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城市格局再洗牌

从GDP名义增速看,2021年中国城市涌现出一批“黑马”,如陕西榆林的GDP名义增速高达32.9%,山西太原23.3%,山东潍坊19.4%,而北上广都在12%左右。

1月1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0层观光厅的“2022”新年装饰与陆家嘴的楼群相映衬(刘颖/摄)

近日,各地陆续公布2021年经济数据,中国城市GDP榜单迎来新一轮洗牌。

一方面,榜单第一梯队已从“万亿俱乐部”向3万亿乃至4万亿元进军。另一边,则有云南省长喊话,2021年GDP实际增速仅3.7%的昆明市,要“从感觉良好中惊醒起来”。

与此同时,榜单上出现了一批“黑马”城市,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如陕西榆林、山西太原、山东潍坊……这些城市GDP增速和财政收入都在“狂飙突进”。过去一年,这些城市发生了什么?

产业形态、人口形势、国际局势、疫情、洪涝、能耗控制等各种影响……在复杂的内外部要素变化下,应如何回看并解读2021年的全国城市经济格局?

万亿城市大扩容

2021年,中国取得相当不错的经济成绩。GDP总量成功突破114万亿元,经济增速达8.1%,位于全球第一队列。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中心推出《智研年榜:2021年GDP百强城市排行榜单TOP100》,2021年中国GDP突破万亿元大关的城市总数达到了24个,可谓万亿城市大扩容。其中,南方城市18个,北方城市6个,其排名由高到低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天津、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佛山、济南、合肥、福州、泉州、南通、东莞、西安。

“万亿俱乐部”成员数量增长,头部城市的经济总量也再上新台阶。

北京、上海GDP双双突破4万亿元,成为中国目前仅有的两个4万亿元大市。“北京与上海尽管服务业占比都极高,两个城市能够成功‘晋级’的关键因素仍在于都留有很强的工业部门,且一直在极力避免产业空心化”。经济学人智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苏月分析,从数据上看,北京的工业部门得益于疫苗生产,这将继续利好北京未来2-3年的发展;上海则积极布局战略产业如集成电路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的爆发式增长,支撑了北京经济快速增长。”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分析。

4万亿人民币GDP是什么水平?目前,全球GDP折算下来超过4万亿人民币的国家和地区只有20多个。“两大超级城市GDP双双突破4万亿,再次为中国经济发展立下新的里程碑。”财经评论人熊志说。

从排名来看,第一梯队毫无疑问是北京、上海;深圳的GDP超过3万亿元,位居第三;广州和重庆以28231.97亿元和27894.02亿元紧随其后,“北上广深”的地位依然稳固。

在“2万亿俱乐部”中,广州、重庆、苏州遥遥领先,近几年发展力度越发凸显,呈现出“强者愈强”态势;在TOP10城市里,成都离2万亿只有一步之遥,杭州、武汉等地突破2万亿也只是时间问题;排在“万亿俱乐部”最末的西安,2021年的GDP总量达到10688.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武汉GDP总量为17716.8亿元,名义增速达13.30%,实际增速也达到12.20%。“疫情黑天鹅之下,这体现的是头部城市在发展上的韧性和抗压性。”熊志说。

从上榜城市所属省份来看,相较于2020年,长期位列中国经济排名前列的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四省份2021年各地级市经济表现依旧稳定。江苏省下辖的13个地级市均在百强榜上,也是上榜城市数量最多的省份;而广东和山东依旧维持11座城市入围全国百强的稳定成绩;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市中共有8个城市入围,是继江苏省后发展最为均衡的又一省份。

广东此次“万亿之城”数量追平江苏,则可见区域协同发展对于经济的助推作用。“一个依托珠三角,一个依托长三角,他们分别拥有中国发展水平比较高,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培育比较好,产业体系比较完备,总体具有辐射力、引领和带动能力的区域。”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说。

除4个直辖市外,96个城市分布在23个省份,仅海南、青海、西藏、宁夏4个省份暂无城市上榜。

另据智研咨询数据中心核算,2021年国内共54个城市的GDP高于5000亿元,其中24个城市的GDP超过万亿元,百强城市入围门槛为3083.0亿元;从人均GDP看,44个城市人均GDP达到10万元及以上。

“GDP突破万亿,意味着该城市的经济实力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区域影响力、辐射力都将进入新的‘量级’,对周边地区能发挥更强的引擎作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分析。

