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二酸菜鱼·承蒙光照又来吃鱼了~✌
仓山区东升街道则徐大道398号白湖亭万达广场3F-3010/3011号铺,之前首店在东二环泰禾广场蛮火的,每次去吃都要等位好久。这几年太二在纠各商圈也开了好几家,现在吃都不用排队了,想吃的小伙伴请就近。
首先感谢金主大大 大众点评 及商家提供的霸王餐体验机会,让我带着小伙伴又✌了。我们之前都是有吃过东泰禾那家的太二,有先入为主的吃后感,除了招牌之外,还想试试最近刚出的新品小菜和饮品。
之前进店的时候,会有几位店员会带着我们然后喊一句“吃鱼拯救世界!”并且做出“冲鸭”的手势…上鱼锅时,原先是几位店员会异口同声很有气势地喊“好吃的鱼来喽!”现在应该是因为疫情影响,店里的人手不够,只有当天的值班经理来上且喊上菜口号。说说这次吃的
老坛子酸菜鱼+脆豆腐:这家店的招牌酸菜鱼锅,原材选用的是鲈鱼,️香辛料有青花椒和辣椒,还有放些许菊花瓣败火。肉质鲜嫩入味,片得很薄没什么鱼刺,下饭但分量不多。鱼汤和之前吃过的味道一样,但油味好像比之前吃过的厚重许多,几乎没办法喝汤…鱼锅里的素菜有酸菜以及白萝卜片,酸菜吃着不老但没有之前吃的酸,反而还有些齁咸,萝卜片一如既往薄脆…本来以为脆豆腐是豆腐泡就想加了吃吃,可没想到居然是千叶豆腐,不过加进去也还不错吃就是了…
沙律菠菜墩:造型很可爱,菠菜梗切成小段捆成墩状,菜墩顶面有鱼籽点缀,浇上芝麻沙律酱。看菜单图很像是什么轻食菜卷,吃起来其实就是煮熟的菠菜段,蘸着沙律酱吃倒是挺特别,菠菜很润不老,味道很健康…但是吃到后面就感觉芝麻沙律酱就会有点回腻,建议酱少点会更好或者原基础少点,可以根据不同口味进行增添酱的分量更好。毕竟吃蔬菜这类菜品都是为了解腻,而不是增腻。
脆嫩菠菠猪:最近的新菜品,对暗号送的,之前没吃过还挺期待的。主要就是由烤得焦脆带着藤椒味的猪颈肉,搭配辣椒面和菠萝果肉配佐食用的,单吃猪颈肉,外皮酥脆内里有点干巴,肉质介于风干肉和肉脯之间,猪颈肉片的个头也不大,一片肉的大小大致就和一块鱼豆腐差不多大吧…和宣传点不太一样,不是鲜嫩多汁的那种…辣椒面也不够香,菠萝果肉选用的不是新鲜菠萝,而是糖水罐头制品。本来不是很理解现在当季水果是菠萝但选用的却是罐头这点,后来和当天值班经理小二哥了解,用罐头的原因是纠天气昼夜温差大,水果不易保存,为了保证品控…即使这样说,也不能改变体验感很云霄飞车的落差感…
芥末虾仁球:虾仁球刚开始吃有被口感惊艳到,外衣酥脆,虾肉个头还不小,肉质又紧实Q弹,但是芥末酱混合着沙拉酱裹得实在是不均匀,有的只有沙拉酱的味道,越吃越腻,有的芥末酱味道浓郁,芥末味浓郁的比只有单独沙拉酱的味道丰富且有层次,好吃很多~
黑白啵啵蹦奶茶:之前没喝过太二的奶茶,本来想试试之前风很大的花椒奶茶,可惜下架喝不到了这杯说是奶茶,其实不然…感觉就是黑芝麻糊挂壁的料多多椰奶,甜度不能做调整。刚喝还挺甜的,黑芝麻挂壁太牢固,摇了半天也没喝出来芝麻味,倒是纯纯的椰奶味,还好里面有冰块,冰块化了一些会好喝很多,小料还挺丰富,里面有类似黑凉粉小方和爆爆珠,凉粉小方有点软,口感倒是蛮丰富的。
自助陈皮洛神花茶:这家自助的茶水温度好像不能调整,都是比较温的那种,洛神花泡出来的茶水颜色很好看。洛神花不一定要加很多,陈皮一定要多加,酸酸甜甜的很解腻~
半碗甜米饭:他们家米饭一直都蛮香的,除了价格有点贵没什么太大毛病。不过这次吃的这家感觉米饭有点硬,加了点鱼汤泡着吃倒也还行。
整体来说,这次吃的还行,感谢款待。店里用餐环境敞亮,店员们服务态度超好,有需求必响应的那种,而且用餐桌的抽屉里还有自助餐具、纸巾、牙签,手机充电器,感觉也太贴心了吧~就是感觉是不是因为疫情影响,没之前那么热闹了。上述菜品建议也有反馈给当天的值班经理小二哥,具体就不多说了,好好加油改进吧~有机会还是会再来吃的,虽然不一定是白湖亭这家门店。

