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萝卜##好品山东#【家乡至味丨趣话潍县萝卜·“高脚青”】

近日,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公布,潍县萝卜上榜。

潍坊古称潍县。潍县萝卜也就是潍坊萝卜,关于潍县萝卜的诗词和典故很多。有人说“不就是一根萝卜嘛,干嘛如此大费周章?”潍县萝卜何许物也?今天咱们就来细说说这潍县萝卜。

郑板桥知潍县时曾有《还礼戏钦差》的传说,曾有诗云“东北人参凤阳梨,不及潍坊萝卜皮”。清代潍县著名学者、金石学家、诗人郭麐写过一首《高脚青》:茅屋绳床户不扃,桔槔汲罢坐畦町。几人饱食腥膻厌,来问园中高脚青。诗中的“高脚青”也便是潍县萝卜……如此种种,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看起来登不上台面的萝卜,在潍县这地界,也算得上是人间至味。

潍县萝卜,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清乾隆年间的《潍县志》就曾对其有记载。通常所说的潍县萝卜,呈圆柱形,细而长,皮色深绿,白色部分仅占通体四分之一,当地人又俗称“高脚青”或“青萝卜”。潍县萝卜以脆甜多汁著称,咬一口水灵灵,“落地摔八瓣”是对潍县萝卜脆度的形象比喻。

潍县萝卜,既可生吃,也可作为蔬菜炖腌拌炒,还可入药。含镁、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生食具有顺气、化痰、消食等功效。当地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大夫开药方”“吃萝卜喝茶,气的大夫满地爬”之说。至于这“气得大夫满地爬”,其意是说:吃了萝卜百病不生,大夫们被搁置高台,无病可医、无银可入,岂不气哉?

关于老潍县萝卜的产地,曾流传着一句话:北宫后北宫前,郭家庄子刘家园。据考证,潍县萝卜原多产于潍县城郊玉清宫附近,玉清宫又称北宫,故称“北宫萝卜”北宫地属北关,又称“北关萝卜”。北宫萝卜,是公认的最有名的老潍县萝卜,后随城建规划,萝卜产地北移到刘家园附近,再后来继续北移,至今天的东夏庄附近。

记者曾到实地探访,如今产地主要集中在东夏庄周边。据当地农人讲,村里种植潍县萝卜的土地约千亩,为半黄土土质。为保证品质,用大豆蒸熟磨成粉作为肥料,种出来的萝卜个个脆甜多汁。农人们还告诉记者,萝卜栽种需进八月在处暑前后,赶霜降后上市,那时才最是脆甜。并称,也有别的时令种植的,称春萝卜,一般在三月种,五一前后收。品相、脆甜度不变,唯一不足辣了些,总让人觉得少了些潍县萝卜的灵气。

行至玄武街向阳路口还见一碑,写有“潍县萝卜原产地保护区”的字样,关于原产地,此碑为证。

如今蔬菜种植已打破时令限制,霜降后才上市的萝卜,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改良种植、提升口感品质,是农人们待要解决的问题,本就是反季种植,能吃到本就是种幸福,在春夏季里吃萝卜,潍坊人一样吃的津津有味。

潍坊人喜欢萝卜,秋冬季里生吃萝卜,是任何等的美味佳肴都不及的实在酣畅。待霜降一过,大街小巷遍布专卖萝卜的店铺,生意那叫一个红火,街市里担挑、车推的也多是萝卜,足可见潍坊人对于萝卜的钟爱。

齐鲁大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萝卜皮。”此话何起,且不去探究,但潍县萝卜脆甜可口,老少皆宜的口碑确是响当当的。而用萝卜做就的美食,对于潍坊人来说,则更是“人间至味”。这其中,尤以“哑巴辣椒”“炸萝卜丸子”“萝卜炖排骨”最是家喻户晓,也是最经典的吃法。

说起“哑巴辣椒”,还有段动人的传说。相传,民国年间潍县有一哑巴,为谋生度日,时常肩挑担子叫卖。担子一头是他炒的小菜,一头是单饼。小菜是辣炒萝卜丝,做法是:萝卜和猪肉切成丝,再配以干红辣椒炒出香味,用饼一卷,既当菜又当饭,此吃法物美价廉,食客众多,一传十,十传百,由此传开,时间长了,便将此吃法唤做“哑巴辣椒”。

而这“萝卜丸子”更是简单美味,不过是将萝卜切丝成段,配以葱姜等调味,后成团入锅炸至微焦,外焦里软的炸萝卜丸子就出锅了,即可单吃,还可做成萝卜丸子汤,喝一口亦回味无穷。萝卜炖排骨则是北方冬天里最讨人的吃法。遇到雪天寒气袭人,一家人围坐一起,每人一碗萝卜炖排骨,有肉有菜有汤,热热乎乎,吃得定是汗津津、美滋滋,由内到外那叫一个舒坦。

