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原文
  唐佛陀多罗译
  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心]文殊师利菩萨章[心]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法王,[心]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心]。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心]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心],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心]空实无华,病者妄执[心],[太阳]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太阳]。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心]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心]。
  善男子,[心]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心]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心]知虚空者,即空华相[心],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心]。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
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译文[快乐糖][快乐糖][快乐糖]
[微风]圆觉经译文
序分
  本经的法义,是我本人亲身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听说的。
  那时,佛修行得入神通大光明藏,正定安住不惑,一切是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光明交映炳著,安住不坏不失。这是诸位众生追求的清净觉悟境界,在这个境界中,身心寂灭不妄,平等涅槃不虚。佛所证得的这个境界,实际是遍布一切处,它摆脱了生死二道,随顺迎合了涅槃正道。就是在这个境界中,才可以显现出佛国净土。其时,聚集在佛周围的大菩萨摩诃萨,总数约有十万人。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十二大士,在十万人中坐在上席,并率诸眷属一起入于心定安住的境界,他们和佛一样,都在法会上正定安住。
[心]文殊菩萨章[心]
  在这次法会上,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离座而起,用最尊贵的礼仪,即五体投地、用自己的头顶来触及佛的脚面,尔后起立右转,绕佛三圈,又长跪在佛前双手合掌,对佛乞请说:“大慈大悲的世尊,祈愿您为来参加法会的诸位弟子宣说如来清净因地法的修持,以及菩萨在大乘修行中怎样发清净心,远离诸种无明妄心,以使未来末世的芸芸众生在追求大乘境界的修行活动中,不至于堕于不正确的见解。”文殊师利菩萨说完后,再次五体投地向佛祖致礼,反复三次,以表示弟子的虔诚之请。
  文殊师利菩萨礼佛启请完毕后,这时,佛即开口对他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修行法,为将来末世的一切众生乞求大乘正道,使他们能得到正法的修持之道,没有烦恼,没有过失,不至于堕入不正确的邪见之中。那么,现在你就仔细地听着,我将为你们演说这一根本大法。
  文殊师利菩萨听佛将要亲自说法,觉得自己能奉承而得佛的教诲,内心充满欢喜。十万与会大众顿时鸦雀无声、默默地开始听佛说法。
 [太阳][太阳][太阳]佛说道:善男子们[心]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它的名字叫做圆觉。它能流出不受污染,不妄不变,圆寂空性的一切清净佛性以及成佛的觉悟,它还能流出修持的最高境界——涅槃的智慧和由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的根本方法——波罗蜜[心],并依此来教诲授受菩萨行的修持者。一切如来的本起因地,即如来生起的最初的觉悟心地,无不依靠的是圆满遍照的清净觉悟的相状,这样才是永远断除无明,从而成就佛果之道。
  什么是无明呢?善男子!一切众生本来没有生死,由于因缘所生万法,所以无有无始,只因认识上的种种颠倒,就像迷途的人一样,分不清四方,东奔西窜,寻找出路。[心]颠倒表现在虚妄的执着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合成了自己的身体,又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识与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俗之境所缘的幻影妄执为自己的心相,[心]正如有眼疾的人眼里幻见空中有花,看见月亮有重影就认为有两个月亮一样。善男子!空中实际上并无花可言,这只是病人的妄心幻执而已。由于有了这种妄心幻执的认识,进而不但把迷惑的空花当作虚空的自性或本质,而且还看不出产生空花认识的错误根源何在。所以,[心]若执空花为实有,则必定要轮转于生死之中[心]这便是无明。善男子![心]这种无明没有自己的实在自相,只是一种虚幻的存在或认识,就像做梦的人一样,梦中见物以为是有,醒来时空无一物,全然没有任何所得。又如空花是在虚空中消失的,谁也不能说出它有固定的消失之处。为什么呢?因为它本来就空幻不实,本来就没有生处[心]
  一切众生都是处于无生之中,但他们却妄见有生有灭,因此就轮转于生死之中,而不得解脱。善男子![心]像如来那样因地修行获得圆满觉悟的人,必定掌握了空花无实的认识,因而他就不会在生死中轮转,也不会让身心受生死轮转的束缚[心]这不是因为他刻意造作施以作用而决定的,而是他本身具备的那种圆照清净的空无自性或性质所决定的。所以,[心]达到了觉悟的人,和虚空一样能够体认虚空,体认了虚空的人,就体现了空花无实之相[心]这是一种既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又不能用智慧来观照,而且不管是有抑或是无都被排遣掉的境界。到了这个程度,就可以称为净觉随顺,即主体的心和心外的客观环境两者都被忘掉,进入了一种虚空的境界,随心运行而无有障碍。[心]为什么呢?因为虚空的性质是恒常不动的,本来就属空寂。[心]有情数[心]的如来藏一心中既无生起,亦无可灭,自然也不会有知见可言;[心]非情数的法界性[心]则究竟虚空圆满,遍处十方。所以它们被称为“因地法修行”。诸位菩萨将这种修行法运用于大乘行的实践中则发起清净心,末世的众生也依照此法修行就不会再堕于不正确的偏见里了。
  世尊宣说完后,为了再强调他的上述教法,于是又用偈语总结道: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心]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花,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心]。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心]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心]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微风]
#文殊大讲堂##圆觉经#

