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悟道法师学 净土集

【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
  在这里善导大师又引用《弥陀经》上这一段经文。《弥陀经》我们佛七每天都念一部,《弥陀经》大家读得都很熟悉了。这里引用《弥陀经》当中佛所说的,『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赞叹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的庄严,依正庄严,依报的环境,正报的佛菩萨、清净大海众,这个在《弥陀经》正宗分的前半部就是给我们赞叹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劝一切凡夫』,这句话是重点,我们可不能轻易看过。我们现在是凡夫,什么叫凡夫?凡是没有出离六道生死轮回都叫凡夫。没有出离六道,起码你要证得小乘初果须陀洹,大乘圆教初信位菩萨,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这个是最低标准的。须陀洹跟初信位菩萨虽然还没有超越六道,根据《四十二章经》,佛跟我们讲,小乘证得须陀洹果,还没有证阿罗汉之前,就还在三界里面。但是他超越三界时间是可以预期了,最长就是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必定证阿罗汉,超越六道。有的根性比较利的,他不用这么长时间,这是讲一般根器比较钝一点,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就超越三界。所以他虽然还没有超越三界,但是超越三界的时间可以预定了。
  我们还没有证得初果须陀洹,就是三界中八十八品见惑还没有断干净,超越三界就没有时间表了。可以说,你要哪一生、哪一世修行证得这个果位,才可以预期超越三界的时间。如果一生当中达不到这个目标,那可以说遥遥无期,没有期限的,都在六道里面,出不去。还没有证得初果之前,纵然你修禅定功夫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天,还是凡夫,只是他们是高级凡夫,我们人道是比较下阶层的凡夫,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高级的凡夫。但是禅定功夫有时间性的,时间虽然很长,长总是会到的,时间一到,定力退掉,又往下堕落,又要开始轮回。所以六道里面统统是凡夫。最低标准,你要证得初果须陀洹。虽然他入圣人的位次是小小圣,但是他不会堕三恶道。虽然在六道,他只是天人两道,人间天上七次往返,他就超越六道。在人天道,在六道里面,他决定不堕三恶道,证得位不退。这个位子,他就不是凡夫,他是圣人了,他是好像一年级一样,入学了,他一年级了。以大乘圆教五十一年级,五十一个阶级,他是第一年级,他已经入学了。我们还没有入学,还在门外。是小小圣,但是他们是圣人,不是凡夫。还没有证得这个果位之前,统统是凡夫,我们现在就是凡夫。我们现在在人道,不但是凡夫,而且实在讲是业障深重的凡夫,这一点我们自己要承认。
  凡夫遇到净土法门,我们真的就有希望了,有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超越三界,就是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这个净土法门叫带业往生,你那个见思惑一品没断,一品没断,具足信愿行,就能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再去断。这个对我们凡夫来讲,我们就有希望了。这个条件,在所有的法门里面,都不能超越三界的。不管什么法门,大乘小乘,显宗密教,你要超越六道,见思惑要断干净;你要超越十法界,尘沙无明,尘沙惑要断尽,无明惑起码破一品,破一品就超越,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一般通途法门修学,它这个层次方法门径很多,不一样,但是它的标准就是断烦恼。烦恼有三层,像衣服三件,第一层是见思烦恼,最粗重的,见惑,思惑,见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见思惑断干净,还要断尘沙惑;尘沙惑断干净,还要断无明惑,才超越十法界。这个断惑,那个难度就很高了。
  我们净宗只要有一点点伏惑的功夫,就能蒙佛力加持,接引往生西方,带业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我们往生,我们凡夫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我们现在居住在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我们现在住在娑婆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就是圣人跟凡夫共同居住的世界。十方诸佛的凡圣同居土都有三恶道,有六道,六道当中有三恶道。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跟其他十方诸佛的凡圣同居土,不同的就是它那个凡圣同居土圣人跟凡夫共同居住,但是它那个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它没有三恶道。我们念《弥陀经》,天天念,这段经文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所以它那个凡圣同居土只有人天两道。而且人天两道,那边的人跟天人他的寿命都是无量寿,这个也是十方世界没有的。那个世界非常的奇妙,你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你同时可以跟上面的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在一起,没有障碍,在这个世界是非常特殊的。其他诸佛世界,上面通下面,那没有问题;下面不能通上面,有障碍,你修行没有到达那个层次,你就见不到。我们凡夫一品惑没断,信愿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跟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平起平坐。说是圣人,烦恼一品没断;说是凡夫,他又有这个能力,所以这个世界真奇妙。这个世界的依正庄严,我们认识得愈清楚、愈深入,我们信愿之心就会增长、就会提升。
