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录出)

眼识云何﹖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如眼识,如是乃至意识应知亦尔。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别差别应知。此于欲界具足六种,色界唯四,无色界唯一。待续

注:*眼识~五事毗婆沙论下十七页云:眼识云何?谓依眼根者:显眼识所依。各了别色者:显眼识所缘。复次谓依眼根者:说眼识因。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因眼缘色,眼识得生。问:眼与眼识,为何等因?答:此为依因。譬如大种、与所造色、为依因义。各了别者:说眼识相。识以了别为其相故。此中意说:依眼缘色,有了别相,名为眼识。广说乃至依意缘法,有了别相;名为意识。问:何不但说谓依眼根等,或不但说各了别色等?答:若随说一;义不成故。谓若但说依眼根等;则彼相应受等诸法、亦依眼根等;应名眼等识。若复但说各了别色等;既有意识,亦了别色等:则应意识名眼等识。然此中说依眼根等,遮能了别色等意识。复说各能了别色等,遮眼等识相应受等。问:眼色及作意为缘生眼识。何故但说眼识非余?答:眼根胜故。如舞染书。眼不共故,如其种芽。眼所依故。如鼓声等。眼邻近故。如说觉支。

*【参考资料】种子识~世亲释二卷十页云:一切种子、复有六义。剎那灭者:谓二种子、皆生无间,定灭坏故。所以者何?不应常法为种子体。以一切时、其性如本,无差别故。言俱有者:谓非过去,亦非未来,亦非相离,得为种子。何以故?若于此时种子有;即于尔时果生故。恒随转应知者:谓阿赖耶识、乃至治生,外法种子、乃至根住,或乃至熟。言决定者:谓此种子、各别决定;不从一切,一切得生。从此物种,还生此物。待众缘者:谓此种子、待自众缘,方能生果;非一切时、能生一切。若于是处是时,遇自众缘;即于此处此时自果得生。唯能引自果者:谓自种子、但引自果。如阿赖耶识种子,唯能引生阿赖耶识。如稻谷等、唯能引生稻谷等果。无性释二卷十四页云:此二种子、六种差别法差别故。剎那灭者:生已无间,即灭坏故。无有常住、得成种子。于一切时,无差别故。虽剎那灭;然非已灭。何者俱有?已灭生果、不应理故。如死鸡鸣。是故应许种子与果、俱时而住。以此与果、不相违故。如莲华根、虽复俱有;然非一二三剎那住。犹如电光。何者应知此恒随转?剎那转转、经于多时、恒随转故。所以者何?其根损益、枝等同故。若恒随转,非许少分乐为种子;何因缘故,不从一切,一切俱生?为避此难,故说决定。虽恒随转;以诸种子、功能定故;不从一切,一切俱生。虽尔;何故不一切时常能生果?为避此失,言待众缘。非一切时会遇众缘,故无过失。今此种子、是谁种子?答:此问言:唯能引自果。所言唯者,若于此时,能生自果;即于尔时,说名种子。种与有种,并无始故。由此唯言,遮相续等为种子体。如所说种子法、不相应故。要待所熏能熏相应,种与有种、其性方立。

*色界唯四~瑜伽五十四卷九页云:复次色界中无现香味。然有彼界。何以故?此二皆是段食摄故。由无此二,鼻舌二识亦无。此就现行说;非就界说。*~俱舍论二卷三页云:色界所系,唯十四种。除香味境,及鼻舌识。除香味者,段食性故。离段食欲,方得生彼。除鼻舌识,无所缘故。若尔;触界于彼应无。如香味境,段食性故。彼所有触,非段食性。若尔;香味类亦应然。香味离食,无别受用。触有别用;持根衣等。彼离食欲,香味无用。有根衣等,故触非无。有余师说:住此依彼静虑等至,见色闻声;轻安俱起,有殊胜触,摄益于身。是故此三,生彼静虑,犹相随逐。香味不尔。故在彼无。

