动非遗保护,帮助广大非遗传承人、相关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司局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支持电商平台举办“非遗购物节”。

两年来,“非遗购物节”得到各电商平台、媒体以及各地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已经成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消费品牌活动,持续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发挥当代功用。大量非遗从“展品”变“产品”,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反映出活态传承方式正在让古老非遗焕发新的活力。

购买非遗好物 享受传统文化

截至2021年,我国共有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省、市、县级非遗项目更是数不胜数。成千上万的非遗项目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现代人走进历史、了解过去的“窗口”。每年“非遗购物节”期间,徜徉在琳琅满目的非遗好物前,人们不仅在购买产品,更在触摸文化。

细细的竹丝纵穿横引,历经几十道工序,在“竹木双修”工艺大师何红兵手中或变成惟妙惟肖的大象、骏马、梅花鹿,或变成实用与观赏价值俱佳的篮子、花瓶;非遗传承人宋水官将不足寸长的橄榄核,雕琢成八宝观音、一百零八罗汉、福禄寿三星等生动立体的作品;铜雕大师朱炳仁准备了熔铜工艺作品,上千摄氏度的熔炼让坚硬的铜变成了流动的液体,化成一件件自由流淌而成的艺术品……2021年“非遗购物节”期间,抖音电商推出“遇见新国潮”活动,在为消费者带来千款非遗好物和国潮优品的同时,也邀请数百位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通过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形式,展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美,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走近国潮、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每年的“非遗购物节”既是一次非遗产品的展销活动,也是一次非遗文化的展示活动。2020年“非遗购物节”期间,浙江、上海、河南、辽宁、四川、福建等省市分别在安昌古镇、豫园、云台山、沈阳故宫、宽窄巷子、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街区开展“非遗购物节”主会场活动,将非遗购物与旅游有机结合,让群众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享受当地特色非遗产品的同时,尽情体验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2021年“非遗购物节”期间,各地在A级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场所开展了200多场技艺展示、产品展销活动,将非遗购物与文化体验、特色旅游相结合,让人民群众在购物和游览中,体验当地的特色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在跟非遗的一次次接触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仅成为非遗产品的消费者,也成为传统文化的追随者。正如00后非遗产品爱好者童小宁所言:“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乡愁,是中国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载体。和史书上的文字记录相比,丰富多彩的非遗产品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烟火气。每次购买非遗产品,其实都是一次文化之旅,也是一次跟古人的心灵对话。”

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省仪陇县客家牛肉历史悠久,因其独特风味和极具特色的制作技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2021年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可长期以来,仪陇客家牛肉的消费者一直以当地人为主,似乎有些“养在深闺人未识”。

两年前首届“非遗购物节”上,通过网络直播,仪陇客家牛肉一天就销售了1.35万件。直播结束后,仪陇客家牛肉持续火爆,当月销售额突破400万元,当年销售总额创历史新高,达2100万元。借助“非遗购物节”的影响力,当地乘势发展牛肉加工企业4家、肉牛养殖基地4个、花椒种植基地1个,带动贫困户137户375人脱贫致富。

仪陇客家牛肉的例子是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的一个缩影。近两年,一批非遗扶贫产品在“非遗购物节”中成为销售“爆款”。比如,2020年,湖南省汨罗市非遗扶贫产品长乐甜酒,因受疫情影响,4月份销售额不足20万元,“非遗购物节”启动后,27天销售额达219.6万元;内蒙古科右中旗的巴图查干蒙古奶皮子,在“非遗购物节”一场直播活动中,就售出5658份,总销售额达22.6万元。

“非遗购物节”在传统非遗与现代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将“乡土味”十足的传统非遗技艺发扬光大的同时,也促进了文旅经济发展与非遗传承保护的跨界融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21年“非遗购物节”中,全国各地通过帮助当地非遗工坊上线、直播带货、对接代销、设置展区等形式,共发动500余家非遗工坊参与,活动产品覆盖了209个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县。其中,四川省通过点对点帮扶、制作非遗工坊上线指南等方式,帮助当地150余家工坊全部上线参加活动;湖南省开通“湖南非遗馆”直播间,为当地120余家非遗工坊的产品直播带货;贵州省帮助非遗传承人、非遗工坊注册快手账号,开通近30个快手小店;云南省帮助当地没有网络店铺的3家非遗工坊,对接电商运作较为成熟的店铺进行代销,并在线下专门设立怒江州非遗工坊展区。

非遗正年轻 国潮正当时

行走在安徽省濉溪县老城青石铺成的石板街上,几乎每个路过这家小店的人都会忍不住放慢脚步——染缬四季工作室,招牌上的“缬”字许多人不认识,所以忍不住将好奇的目光投向店内。店中,一个身着靛蓝古装的姑娘,每天笑盈盈地迎接着来来往往的客人。

这个姑娘叫牛宝琦,是濉溪石板老街土生土长的90后。她醉心于染缬这一古老技艺之美,毅然辞去教师的工作,在石板老街上办起自己的工作室,成为一名年轻的染缬技艺非遗传承人。

如今像牛宝琦一样的青年群体已经成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力量。抖音集团副总编辑于津涛透露,如今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许多90后甚至95后已经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中坚力量,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凌云等,他们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现着非遗之美,受到广大粉丝的喜爱。

