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宝歌 》
浅释
对佛法僧
三宝的礼赞

大家都很熟悉
《 三宝歌 》,

佛教界重大法事活动都是在
《 三宝歌 》声中拉开帷幕。

唱《 三宝歌 》
能建立我们对三宝的神圣信心。

这首歌里浓缩了佛教很多内容,
是对佛教信仰的总核心 ——

“ 皈依三宝 ”
内容的概括。

词作者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界泰斗,
民国年间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一生为佛教改革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曲作者弘一大师是一位近代的高僧,
在早年历尽尘世间的繁华之后,
放下一切出家。

其时,
他在世间的书法、
音乐、
戏剧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出家以后,
在佛教的行持上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是一位旷世奇才。

《 三宝歌 》
用了三段歌词
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礼赞。

第一段是赞扬
“ 佛宝 ”。

“ 佛 ”梵文称为
“ 佛陀 ”,

歌词里是
“ 佛陀耶 ”,

“ 耶 ”
是梵文和巴利文的尾音。

“ 佛 ”
是觉悟的意思,

有三个特点 :
第一要
“ 自觉 ”,

就是自身明白、
洞悉宇宙人生的真理;

第二是
“ 觉他 ”,

像菩萨,
不仅自觉,
还能令众生觉悟;

第三是
“ 觉行圆满 ”,

就是说佛所修的觉悟之行,
对宇宙人生的洞彻,

达到了彻底、
究竟的境界。

第二是
“ 法宝 ”。

“ 法 ”
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内容很广,
“ 二谛总持 ”、
“ 三学增上 ”,

都是法的内容。

一般来讲,
菩萨行的六度,

乃至八万四千种对治烦恼的法门,
都称为法,

因为只有彻见宇宙、
人生的真相之后,

才能知道心中所呈现的烦恼是什么,
然后再运用方法来对治它们。

所以,
法从认识的角度来说,
就是真理;

从修行的角度来说,

就是对治、
解脱烦恼的方法。

第三是颂扬
“ 僧宝 ”。

梵文的
“ 僧 ”叫
“ 僧伽 ”

( 念qié,
不是念jiā ),

是“ 和合众 ”的意思,
指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出家众的教团,
主要专指出家人。

这个“ 宝 ”字就有无量的意思了。

我记得自己在武汉宝通寺皈依的时候,
道根老和尚给大家说皈依,

他说《 瑜伽焰口 》里
有一段对三宝的赞叹 :

“ 夫三宝者,
千生罕遇,
万劫难逢。

皈依者,
福增无量。

礼念者,
罪灭河沙。

譬如灵丹之妙药,
疗百病以蠲除 …… ”

《 法华经 》里
有个比喻
“ 盲龟遇浮木孔 ” :

一只瞎眼的乌龟在茫茫的大海里,
五百年才能浮到水面伸头呼吸一下,
结果一伸头正好遇到从海上漂过来的一段木头;

木头上有一个洞,
乌龟一伸脑袋,
正好伸到洞里去了,

你想想这个概率是多少,
就知道多么多么难。

世界上宗教信众最多的并不是佛教。

信佛教的人非常少,
信佛念佛的人在佛教里被称为
“ 人中芬陀利花 ”,

在《 观经 》里边讲 :

“ 若念佛者,
当知此人,
是人中芬陀利花。”

芬陀利花,
梵语是白莲花的意思,
象征着念佛人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

能够遇到佛法就是得到了无量的佛的无价珍宝,

因此,
《 三宝歌 》唱的时候,
不光要有对三宝的恭敬,

还要有富足感 :

我是一个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珍宝的人,
我是人中的芬陀利花,
我是佛亲自授记的,
我们大家将来必定成佛!

第一段对佛宝的赞叹 :

“ 人天长夜,
宇宙黮黯,

谁启以光明?

三界火宅,
众苦煎迫,

谁济以安宁?

大悲大智大雄力,
南无佛陀耶!

