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回应!#无锡疫情防控# 14个问题】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广大市民还是要做到
非必要不聚集
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活动
针对锡城广大市民朋友们关心的
疫情防控相关问题
【疫情防控·你来问我来答】
最新一期来啦

问题一:此轮江阴疫情目前得到有效控制了吗?无锡其他地区怎么样?

答:目前,无锡市区和宜兴市疫情形势平稳。连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江阴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时刻保持紧张感、责任心,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干部、志愿者夜以继日、奋战一线,全体市民积极配合、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5月15日,江阴已连续4天社会面零新增,已有74名阳性感染者顺利出院。接下来我市将继续从严从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更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问题二:我从外地回来,该如何进行报备?

答:如果您从外地返锡,须提前通过“灵锡”APP主页“入锡申报”模块进行自主申报或向目的地单位、社区(村)报备,抵达后积极配合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管理措施。

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申报:

①扫描“入锡申报”二维码进行申报;(图一)

②通过“平安无锡”“无锡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入锡申报”模块进行申报;

③通过“灵锡APP”防疫专区——“入锡申报”模块进行申报。

问题三:我从全域低风险的设区市来锡,有什么健康管理要求?

答:请查看《关于调整来(返)锡人员健康管理措施的通告(第119号)》了解具体健康管理要求。

问题四:第119号通告对外地来(返)锡人员的健康管理措施作了调整,请问如何确保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

答:我们将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向抵锡后24小时内未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发送短信提醒,对48小时内仍未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作苏康码赋黄码管理,督促其立即到就近的核酸检测点进行1次核酸检测,并根据核酸检测情况及时进行转码。

问题五:第119号通告里提到本土聚集性疫情,请问哪些情况算是本土聚集性疫情?

答:本土聚集性疫情是指14天内在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范围内发现5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

问题六:普通市民如未按时参加区域核酸检测及“应检尽检”人员未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将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主动配合核酸检测是每位公民的法定义务。对出现上述情形的人员,将通过“门铃码”作红色警示提醒,对苏康码赋黄码管理,严格限制其进入各类市场主体和公共场所。对拒不配合、不支持核酸检测工作,扰乱秩序或瞒报、谎报、伪造信息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追究法律责任。

问题七:如果我需要核酸采样,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查找就近的核酸采样点?

答:我市已在省内率先部署开展核酸采样小屋建设,构建“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目前全市2634个核酸采样小屋已全面启用。市民只需打开“灵锡”APP,点击“防疫专区”模块—“核酸地图”,检测点类型选择“采样小屋”,即可看到周边的核酸采样小屋地点。

此外,广大市民也可到固定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在“灵锡”APP“核酸地图”,检测点类型选择“固定检测点”即可查询。

问题八:我想知道,正常情况下完成核酸采样多长时间后可以查询到核酸检测结果?

答:根据《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规定:对于发热门诊、急诊患者,在6小时内报告核酸检测结果;对于普通门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原则上在12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愿检尽检”人群,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结果。当前,我市正全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要求承担“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单位12小时内出具检测结果,方便群众查询。

问题九:进出哪些公共场所须扫“门铃码”?老人、小孩、学生等没有智能手机的群体怎么办?

答:市民进入全市范围内公共交通部位、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居民小区(村)等各类场所部位时均须扫“门铃码”进行通行验证。

老人、小孩、学生等没有智能手机的群体可以申领“个人门铃码”并打印,进入各类场所部位时,配合工作人员反向扫码,核验信息。

问题十:在进入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时,市民应落实哪些疫情防控要求?

答:根据市人大《关于进一步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决定》,个人进入相关场所和在特定情形下要严格落实规范戴口罩等防护措施,配合扫“门铃码”、查验行程卡,并保持社交安全距离。对不听劝阻、拒不配合防疫工作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严肃处理。

问题十一:老年人是否有必要接种加强针?为什么?

