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之论坛[超话]#几千年来,佛教界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通过方便法门来明心见性。而佛2500年前的教诲,是要通过明心见性以后,入佛知佛见,带果行因,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再通过无量的方便法门,来圆满究竟佛。《楞严经》:“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楞严经》明明告诉我们:“身心本不相代."从事相上修是修行人的悲哀。佛是圆满的大觉悟者,阿难是佛的堂弟弟,阿难自己不觉悟,佛待他再好,也没有办法让阿难成佛。佛不度人,唯人自度。佛力大不过众生的业力,业力大不过众生的愿力。佛法是心法,心法是妙法,妙法不可思议。《楞严经》1--3卷是让我们见性,四卷是让我们明心。如果说七处征心是破妄识,那么十番现见则是显真。破妄则能了知一切皆是虚妄不实,显真则能了知还有一个万象丛中见到共性(也就是真空之性)的事实。当我们了知虚妄相在世间法找不到来龙去脉不真实的当下,虚妄就是真实,真妄不二,性相一如。

十番显见:
1,显见是心。借盲者有见,而灯同眼,直指见性,是心非眼。
2,显见不动。借客不住而尘动摇,显见性常住不动。
3,显见不灭。借色身变而观河之见不改,显见性不生不灭。
4,显见不失。借首尾相换而随臂之手不失,显见性不增不减。
5,显见无还。借尘象可还可择,说明见性无择,显见性不还。
6,显见不杂,借一切现象种种差殊,显见性与物不杂。
7,显见性无碍。借方圆器具限量,见精超限量,显见性自在无碍。
8,显见不分,借祗陀林及诸物象,显见性非即非离物。
9,显见超情,借外道真我,显见性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10,显见离见。借小乘所计眼等四缘,显见性离见。《楞严经》告诉我们,眼见耳闻身受的都不是真的,真正能见的是心。无手不成拳,无眼能成见,相有明暗,见无明暗。明暗有生有灭,见无生无灭,见性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尤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我们的见性无形无相,但它确实存在,虽然它存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当我们眼见手掌的时候,心见的是拳头。见不见之见,才是真见。能见的是心而非眼,我们往往认为眼见耳闻身受的都是真的,这都是我们的同分妄见。众生之所以在六道轮回的根源,是由于两种颠倒分别妄见,一种是别业妄见,一种是同分妄见。《楞严经》讲:真心没有大小方园是非好坏长短明暗,没有一切的千差万别之相,但它可以显现无量的万法万相。“真心本无迷悟,但能显迷显悟。迷本无根,悟非生迷。觉迷迷灭,知迷即悟。”“借假修真真亦假,执有执空空非空,非空非有真道理,显空显有妙无穷。”《楞严经》第四卷,给我们讲述了人生宇宙的真相。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山河大地是怎么来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四科七大)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万法都是当人当下,一个心,一个念的变现。何为变现?识为用故变,心为体故现,万变皆心现,因现故有变,以现解释变,以变观照现,悟心因变现。无论怎么变现,台前众角色,幕后一个人。

圆顿大法,把握万有,活在当下。相的当下就是性的显现。性的当下就是相的本体。性相一如,体用不二。你果真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万法都是同一个如来藏性,就是见性。你知道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万法都是一个心的变现,万法都是一个自己,就是明心。明心见性以后,全性启修,全修在修,这就是观世音菩萨讲的“从闻思修,入三摩提”。文殊菩萨讲的:“归元性无二。”《楞严经》告诉我们:“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意思就就是说,在没有明心见性之前,虽然你能背诵行持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如同恒河沙那么多的清净妙理,只能成就邪法。佛讲这一段经典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在没有明白一心三藏之前,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方便法,不能成就。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正如法华经所讲:“惟有一乘法,余二则非真”,要我们悟后起修,全修在性。一旦我们明白如来藏一心三藏,当下三藏十二经典,所有的方便法,所有的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都是究竟法,都是《法华经》《楞严经》!佛法就是这么妙。