  另外对我们娑婆世界的情况,也要认识清楚。认识清楚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看破。看破是什么?看清楚这个世界的事实真相,看清楚了,看透彻了。真看清楚、看透彻了,才放得下。不然,劝我们放下,很难。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放不下,虽然遇到这么殊胜带业往生横超三界的法门,我们还是没分,因为关键要信愿。所以能不能往生?关键在信愿之有无,蕅益祖师讲得很清楚。你愿生极乐,你必定要愿舍娑婆,舍就是要放下,你才能生到极乐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放不下,你怎么能往生?你放不下,就是你的障碍。所以佛劝一切凡夫,在《弥陀经》,佛劝我们劝了四次,要相信,要发愿,劝信、劝愿,劝了四次。一般是劝三次,一般都是三次而已。这个《弥陀经》,你看劝了四次,可见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讲,『一日七日』,这《弥陀经》讲,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七天而已。《弥陀经》七天是讲一个阶段,有的人他念一天,他就一心。这个一心不乱,我们现在读的译本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在玄奘法师翻译的《弥陀经》,他是根据原来梵文经典,原来梵文的经典是讲一心系念。此地讲一心专念,跟一心系念它意思是一样。一心专念,这个条件就比较宽松;一心不乱,条件就比较高。翻译的文字不一样,这个意思也都讲得通,一心不乱也讲得通。我们净老和尚在讲席当中也常常给我们讲这个道理,他说一心不乱,我们做到一心专念。一心专念,我们功夫还没有达到一心不乱,临命终佛来接引,佛放光注照,放光注照就是佛力加持,把我们的功夫就相对的提升,从一心专念提升到一心不乱,这是我们净老和尚常常讲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现在如果能做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具足信愿,一念、十念一定能往生。关键,如果你真信切愿,念佛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也是可以往生,因为有佛力加持,关键在信愿。特别愿它是一个中心,你愿不愿意去西方?如果你真信切愿,念佛,佛力就加持,你就感觉得很明显。
  信愿行,我们也常常跟大家提到中峰国师的这个开示。中峰国师这个开示,也是很有道理。他也给我们开示讲信愿行,给亡灵开示,也就是跟我们开示。我们现在就是信,要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接引十方众生往生这个事情,相信这个事实。相信我们遇到这个净土法门,我们这一生往生西方,我们都有分,要先相信这个。中峰国师的开示。这个信,「信而无行,即不成其信」。虽然信,我们现在,我们也相信,如果不相信,也不会来念佛,更不会来参加佛七了。信,大家都有。信,我们怎么证实我们相信这桩事情,相信有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如果有个人来问我们,他知道我们在念佛,我们念念要往生极乐世界。有个人来问我们,问我们说极乐世界你看到吗?阿弥陀佛你有看到吗?你怎么办?你没看到,你也不能说看到,不能打妄语骗人,打妄语也不行,那个堕地狱的。如果你给他回答说:没看到。没看到,你怎么能证实它真有?他就会提出这个质疑。提出这个质疑,我们听起来也满有道理的。很有可能,人家这么一质问,我们的信心就会开始动了,到底有没有?我们要怎么样信心才坚定不移?就是中峰国师讲的,你要透过这个行,蕅益祖师在《弥陀经要解》也是这么讲的,行就是念佛,念佛这个行来证实你相信的这桩事情,来满你的愿望。你不是愿生西方吗?你怎么样才能满你的愿?念佛才能满你的愿。
  怎么证实这个信心?中峰国师开示得非常好,他也是引用经典,「《楞严经》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开就开悟了。《楞严经》又讲,「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弥陀经》讲,「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你现在如果念到功夫成片,你就感受到了;功夫深一点,见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到佛,见到极乐世界,那你见到了,你还会怀疑吗?当然不会怀疑了。现在我们为什么会怀疑?因为你没看到。没看到,如果再人家给我们一问,我们那个疑又增加了。怎么样断疑?就是念佛。念佛这个功夫,我们没有达到一心不乱,念到功夫成片,你就可以见佛了。这个见佛有现前见,定中见,梦中见,当来见,当来见就是要往生的时候见。临命终的时候,《弥陀经》讲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现前了,跟观音势至现在你的面前,那个时候见。平常,你还没有临命终,你念到功夫成片比较深的,你就会见到了。
  佛在什么时机会现?你见如不见的时候,他就现了。因为佛一定是帮助我们功夫的,他不会来破坏我们功夫的。佛看看,你这个人一现,你就发狂,把你的功夫都破坏了,他不会现给你看。但是像慧远大师一生见四次,他不说,临终要走的时候才说。海贤老和尚,我们师父上人讲,他可能见了无数次,他都不讲。那就可以常常现给他看,因为他不会乱讲,不会去炫耀,佛就会现。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所以你念到这个功夫,虽然没见到佛,但是你这个心跟佛的心已经连上线了,你自己会感受到。虽然没见到佛,但是你会感受到,你自己很清楚。你念到有连上线了,你感受到了,那临命终佛一定会现前。佛他不会随便现,除非你念到一心不乱,你随时见到佛,那个都没有问题,因为你已经不乱了。功夫还不到,还要再加强。所以我们打佛七,也就是行这个念佛,我们主要是要帮助我们信愿的。所以「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定就是决定,这是肯定的一个言辞。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淨‮師法‬‎:不會被境界所轉,我們講不會被外面‮界境‬影響,‮的你‬功‮才夫‬算力

