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佛陀或耶稣,山顶与莲花座
约翰的情况就是这样,我可以滔滔不绝地讲解摩托车维修的实际价值,一直说到喉咙沙哑,但是约翰仍然无动于衷,只要一谈到这方面,他就一脸茫然,不是改变话题就是看向别处。他不想听我说下去。
在这方面,思薇雅倒是和他意见一致。事实上,她的反应甚至更激烈。在她比较体贴的时候,她会说:“这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脾气来的时候就说:“简直是胡说八道。”他们根本不想了解,连听都不想听。我越想深入了解为什么我如此被技术工作所吸引,而他们却如此憎恨,原因就变得越模糊不清。结果原本只是小小的歧见,最后却演变成一道鸿沟。
很明显,他们并不是能力不足,夫妻俩都属于聪明之辈,只要他们肯花心思,在一个半钟头内就学得会如何靠听发动机的声音维修车子,这样不但能省下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更不必时时刻刻担心车子会出状况。他们应该知道这一点,也可能不知道,我不清楚。我们从来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最好还是顺其自然吧。
但是我记得有一次在明州的沙维奇,当时天气差点把我热昏,我们在酒吧里待了大约一个钟头,出来的时候摩托车晒得几乎没法骑上去。我先发动好准备上路,而约翰仍然在用脚踩启动器,我闻到一股汽油味,就像炼油厂传出来的一样,便告诉了他,以为足以提醒他是发动机溢油了,所以无法发动。
“对,我也闻到了。”他边说边继续踩,不停地用力踩,有时还跳起来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一直到他踩得气喘如牛,汗流浃背,再也踩不动时,我才建议他不妨把火花塞拿出来晾干,让汽缸通通风,然后我们可以回去喝杯啤酒再出来。
噢,我的天,真糟糕,他根本不想沾手那些东西。
“什么东西?”
“噢,别提什么工具和什么那些东西了。它没有理由发动不起来。这是一台全新的摩托,而且我完全是照手册上说的去做的。你看,我照他们说的把阻风门拉到底。”
“阻风门拉到底?”
“手册上是这么说的。”
“发动机冷的时候才这么做!”
“我们至少进去了半个钟头。”他说。
我听了暗吃一惊。“但是约翰,你知道今天天气有多热。”我说,“即使是大冷天也得半个多钟头才能冷却下来。”
他抓抓头,“那为什么不在手册里说明呢?”他打开阻风门,再一踩就发动了。“这就对了。”他高兴地说。
就在第二天,仍在附近地区,同样的情况又发生了一次。这回我决定什么也不说,我太太催我过去助他一臂之力,但是我摇摇头,我告诉她,除非他真正感觉需要别人的帮助,否则别人的介入只会引起他的厌烦。所以我们就走到一旁,坐在阴凉的地方等。
发动不了的时候,他对思薇雅特别客气,这表示他已经愤怒到极点了,而思薇雅在一旁露出“天啊,又来了”的表情。其实只要他问我一句,我一定会立刻上前帮他,但是他并没有那么做。大约花了十五分钟,他才把车子发动。
后来我们在明尼通卡湖畔喝啤酒,大伙儿都围着桌子喝酒的时候,只有他一言不发。我看得出来,他是为刚才的事耿耿于怀。过了好一阵子,他的心情稍微放松了,才说:“你知道……刚才发动不了的时候还真是……让我火冒三丈,心想非把它发动起来不可。”开口说话似乎让他轻松了一些。他又说:“他们店里只剩下这一台破车。他们也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是退回工厂,还是随便卖掉,结果看到我进店,正巧身上又带了一千八百美元,就这样做了他们的替死鬼。”
我几乎是半请求地让他试着去听发动机的声音,他试得很努力,但问题还是一样,于是他干脆回去和大伙儿再喝一杯,话题就到此为止。
他并不是固执的人,心胸也不狭窄,既不懒惰也不愚蠢,所以这件事要解释起来还挺不容易的,就当成一个“未解之谜”随它去吧,对于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穷追不舍又有什么好处呢?
