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常熟是江南一方福地,古来唤作“虞城”,得名于境内一座“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虞山。

说起虞山,是绕不过兴福寺的,南朝出了一位“爱江山更爱佛祖”的“和尚皇帝”。上既有天子以身事佛,下亦不乏刺史舍宅为寺。

于是,兴福寺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刹。很多年前,我从虞山北麓一路下行,石径幽长,寺前涧泉淙淙,林后幽鸟鸣啭,古柏森森,一抹黄墙掩映在烟岚环翠间;落红有声,禅院安静得很。

一股萦绕着泥土的山林气息与与古刹中浮漾着的梵音浑然一体,融入悠远静穆的空气中,传递着禅的灵性。一如唐朝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所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模样。

游罢兴福寺,不吃上一碗本土蕈油面是引以为憾的。在虞山脚下、兴福寺隔壁,有一块被古树环绕的盆地,这是一个市井烟火气十足的露天茶馆,稀疏凌乱地摆着几十张四方桌和竹椅,两三人一桌摆龙门阵,一支烟、一杯茶,从茶米油盐聊到风花雪月,不经意间时光就从指缝中溜走了。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泡在茶水中的城市”,若你来到常熟,便会被如火如荼的喝茶场面惊倒。常熟人喝茶,不似广东人那般注重茶点精致,叉烧包、虾饺……济济一堂,亦不及福建人喝功夫茶那般讲究茶道艺术,他们不讲究地点,不拘泥于场合,甚至连喝什么茶叶也无所谓,山林间、园林里、庭前屋后、街头巷尾……

一只热水瓶、一个玻璃杯、几钱茶叶,两三老友围坐,处处皆是茶馆。一杯茶,并不是常熟人的全部,一碗面,在常熟人心目中同样占有重要位置。常熟人的一天,是被一碗面叫醒的。

我找到了老字号面馆“望岳楼”,打量起价目牌,浇头花样倒是不少:大排、爆鱼、焖肉、素浇……与苏式汤面相差无几,价格在几块到十几块钱不等,唯独蕈油面,30元一碗,这个鹤立鸡群的价位,吸引了我的眼球,怀揣着十二分新鲜和好奇,咬咬牙点了一碗蕈油面。

蕈油面的“浇头”很简单,即采自虞山上的松树蕈,美食家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夸赞此物:“求至鲜至美之物于笋之外,其惟蕈乎!”用蕈作“浇头”的面,鲜到眉毛也掉下来,因此,当地有“尝过松树蕈,三日不思荤”的说法。

说起“蕈”这种菌类,《吴菌谱》中记载“出于树者为蕈,生于地者为菌”,可见,只有从树底下长出来的菌物方有资格唤作“蕈”。虞山又称“乌目山”,因吴王直系先祖虞仲卒葬于此,遂更名“虞山”,帝王陵地,松柏成荫,密林的滋养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菌类生存环境,虞山上野生菌蕈诸如鸡枞菌、鸡脯蕈……林林总总约有几十种,其中,更为高级罕见的松树蕈,对环境要求几近苛刻,除了只生长在适宜温度、湿度的松柏混交针叶林地,还“嫌老爱嫩”专挑树龄短的“鲜肉”松底下扎根。每逢黄梅、初秋两季,山上的松树蕈才开始生长,一个个形似蘑菇,色呈淡棕,等过了季,顿消逝的无影无踪。

山里人凌晨两三点钟就要上山采蕈,趁露珠未干,把蕈采下来,当地人管采蕈叫“捉蕈”,或蕈与人参相似,长脚会跑,故有“捉”字一说,采摘之难,可见一斑,松树蕈稀少难觅,到底长在哪里,无迹可寻,须一处处仔细翻寻,而每个采蕈山人心里自有一张“藏宝图”。

