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E(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署名文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四重逻辑】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刚刚过去的2021年,世界新一轮科技大潮与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势如破竹。对于所有京东方人而言,2021年注定是进取之年,也是收获之年:京东方不仅夯实了显示领域的龙头地位,同时在物联网转型之路上保持着突飞猛进的态势。

28年发展实践证明,京东方的“小有成绩”源于两个坚持:

一方面,坚持创新、尊重技术,为自身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牵引力;另一方面,坚持转型变革,提升管理质量与运营效率,使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也正是围绕两个坚持,京东方在2021年的大道阔行中硕果累累:业绩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32.78亿元,同比增长72%,在多个细分市场保持全球领先;技术上,OLED实现全球标杆客户突破,LCD技术力持续领先;发布中国半导体显示领域首个技术品牌,开创“技术+品牌”双价值驱动新纪元;转型上,物联网创新实力不断提升,创新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基于“屏之物联”战略打造的全新组织架构和运营机制进一步聚焦优势,初露锋芒;品质上,京东方以接近满分的绝对优势,荣膺代表我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的中国质量奖;品牌上,首次跻身Brand Finance全球品牌价值500强,品牌定位全面升级,品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可以说,上述成长进步具有鲜明的京东方基因,很多人好奇这样的“基因”如何推动京东方成长?我想,答案可归结为京东方高质量发展的四重逻辑:

第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领先逻辑。1998年,京东方明确提出“进军液晶显示领域”的战略抉择,并在此后破解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少屏困局,引领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突飞猛进。 如今,京东方发明专利申请量、首发新产品覆盖率、出货量等多方面均遥遥领先于同业,累计可使用专利数量超7万件。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京东方在“破”、“立”、“升”三个层面的决心与行动:

破,京东方敢于找方向、树信心。例如,研发团队在真空显示的基础上,敢于选择半导体显示作为业务转型的突破口,一路创新:从CRT到TFT-LCD,从TFT-LCD到OLED,从显示龙头再到物联网转型,行稳致远。

立,京东方勇于在新领域加速度,立旗帜。例如,京东方创造性提出“开放两端,芯屏气/器和”、 “屏之物联”物联网转型战略,落地卓有成效。

升,京东方勤于优化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管理和运营质量。例如,京东方积极推进内部产线升级迭代,制定了“首发、独供、小众”的产品转型战略并成功实施。

事实证明,时刻保持创新意识,用研发寻求突破,用匠心拥抱市场,京东方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价值才能得以显现。

第二,品质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精进逻辑。京东方自创立起就提出以“团队、速度、品质”为核心的企业基本价值理念。今年,京东方在物联网转型战略指导下,通过推进数字化变革等一系列举措,企业管理品质和运营效率迈上新台阶。

从技术上看“质”,京东方秉持“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建立起确保三十年领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基础/前瞻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产品开发相结合,实现短、中、长、远期协同创新;

从生产上看“质”,京东方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通过落实“决策智能化、场景信息化、工厂自动化”等关键举措,落实全生命产品周期理念。

从生态上看“质”,京东方将质量管理延伸到供应商,与上下游产业链共享京东方质量管理的方法论和实践论体系,推动产业生态链的发展。

正是得益于对“质”的坚持与积累,京东方才具有今天管理体系更加完整、生产更加高效、品牌影响力更加深远、产品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发展态势。

第三,价值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进取逻辑。振臂翱翔28年的京东方,或许飞的不算最快,却飞到行业领先。如今,京东方人在“创新进取、正道经营”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在多个细分行业均表现优异。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京东方正式对外发布中国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首个技术品牌,引导半导体显示产业从过去唯规模、产能论,到以技术和品牌价值为参照,不仅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开创了“技术+品牌”双价值驱动的新纪元。

第四,物联网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变革逻辑。要更好地发挥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转化,不是简单地完成市场预期,而是在尊重企业发展规律、产业规律的基础上,用变革激发自身成长活力,用科学的行动成就企业发展新格局。