榆林市榆阳区榆溪河公园(陶明/摄)

增速“黑马”

从GDP名义增速看,2021年中国城市涌现出一批“黑马”,如陕西榆林的GDP名义增速高达32.9%,山西太原23.3%,山东潍坊19.4%。

与实际增速不同,名义增速是不考虑价格变动因素计算出来的增速。这些GDP名义增速突出的城市,有不少是资源型城市。2021年名义增速排名全国第一的榆林是著名产煤城市,2020年GDP为4090亿元,2021年为5435.18亿元,其经济总量不仅超过了邻省省会太原,也超过了襄阳、宜昌,直逼长期领跑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的洛阳。

再如,同样是产煤大市的神木,2021年1至11月,全市财政总收入484.74 亿元,同比猛增73.7%,地方财政收入124.11亿元,增长58.6%。

从百强榜看,多个煤炭、钢铁等资源型城市表现出经济增速强劲的态势。鄂尔多斯、包头,经济总量排名普遍跃升10名以上;忻州、吕梁、长治等煤炭大市名义GDP增速接近甚至超过30%。资源型城市经济总量大增长背后原因是什么?

“名义增速首先看基数,比如潍坊,2020年疫情影响GDP同比下滑0.2%;太原同比增长2.6%,在省内也是很低的;榆林2020年的GDP相较于2019年更是出现了同比下降。因为前一年的基数低,所以第二年经济恢复以后出现较快的增速。”熊志解释。

这类资源城市经济总量的增长都与能源价格尤其是煤炭价格密切相关。“过去一年,受全球供应链紧张、国际经贸摩擦、海运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煤炭产能扩张,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大涨,剔除价格因素后,榆林GDP实际增速为7.9%,尚不及全国平均增速8.1%,这说明此类城市GDP增长主要是靠价格变动引起的。”孙不熟说,“这一轮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红利期还能维持多久,目前很难判断。”

当然,百强榜中的增速强劲的也并非都是资源城市,苏州、无锡、常州、金华、宁德等制造业强市的经济增速也都十分可观。2021年消费低迷,服务业增速放缓,这些城市的制造业成为保障经济发展的“硬通货”。

比如福建宁德市,以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和铜材料为主导产业,2021年四大产业同比增长59.1%,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了107.7%,占全市比重的78.3%。这样的经济势头下,宁德成功进入全国城市经济百强榜。

下一个万亿元城市会是谁?

经济总量百强城市排名中有城市上升,也有城市跌出。

从排名变化来看,31个城市排名上升,其中鄂尔多斯和榆林均上升超过10个名次,36个城市排名下滑,保定降幅最大,下降9个名次跌至第74;另外,德阳、龙岩、驻马店、信阳、阜阳5个城市排名跌出100强,取而代之新上榜的有包头、宜春、宁德、宜宾、呼和浩特,其排名均在第90以后。

包含前17强在内的28个城市排名不变,仍然与2020年保持了一致。“排名前17个城市正好是2020年的GDP‘万亿俱乐部’城市。2021年、2020年的排名保持不变,说明这些城市都在努力守住自己的优势,也说明目前城市的竞争格局,尤其是头部城市,总体上是比较固定的。”熊志分析。

2021年,东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公布了两个“高光时刻”:东莞成为GDP超万亿、人口超千万的城市。至此,东莞成为国内第24个“万亿俱乐部”成员,这座“制造名城”成功迈上“双万”新起点。

接下来,谁是下一个万亿元城市?

可以看到,东莞晋级之后,9000亿量级城市存在明显断层;8000亿量级共有4个城市:江苏常州、山东烟台、河北唐山、江苏徐州;而在7000亿量级,则有大连、温州、昆明、沈阳、潍坊等众多城市。

“未来2至3年,24这个数目可能会维持不变,因为暂时没有万亿级种子选手。”孙不熟认为。

GDP突破万亿元,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不过,一两年的排名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其实这17个城市中,有好几组城市的生产总值是相当接近的”,熊志说,比如广州和重庆,前两年重庆一度超越广州;再比如宁波完成对青岛的反超,也只有短短两三年;长沙和郑州这几年同样是相互追赶反超。

