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

产检的时候一直很顺利,每次B超、彩超,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

在预产期前20多天,B超发现腹部有一肿块,大小41mm*38mm。

4*4CM,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婴儿来说,是相当大一坨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感觉毫无真实感,甚至觉得是梦里的情景。毕竟长达10个月的孕检,啥问题都没有,最后半个月才出现这么大一块东西,实在是毫无心理准备。

最后半个月才讨论留不留,这个话题太沉重了!那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全家人都倾向等孩子出生后再处理,大家都抱着最好的希望,孩子不会有事的。

十四天后,孩子出生了,3.3公斤,看上去非常可爱。

出生第三天就做了B超。

结果非常不理想。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结果显示,孩子左下腹有一包块,实性,大小约62mm*42mm*42mm,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部分侵袭椎管内。

晴天霹雳。

那种心情我怎么能够写得出来?曾想过各种可能,设想就算是肿瘤,就算治疗费用昂贵,无论如何艰难,总能够拿掉的。但看到“侵袭椎管内”这几个字,即使没有专业医疗知识,我们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整个家庭像掉进冰水里了。

难以理解,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哭,喊,嗟叹,各种哀嚎,这都默默地在我心中进行,并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家里陷入更坏的情况。

家里没有出现任何埋怨,大家都很积极面对。照顾好产妇和BB,搜集各种医学资料,联系每个想到的能帮忙朋友亲戚,联系医院医生等等。都决心要打一场硬仗。

出生后20天做了第一次MR。

说起做MR,真没想到是这么难。因为机器太吵了,打桩机一样,小家伙不可能睡着静静地做检查,必须用镇静剂。刚出生十多天的孩子,早上5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去省城大医院排队,又吃镇静药又打镇静针,结果还是不肯乖乖睡好,第一次检查失败。排队一个星期后再去,这次一早就不让他睡,不让他吃,到了临做检查的时候才一次让他吃,吃饱好入睡,同时还要加镇静剂,想到都让人心疼。不管怎么样,第二次终于把检查做好了。耗时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外面等真是心焦,很担心门忽然打开护士出来说又失败了。

检查结果比原来的更坏了:“左中下腹膜后有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58mm×42mm×49 mm,考虑为恶性肿瘤,累及左侧腰部分椎间孔及沿扩大的椎间孔到达椎管硬膜外区,硬膜囊及左肾和左腰大肌明显受压移位。”

差不多一个月后,又在另一间医院做了一次MR,结果:“左侧脊柱旁及背部肌间隙内多发不规则肿块,最大约50mm×43mm,肿块部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相应椎间孔扩大;左肾明显受压移位,且与肿块相贴;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也相应移位并部分被包绕。结论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性病变。”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不过这时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了,虽然很伤心,还是默默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了。

拿着检查结果,把省里这方面有名气的医生都跑了遍,凌晨就起床去省里医院排队,围在病房门口等个把小时就为了和医生谈上几句话,100元挂一个专家号还得抢等等,都是常态。

然而每去一次医院,我们的心就变冷一点。

先简单说一下情况吧。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婴儿肿瘤,在婴儿肿瘤致死原因排前几名。我孩子的情况除了肿瘤外,最麻烦的是肿瘤还入侵了椎管,包饶脊髓马尾丛,任由肿瘤继续增大或者处理不当,损伤了神经的话,瘫痪是分分钟的事。

全省最出名的两个医生,一个主攻手术,一个主攻化疗。

我们先去找主攻手术的,因为觉得化疗对这么小的孩子伤害太大了。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他擅长儿科手术,但神经外科的事情要别的医生解决。在我们哀求下,他答应把我们排进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

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到了专家会诊,一大早去到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一群医生在一个小房间里拿着一堆案子在讨论,大家在外面眼巴巴地等,没人说一句话。

终于出来了,所有人争着挤过去,都想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跟医生交流,我们也一样,但听到的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神经外专家说,这个孩子的脚现在应该已经不能动了。

我们的主治医生说,这个案子没有办法处理。没聊几句就阻止了我们的追问,因为还有很多人缠着他。

毫无道理!我的孩子的腿现在正常得很,一点瘫痪的迹象都没有!除了有时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我们当然继续不停挂号,不停求他想办法。

他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不能搞椎管里面的,可以我才能做外面的,只做外面不做里面没意义。

