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奥秘》万“相”丛生一一人体三十一部位奥秘之七至十二章节

文/君子道杨善君

中华神秘的相学文化,对人体外貌做了透彻的分析。通过对人体的外貌特征,精辟分解出许多“相术”方法和观点。

相学认为,人同天地,相合五行。同分南北东西,同定形神格局;欲知其人贵贱,先观眉目,次观唇。要定其人荣枯,先察形神,后察色神。

相学认为,人体共有外象三十一部,每部各成一“相”,处处有玄机。

七:人之项,可观长短细圆。

相学认为,人之项,上载六阳魁首,下通百谷五脏,不可不相。古人之法,只有相喉,没有相项之论。项者,一身之主,岂可不相?

凡女相,项圆长为妙,而男则不同,瘦者项欲长,胖者项欲短:瘦人项短,三十前后犯难,胖人项长,四十左右难伸;凡项者,一忌结喉,二忌浮筋,三忌露骨,四忌动气,有此四者,皆贫穷之相。瘦人结喉,不过困守,胖人结喉,浪死他州。相书有云:“皮急内浮又结喉,半生辛苦走他州。血枯若露双者,四五十载寿必休”。又有书曰:“项圆皮厚有重纹,定是聪明俊秀人。而背两肩来济遇,管教白屋出公卿”。所以,人之项,头纵圆项若细,难言寿康,项有重纹为项条,主寿福双全,一生不招凶恶。

八:人之背,阴阳二道,不可不定平高。

相学认为,人之背,不可背陷成坑胸露骨,否则家中无隔宿之粮。背欲高而欲平,肩欲阔而不欲耸。《广鉴集》有云:“背有三甲,腹有三壬”(三甲即背字,三壬即垂字),衣食丰足,富贵荣华。

凡胸宜阔不宜窄小,胸上有亳为忌,软者不可以。心窝深陷,为人心事奸邪;背若成坑,至老无粮并寿促。水形土形背宜高,木形背宜平。常言说,好面不如好身胸,背乃一身之主。相书有云:“阳空阴没亦同途,背为阴,胸为阳,阳不可空,阴不可露”。在这点上,相学与中医观点不近相同。

九:人之乳,为后裔根苗,最宜黑大方圆坚挺。

相学认为,人之乳不宜小。金木水火土四形,宜皮土厚,如皮薄乳必薄皮。实乳必实,乳头朝上,养子必成,儿康体健;乳头朝下,养子如泥,性弱体衰;乳头圆挺富,乳头方挺子贵;乳头缩小,子难养。乳白色不起,难言子息。妇人宜黑大为妙,小者子少,大者子多,乳方子贵,乳网子富,黑若坚挺亳且美,子贵孙荣福寿康。

十:人之脐腹,内包五脏,外道关隘。

相学认为:人之脐腹,乃百脉之隘,脐宜深,腹宜厚,皮宜实,骨宜正;脐近上主智,近下主愚,深者主福禄,浅者主贫穷,宽大容理,名播千里。脐中黑子腹垂,乃做朝郎,脐小又平,劳累辛苦。相书有云“腹垂下,脐近上,天然衣禄长。腹近上,脐朝下,老来多孤伤。”凡腹宜上小下大,忌上大下小。腹乃五脏之外表,宜宽大忌窄小。居上者智,居下者愚,此理人间少人知。

凡妇人,脐乃子之根,乳乃子之苗;凡妊子在腹必红黑,女在腹中必凸出,若八九月脐,又许生男。凡妇人不论肥瘦,有一分深得一子,半寸深得五子。脐方大为好,小则难问子息,纵生不是夭就是贫。脐内生毫,生子必秀,腹皮宽大,必得贵子。凡脐小腰偏,腹小薄皮急,难有面相可取。

十一:人之臂,乃后成之相,可见兴衰祸福。

相学认为,少年无臂,凡事无成,田园难守,破祖离宗。老来无臀,困苦辛劳,妻失子丟,奔波红尘。瘦人无臂,多学少成,一生无运,四九归阴。肥人无臂,刮锅洗盆,孤独寂寞。故此,臀宜开阔宽大,不宜尖娇。

相书有云:“胸凹臀娇,父子不和”。女人犯之,凶狠之妇。专论妇诀曰:“腰小臂娇脐欠深,不做奴婢就孤贫。若是乳头如再白,一生孤独莫需论”。

凡端庄之女,宜胸宽不宜凸,宜腰圆不宜细,乳宜黑又宜白,脐宜深不宜浅,发宜黑不宜黄,肉宜细不宜滑,肩宜圆不宜耸,背宜高不宜陷,面宜圆不宜尖,眼宜细不宜圆。此乃总诀之论,如犯之,绝非从一而终之人。此非百分之百,但十有九之皆准。

十二:人之股肱,主一身之本,人生规模。

相学认为,腕包脚肚为股肱,主人生之本,不可无包。

相书有云“股肱无包最是凶。”也就是说屁股太平小。相术有说,肥瘦大小,男女老幼,但有方好。术者曰“小儿无股,三六归伤,大人无股,贫困泛常,妇人无股,定白眼狠,瘦人无股,败走他乡,肥人无股,后运难量。”如女相犯之,或亦无根本,就是少儿郎。