野蕈这物什,或有毒性,在《如懿传》里,卫嬿婉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登上大宝,便偷偷嘱咐心腹在皇后的儿子十二阿哥永璂的每日膳食中加上一道野蕈的配菜,吃了会上瘾、产生幻象,吃久毒素在五脏六腑累积蔓延至一定程度,便会不治身亡。

野蕈有毒无毒,全凭捉蕈人多年练就的一双慧眼,把刚采摘的新鲜松树蕈带回家,与鸡枞菌、鸡脯蕈……混合在一起制成蕈油,其味特别鲜香。

捉蕈难,制蕈油亦不易,刚采下的野蕈里有小虫子,须撕去表面一层膜衣,清洗干净,在盐水中浸泡三、四个钟头,用纯正的上等农家菜籽油熬制成“蕈油”。

先支起大铁锅,倒入菜油,煸炒出香,将姜块拍松后投入锅内,烧到锅内冒青烟时,放入八角、茴香等佐料,然后将蕈投入油锅爆炒,移旺火加酱油、盐、糖等调味烧煮到位,冷却后即成食用蕈油。用虞山特产松树蕈熬制的蕈油,才是常熟人认可的家乡味。

蕈油面端上桌,是苏式风格的红汤细面,一抹面条齐齐整整铺在碗里,宛若古代女子的发髻,汤内散布的棕色蕈块便是松树蕈了。

面要趁热吃,轻轻夹起面条,放至嘴边,吸溜一口越过舌尖,蕈油特有的鲜香在面条的热力作用下充溢喉舌,面条脱胎换骨般回味甘长,难怪小小一勺蕈油,把兴福寺素面推上江南“素面之王”的头把交椅。

再看野蕈,细细长长,口感紧实有嚼头,有点似嫩肉,又类野菌,咀嚼中还带着松树本身特有的丝丝芬芳。这素食、素味,倒也颇合本地人与世无争的性情。

在江南,一道美食背后大抵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近水楼台先得蕈,最早的时候,兴福寺僧人入山采摘食材,觅得此物,爆炒熬汤,做成素面浇头,供与僧人或招待香客食用。

清朝末年,曾先后担任同、光两朝帝师翁同龢在告老还乡后,经常去兴福寺与法灯大师谈经论禅,住持常以蕈油面款待,翁同龢吃过盛赞不已。

到了民国,在大都市呆闷了的宋庆龄、宋美龄两姐妹,去常熟乡下采风,游罢兴福寺,在寺外林中野炊,侍卫从庙里端出几道素食和蕈油面,吃刁了嘴的宋氏姐妹用过后,居然赞不绝口,“想不到一个小地方也有这么好吃的菜和面”。有了“第一夫人”打广告,兴福寺蕈油面自此名扬天下。

很多年后,我又记挂起了兴福寺一碗面,买了张常熟客运车票,下站台等公交之际,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向我打探千年古刹兴福寺怎么走,闲聊之中,得知也是慕名远道而来一尝其鲜的,遂结伴而行。老地方依旧竹林落叶、鸟语花香,只是露天桌椅见缝插针,且座无虚席。

望岳楼修葺得焕然一新,蕈油面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择了一棵百年老树下的座头,照旧点了一碗纯松树蕈油面,周遭都是端着面碗或埋头吃面的人,在一片“呲溜溜”吮面声响中,不分贵贱,无论贫富。

兴福寺恐怕自己连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千多年前,一首唐诗,让它荣登“网红”之榜;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一碗素面,再度让它红遍江南。

《这碗面,何以成为红遍江南的“素面之王”》作者 / 申功晶

南开大学孙亚民:奥密克戎疑似宿主出现,未来要防动物传人

01.30-22:32

继阿尔法、贝塔、伽玛、德尔塔之后,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和传染能力更强的奥密克戎来势汹汹,横行西方国家在多国掀起了几乎垂直式的新增病例大潮,并迅速取代德尔塔,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株,防疫格局随之改变。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奥密克戎纳入第五种“关切变异株”(VOC)。2021年11月27日,奥密克戎输入中国香港;2021年12月9日,该变异株首次登陆中国内地,并在近期引发全国多地发生聚集性感染或跨省传播病例。