昭朗万有,
衽席群生,
功德莫能名。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人天长夜 ”,
以“ 人天 ”
概括六道——

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 人天长夜 ”
实际上说的是众生长夜,
不是单纯地说人天,

是说所有的众生在生死的流转里面没有解脱的机会,

就像在漫漫的长夜里看不到光明。

“ 宇宙黮黯 ”,
宇宙,
是我们众生所生活的世界。

“ 黮 ”
念dǎn音,

比喻黑暗、
蒙昧。

“ 黮黯 ”,
是说众生因为心中有烦恼,

所以眼睛是蒙蔽的,
看一切都是黑暗的。

“ 谁启以光明 ”,
在人天长夜和宇宙黮黯这样的状态之下,

谁能够开启令我们解脱的光明呢?

“ 三界火宅,
众苦煎迫 ”,

“ 三界 ”,
指的是欲界、
色界、
无色界,

我们生活的娑婆世界称为欲界,
色界就是一些天人。

这是从众生的精神状态来分的。

欲界看重物质,
有很多的爱欲;

色界的天人,
已经断掉了爱欲,
但是还有物质形象,
有天人的色身;

到了无色界,
众生只有精神状态,
连形象都没有了。

普通众生轮回六道都不出这三界的范围。

“ 火宅 ”,
也是《 法华经 》的一个比喻,
比喻四面火起的房子。

这个火,
既有外在的火,

就是世间不安、
国土危脆、
各种各样的灾难和一些不吉祥的事;

同时内心也有无数的烦恼在煎熬我们。

所以,
内外交困,
就好像生活在已经着火的房子里。

“ 众苦煎迫 ”,

有很多苦在煎熬、
逼迫我们。

众苦,
佛教一般讲八苦 :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 谁济以安宁 ”,

谁能够给我们安宁呢?

这是第二问。

第一是谁给我们光明,
第二是谁能给我们救济。

接着答案说,
佛能指给我们光明,
给我们救济。

“ 大悲大智大雄力 ”,

这三个“ 大 ”
概括了佛的功德。

“ 大悲 ”,
悲是慈悲,
不恼害众生,
不忍众生受苦。

慈能与乐,
悲能拔苦,

给予众生快乐,
解脱众生的苦难,
就叫慈悲。

我们普通人讲慈悲,
可能因为对象是我的亲人,
是我的同修,
是我认识的人等等,
会有条件。

但是像观音菩萨,
是“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

没有条件,
不分彼此。

“ 大智 ”就是
“ 般若 ”。

这个般若智慧不是世间人所理解的那种聪明或者学识。

大家知道
“ 六度 ” ——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 智慧 )。

只有有了般若的时候,

前边的布施、
持戒等才能称为波罗蜜。

波罗蜜是什么?

到彼岸,
能够引导我们渡过生死的河流,
从生死轮回的此岸达到涅槃解脱的彼岸。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这些跟其他的宗教是共通的,

但是
“ 般若 ”
是不共的,

只有具足
“ 般若波罗蜜 ”,

前面五度才能够把我们引向解脱的彼岸,
所以佛教里说,
六度中如果缺了般若波罗蜜,

前面的五度就像盲人一样 ——
“ 五度如盲,
般若如眼 ”,
没有般若波罗蜜没办法达到解脱。

“ 大雄力 ”,
大雄指伟大的英雄。

《 华严经 》里说,

“ 如来智慧不思议,
悉知一切众生心,
能以种种方便力,
灭彼群迷无量苦。

大雄善巧难测量,
凡有所作无空过,
必使众生诸苦灭,
栴檀林神能悟此。”

“ 大雄善巧 ”
就是形容有佛无与伦比的力量,
能够降服一切世间的邪恶势力。

“ 南无佛陀耶 ”,
“ 南无 ”
就是皈依、
顶礼。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
所以很重要。

皈依三宝,
身心就能够得到安宁、
解脱,

这是皈依三宝的威德之力。

在《 俱舍论 》里就说,

皈依以何为义呢?