如此美味,自然不会局限于潍坊本地。潍坊自古商业发达,有“小苏州”之称。商旅来此带走的不仅仅是丝绸、铜器和年画,潍县萝卜也跟着声名鹊起,但终因流通不便,出不得远门,空有美味美名,得见者少,知味者更少。

建国后,山东省农业厅曾把潍县萝卜的提纯复壮和增进品质的试验研究,列为科研项目,并组织农业、科研单位协作进行研究;恢复了原种,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潍县萝卜也由仅限于潍城郊区,扩种至寒亭、昌乐、寿光、坊子、奎文、安丘、青州等县市区,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还被引种到新疆、四川、广东、云南等地。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战略,潍县萝卜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就拿寒亭区来说,规划建设万亩潍县萝卜都市农业示范园,并全面落实优惠扶持政策,有力促进潍县萝卜产业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为了把潍县萝卜的产业做大,寒亭区自2008年起举办中国(寒亭)潍县萝卜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四届。寒亭区也已成有名的潍县萝卜种植基地。

如今,潍县萝卜以其特有的品质、较高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越来越受到重视,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管理也越来越规范。潍县萝卜,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

如果你来潍坊,茶余饭后,主家定会让你来一口潍县萝卜。在潍坊人的心里,招待客人尚需最好的食材,来潍坊不吃一口潍县萝卜,算是白来。潍县萝卜已像潍坊风筝一样,成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识之一。

2011年,潍县萝卜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并喜获“中国果菜十大驰名品牌”荣誉称号。2020年又成功入选第五批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如今,随着潍县萝卜品质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小小的潍县萝卜正走出潍坊,声名远扬。
#潍坊[地点]#

#每日一道#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修行是如何“得道成仙”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得道成仙为最终旨归,无论外丹术还是内丹术都只为了修道成仙。只有长生久视、成仙成真,才能标志着得道。道教因其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而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故又被称为神仙道教。

“仙”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宗教中认为是靠修炼得道而长生不死的人,或是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说文》:“仙,人在山上貌,从人山。”《释名•释长幼》中有:“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林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说文》解释“僊”时又说:“僊,长生僊去,从人僊。”僊,本意用作动词,表示“轻舞飞升”之意。如《诗经•宾之初道》中有:“屡舞僊僊”。“仙”字,早期都写作“僊”。神仙的概念,最早追溯到《山海经》、《列仙传》等中的神话故事。

道家道教经典中也有对于神仙的描述。例如,《庄子》书中有很多关于神人、至人、真人、圣人的描述。《齐物论》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后来道教的有关仙的思想可以说最早是继承于这些观念。例如,葛洪说:“列仙主人,盈乎竹素矣。”(《论仙》),“若谓世无仙人乎,然前哲所记,近将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为本末,非虚言也。”(《对俗》)

“成仙”的追求自古有之,只不过道教将神仙之说理论化、宗教化并且实践化了。悬置道教“得道成仙”之现实是否可行不论,事实上道教的神仙观念和“得道成仙”的追求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的意蕴。这种美学意蕴体现在“逍遥”二字之上。体现在道得仙成的精神境界之逍遥、生死观念上的逍遥、追求成仙路径之逍遥。如此“逍遥”的美学意蕴对于现代社会中,异化、物化的个人来说,无疑具有着纯净心灵的作用。

一、 得道:精神之逍遥

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中,有对自由自在境界追求的“逸”、“游”的性格。在飘逸、游弋、逃逸、出游的同时,也具有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归”、“返”的性格。道家道教所提倡的“道”正满足了人们“出离”与“回归”二争力的融合。

老子所述的“无形大象”之道,“先天地生”而孕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具有着“弱”、“柔”、“虚”、“静”、“冲”、“朴”等特点。道“惟恍惟惚”,无法用逻辑语言来形容,故在老庄那里“运用了大量的形而上下混然不分的‘大象’来投射出、引发出至道的意境。像‘冲’、‘虚’、‘谷’、‘水’、‘婴孩’、‘风’、‘山木’、‘解牛之刃’等等。”

而一旦把握了道、体道之后,便可以逍遥而无待。“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而“道”不是一个高高悬起的神秘之物,道可以体现在任何人、事、物之中。“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知北游》)