“所以,现在的领先和落后都只是暂时的,这种相互追赶的格局,也在激励这些城市全面发展,不断闯出新高度。”熊志说。

“GDP是目前最重要的经济衡量指标,不过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关注人均可支配收入、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人均生活消费等更多指标。”孙不熟说。

比如,2021年浙江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41元,比上年增加5144元,名义增长9.8%,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之后,排在全国第三位。

再如广州,2021年以全年生产总值达28231.97亿元的经济总量稳居中国内地第四城,GDP名义增速高达12.84%,高于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在TOP10城市中增速仅次于武汉。

“从数据来看,广州制造业的强势反弹贡献颇大,2021广州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同比大增17.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更是大增25.7%”,孙不熟分析,“仅靠制造业的拉动是不够的,因为制造业占广州GDP的比重只有28%,而第三产业占到71%,这是广州经济的定心盘。”

要分析广州第三产业最大的支撑点,可以重点看两个数据:2021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122.56亿元,同比增长9.8%;2021年广州外贸进出口总额再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825.9亿元,同比增长13.5%。

“观测消费,主要有两个宏观数据:一个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它反映的是内需情况;另一个是进出口总额,相当于外需的晴雨表”,孙不熟说,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过去一年,广州无论是在内贸市场还是外贸市场的带货能力,都实现巨大的突破。这也是GDP之外,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

“GDP只是一个相当宏观的指标。对于各城市来说,人均GDP、财政收入情况、人均收入水平等,同样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GDP跑赢了,不等于城市发展就一定是全面胜利,城市之间的比拼,还得提升综合实力。”熊志说。

【“最美民警”——“千里追逃”周引翔】
重庆之声1月18日讯 最美档案——

警龄:11年

警种:刑侦民警

警声:“我将打击犯罪融入生命,才能给百姓看得见的心安。”

侦破案件,他想尽办法,攻坚克难;缉拿嫌犯,他赶赴千里之外,义无反顾。怀着对警察职业的热爱,他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触犯法律者,虽远必追!从警11年来,他从未停下追逃的脚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就是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歇台子派出所副所长——周引翔。

十年追逃

三年除夕都在大巴上度过

2017年1月27日,丁酉年除夕当天,时任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反侵财大队探长的周引翔,并没有与家人们团聚。而是在距重庆1500多公里的海南省澄迈县将抓捕的15名在逃嫌犯一一押送到大巴车上。“呲咔”随着车门关起,周引翔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春节,本是一个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日子,为什么他却依旧执着于追逃呢?这还要从前一年说起。

2016年下半年,大队接到多起同类型诈骗报警,受害人均是在网上购买“游戏币”被骗,受骗金额在几百到一千元不等。接到报警的周引翔立即对这些案件进行并案侦查,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案件很可能系一大型诈骗团伙所为,团伙在网上通过售卖低价“游戏币”诈骗钱财,该团伙的窝点设在海南澄迈。

抓捕时机很快到来,临近2017年春节,周引翔带队前往海南,准备对该团伙实施抓捕。“春节归家团圆是中国人的传统,对嫌疑人也是一样,所以在春节期间进行抓捕的成功率最高”,周引翔说道。他的判断无疑是正确的,除夕当晚,警方就抓捕了该犯罪团伙成员15人,并将其一一抓捕回重庆。接下来的两年,周引翔依然向犯罪分子送上“新春问候”,其中包括一个作案千余起、涉案金额超100万、成员50余人的大型诈骗团伙被捣毁。而破案的代价则是三年的除夕夜,他都在大巴上度过。

“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我很愧疚。但是,为了更多的家庭能幸福,我必须将嫌疑人缉拿归案。这是我的职责所在。”谈起这段因公忘私的经历,周引翔无怨无悔。

千里作战

途中上演浪漫婚礼

跨省作案是诈骗案件的一大特点,这也导致周引翔长期在外奔波,从2016年到2021年的五年间,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他所在的部门也被分局同事们戏称为“旅游大队”。

2019年一月,九龙坡警方接到辖区居民李某报警,称有人忽悠自己办理信用卡,被诈骗五万余元。通过李某的信用卡快递地址,周引翔很快锁定了作案地点。

事不宜迟,周引翔立即带队奔赴湖北进行调查,通过初期调查得知,这是当地一个利用办理信用卡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所为,该团伙作案600起,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案情复杂,参与人员众多,这起案件很快引起上级部门高度重视,成为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