答:有必要。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60岁以上人群一旦感染,发生重症、危重症的比例也较高,所以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完成全程基础免疫接种,符合条件的还可进行加强免疫接种。研究显示,老年人接种加强免疫针后,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降低90%以上。

由于老年人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比例较高,在接种前需了解自身状况是否适合接种,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需向专业医护人员咨询。

问题十二:当前,企业需要采取哪些疫情防控措施?

答:企业应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不断优化完善防控举措:(1)加强人员管理,员工进入企业前需扫“门铃码”、查验行程卡、测温。(2)加强货物管理,企业要严格执行进口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货物的消杀检验流程,合理安排相关货物的存放、标识和处置管理;落实冷链食品或进口货物接触人员、餐厅食堂工作人员、消杀作业人员等重点岗位人员“应检尽检”要求。(3)加强日常管理,企业按要求做好口罩、测温计、消毒水等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及发放工作,做好通风、消毒和卫生管理,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实行分时就餐、错峰就餐制度。

问题十三:我们企业从国内涉疫地区采购物料,应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答:企业应密切关注物料来源地的疫情变化情况,如从国内涉疫地区采购、运输重点生产物料入锡进行加工、生产、储存、使用时,应严格按照《重点涉疫地区来锡物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点击查看方案具体内容)的相关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全链条管控和追溯,建立全程追溯制度;落实专区存储和专人管理,做到即停、即卸、即装、即走;全面做好预防性消毒和核酸检测,做到“逢进必消杀”,包装“拆到哪一层消杀到哪一层”;做好过程防护管理和从业人员个人防控健康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物料输入的风险。

问题十四:近期,我关注到市里调整了来(返)锡人员健康管理措施,同时了解到周边重点涉疫地区将分批次逐步解封,我市将怎样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答:为了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我市将进一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将严格履行属地责任,加强人员信息摸排,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行业主管部门将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强化日常工作指导;企事业单位将严格履行主体责任,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涉疫地区来(返)锡人员要第一时间主动申报个人信息,广大市民要积极履行个人自我管理责任,坚持佩戴口罩,主动接种疫苗,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要求和规定,携手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关于疫情防控
若您还有其他问题及建议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将对您的留言进行集中整理
请有关部门进行专业答复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
抗击疫情,我们一起努力!

#无锡疫情#
(来源:无锡发布)

耕而陶聊茶:三十四.三红七绿为青茶 (8.工夫茶始闵老子)
总体来说,泡茶的器具是随着泡茶的形式而演变的。唐煎、宋点时期,饮茶器通常是容量较大的碗、盏。从实物上看,在唐代茶碗的口径一般在14厘米-17厘米。陆羽《茶经•四之器》说:“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唐代的一升约合咱们现在的600毫升,半升,就是300毫升,比现在用的茶杯大太多了。宋代,茶盏的口径通常在10厘米-16厘米。元代,揉捻工艺的出现,加快了散茶瀹泡的历史进程。明、清散茶瀹泡,客观上就会要求不必使用容量较大的茶器。到了明代中晚期,茶壶、茶杯成了茶桌上的主要器皿。

1595年前后成书的明代张源《茶录》里已经明确记载了壶泡的方法:“泡法,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荡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茶重则味苦香沉,水胜则色清气寡。两壶后,又用冷水荡涤,使壶凉洁。不则减茶香矣。确熟,则茶神不健,壶清,则水性常灵。稍俟茶水冲和,然后分酾布饮。酾不宜早,饮不宜迟。早则茶神未发,迟则妙馥先消。”。张源记载的这个壶泡法已经跟咱们现在的壶泡法没啥区别了,就是洗壶、投茶、注水、分茶、品饮。

1623年前后,明人冯可宾在他的《岕茶笺.论茶具》里说:“…或问茶壶毕竟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的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可见,当时的小茶壶已经在文人的茶桌上居于了主要地位。

