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瓶可乐的美食榜单(一个人的“黑布林”)》第三季(下)
可乐是我最喜欢的饮料,严格定义的话,是冰至透心凉的可口可乐,原味为上,无糖请走开,绝不允许百事的出现(唉,凡事都有例外,偶尔也行吧)。
评价一家餐厅某道菜的好坏,完全可以用可乐作为标准。精彩绝伦的,当痛饮三大瓶;出奇制胜的,当豪饮三大瓶(呛出眼泪那种);天下美味的,当笑饮三大瓶。
当然也有不怎么样的,当苦饮三大瓶。
但苦自己尝,笑与大家分享,这就是三瓶可乐的美食榜单,又称一个人的“黑布林”。
满二十道菜为一季,排名按时间顺序。以下是第三季(下):

11. 自配百搭粉 @ “佳记啫粉”
像吃麻辣烫一样吃粉,是“佳记啫粉”的一大特色。
所谓自配百搭,先要选粉,自制广州河粉显然优于云南米线和桂林米粉,接着选慢熬牛汤或者猪骨清汤。
料头有荤有素,价格不一。素的有:花菜、丝瓜、芥兰、娃娃菜、笋片、番茄、丝瓜、藕片、香芋、韭菜、韭黄、紫菜、炸京葱丝、榨菜、炸花生、炸腐皮和陈皮茶叶蛋;肉类有:老姜牛腩、惹味牛杂、鲜牛肉、肥牛、陈皮大肠、猪脑、猪肝、三林塘肉皮、脆肠、肉片、猪油渣、鸡肉、鸡杂、鸡腰和鲜虾云吞;海鲜则有:凤尾虾、虾仁、元贝、鲜牛肉、带子、生蚝、海蛎 、蛤蜊 、扇贝肉、鲈鱼片和蛏子肉。
我来搭配的话,会选猪脑、猪肝、脆肠、猪油渣、鸡腰和海蛎,组成一碗胆固醇粉,加一点丝瓜或者芥兰。
像牛腩、牛杂和大肠,另有一碟一碟的小食,单独叫之,再加猪脚姜,是完美的。
此粉当豪饮可乐三大瓶!

12. 啫啫一切 @ “佳记啫粉”
啫(粤人读为“jue”)这种烹饪手法是九十年代“惠食佳”的首创,所以虽然当今各家都在啫来啫去,但无论如何是啫不过老祖宗的。
在“惠食佳”手里(旗下的“佳记啫粉”也一样),已臻万物皆可啫之新境界。既能啫牛啫鸡啫虾啫鱼啫内脏,也能啫蔬菜啫饭啫蚝烙啫河粉,总之不管你千变万化来,我只啫啫一招去。
此菜当痛饮可乐三大瓶!

13. 黑蒜猪软骨汤 @ “泓0871”
一个月内第三次前往,仍无丝毫厌倦。
这道黑蒜猪软骨汤,引满桌喝彩。对高级餐厅而言,炖汤不是什么难事,把食材炖软炖酥炖至胶质四溢炖至喝一口嘴唇黏住都挺容易,难得的是调味精准新奇,令人击节。
猪软骨提供荤香,黑蒜带一点酸味又带一点甜味,但更多的甜味显然来自云南地产的桂圆。而鸡肉和鸡脚的加入则增加了鲜度和浓稠度,最后一小只鲍鱼令风味再添一层变化。
通常饮汤可也,汤渣弃之,然此汤盅内一切皆值得吃下去,同时当笑饮可乐三大瓶!

14. 青稞饼包猪肩肉 @ “Charcoal Player”
这是迟来很久的一餐,久到甚至已经改换门庭。但不改的是他着力将家乡的川菜和专攻的法餐融合的初心。
辣椒从海外传入中国,四川至今仍保留“海椒”的叫法。以魔鬼海椒熬酱、用皂角、鸡肝泥炒香伊比利亚猪肩肉,混入红酒汁,包在一张青稞饼中,味觉层次极其丰富。
唯一的缺陷是饼太小,恨不得摊一张六寸大饼,包足馅料,才够过瘾。
做餐饮求新求变最难,但凡创新者,能有一二能令食客刮目相看,已属成功。此饼当豪饮可乐三大瓶!