没办法,我们又排一个星期队去找神经外。神经外的主任说,要搞里面的,先叫儿科的把外面的清除掉,才能想办法。

后来他不忍心看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们说明手术的难度。

首先处理腹腔内的肿瘤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一台大型手术,这么小的孩子,风险已经非常大。

更麻烦的是椎管内的手术。这要把脊柱两块壁板切除,才能把工具伸进去很小心很小心地清理,这个过程风险很大,毕竟这么小的婴儿,一不小心伤到神经,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瘫痪,而且要把肿瘤清理干净,也是非常不容易。清理干净后,因为两块受力壁板已经去掉了,脊柱撑不起来,只能打钢钉。成人打钢钉还好,但婴儿是不断生长的,钢钉不会生长,很快就会把脊柱弄变形,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打一次,每次都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手术,这个过程一直维持到他长大。这两台手术做下来,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肿瘤不会复发。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吓唬我,但他说的也是老实话,做手术的风险,我自己心里也有数,即使医生肯做,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冒险。

手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去了找做化疗的。

100块挂了个号,全过程不超过5分钟。医生说孩子太小了,不能化疗,去找做手术的吧。把我们赶了出来。

这……

叫我们怎么办?

唉……

继续去找名气没那么大的医院,也回到市里面的医院看,还有咨询了国外的医院,意见都一致。

名气没那么大的医生,反而跃跃欲试,化疗也可以,手术也可以,都有医院愿意做。但是,即使化疗了,也只是把肿瘤缩小,方便手术而已,手术一定不能免的。

这回轮到我们犹豫了,毕竟孩子只有几个月大。而且我担心,名气不大的医生需要争取经验和案例,积累自己的技术和声望,能力不知道达到水平没有。

治疗的风险比不治疗还要大啊……

于是到这个阶段,路基本上走绝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坚持做B超,观察肿瘤的长势。

但是,观察又怎样?

从开始的4CM,3个月就长到了8CM。

8CM,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塞在一个3个月大的孩子肚里。这情形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他这个病的存在了,每天给他开开心心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与其冒巨大风险在可怕的手术下挣扎,苟延残喘,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面对现实,接纳肿瘤的存在。无论他生命长与短,都希望他过得快快乐乐。所以我给他起的名字,单名一个瑜字,意思是他出生就带着一块玉在肚子里,并且要接纳它的存在。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好好活下去。

然后,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8CM的下一个月,并没有长到9CM,而是变成了7CM!

再下一个月,7CM变成了6CM。

肿瘤的血流信号,从开始的丰富,到稍丰富,到稀疏。

到6个月大的时候,再做了一次MR,已经变成了39mm×30mm。此时肿瘤还有填充椎间孔,但椎管内已经看不到肿瘤了。

肿瘤在缩小!!

这种快乐同样不能用语言去表达,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焦虑,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点点放松。拿到检查结果的这天正好是我生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谢天谢地,更感谢小BB他自己,是他自己赢得了这场战斗,是他坚强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人生。我真是感动得无法言语,是他给我们整个家庭重获新生。希望他以后能一路走好,坚强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之后我们就放松了对肿瘤的监控,3个月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我都感到很紧张,担心死灰复燃。幸好,肿瘤慢慢地消失了。一年后,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B超,验血,各种指标正常,B超反复扫描已经找不到一丝肿瘤的影子了。一个8CM大的包块,已经完完全全被他身体吸收了。医生说,神经母细胞瘤4S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是唯一一种可以出现自愈的肿瘤。文献记载几率大概为1%。但医生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肿瘤也能够完全吸收。

这个事,本来不打算说出来让人知道,但还是写了这么多。

因为,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英雄。

知乎/danny

短线如何能做到在股票起爆前精准买入?