然而由于证据不足,警方暂时还不能对该团伙进行抓捕。为收集足够证据早日破案,周引翔和同事驻扎在湖北长达半年,期间不停地收集该团伙的犯罪证据,并调查诈骗团伙人员结构。

在长达半年的追逃期间,周引翔遇到了一件人生中的大事——他结婚了。“我跟妻子已经相恋多年,但是因为工作原因,导致婚礼一拖再拖,在外蹲守的半年,每天都很想她,这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不能再拖下去了!”在保证工作有条不紊推进的情况下,周引翔向队里请了假,回到重庆举行了婚礼。在陪伴妻子5天后,他又立即归队,继续执行任务。

在蹲守期间,他和同事们克服了上火、感冒、发烧、水土不服等困难,最终将该团伙的所有证据一一掌握,并最终在2019年7月集中收网,将该案成员全部抓获。

披星戴月、四处奔波,早已成为了周引翔的工作常态。在担任反侵财大队探长期间,他带头连续破获了十余起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为群众挽回损失1000多万元。

十年时光转瞬即逝,凭借着敢拼敢闯的勇气和踏实肯干的精神,让这位曾经的翩翩少年蜕变为一名稳重干练的成熟青年。他始终怀揣着对公安工作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群众无比深厚的感情,用奋斗书写了对青春的最好注解。

迎难而上

从“千里追逃”转变到“关键帧”

300天,可以有多少变化?执法办案水平显著提高、民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辖区群众的安全感直线上升……

这些看起来短期内很难实现的变化,在歇台子派出所及其辖区,却是实实在在完成了蜕变。追溯带来这些变化的“来源”,去年二月刚上任的派出所副所长周引翔,无疑是这场变化的“关键帧”。

周引翔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资料,一旁的小桌上则摆着牙刷、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在塞满卷宗的文件柜后,则铺着一张小床。“同事们都在奋战,我没有理由离开。”由于家离派出所路程较远,周引翔索性住进了所里,每周仅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回家换衣服、带娃。

此时的歇台子派出所正处于亟需转型的阶段,大量案件让派出所民警疲于奔命,导致案件破获效率低下。为此,他积极与每一位案侦民警进行谈心谈话,了解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同时,还“删繁就简”将原本的六个小组合理分配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探长带领,让每位民警在工作中都能发挥出自身长处,大大提高了派出所的办案效率,现在基本能实现一天结一案。

“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喂,这件案子你应该从这个方向来办……”在采访的短短一个小时中,周引翔共接到十个电话,都是所里民警向他寻求帮助,在电话中,他会以自己丰富的办案经验以及对案件的深刻了解,为办案民警提供最快的侦破方向。

周引翔告诉记者,以前的工作是出差多,现在的工作是电话多,常常都是接完一个电话之后,发现又有两个未接来电。据他统计,平均每天都会接打50多个电话,为了能够早日破案,这样的“咨询热线”他都是来者不拒。

善于思考、敢于突破、注重实效,推己及人、推心置腹,让民警干得舒心、让队伍充满活力、让辖区满满安全感,这就是上任才300多天的“关键帧”副所长的从警担当!

重庆之声记者康桥

【横州年轻人返乡创业记:打工那么苦 不如回家卖“苞谷”】1月的广东汕尾,最高气温依然超过20度。但凌晨两点,凉意渐浓。在一片黑暗的苞谷地里,几缕亮光与重重树影一起随风摇曳,伴随着“嗖嗖”的响声。别怕,那是戴着头灯的农户正在抢收即将通过拼多多发往全国各地的“年货”——甜玉米。
  这片玉米地的承包者,27岁的黄轩,来自“中国甜玉米之乡”广西横州。作为“农二代”,他毕业就到深圳打工,做了几年流水线工人,觉得离“当老板”的梦想越来越远,于是回老家,种甜玉米。与父辈不同,他不仅把甜玉米卖到线上,还把它“发扬”到了广东。
  与之类似,11年前,当横州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逆行者”秦宗暖辞去广东的工作,返乡务农,种起了甜玉米。其间,他牵头成立鑫源果蔬,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包括基地、深加工、青贮饲料加工等在内的全链条产业。不仅生产玉米,他还通过拼多多等平台销售,订单量达到近10万单/月。
  临近年关,香甜脆嫩的玉米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热销年货之一。但在横州,甜玉米通常一年三造。为承接春节等销售旺季,横州人近年纷纷到毗邻的广东汕尾、惠州、徐闻等地承包土地,种植“第四造”甜玉米。
  甜玉米的故事是横州青年返乡创业的缩影之一。依托甜玉米等支柱产业及电商,越来越多横州年轻人选择结束与亲人分离的生活,踏上回家之路。他们的回归,既带回了在外历练的经验与技术,也唤醒了小城发展的活力与激情。