15. 黑醋鮟鱇鱼肝焖野鳗 @ “晶浦会”
以潮粤菜闻名的“晶浦会”却做出一道浓油赤酱、精彩纷呈的本帮菜。
说是本帮菜也不贴切,毕竟做潮州菜,主料之一的乌耳鳗即来自潮州地区。又用舟山产的鮟鱇鱼肝,以葱姜水浸足三个钟头去除腥味。
两者同焖,腴香扑鼻,更用意大利黑醋作为调味的点睛之笔,此菜当笑饮可乐三大瓶!

16. 升级版乱炖 @ “晶浦会”
“晶浦会”的老客人皆知有一道隐藏菜式,系老板酒后所创,实为养胃醒酒之妙汤。
所谓乱炖,食材一定要多,共计有:潮州虾枣、潮州鱼丸、潮州肉饼、五花肉、老豆腐、潮州粉丝、白菜、土豆,下足高汤,用一点酸辣调味,酒客无不称好。
我虽只饮可乐不饮酒,倒也做了一点贡献。上海本地菜中有蒸蛋糕一菜,系过年时炮制全家福的食材之一,我一拍脑袋,请厨房煎一盘菜脯蛋出来,将煎蛋浸入乱炖汤中,果然变化出不同层次。
此汤当痛饮可乐三大瓶!

17. 豆渣鸭子 @ “南兴园”
将鸭身内外用绍酒、精盐抹匀,盛入碗内(鸭脯贴碗底),加入葱、姜(拍松)、花椒,上笼蒸耙。豆渣用清水洗净,挤干水,剁成茸,用小火炒干水分起锅。炒锅洗净,置旺火上,放入猪油烧至六、七成热,下豆渣,翻炒至酥香。从笼内取出鸭子,捡去姜、葱、花椒,将鸭翻在盘内,原汁倒人豆渣锅内,加入胡椒粉、精盐,烧至汤浓稠,淋入芝麻油推匀,浇在鸭身上。是为川中名菜豆渣鸭子。
如仅取去骨鸭脯,则为豆渣鸭脯,然始终不如整鸭啃骨过瘾。
豆渣者,可搭鸭子,可搭猪头,可搭皱皮肉,可搭东坡肘,邓华东师傅有名言曰,“渣男,简直比豆渣猪头还要渣!”
在这个渣男丛生的世界,一切豆渣菜,皆当痛饮可乐三大瓶!

18. 包烧鱼 @ “南兴园”
我当年写《川菜平反论》,每道菜邓师傅都做给我吃过了,唯差一味包烧鱼。此菜又名叉烤全鱼,先要用青砖砌一个烤池,以木炭生火,现代化的烤箱没办法做。从前的老“邓记”不具备条件,当今的“南兴园”才得施展。
古法用鲤鱼,现改大黄鱼,其实鱼种并不重要,够大就行。将鱼身剞几刀,下绍酒、酱油、葱姜等略腌几分钟。猪肉、芽菜、冬菇、泡辣椒等等剁细,下猪油炒成馅,填入鱼腹。用网油包住,外面裹上蛋糊,烤时将铁叉叉了鱼,边烤边刷芝麻油。
要烤多久一个半钟头。邓师傅说过,这种菜必须算定时间,六点开席,四点半准时开火。他学艺时,师父炒完馅,烤的工作则由刚入门的小厮完成,你偷懒,就是一巴掌。不仅如此,还要趁最热的时候切开上桌,厨师的工作,怕烫是干不来的。
我关心的是,邓师傅有没有挨过打。
邓师傅摸着脸,“第一次烤鱼,什么都做到了,退叉时忘记先把叉头弄干净,就是一巴掌。”
为邓师傅,当豪饮可乐三大瓶!

19. 火腿小刀鸭 @ “泓0871”
去过云南即知,当地没什么胖子,因为水源的碱性大之故。不止是人,云南的物种也普遍娇小。
像中国家鸭的优良品种品种麻鸭,普遍能长到四斤左右,但一到云南,就变了种,长来长去,重不过斤半,因其长度恰似短刀,俗称小刀鸭。
小刀鸭已长足,兼有雏鸭之嫩和成鸭之香,为鸭中圣品。通常是烤,但“泓0871”的刘新师傅以云腿法制鸭,先腌后晒再发酵,是为火腿小刀鸭。
切半只鸭,与当地腊肉同蒸,垫茨菇片,其甘香不能用语言形容。此菜当痛饮可乐三大瓶!