但肆虐背后,奥密克戎的起源仍然是个谜。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院士团队和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孙亚民教授团队在权威专业期刊《生物安全与生物安保杂志》(Journal of 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ARS-CoV-2奥密克戎变体的起源和进化分析(Origin and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的研究论文。

该团队发现,

奥密克戎不是从德尔塔进化而来,而是形成了单系群谱,与伽马变体系姐妹群,但分支更长。且种种迹象表明,奥密克戎可能在非人类的物种中悄然进化和演变。对此,研究团队通过对鼠适应性毒株和奥密克戎突变谱的对比后发现,奥密克戎病毒株或起源于老鼠,在鼠宿主中进化后重新回传给人类。

新冠流行两年,人类已疲于防疫。如若“动物传人”,无疑是雪上加霜。而这一研究结果,或将有助于预测和防止未来危险变体的上升。

对此,澎湃新闻对话孙亚民教授,试图进一步走近神秘的奥密克戎,探讨接下来的防疫之路。孙亚民表示,动物强大的繁衍能力很适应病毒的进化,通过跟人类的接触,病毒来回“溢出”,会进一步加剧新冠病毒的多样性和难以预测性。未来,我们要防止人传人、物传人,更要防动物传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院士团队和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孙亚民教授团队发表一篇题为“SARS-CoV-2奥密克戎变体的起源和进化分析”的研究论文。

锁定老鼠澎湃新闻:一直以来,外界都有新冠病毒可能是“动物传人”的说法,而动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也早有先例。截至2021年12月底,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记录了625起动物感染新冠病毒的疫情,如水貂、鹿等。你和团队通过什么契机,把研究对象锁定为老鼠?孙亚民:动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主要从2020年的4月开始,当时,变异株在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上出现了一个关键且重要的突变,叫“N501Y”。而这个突变,赋予了此后出现的新冠病毒一种“广宿主”的适应性能力,可以感染啮齿类动物、猫科类动物,如猫、老虎、水貂等。

但是,感染一个动物、能够在动物群体内引起传播,以及能够引起传播并回传给人,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期的大量研究表明,很多动物感染后,病毒在动物体内的复制能力并不强,病毒载量也达不到能够引发群体内传播,或传播给其他动物、人类的能力,而且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现有的检测手段筛查出来。

去年11月,奥密克戎被世卫组织纳入全球需关切的第五种变异株后,我们就针对该病毒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它和其他变异株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比如,它有很多突变的位点数。一个正常进化的新冠病毒,突变累计的速度是一个固定值——在同一时间点分离的不同变体的突变数量一般大抵相同。

但我们计算五种VOCs的平均突变数量后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变异数量明显多余其他变体,特别是在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变体数量不仅多,而且很集中。所以我们当时就怀疑,这种冠状病毒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一种比较大的“选择压力”,存在更换了宿主的可能。

当时,针对奥密克戎的起源问题,我们请教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院士,也就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徐建国院士是我国“反向病原学”概念的提出者,他对于传染病的溯源和传播极为敏感。徐院士认为,奥密克戎可能来源于一种“接近人类生活”的动物,在群体内进化后再回传给人类。

在他的指点下,我们对大量文献开展调研,获取基因组序列开展比对研究,寻找证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奥密克戎存在不寻常的关键突变位置。随后我们开始研究这些突变比较容易在哪些动物身上发生,或比较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慢慢就锁定到了老鼠身上。

“或在老鼠体内缓慢积累突变,反向传人”

澎湃新闻:你能否展开说下“关键突变位置”,以及这篇论文的其他研究结果?孙亚民:我们比较了13个鼠适应性菌株与奥密克戎变体的关键突变后发现,奥密克戎变体在病毒S蛋白的五个关键位点——K417、E484、Q493、Q498和N501发生突变。其中,Q493和Q498两个位点的突变与动物感染有关。而Q493K和Q498H突变的菌株,对mACE2的亲和力明显增强。