  再见,打工人。你好,新农人。
  两年前,何婷还是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Amy时,她每天妆容精致、蹬着细高跟“哒哒哒”地走。这个80后湘妹子的“前半生”是一部小镇青年的奋斗史:考学、北漂、买房、结婚、生子,成为一名家住朝阳区的“朝阳群众”。
  两年后,“Amy”变成了穿梭于玉米地的农妇们时常谈起的“小何”,与秦宗暖一起把甜玉米卖到线上。
  没有很多人离开北上广时的纠结,何婷利索地卖掉北京的房子,欢天喜地回到丈夫家乡、全国的“果篮”广西南宁。她的心情可以用一副药材来形容——当归,应当归来。在这里,老人回归舒适的生活环境,孩子们承欢膝下,一家人整整齐齐;更重要的是,何婷找到了她创业的灵感——广西那些闪闪发光的农产品。
  去年,当决定做一番农产品上行的事业时,何婷的团队一拍脑门,做了款小程序,搜罗各种广西土货在线售卖,被横州人称作“玉米大王”的秦宗暖是她试图发展的第一个客户。
  最终,何婷没说服秦宗南,反而被他“策反”。近几年,鑫源果蔬一直是华盛绿能等拼多多头部商家的甜玉米供应商,深入了解“拼购+产地直发”模式后,秦宗暖萌生直接触网之心。“直接下场卖玉米不香吗?”就这样,拼多多让两位新农人重新达成共识。
  “以前,好男儿志在四方;如今,好男儿志在家乡。”横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彭楷如此比喻。
  “打工与回家种玉米,各有各的苦,但种玉米赚得多一些。”黄轩称,目前日供玉米超过1万斤,线上线下各占一半,“近两年都得了钱”。
  在彭楷看来,人才回流的迹象正越发明显。“以前,年轻人挤破头要到广东打工,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工资四千五。而今,家乡的农产品越来越‘得钱’后,大家纷纷返乡,有的做电商、有的搞种植,各展所长。”
  去年5月横州发布的《国家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方案(2021-2023年)》显示,该县累计投入创业创新支持资金约5.15亿元,吸纳带动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6万人,累计孵化企业114家。

  丰产从“计划生育”开始
  作为农业大县,横州拥有两张名片,茉莉花与甜玉米。在黄轩的记忆中,读书时,家家户户种玉米。丰收时节,到处都是采收者,空气中都是玉米的清香。
  横州种植玉米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彼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科院率先培育出全新的玉米品种——“超甜20号”。在选择试种地时,一位老教授背着70斤玉米种子来到了横州市校椅镇。“甜玉米最宜生长的温度是24度,而横州当时的历年平均气温是21.6度。”彭楷说。
  “超甜20号”后来成了我国大陆甜玉米的当家品种。参与试种的校椅农民也成为横州甜玉米产业的拓荒者。
  “初来乍到”的甜玉米1984年仅有50亩,去年达到25.06万亩,在西南地区位居首位,年产鲜苞26.88万吨,鲜苞产值7.08亿元。
  这一飞跃,源于当地对甜玉米实行了“计划生育”——玉米秆只留下最优秀的苞。与北方玉米一年一熟的种植周期不同,横州甜玉米一年三造,每造生长周期最长78天,故“集中资源,一秆精养一苞”。
  为更好地“优生优育”,当地农技人员还提倡变“直接播种”为“育苗移栽”。彭楷解释,“以前,农户只管扔种子,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无法统一采摘。改良后的做法是,首先统一育苗,再挑选壮苗进行移栽,采收时一步到位,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目前,横州甜玉米已形成“营养杯育苗+免耕+定向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的种植技术体系,平均每造亩产也从600斤大幅攀升至2300斤。
  比起“好不好种”,劳动者更关心“得不得钱”。2007年后,甜玉米的赚钱效应凸显,价格从每斤几毛钱上涨至2元多,2017年甚至卖出2.8元/斤的高价。市场对脆甜爆浆的甜玉米的偏爱,反映了当地政府对错峰竞争的精准把控。广西甜玉米的竞争产区包括海南、云南等省,集中在3月上市,横州的第一造玉米五月中下旬才开卖。
  与此同时,电商也成为当地甜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玉米不耐储存,从保温袋、泡沫箱到冰袋、发泡膜,能想的办法都试过了,最后发现还是保鲜膜效果好。”秦宗暖说,近两年,伴随物流设施及保鲜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的年轻种植大户开始为线上平台供货。
  更大的市场需要更多玉米,但横州土地有限。于是,掌握种植技艺的年轻人开始外出流转土地,供应元旦及春节的全国市场。广东的汕尾、徐闻等地也因而出现了横州新农人与甜玉米的身影。