救济为义,
救济众生是三宝的含义,
皈依三宝能够解脱众生的一切苦恼。

“ 昭朗万有,
衽席群生,
功德莫能名 ”,

是对佛陀功德的赞扬。

前面是发问,
总说佛有三种德行 ——
“ 大智大悲大雄力 ”,

然后表示自己对佛的皈命,

接下来是对佛的赞叹、
赞礼。

“ 昭朗万有 ”,
佛陀的智慧光明能够照耀一切。

这一句跟前面
“ 人天长夜,
宇宙黮黯 ”
是相对应的。

“ 衽席群生 ”,
“ 衽 ”
是衣襟,

“ 席 ”
是卧席

( 古人一般在地上铺席子 ),

“ 衽席群生 ”
是从我们古代的一个词
“ 衽席侍子 ”
化运过来的

( 这个词是说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
用衣襟将他包裹起来安置在床上,
好好地照顾 );

用母爱来形容佛陀对众生的关爱,
是说他用大慈悲来衽席群生,
使众生得到平安。

“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是说我现在才明白,

只有佛才是我们真正要皈依、
能够皈依的地方。

“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这告诉我们皈依不是暂时的,
它给我们确定了一个期限 ——
尽形寿。

我们只要还活着,
就不能放弃对三宝的皈依。

这里
“ 信 ”
是第一步,
信仰;

“ 受 ”
是接受佛陀的教法;

然后还要
“ 奉行 ”,

勤快地、
尊敬地照着去做。

“ 奉 ”,
是双手把它托起来,
表示尊重。

这句讲的是对三宝修学的层次。

第二段对法宝的赞叹 :

“ 二谛总持,
三学增上,
恢恢法界身;

净德既圆 ,
染患斯寂,
荡荡涅槃城!

众缘性空唯识现,
南无达摩耶!

理无不彰,
蔽无不解,
焕乎其大明。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二谛总持 ”,
谛就是真理,

二谛指真、
俗二谛。

佛教讲一切事物,

一般都用真、
俗来概括。

什么叫真谛?

佛陀能够证得的真理,
超越了世间的虚妄,
证得了真实,
叫真谛;

俗谛是我们所见到的世间的现象,
是虚幻的。

真、俗都是真理,

俗谛也是真理,
只不过凡夫迷于俗谛,
不能认识真谛;

菩萨真、
俗两谛都看得明白,

所以缘起不碍性空,
性空不碍缘起,

菩萨认识事物是从真、
俗两个方面。

“ 总持 ”,
就是涵盖一切法,
包含无量的含义。

佛法是以真、
俗二谛来总摄一切。

“ 三学增上 ”,

三学就是戒、定、慧 :

戒律防非止恶,
禅定使我们专心一处,
精神不散乱,
才能够开发智慧;

增上就是加强力量。

戒、定、慧能够在解脱道上助我们一臂之力,

使我们得到解脱。

“ 二谛总持,
三学增上 ”,

二谛是讲缘起性空、
真空妙有的关系,

三学是指修学的内容,
前面是认识论,
后面是实践论。

“ 恢恢法界身 ”,
“ 恢恢 ”,
广阔广大;

整个宇宙的存在都叫法界。

佛的法身是遍一切处的,
它和法界是等量的,

所以叫做法界身,
也称为法身。

恢恢法界身,
就是宽阔广大的法身。

《楞严经》中这四句最为经典,悟透它,福报无量

《楞严经》在佛教典籍中属于极重要的大经,可以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为这部经书在内容上横跨了佛教中的禅净密律四宗,对于末法时期会存在的种种乱相,《楞严经》中几乎全都说到,并且阐明了各种对治之法。

所以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

《楞严经》是寺庙中的僧众每日早课必诵的经文,因为它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令众生对凡圣境界起企慕心,众生便能于世间得知解,自身便能不受迷惑、不入岔道,从而破除虚妄,修行圆满。
因此《楞严经》悟透了,福报无量,经文中这四句最为经典,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够有所领悟。
01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狂心指的是一个人如求名、求利等种种妄念和贪念,“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这句话说明只要把心中的妄念贪心放下,就能得到菩提心,立地成佛。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烦恼和痛苦,正是因为心中的妄念贪念太多,被种种念头牵动,从而造业起惑,心生惊惧烦恼,在世间受苦受难,沉沦苦海。
所以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很多人会说坏人放下屠刀就能成佛太简单了,好人就需要九九八十一难。其实这里放下的并不是手中的刀,而是心中的“屠刀”,种种欲望杂念。