20. 海鲜火锅 @ “南苑海鲜火锅”
这家店,又能吃火锅,又能吃炒菜,不像一般火锅店那么单调。
整套宴席的规矩做足,先来四样冷菜,再来一碟椒盐豆腐开开胃。
也没有落入花胶鸡的俗套,而是用鸡清汤打底,堂灼西施贝一枚。待客人饮过汤后,才是牛肉和海鲜。
夺人眼球的是巨大无比的斑节虾,占了小半个锅子。日本人称为车虾,这样大的恐怕是卡车吧。
红毛蟹把蟹身涮了,蟹腿拿去金沙焗。实在吃不动,打包回去送碗泡饭也好。
最有趣的是上一份豆腐皮,跟红黑双色碟和两支毛笔,红的是甜菜头汁,黑的则是墨鱼汁,请客人在豆腐皮上写了“福”字再下锅。我最近沉迷书法,玩得不亦乐乎。
此餐当笑饮可乐三大瓶! https://t.cn/RVJk9aF

母亲走了。

接到病危通知时哥哥跟我说,妈妈等不到你隔离三周后出来了。那之后母亲在生不如死的折磨中坚持了一个礼拜,也许她在等我,这个想法让我悲痛欲绝。

最后的日子哥哥昼夜陪着母亲一起煎熬,几乎没有睡觉。我在大洋的另一边无能为力,我能看见死神穿着黑色斗篷的身影,坐在母亲的床边,我也好想去坐在她的床边,拉住她的手。

此生第一个爱我的,也是我第一个爱的人在水深火热中受难,我却没有在她身边。人怎么可能从这样的遗憾中走出来?

母亲在今年二月被确诊为淋巴癌,我于大年三十傍晚赶到上海。五月底我离开的时候,她挺过了化疗,病情好转了不少。中秋节母亲还跟几位老同学们聚了会,照片上她笑容满面。但到九月底她又因严重感染和轻度心衰入院,我在十月初再次飞回上海。万万没想到我刚离开她三周,她就走了。

最后一次跟母亲一起,我们并排坐在病房里,我在用手机匆匆忙忙给人回邮件,余光里,我感觉母亲在看着我,就跟她说,这是工作,我马上就好了。她开始轻轻拍我的腿,好像在安抚我,唱起一首摇篮曲:“睡吧,小宝贝,你的啊妈妈就在身边,梦中你会得到礼物,糖啊饼干啊随你挑选,等你睡了,我就带你去到天宫……” ,她拍我的手因风湿关节炎变了形,却仍然那么温柔,我眼睛湿润了,情不自禁放下手机跟她一起哼唱。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首歌,我大概三岁,躺在父母的床上,昏暗的光线里母亲的轮廓模模糊糊,只有她的温度、气息和轻柔的歌声在回旋…… 那令人迷幻的时刻,是我最早的对美的体验。

另一个儿时的幸福记忆是母亲为我挖耳朵。我们坐在大床上,母亲附在我的身边,一只手轻轻把我耳朵拉高,另一只手用一把竹子的耳耙子全神贯注地掏。她的动作很轻,弄得我很痒,但是我无比享受那些时刻她给我的百分之一百的关注。

后来文革开始了,母亲变得忧伤,走过我的时候好像没有看到我。见她这样,我也会忧伤起来。偶尔母亲在快乐些的时候,会为我和哥哥剪纸、叠纸工、做动画。她会从本子上撕下一张纸,折叠以后用剪刀剪,再打开时就出现一长串牵着手的小人,接着她教我们为小人画脸、上色;她会用纸叠出层出不穷的飞禽走兽、桌子椅子、房子小船,再把它们编成奇妙的童话故事;她还会让我和哥哥把本子裁成一厚叠2寸的方块纸,她在每一张上画上一个男孩和一只皮球,然后拿起那叠纸,用拇指跟洗牌那样拨弄,一个孩子在拍皮球的动画就奇迹般地出现了。

一位母亲过去的同学和同事告诉我,你妈妈最突出的是她的想象力,她的创造性思维。她一分配到教研组就把“传出神经系统药理”编成一本剧本,跟另外一位同学合作拍了一部动画片。因为拍得好,所以后来在全中国使用。也许我长大后对用声画讲故事的兴趣,就是母亲从小在我心灵里播下的种子。