2021年,京东方发布“屏之物联”战略,明确企业的目标为全球物联网创新企业,京东方物联网转型进入攻坚阶段。

谋定而后动,知力而有得。京东方通过确立“1+4+N”事业发展架构,明确企业发展的策源地、赛道和着力点;横向整合“显示器件-智慧终端-系统方案”三层业务,以此实现向物联网转型的价值延伸;纵向整合“市场-研发-生产-销售”等内部能力,由此实现端到端的运行效率提升和在一个细分行业的话语权。

“屏之物联”战略是京东方通过物联网转型实践总结出来的未来发展核心指导方针。其核心意义在于,京东方以客户为导向,在充分激发企业自身能力和资源优势整合的同时,加速核心能力成长和新兴市场开拓,开启京东方高质量高速增长的物联网创新发展新纪元。“屏之物联”这碗“米饭”需要更多的“海藻”、“三文鱼”式的创新应用,才能发挥出物联网这道“寿司”的美味。

如今的京东方,已经牢牢占据了全球显示器件的头把交椅,全球出货量占比高达25%以上,在手机、电脑、平板等各个细分领域均位列全球第一。数字化大潮下智能终端爆棚式发展,为京东方提供了施展“智能显示+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厨艺”空间。

而“屏即平台、屏即系统”的产业生态就是京东方施展“厨艺”的载体,其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于,京东方通过给屏集成更多功能、将屏置入更多场景、赋予屏更多的出货形态,让屏融入各个细分市场和应用场景,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实现数字化时代“屏即终端”的用户感知革命,重塑价值增长模式。

从“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龙头”迈向“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创新企业”,京东方笃信,只有通过客户导向,不断创新,用科技服务大众,改变人们的生活,方能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的成绩催生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承载新的使命!

2022年,我们因梦而行,因势而变,因光而成,我们将以“创新引领、数字驱动、深耕物联、高质增长”为工作方针,在不断践行物联网转型中谱写发展新篇:将显示技术与其他新兴技术相融合,确保未来30年技术持续领先,同时在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方面持续创新;围绕“数字驱动”持续推进数字化变革,实现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的双提升;贯彻落实“屏之物联”发展战略,坚持以“深耕物联”为主线,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数字化变革,实现长期稳定高质量增长。https://t.cn/A6J24fVd

【蚌埠:高平台起跳 跑出创新加速度】

创新,是刻进蚌埠发展基因的密码;而创新平台建设,则是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力。目前,我市共有(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00家,其中国家级平台11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数居全省第3,皖北第1。

有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大平台,在“政府主导、联盟共建、校企合作、企业自建”等不同形式的运行模式下,创新资源不断向平台集聚,平台的科研能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走进创新平台,源源涌动的创新活力扑面而来。在这里,感受科技的魅力,与未来对话。

做玻璃行业领头羊
“世界第一”诞生在蚌埠

玻璃,不仅薄如蝉翼,还能卷成一束,在室内光线下也能发电……不止晶莹剔透,更能变化万千。从石英砂到硅基新材料,科技彰显巨大力量,创新造就无限可能。走进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的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犹如置身玻璃的博物馆。

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玻璃行业批准建设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彭寿带领下,研发团队围绕高品质浮法玻璃、节能减排技术、玻璃功能膜材料设计和镀制技术、玻璃新材料、特种玻璃技术5个方向开展前沿、共性、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站在行业前沿,推动浮法玻璃工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去年一年,实验室共承担科研任务64项,其中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6项;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特别在电子信息显示用超薄玻璃、药用玻璃、特种粉体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实验室薄膜技术所副所长李刚颇为自豪地介绍,“十三五”期间实验室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包括高世代电子玻璃基板和盖板核心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玻璃熔窑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减排技术及工程示范等。