而同样在这五个位点发生突变的另一种毒株,名为“IA-501Y-MA-30毒株”,它是在”IA-501Y“毒株30次传代后,从小鼠肺部样本中所获得的。这种突变谱特征表明,病毒已经适应了感染老鼠的细胞,也就进一步论证了奥密克戎变体可能是在鼠宿主中进化而来的,或者至少来源于与鼠数量相近的啮齿类动物。

奥密克戎和鼠适应SARS-COV-2毒株之间共有的5个关键突变

此外,我们还做了VOCs和VOIs的系统发育分析,将奥密克戎放在整个进化树的框架中,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变异株的特殊性。

到现在为止,新冠病毒的数据库上有600万个基因组,记录了病毒的出现、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但我们对比后发现,系统发育树显示没有进化的中间分支,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惊讶的结果。

如果奥密克戎是由德尔塔变体的一个菌株演变而来,如AY.4、AY.23或AY.46(分别是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主要变体),那么两者会存在共同的突变特征,但奥密克戎与这些菌株没有相似之处,这说明奥密克戎不是从德尔塔进化而来,而是形成了单系群。我们发现,奥密克戎谱系是伽马变体的姐妹群,但分支更长。

按时间比例排列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在2020年上半年,奥密克戎谱系和伽马谱系发生了分化,这表明奥密克戎可能在非人类的物种中开始进化。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沉寂”后,奥密克戎在老鼠体内缓慢积累突变,然后可能通过偶然的机会,反向回传给人类。

一直以来,有一种起源假设认为,奥密克戎是在一个免疫功能缺陷的个体中进化而来,例如长期接受化疗的患者或艾滋病(HIV)病人,体内经历了慢性感染并长期进化,因此带有大量稀有的突变

这种假设有一定依据和可能性。但我们认为,如果一个病毒在一个人的体内长期进化,根据病毒的特性,会更倾向于朝着有利于复制和生存的方向进化,而不会朝着具有更强传播力的方向去演变。

那么,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艾滋病群体间的传播呢?因为如果病人之间传播,一年多时间还没有被发现的概率很小。

所以,我们认为,奥密克戎更可能是起源于一个非人类的群体,而不是个人。

BA.2亚型毒株或取代奥密克戎成为新主流毒株

澎湃新闻:最近,奥密克戎(BA.1)已经出现了BA.2和BA.3两种亚型,被称为“三姐妹”。 BA.2因传播速度更快、传染性更强,被认为或将取代BA.1成为优势株。目前,英国、丹麦等国家的感染者有所激增。那么从结合你此前对鼠的研究来看,BA.2和BA.3这两种亚型有什么传播及变异趋势?孙亚民:病毒不断进化,奥密克戎不会成为最后一个变异株。

我们最近研究发现,奥密克戎“三姐妹”在关键部位的共同突变很多,可以推断是来源于同一个群体。而BA.2和BA.3之间,有很多相似的特异性突变。

同时,这三个变体之间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数量和差异化情况,意味着它们可能处于不同的进化时间节点,且出现的顺序也不相一致。我们分析认为,奥密克戎可能在某一个地区或区域内不同鼠群体间来回感染进化,形成了新的亚型。

根据丹麦、英国等国家的研究发现,BA.2亚型毒株的传染性比奥密克戎变异株高1.5倍,传染速度更快,可能会取代奥密克戎,成为新的主流毒株。

从突变位点来看,相比奥密克戎,BA.2亚型的S蛋白上多了几个重要的突变位点,如T376A、R574S等,与传播能力有一定关系,需要深入研究。

未来要防人传人、物传人,更要防动物传人

澎湃新闻:论文中指出,研究人员应该专注于从野生动物,特别是啮齿动物中分离出的SARS-CoV-2变异株。如果奥密克戎是在鼠宿主中进化后回传给人类的,在目前对动物的防疫手段和经验较少的情况下,你认为它在非人类宿主中传播的影响,将对该流行病的防控带来什么新的挑战?孙亚民:如果奥密克戎找到了野生宿主,尤其是啮齿类这种群体数量居大的天然宿主后,想把新冠彻底从人类生活中清除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动物强大的繁衍能力很适应病毒的进化,通过跟人类的接触,病毒来回“溢出”,会进一步加剧新冠病毒的多样性和难以预测性。