1.‮有所‬一‮誘切‬惑‮面裡‬‎,佛在經裡頭不知道講多少次,‮個兩‬最‮重嚴‬‎:‮個一‬是財,一個是色,這‮種兩‬誘‮最惑‬嚴重。我們縱然明白清楚,是不‮能是‬夠‮受不‬誘惑?不受誘惑,你往生西方極‮世樂‬界就真有把握。如果還有誘惑,面對著‮些這‬事實還會‮心起‬動念,你自己要曉得,你念佛往生‮有沒‬把握。能不能‮生往‬‎?真的看你最後‮終臨‬的‮念一‬‎。

2.‮終臨‬一‮是念‬正念,還‮邪是‬念?沒把握。如果現‮就在‬不受誘惑,‮你那‬決定有把握,哪裡要到‮終臨‬‎,‮正真‬跟你說,你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候時‬去。‮夫凡‬為什麼‮想我‬去去不了?不是去‮了不‬‎,是你此地有障礙。什麼障礙?貪瞋痴‮放沒‬下,五欲‮塵六‬不肯捨,你‮是還‬有留戀,所以你‮去想‬去‮了不‬‎。

3.‮在現‬我‮這們‬個世間的緣非常不好,這個不好就‮外是‬面的誘惑‮量力‬太大了,五欲六塵的誘惑,‮樣怎‬能‮做夠‬到‮對面‬這些誘惑不會起心動念,‮叫這‬功夫。誘惑,你還會起心動念,還會‮貪起‬瞋‮慢痴‬‎,你沒‮功有‬夫。

4.‮境在‬界裡面‮常常‬起‮動心‬念,那還得了嗎?心隨‮外著‬面‮界境‬轉,這‮輪是‬迴心造輪迴業,將來‮輪受‬迴報,你幹的是這個事情。所以我們明‮之瞭‬後,我們在生活當中去鍛練,這個鍛練‮是就‬修行。過去我們六根接觸‮塵六‬境界,會被外面境界轉,看到喜歡的‮們我‬生起歡喜心,看到不‮歡喜‬的我們生厭倦的心,這個錯了,錯‮把誤‬它修正過來。

5.‮麼怎‬修正?‮境順‬不‮歡生‬喜心,逆境不生懊惱心,‮這把‬個‮誤錯‬修正過來,這叫修行。所以修‮不行‬是‮天每‬念經、念佛、拜佛,那是修行的‮式方‬‎。‮了修‬要真正能管用,是在生活上用得上,‮對面‬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真起了‮用作‬‎,再不被這個境界所轉,‮才你‬叫有功夫。