我和哥哥都喜欢跟母亲聊天,不在一起的时候常跟她煲电话粥。她会跟我讲正在弹的曲子或者阅读的书籍。母亲的阅读范围很广,中文、英文的书都读得很多——从医学文献到畅销小说,无奇不有。父母家中,有两面墙都是书架。她七十八、九岁的时候,读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感到震惊和兴奋,在电话里感叹道,我从来没有想过一本书能够这样写人的本质,这样写欲望,人真是一个悲剧动物啊。我听了哑口无言,同时也觉得骄傲——不是每个人的老妈读完《洛丽塔》都会有这样精辟的反应的。慢慢的,随着母亲失忆症的加深,我们的电话就越打越短,她一听到我的声音就问,你几时回来啊?聊了几句后她又会问,你几时回来啊?

母亲非常期待看见我,尤其是在她住院的时期。但是我在病房陪她的时候,她常说,你很忙的,快走吧,不要在这里把时间都浪费掉了。我会说,我就是来陪你的,没有工作。她又会突然为我担心,说,怎么会没有工作了呢?没有工作你怎么办?母亲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在为孩子着想。有一次,父亲交完一笔昂贵的治疗费用后,说起他在用哥哥的钱付日常生活费,本来神志恍惚的母亲突然睁开眼睛,严厉地说,你怎么可以用陈川的钱?我不要治病了,这样治疗一点意义也没有。父亲说,这是暂时的,我去了银行就会还给他的。她这才放心。

大约从八年前开始,母亲渐渐失忆,我就觉得在渐渐地失去她。人其实就是记忆和时间,这两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吃喝拉撒睡,供养着躯体,让记忆和时间有落脚的地方。老年性失忆是没得治的,我唯有多抽空回去探望她。母亲过85生日那天,我和哥哥都在上海陪她。我们知道她最喜欢唱苏联和美国的老歌,就在手机里放了音乐让她唱。母亲乐感很好,有一副美丽的歌喉,85岁仍然音准,英文和俄文的发音也字正腔圆。午饭的时候,她完全忘记了上午唱歌的事,但是那天她一直哼着那些调子,非常快乐。也许记忆里最后消失的就是感情和音乐。

音乐是母亲与记忆之间的纽带,只要有力气的时候她就不停地唱,二十年代的爱尔兰民歌、三四十年代的中美流行歌、五十年代的苏联歌、六七十年代的中国革命歌曲,她轮番唱。让我联想到美国电影里看到的,那些路边咖啡店、酒吧或者台球室里的老式点唱机,你投一枚硬币选一首歌,它就开始唱。有几次她跟我说,这支歌你会的,我们一起唱。我说,还是你唱我欣赏吧,我走音,太难听了。她说,这样正好,我们双重唱好了。她是个有幽默感的人。

我手机里面存有上百条母亲唱歌弹琴的录像。也许我一直在下意识地企图留住她,或者在为终将的失去做心理准备。

我打开母亲15年前钢琴演奏的录像,那是东方电视台《精彩老朋友》转播的一场钢琴比赛,评委是孔祥东,刘诗昆,陈刚,石叔诚和苏彬。初赛时母亲弹了《夜莺》,总分为99.256,决赛时她弹了《圣母颂》,总分为98.866,得了老年组的第一名。母亲没有为任何人表演,就跟在家里弹琴那样认真和虔诚,只为了自己和上帝,为了欣喜和净化。观众的掌声突然把她拉回现场,评委给分时她腼腆地笑了。那是我十分熟悉的表情,每次我夸奖她唱的好或者弹得好,她都会这样脸红地笑。最近有人问我对正在流行的“少女感”一词有什么想法,人们是指皮肤的光洁和皮下的胶原蛋白,可我一听到那个词,马上想到母亲,她那不可腐蚀的纯洁和真,比我见过的许多少女都更有“少女感”。

我为了了解母亲的失忆症,买了一本哥伦比亚大学脑神经专家写的《错乱的头脑》,我从书里得知母亲的失忆是大脑海马体的萎缩,而人的情绪产生于杏仁核——大脑的另一个部位部位。但是我更愿意想象,爱和音乐是储存在海马体、杏仁核以外的一个神秘地带,跟灵魂和梦在一起。我更愿想象母亲去了那个美丽的维度……