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技术攻关,世界最薄0.12毫米触控玻璃、世界领先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5代浮法液晶玻璃基板等一系列“中国首创、世界第一”的创新成果先后在蚌埠落地。“看到这几个小药瓶吗,别看小,技术含量可不低。”李刚告诉记者,这是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疫苗专用。而过去,这种玻璃只能依靠进口。依托不断完善的科研与产业融合机制,技术成熟后直接走出实验室形成产业化,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语境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宠儿。

有实验室做坚强后盾,不久前,由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获批组建,成为“十四五”期间首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全国唯一的玻璃新材料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如何将平台作用发挥到最大?“共享”是答案之一。“实验室几十台仪器设备全部开放共享。”李刚介绍,创新中心以“公司+联盟”形式运营管理,汇聚80家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和生产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测试验证、中试孵化等,完成了玻璃新材料的全产业链和创新链覆盖,以期形成跨领域、小核心、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

“争取通过5到10年时间,打造世界一流的玻璃新材料协同创新平台,成为国家级创新中心的标杆,助力我国玻璃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作为“掌门人”的彭寿掷地有声。

小身材有大能量
微电子领域有大作为

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点火发射,随后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

神舟飞天,万众瞩目。在绝大多数人注意不到的地方,兵器214所提供的3款关键核心器件——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电路、直流有刷电机驱动电路和舱内压力传感器正默默发挥着作用。“第一款电路负责调整飞船太阳能帆板的角度和充放电调节,是电力保障的关键;第二款电路类似于自动锁,在对接过程中自动捕捉、对准、锁紧闭合机构;第三款电路像人的神经末梢,精准测量和反映舱内压力,为航天员提供生命系统支持。”214所工艺二部主任臧子昂拿着比火柴盒还小的电路解释说,别看这么小的微电子器件,要经过千万次的试验检验,能抵抗太空环境的超强辐射、强压力、高真空,始终保持稳定的参数,才能以“万无一失”来回应“苍穹之问”。

这三款器件,都属于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传感器。作为多学科交叉技术,综合性、创新性强,一直以来是各个国家必争的科技高地,此前一直是被国外垄断的高新技术。

“这个像化妆镜一样的就是承载着芯片的‘硅晶圆’,里面含有几百个芯片,每个芯片都能成为一个系统的‘大脑’。”214所MEMS技术副总师张胜兵说起研究成果来,如数家珍。依托兵器214所建立的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奔着解决MEMS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瓶颈而去,意在打通MEMS核心芯片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推动我国产业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

有214所6英寸体硅工艺技术平台做“试验场”,目前已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套完整的MEMS工艺体系,成功研制了包括惯性传感、光执行、环境感知在内的10余款MEMS产品,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其中,高性能惯性MEMS传感器已达战术级,性能领先行业3-5年;光MEMS微镜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难题。还有去年年初,仅用20天就成功研发了MEMS红外温度传感器,一年之内批量生产了5000万只,为“抗疫”特别是复工复产争取了宝贵时间。

如今,该实验室已经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的MEMS核心芯片研发、制造中心和人才聚集、培养基地,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实验室成立以来争取国家级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项目经费超过5亿元。特别是谋划争取到8英寸微系统工艺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2亿元,为实验室建设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张胜兵告诉记者,围绕MEMS技术的纵深发展,工程实验室紧跟行业发展前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每年完成横向合作项目30余项,与业内知名高校、研究所以及龙头企业开展紧密协作,共同开发孵化产品。目前已孵化的产品包含MEMS惯性、光、气体、温度、压力等传感器,服务机构30余家,在国内处于前列。

电子测试测量“国家队”
重大工程显身手

仪器仪表被称为科学研究的先行者,工业生产的倍增器。而电子测试测量和元器件技术水平则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作为电子测试测量的“国家队”,中电科40、41所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唯一的电子测试技术和机电元器件专业研究所,从事微波/毫米波、光电、通信、基础通用类电子测试技术和互连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迄今为止,完成了1600多项纵向科研任务,创造了130多项“中国第一”,在电子测试测量和元器件研发中跻身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大飞机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十三五’期间,40、41所共有30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40、41所副所长王健形容,只有不断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成为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力量。