请看下面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妙法莲华经,收藏好慢慢看,受益无穷,功德无量,生生世世大解脱,大法难闻,人生难得,请珍惜自己的法身慧命,阿弥陀佛
 
1⃣️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
▶️ https://t.cn/AirBtAxl
2⃣️ 《如是我闻真实义》
▶️ https://t.cn/AiruH8Be
3⃣️ 《法华经讲记》
▶️ https://t.cn/AidGMiar
4⃣️ 《楞严经讲记》
▶️ https://t.cn/AirTZGI0
5⃣️ 《心经讲记》
▶️ https://t.cn/Aid2SH9l
6⃣️ 《阿弥陀经讲记》
▶️ https://t.cn/AidGXt8P[/cp]

王琪CCTV3《非常6+1》特别节目—小不点听我说20211101(四)

王琪:太受伤了这个……
管彤:刚才谁建议他选大冒险来着?
绿泡泡:那个坏人……
(包胡尔查左顾右盼)
王琪:我心里有数了……
绿泡泡:好,第2轮,请选择!
王琪:我选择真心话!哈哈哈~
管彤:谁要出这个真心话的题,请举手!
王琪:都举手了!
魔术师傅琰东:你跟你说,同行会欺负你的,咱俩不是同行,真的,你要相信我!
王琪:但是魔术师不净骗人吗?魔术师傅琰东:魔术师的心是真的!
王琪:包叔你说!你小心翼翼的呢……
包胡尔查:对,你真的选我选对了,哥一点儿都不坑你,我这个问题特别的简单,就是,有人托我给您带个话!让你听一听,让你看一看,他跟你讲几句话……

(屏幕打出刘和刚的视频画面)
刘和刚: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歌唱演员刘和刚,今天我要给著名歌手王琪,爆个料!就在今年2021年央视春晚的那天,说好了演完春晚了,一起吃饭……结果王琪唱完歌,溜了……王琪,你可欠我一顿饭哦……今天当着大家的面,王琪你实话实说,你是不是火了之后,不拿哥们儿当朋友了?不拿豆包当干粮了,是不是?

王琪:刚哥说这话说的……太吓人了!
包胡尔查:和刚跟我说,这不够意思,说好了,他就跑了……到底怎么回事儿?
王琪:因为我跟刚哥,我跟刚哥很早就认识……
绿泡泡:你们怎么认识的?
王琪:我们俩也是网友,哈哈哈~
绿泡泡:你骗谁呢?真的吗?网友啊?
管彤:怎么讲?

王琪:去年疫情来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演出了,然后在家待着,挺没事的,然后都直播,好多歌手都直播……然后,我们俩就互相关注了一下,然后我们直播只就连唛聊天来着,就这样认识了……后来又经过很多演出,经常能遇到……然后春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很熟了……他说这个,弟弟,你在前面唱啊,唱完后你别走,你等我,我在后边,然后结束以后,你跟哥回家,让你嫂子包饺子,咱们一起吃年夜饭,确实是有这么回事……但是我心里的想法是,大年三十,人家一家人团团圆圆吃饺子,然后你去一个陌生人(家里),然后,我觉得会破坏人家的氛围……我是一个特别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的这样一个人,所以,演完我就偷偷的一个人走了……

管彤:包叔,这要是你的话,怎么样处理呢?
包胡尔查:跟你没关系,和刚的事儿,和刚的问题!一定是和刚不够热情!我邀请,我告诉你,王琪那天肯定不会回宾馆,肯定跟我我回家!

管彤:我觉得你现场给那个演示一下,如果是你,你的热情应该怎么样的表达出来,才能够打动被邀请的对象?好不好?

包胡尔查:我跟你讲,这个,来,我到你跟前了是吧?
绿泡泡:好,此时此刻,现在这里就是我们的春晚的候播厅!