坏人心中“贪嗔痴”三毒太多,所以狂心比常人严重得多,想要放下这种种念头需要的修行和努力比常人多得多。放下是一种境界,因此无论什么人,达到了,心清净了,就能得菩提心,就是佛。
所以《心经》有言:“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中不被世间种种所牵绊妨碍,那么就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忧惧,远离颠倒无明,得到觉悟。
所以人把心中的杂念妄想放下,就是顿歇,从而远离世间一切烦恼痛苦,解脱证道,给自己带来无量福报。
02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淫心指的是邪淫之心,邪淫之心不是所有的男女关系都是邪淫,这里不包括正常的夫妻之间发生关系,指的是不正当的男女关系,邪淫心要是不除掉的话,那么就走不出尘劳,不能获得大道。
淫心让人因为性欲放纵自己,心生种种邪念,同时过度纵欲还会掏空自己的身子,产生种种病魔,对人身心的危害都非常大。而且淫心对人的修行存在很多障碍,佛教认为淫心能同时牵动人的六根,不断地增长六根带来的欲望。
而修行是一个逐步去掉人的六根达到内心空明的过程,六根清净方能解脱,所以想要修行得道,淫心就一定要去除。

因此佛说:“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去除淫心的修行就像蒸沙子石头想要让它成为米饭,这样修行再多,也不过是让沙子变得更加炎热而已,对于觉悟于事无补。
因为淫心牵动人们的六根,想要去除淫心,就要反过来不断的修持本心,戒掉六根带来的影响,达到真正的自我。
淫心去除会让人的身心变得健康,修行也会少了很多障碍,让人得到修行畅通无阻的福运,能够在不断地修行中距离佛越来越近,直至得道成佛。
03
性净明体,用诸妄想
《楞严经》中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这句话的意思是众生其实从无始中来,本来是没有种种欲望贪念的,但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自身本就带有清净自性和成佛智慧,从而以种种不真为真,不能超脱生死,得到自在。
正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时不禁感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这句话也是告诉我们,人的智慧和空明因为被世间的种种虚妄所遮蔽,所以看不到实物的本相,从而产生种种的妄想我执,为了满足这些妄想执念而产生灾祸烦恼。
因此想要打开自己的智慧破除种种不真的幻象,那就要戒除一切的妄想和贪心,如此便能得到本心显露,返观自性本空,勘破万法空相的福运,从而度过苦海到达彼岸。
04
若不修行,与不闻等
佛法不但要闻,要听,还要修。因为佛法讲的就是一个人如何修行解脱,若是不修,知道了方法跟不知道又有什么区别?这就跟看别人吃饭一样,看的再多自己不吃也不能饱。
很多人觉得修行就是念念经,这样就能开悟了。于是这些人整日诵读经书,却发现自己跟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没有任何区别,没有丝毫开悟之感,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精力。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告诉我们,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很浅的,想要深入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身实践。
因为开悟得道,这个悟不是听就行了,而是要自己切确的去施行,用心去感受。佛教讲的是因果规律,种因方能得果,整天喊“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并不能给自己带来福报,并不能加深自己的修行。
只有自己亲自去做善事,去帮助别人,行善了才能得善报福报,让自己更加深入的领悟经书的知识,最后开悟解脱。
以上四句是《楞严经》中最经典的经文,悟透了就能放下自己的狂心,达到心灵清净;戒除淫心,破除修行的障碍;知道自身的智慧空明,勘破万物空相;然后亲身修行,深入验证和领悟经书的知识,让自己的修为快速增长,领悟到佛法精髓,获得自在好运。

老君曰: “ 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而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七月,七精開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宫室羅布,以定精也。十月氣足,萬象成也。元和哺食,時不停也。

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生元也。無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週身,神不空也。元氣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運動住止,關其心也。所以謂生,有由然也。予內觀之,歷歷分也。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則神也,變化不測,故無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腎,誌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隨處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陽之精,主火。上為荧惑,下應心也。色赤,三葉如蓮花,神明依泊,從所名也。其神也,非青非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正,放之則狂。清淨則生,浊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虛寂,生道自常。永保無為,其身則昌也。以其無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兇,悉由之矣。所以聖人,立君臣,明賞罚。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難伏,唯在於心,心若清淨,則萬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沈淪惡道,皆由心也。妄想憎愛,取捨去來,染著聚結,漸自缠绕,轉轉係縛,不能解脫,便至滅亡。由如牛馬,引重趨泥,轉增陷沒,不能自出,遂至於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時,神元清靜,湛然無雜。既受納有,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殢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隨健羡,身慾肥輕,從此流浪,莫能自悟。聖人慈念,設法教化,使內觀己身,澄其心也。 ”