为此,40、41所构建了“1+5+N”的研发体系——形成“技术、产品、标准、知识产权、项目”5大体系;紧跟前沿技术制订N个专项计划,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着力攻关。数字是最直观的说明:“十三五”期间,该所共取得科技成果200余项;获各类科技奖100多项,包括国家科技奖3项、国防科技奖18项、省部级科技奖30余项。尤其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11项目技术成果得到转化,在5G通信基站、终端、物联网和核心网四大产业链核心环节得到广泛应用。

事实上,这些研究成果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它们仿佛“千里眼”、“顺风耳”,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与保障——未来的智慧家庭,就可能用上40、41所研发的可燃气体报警、红外探测防盗、漏水报警等各种装置。该所孵化养殖设备、火灾报警系统、新能源电子、医疗电子等产品,早已在国内打响了知名度,部分产品还打入了国际市场。仅智慧养殖系统,就覆盖了全国70%的大型禽类养殖场。

“比如这套设备,在架桥铺路的时候可以同步安装。一旦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像山体滑坡、地震,系统就能发出预警,比‘千里眼’都灵光。”采访中,王健指着一套模型告诉记者,这叫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关键技术,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所里的“代表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招”。有平台助力,蚌埠的科创力量高位起跳,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凸显关键力量。

来源:蚌埠日报

随着消费群体逐渐年轻化,除了在智能化、电动化下功夫外,汽车的外观造型也是一大亮点。而跨界设计在汽车界由来已久,宝马X6、奥迪Q3轿跑、奔驰GLE均掀起了一股浪潮,大众汽车也不例外。

作为一款轿跑SUV,途观X自2020年底上市以来一直以颜值和驾控作为它的强项,而这也是途观X最吸引当下年轻人的优势,其上市11年不仅创造了累计销量超230万辆的传奇。

图片

应该说,途观X来自于途观,但是也脱胎于途观,其对于大众SUV家族阵营而言如同一股清流。大众用X系列给出了答案:“X代表了未知和挑战”,它将SUV车型和Coupe车型两者的设计风格融为一体,动感有型。

近日,《汽车年轮》受邀对2021款途观X进行了深度试驾,而给笔者最大的感受便是,当第一眼看到,明显跳脱出我们一直以来看到的大众外观,在外观设计方面把细节把控得更精细。特别是换装的新标整个看起来有种简明清新的风格,而在试驾前,当得知途观X全系采用EA888发动机和7速双离合的动力组合,这也给了笔者很高的期待。

图片

就外观来说,因为网络报道比较多,此处就不过多赘述了,但值得说明的是,途观X配备了IQ Light智能矩阵式LED前大灯,这也是上汽大众第一次采用这种设计。它可以根据路况实时调整大灯内灯珠的照射角度,最核心的就是你既可以看清楚路面,又不会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省去了自己反复打开远光和关闭的操作。

图片

此次途观X的设计采用了LED贯穿式尾灯,这是大众系车型第一次采用这样的尾灯设计,同样的设计理念也出现在奥迪、保时捷等豪华品牌上。贯穿式尾灯在夜间行车的时候识别度相当高,行车安全性也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图片

作为一款轿跑SUV车型,途观X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为4764/1859/1628mm,轴距与途观L同步,为2791mm。后排头部空间采用了一个掏空的设计,这也使得后排乘客并不会感到压抑,2791mm的轴距让后排腿部空间极为宽敞,接近三拳的空间让乘客能够轻松躺。

在轿跑SUV领域,途观X的设计已经非常协调了,溜背线条看上去非常流畅,也更能够深得年轻人的好感。其全新配备了20吋超大对瀑式五辐铝合金轮毂,营造出更动感的俯冲式效果。而途观X整体与车身同色的酷黑内饰以及彩色缝线,提高质感的同时颇有几分战斗气息。