包胡尔查:弟弟,你这演完了,待会啊,哥演出,哥知道啊,你这大老远来了之后,今天也不回家了,是吧?你住在宾馆……呆会儿,你唱完了之后,等我唱完了之后,咱一块回家,你嫂子包的饺子馅,然后知道你是东北爱吃啊,又是XX蛋,又是锅包肉,又是酸菜馅的,我给你讲啊,全都做好了!知道你不爱麻烦人,是不是?兄弟是不爱麻烦人的,但是你真的别给我添麻烦,你要不去,我告诉你,你嫂子可跟我一起,给你送宾馆去,那可太麻烦了!而且啊,待会儿,你拿着我手机,马上我就该唱了,你拿着我手机,我唱完下来,咱们等着,待会儿琰东了,也快,我后面就是他的节目,咱俩一起跟他见证完奇迹的出现之后,咱仨一块到我家,吃点小饭,喝点小酒,行不行?明天一早,送你到高铁,行不行?兄弟!
绿泡泡:我觉得这个是,太有诚意了!而且很有效的一个邀请的方式,手机放你那儿,他也走不了……

管彤:确实很有效果!并且不能再聊了,再聊恐怕有可能要耽误直播了……哈哈哈哈~
包胡尔查:我上台了,我就……
绿泡泡:要这么邀请……

资深媒体人张春蔚老师:假如说我给和刚一个建议是什么?我们家孩子,还等着你给发红包呢!你要走了,我孩子的红包到哪里去?就是要给他有责任,你请别人的时候,如何让自己的主动更加有效果呢?就要替他安排工作!就要让他说,哎,来我们家啊,然后呢,这个陪我爸喝个茶,然后呢,陪我奶奶讲个故事,然后,给我们家小孩发个红包……可能王琪就会觉得,我有责任!这个时候,邀请就容易成功了!

王琪:这个说得太好了!
管彤:被邀请的人,也很自然……
绿泡泡:对,你看,我那么被需要,我肯定得去啊!所以您放心,再到北京来演出,我们邀请您,都会给你一个责任!
王琪:如果这样,我给刚哥唱首歌吧,刚哥,这个,以后如果你再叫我吃饭,你等我,我一定去!我站着等你三千年,我请你吃饭就行!

(老师深情演绎《站着等你三千年》……)

在王琪老师写的那么多首歌里,《站着等你三千年》是我最喜欢的一首!一首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写尽了多少哀愁与泪水……人在天涯,心在咫尺……缱绻一份回忆,氤氲一枺柔情……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占据心头,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这天籁之音……

《站着等你三千年》描绘了一段亘古不变、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王琪老师舞台上的演绎,动作、表情全部到位!台风超帅!王琪老师用他凄美浑厚的嗓音,深入骨髓的深情演绎,唱出了生离死别的伤感……情真真,意切切,声凄凄,泪涟涟……唱得撕心裂肺,歌声深入骨髓……颤音颤得我心都碎了……实在是太感人了!太好听了!

人生自古谁无情,情到深处天地动,人间多少绝唱千古颂……若无真情无绝唱,情海无惊波涛凶,风流淹没红尘中……红楼梦中梦难醒,千古绝唱千古情……自古红颜多薄命,有情总被无情伤……千古绝唱谁人听,千古绝唱唱到今……

胡杨,铮铮铁骨,千年屹立,万年不倒……三千年的烈日燃灼,三千年的风沙扫荡,三千年的寒流摧残……一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首。如果有来生,我愿化作胡杨,守候您千年……

(未完待续……)