……近近远远的记忆围绕着我,像无数个萤火虫在黑夜里闪烁,每一只都是母亲的灵魂。

眼泪这么滚烫,文字这么苍白。

#如何评价张昊的花滑成就#
众所周知花样滑冰是一项技术难度与艺术表达并重的运动,哪一样在最终得分里都占有不可忽视的比例。可我国因为种种原因素来重技术而轻艺术,致使艺术表现力常常成为选手的短板,哪怕是申雪/赵宏博在早期也因为艺术表现力不足,虽有当时最高难度的技术,也只能当万年老二。后来他们和庞清/佟健凭借天赋、努力和特殊的经历在艺术表现上取得了突破,获得了裁判的认可,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而反观张丹/张昊组合,他们一直没取得这样的突破,一直是靠tes拉动pcs。当年中国三大双,他们是公认艺术表现力最差的一对。06年在都灵抛4大失误输给了托特米安妮娜/马列宁,可要是能正面刚赢人家用得着冒大险上抛4?就是因为刚不过,pcs差在那里,只好靠tes拉,才上了抛4,最后摔了也不是什么惊人的事,那枚银牌很大程度上靠张丹的坚持。说实话那年代制霸双人的是申雪/赵宏博,要是这一对没事儿的话托特米安妮娜/马列宁拍马也赶不上,可谁让赵宏博那年受伤了呢,最后不得不让张丹/张昊来承担夺金的重任。