图片

后备箱空间就不可避免的受到掀背造型的影响,不过好在后备箱开口够大、所以日常生活中,相信这个容量还是够用的,就算是偶尔遇到个大件,它的后排座椅也可以比例放倒。

坐进车内,变化最大的还是全新的三辐方向盘,银色的外框塑造了钻石切割般的效果,多功能按键也采用了触控式,并带有一些震动反馈。

方向盘中的logo也采用了大众最新的扁平数字化的设计,确实视觉效果舒服很多。

图片

音响系统为豪华品牌常用哈曼卡顿,10声道的空间立体感表现不错,重低音效果明显,也非常适合年轻人喜欢听的摇滚乐。

图片

但是就智能化的阵营液晶晶屏使用方面,会更对年轻消费者的胃口,10.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与9.2英寸的全触控式中控屏幕虽然不算太大,但在大众系中绝对是独占鳌头。其中10.3英寸全数字液晶仪表显示效果非常细腻,内容丰富而且还支持全屏显示地图,在使用导航的时候,视线不再需要偏转到中控液晶屏上。其音响系统也是采用行业之最,这是上汽大众第一次与这款世界顶级音响品牌的合作。坐在车内,通过全触摸式方向盘来控制影音系统时,这款带10扬声器的车载音响,将会带来豪华的听觉感受。

图片

途观X用9.2英寸智能多媒体交互系统取代了传统中控,更简约更科技。空调面板也采用Glass Design全触控式面板设计,只需手指轻触即可完成空调温度的设置与调节。

图片

动力方面,途观X采用了2.0T发动机,有高低功率两种调校。330TSI车型最大功率186马力,峰值扭矩320N·m。380TSI最大功率220马力,峰值扭矩350N·m,变速箱均匹配了7速双离合。4 Motion四驱系统日常状态下以95:5分配动力,也算作全时四驱,但动力分配传递的响应速度要远高于适时四驱结构。常规驾驶模式下转速会保持在1500rpm左右,需要加速时只需深踩油门,便能即刻感受到这220马力的强劲动力。

由于此次试驾车型是高配版380TSI,动力表现就还不错,尤其是油门踏板的初段非常灵敏,对于油门的响应非常及时。变速箱也几乎感受不到顿挫,与发动机的匹配也比几年前成熟许多。

图片

在底盘滤震方面的表现途观X则与途观L区别不大,悬架的初段行程非常的细腻柔软,以舒适性为主,而到后段则表现的更加有韧性,在过弯时提供足够的支撑。值得强调的是,在试驾过程中,途观X动力输出较为平顺,整体感受是偏家用,舒适型的,当然,动力表现还是很强劲的,基本上我想要的表现它都可以达到,超车很轻松,整个过程中,我觉得它的悬架调教也是以舒适为主,在过减速带的时候,整个车身的颠簸过滤得十分到位,不愧是"德味"调校,这个风格我喜欢。

总体而言,反观途观X和途观L的几万元差价,毕竟还增加了如此多实惠的配置——更大尺寸的轮毂和轮胎,更丰富的主动安全驾驶功能,以及方向盘加热、矩阵式大灯、自适应远近光、30色氛围灯……再算上哈曼卡顿10扬声器,可谓是“真香”!