老君曰: “ 谛觀此身,從虛無中來。因缘運會,積精聚氣,乘業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含陰吐陽,分錯五行,以應四時。眼為日月,發為星辰,眉為華蓋,頭為昆崙,布列宫闕,安置精神。萬物之中,人最為靈。性命合道,人當愛之。內觀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貴,妄染諸尘,不淨臭秽,浊亂形神。熟觀物我,何疏何親。守道長生,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

老君曰: “ 從道受分,謂之命;自一禀形,謂之性。所以任物,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出,謂之誌。事無不知,謂之智。智週萬物,謂之慧。動而營身,謂之魂。靜而镇形,謂之魄。流行骨肉,謂之血。保神養氣,謂之精。氣清而驶,謂之榮。氣浊而迟,謂之衛。總括百神,謂之身。萬象備見,謂之形。塊然有閡,謂之質。狀貌可則謂之體,大小有分謂之躯。眾思不測,謂之神。邈然應化,謂之靈。氣來入身,謂之生。神去於身,謂之死。所以通生,謂之道。道者,有而無形,無而有情,變化不測,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所謂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則修道也。道不可見,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長保者,以其不能內觀於心故也。內觀不遺,生道長存。 ”

老君曰: “ 人所以流浪惡道,沈淪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識,六識分別,係縛憎愛,去來取捨,染著煩恼,與道長隔。所以內觀六識,因起六慾。慾從何起?慾自識起。識從何起?識自慾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識。亦曰自然,又名無為。本來虛靜,元無有識。有識分別,起諸邪見。邪見既興,盡是煩恼。展轉係縛,流浪生死,永失於道矣。 ”

老君曰: “ 道無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屬形不屬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則長存不亡也。又曰:人能常清靜其心,則道自來居。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則生不亡也。人常慾生,而不能虛心。人常惡死,而不能保神。亦猶慾貴,而不用道;慾富,而不求寶;慾速,而足不行;慾肥,而食不飽也。 ”

老君曰: “ 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則道降,道降則心通。神明之在身,猶火之因卮也。明從火起,火自炷發。炷因油潤,油藉卮停。四者若廢,明何生焉。亦如明缘神照,神託心存。水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謂之神明者,眼見耳聞,意知心覺,分別物理,細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

老君曰: “ 所以言虛心者,遣其實也;無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動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靜心者,令不亂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淨心者,使不秽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見者,心直者,不反複也。心平者,無高低也。心明者,無暗昧也。心通者,無窒礙也。此皆本自照者也。粗言數語,餘可思也。 ”

老君曰: “ 知道易,信道難。信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

老君曰: “ 道也者,不可言傳口授而得之。常虛心靜神,道自來居。愚者不知,勞其形,苦其心,役其誌,躁其神,而道愈遠,而神愈悲。背道求道,當慎擇焉。 ”

老君曰: “ 道貴長存,保神固根。精氣不散,純白不分。形神合道,飛升昆崙。先天以生,後天以存。出入無間,不由其門。吹陰煦陽,制魄拘魂。億歲眷屬,千載子孫。黃尘四起,騎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

老君曰: “ 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閉目思尋。表裡虛寂,神道微深。外藏萬境,內察一心。了然明靜,靜亂俱息。念念相係,深根寧極。湛然常住,杳冥難測。忧患永消,是非莫識。 ”