未来,我们要防止人传人、物传人,更要防动物传人。奥米克戎在上呼吸道的病毒载量高,对物品的污染计量比其他的变体病毒更高,所以出现了“物传人”的情况,但概率还是相对较低的,因为在非低温的环境下,病毒的存活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降低,很难达到可传染的病毒数量的要求。

但最近,中国香港疑似出现全球首宗宠物仓鼠将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类的个案,很不常见。当病毒潜伏于和人亲近的宠物身上,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奥密克戎出现后,动态清零的压力超过以往。动物传人,对下一阶段的防疫政策和手段,发起重大挑战。

对于进口物品和动物,要做好检验检疫。针对国内爆发过奥密克戎的地区,要做好疫区内的环境监测和动物检疫,特别是会与人密切相关的动物监测,加强对未知原因的非输入性病例的溯源及研究。

病人清零不容易,但要做到疫区内的“环境清零”,更难。

美国科学家对环境和动物监测的信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我们的论文中也提到,2021年7月发表的一份针对纽约下水道样本的研究发现,Q498突变在生活于纽约下水道的大量动物宿主中已经积累了很长一段时间。研究者们对此还讨论了SARS-CoV-2在非人类动物宿主之间传播的可能性,富有启发性。

澎湃新闻:对应我国的防疫政策,你认为未来该如何处理活体动物与人的关系?孙亚民:首先要加强动物微生物研究和动物新冠病毒检测。既然奥密克戎具备了在啮齿动物繁殖的能力,发生疫情的地方,一般要高度警惕,不要让奥密克戎从患者传给当地的啮齿动物。

一旦发生“动物传人”的情况,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直接大规模捕杀,而是要学会更好地去处理动物,特别是宠物与人的关系。

其实动物感染分几个层次和阶段,绝大多数的动物身上都带有多种病毒,可以用技术手段检测出来,但并不一定具备将病毒传染给人的能力。

我认为,接下来可能会朝着动物宿主和动物感染的方向去研究,比如动物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否慢慢把病毒清除等问题,都值得关注。

澎湃新闻:你认为,对动物的研究分析,能为潜在的COVID-19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带来什么启发?孙亚民:目前,新冠疫苗和药物正朝着广谱、预防感染、减少重症和死亡的方向去研发。针对奥密克戎的特点,未来可能会朝着保护特殊人群免于感染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老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随着的新冠病毒感染动物的能力不断增强,研究动物用疫苗需要未雨绸缪。

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动物疫苗已经被提上日程。例如:美国的兽医制药公司Zoetis也正在研究用于水貂和宠物的新冠疫苗。因此,评估新冠病毒对于动物(特别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易感性,在动物群体内传播程度等信息,确定高危动物群体是至关重要的。

澎湃新闻:你的团队接下来有什么新的研究方向和计划?孙亚民:新冠已经出现两年了,公共数据库累积了庞大的病毒基因组,我们最近计划对新冠病毒的变异和进化做一个总结,比如它的核酸、碱基突变类型有什么进化趋势。

同时,我们还会将研究重点放在没有发生突变的位点上。这两年,新冠病毒群体内的所有位点几乎都发生了突变,被记录在册,说明该群体内突变已经“接近饱和”。

从表象上来看,新冠病毒的感染部位,已经由下呼吸道向上呼吸道转移。而奥密克戎表现出来的所有特点,都可以归因于它在上呼吸道复制的速度更快,得以淘汰掉那些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因而更具传播优势和选择优势。

所以,我们还会将研究重点放在没有发生突变的位点上,观察这些位点是否会影响病毒的生存和传播速度,这对研究新冠病毒的基因功能和结构有重要价值。

来源 :【澎湃新闻】

【就让老百姓自己做选择,想生就生,想不生就不生,让老百姓好好过个日子,有那么难吗?】【国师任泽平,请别侮辱国人的智商
】任泽平,又出来作妖了。

你要问我,最讨厌哪一类人?