*【参考资料】大毗婆沙论七十二卷三页云:问:眼界、眼识界、为必同系?为亦有异系耶?答:如是三种、或有同系,或有异系。云何同系:谓生欲界,以欲界眼、见欲界色时,彼欲界眼、欲界色、生欲界眼识。即彼以初静虑眼、见初静虑色时,彼初静虑眼、初静虑色、生初静虑眼识。若生初静虑、以初静虑眼、见初静虑色时,彼初静虑眼、初静虑色、生初静虑眼识。是名同系。云何异系?谓生欲界,以初静虑眼、见欲界色时,彼初静虑眼、欲界色、生初静虑眼识。即彼以第二静虑眼、见欲界色时,彼第二静虑眼、欲界色、生初静虑眼识。见初静虑色时,彼第二静虑眼初静虑色、生初静虑眼识。见第二静虑色时,彼第二静虑眼、第二静虑色、生初静虑眼识。如彼广说。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录出)

眼识云何﹖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如眼识,如是乃至意识应知亦尔。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别差别应知。此于欲界具足六种,色界唯四,无色界唯一。待续

注:*眼识~五事毗婆沙论下十七页云:眼识云何?谓依眼根者:显眼识所依。各了别色者:显眼识所缘。复次谓依眼根者:说眼识因。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因眼缘色,眼识得生。问:眼与眼识,为何等因?答:此为依因。譬如大种、与所造色、为依因义。各了别者:说眼识相。识以了别为其相故。此中意说:依眼缘色,有了别相,名为眼识。广说乃至依意缘法,有了别相;名为意识。问:何不但说谓依眼根等,或不但说各了别色等?答:若随说一;义不成故。谓若但说依眼根等;则彼相应受等诸法、亦依眼根等;应名眼等识。若复但说各了别色等;既有意识,亦了别色等:则应意识名眼等识。然此中说依眼根等,遮能了别色等意识。复说各能了别色等,遮眼等识相应受等。问:眼色及作意为缘生眼识。何故但说眼识非余?答:眼根胜故。如舞染书。眼不共故,如其种芽。眼所依故。如鼓声等。眼邻近故。如说觉支。

*【参考资料】种子识~世亲释二卷十页云:一切种子、复有六义。剎那灭者:谓二种子、皆生无间,定灭坏故。所以者何?不应常法为种子体。以一切时、其性如本,无差别故。言俱有者:谓非过去,亦非未来,亦非相离,得为种子。何以故?若于此时种子有;即于尔时果生故。恒随转应知者:谓阿赖耶识、乃至治生,外法种子、乃至根住,或乃至熟。言决定者:谓此种子、各别决定;不从一切,一切得生。从此物种,还生此物。待众缘者:谓此种子、待自众缘,方能生果;非一切时、能生一切。若于是处是时,遇自众缘;即于此处此时自果得生。唯能引自果者:谓自种子、但引自果。如阿赖耶识种子,唯能引生阿赖耶识。如稻谷等、唯能引生稻谷等果。无性释二卷十四页云:此二种子、六种差别法差别故。剎那灭者:生已无间,即灭坏故。无有常住、得成种子。于一切时,无差别故。虽剎那灭;然非已灭。何者俱有?已灭生果、不应理故。如死鸡鸣。是故应许种子与果、俱时而住。以此与果、不相违故。如莲华根、虽复俱有;然非一二三剎那住。犹如电光。何者应知此恒随转?剎那转转、经于多时、恒随转故。所以者何?其根损益、枝等同故。若恒随转,非许少分乐为种子;何因缘故,不从一切,一切俱生?为避此难,故说决定。虽恒随转;以诸种子、功能定故;不从一切,一切俱生。虽尔;何故不一切时常能生果?为避此失,言待众缘。非一切时会遇众缘,故无过失。今此种子、是谁种子?答:此问言:唯能引自果。所言唯者,若于此时,能生自果;即于尔时,说名种子。种与有种,并无始故。由此唯言,遮相续等为种子体。如所说种子法、不相应故。要待所熏能熏相应,种与有种、其性方立。