茶壶变小,饮茶器相应的也会变小。对于饮茶器皿的选用,1609年明代罗廪在其《茶解》中说:“瓯,以小为佳,不必求古,只宣、成、靖窑足矣。”

有明一朝,纵观许多茶画,如具代表性的明代画家丁云鹏 (1547年—1628年)的《卢仝煮茶图》、《煮茶图》,常可见到一些撇口、弧体、圈足或高足的饮茶器。这些茶器在清代宫廷器型制度上,口径9-10厘米的称为“茶钟”,口径12厘米的叫“茶碗”。另外清宫还把口径13.5厘米的叫“汤碗”,口径15厘米的叫“膳碗”。明代茶事绘画中的饮茶生活场景,使我们知道其时饮茶所用器具的体型虽然较现代的茶杯大,但是对比唐、宋器具还是小了不少。

从文字资料上看,历史上第一个把“茶杯”两个字写到茶书里边的人,就是前面提到的明朝人冯可宾。在他的《岕茶笺.论茶具》里还有如下文字:“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茶杯,汝、官、哥、定如未可多得,则适意者为佳耳。”。1623年前后,冯可宾的茶书中出现了“茶杯”二字,这个字眼决不是偶然的出现。要知道,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有它的底层逻辑来做支点。那么“茶杯”出现的底层逻辑支点在哪儿呢?

支点有二。

其一,高度蒸馏白酒的出现。我们先来明确一个常识,高度蒸馏白酒的出现是在元朝。在这之前,人们所饮用的酒度数低,使的那些酒杯或者酒盏,都是体型较大的东西。妇孺皆知的山东好汉武松“三碗不过岗”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在景阳冈前的酒肆里,武二郎连喝十八碗,要是二锅头的话,早成醉猫了,施耐庵老先生的《水浒传》里也就不会有“景阳冈武松打虎”这样精彩的章节。

元朝末年,李昱的《戏柬池莘仲》诗写道:“少年一饮轻千钟,力微难染桃花容。年深始作汗酒法,以一当十味且浓。王君亲传坎离鼎,出瓮鹅黄煮秋影。檀心味烈九酝同,醉倒伯伦呼不醒。”。一句“以一当十”明确地点出了蒸馏酒的度数要远远高于其它类型的酒。高度白酒的出现与普及在客观上必然会促使饮酒所用器皿的体型变小即容积减小。

其二,茶人的倡导。在明代,周亮工跟张岱都把“茶杯”的另一底层逻辑支点直接指向了“瞿瞿一老”闵汶水。从文字资料上看,正是明末的闵汶水首开把酒杯当做茶杯使用的先河。作为统御明末饮茶风流的闵汶水不可能不知“茶壶以小为贵…方为得趣”、“瓯,以小为佳,不必求古,只宣、成、靖窑足矣”的道理。桃叶渡斗法时,他给张岱沏茶用的是皆精绝的成宣小酒盏且“持一壶满斟”。周亮工去桃叶渡拜访闵汶水品尝“闵茶”的时候,周记录说:“歙人闵汶水居桃叶渡上,予往品茶其家,见水火皆自任,以小酒盏酌客,颇极烹饮态。”。

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小酒盏、刚柔燥湿必亲身、水火皆自任、颇极烹饮态,在周亮工跟张岱的笔下,一副活脱的沏茶画面越纸而出,老天,这不就是历史上最早的工夫茶泡法吗?