散户根本不可能做到,在一只个股起爆点前精准买入。

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尤其是精准买入,把握精确的时间点。

简单地说,起爆点在哪里,只有主力资金知晓,散户根本不可能精准把控。

纵然我们能够通过量价分析,通过K线图形的判断,去洞悉主力的提前布局,但究竟何时主力布局完这盘大棋,准备拉升股票了,是不可能精准预测的。

还有一些个股,短线上涨都是资金突袭的,都没有提前布局,就更别提什么精准买入了。

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两种情况。

第一,如何找到主力正在布局的个股,第二,如何在个股短线爆发后精准买入。

能抓住这两种情况下的买入机会,其实就可以做到在短线交易中,赢得先机。

所以,针对这两种情况,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我们先说第一种,主力资金布局,或者是一些庄股的布局。

这一类股票,对于一些股票的老手来说,是有可能在起爆点之前,提前介入的。

因为主力布局,其实是会留下痕迹的,而这些蛛丝马迹是可以被精准捕捉到的。

虽说我们无法准确地在起涨点的前一天准确入局,但是可以在主力入场后,提前跟着主力去进行埋伏。

所以,想要在主力布局的时候布局,就要看明白主力资金的所作所为。

主力资金的运作,通常会留下以下的痕迹。

1、K线图形开始有规律。

主力资金一旦介入某只股票,最明显的一点,其实就是K线图形。

K线图形的运作,会变得开始有“规律”。

这种规律,可能作为股市的新手是很难看出来的,但是对于K线图形看得多的老手,一眼就会发现,有资金运作的痕迹。

资金运作之后,在K线上会留下各式各样的规律。

这种规律并不一定是确定的,因为各种主力的操盘方式不同。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每一次涨跌都很“凑巧”,并且来来回回有吸收筹码的情况。

K线本质是涨跌和量价,而这背后就是主力资金的意图。

主力的建仓虽说比较隐蔽,但本质上离不开供需关系的改变,或者说是来回的拉锯洗盘。

这时候,从洗盘吸筹的角度,去看待K线图形,寻找蛛丝马迹,就能找到主力的动向。

在主力还没有彻底完成筹码建立,没有进行起爆之前,都是可以入场的。

当然,起爆之后,通常主力也不会目标太小,一定会渴望多赚一些,所以也是完全可以上车的。

K线就是资金意图的表达,掌握K线,就是掌握了主力资金的想法。

至于起爆点,早点晚点都回来的,得等主力资金的意图。

2、量能温和,换手率复苏。

第二点,比较明显的,其实就是成交量。

成交量很难骗人,因为主力资金要运作,要拿筹码。

所以,一定会体现在成交量的变化上,有反应。

成交量往往会比较温和,这里的温和指的是每天的成交量都差不多,甚至开始放大。

理论上,主力建仓讲究的是神不知鬼不觉,所以不会有明显的量能变化。

但是,由于要把筹码转手到自己手里,就会引发一些分歧,就会放量。

因为只有成交量上去了,才能从中拿到一部分的筹码。

如果每天的交易金额都只有可怜的几百万,一两千万,那么拿到筹码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在一个相对底部的区域,来来回回涨涨跌跌。

因为震荡会引发交易上的分歧,会有一部分的资金选择退缩,或者说是做个了结。

但无论如何,成交量是需要温和地放大的,这个放大的程度,不会有起爆点那么高,但也不会陶绍。

起爆点的成交量,其实是做给跟风盘看的,因为要吸引交易,吸引资金来接盘。

量能,其实是维系一只股票最终走势的最关键因素。

因为量能背后才是资金,而资金的动向,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3、均线开始慢慢地有规则。

主力资金运作下,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关于均线。

均线本身是K线价格周期绘制而成,代表的是资金运作后,周期内的价格变化。

理论上,如果处于没有主力的情况下,均线是没有什么规则的,或者说会很凌乱。

但是如果主力资金介入,情况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这本质的原因,是因为主力资金会有一个成本考量,所以在运作股票的时候,会顾及到成本,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规则。