*色界唯四~瑜伽五十四卷九页云:复次色界中无现香味。然有彼界。何以故?此二皆是段食摄故。由无此二,鼻舌二识亦无。此就现行说;非就界说。*~俱舍论二卷三页云:色界所系,唯十四种。除香味境,及鼻舌识。除香味者,段食性故。离段食欲,方得生彼。除鼻舌识,无所缘故。若尔;触界于彼应无。如香味境,段食性故。彼所有触,非段食性。若尔;香味类亦应然。香味离食,无别受用。触有别用;持根衣等。彼离食欲,香味无用。有根衣等,故触非无。有余师说:住此依彼静虑等至,见色闻声;轻安俱起,有殊胜触,摄益于身。是故此三,生彼静虑,犹相随逐。香味不尔。故在彼无。

*【参考资料】大毗婆沙论七十二卷三页云:问:眼界、眼识界、为必同系?为亦有异系耶?答:如是三种、或有同系,或有异系。云何同系:谓生欲界,以欲界眼、见欲界色时,彼欲界眼、欲界色、生欲界眼识。即彼以初静虑眼、见初静虑色时,彼初静虑眼、初静虑色、生初静虑眼识。若生初静虑、以初静虑眼、见初静虑色时,彼初静虑眼、初静虑色、生初静虑眼识。是名同系。云何异系?谓生欲界,以初静虑眼、见欲界色时,彼初静虑眼、欲界色、生初静虑眼识。即彼以第二静虑眼、见欲界色时,彼第二静虑眼、欲界色、生初静虑眼识。见初静虑色时,彼第二静虑眼初静虑色、生初静虑眼识。见第二静虑色时,彼第二静虑眼、第二静虑色、生初静虑眼识。如彼广说。

憨山大师《心经直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云智慧。

称波罗蜜多者何?亦梵语也,此云到彼岸。

谓生死苦趣,犹如大海,而众生情想无涯,无明不觉,识浪奔腾,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苦果无穷,不能得度,故云此岸。惟吾佛以大智慧光明,照破情尘,烦恼永断,诸苦皆尽,二死永亡,直超苦海,高证涅槃,故云彼岸。

所言心者,正是大智慧到彼岸之心,殆非世人肉团妄想之心也。

良由世人不知本有智慧光明之心,但认妄想攀缘影子,而以依附血肉之团者为真心,所以执此血肉之躯以为我有,故依之造作种种恶业,念念流浪,曾无一念回光返照而自觉者。日积月累,从生至死,从死至生,无非是业,无非是苦,何由得度?

惟吾佛圣人,能自觉本真智慧,照破五蕴身心,本来不有,当体全空,故顿超彼岸,直渡苦海。因愍迷者,而复以此自证法门而开导之,欲使人人皆自觉悟,智慧本有,妄想元虚,身心皆空,世界如化,不造众恶,远离生死,咸出苦海,至涅槃乐。

故说此经,经即圣人之言教,所谓终古之常法也。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菩萨,即能修之人。

甚深般若,即所修之法。

照见五蕴皆空,则修之之方。

度一切苦厄,则修之实效也。

以此菩萨,从佛闻此甚深般若,即思而修之,以智慧观,返照五蕴内外一空,身心世界洞然无物,忽然超越世出世间,永离诸苦,得大自在。由是观之,菩萨既能以此得度,足知人人皆可依之而修矣,是故世尊特告尊者,以示观音之妙行,欲晓诸人人也。

吾人苟能作如是观,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有智慧光明如此广大灵通,彻照五蕴元空,四大非有,有何苦而不度?又何业累之牵缠?人我是非之强辩,穷通得失之较计,富贵贫贱之可婴,心者哉。此上乃菩萨学般若之实效也。