有关工夫茶,能见到最早的文字资料是《梦厂杂著·潮嘉风月》,作者是清乾嘉时的俞蛟。他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经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

闵汶水这位“细细钻研七十年”的“水厄”在茶史上首开把小酒盏当做茶杯的用法,于无声中创立了后世的工夫茶雏形。自此,作为品茶的器具盏、瓯开始朝着小型化演进,其后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夫茶杯-若琛杯。

后文我们就要聊到清初的武夷茶正是借鉴了松萝茶的制法而使得一个崭新茶类-青茶诞生。那么,左右明末茶界风流的闵汶水首创的松萝茶的工夫茶泡法,必然会对因松萝技法而生的武夷乌龙茶的品饮产生深刻影响。这也导致了后世“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的工夫茶在福建、广东、台湾等乌龙茶生产地区相继传播。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一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每日一道#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修行是如何“得道成仙”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得道成仙为最终旨归,无论外丹术还是内丹术都只为了修道成仙。只有长生久视、成仙成真,才能标志着得道。道教因其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而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故又被称为神仙道教。

“仙”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宗教中认为是靠修炼得道而长生不死的人,或是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说文》:“仙,人在山上貌,从人山。”《释名•释长幼》中有:“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林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说文》解释“僊”时又说:“僊,长生僊去,从人僊。”僊,本意用作动词,表示“轻舞飞升”之意。如《诗经•宾之初道》中有:“屡舞僊僊”。“仙”字,早期都写作“僊”。神仙的概念,最早追溯到《山海经》、《列仙传》等中的神话故事。

道家道教经典中也有对于神仙的描述。例如,《庄子》书中有很多关于神人、至人、真人、圣人的描述。《齐物论》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后来道教的有关仙的思想可以说最早是继承于这些观念。例如,葛洪说:“列仙主人,盈乎竹素矣。”(《论仙》),“若谓世无仙人乎,然前哲所记,近将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为本末,非虚言也。”(《对俗》)

“成仙”的追求自古有之,只不过道教将神仙之说理论化、宗教化并且实践化了。悬置道教“得道成仙”之现实是否可行不论,事实上道教的神仙观念和“得道成仙”的追求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的意蕴。这种美学意蕴体现在“逍遥”二字之上。体现在道得仙成的精神境界之逍遥、生死观念上的逍遥、追求成仙路径之逍遥。如此“逍遥”的美学意蕴对于现代社会中,异化、物化的个人来说,无疑具有着纯净心灵的作用。

一、 得道:精神之逍遥

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中,有对自由自在境界追求的“逸”、“游”的性格。在飘逸、游弋、逃逸、出游的同时,也具有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归”、“返”的性格。道家道教所提倡的“道”正满足了人们“出离”与“回归”二争力的融合。

老子所述的“无形大象”之道,“先天地生”而孕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具有着“弱”、“柔”、“虚”、“静”、“冲”、“朴”等特点。道“惟恍惟惚”,无法用逻辑语言来形容,故在老庄那里“运用了大量的形而上下混然不分的‘大象’来投射出、引发出至道的意境。像‘冲’、‘虚’、‘谷’、‘水’、‘婴孩’、‘风’、‘山木’、‘解牛之刃’等等。”

而一旦把握了道、体道之后,便可以逍遥而无待。“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而“道”不是一个高高悬起的神秘之物,道可以体现在任何人、事、物之中。“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知北游》)

正因为“道”是周遍咸的,所以体道的“逍遥”不是厌世的或者是形而上的。也没有人能够在实在的意义上离世独立。如此体道的精神样态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人生的境域,无论悲苦喜乐,就是道的境域。没有什么形而上的终极,世间就是终极。如此之体道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这种周遍咸的道的观念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道教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观念。例如,葛洪说:“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抱朴子内篇•对俗》再如,杜光庭曾说:“老君垂教,以清静为用,无为为宗,清静则国泰身安,无为则道成人化。”

二、 成仙:生死观念之逍遥

道教重视“生”,重“人”,重“肉体”。如:《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无上秘要》卷五说:“天地万物,人为最贵也”、“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说:“夫禀气含灵,唯人为贵。”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说:“有生最灵,莫过乎人。” 道教注重对人体生命的保养、“保精爱气啬神”。

《太平经》说:“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太平经合校》卷一三七~一五三《太平经钞》壬部一九上) 追求肉体不死、羽化升仙,表现出道教企图达到对于生命的自主自控,即身成仙的逍遥自在。