均线的规则,可以理解为排列形式。

我们常见的有多头排列和空头排列,只不过这些在短线的运用中,其实并没有太大帮助。

均线寻找主力资金潜伏,主要是看短期均线的走势,股价是否能够走在5日,10日均线上方。

如果非要去找引爆点的话,那就是是否会出现,一根阳线连续穿破多根均线的情况。

这代表,主力资金的成本,一瞬间从潜在的亏损建仓,变成了出现浮盈。

这一点其实也非常重要,因为主力最终的目标,一定是赚钱,而不是做慈善。

因此,观察均线这件事,显得非常的重要,甚至有时候比看K线还重要。

4、题材和业绩,两者有一。

最后一点,其实是一个引爆的必要条件,也是潜伏的条件。

那就是,题材和业绩,必须要沾边其一。

简单地说,从主力建仓,到引爆某一只股票,需要一个过程。

但主力资金给自己留的后手,一定是至少能够全身而退。

所以,股票的炒作,到底有没有跟风盘,才是主力资金考虑的事情。

而实现全身而退,并不代表股价炒得高就能退,而是股票必须具备吸引力。

吸引力从哪里来,业绩和题材,就是最笼统的两大类。

但如果没有业绩,也没有题材,那么结果是你提前潜伏将没有任何的意义。

因为很有可能,就没有主力资金去运作这样的股票,更别提什么引爆点了。

无厘头的股票炒作,并不是不存在,但终究是极少数,绝大多数资金还是很理性的按标准选择的个股。

那第二种情况,就是游资为首的热钱,对于一只个股的突袭入场。

突袭入场,代表没有任何的征兆,是临时起意。

这种情况下,是完全不存在什么提前布局,精准买入的。

唯一可以精准买入的时间点,就是起涨后的第一时间。

这才会有涨停板敢死队一说,它们就是这个市场里,在喜欢在起爆点买入的主力军。

这种突如其来的短线起爆点,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会具备以下的特征。

1、属于超级热门题材。

如果是突发性的起爆,往往是超级热门的题材。

也就是说,属于资金突击的抢筹。

因为题材过于热门,所有的资金全部瞄准了这只股票,一拥而上的哄抢,导致了股价一飞冲天地起爆。

基本上,这种情况都是直接涨停,而且是快速地涨停。

如果是热门的大板块,或者有政策的精准扶持,甚至有可能直接出现一字涨停的情况。

对于这种题材的把握,其实主要靠的是信息面资讯的效率了。

对于散户来说,就只能跟着盘面去看,因为信息相对比较滞后。

这就导致了,普通散户去抓这类个股的起爆点,往往会慢半拍。

效率最高的,就是每天在盘面上不停地寻找,然后结合整个板块的热点,去挖掘龙头。

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就精准地介入。

但是,板块的炒作,或者说热点的炒作,其实是有轮动性的,这就需要你能够精准地把控题材的爆发力。

所以,只有超级热门的题材,才能配得上起爆两个字,才会有一定的持续性。

2、连续快速拉升。

第二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连续快速的拉升。

简单地说,晚介入一天,就会踏空一天。

真正具备爆发力的个股,是不会让犹豫的人上车的,而当犹豫的人上车的时候,往往就是接盘的时刻。

而起爆点之所以称之为起爆点,就是因为爆发力足够,股价的空间足够。

也正因为空间足够,资金才会肆无忌惮地拉升,因为还有赚钱的空间。

当你发现没有机会找到更低的点让你上车的时候,当机立断的买入,就是最好的机会。

很多人对于追高很不屑,那要看是什么样的股票。

如果是碰到这一类快速拉升的股票,那起涨点就是起爆点,起爆点就是最佳的介入点。

错过了起爆点,起爆点后最快速的买入,就是最好的介入点。

3、成交量明显放大。

这类热钱抢筹的个股,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成交量会明显地放大。

短期内的股价大幅度拉升,一定会伴随着资金的分歧。

也就是说,会有一部分资金,在中途提前下车,同时更多没有上车的资金,选择找准机会上车。

可以说是一个资金交互换手的形式,体现在盘面上,就是不断放大的成交量。

这种资金的分歧,往往在股价上涨超过30%以后,会更加的明显,而成交量的明显放大,也是支撑股价进一步上涨的原始能量。

量价齐升,是资金不断参与这种短线上涨的基础。

而投资者想要参与短线交易,成交量也就是最好的一个标准,跟着成交量走,就是跟着资金走。

放量就是健康,缩量就需要谨慎面对。

4、均线短期内走好。

最后一点,就是短期起爆的股票,均线往往会在短期内快速走好。

这本质上是因为股价短期内的大幅度攀升,带动的均线快速整理,并且走好。

另一层意思,就是短时间内的成交价格,不断攀升,带动的平均成交价格,快速地上抬。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其实均线都是反应了股价走好的现状。