2022-04-02 感觉这天的值班经理小二哥长得好像店里摆的小二哥公仔 好高啊!#福州美食[超话]#

【人口流动大洗牌:#北京天津人口出现负增长# 】近日,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发现,浙江、广东、湖北、江苏、福建,2021年人口增量规模居全国前五,去年一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净增72万、60万、54.7万、28.1万、26万。

全国有8个省区市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它们是河南、黑龙江、河北、天津、甘肃、内蒙古、江西、北京等省区市,尤其是河南省,已成为全国人口流出最严重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数量骤降58万;黑龙江人口减少46万;河北省人口减少16万。

从已公布数据的各大城市人口增量排名来看,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成为此轮抢人大战中大赢家,去年人口净流入数量为24.5万、23.9万;作为老牌直辖市的天津,在人口增量排名中垫底,去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13.6万。

"逃离北上广"不是一句笑言,无奈背后是真实的人口迁徙流向。数据显示,2021年一年,北京常住人口数量减少0.4万,上海人口仅增长1.07万,广州人口增加7.03万,人口吸引力均远远不及新一线城市。

人口加速流向强二线城市

目前,我国共有4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在2000万以上,分别为重庆、上海、北京和成都。其中,成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与第六次相比,人口净流入将近600万,总人口已经正式跻身全国四强。

但无论是上海和北京,从人口增速来看明显有着放缓趋势,成都依然保持强劲人口吸引力。

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数量为2119.2万,比上年末增加24.5万,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点增加25.42万人;2010-2020年十年间常住人口增量高达581.89万。

成都所在的四川省去年人口仅增长1万,这说明成都对全省人口吸引力仍然巨大。目前,成都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为25.31%。这意味着,每4个四川人中,就有1个成都人,省会城市人口首位度相当高。

成都与重庆,被称为西南双城,一个是四川省省会、一个是直辖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但去年一年,重庆新增人口仅3.5万,与成都已形成差距。

人口增量第二大城市是杭州。2021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20.4万,与2020年末常住人口1196.5万相比,增加23.9万。2010年-2020年,杭州新增人口共计323.56万,比苏州还要多100万,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到杭州工作、生活、落户。

近几年,杭州发展突飞猛进,一方面,大力收割"人口红利",另一方面,疯狂卖地。2016-2020年,杭州卖地收入累计超过1万亿元,为全国最高;2021年杭州卖地收入3029.9亿元,同比增涨20%,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大量人口流入必然会催生巨大的住房需求。以杭州为例,2017-2019年,杭州每年商品房成交量都超10万套;2021年杭州新房成交总套数约18.7万套,成交金额高达6200亿元,均创下近几年新高。

南昌市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三,2021年一年新增人口18.3万。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南昌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快。2015-2020年,南昌每年常住人口增量仅约六七万。

直到2020年,南昌地铁三号线通车,高铁东站建设开工,南昌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大南昌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合作在南昌正式启动,随之人口迎来一小波上扬,2020年新增人口65.44万。2021年,南昌常住人口达到644万,城镇人口数量突破500万,成为特大城市。

但就江西省而言,2021年已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去年人口减少1.46万。这意味着,江西省内,除南昌以外其他城市几乎都是人口减少趋势,也就是,南昌新增18万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南昌周边县市,这与杭州人口增长的逻辑完全不同。