一方面,道教非常重视肉体;另一方面,道教亦表现出在境界上对生死问题超越的“逍遥”。一般观点认为道教和道家的生死观是矛盾的。例如认为葛洪重肉体长生,而庄子就是对死置之度外。其实,葛洪是从修仙的迫切实践角度来谈生死、成仙。他怕人们不重视“生”,错过了即身成仙的机会,人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生命。葛洪说:“天之大德曰生。生者,好物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抱朴子•勤求》)而庄子讲的是一种“亦可……亦可……”的境界。拥有一种“无待”、“无累”的境界,便亦可接受生,亦可接受死。“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大宗师》)“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庄子•齐物论》)在对待形神问题上,陶弘景也有“亦离亦合”的观点。陶弘景说:“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 简单地说,佛教生死观的思维方式是“非……非……”的双遣方式,从缘起入手,让人体悟“空”,从而破我执、法执。道教的生死观讲究形神亦离亦合,亦可离亦可合。思维方式是“亦可……亦可……”、“方……方……”。讲究一种对肉体生命的自控自主,讲究修炼之方法,同时又对肉体生命并不执着,对得道成仙、长生不死的目标不存在“机心”,天然自然,随遇而安,逍遥自在。

其实,在道教修炼成仙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着对“生”执着的“机心”,就会存在着羁绊和束缚。“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当“生”成为一种束缚心灵的追求目标,人就“有累”、“有待”,心灵的世界就会背遮蔽。“富贵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庚桑楚》)这样就达不到体道的逍遥自在,就一定不会“得道成仙”。只有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物我两忘的“撄宁”之逍遥境界,才能成就最终的“得道成仙”。

三、 以何得道成仙:方法之逍遥

道教是一个非常重实践的宗教。要达到“得道成仙”,有许多的方法,如符箓、咒语、服食、房中、存神等等。然而只有到达方法上的超越与逍遥,从依技成仙转化为依艺成仙,才能真正得道成仙。

实践证明,存有机心的外丹服食等技术方法,不能解决得道成仙的问题。故道教非常重视内丹术,强调性命双修,重视内在精神涵养与外在炼形体和服食的结合。

在精神内养的方法上,《庄子》重视心斋、坐忘。“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道教修炼中也重视这种“忘”、“斋”、“化”的内在精神涵养方式,如谭峭说:“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化书》)

“技”,只是纯粹的方法;忘掉“技”之后的“艺”,是融合了“道”的出神入化的“逍遥”。在《庄子•达生》中讲的“削木为鐻”的巧匠梓庆的故事,《庄子•田子方》中宋元君将画图的故事,以及《庄子•养神主》中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讲的都是在如此心斋、坐忘、体道工夫之下,使得无论是雕刻、绘画甚或是解牛,都成为鬼斧神工的“艺”而非仅仅是“技”。“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

道教“得道成仙”正是在此多重“逍遥”的美学意蕴下,才真正具有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气魄。