保护非遗重在保护好传承人。长期以来,由于不少非遗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传承人的收入不断减少,渐渐陷入生存困境。“非遗购物节”等平台的出现以及网络直播的兴起,为非遗产品的宣传、销售开辟了新的渠道,直接增加了传承人的收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中,壮大了传承人的力量。

2021年6月,抖音发布的非遗数据报告显示,在报告发布之前一年中,包括10位非遗传承人在内的85位手艺人通过抖音电商实现年收入过百万元,该平台上非遗传承人带货总成交额较前一年增长15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中。非遗中泰竹笛制作技艺传承人丁志刚仅用一年时间在抖音上就获赞超百万,他通过短视频教粉丝制作笛箫,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了解到,笛箫的制作有70多道工序,从选料到做出一根品质好的笛箫,大约要花费一周时间。不少年轻人看了他的短视频,慕名前来拜师学艺。

如今,非遗“触网”已成为大趋势,吃非遗、看非遗、听非遗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原本冷门的非遗开始“涨粉”,大批年轻人不仅成为了非遗粉丝,而且主动加入保护非遗、传承非遗、购买非遗好物的队伍中,他们正在用具体行动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世间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相逢每一次遇见都是时间精心的安排每一次不经意的邂逅至少都需要前世五百次的回眸前世相欠才会换来今生的相遇缘深缘浅只是看前世相欠多少珍惜今生能与
  • 11、八字日柱坐戌代表另一半非常善良、温顺朴实,生活规律,但生活上也就没有什么情调或新鲜感,所以相处久了,你就会觉得你跟他个性似乎不合的错觉。10、八字日柱坐酉
  • 一些日常温柔美好的文案短句 ❶终岁新事无二三 ❷内不愧心,外不媚俗 ❸这一生,是场浪漫的康复 ❹与理想平等交易,同喧嚣保持距离 ❺半路下车的人很多,你
  • (总台央广记者孙莹)【#胡雪娥的呼喊是人民群众的呼声#】电视剧《巡回检察组》正在热播,剧中“胡雪娥”老太太小儿子坐牢蹲监,大儿子妻离子散,丈夫又躺在医院……但她
  • 今晚0点,折算¥9.8一支的防晒霜,也是牌牌回购次数比较多的【拍5件49】ISDIN怡思丁 防晒霜12ml*5支SPF50,PA+++的防晒指数,水感质地也偏清
  • 王雪梅强调,关爱黄埔同学是一项特殊的重要工作,要广泛团结黄埔同学、后代亲属和爱国人士,为推动祖国的和平统一作贡献,宜良县委统战部将一如既往做好关爱黄埔同学的工作
  • :只是知道几个和弦的程度 ...?:我们TREASURE做的好!!!了不起!!!最高!!!zzang!!! 图中:Treasure《Darari》进入"
  • 老人不管离你远近,健康就好;爱人不管有钱没钱,疼你就好;孩子不管是儿是女,懂事就好;家庭不管富贵贫穷,温馨就好!别奢求山珍海味,别追求名牌名表,一辈子不长,有个
  • (杀死一只知更鸟有一句话,大概是说没有人能站在别人立场地思考,当他真正穿上别人的鞋的时候可能甚至连路都不会走,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吧就是说)所以也很矛盾啊,那
  • [一日一议]拘 家 散 记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想看到人,长这么大头一次稀罕看到人了,过去倒是天天幻想,如果大街上没啥人该多好啊!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没有了人来人往,那
  • 这次是低级吹到三星再换高级,第一个高级就抓到了谜,第二个高级抓到了羊驼[亲亲][亲亲]虽然是个废物,但这可是我大号没有的谜啊[赢牛奶]玄学感觉真的有用,但是我好
  • #2016-2017年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 出售2017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门票,2017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将于12月31日在深圳举行,小店有一手票源各个价位均
  • ”这句歌词其实更多的像是她们的爱情,当年她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了,冯叔还是新入行没有名气的新人,而她偷偷的摘了这颗星,看着他成为有名气的演员,而冯叔刚好也懂她
  • 现在,他从一个之前我挺烦的一个人,变成了陪伴我,呵护我,事事为我着想,宠我,包容我,尊重我的一个人,眼神也从最开始的冷漠变成现在的温柔。 原来多余的一直是我 快
  • 科技助力提升精细农业价值链洛神、雪山、高原红等20多种优质切花玫瑰在科技大棚内争奇斗艳,“无土栽培+自动化智能管控”种植模式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
  • 哈喽你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了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你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短端到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自己
  • 尽 管 在 室 温 下 抵 百 科®U42 显 示 出 一 些 表 面 黏 粘 性 , 但 是 在 应 用中 推 荐 的 热 活 化 温 度 范 围 大 约 为
  • SHINee成员KEY亲自参与正规2辑收录曲《G.O.A.T (Greatest Of All Time)》的作词,新专辑备受期待!【MBN】[SHINee K
  • 【国家卫健委: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初步建成】Lors d'une conférence de presse tenue vendredi par la Comm
  • 这其中蕞有纪念意义的,则是“金钗之年”十二生肖走完了一轮,女孩子也到了要带钗的年纪走进 Nanci因茜金钗之年,回忆年少往事#潮玩人类在哪里##潮玩生活#《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