6.‮有還‬一絲毫‮染貪‬的‮頭念‬‎,決定不能超越輪迴。‮染貪‬的‮頭念‬不斷,‮生往‬沒有把握。往生是‮帶講‬業法門,‮一在‬切法門裡是最方便、最簡單、‮容最‬易的,但也要在臨終最後一念把貪‮放染‬下才‮往能‬生。假‮最如‬後一念‮世對‬間還有貪愛,就去不了。‮他其‬的法門,‮染貪‬要完全斷絕才行。‮土淨‬宗就要你在‮終臨‬那一秒鐘把貪染‮住伏‬‎,不‮作起‬用,就‮往能‬生。

7.‮如假‬我們平常‮愛貪‬的‮非心‬常重,你怎能保證你‮終臨‬那一念會放下?‮以所‬這就難了,應該平‮就時‬要‮下放‬‎。平時對於世出世間法沒有貪染‮念的‬頭,往生就有把握,臨終時就不受其害。‮就這‬是所謂「‮佛念‬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念佛的人‮麼那‬多,為什麼往生的人少?這個原因‮在也‬此地。

8.‮德古‬告訴我們,‮佛念‬法‮是門‬‎「萬修萬人去」。‮導善‬大‮講師‬‎,「‮百一‬個人修,一百個人‮生往‬‎;‮千一‬個‮修人‬‎,一千個人往生」,他老‮家人‬說得沒錯。‮如要‬法修行,就決定得生,‮如不‬法‮會就‬有‮礙障‬‎。

9.由此可知,‮佛念‬功夫成就,‮麼什‬叫成就?在念‮堂佛‬裡‮堂頭‬主常常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你果‮放然‬下身心世界,你就成就了。‮是身‬身體,‮貪不‬戀這個身體,這身體可以‮了捨‬‎;心是妄想,不再打妄想,貪瞋痴慢、‮非是‬人我統統放下;世界是指所有一切的‮惑誘‬‎,五欲六塵的誘惑是世界。‮把能‬這些東西統統放下,想什麼時候往‮就生‬什麼時候往生,自古至今這種例子很‮很多‬多。

10.‮些那‬往生的人,‮有他‬什‮本麼‬事?他能做到不‮誘受‬惑,‮以所‬他‮得走‬那麼自在。我們今天不行,‮是就‬還有誘惑,還不是真正放下,比一‮人般‬來‮是比‬放下一些,可是放下不夠徹底;‮放你‬下‮夠不‬徹底,你往生就不自在,實在‮就講‬是這麼一個道理。我們講用功,勇猛精進,用的什麼功?怎麼個精進法?都指這一樁事情。

11.‮定一‬要面‮境對‬界,六根對六塵,自己真正做‮了得‬主,‮會不‬被‮界境‬所轉,我們講不會被外‮境面‬界影響,你的功夫才算得力。這就叫功‮成夫‬片,真的成片了。「財色名食睡」擺在‮前面‬‎,確實不動心,不被它所轉,不受它影響,功夫才叫‮力得‬‎。功夫得力,‮肯就‬定能往生,你往‮就生‬有把握。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印光文钞】
6.与四明观宗寺根祺师书
(译文来自——印光法师文钞白话公众号)感谢

【原文】
接手书,并显感利冥录,不胜欢喜。知谛公此番讲经,比前次更觉光辉。因逐一看毕,即送余人。多有见闻,深为诧异。私相谓曰,谛公已证圣果,关帝尚未明心。光闻而谓之曰,此事须从白关用心处究,则事理两当,绝无滥圣屈贤之失。白公且置弗论。
【译文】
接到你的信,以及《显感利冥录》这本书,非常欢喜。知道谛闲法师这一次讲经,比上一次更加殊胜。因此将这本书一一看完,随即就送给了其他人。有许多看过这本书的人,都很诧异。私底下互相说:谛闲法师已经证得了圣果,而关圣帝君还没有明了心地。我听到后对他们说:这件事必须从城隍爷白知、护法神关帝二位的用心之处来推究,那么就事理两方面都恰当,绝对没有混滥圣人,委屈贤者的过失了。城隍爷白知暂且不说。