文章来源:网络资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来吃妈妈菜了 这红烧肉对我不吃肥肉星人太友好了 巨好吃 让我对肥肉有了质的改观 这个卤鸭宋佳说一吃就是当天卤的 我吃不出来就在旁边附和 毕竟对我来说好吃就行 这
  • 录了一个小视频想整个活没整好哈哈21点本来打算出去跑个7.2公里示爱但是身体太累了,可以留到下个720今天这期间还有太太们的24h,有互关们集体狂欢分享喜悦,有
  • 咋了集美 自从你当不了主持定睛一看发现主持人团队厨力你都比不过后就很少笑了[偷樂][偷樂]内涵我把我名字打全亲爱的 7Yan需要我帮你补吗[費解][費解][費解
  • #搭配##礼物##时尚##钱包##爱马仕Hermes##爱马仕##hermes##色彩丰富##材料丰富##东京##日本旅游##日本购物##最新色# 您好,这里是
  • 13. 新的一年要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和不累的人相处,和所有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过想象里的一百种生活高级且不俗的春节祝福语快收藏起来备用1 如果所有人都祝你新年快乐
  • 想吃到评价非常美味的拉面,有时候要等待长达两个小时呢~ どうして人ひとは並ならぶのだと思おもいますか。ある留学生りゅうがくせいが行列ぎょうれつについて、次つぎ
  • 歩いていたのは 砂漠の中 遠くに見えた 東京タワー君の抱いていた ボロいテディベア 笑ってみえた どこへ行こうか海みたいに 砂は燃えた かつてはここで 人が生き
  • 俺们的定位是养老福利战队所以群里没这么多要求和事比较简单轻松。群里喊人开黑一般都会有人回应,群里的哥哥们也会带妹,大家人还怪好的嘞。
  • 同时也证明女人狠起来就没有男的事了~又A又飒 女主虽然事业上感情上会出现错误的做法,但是因为身边人她也在成长,和男主的感情也在升温且甜蜜。#虞书欣[超话]##
  • 《刘婕陈昭》(全文阅读),《刘婕陈昭》(全文阅读笔趣阁07aa0),《刘婕陈昭》(今日更新最新章节) 刘婕颓废离开骨科,一步步朝回走,心口的酸涩怎么也压不住,她
  • 我曾一度认为,你这样的人到哪都会发光发热,你是挺好的人,但居然也会有没发出光的时刻,大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低谷期吧。始终保持知世故但不世故的心态,不想参与到复杂
  • 《夏知霁池天瑜》夏知霁池天瑜(最新章节无弹窗完本)全文阅读笔趣阁X4X26 阅读全文请到蚣/众/呺【得意文楼】发送一个主角名即可。 书名:《夏知霁池天瑜》 主角
  • 按一人论的思路看,起初铃不入赤音眼仅是决断性结果的附属品(p3)铃的爱让赤音长年的蛰伏求索重新堕入未知的混沌,盘附在结果上的刺眼污浊必须亲手剔除,赤音的世界也由
  • 1.☆〰突如其来的惊喜,不单单是礼物,更重要的是被惦记的真心️2.ɦǟքքʏ Day最好的礼物永远不是某样东西,而是意料之外的温暖,感谢遇见 感谢宠爱3.☪დ世
  • 爱的传递是双向的,这是一场心灵与心灵的相遇,在有风的地方,与孩子们为伴,奔赴山海,不负热爱。在这份美酒中,聆听着智利大地的声音,感受着那份执着与激情,享受着无与
  • 由于自己出门在外,槐花的季节不能当时吃到,妈妈都是够好多槐花,给我冻在冰箱,等我回家给我做,感觉满满的幸福,都是爱呢。[赞]晚上在万象城又收到了yss安排的生日
  • 综艺《出发!趣野吧》更新至8.31 嘉宾:陈立农、董宝石、杨芸晴、姚晨 这是一档潮流户外运动社交真人秀,以大本营为基础,以圈内OG带领新手艺人参与户外运动为
  • #尤长靖演唱会# 拒绝❌任何形式的,不要担心上座率也不要怕没人去,黄牛这次抵制不住以后只会更难,那些为了挣积分和挣钱恶意抢票和练手速的也不要怕,自己做的孽自己承
  • 马上九月,一年一度求职季,但是我的职业规划依旧一坨太妃糖,前段时间混了不同的行业,基本上干一行恨一行,在写这篇记录的时候最想干的是去峨眉山当道士。不过,亲亲同事
  • 这些乱八糟的事,奇八怪的人,我看过以后却越发的看重,自己是什么想怎么做的。”19岁 向阳且真诚的19岁 19岁的严浩翔已经不是18岁的严浩翔啦 19岁的浩翔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