6月15日

如果没有认识见的话,即没有修持中所应护持之方便。因此,首先认识本觉非常重要。而此本觉呢,既不是从别处找来的,也不是前所未有而新生的,而是与自己本来就未曾离开的俱生本智,此即是“直指自性本觉第一要”。 ——老宁

第二要 获得唯一确断
而后无论散与住。 如是,在受持了第一要以后,于修持的阶段,住也是法身的本来面目,散也为原始本智之妙力。不论是散还是住,不管怎样都知道在觉空无生之自性上放松的话,那么,修或不修,不论住于何种状态,都不会外弛于本觉之外。
——老宁

如此,在安住之时,依于不悦意之境,所生起的瞋恚与瞋恨等分别念;依于悦意之境,而生起的贪心等分别念;或是心中生起的快乐和舒适之显境;以及心中生起的不快或痛苦的显境等等,应该知道,这一切所生之分别念,皆为本觉法身之种种显相,皆为本觉法身之妙力与幻化。了知以后,则“不舍五毒当下转为五智”之窍诀是非常重要的。 ——老宁

《小窗幽记》中说:
“辩不如讷,语不如默。”
生活中,
人们常常用“能言善辩”来形容一个人才思敏捷,
口齿伶俐。
实际上,
如果一个人遇事好争论,
逢人辩输赢,
既受不得半分委屈,
又容不下一丝伤害,
终究会令人敬而远之。
有道是:
真诚者寡言,
虚伪者多辩。
一个人行得端,
坐得正,
走得稳,
毋需多辩,
一切自在人心,
时间自有分晓。
有位禅师,
他曾独自在山中修行数十年。
回到寺院后,
依旧不住寮房,
每晚到大殿的佛像前静坐念经。
一天早课,
寺中的监院突然发现,
大殿功德箱内的钱款不翼而飞。
一时间,
钱款被盗的事情寺内人尽皆知。
僧众们你一言我一语,
不约而同地将怀疑的目光,
投向了禅师。
毕竟,
他不在寺中的这些年,
一切安然无恙。
面对闲言碎语,
禅师始终心平气和,
他照旧吃饭睡觉,
到大殿内打坐念经,
从未替自己辩解分毫。
就这样过了7日,
一直静默的住持揭开了谜底。
原来,
功德款根本没有丢失,
而是住持想借此考验禅师,
看看他在山中闭关清修的10多年,
究竟历练到了怎样的境界。
真相大白后,
僧众们无不为禅师的沉静大气所叹服。
古人云: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真正的智者,
从不活在别人的嘴里,
只活在自己的心里。
因为,
自己的人生,
只能靠自己来定义。
有些事情,
与人争辩,
未必解释得清,
针锋相对,
只会自寻烦恼。
有句话说得好:
清白不需自证,
是非自有天知。
为人,
要有不较真的智慧;
处世,
要有能受屈的成熟。
人活一世,
是非易生,
口德难修,
不如为而不争,
清心养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后来,张含韵才知道,买个是酸菜坛子,而且是她爸爸结婚那年,她奶奶从老家带过去的老盐水,用那个坛子泡出来的酸菜,特别干净清新,这也是她为什么那么爱吃酸菜的原因。
  • 愿你是狂澜也是没人能扑灭的火花————虽然知道明天大概率是刀子但是还是很期待呀希望我们亲爱的表嫂土拨鼠夫能在直播中给我们带来快乐吧哈哈哈哈还有llb直播和综艺[
  • 文案在优秀~~都不及最好的生活,就是忙有所值,闲有所趣[一起加油][一起加油]都辛苦了优秀的人真多 辛苦了优秀的人让人最暖心 辛苦了优秀的祖国故事让人最暖心
  • 烟雨陆浑 坐了船吃了鱼后要去船长推荐的湿地公园,据说可以到河堤游玩,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入口,索性就把车停到路边,在一个少有车辆的停车场玩飞盘打羽毛球️,有三拨游人