张昊的技术特点:
有一说一
首先,他的外在条件不错。
双人滑这项运动,就托举、捻转和抛跳这些必须的技术动作而言,两人的体型差越大越有利,所以在冰场上,男伴普遍高大,女伴普遍娇小。像韩聪这样身高1米7左右的男伴实在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他和隋文静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
张昊身材高大,力量充足,这非常有利,他和彭程有非常漂亮的捻转4周,可见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其次,他这几年的稳定性不错。
之前跟张丹搭档的时候失误不少,跟彭程搭档的几年基本没掉过链子,而彭程的单跳老是出问题。当年她可是因为单跳好才跟张昊搭档的。据庞清佟健的解说,她平时训练时表现是不错的,就是比赛时总是出错。这更多地是因为彭程的心理问题。她跟张昊搭档的时候还是个籍籍无名的小选手,技术和心理都尚未成熟,骤然提升到中国队2号的位置,承受不住压力也是应有的。去年他们拿了世锦赛第4,我见过一篇采访,彭程说她赛后哭了,因为“老是有人说我不行,现在终于有人说我行了。”得个第4把人小姑娘高兴得,可见她平时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那他是不是某些人口中的世界最好男伴呢?
不是。
第一,他的抛跳技术并不十分可靠。
抛跳从直观来看,成不成就看女伴最后站没站稳,因此容易给人失误了都是女伴失误的印象。但事实上抛跳的力度、高度、速度、角度和轴心都是由男伴控制的,以上这些因素哪一项出问题都会导致失误,而且抛跳失误对女伴的身体是有损伤的,对男伴却基本没影响。
张昊身材高大,力量充足,抛成功了又高又远,质量是很高的,但他的技术却并不足以完全驾驭这样的力量。当年在都灵的那个抛4,一出手轴就歪了。这次世锦赛传得沸沸扬扬的抛跳动图,很明显看得出来力度和方向都有问题。就他那个抛法谁都站不住,而方向上的错误导致彭程摔倒了还撞挡板,更惨了。这样的失误还有脸怪女伴?
抛4现在属于最高难度的双人技术之一,世界范围内都是败的多成的少,但是像他这样多次摔得这么惨烈,对女伴伤害这么大的,我还没见过。
第二,艺术表现力不够。
这个前面说了,不再赘述。
第三,滑行一般。
这也算是历史遗留问题了,中国队历来不重视滑行。不光是双人,每一个项目都没出过滑行出色的选手,男单的闫涵是独一份的例外。张昊的滑行在中国队内算不错,但跟俄罗斯加拿大的优秀选手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第四,外形问题。
这也是经常被人吐槽的一点。虽然嘲笑他人外貌不可取,但谁都不能否认张昊和小了他十几岁的彭程外形气质差异巨大。陈滢戏称他们为“大叔萝莉组合”,这tm一点不好笑!单人选手选择音乐的余地相对大一些,而对双人和冰舞选手来说,一男一女站在冰面上,最好表达最常见的音乐主题还是爱情。有不少双人冰舞搭档最后成了cp,这项运动要求选手不是cp也至少要有cp感,而“大叔萝莉”在冰面上演绎爱情怎么看怎么不协调。
其实年龄差并不一定会导致不协调的问题。中国的另一对组合王雪涵/王磊也差了10岁,人家是这样的
彭程张昊是这样的
……
虽然嘲笑他人外貌不可取,但这是个客观问题,对吧?
更糟糕的是张昊这些年没有控制住体重,当年是85kg,今年是92.5kg,体型的增长加重了这个问题。
这是当年的张昊
这是现在的张昊
……
事实上他们这些年就没有特别好的节目,去年的自由滑还不错,据彭程说他们表现的是“一条蛇被魔法师控制,随他的动作起舞”,好吧其实我并没有看出来。这套节目编得还是挺讨巧的,尽量回避了这个问题。而彭程虽青涩,在这套节目中还是表现出了灵动的。但这样的选材终究是非主流,而且感染力有限。
于小雨/张昊组合的前景:
不好。
首先,张昊不要彭程的原因之一就是彭程发育了长高了嫌她重了。彭程当年刚选上的时候是156cm,38kg。这是最新的数据
这4年来长了4cm,5kg。
小雨的最新数据我没找到(百科上那是多少年前的了),但我找到了一张照片
右起第二个戴蓝色帽子的是小雨,正中间穿黑衣的是彭程。
……
你tm连彭程都嫌重还要举小雨?!换了小雨成绩要还不好那一定是因为小雨太重对吧!借口都找好了吧!之前张丹也说是发育了不要了,你tm只能hold住未发育的妹子也敢自称世界第一男伴?!
第二,彭程被抛弃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单跳不行。从过往表现来看小雨的单跳确实更为稳定。但是别忘了彭程当年可是因为单跳好才入选的,结果跟张昊搭档后出了心理问题,2a连续跳一次都没成过。
另外,下下个赛季就是奥运会了。按照国际惯例,新配对的组合至少要磨合2年才能出成绩。小雨不光被赶鸭子上架,而且是1年就要出成绩,她只会被逼得更紧。
第三,外形依然不匹配。
看看人家于金组合
不解释。
第四,艺术表现力还是低。
前面说了张昊艺术表现力低,像他这样的要想大幅提高艺术表现力只能找个强势女伴,而于小雨走的是温婉含蓄的路线,跟金扬相辅相成,在艺术表现上并无谁更强势突出。
事实上中国目前较为强势的女伴只有一个,那就是隋文静。当年张昊选伴纷纷扬扬,最后姚滨出来说了句“不拆成熟的大双”。当时成熟的大双有谁?除了庞清/佟健这种老资格就只有隋文静/韩聪了呀!没准儿人还真打算过拆隋韩!对此我只想说
韩聪比你好得多!
韩聪比你好得多!!
韩聪比你好得多得多!!!