我的回答,那绝对就是国师。

就是那些自以为掌握知识,通过权力,对人类进行各种规划的国师。

无论是在庙堂之上,还是野生的,都让人十分讨厌。

他们自以为高瞻远瞩,自以为运筹帷幄,把民众视为一颗颗棋子,以完成他们宏伟的目标。

他们生产和传播着错误的知识,给民众造成的悲剧数不胜数。

民众天生不愚蠢,他们最多是无知,而愚蠢的知识,正是这些国师们传授给他们的。

他们显得那么的儒雅,显得那么的有文化,其实他们是最烂的那么一群人,可以说,人类20世纪大多数灾难,都是间接的由他们造成的。

无论是苏联的计划经济,还是美国的大萧条,造成这些悲剧的背后,都有国师的理论为其背书。

当年的罗马俱乐部预测,资源即将耗尽,已经沦为笑柄。

后来,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又担心人口过多。

宋健,理工男,1931年12月29日出生于山东荣成,控制论、系统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按中国当时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2000年中国人口要过14亿,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40亿。

宋健从食品和淡水角度估算了百年后中国适度人口数量,结果表明,如果生育2个孩子,我们整个民族将一直处于不良式供应状态。

如果在100年左右时间内,我们饮食水平要达到美国和法国目前水平,中国理想人口数量应在6.8亿以下。从淡水资源看,中国的水资源最多只能养育6.5亿人。

宋健的这套理论,最终导致了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实行。

他的那些的结论,只是一介不知世事的书生,躲在书屋里,在各种不切实际的假设的基础上,得出的荒谬的结论。

如今,任泽平、梁建章们开始接过宋健手中的接力棒,只是他们的理论变了,以前的理论是,人口太多,资源不够,现在的理论是,人口结构有问题,老龄化严重,出生率低严重威胁着国民经济。
别看他们的观点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但他们其实是一丘之貉,国师本色,看似忧国忧民,最终都将给社会带来无尽的灾难。

人口问题,我已经写过多篇文章,不想过多的重复。

只简单说一句,如果每一个家庭没问题,那怎么到了整个社会就有问题了呢?

家庭如果觉得有低生育率是危机,他们不会选择多生吗?每一个家庭都会权衡利弊,都会做出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选择,怎么到了社会就是问题呢?

你们这些经济学家,脑袋里到底装什么稀烂的知识?

今天之所以,再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今天任泽平在其公众号的最新一篇文章《解决低生育的办法找到了——中国生育报告》中说:

尽快建立鼓励生育基金,央行多印2万亿,用10年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解决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让未来更有活力,而且不增加老百姓、企业和地方负担,我们研究认为现在只有这个办法最务实有效可行。

这段话,再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观,你这不是侮辱国人的智商吗?

看出你这一段话的错误,需要学什么经济学吗?三岁小孩都知道你错的离谱。

让央行多印2万亿,而且不增加老百姓、企业和地方的负担,而且让未来更有活力?

你怎么做到的?

钱就凭空印出了么?购买力就凭空获得了么?干嘛不叫央行直接每个人发一个亿呀,每个人都是亿万富翁呀。

每个人都是亿万富翁了,那还不臭屁呀,生十个也没问题呀。

呵呵,所以,任泽平,我觉得你2万亿还是不够,应该每个人发一个亿,你的问题马上解决。

国师啊国师,印了2万亿,稀释民众手中的购买力,怎么会不增加老百姓负担呢?