  • 17岁那年,刚进大学遇见了你,是我这辈子最好的回忆,一直后悔当初自己太过倔强不肯回头,错过了最好的你,直到现在知道结婚了有了孩子,我还是孤身一人,不知道还在期待
  • 【青岛地铁三期首批开工线路全速推进:2号线二期、5号线、7号线二期有新进展】2号线二期、5号线、7号线二期多个车站展开主体施工,绿迁、管迁、调流路等前期工作提速
  • 今天啊 从江苏寄过来的小可爱走了一半的路就打道回府了[悲伤],虽然好期待好期待可是没有办法。 又及,见了阿勒泰的秋才能瞬间读懂"金秋"二
  • 这里还有钠离子电池的另一个特点:由于锂会与铝箔发生反应引起合金化,因此锂离子电池负极必须使用耐还原的铜作为集电体,而铜的密度是铝的三倍多,增加了电池的重量同时提
  • #刘诗诗一念关山# lss #刘诗诗任如意# “我希望每一次的角色都有所突破,像李思雨,我会努力把她演出来,至于观众理不理解、接不接受,那可能是我不太能够掌控的
  • 记得9月份刚去工作单位报道,正好赶上发工资,第一次觉得零花钱好多,于是中秋节的时候买了好多月饼和水果,回到家以后我父亲对我说“你好像一个暴发户”我说“是的,这是
  •   女命“克夫”的几种常见类型:婚姻宫坐伤官者(如出生日干支为甲午、乙巳、庚子、辛亥),配偶身体不好、婚姻不顺利,如这个伤官又为忌神,会更加严重,伤官弱而有制会
  • 【【【余景天tony】山河错落,你是人间星光】_ “很荣幸能陪你走过这样一段路 以后不管你是大红大紫 还是泯然众人我都记得 我见证过你眼里有光 并且认为前路有光
  • 只有经历了生命的陵谷沧桑,才会发现: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当我们真正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 再见了北京,再见了北京的亲人们,我还会再来的,和儿子爸妈一起,我爱你们,祝好。当然也给孩子买东西啦[哈哈] 希望这些话能有机会亲口告诉我的爸妈,我的弟弟。
  • 话再漂亮,说不到心上,也是枉然;情意再浓,不懂珍惜,也是徒劳。人若累了,就停一停脚步,看看自然,赏赏风景;心若苦了,就歇一歇心灵,沐沐阳光,嗅嗅芳香;情若倦了,
  • 。。
  • 小小打工人的快乐上班碎片~[兔子]上班两周啦,很感恩遇到了很好的领导和同事,也接触到了从未接触的新事物,新奇伴随着紧张一起,有事的时候认真做事,没事的时候认真摸
  •     人生岁月匆匆,经历万千,静也好,闹也好,悲也罢,喜也罢,叹息、忧伤,终是被一个情字所牵绊,爱情,友情,亲情,情有所盼,情有所依,只是能让这牵绊的心在匆匆
  • (小郑子)你是我一眼万年,喜欢的女演员,从楚雨荨到现在你一直在成长,粉丝也在成长,你是老大(版圈老大)请你恢复元气好不好,都在等着,盼着你回来,不管你适不适合做
  • 其实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陈美丽对自己的身世产生怀疑,她觉得父母那么丑,自己那么漂亮,就认为不是父母亲生的,她想去做亲子鉴定,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陈美丽见母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