正因为“道”是周遍咸的,所以体道的“逍遥”不是厌世的或者是形而上的。也没有人能够在实在的意义上离世独立。如此体道的精神样态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人生的境域,无论悲苦喜乐,就是道的境域。没有什么形而上的终极,世间就是终极。如此之体道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这种周遍咸的道的观念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道教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观念。例如,葛洪说:“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抱朴子内篇•对俗》再如,杜光庭曾说:“老君垂教,以清静为用,无为为宗,清静则国泰身安,无为则道成人化。”

二、 成仙:生死观念之逍遥

道教重视“生”,重“人”,重“肉体”。如:《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无上秘要》卷五说:“天地万物,人为最贵也”、“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说:“夫禀气含灵,唯人为贵。”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说:“有生最灵,莫过乎人。” 道教注重对人体生命的保养、“保精爱气啬神”。

《太平经》说:“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太平经合校》卷一三七~一五三《太平经钞》壬部一九上) 追求肉体不死、羽化升仙,表现出道教企图达到对于生命的自主自控,即身成仙的逍遥自在。

一方面,道教非常重视肉体;另一方面,道教亦表现出在境界上对生死问题超越的“逍遥”。一般观点认为道教和道家的生死观是矛盾的。例如认为葛洪重肉体长生,而庄子就是对死置之度外。其实,葛洪是从修仙的迫切实践角度来谈生死、成仙。他怕人们不重视“生”,错过了即身成仙的机会,人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生命。葛洪说:“天之大德曰生。生者,好物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抱朴子•勤求》)而庄子讲的是一种“亦可……亦可……”的境界。拥有一种“无待”、“无累”的境界,便亦可接受生,亦可接受死。“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大宗师》)“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庄子•齐物论》)在对待形神问题上,陶弘景也有“亦离亦合”的观点。陶弘景说:“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 简单地说,佛教生死观的思维方式是“非……非……”的双遣方式,从缘起入手,让人体悟“空”,从而破我执、法执。道教的生死观讲究形神亦离亦合,亦可离亦可合。思维方式是“亦可……亦可……”、“方……方……”。讲究一种对肉体生命的自控自主,讲究修炼之方法,同时又对肉体生命并不执着,对得道成仙、长生不死的目标不存在“机心”,天然自然,随遇而安,逍遥自在。

其实,在道教修炼成仙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着对“生”执着的“机心”,就会存在着羁绊和束缚。“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当“生”成为一种束缚心灵的追求目标,人就“有累”、“有待”,心灵的世界就会背遮蔽。“富贵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庚桑楚》)这样就达不到体道的逍遥自在,就一定不会“得道成仙”。只有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物我两忘的“撄宁”之逍遥境界,才能成就最终的“得道成仙”。

三、 以何得道成仙:方法之逍遥

道教是一个非常重实践的宗教。要达到“得道成仙”,有许多的方法,如符箓、咒语、服食、房中、存神等等。然而只有到达方法上的超越与逍遥,从依技成仙转化为依艺成仙,才能真正得道成仙。

实践证明,存有机心的外丹服食等技术方法,不能解决得道成仙的问题。故道教非常重视内丹术,强调性命双修,重视内在精神涵养与外在炼形体和服食的结合。

在精神内养的方法上,《庄子》重视心斋、坐忘。“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道教修炼中也重视这种“忘”、“斋”、“化”的内在精神涵养方式,如谭峭说:“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化书》)

“技”,只是纯粹的方法;忘掉“技”之后的“艺”,是融合了“道”的出神入化的“逍遥”。在《庄子•达生》中讲的“削木为鐻”的巧匠梓庆的故事,《庄子•田子方》中宋元君将画图的故事,以及《庄子•养神主》中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讲的都是在如此心斋、坐忘、体道工夫之下,使得无论是雕刻、绘画甚或是解牛,都成为鬼斧神工的“艺”而非仅仅是“技”。“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

道教“得道成仙”正是在此多重“逍遥”的美学意蕴下,才真正具有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气魄。