言五蕴者,即色受想行识耳。

然照乃能观之智,五蕴即所观之境,皆空则实效也。

舍利子。

此佛弟子之名也,然舍利亦梵语,此云鹙也,此鸟目最明利,其母目如之,故以为名。此尊者乃鹙之子也,故云舍利子,在佛弟子中。居智慧第一。

而此般若法门,最为甚深,非大智慧者不能领悟。故特告之,所谓可与智者道也。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正对鹙子释前五蕴皆空之意。

而五蕴中先举色蕴而言者,色乃人之身相也,以其此身人人执之以为已有,乃坚固妄想之所凝结,所谓我执之根本,最为难破者。今入观之初,先观此身四大假合,本来不有,当体全空,内外洞然,不为此身之所笼,则生死去来,了无挂碍,名色蕴破。色蕴若破,则彼四蕴可渐次深观,例此而推矣。

而言色不异空者,此句破凡夫之常见也。

良由凡夫但认色身,执为真实,将谓是常,而作千秋百岁之计,殊不知此身虚假不实,为生老病死四相所迁,念念不停,以至老死,毕竟无常,终归于空。此犹属生灭之空,尚未尽理。良以四大幻色,元不异于真空耳,凡夫不知,故晓之曰色不异空,谓色身本不异于真空也。

空不异色者,此句破外道二乘断灭之见也。

因外道修行,不知身从业生,业从心生,三世循环,轮转不息,由不达三世因果报应之理,乃谓人死之后,清气归天,浊气归地,一灵真性还乎太虚。苟如此说,则绝无报应之理,而作善者为徒劳,作恶者为得计矣,以性归太虚,则善恶无征,几于沦灭,岂不幸哉。孔子言曰: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此正谓死而不亡者,乃轮回报应之理昭然也。而世人不察,横为断灭,谬之甚耳。

然二乘虽依佛教而修,由不达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了生死如幻如化,将谓三界之相以为实有,故观三界如牢狱,厌四生如桎梏,不起一念度生之心,沈空滞寂,沦于寂灭,故晓之曰空不异色。谓真空本不异于幻色,非是离色断灭之空,正显般若乃实相真空耳。

何也?以般若真空如大圆镜,一切幻色,如镜中像,苟知像不离镜,则知空不异色矣。此正破二乘离色断灭之空,及外道豁达之空也。又恐世人将色空二字话为两橛,不能平等一如而观,故又和会之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耳。苟如此观知色不异空,则无声色货利可贪,亦无五欲尘劳可恋,此则顿度凡夫之苦也。

苟知空不异色,则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不动本际而作度生事业,居空而万行沸腾,涉有而一道清净,此则顿超外道二乘之执也。苟知色空平等一如,则念念度生不见生之可度,心心求佛不见佛果可求,所谓圆成一心无智无得,此则超越菩萨而顿登佛地彼岸者也。

即此色蕴一法能作如是观,则其四蕴应念圆明,正如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诚能如是,则诸苦顿断,佛果可至,彼岸非遥,只在当人一念观心成就耳。如此之法,岂非甚深者哉!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此又恐世人以生灭心,错认真空实相般若之法,而作生灭垢净增减之解,故召尊者以晓之曰:所言真空之实相者,不是生灭垢净增减之法也。且生灭垢净增减者,乃众生情见之法耳,而我般若真空实相之体,湛然清净,犹若虚空,乃出情之法也。岂然之哉!