人大教授发声:农村没有李子柒,却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注:以下皆来自教授刘守英文章。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01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02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03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04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后面虽然也在其他圈认识了人,但是感觉后面退圈后关系就越来越淡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允悲][允悲][允悲][允悲]全职语c都是我初一认识的,现在都大二马上大三了,时
  • 除此以外,在赢家时装(赣州)有限公司,由全程智能化系统打造的一套设计、生产流程,让高档服装线上私人订制走近百姓身边;50万件、60万件、70万件……在江西脉动智
  • 两人在恋爱期间,刚大学毕业的张歆艺在王志飞的帮助下出演了很多剧,小有名气。 相比较于演艺事业,王志飞的感情问题关注度更高,因为她的前女友是张歆艺。
  • 《佛说无量寿经》:18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往生礼赞》: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
  • 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梦想,让梦想的星光指引着我们走出落漠,走出惆怅,带着我们走进自己的理想最近做梦总会梦到以前想做但是都没做的事,那种自由自在酣畅淋漓做自己想做的
  • 希望荣耀在这块不要掉链子,持续做好#南周数读# 【#今日起上海逐步恢复开行进京列车#】铁路上海站通告:今日起,上海地区逐步恢复开行进京列车。具体开行列车时刻如下
  • 因为凑单,今年非常热销红遍豆组的红皮书[哈哈]比较可惜的是狗东的霍比特人没有送地图,只有 宝出版社旗舰店有送,价格一直坚挺在148[困]但是我二十几块买下了原价
  • 于是,即将迈向20岁的他对自己唱:总会有一片海,适合我去看看。于是,即将迈向20岁的他对自己唱:总会有一片海,适合我去看看。
  • 可以说,这次中国6G在受到美国大范围制裁的情况下仍然登顶,实在是大快人心!这很好地说明了:美国手段用尽,也没能阻止中国6G登顶。
  • "HC→CL“我们的辰会长,在2021年接受了哥哥们所有的抱怨辛苦了,2022年也要幸福!谢谢温暖得想着我们,明年也拜托了”HC回转风机厂家今天来帮助
  • 她知道自己是“弱能的弱势者”没能力把握能帮刘学洲要回公道她没放弃外甥 私下帮忙唐山官场地震,她拿上身份证握紧拳头精准出击 机会来了,她要一次性咬死所有帮凶这种要
  • ”7、“风停在窗边嘱咐你要热爱这个世界”8、“我并不需要用恋爱来证明青春的存在”9、“虽然你很新鲜,但家里的菜更顺口”10、“尊重所有声音,但只成为自己”11、
  • 深夜紧急看完怪奇物语第四季最后两集哭成傻狗…编剧如果没有第五季给Eddie正名我真的会很难过,他背了一整季的黑锅最后用一段在逆世界的重金属摇滚拯救了霍金斯,他绝
  • #檀健次 粉丝手机#明明就是无奈的大扑棱蛾子断章取义的人你安的什么心啊[抓狂]作为粉丝最能感受到檀健次的温柔,粉丝名一周年给我们唱“刻在我心底的名字”说“我们可
  •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人的鼻子挺直有肉,鼻头丰圆,善根宽阔高挺,鼻孔隐而不露,则说明此人财运较旺,生活富裕,衣食无忧,还具备自行投资创业的能力。4、田宅宫丰隆 善积
  • [挤眼][挤眼]因为巴蜀风味的酸辣豆花就好加点醋,相濡以沫的夫妻应该是最懂“醋意”的调和,二仙桥这家开了四十年的豆花凉面夫妻店可以传承两代人,用的工艺和工具都上
  • 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先生的病也没有起色,有一天太太终于心生怀疑,心想我这样信佛,尤其自从先生生病以后,拜佛更虔诚,这一辈子也这么相信佛菩萨,也常做布施,难道佛菩
  • 只要没有跌破80°之前,都可以视为“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涨再上涨,会构建绝对优势的“超高涨势”的涨幅,而且上涨的速度与幅度会超出很多经验值想像,只会让您想不到,
  • 贝姨和李渣的日常[兔子]九张图就只有第六张加了滤镜(她写了七个字就只有欢字好看[吃瓜])万象城的灯光太温柔了[羞嗒嗒]我们恰巧碰上万圣节活动,超多可爱的小朋友[
  • 石家庄以后将会是改善房的天下,那些普通二手房将很难有机会卖出去。石家庄楼市这几年都没有怎么发展,二环内也没有多好优质的楼盘,这让石家庄的改善型购房者想买房都没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