文章来源:网络资料

公元前325年,中山国一位名叫公乘得的人,因罪被罚去守陵,他心怀不满却又无处喊冤,愤怒之下,找了块石头,在上面刻了两行字,两千年后,考古人员果然借助这块石头,找到了中山国王的陵墓,把里面的数万件陪葬物品全部发掘出来,总算是为他出了一口恶气。
在河北省平山县中七汲村西边的高地上,有两座土丘,当地人称其为“陵台”,据传说是唐代有位太子在此处失踪,两位丞相奉命前来寻找太子,结果发现他出家当了和尚,二人自觉无颜面见皇上,索性以死谢罪,这两座陵台就是他们的坟墓。1973年的时候,平山县三汲乡为了平沟垫地建设农场,曾派人到这两座土丘处挖了不少土,挖得到处是坑也没发现什么。
到了1974年2月,隔壁刘杨村修建水利工程,村民们挖到一些青铜器和玛瑙制品,送到省文物管理处,管理处立刻派遣考古人员赶赴现场,发掘出一个小型残存墓葬,同时,对附近也进行了勘探调查,发现三汲乡附近地下有大量春秋战国时期墓葬。
1974年11月,三汲乡村民又到陵台挖土,结果这次挖出来不少规格较大的瓦片,经过考古人员研究,这些瓦片造型精良,体型硕大,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宫殿用瓦,考虑到三汲乡这两年正在大规模兴修水利,出于保护文物目的,文物管理处决定,对附近进行考古性挖掘。
调查过程中,考古队长陈应淇和当地副村支书聊天时,询问对方村里可有啥老物件,支书想了下,一拍大腿说:还真有,就在村里一个老汉院子里。
原来,在三十多年前,村民刘西梅在自家地里挖上来一块大石头,上面还刻着神秘的文字,他看这块石头又大又光滑十分喜欢,就搬到自家院子里,石头上的文字模糊不清,就连村里最有学问的人都读不出来。
陈应淇怀着好奇的心情,急忙赶到刘西梅家,那块石头如今已经被当成了石凳,上面果然刻有文字,不过,陈应淇也认不出来到底是何文字,他把文字拓印下来,寄给了著名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
一周后,李学勤回信,信里他问了陈应淇三个问题:附近有没有高大的土丘,有没有山林,山林里面有没有水。陈应淇一一做了答复,随后,李学勤将这些文字解读了出来:
“监罟尤臣 公乘得,守丘臼将曼,敢谒后贤者。”
其大意为:监管捕鱼的罪臣公乘得,旧将曼,在此看守陵墓,敬告后世贤人。
这就是 公乘得 刻下文字的那块石头,如今,它成了一个定位器,提示后人这里有规模宏大的王陵。
李学勤先生据此推断,附近一定有国王级别的陵墓,建议陈应淇就在石头发现处和高大土丘处展开发掘工作。
根据李学勤先生的建议,陈应淇立刻安排人员进场,从三汲乡穆家庄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工作,两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城,以及三十余座墓葬被成功发掘出来。其中,位于三汲乡东南部的古城遗址,后被证实为战国中期中山国的都城“灵寿古城”,而在古城内外,分别发现了大量的王陵,事后被证明为中山国王墓。
其中,穆家庄陵墓刚被打开时,是一个呈“中”字型的墓室,不过可惜的是,陵墓已经被盗,陪葬品被搜刮一空,仅留下三根垫木,就在大家失望的时候,一个工人在墓室东南角不小心踩空,竟然在地上踩出来一个大空洞,里面竟然有不少陪葬品,而这个隐秘的洞和墓室没有任何连通,考古人员精神大振,继续在附近展开发掘,果然又在墓室西侧发现另一个洞库窟,里面保留着大量的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
库与主墓室毫不相连,这种墓葬形式,以后被证明为是战国时期中山国陵墓所独有的,也正是由于库的存在,才使大量的珍贵文物躲过盗劫。
中山国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错金”是我国青铜时代的一项工艺,把金丝或金片镶嵌在青铜器表面,再用厝石加以磨错,使之光滑平整,错金工艺打造的图案与铭文,具有流光溢彩、华美典雅的特点,历来为统治阶级所喜爱。
【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本为一小桌,桌面早已腐朽,只留下底座方案,其造型借鉴了建筑斗拱的设计,下圆上方,周身饰错金银花纹。下方是四只侧卧的梅花鹿,四肢蜷曲,驮一圆环形底座,底座上是四条神龙,盘绕成半球形,龙首昂然而立,作斗拱状伸向四方,每只龙头上各顶一柱以支撑方案的四角。
四龙独首双尾,龙身蟠环纠结之间四面各有一凤,引颈长鸣,展翅欲飞,四龙四凤互相盘结,翼尾相接,构成一个内收而外敞的支架,稳定而舒展,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静态美。
此文物刚出土时,桌面腐朽,底座也被压垮变形,考古人员将它放在文物研究所的修复室里,负责文物修复的刘增坤先生经验丰富,并没有急于动手,而是每天端着一个小茶壶,坐在它面前仔细观察研究,连续观察了三天,弄清楚方案每一寸的结构后,他才开始动手,先是用钢锯把文物解开,然后又重新焊上,经过他的一番修复,焊缝几乎看不出来,这件国宝也恢复了它原有的神采。