我曾经想过,是不是我在这方面比较特别,但是这个说法并不成立,大部分骑摩托车旅行的人都知道如何调试发动机。开汽车的人通常不会去碰发动机,不论多小的城镇都会有一间修理店,提供车主昂贵的、专门的工具和诊断用的设备,这些都是一般车主不会购买的。同时汽车的发动机比摩托车复杂多了,一般人也不易了解,所以不自备修理工具情有可原,但是约翰骑的是宝马R60,我敢打赌,由这里至盐湖城不会有任何修理店,假如他的触点或是火花塞烧坏了,他就完了。我知道他没有多备一套,他根本连它是什么都不知道,万一在南达科他州或蒙大拿州坏了,我真不晓得他该怎么办,或许把车子卖给印第安人吧。现在我知道他在做什么,他在小心地避免谈起这方面的问题,他想宝马的车子最有名的就是很少在路上发生机械方面的故障,这就是他的如意算盘。
起初我认为,这只是他们在对待摩托车时特有的态度,但是后来才发现情形并非如此……有一天我在他家等着一起上路,注意到水龙头在滴水,我记得上次就在滴,事实上已经滴了很久。我提醒他这件事,约翰告诉我,他换过新的皮圈,但还是滴水,他说了这些就不再提了,也就是说事情到此为止。如果你试过修理水龙头,但是情况依旧,那就表示你命中注定有个会滴水的水龙头。
我很惊讶,水龙头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滴答答地响,他们难道不会神经衰弱吗?然而我发现他们一点都不担心,也不去注意这件事。所以我的结论是他们不怕被水龙头打扰。有些人的确如此。
我不记得是什么改变了这个判断……好像是思薇雅正要说话,而滴水声又特别大,无意中引起她情绪上的变化。她的声音一向很轻柔,而有一天她想大声说话压过滴水声,这时候孩子们走进来打断了她,她不禁发起脾气来,仿佛是滴水声引起的。事实上是这两件事引起的,而让我惊讶的是她并没有怪罪到水龙头上,她甚至有意不去怪罪它。其实她早已注意到水龙头的问题,只是刻意压制自己的怒气,那个该死的水龙头几乎要把她逼疯了!但是她仿佛有隐情,不肯承认这个问题有多严重。
我很奇怪,为什么要对水龙头压抑自己的怒火?
想起摩托车的问题,我一下子开了窍,啊,事情清楚了!
问题不在于摩托车,也不在于水龙头,问题在于他们无法应对科技的产物。这样一来,发生的各种状况便明朗起来了,我知道,就是科技的关系。思薇雅曾经很不喜欢一个朋友,因为对方认为电脑程序设计很有创意。而他们夫妻的绘画和相片里则完全没有跟科技有关的景物。这就不难理解,她为何不会对水龙头大发脾气,因为人们总是在长年累月都深深厌恶的对象面前一再压抑自己的怒气。这就不难理解,约翰为何只要一碰到维修车子的问题就会打退堂鼓,即使他已经很明显地在为此受苦。你只要稍加注意就会明白,这些都是科技惹的祸。这就是为何他们要骑着摩托车到乡野去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而我总是把他们不愿意去面对的问题搬到台面上来,因此使他们二人十分尴尬。这就是为何只要我们一谈到这方面的问题,谈话就会中断。
还有其他的事情也解释得通了。提到痛苦的字眼时,他们偶尔会用“它”或“它们”来代替,比如说:“避不开它的。”如果我问:“避开什么?”他们就会回答我“整个环境”或是“整个组织结构”,甚至是“整个系统”。思薇雅有一次带着保护自己的口吻说:“当然,你知道如何驾驭它。”她这么说让我得意了一下,使我有些不好意思问她什么是“它”,结果心里留下一个困惑。我当时以为“它”是比科技更神秘的东西。但是现在我知道,她所指的“它”虽不是全部,但也主要是指科技。然而这么说也不完全对,它应该是指来自于科技的一股力量,没有明确的定义,而且缺乏人性、机械化、了无生气,是一头瞎了眼的怪兽,一股死气沉沉的力量。他们夫妻俩觉得它很恐怖,因而试图尽量避开它,却又明知那是不可能的。我的用词严重了些,但是实际情况的确如此。虽然总会有人了解它驾驭它,但那些人是工程师。他们在描述自己的工作时用的是非人性的语言,不论你听过多少回,也无法了解其中的意义。而和科技有关的怪物已吞噬了大片的土地,污染了空气和湖泊,人类既无法打击它们,也无法逃避它们。