最后,最最重要的原因,张昊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虽然他现在状态保持得还不错,但水平会一直走下坡路。他倒是想当赵宏博,却没有赵宏博的水平!人赵宏博是早就有实力夺金,但因为机缘巧合错过,而且正好那个奥运周期没有强力的对手,才在巅峰期已过的情况下夺冠。但张昊他从来就不是金牌选手!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技术难度不断增大,曾被中国队视为独门秘技的抛4捻4也陆续被外国选手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巅峰早过了的选手想搭个跟他完全不搭的小妹夺冠,那是做梦!做梦!!做梦!!!
最后,虽然我反对给张昊洗白,但我还是得说,这锅确实不该他一个人背。张昊固然令人憎恶,但他一个运动员,怎么可能想要谁就要谁,想拆谁就拆谁?背后必有人为他背书。
关于于金拆对的真实原因,人们也作出了各种假设。
有说派系斗争的,那整件事的背后推手就是姚滨。
有说是体制问题的,那该怪任洪国。
还有人爆料做决定的是双人组内部,矛头直指赵宏博。
令我伤心的是,事实的真相,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可以有和朋友们欢乐的时光,尽情的狂欢,但是也很爱自己一个人。我也不知道是好或是不好,每个人都有自我排解成长的方式,最终是开心的就好。
  • 3. 如果支持小Z请从本条博文链接进去加购物车和下单哦~[爱你]以后多多为你们带好价~[爱你]#鸟类大赏#编辑:忍冬这可能是最萌最萌的一只了哈哈今天向大家介绍的
  • 太感动了!!
  • 可我毕竟已经不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孩子了,凡是人总有取舍,你取了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舍弃了我,这只是你的选择而已。#虞书欣安慰宋昕冉#本科毕业寝室最后一次聚餐大家饭
  • 他再也受不了我了,在心累的晚上,他冷静的跟我说,我们还是当朋友吧,你要不要开始找房子了,我当下心如刀割,但却理智的说,好。我跟前男友常吵架,是因为我们价值观和认
  • 中国人脾胃弱,所以中国古代死人最多的瘟疫不是流感而是痢疾。中国人脾胃弱,所以中国古代死人最多的瘟疫不是流感而是痢疾。
  • 而冰块在不断加热的过程中,大多数会选择变成水蒸气,最终会消失的无影无踪.#studyaccount[超话]# 又是很久没发博了,说一下最近的情况吧 我们
  • 爸爸很爱我,只是我觉得对妈妈和对这个家庭缺少了些担当...让妈妈很累,也不能全怪爸爸,爸爸过的也很辛苦,从小就跟着奶奶,离开亲爸爸,一直都是靠着一个人,奶奶哪会
  • 在无锡队汇报病区仅有一例死亡病例的救治情况后,国家医疗救治组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杜斌教授对无锡队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赞扬。来之能战无锡硬核技术造福患
  • 当年欲说新词的自己 我没有保护到现在 在将来 可能不久 可能很久 希望没有人记得我深夜矫情对于追星,我从来都不想藏着掖着,他们都是我很重要的人,我还是都很喜欢,
  • 突然有一瞬间觉得外甥女并不像个1岁的小孩子,感觉就像我们同龄人一样,一起嘻嘻哈哈的分薯片吃~今天又是被她可爱到的一天~5.7今天什么都没干,开开心心划水一整天[
  • 佛祖因為慬得,所以慈悲,喧嘩吵鬧的紅塵鬧市,有誰能走對每一條人生的路口,將人生的意義和真締悉數領悟,有誰能持一把遮一生風雨傘,又有誰能永遠風光無限,看透世間辛酸
  • #刘宇宁新歌一边# ‖#刘宇宁断缘诀# ‖#摩登兄弟的棚妃们绝不认输[超话]#[羞嗒嗒] ♡o。.(✿ฺ。✿ฺ) 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 ✨ 滴过“血”的心
  • 我也很努力的生活怎么就把自己活成了这样。心里有温暖的人才能变得可爱,变得更好突然就是很累很累,很想很想觉得这是场梦只要努力睁开眼睛,就会醒来。
  • ​ ​​​​#融恋情感挽回#因为在这段感情里最熟悉你的人是他,你想要挽回对方,但是要是你在冷冻期间不做出任何的改变,那么相信你还是他心中令他失望的那个人。你要
  • 嗨这里嘉煜2020山东中考选手/努力日更学常/冲ssy混韩圈/防弹/世界第一锡吹/2020中考生/国际关系和法律选手/手帐菜鸟/文科脑性女追星:蛋初心/弹有团属
  • 可能就是我小侄女不停念叨着要来接我,见到我就无比兴奋,叽叽喳喳的在我耳边说着“小小姑,我们都好久没见了,你去我家好不好,你明天还会陪我的吧”的时候可能就是我小侄
  • 【吴东魁来甘肃考察捐赠公益事业】#人民慈善艺术家吴东魁##丹青绘宏图 大爱写人生#(中国兰州网5月6日讯)日前,全国著名国画家、鉴赏家、收藏家吴东魁莅临甘肃,对
  • !跟美肤仪走四步好好清理皮肤 宅在家里 躺了讷么几个月 哇..哭了 皮肤变糙了.. 还不是因为我懒 是它!
  • 虽然最近不断有听说你在好好工作但还是百闻抵不过一见啊是肖战啊我等了三个月的新鲜的呆桃啊肖战你每次的新动态都能激发出我罕见的正能量我现在前所未有的想要积极向上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