文物局对这件东西非常重视,不准用翻模方法复制,生怕对其造成损坏,有人尝试过用其他方法试制,结果因工艺太复杂而不得不放弃。
如今,此文物已经成为河北博物馆镇馆之宝。
#这就是中国风# #出道吧新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02年,科尼集团在中国建立第一家法人企业——科尼起重机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便深深扎根于中国,凭借先进的技术、全球经验和本地化知识,深入各行各业为用户提供起
  • 听了我的话,老两口稍稍放松了一些,我对裴老师进行了问诊和观察,患者自述没有烟酒史,一般来说声带白斑的患者大多存在抽烟饮酒的情况,治疗后都要求强制戒断。请点击输入
  • 痘痘肌K炎精华基本是常备的.✅治痘是个长久战,光靠日常或者护肤品是解决不了痘痘问题,有的长痘痘是皮肤地城出现炎症,而护肤品只能作用到皮肤表层,那深层问题就要借助
  • 做事情讲个证据,我觉得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商家愿意赔10倍,足以证明店家有认错的诚意,可那个程女士仍要他赔偿1000元,感觉就是冲着钱来的。自己这边已经愿意吃亏赔
  • 此次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如何远离毒品”等知识,充分认识到毒品对人身心、家庭、社会的危害,增强了学生们
  • ”水印已关赞+评自取就OK[赢牛奶][赢牛奶][赢牛奶]自用没问题,但是不可以商用哦[打call][打call][打call]附赠两张刚刚vlog里截的酷酷老爸
  • ... 虾王2.0本店开业主营十三香、蒜泥、南乳、咸蛋黄等多种口味龙虾,价格实惠,品质保证店内装修简约而不简单,现为了感谢各位食客的品尝、宣传以及宝贵建议特推
  •   冬天到,寒气袭,锻炼不忘记,多做运动好身体;天气变,北风起,记得多添衣,注意保暖要切记;好朋友,常惦记,问候短信表心意,愿你开心快乐过冬季!  冷冷的天气,
  • 我们常常会发现,做自己愿意做喜欢的事情,累也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把令你不开心的人和事从记忆中删除,学会清零,简单生活,不在意也不计较别人的评价和态度。
  • ❶❺成不成熟与年龄关系不大不要拿年龄给自己设立太多绊脚石❶❻如果你是对的 你没必要发脾气如果你是错的 你没资格发脾气❶❼求人不如求己 靠得住的永远都是自己自立自
  • 岁月深深浅浅的足迹里,相遇与别离每一天都在上演,遇见是为了给彼此留下暖意,别离只是为了走出不属于自己的季节,时光可以沧桑容颜,惟一不变的是对生命的感恩和对美好生
  • 这几天的心情烦躁,有些话微信朋友圈不能说,快手、抖音也不能说,只能在微博说一说,好多人都说我朋友多,可一个叫我出去吃饭叫我出去玩的也没有,都是我叫别人,在合适的
  • ​​​​人一旦悟透了就会变得沉默,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了逢人作戏的兴趣。按照你这样的收入,你早就比首富还要富了吧 哈哈哈哈,一直在自导自演,自己在
  •   姚洪山“当家”后,连烧“几把火”为村庄发展探路:辟菜地、开园子,辟来村民“菜篮子”;栽树,攒点钱栽几棵,再攒点再栽点……但光靠“攒钱干事”太难,村里买除草剂
  • 那时候哪里有那么多live给你演,别说出场费,贴钱都可以,有舞台找咱们演出都能让我兴奋到睡不着,演出前约出来彩排,走位、背词,老认真了。一句话,一首歌,一段
  • 但是看到身边有的人去憧憬 我还是会忍不住想起红A:那前面可是地狱啊大概是因为觉得自己已经够幸运了 虽然并不后悔 但如果让一切回到起点 我会选择停在朋友就好了 不
  • “太一”是始,亦是终,反复循环,生生不息,懂得寻找其中规律的人,可以执古御今。“太一”是始,亦是终,反复循环,生生不息,懂得其中规律的人,可以执古御今。
  • 从温柔的贤妻到撒泼的悍妇,只需要一次彻底的心寒——她让人拔了孙多慈送给家里的树苗,甚至让她失去了出国留学的名额。对于18岁的蒋棠珍来说,那个名叫徐悲鸿的男子,就
  • 【商品】:viishow-秋季新款男神破洞牛仔潮裤【价格】:99大促聚划算价126元【券后96元】包邮【下单】:复制这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viishow官
  • ” ​​​ “有钱人最高级的爱是花时间陪你,穷人最高级的爱是舍得为你花钱。有钱人最高级的爱是花时间陪你,穷人最高级的爱是舍得为你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