当发现均线能够快速上穿,并且展开多头形态的时候,应该勇敢地介入。

因为短期的资金成本已经在换手中不断抬升,股价也会在短期具备上攻的动能。

作为普通的散户投资者,我们都渴望搭上主力的电梯,能在短线中找到绝佳的买入点,然后分到一大口肉吃。

实际情况中,确实也有很多反应速度快的投资者,能够确实地做到这一点。

对于资金的敏感度到底有多高,决定了你是否能够在起爆点前后入场,这是需要一定的技巧,以及一定的天赋的。

多多实践,多积累经验,这才是最关键的。

另外,作为投资者,心态一定要方平,如果错过了所谓的最佳买点,也不要太遗憾。

你可以选择当下继续买入,也可以选择等待,或者换一个机会做投资。

股市中,不论你做什么样的决定,其实都没有真正地晚了一步这种说法。

因为股市会继续开放,机会每天都会有,只要你能看明白,早晚能赚到钱。

网友投稿:她儿子,[伤心]产检的时候一直很顺利,每次B超、彩超,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

在预产期前20多天,B超发现腹 部 有一肿块,大小41mm*38mm。

4*4CM,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婴儿来说,是相当大一坨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感觉毫无真实感,甚至觉得是梦里的情景。毕竟长达10个月的孕检,啥问题都没有,最后半个月才出现这么大一块东西,实在是毫无心理准备。

最后半个月才讨论留不留,这个话题太沉重了!那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全家人都倾向等孩子出生后再处理,大家都抱着最好的希望,孩子不会有事的。

十四天后,孩子出生了,3.3公斤看上去非常可爱。

出生第三天就做了B超。

结果非常不理想。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结果显示,孩子左下腹有一包块,实性,大小约62mm*42mm*42mm,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部分侵袭椎管内。

晴天霹雳。

那种心情我怎么能够写得出来?曾想过各种可能,设想就算是肿 瘤,就算治疗费用昂贵,无论如何艰难,总能够拿掉的。但看到“侵 袭 椎管内”这几个字,即使没有专业医疗知识,我们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整个家庭像掉进冰水里了。

难以理解,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哭,喊,嗟叹,各种哀嚎,这都默默地在我心中进行,并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家里陷入更坏的情况。

家里没有出现任何埋怨,大家都很积极面对。照顾好产妇和BB,搜集各种医学资料,联系每个想到的能帮忙朋友亲戚,联系医院医生等等。都决心要打一场硬仗。

出生后20天做了第一次MR。

说起做MR,真没想到是这么难。因为机器太吵了,打桩机一样,小家伙不可能睡着静静地做检查,必须用镇静剂。刚出生十多天的孩子,早上5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去省城大医院排队,又吃镇静药又打镇静针,结果还是不肯乖乖睡好,第一次检 查 失 败。

排队一个星期后再去,这次一早就不让他睡,不让他吃,到了临做检查的时候才一次让他吃,吃饱好入睡,同时还要加镇静 剂,想到都让人心疼。不管怎么样,第二次终于把检查做好了。耗时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外面等真是心焦,很担心门忽然打开护士出来说又失 败了。

检查结果比原来的更坏了:“左中下腹 膜后有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58mm×42mm×49 mm,考虑为恶性肿瘤,累及左侧腰部分椎间孔及沿扩大的椎间孔到达椎管硬膜外区,硬膜囊及左肾和左腰大肌明显受压移位。”

差不多一个月后,又在另一间医院做了一次MR,结果:“左侧脊柱旁及背部肌间隙内多发不规则肿块,最大约50mm×43mm,肿块部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相应椎间孔扩大;左肾明显受压移位,且与肿块相贴;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也相应移位并部分被包绕。结论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恶 性 肿 瘤 性 病变。”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不过这时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了,虽然很伤心,还是默默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了。

拿着检查结果,把省里这方面有名气的医生都跑了遍,凌晨就起床去省里医院排队,围在病房门口等个把小时就为了和医生谈上几句话,100元挂一个专家号还得抢等等,都是常态。

然而每去一次医院,我们的心就变冷一点。

先简单说一下情况吧。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婴儿肿 瘤,在婴儿肿瘤致死原因排前几名。我孩子的情况除了肿瘤外,最麻烦的是肿 瘤 还入 侵 了椎 管,包饶脊髓马尾丛,任由肿瘤继续增大或者处理不当,损伤了神经的话,瘫痪是分分钟的事。

全省最出名的两个医生,一个主攻手术,一个主攻化疗。

我们先去找主攻手术的,因为觉得化疗对这么小的孩子伤害太大了。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他擅长儿科手术,但神经外科的事情要别的医生解决。在我们哀求下,他答应把我们排进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