这很明显嘛,民众被稀释的购买力,就补贴给了生孩子的人嘛。

这就相当于,我不生孩子,或少生孩子,给了多生孩子的一笔钱,你说我负担怎么就不增加了?

而且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作为凯恩斯主义者的任泽平是根本认识不到的。

超发的2万亿,不仅重新配置民众手中财富,而且会给市场错误的信号,造成资源错配,降低经济效率,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经济危机。

比如,一家饭店突然生意好了,这给了他一个信号,他以为赚大钱的机会来了,他决定再扩大投资,把店面扩大了,或者再开了一家分店。

然而,这次他错了。增加的需求,其实是超发货币的结果,因为民众手中的钱变多了,于是消费增加了,但实际财富并没有增加。

当店主扩张之后才发现,原材料等等价格也开始上涨了,老板最终亏本了,扩大的投资打水漂了。

这就是由于错误的货币政策,导致错误投资的一个典型例子。

2万亿投入市场,货币的扩散是有过程的,有途径的,也是需要时间的,涨价是一个慢慢扩散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涨价到底是由生产端向消费端传递,还是由消费端向生产端传递,这要看货币发行的渠道。

2万亿如果是发给民众,民众大概率是消费,那么这个涨价过程,就会由消费端向生产端传递。

无论从哪端传递,都会引起资源的错配,降低经济效率,严重的会引起经济危机。

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就是因为长期信贷扩张,导致资源严重错配,最终酿成了经济危机。

任泽平,还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一个词,叫拉动内需。

这是一位典型的凯恩斯主义者,建议他好好学学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告诉我们,是“供给创造了需求”。

注意,是需求,不是需要,需求和需要是两回事。

需要,是指欲望,我需要豪车、别墅、名表,当然这些都是只是我的妄想的,因为我没钱。

而需求,是一种能力,是满足你需要的能力。

萨伊的意思,你只有生产出了他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才能用这些产品和服务去换取你的需求。

比如,我努力写文章,除了满足我的表达欲之外,也是满足读者的需求,只有这样才会有人给我打赏,给我转发,我才会有流量,才可以赚点零花钱。

然后我用这些零花钱,就买我需要的东西,这才是需求。

剔除货币,我其实是用我写的文章换取我需要的东西,这就是“供给创造需求”,也就是,我只有生产了(写文章),才会有满足我需要的能力。

道理非常简单,但像任泽平这样的经济学家们就是搞不清楚,他们会说,没有需求,经济怎么会发展呢?

想不通,继续想。

通过发钱来拉动内需,不仅仅不会拉动经济,反而会像前面说的,降低经济效率,严重的会造成经济危机,因为这种需求,是一种假需求。

最后,我想对任泽平这样的国师说一些肺腑之言。

国师呀国师呀。不就是生个孩子吗?

一下子不让你生,一下子各种政策鼓励你生?你到底是要闹哪样呀?

少点高瞻远瞩,少点运筹帷幄,少点忧国忧民,不好吗?