人口增量第四大城市是青岛,2021年常住总人口1025.67万,较上年增加15.1万。青岛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2021年GDP为14136.46亿元,在山东省的首位度由2020年16.96%提高到2021年17.01%。青岛对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在不断增强。2010至2020年10年间,青岛人口增加量居全省首位,比增量排第二、三位的济南、临沂分别多增26.67万、37.76万。

人口增量第五大城市是郑州。2021年末,郑州常住人口数量为1274.2万,一年增加14.2万。2010年-2020年10年间,郑州人口增量高达397.41万,超过了杭州。整个河南省则步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此外,宁波、嘉兴、南京、福州4个城市,2021年人口增量均超10万。按照南京官宣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南京常住人口达942.34万,占全省的11%;一年内新增人口数量为10.37万,占整个江苏省去年28.1万新增人口的比重为36.7%。南京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显现出近年来南京人才落户政策的效果。

武汉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365.5万,增量较2020年达到100多万。不过由于2020年正值武汉疫情又是人口普查,也许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或求职人员未及时返回武汉引起普查数据偏差,故未统计在排名之内。

截至记者发稿,长沙、西安等均尚未公布去年末人口数量,但这些城市都是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抢人"之城,人口增量亦颇丰。

陕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陕西省常住人口数量为3952.9万,西安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95.29万,西安常住人口已占全省人口的32.8%,即每3个陕西人中,就有1个西安人。2017-2019年,西安3年人口总增量为128.87万。

近日,长沙市市长郑建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近5年来,长沙每年净流入人口30万左右,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过去10年,长沙常住人口净增加300万以上,2021年净增人口也在15万以上。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成都、郑州、长沙、武汉、西安、重庆等强二线城市,近几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收入与一线城市差距越来越小,居住条件好,生活压力没那么大。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多人留在了这些城市。

这些强二线城市,如今亦被称为"新一线"城市,未来发展或可比肩北上广深。

这些城市人口流失严重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红利减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而2020年、2019年这一数据分别是1.45‰、3.34‰。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表示,0.34‰的增长率意味着中国又向绝对的零人口增长迈近了一步,但不会在2022年就迎来人口负增长,而是会在几年"零人口增长波动期"后,然后才进入常态化负增长阶段。

届时,未来越来越多的地区面临人口收缩。因此,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并最终留住人才,对一个城市而言就变得更为重要。

作为GDP第一省,广东在过去这些年堪称吸引流动人口的"黑洞",2017-2019年,每年常住人口增量都在170万以上。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之间,广东全省常住人口增量更是达到惊人的2170.94万。但2021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量却只有60万。常住人口增量方面,浙江已超越广东,位居第一。

这或许是老牌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2021年北京、上海、广州常住人口合计增长7.7万,不及成都、杭州单个城市人口增量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北京,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0.4万,其中,城镇人口数量1916.1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7.5%;常住外来人口数量834.8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2020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数量为841.8万,占当年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5%。明显看出,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在减少

根据七普数据,2010年至2020年,北京平均每年净增22.8万人,上海平均每年净增18.5万人,广州平均每年净增59.7万人,加起来合计101万人。

2017年初以来,武汉、西安、长沙、成都、郑州、济南等强二线城市先后掀起"抢人"大战,落户门槛一再降低,其中西安只凭身份证、毕业证即可落户,堪称"零门槛"。广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也一直在不断拆除落户的藩篱。

反观之,北京、上海,一个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一个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仍是"一户难求"。这些超大城市的住房成本,也是外来人口所不能承受之重。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以人口净流入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整个京津冀区域的人口吸引力都在下降。

天津最明显。近几年,天津经济比较低迷,GDP不增反减,人口吸引力也有所下降。2020年,天津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386万,与十年前(1294万)相比,仅增加92万,与成都、杭州、郑州等城市差距甚大。

天津还有不少市辖区的常住人口为负增长,如著名的滨海新区。202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有207万,占天津常住人口(1387万)的14.92%,位居全市第一。然而,201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数量为242万,与10年前相比,人口减少了65万。