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到了专家会诊,一大早去到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一群医生在一个小房间里拿着一堆案子在讨论,大家在外面眼巴巴地等,没人说一句话。

终于出来了,所有人争着挤过去,都想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跟医生交流,我们也一样,但听到的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神经外专家说,这个孩子的脚现在应该已经不能动了。

我们的主治医生说,这个案子没有办法处理。没聊几句就阻止了我们的追问,因为还有很多人缠着他。

毫无道理!我的孩子的腿现在正常得很,一点瘫痪的迹象都没有!除了有时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我们当然继续不停挂号,不停求他想办法。

他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不能搞椎管里面的,可以我才能做外面的,只做外面不做里面没意义。

没办法,我们又排一个星期队去找神经外。神经外的主任说,要搞里面的,先叫儿科的把外面的清除掉,才能想办法。

后来他不忍心看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们说明手术的难度。

首先处理腹腔内的肿瘤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一台大型手术,这么小的孩子,风险已经非常大。

更麻烦的是椎管内的手术。这要把脊柱两块壁板切除,才能把工具伸进去很小心很小心地清理,这个过程风险很大,毕竟这么小的婴儿,一不小心伤到神经,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瘫痪,而且要把肿瘤清理干净,也是非常不容易。

清理干净后,因为两块受力壁板已经去掉了,脊柱撑不起来,只能打钢钉。成人打钢钉还好,但婴儿是不断生长的,钢钉不会生长,很快就会把脊柱弄变形,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打一次,每次都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手术,这个过程一直维持到他长大。这两台手术做下来,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肿瘤不会复发。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吓 唬 我,但他说的也是老实话,做手术的风险,我自己心里也有数,即使医生肯做,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冒险。

手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去了找做化疗的。

100块挂了个号,全过程不超过5分钟。医生说孩子太小了,不能化疗,去找做手术的吧。把我们赶了出来。

这……

叫我们怎么办?

唉……

继续去找名气没那么大的医院,也回到市里面的医院看,还有咨询了国外的医院,意见都一致。

名气没那么大的医生,反而跃跃欲试,化疗也可以,手术也可以,都有医院愿意做。但是,即使化疗了,也只是把肿瘤缩小,方便手术而已,手术一定不能免的。

这回轮到我们犹豫了,毕竟孩子只有几个月大。而且我担心,名气不大的医生需要争取经验和案例,积累自己的技术和声望,能力不知道达到水平没有。

治疗的风险比不治疗还要大啊……

于是到这个阶段,路基本上走绝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坚持做B超,观察肿瘤的长势。

但是,观察又怎样?

从开始的4CM,3个月就长到了8CM。

8CM,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塞在一个3个月大的孩子肚里。这情形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他这个病的存在了,每天给他开开心心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与其冒巨大风险在可怕的手术下挣扎,苟延残喘,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面对现实,接纳肿瘤的存在。无论他生命长与短,都希望他过得快快乐乐。

所以我给他起的名字,单名一个瑜字,意思是他出生就带着一块玉在肚子里,并且要接纳它的存在。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好好活下去。

然后,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8CM的下一个月,并没有长到9CM,而是变成了7CM!

再下一个月,7CM变成了6CM。

肿瘤的血流信号,从开始的丰富,到稍丰富,到稀疏。

到6个月大的时候,再做了一次MR,已经变成了39mm×30mm。此时肿瘤还有填充椎间孔,但椎管内已经看不到肿 瘤 了。

肿瘤在缩小!!

这种快乐同样不能用语言去表达,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焦虑,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点点放松。拿到检查结果的这天正好是我生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

谢天谢地,更感谢小BB他自己,是他自己赢得了这场战斗,是他坚强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人生。我真是感动得无法言语,是他给我们整个家庭重获新生。希望他以后能一路走好,坚强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之后我们就放松了对肿 瘤 的监控,3个月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我都感到很紧张,担心s灰复燃。幸好,肿 瘤慢慢地消失了。一年后,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B超,验血,各种指标正常,B超反复扫描已经找不到一丝肿 瘤 的影子了。

一个8CM大的包块,已经完完全全被他身体吸收了。医生说,神经母细胞瘤4S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是唯一一种可以出现自愈的肿 瘤。文献记载几率大概为1%。但医生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肿瘤也能够完全吸 收。