故以不字不之,谓五蕴诸法,即是真空实相,一一皆离此诸过也。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此乃通释般若所以离过之意。

谓般若真空所以永离诸过者,以此中清净无物,故无五蕴之迹,不但无五蕴,亦无六根,不但无六根,亦无六尘,不但无六尘,亦无六识。斯则根尘识界,皆凡夫法。般若真空,总皆离之,故都云无。此则离凡夫法也。

然般若中,不但无凡夫法,亦无圣人法。以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皆出世三乘圣人之法也。苦集灭道四谛,以厌苦断集慕灭修道,乃声闻法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乃十二因缘流转门,即苦集二谛。无明尽至老死尽,乃还灭门,即灭道二谛,此缘觉所观法也。般若体中本皆无之。

极而推之,不但无二乘法,亦无菩萨法。何也?智即观智,乃六度之智慧能求之心;得即佛果,乃所求之境;然菩萨修行,以智为首,下化众生,只为上求佛果。良以佛境如空无所依,若以有所得心而求之,皆非真也。以般若真空体中本无此事,故曰无智亦无得,无得乃真得,方得为究竟耳。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良由佛果以无得而得,故菩萨修行依般若而观。然一切诸法本皆空寂,若依情想分别而观,则心境缠绵,不能解脱,处处贪着,皆是挂碍。若依般若真智而观,则心境皆空,触处洞然,无非解脱。故云依此般若故心无挂碍,由心无挂碍,则无生死可怖,故云无有恐怖。既无生死可怖,则亦无佛果可求。以怖生死求涅槃,皆梦想颠倒之事耳。

圆觉云:生死涅槃犹如昨梦。然非般若圆观,决不能离此颠倒梦想之相。既不能离颠倒梦想,决不能究竟涅槃。然涅槃亦梵语,此云寂灭,又云圆寂。谓圆除五住,寂灭永安,乃佛所归之极果也。意谓能离圣凡之情者,方能证入涅槃耳。菩萨修行,舍此决非真修也。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谓不但菩萨依此般若而修,即三世诸佛,莫不皆依此般若,得成无上正等正觉之果。故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梵语也。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菩提云觉;乃佛果之极称也。

由此而观,故知般若波罗蜜多,能驱生死烦恼之魔,故云是大神咒;能破生死长夜痴暗,故云是大明咒;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过般若者,故云是无上咒;般若为诸佛母,出生一切无量功德故,世出世间无物与等,惟此能等一切,故云是无等等咒。

所言咒者,非别有咒,即此般若便是。然既曰般若,而又名咒者,何也?极言神效之速耳。如军中之密令,能默然奉行者,无不决胜,般若能破生死魔军决胜如此。

又如甘露,饮之者能不死。而般若有味之者,则顿除生死大患,故云能除一切苦。

而言真实不虚者,以示佛语不妄,欲人谛信不疑,决定修行为要也。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由其般若实有除苦得乐之功,所以即说密咒,使人默持,以取速效耳。

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此梵语也。前文为显说般若,此咒为密说般若,不容意解,但直默诵,其收功之速,正在忘情绝解不思议之力耳。

然此般若所以收功之速者,乃人人本有之心光,诸佛证之以为神通妙用,众生迷之以作妄想尘劳,所以日用而不知,自昧本真,枉受辛苦,可不哀哉。苟能顿悟本有,当下回光返照,一念熏修,则生死情关忽然隳裂。正如千年暗室,一灯能破,更不别求方便耳。吾人有志出生死者,舍此决无舟筏矣!