  家门口的奋斗,才是生活
  当一座小城同时拥有支柱产业与新鲜血液,它开始变得既时髦又活力十足。“你知道小红书上的‘乡村超模’陆仙人吗?他就是我们横州人。”“你知道某某明星吗?她就给我们的‘网红玉米’带过货。”
  当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当地的新农人不再满足于只做隐藏在供应链里的“玉米大王”。去年以来,在拼多多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加速上行的过程中,他们顺势而上,通过产地直发,让家乡的鲜玉米直连千家万户。
  除了鲜食玉米,当地新农人们还“挖空心思”,将玉米“吃干榨尽”,甚至发展出了生态农业——先卖玉米笋,再卖玉米苞,玉米花做凉拌菜,玉米秆喂牛,牛粪种蘑菇,菌糠还田种植甜玉米。
  “我们工厂主要负责收购社员及其他种植户的玉米秆,经过加工后,销售到贵州、海南、云南等地的奶牛场、养羊场。”鑫源果蔬合作社社员老谢说,这门不起眼的小生意一年可以做到近百万的利润,让他彻底断了去广东打工的念头。
  围绕玉米产业,横州目前正形成一种全新的产业分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做电商;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搞种植、加工等;六七十岁的老人则发挥余热,是分拣、打包的能手。他们日薪最低150元,最高300元,旺季甚至可以月薪过万。
  在黄轩看来,种玉米虽然苦,奔波于两广及云南等地的他“两天就要跑掉一箱600元的油”,但这7年,“玉米让我买房买车”,过上了农村人向往的生活。
  横州市电商办副主任黄振武告诉记者,目前,横州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可为全市企业提供冷链仓储、农产品集中分拣配送等公共服务,解决了小宗农产品运输问题。目前物流服务已辐射233个村点,快递服务费用处于全区县域较低水平。“我们的快递可以每天上门服务,哪怕店铺拼单量只有几件,快递小哥也会准时取件。”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1-8月,横州市网商数量5257家,带动就业创业1.68万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5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96亿元,同比增长34.54%。
  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也正带动当地甜玉米产业提质升级。此前,当普通应季甜糯玉米线下批发价每公斤4元时,横州生产的“白甜289”和“中国红”两款精品水果玉米在线上就卖出了单个8-10元的售价。
  “强农必须走品牌之路。”彭楷认为,横州的甜玉米要抓住拼多多年货节等机遇,推动产业从“成吨卖、称斤卖”的粗放模式向“论个卖、精深加工后再卖”的精品模式转变。