在天津的二手房市场上,据贝壳找房数据,有着15.5万套的库存,等待有人来"接盘"。

整个河北省亦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石家庄、唐山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减少3.68万、2.1万。

整个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已先后经历了高速增长、稳定增长、低速增长和负增长四个阶段,现在仍处于人口加速下滑期。2010-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减少了1099.8万。

房地产发展长期看人口。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人口集聚分化促使房地产市场不断分化,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将更加分化,未来经济基本面好、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大城市群房地产市场更有潜力。(中国房地产报、头条新闻)

【人口流动大洗牌:#北京天津人口出现负增长# 】近日,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发现,浙江、广东、湖北、江苏、福建,2021年人口增量规模居全国前五,去年一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净增72万、60万、54.7万、28.1万、26万。

全国有8个省区市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它们是河南、黑龙江、河北、天津、甘肃、内蒙古、江西、北京等省区市,尤其是河南省,已成为全国人口流出最严重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数量骤降58万;黑龙江人口减少46万;河北省人口减少16万。

从已公布数据的各大城市人口增量排名来看,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成为此轮抢人大战中大赢家,去年人口净流入数量为24.5万、23.9万;作为老牌直辖市的天津,在人口增量排名中垫底,去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13.6万。

"逃离北上广"不是一句笑言,无奈背后是真实的人口迁徙流向。数据显示,2021年一年,北京常住人口数量减少0.4万,上海人口仅增长1.07万,广州人口增加7.03万,人口吸引力均远远不及新一线城市。

人口加速流向强二线城市

目前,我国共有4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在2000万以上,分别为重庆、上海、北京和成都。其中,成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与第六次相比,人口净流入将近600万,总人口已经正式跻身全国四强。

但无论是上海和北京,从人口增速来看明显有着放缓趋势,成都依然保持强劲人口吸引力。

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数量为2119.2万,比上年末增加24.5万,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点增加25.42万人;2010-2020年十年间常住人口增量高达581.89万。

成都所在的四川省去年人口仅增长1万,这说明成都对全省人口吸引力仍然巨大。目前,成都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为25.31%。这意味着,每4个四川人中,就有1个成都人,省会城市人口首位度相当高。

成都与重庆,被称为西南双城,一个是四川省省会、一个是直辖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但去年一年,重庆新增人口仅3.5万,与成都已形成差距。

人口增量第二大城市是杭州。2021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20.4万,与2020年末常住人口1196.5万相比,增加23.9万。2010年-2020年,杭州新增人口共计323.56万,比苏州还要多100万,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到杭州工作、生活、落户。

近几年,杭州发展突飞猛进,一方面,大力收割"人口红利",另一方面,疯狂卖地。2016-2020年,杭州卖地收入累计超过1万亿元,为全国最高;2021年杭州卖地收入3029.9亿元,同比增涨20%,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大量人口流入必然会催生巨大的住房需求。以杭州为例,2017-2019年,杭州每年商品房成交量都超10万套;2021年杭州新房成交总套数约18.7万套,成交金额高达6200亿元,均创下近几年新高。

南昌市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三,2021年一年新增人口18.3万。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南昌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快。2015-2020年,南昌每年常住人口增量仅约六七万。

直到2020年,南昌地铁三号线通车,高铁东站建设开工,南昌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大南昌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合作在南昌正式启动,随之人口迎来一小波上扬,2020年新增人口65.44万。2021年,南昌常住人口达到644万,城镇人口数量突破500万,成为特大城市。

但就江西省而言,2021年已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去年人口减少1.46万。这意味着,江西省内,除南昌以外其他城市几乎都是人口减少趋势,也就是,南昌新增18万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南昌周边县市,这与杭州人口增长的逻辑完全不同。

人口增量第四大城市是青岛,2021年常住总人口1025.67万,较上年增加15.1万。青岛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2021年GDP为14136.46亿元,在山东省的首位度由2020年16.96%提高到2021年17.01%。青岛对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在不断增强。2010至2020年10年间,青岛人口增加量居全省首位,比增量排第二、三位的济南、临沂分别多增26.67万、37.76万。