【原文】
夫关帝者,在生时乃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之大丈夫。殁后皈依智者,愿为伽蓝,护持佛法。自智者至今千三百余年。天下丛林之主人,多有法身大士,乘愿宏法者。关帝一一护持亲近,岂至于今,尚有未了,而求抉择开示于谛公。何聪明如帝君,而复愚钝不蒙法益之如是乎。
【译文】
关帝,在生之时就是一个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死后皈依智者大师,愿意为伽蓝神,来护持佛法。从智者大师到现在有一千三百多年了。天下丛林的住持,有很多是证得法身的大士,乘愿再来,宏扬佛法。关帝都一一护持亲近他们,哪至于到了今天,还有未了的疑问,而求谛闲法师给他决择开示的呢?怎么可能聪明如帝君,而又如此愚钝不能蒙受佛法的利益呢?

【原文】
是大有说。现今时值末法,僧多败类。只知著一件大领,即名为僧。僧之名义事业,多多了无所知。在俗之人有信心者,纵能研究佛法,终皆下视僧侣。其不信者,见彼游行人间,造种种业之僧,遂谓僧皆如是,佛法无益于国,有害于世。
【译文】
这当中是大有说头的。现在正值末法时代,出家僧人大多腐败堕落。只知道穿着一件大领僧衣,就名为僧人。僧的名称意义事业,大多一无所知。世俗有信心的人,纵然能够研究佛法,但终究都轻视出家的僧侣。而不信佛法的人,见到游行人间,造种种罪业的僧人,就认为僧人都是如此,佛法无益于国家,有害于社会。

【原文】
因有此种我慢邪见下劣等知见故,关帝护法心切。以京师乃天下枢机之地,高人名士,咸来莅止。遂现身说法,请谛公之开示。祛彼在家我慢邪见之凡情,振兴劣僧无惭无愧之鄙念。
【译文】
因为有这种我慢、邪见、下劣等知见的缘故,而关帝又护法心切。因为北京是中央政府所在地,社会精英,知名人士,都来到这里。于是关公就现身说法,请谛闲老法师开示,以去除那些在家人我慢邪见的凡情,振兴下劣僧人无惭无愧的不善念。

【原文】
古人称如来不舍穿针之福,曰如八十翁翁作舞,为教儿孙故。光于关帝此举亦然。此虽系盲猜瞎断,若质诸关帝谛公,当皆点头微笑,不露否否不然之声迹矣。
【译文】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中,称如来不舍弃为比丘穿针的福报,就如同八十的老翁起舞,是为了教导儿孙的缘故。我对于关帝的这个举动,认为也是这个道理。这虽然是盲猜瞎断,如果去质问关帝、谛闲老法师,他们应当都会点头微笑,不会露出“不是、不是”的声音啊!

【原文】
如上所说,且约迹论。至于关帝谛公之本,唯关帝谛公自知,光何能测度而评论之哉。根敏道心虽切,恐规矩不洞,不解用功法则。祈教以量力而为,不可强勉硬撑,以致心身受病,遂难亲获法利矣。
【译文】
如上面所说,是暂且针对“迹”来说的。至于关帝、谛闲老法师的“本”,唯有关帝、谛公自己知道,我怎能测度评论呢?根敏师的道心虽然迫切,恐怕不懂规矩,不了解修行用功的法则。祈望你教他要量力而为,不可强勉硬撑,以致身心受病,就难以亲身得到佛法利益了。

【原文】
闻某某不善用心,致吐血不止,因而反成废弛。初学人皆须以此意告之。
【译文】
听说某某人不善用心,导致吐血不止,因此反而成了荒废懈怠。初学佛法的人都必须将这个意思告诉他们。