  图1:甜玉米“喘气快”,农户要赶在日出前赶紧采摘,避开高温,锁住鲜甜。刘威|
  图2:玉米本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甜玉米实验成功,其身份又多了蔬菜和水果两个标签。松仁玉米、玉米烙、玉米排骨汤等都是时常出现在年夜饭上的传统菜肴。刘威|摄
  图3:甜玉米产业从校椅镇扩展到两广地区,成为养育一方百姓的富民产业,仅横州石塘镇就有3万人从事甜玉米相关工作。刘威|摄
  图4:过去,农民要处理废弃秸秆,秸秆收割粉碎机创造了新商机。老谢的玉米秆饲料厂目前年产饲料3万吨。钟天一|摄
  图5:这一望无垠的苞谷地让横州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希望与未来。秦宗暖|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手指没了好可怕啊……”仁姬的这几句话为鬼留在樱一家、留在极道开辟了可能性,也开出了条件:压抑感情和过往,自愿戴上束缚和枷锁(原文甚至直接点出了“夏天会很热”的
  • 现在你已经成功的进入了成人的世界,你也定然不会成为个无聊的小大人。等待你的是18岁无尽的未知与挑战,但我相信无论前路有多么艰难你也依旧能够做的很好。
  • )我是中年人,从不追星,从22年底疫情期间刷几年前的我们的歌开始注意到他,看橘老师的reaction学会欣赏他的歌的处理细节,被歌手和达拉崩吧彻底震惊,再发现以
  • 我是宇宙银河超级无敌狂暴黑化暴龙神兽 至尊毁天灭地战无不胜暗影雷霆闪电冰霜烈焰王者 究极深渊暗黑铠甲恶魔霸夭爆裂金刚刚战神觉醒之 魂暗黑嗜血大帝魔化之王虛无混元
  • 上海豪宅被抢疯了,4天成交170亿但凡能买入上海外滩壹号院的,无一不是非富即贵,资产不过亿,都很难拿下一个业主的身份。如果上海外滩的豪宅价格都撑不住,那一定是中
  • 另外,琪儿透露,自己和车轱辘二人已经买好了找罗金宝的机票,希望宝哥放心,他们一定会出席罗金宝的生日会的。另外,琪儿透露,自己和车轱辘二人已经买好了找罗金宝的机票
  • 世界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累积的温柔和善良,做一个温柔纯良且内心强大的人,温暖自己,也照亮别人!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
  • 上身超A怎么搭都好看~猛女必入hhhh??牌子手链\n尺寸:21cm \n??KENZ*高田*三2024春夏新品T恤.男女同款~最新短袖T恤,传承经典著作改良后
  • 曾经写下的文字,搜狐里再也找不到了,而且有时写了一下旅行感受,感觉那记忆里的画面真的很难凝结成文字,与所见差之甚远…但是不写下来,如今感觉那些以为自己永远也
  • ”白羃摇头,“金姨让我住在她那,我拒绝了,我想住在公司附近,至于天天,金姨当初给我牟艺欣的地址,条件就是让天天住在她那里,我也想把天天留在身边,到时候回去再跟金
  • 正面饰以CD压花标志 宽大的内部隔层 双向拉链开合搭配拉链头 可拆卸、可调节的链条肩带饰以皮革带 皮革手柄 3个卡槽 型号:1293 尺寸:18*6*11
  • DQ和美乐蒂联名啦~粉色系的包装和周边产品都充满了少女心!美乐蒂草莓甜心蛋糕冰淇淋造型超梦幻草莓牛乳风味星星暴风雪咬下去味道溢出来啦1+1双倍可爱包直接化身迪士
  • 企业很多私人企业,私人公司,老板自己心里非常清楚“如果接到了新业务就招人,如果没有接到新业务就想方设法赶人走”这种企业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坑,自己都朝不保夕,如何能
  • 明确自己的生活重点,它会变成你生命中的锚,外界的声音太嘈杂了,听自己的内心就好。”是啊,我们总是为了太多遥不可及的东西去奔命,却忘了人生真正的幸福,不过就是灯火
  •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
  • 如果历史给了我们机会做一些以前没做过的事情,那我们就试试吧,也许这是球员们额外的动力,我没有专门和球员们说,我们为了胜利而战,拿下奖杯,这就够了。如果历史给了我
  • 续集难工,难在前作口碑在先,难在观众品位升级,难在5年里同类型作品造成的审美疲劳。 原著和读者第一波的相遇, 意味着读者去和作者全部过往经历的总和去碰撞出珍贵的
  • 就像我平时写小说,构思人物也会考虑到他的经历,他不单是一个坏角色,一个工具人,他也有自己的故事,结果一切的一切作为一个陪衬在别人的故事里被呈现到大家面前,那么作
  • 如果把所有的表款都放在3K的名下,的确会让3K的品牌飞黄腾达! 但对于3K厂这样的强势厂家来说,也许因为名气大,不值得这样做!3K厂会失去一些只看顶级复制品厂家
  • 满满宝宝两岁啦早上你故意把红豆汤倒在桌子上外婆打了你的手 你哭了然后就饿着肚子去医院打预防针时隔半年你好像有点遗忘了走进医院还在笑嘻嘻直到医生拿出针来 你才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