所谓,滔滔苦海中,般若为舟航;冥冥长夜中,般若为灯烛。今夫人者,驱驰险道,泛滥苦海,甘心而不求此者,吾不知其所归矣。虽然般若如宵练,遇物即断,物断而不自知,非神圣者不能用,况小丈夫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温柔学长战×软软学弟博 我看他从来不需要偷偷摸摸,因为我不看他才会受到惩罚。战哥,你不是在…”王一博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肖战一把抓着手腕扯走了,而手里的矿泉水也
  • 她说:爷爷去洗澡吧,我自己玩一会第二天早上她醒了看到奶奶在冲奶她说:奶奶把墨墨吵醒了弟弟醒了爬到我旁边躺着姐姐也醒了,说:打小姐姐弟弟说:又开始打小姐姐啦[哈哈
  • 你这小可爱笑的可真欢乐真开心都笑出皱子也不影响你的帅气吖就像个三岁小朋友似的[哈哈]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刘宇宁白愁飞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下来摩登兄弟刘宇宁
  • .2️⃣DINshare黑地▫️【清泽 香薰蜡烛】好清透干净的绿意,好像是夏日雨后,雨水浸透了竹子的气息,一点开仿佛周围的空气都被洗涤了那么干净,闻起来心情特别
  • #股票[超话]##股票#2019再见呀 今年份小目标完成了80%吧,虽然中间放了自己不少鸽子 ㅋㅋㅋㅋ能有一个自己的狗窝,有空做一下好吃的料理,偶尔还能追下星。
  • 南宋的袁燮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将收藏的名画环挂在名为“卧雪”的小轩之中,点上香,便能遍览山野泉林、亭台楼榭,而后收画,照常过日子。#石上的KISSY如吻[超话]#
  • 休息时我就说你打的挺好啊,他说体力不行了,半年长了30斤,以前那体力才好呢。被打击了[二哈][苦涩],你也太耿直了吧胖子说马上大四了,满脸胡子我还真没看出来…然
  • 因为你如果表现出来,对方就会觉得说当初跟你分手是正确的决定,前任会觉得原来你的真面目是这么糟糕,所以千万不要表现出负面情绪,你反而应该要超级的正面积极!很多人可
  • 新豪轩门窗在本届广州定制家居展,充分融入了别墅艺术设计,打破了传统展馆的空间架构,以“流动性空间”的极简设计手法,打造开放流畅的场景化空间布局,在不同材质、色彩
  • 大家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发展呀,人生就是在不停不停的在选择呀,就像是择校,如果去年没有后来的乱选择,也早就岸上走了。#studyaccount[超话]##mmy
  • 当然就是油价不断上涨了,一涨涨几毛,一掉掉几分都是老百姓业余的长谈话题。当然就是油价不断上涨了,一涨涨几毛,一掉掉几分都是老百姓业余的长谈话题。
  • 虽然拜仁慕尼黑的进攻人才储备,比多特蒙德强多了,但是埃托奥认为,如果南部之星在对应位置不补充人才的话,拜仁在新赛季很有可能经历战绩方面的低谷期,纳格尔斯曼本来的
  • 3、农民工会失业,目前建筑市场活跃最多的就是农民工,房地产低迷,很多人就会找不到活干,就会影响家庭幸福。2、很多人的生活质量会下降,房地产相关行业太多,钢铁、水
  • 求婚时你对我说你要一辈子牵我的手,每天亲吻我拥抱我,每天说爱我……可结婚不到两年,每次出门我想牵你的手,你就挣脱说:“都老夫老妻了,也不怕别人笑话……”更别说亲
  • “若是当年chi-chi没有进伦敦动物园,或许创始人会先用另外一种动物来做机构的标志。我说我认识啊,你身上别着一个熊猫小徽章呢。
  • 整理了一波失落文案1.你问我什么是孤独,450ml的点滴,一共是5971滴2.拉黑删除是小孩子才做的事情,成年人只是不再说话3.遗憾千万种,个人皆不同4.在一无
  •   福鼎白琳石材加工区从曾经污水横流、粉尘漫天的“乱石岗”变成如今干净整洁、生态环保的现代厂房,是我市强力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推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助
  • #昏嫁[超话]##昏嫁[超话]#觉得小陆对女性的态度是有分寸感的,他也会去表达好感,但不会让人感到不适,也会对漂亮的苒浮想联翩,但他看见却不像同事那样聚众议论,
  • 这就是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德不配位”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时,应该感到恐惧,应该自省自己外在得到的是不是比内在多了,多了就要补德。有些人拼命去赚钱,就是把蓄电池里的
  • 预约走这边你喜欢地道的意式美味? 同时也钟爱南太平洋的浪漫氛围?在暮色里干杯,欣赏迷人的日落,搭配着意式风情的美食,最美的生活不过如此……#萨摩亚旅行# #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