这个事,本来不打算说出来让人知道,但还是写了这么多。

因为,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英雄。

文/网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是,友情终究会有消散的一天,当朋友有了新的方向,自己要懂得放手,这样才是彼此间的友情最后的体面。在自己的人生中,有很多事情都是无可奈何的,有很多东西都是爱而不
  • 进入11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城管局对照全年责任目标任务,以最大力气、最大功夫、最优作风,保持满格状态,奋力打好收官战,冲刺全年红。进入11月,在市
  • 图Cr. @时代少年团-严浩翔 #尾号6208[音乐]##任嘉伦[超话]#「现在的我又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 可能一个选择可以改变一生 但一个错误的选择总是会很
  • 在平凡且琐碎的人间烟火里,用心烹煮每一顿柴米油盐混合的滋味;在朴素且寻常的世间安然里,用情栖息在每一篇轻书而出的小字锦句上,努力与过往释然,倾力于现世安然,尽力
  • “雪为五谷之精”确实有记载说雪水“取以煎茶,幽人情况”“味更清冽”……但唐·张又新《煎茶水记》里雪水在众水中只排到第二十位,宋·蔡襄《茶录》说雪水“性感重阴,不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白云苍狗,野马尘埃,但创造的力量可以对冲消亡,延续回忆,重塑每一个转瞬即逝的画面。不论何时、何地,不论快乐、忧
  • !!
  • (来自@豆瓣App) #今日贴纸打卡##五四青年##2022读书打卡##日本迷惑小说#为什么会有姨妈痛这种人间疾苦 每次来都痛得死去活来 喜欢蹲着缓解疼痛
  • 家里的装修色调瞬间协调,再加上刚换上的智能锁,科技潮流感也噌噌涨,比传统门锁更大气 对于独居而言, 入户安全和便利是关键~Ziya A1可视猫眼全自动指纹锁,提
  • 爸爸妈妈还会帮我装,然后大老远从新疆内蒙带回来,真的好好哦学了胡杨林那篇文章就说想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可惜只能夏天去,胡杨树都还是绿的,结着一串一串的小果子,司
  • 罗永浩参股公司被强制执行 执行标的超20万】在天眼查了解到,广州盖得排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222389元,案号(2022)粤01执607
  • #holynight[超话]#今日听剧《星际第一指挥官》第二期久九六璃 原著 琅声工作室 制作苏衍:HolyNight宋迟:吕思衡秦风:6熙虽然有些同学在找苏衍
  • 善能感人,能聚人,能养人。一望无垠的水资源生态保护社区给人期盼,给人美感,给人梦想,给人创造奇迹水资源生态保护社区的命运,和每一座山、每一棵树、每一片草地️、
  • 原来这就是存在的意义啊,我所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追逐,为了让他能笑着对我说,多亏了你,我才能来到这片未曾踏足的领域?#陈德修[超话]# 昨天回去后又重看了一下前
  • #蒂家收藏日记# 小暑开启「烧烤模式」每日反复被炙烤,水分一去不复返,晒伤灼热也家常便饭,肌肤夏日后遗症,还有的救吗?另有急救小小Tips:可以将面膜放进冰箱冷
  • “这将使纽约人能够自己收集证据,将违法停车的信息上传,并相应地从开出的罚单中得到奖励,”雷斯特勒说。但并不是所有的纽约人都喜欢这项法案,一些司机认为,在纽约停车
  • 纪梵*希红丝绒口红小样 特32包邮· 海淘代购版 5个色号:N25 N33 N36 N37 N42 我说这是今年最美的口红 没人有意见吧?? 今年最美的一只
  • 在此,再次提及曾经反应你们未明确回答的问题①国滨府礼悦二期即将交付的103户型 ,那堵主卧和北卧室之间的墙是给砌好还是给补偿(补偿多少)请一定明说公布。因为这个
  • ▪️剧班同伴,是一个要建立在特定的情景定义的过程中依赖其戏剧合作的人,即便这样一个成员超越了非正式约束,并坚持放弃表演/迫使表演转向异常方向,他仍然是剧班的一个
  • 明年拿一等哦小花哎哎哎为什么泰式奶茶不开了呢明明很好喝如果什么事都是公平的就好了…好像也不是很好…呜呜呜别想啦~怎么样都是最棒的其实本来可以更开心的 也不知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