【注释】
[1]【四明观宗寺】四明指浙江宁波,宁波有四明山。民国纪元,谛闲法师最后住持于宁波观宗寺。寺为宋延庆寺观堂旧址,元丰中,四明五世孙介然法师,按照观无量寿佛经,建十六观堂,以修观行,故名观宗。自宋迄清,兴废靡常。自师任住持,遵四明遗法,以三观为宗,说法为用,改称观宗讲寺。
[2]【显感利冥录】《显感利冥录》,是冥界的白城隍和关帝公与谛闲法师的对话。在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中也有记载。谛闲法师和倓虚法师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德高僧,所以其真实性毋庸置疑。文章又是由冥界的众生亲自述说,所以,实在是我们了解冥界最可靠,又稀有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这是一件与印光大师同时代的公案,民国七年(1918),谛闲大师在北平讲经(以下接录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那时正赶上北京的乩坛很盛,有一位姓白的白城隍,在西城琉璃胡同钱宅降坛,自言每天到法会去听经,其中有听不懂的地方,拟请谛老亲自到坛上问一问、谈一谈。起初谛老去不去还在犹豫,若以我(倓虚法师自称)的意见,那都是外道门,可以不去。但仁山法师以好奇的心理,无论如何,要怂恿谛老去,我在谛老跟前得算资格浅的人,戒莲更不用提,最后也没拦挡住,谛老就去了。到那里在乩坛里用乩笔与谛老谈话,非常客气,一见面把谛老赞扬了一顿,并自称每天晚上率领许多鬼魂去听经,维护道场,其中已有许多鬼魂闻经听法,受到度化。后来又陈述他部下那些业障重的饿鬼之苦,问教济之法。谛老说:每年七月十五日观宗寺办盂兰法会,晚上放焰口,用观想力量,救拔一切饿鬼,不知能远及北方否?白城隍听到这话很欢喜,很感谢:说是谛老的观想力量很相应,一定能达到。白城隍临坛讲话之后,不一会儿,关圣帝君又临坛。因为他的神力大,恐怕扶乩的人撑不住,说话时候,让白城隍从中传达。他也很客气,称谛老为先进,谛老不敢当,也称他为先进。彼此客气的谈了一会话,随又谈到他在玉泉山显圣,和他显神通修庙的事。末了关圣帝君还对谛老说:以后不论在何处讲经办道场,都要去拥护。不一会儿周(仓)将军也临坛,他开首就问:我自东吴遇难之后,每过七天,身上就痛苦一次,能不能想一个好的法子,把我这痛苦来解除?谛老答复他的意思大概是说:这是由妄想而成,若能以定的工夫,把妄想涤除;再能常发惭愧心,发忏悔心,把自己的宿业完全忏净,这样痛苦自然会消灭了。说完这话,还与他受戒说法。徐蔚如居士把这事记成一本《显感利冥录》。”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公众号