就让老百姓自己做选择,想生就生,想不生就不生,让老百姓好好过个日子,有那么难吗?【作者:一本正经的华仔】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恋与制作人白起[超话]# “如果风有轨迹,那么尽头是你。” 重逢会和十八岁那阵风一起到来 未成年的夫人们别难过,就像当年起起高中留下信离开一样,这次换你们,
  • 最崩溃的不是他怎么对我,是旁边的人跟聋子瞎子一样听不见看不到,我好想发火啊!可是那一秒闪过的念头又让我不得不冷静,因为我孤身一人,因为我有软肋,当所有人都以为我
  • 今年的双十一预售日已经提前到10月20号晚上8:00了哦,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时间,而且虽然说现在玩法很复杂,但就我多年囤货经验来说,这次的护肤品类的折扣力度有很多
  • #石师傅经历的灵异故事# 1988年的一个普通的午后,夕阳西下,我看着眼前的仿佛是电脑游戏里统一造型的农村平房,以及长相各有不同却又差不多的杨树,使劲回忆着我究
  • 【中国儿童文学动漫馆选址温州瑞安】一座全新的中国儿童文学动漫馆将在温州瑞安拔地而起,成为浙江乃至全国儿童文学动漫的重要阵地。据了解,中国儿童文学动漫馆将选址在中
  • 老天啊老天!咱们就是说这整个一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回老家了啊!再看几遍这个盐我也还是不李姐啊就是说…… 人沈小婷好好的在首位待着…一要定出道位时间了就跌十几名
  • 市场逻辑解读及热点板块龙头核心个股解读周五很关键 机会在这里!(转发分享整理) 市场概揽 周四指数午后小幅震荡,下跌个股家数增多,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近万亿元。磷
  • 最近这两天一直在求别个帮我打纯水精灵! 虽然我56级了但是依旧打不过天上飞的幻形,直到今天晚上研究出来的,用雷神九条猫猫加万叶,通过感电直接给飞鸟电死! 好耶
  • 成长的代价之一就是随份子钱[苦涩] 这得啥条件啊 点头之交的市场价都抬到五百了[裂开] 是我的银行卡不配了 虽说盲目从众要不得 但最后还是得随大流 小马金句有:
  • 总感觉我弟就是上天派来的天使 虽然远在他乡 每天早上必给我发消息,从一只活波的狗子开始 他好像热衷于一切有魔性很傻屌的猫狗表情包 不论在哪偷的,偷完后第一个分享
  • 2021.10.22 上话《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如果我没看过原剧,可能对我来说会是笑中带泪的新奇的好剧,但是当我看了原剧以后,原来很立体的人物,在这部剧里
  • my bro,生日快乐呦! 一起吃饭,一起嗨皮 一起唱K,一起分享快乐 一起分享日常 一起打怪 一起喝酒就大可不必 一直保持温柔且待在我们身边。 下一个女朋友
  • 趁记忆滚烫留下记录 国庆过的还是一如既往的快 假期综合症还是一如既往的猛烈 除了昨晚快四点才睡着 满脑子都是想家 这个七天假期留给我的还是甜甜的美好: 老爸
  • 最近在学校里一些幸福的事情 1.我们三小只每天都很开心 并且约定了好多事 等明年来家里找我玩 2.捕捉到了很好看的天空 是拍不出来的好看! 3.收到了妈妈给买的
  • 刚才看朋友圈有个女生发了一段自己写的诗。喜欢写诗的人的意境是怎么样的 不晓得..这让我联想到我大三那年遇到了一个喜欢写诗的女生,她会把她写的诗发给我看,奈何本人
  • 胶原蛋白酸奶越喝越美 三元作为北京人放心的国营老品牌,最近推出新款胶原蛋白酸奶,赤藓糖醇替代了传统的蔗糖对减脂朋友非常友好。 它有两种口味:白桃荔枝茉莉口味、葡
  • 43岁华为老员工,2012年离职,卖掉深圳3套房,移民加拿大,现在在那边从事房地产相关工作。类似这样的前同事,遇到的累计就不下5位,有1位还挺熟,跟我差不多时间
  • 人活着,一定要对生活有所企图,不然它都不知道要给予你什么。 ——题记 马 德:“秋天,一茶,一椅,一太阳。适合读书 ,发呆,或者偎椅短寐。窗外有绿,绿是长诗,风
  • 近日,韩国顶级明星金宣虎先生被女生爆料称金宣虎单方面分手并逼她生孩子。这是真的吗?金宣虎经纪公司相关人士近日回应称,正在核实中。你认为这会逆转吗? 情况是这样的
  • 餐饮行业理念性的革命需要注意的几点 餐饮业发展到今天,大多数餐饮企业已经摆脱原有的老思想,在筹备开店之前已经有了完整的策划思路。但是,仍然有很多餐企把“宝”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