人口增量第五大城市是郑州。2021年末,郑州常住人口数量为1274.2万,一年增加14.2万。2010年-2020年10年间,郑州人口增量高达397.41万,超过了杭州。整个河南省则步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此外,宁波、嘉兴、南京、福州4个城市,2021年人口增量均超10万。按照南京官宣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南京常住人口达942.34万,占全省的11%;一年内新增人口数量为10.37万,占整个江苏省去年28.1万新增人口的比重为36.7%。南京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显现出近年来南京人才落户政策的效果。

武汉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365.5万,增量较2020年达到100多万。不过由于2020年正值武汉疫情又是人口普查,也许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或求职人员未及时返回武汉引起普查数据偏差,故未统计在排名之内。

截至记者发稿,长沙、西安等均尚未公布去年末人口数量,但这些城市都是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抢人"之城,人口增量亦颇丰。

陕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陕西省常住人口数量为3952.9万,西安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295.29万,西安常住人口已占全省人口的32.8%,即每3个陕西人中,就有1个西安人。2017-2019年,西安3年人口总增量为128.87万。

近日,长沙市市长郑建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近5年来,长沙每年净流入人口30万左右,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过去10年,长沙常住人口净增加300万以上,2021年净增人口也在15万以上。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成都、郑州、长沙、武汉、西安、重庆等强二线城市,近几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收入与一线城市差距越来越小,居住条件好,生活压力没那么大。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多人留在了这些城市。

这些强二线城市,如今亦被称为"新一线"城市,未来发展或可比肩北上广深。

这些城市人口流失严重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红利减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而2020年、2019年这一数据分别是1.45‰、3.34‰。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表示,0.34‰的增长率意味着中国又向绝对的零人口增长迈近了一步,但不会在2022年就迎来人口负增长,而是会在几年"零人口增长波动期"后,然后才进入常态化负增长阶段。

届时,未来越来越多的地区面临人口收缩。因此,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并最终留住人才,对一个城市而言就变得更为重要。

作为GDP第一省,广东在过去这些年堪称吸引流动人口的"黑洞",2017-2019年,每年常住人口增量都在170万以上。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之间,广东全省常住人口增量更是达到惊人的2170.94万。但2021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量却只有60万。常住人口增量方面,浙江已超越广东,位居第一。

这或许是老牌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2021年北京、上海、广州常住人口合计增长7.7万,不及成都、杭州单个城市人口增量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北京,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0.4万,其中,城镇人口数量1916.1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7.5%;常住外来人口数量834.8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2020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数量为841.8万,占当年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5%。明显看出,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在减少

根据七普数据,2010年至2020年,北京平均每年净增22.8万人,上海平均每年净增18.5万人,广州平均每年净增59.7万人,加起来合计101万人。

2017年初以来,武汉、西安、长沙、成都、郑州、济南等强二线城市先后掀起"抢人"大战,落户门槛一再降低,其中西安只凭身份证、毕业证即可落户,堪称"零门槛"。广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也一直在不断拆除落户的藩篱。

反观之,北京、上海,一个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一个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仍是"一户难求"。这些超大城市的住房成本,也是外来人口所不能承受之重。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以人口净流入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整个京津冀区域的人口吸引力都在下降。

天津最明显。近几年,天津经济比较低迷,GDP不增反减,人口吸引力也有所下降。2020年,天津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386万,与十年前(1294万)相比,仅增加92万,与成都、杭州、郑州等城市差距甚大。

天津还有不少市辖区的常住人口为负增长,如著名的滨海新区。202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有207万,占天津常住人口(1387万)的14.92%,位居全市第一。然而,201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数量为242万,与10年前相比,人口减少了65万。

在天津的二手房市场上,据贝壳找房数据,有着15.5万套的库存,等待有人来"接盘"。

整个河北省亦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石家庄、唐山2021年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减少3.68万、2.1万。

整个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已先后经历了高速增长、稳定增长、低速增长和负增长四个阶段,现在仍处于人口加速下滑期。2010-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减少了1099.8万。