相学之秘,主以数术为基,但乃含精义于内。窥厥奥旨,微而显,我而博,其术发现吉凶悔吝之秘,其理在于言语威仪之表,其数取于乘除加折之法。其意在于劝善惩恶之机。

古人曰:“相有定而心无定,心无定相亦无定。以集阴骘,则福未来而气先转,以做恶孽,则祸将至而色已更。”相由心生,变化无常,如能弃恶从善,自可易凶为吉。此为相之主旨。
(今载六部,余者下节分解)谢谢!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海佐尼亚说:“我不会回NBA,我也没有得到尊重,在我看来,NBA更像表演而不是比赛。我自己就想‘没有对勒布朗不敬,但一个像卢卡(东契奇)那样的球员就那么难防?
  • Expert RAW 专家访谈录 当谈到想要专业的精度和日常的轻松时,Galaxy S22 是三星迄今为止最强大的工具,每次都能拍摄出令人惊叹的照片。它适合每一
  • 纪录片通过十节玉琮来源的争论,拉开了研究三星堆和其它文化交融互动的序幕,以纹饰的演化为突破口,三星堆和1900公里外的良渚文化产生了遥远的交集,这说明,早在四五
  • 记忆较为深刻的是,有一次母亲三年未归家,我对她的陌生程度达到顶峰——再见面时死活不肯喊她“妈妈”。那几年我对父母是有怨言的,母亲每次归家都会想要抱着我。
  • 2007年进入诺华制药,担任肿瘤领域部分产品的医学负责人,负责若干肿瘤产品在中国及亚太其他地区的临床研究及申报上市。2019年7月加入恒瑞医药,任子公司副总经理
  • 明明他就很好嘛,我真的很爱他,很想跟他在一起很久,他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他觉得昨天说话态度不对,真的无语,为什么有这么好的男的一下就不焦虑了我好爱杨安,我想跟他结婚
  • #田岛芽瑠[超话]# 毕业致成员书简:山下エミリー 220305 mail 标题:エミリーへ エミリーがニコニコしてると私まで嬉しくなる。 顔面最強女子です。
  • 之前看了太多公知、殖人、神蛆,我都是以这些玩意作为“极端”的标准的,相比之下我现在看到的这些女网友就不算极端了。一家以盈利性质的好公司和一座虔诚信仰的寺庙本身就
  • 不清楚都可以问或评论查询 ​​​现在机构的坑是越来越多了!最近在盘点的资质问题,又一批qu道被被刷掉了,算是一个好消息[doge] 济南韩氏李慧灿,张向飞
  • #如果你可以# “去往2023”虽然很想回到他们仨刚出道时,那时就能陪着他们一起好好的再把之前都路走一遍,可是来时的路走得太艰辛了,一路上有嘲笑、有谩骂、太多的
  • 这难道不会增加大家的时间成本吗?坐标虹口区方舱,广粤路上,没有热水,到处都是垃圾灰尘,对本身就需要肺部调养的无症状患者完全没好处,我们愿意配合国家政策方舱隔离,
  • そして是非沢山聴いてください#SKE48 #心にFlower #idol22/03/12 insトーク会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idol #niceclaup2
  • 呜呼,听琴一曲终入定,五内铭衣各出俊。呜呼,听琴一曲终入定,五内铭衣各出俊。
  • 但是Vivi 改变了刘畊宏的观念,她觉得小孩长得太快,一件衣服没怎么穿就穿不下,又浪费又不环保,所以她让自己的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从泡芙到老三一直如此。泡芙穿上
  • ” 莺歌儿睁眼就落泪,先拉住要起身的魏婶,干涸的嘴唇里跌出几个沙哑的声,“别…” “怎么了? 她心里一样的又气又疼,莺歌儿在这躺了多久,书房的灯就亮了多久
  • #光与夜之恋[超话]# 【4月14日停服维护说明】亲爱的设计师:为了给设计师们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光启市将于4月14日(周四)00:00进行预计5小时的停服维护
  • 4.百年峥嵘岁月,多少跌宕起伏,多少惊心动魄,但为了民族复兴的理想,为了共同的信仰,为了这些至高无上的价值,一个又一个英雄,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瘅精
  • 当郝劭文人气逐渐下滑时,他的父母并未在意,原因很简单,他们始终没有让孩子进军娱乐圈的想法。不过那时郝劭文年纪轻轻,哪里会注意自己今后的发展,只知道一味接戏拍戏,
  • 但真的很意外,他居然会记得两年前的赌约…… 话说应该是高二的时候吧,我信誓旦旦地找泽可兄打赌,(也是回家路上太无聊了,实在没事可做) 赌高考谁考的高,输的人请
  • 愿即发愿、誓愿,为大愿力,也就是树大理想,表白诉求。这指世间万物,虽然本质空,但是,现在分析察验之,又是显现有的,如笔,如墨,如男人,如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