【注释】

[3]【白关】白:指当时临坛与谛公对话的北京都城隍白知。关:三国蜀将关羽,死后被尊为武圣。归依智者大师,成为佛教护法神。现在寺院的伽蓝菩萨一般都是指关公。
[4]【法身菩萨】又云法身大士。断一分无明而显现一分法性之菩萨也。初地以上之菩萨是也。若依台家四教之位次,则初住以上方名法身菩萨。智度论三十八曰:“法身菩萨断结使得六神通,生身菩萨不断结使,或离欲得五神通。”
[5]【如来不舍穿针之福】阿那律于听佛说法时睡眠,被佛呵责,乃发愤不睡,致目失明。于缝衣时,而作是念:“谁欲求福,与我穿针!”佛以天耳遥闻,即至阿那律前,而告之曰:“你持针来,吾与贯之。”那律白佛:“我谓世间欲求福者;世尊已得无上正觉,福慧已足,何犹求福?”佛言:“世间求福之人,无复过我!如来于六法无有厌足,谓:施、教诫、忍、法说义说、将护众生、求无上道。”(见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
[6]【八十翁翁作舞】《大智度论》卷十:“如伎家百岁老翁而舞。有人呵之言。老翁年已百岁何用是舞。翁答。我不须舞。但欲教子孙故耳。佛亦如是。功德虽满。为教弟子作功德故。”
[7]【本迹二门】本门与迹门并称。又云本地垂迹,略云本迹。本谓久成之本地;迹谓近成之垂迹。即指实体与影现!本门,谓如来于久远往昔即已成道(久远实成之本佛),以显示佛陀之本地、根源、本体说,故谓实体;迹门,指新近示现之佛陀(伽耶始成),以显示本佛为教化众生,而自本地应化垂迹之说,故谓应迹、影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熊夜话#还好我学了#性格色彩# ,否则今晚又要跟我妹“吵架”了作为红色性格开朗活泼的我,不会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且非常不记仇,也容易忘记一些小事。或者
  • 2020.06.20日即將盛大開幕屆時誠邀參觀指導#ACL2019# 小牛翻译团队肖桐老师的硕士生李北同学在ACL2019会议上报告了小牛翻译关于Deep Tr
  • (云南网)#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 【动向未来丨智慧接驳、智慧物流,“黑科技”助阵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是未来城市的生活方式之一宜宾三江
  • 这五大经典你一定要熟读,这个中国大陆很多,包括大学呀都有开这种课,这个如果说我将来说我们需要做这个……中药,这个如果各个中医药大学他能够多开这些课,而把西医的部
  • [威武][威武] 详情请戳淘宝链接购买: [心][心][心] 1:适合3岁以上的儿童。 3:印章功能,增强趣味性[鼓掌][鼓掌][鼓掌][酷]一点[酷]拼搭积木
  • 孤独是一种提醒的声音,它告诉我,“喂,伙计,你离开了当下,你在要现实存在没有的东西,你在和你的实际对抗。孤独是一个接近自己的点,每当孤独的时刻,意味着你在靠近你
  • 龚俊既没有走楼梯也没有坐电梯,我想,这肯定是他欲擒故纵的小把戏今晚就去他家【这个没见过,抱来了】龚俊选择走楼梯,我想,他想走进我心里,他果然对我有意思 。龚俊按
  • 存活于世上,许多的事情,都要靠自己去扛,才能明白其中的分量,即使人生无常,也要让自己在生活的起起落落中,活出属于自己的从容和坦荡,活出自己的顽强。图片在这个物欲
  • 但是我一直认为自己还算是个“小小热心肠”(。・ω・。)ノ在这次社会实践中,也希望和大家共同进步,一起收获满满。自我介绍:家里人口简单,上面只有一个哥哥,性格也说
  • 开发系列正统续作会对高井浩带来巨大的压力,而吉田作为制作人的职责就是分担他的压力、让他能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自由畅想;・吉田对于FF16的期望总的来说是“主角拯救世
  • #新品发布# 内側はずっとふにふにし続けられます、気持ちいい。使用環保再生滌綸的新發布的 360 度保護防震內殼【最常用于描写性格的日语词汇】1、小气:ケチ 2
  • 有助于刺符者提升魅力,大旺桃花运,让对方迅速被吸引,人缘大增,提升自身磁场。有助于刺符者提升魅力,大旺桃花运,让对方迅速被吸引,人缘大增,提升自身磁场。
  • 这是涂磊给人的最深刻印象,他的话语很直白,甚至刚开始听的时候你会觉得难以接受,但是事后冷静下来,你会发现,那些话虽然很直接,但却蕴藏着最简单、也最深邃的道理。涂
  • 池衙内是所有人的开心果,有心眼但是不多,前期一直和赵盼儿三姐妹作对,但赵盼儿为池衙内说话后,池蟠被盼儿姐的魅力折服,成了小迷弟。 池衙内和张好好分手后喜欢
  • #潮玩资讯# #潮流玩具# #设计师玩具#转:非常之时机,非常之产业,需要非常之对策——论新形势下中国半导体产线的布局或许这几年类似“中国新建多条12吋产线”等
  • 今天从镇上买了全场最贵价值一百八的奢华行李箱[允悲]走过罗梭江上的吊桥,前方便是植物的伊甸园,原本只计划呆一周结果在这里足足呆了一个半月,创造了职业生涯史上在一
  • 纵有天大的事,当用顺其自然的心态去面对时,就会发现其实没什么,只是自己想的太复杂而已。人生之苦,苦在执着;人生之难,难在放下;人心之烦,烦在计较;你在意什么,什
  • 4、达镇贝乡X200线和X204线中午13时—14时,和晚上18时—20时为车辆高峰,不过车流量总体不大,但是道路较为双向两车道,道路较窄,路面有轻微结冰未清理
  • 在星座配对中,射手男和狮子女是非常合适的,因为他们有很多的相同点,都对于生活充满激情,并且不能忍受寂寞,彼此都喜欢享受爱情的甜蜜,却不愿意承担情感生活带来的责任
  • 【立省10元[笑而不语]】 【券后6.90元】[星星]【美顿邦】抖音同款衣物彩漂剂[星星]【神器在此[并不简单]】口令在评论区哦[米奇比心][给你小心心][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