老君曰: “ 吾非聖人,學而得之。故我求道,無不受持。千經萬術,惟在心也。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窗边雨水,拼命地侵扰安睡 又再撇湿乱发堆 无须惶恐,你在受惊中淌泪 别怕,爱本是无罪 请关上窗,寄望梦想于今后 让我再握着你手 无须逃走,世俗目光虽荒谬 为你,
  • 然而,就是如此一个大家都不待见的褪色明星,随着多次机缘巧合的相处,地走进了范姜的芳心。如果说成龙是最让她伤心的男生,那么这个有一个就是最让她最生气的男生,因为他
  •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
  • 只能让你一步步的在你的小世界里接受社会的淬炼(朋友儿子以前也读这个幼儿园,遇到不喜欢吃的,也被要求吃完,吃的吐也要吃)以后的以后会有很多这样的事,你只能自己慢慢
  • 你的每一次“指点”在我眼里就像唱大戏知道吗,对了,别说我没提醒你,我刚看到你居然有这么多“低俗字眼”人,赶紧去处理。我不喜欢ma人,但我研究了这么久的咔黑ts为
  • 1.当有人做出超过三天才能实现的承诺,我愿称之为画饼[送花花]2.昨晚老婆说我是新鲜感[苦涩]可是不是的,我是真的想和你玩[单身狗][单身狗]我爱老婆[送花花]
  •   那么皇帝的乘舆车和普通乘舆车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党士学表示,马车是否为皇帝坐的,主要从装饰上来看。比如秦陵一号铜车马的车舆是铜铸的,它的四周是屏蔽状态,不是裸
  • 眉毛的密度新眉毛的密度与原有眉毛密度接近,眉毛移植的效果才会看起来很自然,很美观,所以这是判断眉毛移植效果好不好的一个因素。如何评价眉毛种植的效果,可从眉毛的生
  • 然后这几天班里有个女孩子被他摸了好几次大腿,我一开始都不知道,后来女孩子跟她妈妈说了,她妈妈也比较急,大概是骂了她为什么不早点说不好好保护自己这种,可能给这小女
  • 更有一层是避免修改金钱,导致微交易货币卖不出去,但真正愿意赖皮修改存档的人也肯定不会花真金白银买货币啊。这怎么实现的呢? 就是这些上市公司通过“老朋友”收购自己
  • #元宇宙##数字藏品##区块链[超话]# #比特币数字币[超话]# #比特币行情分析[超话]# #比特币合约[超话]# ETH的四个主力持仓情况鲸苗(持仓100
  • 第一次在好友家喝到这个豆瓣儿汤,新陈风味交融,真是一种奇妙的结合,酸里透着鲜,鲜味又勾着酸,并未沾荤带肉,竟凛然成为了记忆中一种活脱脱的至味。此时清水出芙蓉的蚕
  • #民国# 1937,中国的空军,飞官王志恺。」而教学首重德行的教育,《弟子规》便是落实德行教育,做人根本的理想教材,也是入佛道之由户,成圣作贤之根基。
  • 多年以后,当郭冬临再次回忆这段经历时,他苦笑着说那时的自己还太过于青涩,不敢演、不敢讲、不敢表达,更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人艺的那段时间,郭冬临丝毫不敢停下来,
  • 50句干净文案 01、所幸仍有光。 02、把日落送到你手里。 03、零碎的岛会找到海。 04、不要绝望,在此告辞。 05、心如花木,向阳而生。 06、船在海上,
  • 通过这两年的以来,我见证了甜甜小王子,你的优秀,你的努力,也见证了你的许多方方面面,在这里祝福你我的甜甜小王子生日快乐,陪你度过的第二个生日,感谢你走进我的生活
  • 表里山河,没有一寸自然资源是寂寞的  “田长制”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及时对违法占地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永乐镇自然资源所所长刘强告诉记者,以前所里人员配置不到位,
  • 【清江鱼】是店家比较推荐的,又大又肥美,鱼肉也很嫩,他家都是活鱼,新鲜的鱼口感和味道都不错。如果能吃辣,喜欢这种少数民族特色美食,他家真不错,从恒隆开业就一
  • 比如深圳6月21后再见近日太阳与木星一直持续在危月宿,亥宫,太阳失垣失躔,又被木星遮蔽,普照万物之太阳,大有明珠暗投之象,似乎整个世界没有了光明,就像阴霾的天气
  • 我的回答是:世上哪有那么多为什么!#电视剧驭鲛记之与君初相识[超话]#❤️#任嘉伦长意# ❤️長意長意,我對你一心一意❤️長意長意,願你三冬暖❤️長意長意,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