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如来赞叹品第六
 尔时,世尊,举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

出大音声.普告,诸佛世界,一切诸菩萨,摩诃萨.及天、龙、鬼、神、人、非人等。

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

吾,灭度后.汝,等,诸菩萨大士.及天龙鬼神等.广作方便.卫护是经.令一切众生,证涅槃乐。

  说是语已.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普广.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见世尊,赞叹,地藏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大威神德.

唯愿世尊,为未来世,末法众生.宣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诸天龙八部.及未来世众生.顶受佛语。

  尔时,世尊,告,普广菩萨,及四众等.谛听谛听.吾,当为汝略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福德之事。普广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

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

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胶、漆、铜、铁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华香、饮食、衣服、缯彩、幢旛、钱、宝物等供养。

是善女人.尽此一报女身.百千万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况复受。

除非,慈愿力故.要受女身.度脱众生.承斯供养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万劫不受女身。

  复次,普广.若有女人.厌是丑陋.多疾病者.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

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

是丑陋女人.如不厌女身.即百千万亿生中.

常为王女.乃及王妃.宰辅大姓.大长者女.端正受生.诸相圆满。

由志心故.瞻礼地藏菩萨.获福如是。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

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

  复次,普广.未来世中.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

或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
或露齿笑.或背面非.或劝人共非.
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讥毁者。
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过是劫已.方受饿鬼。

又经千劫.复受畜生。
又经千劫.方得人身。
纵受人身.贫穷下贱.
诸根不具.多被恶业来结其心。不久之间.复堕恶道。

是故,普广.讥毁他人供养.尚获此报.何况别生恶见毁灭。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

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

或多魇寐、共鬼神游。

日月岁深.转复尪瘵.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

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

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

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

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

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

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

所受果报.必获大利。

是故,普广.若见有人读诵是经.乃至一念赞叹是经.或恭敬者。

汝须百千方便.劝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来、现在千万亿,不可思议功德。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

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
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
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

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

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

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

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萨名.可满万遍。

如是等人.尽此报后.千万生中.常生尊贵.更不经三恶道苦。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

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晚读诵,此不可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

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

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

能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

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

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是故,普广.当知,地藏菩萨,有如是等。

不可说,百千万亿。大威神力.利益之事。

阎浮众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缘。

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

  尔时,普广菩萨,闻佛如来,称扬赞叹,
地藏菩萨已.胡跪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议神力.及大誓愿力.为未来众生,遣知利益.故问如来.唯然顶受。

世尊.当何名此经.使我云何流布。

  佛告普广.此经有三名.

一名地藏本愿.

亦名地藏本行.

亦名地藏本誓力经。

缘此菩萨.久远劫来.发大重愿.利益众生.是故汝等.依愿流布。

  普广闻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视频引伸出来想说的:中国严密防控奥密克戎,造成了中国的疫情迟迟得不到结束,你们的生活看不到恢复的希望,你们的国家做错了。视频的数据很高,评论区也一片赞同,我努力
  • 也算是巧合,昨天一个人吃了超大一桶麻辣烫,商家还放了两双筷子,一边吃一边看脱口秀大会,结果另一个同事看到还拍给我说说我看起来很孤独,哈哈哈(我脑子里想的是孤独的
  • 人一生下就会哭,笑是后来才学会的。还能冲动,表示你还对生活有激情,总是冲动,表示你还不懂生活。
  • 安娜年纪轻轻就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这对应的是周蓉与冯化成的忘年恋。安娜是个情感丰富,性格热烈的女子,这也是周蓉的性格。
  • #SAM美妆肌地##ReVive丽肤再生##ReVive##丽肤再生##ReVive光采再生活肤霜新生光采版##ReVive光采再生活肤霜##光采再生活肤霜新
  • 《Beautiful Part 3》在2021MAMA首次公开后不断有粉丝要求发布音源,为答谢广大粉丝的支持和声援,WANNA ONE最终决定了推出这首歌的音源
  • 几乎留存于每个潮州人的记忆中亦或是谈起令人流连忘返的景点牌坊街居其一它是潮州鲜活的历史图册每座牌坊都深藏着故事是功德表彰 亦或是赞扬俊才……记载着的辉煌风采不
  • 4⃣TheLast Day邓莽子火锅——好又来酸辣粉——长江索道——南山一棵树依旧选择火锅解决温饱问题,看了很多小红书推荐,都是猴老三和洋马儿火锅,但是也有负
  • 上片写旅途中的思念,东风日暖,春色宜人,古道绵绵,思念悠长,而且,对于相爱的人来说,这思念是相互的。此情此情,更加深了羁旅之人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想必此刻,她也
  • 匈奴自古都是汉政权的仇敌,汉文帝刘恒巧妙布阵,化解长安的险情,并且励精图治,开创文景之治,使国家开始强盛,②-2桥面的控制不是让人一味地隔岸观火,陈旧黢黑的守护
  • 3、以个人交易体系而言,我最喜欢的就是消费白马蓝筹股,也是普通散户可以把握的,因为你去一趟小区的小卖部,或者超市,能看到它们的产品,一直在销量,那么大概就没有恶
  •   饶医师的到来,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依托省地共建“医联体”这个平台,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人才共享等手段,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就医难题。 
  • 图中是我与处理升级投诉客服的沟通记录,依旧是不给我达不到下架程度的理由,还让我去找法务!21年完全放飞自我,嗯就是这样,每天坐在图书馆或者宿舍学学这想想那。
  • ✨养生壶入手了那肯定少不了各种养生茶,养生汤了,不想自己搭配,入手了食色食味奇妙能量茶,五个口味:竹蔗小甜汤、桂圆红枣枸杞茶、赤小豆薏米茶、人暖花开茶、玫瑰荷叶
  • 放生的功德杀生损功德,所以放生的真谛便是要劝告世人勿杀生,停止杀生,进而放生,以此来累积福报。此法离言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文字,无字经是真经,佛菩萨为度化
  • 最喜欢第七季,Gallagher一家永远是打不死的小强;最爱Ian,我的Mickey,我的Gallavich,我永远的痛;最感慨:Debbie的孩子都快能打酱油
  • #撒米[超话]#她不想忘记了 她的名她不想胆怯了 失去爱的勇气她吟唱着真心的字句找到自己 面对世界 她们跳着圆舞曲✨ •┈┈┈┈┈┈┈୨୧┈┈┈┈┈┈┈·@
  • 我想说的是萌新朋友们,这个游戏的魅力很多来源于遇到各种朋友,玩不懂可以探索,可以找大佬带带,随便d到的关系不是每个都可靠。其实我一直不明白监护人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 酒店大堂“百鸟归巢”的设计,它象征着一代代岭南人在世界各地拼搏、进取,有成就后不忘家乡、荣耀而归的感怀精神。倾听优美动人的音乐,或是与同伴畅谈欢笑,放松身心,在
  • ”人们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盲目羡慕别人的风景。”人们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盲目羡慕别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