在整个市场都处于上升趋势,所以大众在基于途观如此成功的市场口碑和平台上,没有理由不推出途观X这样一款Coupe SUV,并且在途观X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化设计,出色空间表现,丰富的互联接口,都为这款王牌SUV增加了更多而选择维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砂锅鱼头豆腐#美食分享##不可辜负的美食[超话]##不可辜负的美食##美食[超话]# 1.今天我用的是草鱼头,洗净用到一面切开,鱼头按扁2.锅里放适量油,油热以
  • #王者荣耀[超话]#我是跟你双排你一句都不夸的废物中单是保不住人的笨蛋瑶瑶是不会大闪开团的牛魔是跟不上你节奏的明世隐是不敢过塔的刘禅我真的希望自己是个王者十几星
  • ⭐点 留学免费评估任何问题都可以私信小语老师哦~新型人工突触可用于高度扩展的类脑计算 据最新一期美国化学会期刊《应用材料与界面》报道,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 s
  • 中煤华晋集团有限公司王家岭矿年生产能力600万吨,井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和运城市河津市境内。中煤华晋集团有限公司王家岭矿年生产能力600万吨,井田位于山西省
  • 当我被志愿者从面粉厂中拿走并捐往上海的那一刻起,我作为最普通的面粉,也被赋予了一种叫做爱的温度和情感。而如今已经48岁的她也再婚嫁给了一名富豪,从气质与魅力上看
  •   唵ong 穆mu 帝di 莎suo 诃he ( 咒语七遍 )  如果你是下午和晚上施食的念 :  汝等鬼神众,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愿生西
  • 我就想到了画这组贴纸,选择用东北话结合漫画的形式去展示,更能代表东北的地方特色。我就想到了画这组贴纸,选择用东北话结合漫画的形式去展示,更能代表东北的地方特色。
  • 11:不要被获利的血液冲昏头脑,要知道,天下最难的就是如何持续获利,一旦赚到钱你就会希望赚到更多的钱,一定要认真复盘,是运气还是实力,稳定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才是
  • 不过话说回来,谭咏麟的防疫意识是真的强,在爬山过程中始终戴着口罩,关键戴得还两个,里白外黑,虽说样子看上去怪怪的,但防护效果毋庸置疑。当然,有不少人会提出质疑,
  • 在这个网络中,“未来种子”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作物品种的“图书馆”也是一个创新中心,它将利用基因组学、大数据、机器人、无人机和人工智能来加速开发适应
  • 库里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光标,应该能找到你喜欢的,找不到的话你还可以自己上传[送花花]图12是其中部分截图,图345是我自己设置的巴斯光年的效果[送花花]借这个
  • #蓝焰突击#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蓝焰突击》这剧很走心,没有浮夸的情节,也没有浮夸的台词,李溪成从一个热心助人的市井小民成长为一
  • 这款专业祛斑,美白,轻松应对各种斑~ ​✿✿✿❀✿❀✿❀✿❀✿✿✿✿✿✿ [最右]拍三件! 休宁凯个人cover曲《》3⃣️天收听量破百万权威榜单高位上榜目前早
  • FM104综合广播《空中服务网》[抱拳]老板电器招聘:西津渡厨源体验馆,现招聘西点师一名,要求会熟练的制作蛋糕及各种常规西点,性格外向有一定互动能力,并对烘焙兴
  • 我想,一定是更好的人吧…… 岁月的痕迹,不会磨灭,只会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刻画出不同层次的酸甜苦辣 这一口酸涩,下一口说不定就甜了呢~ 我存在的世界,
  • 兜兜虫、刀镡、漂浮灵等路线都熟。。
  • 谷雨过后再无寒,人间芳菲已向暖~~~[心][心][心] #今日金平湖#刚刚过去的一周,平湖经历了晴晴雨雨,气温也坐了趟过山车,新的一周我市晴多雨少,工作日的气温
  • 笔杆也很有重量,上手不会抖,新手也不会翻车~#谢可寅[超话]# #谢可寅亲爱的小孩# #谢可寅董帆# ‼️团/建/预/告‼️今晚!【4.23 20:00 —
  • #杭州JULIE软装设计##设计美学##室内设计# 悠远的一缕唐风,荒芜了离人的思念;盈盈水湄间,温温晓梦泛涟漪,展一卷书墨,花影里将繁华沉寂。执笔一阕秋词的
  • (记者王念、闫祥岭、张昕怡)(新华每日电讯 神州风物)要说最近播出的电视剧虽然多,但真正好看的没几部,尤其是现在很多的流量明星主演,大多都是一些甜宠剧,或者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