房地产发展长期看人口。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人口集聚分化促使房地产市场不断分化,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将更加分化,未来经济基本面好、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大城市群房地产市场更有潜力。(中国房地产报、头条新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少花时间难过,多点时间让自己快乐,自己的人生,就应该自己掌控,不要去依靠任何人,没有必要为了任何人,任何事情,而去改变最真实的一个自己,不需要去隐藏,不需要为了
  • ——张孝祥《眼儿媚》14.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3.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 ⑥子午冲:情绪不稳定,人缘很好,很有异性缘,脾气不好。四桃花子午卯酉①无花:很严肃,脸很臭,异性缘差,人际关系不良。
  • 在重庆主城9个区域里面,大渡口区一直都招人嫌弃,因为它是一个重工业的区域,所以一直发展相对缓慢一些,而房价表现也要迟缓一些。所以很多投资买房的朋友,会刻意的回避
  • 5.20 74天的甜甜成家以后的酸臭日,我就没看见过花花 红包来的更实在,可以给我大宝买买买 第一个给他闺女的,第二个给他闺女的妈妈的哈哈哈哈 宝贝拉肚
  • 她的演技也让她的牙齿有了更多的镜头,在咬苹果的时候,她故意努力表现出她“刚整过牙的痛苦”。 吴宣仪很多次在公众场合听网友评价自己的外貌,但是她作为“拽姐”表面
  • #情感# 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平淡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存在,也是最简单的感动,才能长长久久,与你一
  • 多看看你生活中美的部分,否则,我们就永远会有羡慕不完的别人的人生。如果你不能够理解,那就是你的失败,螺狮粉不是我的。
  • 灵芝粉:灵芝子实体的粉状形态,喝起来比较苦。灵芝粉和孢子粉都含灵芝多糖、灵芝三萜、腺苷、微量元素等有效物质,这些都是灵芝保健作用的来源,而灵芝粉和孢子粉都含这些
  • 进入到第14年的“双11”从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进化成多平台、全行业乃至全球的消费盛事。此外,网商银行发布7条商家举措,为内外贸所有平台的中小商家提供综合金融服
  • 就一人宽的小巷,我一边看路,一边还挺盼望着她摔倒的,能仰倒看天,后脑壳肯定贼疼,身姿肯定不像丁香姑娘,像深巷谋杀案……然后我说,你背后有只狗。(六) 我可不知我
  • ”这句完整的话语才是价值意义的完整释义,大多的人都只记住了前半句,却忽略了后半句,寻找于追逐的过程才是有意义的,同样对于珍惜与浪费我们也可以说当你是在为追逐自己
  • 如果一直在忙碌,一直在被事务、琐事牵着走,对自己而言,很难形成沉淀,也很难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和意义感,需要留一些时间和空间给自己独处,这些时间是用来放空自己的,
  • #每日一善[超话]#[抱一抱]#阳光信用# 心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种修养,真善,是一种功德,对人,要有一种诚信,对事,要有一种明白,很多情理之中,要学会尊
  • 戊申日的婚姻怎么样戊申日出生的人,乃具取信、仗义、崇智之禀赋而成为重信之性情,而成为专家学者,其命质所产生之命能效用为天元坐食藏食、藏利、藏比,坚毅非常。乙丑日
  • Podcast:真是让人头疼Pocket Casts:真是让人头疼喜马拉雅:真是让人头疼#同志交友[超话]#100-200元平价水晶分享 认真分享水晶的女孩子
  • 所谓是神仙,可以认为是我们的精神意识能量永恒存在于空间的那么不生不灭的状态!  有画家认为,实际上,油画的主题已经昭示了他们的创作奥秘——郑奎飞与其女郑嘉钰作品
  • ”(因为大姨妈刚第二天)对他的爱再一次超级加倍~11.111.昨天没睡好 昨天早上连做三个噩梦 每次都被吓醒10号的梦11.10我做梦梦见 我是医生 我搭档是警
  • 慈善不应该是富人, 良心发现时的施舍和恩赐, 而应该是每个人 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他人的同情与关爱。 慈善不应该是富人, 良心发现时的施舍和恩赐, 而应该是每个人
  • 关键要之前打得不好只是羲和的问题还行,而事实上之前输掉比赛和队员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脱不掉的关系。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谁有实力谁上,而是只有一个位置需要来回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