这种态度不难理解,经过大城市的工业区时,你会看到整片所谓的科技区。门前围了高高的铁丝网,大门紧锁,告示牌上写着“禁止跨越”。在一片污浊的空气之后,你看到的是奇形怪状而又丑陋的金属物和砖块,不知用途为何。它的主人你永远见不着,它为什么在那儿也没人知道,所以你感受到的只是一股莫名的疏离感,仿佛你并不属于那儿。它的主人和知其来由的人可不希望你在附近闲逛,这些工厂让你在自己的土地上竟有陌生的感觉。它特殊的形状、外观,还有神秘感,一切都在叫你“滚开”。你知道这一切总有解释,而且它们毫无疑问对人类间接地有些益处,但是这些益处你没看见,你只看见“禁止跨越”和“保持距离”的牌子,你只看见人们像蝼蚁一样为这些庞然大物做工。于是你想,即使我是他们的一分子,也不过是另一只做苦役的蝼蚁罢了。这种感觉十分可怕,我想这就和他们夫妻俩无以名状的态度有关。任何和阀门、轴心、扳手沾上边的东西,都属于非人的世界,所以他们宁可不去想它,甚至不愿和它有任何关联。
如果情形真是如此,那么他们并不孤独。毫无疑问,他们只是忠于自己的感觉,而没有刻意模仿别人。但其他的人也是忠于自己的感觉,没有模仿别人。而在这件事情上,这些人产生的感觉是相似的。所以如果你以记者的角度来看此事,就会发现有一场不知来源的群众运动正在逐渐成形。人们打着反科技的旗号,高喊:“科技滚蛋,搬到别处去。”然而在他们的脑海里仍然残存着一丝理智,没有工厂就没有工作,就没有相当的生活水准。但是,人们头脑中有太多的力量胜过了理智,只要憎恨科技的情绪足够强大,那么残存的一丝理智便会瓦解。
这些反抗科技、反抗系统的人被不断地扣上诸如“垮掉的一代”或者“嬉皮士”一类的帽子,然而单靠给他们打上一个群体的标签,并不能就此把一群独立的个体变为群体。约翰和思薇雅不是群体,与他们同路的人大部分都不是。正是因为拒绝成为群体,才让他们看起来充满反叛。在他们看来,科技背后的力量正在试图将他们变为群体,所以他们厌恶科技。一直以来,他们基本只能消极地抵抗,一有机会就逃进乡野,诸如此类,然而,他们没有必要总是这么消极。
在摩托车维修方面我并不同意他们的看法,并不是我不能理解他们对科技的感受,而是我认为他们的逃避和厌恶只是一种自欺的行为。佛陀或是耶稣坐在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修行,会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如果你认为不是如此,那无异于亵渎了佛陀——也就是亵渎了你自己。这就是我想在这次肖陶扩当中讨论的主题。

#书摘#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佛陀或耶稣,山顶与莲花座
约翰的情况就是这样,我可以滔滔不绝地讲解摩托车维修的实际价值,一直说到喉咙沙哑,但是约翰仍然无动于衷,只要一谈到这方面,他就一脸茫然,不是改变话题就是看向别处。他不想听我说下去。
在这方面,思薇雅倒是和他意见一致。事实上,她的反应甚至更激烈。在她比较体贴的时候,她会说:“这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脾气来的时候就说:“简直是胡说八道。”他们根本不想了解,连听都不想听。我越想深入了解为什么我如此被技术工作所吸引,而他们却如此憎恨,原因就变得越模糊不清。结果原本只是小小的歧见,最后却演变成一道鸿沟。
很明显,他们并不是能力不足,夫妻俩都属于聪明之辈,只要他们肯花心思,在一个半钟头内就学得会如何靠听发动机的声音维修车子,这样不但能省下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更不必时时刻刻担心车子会出状况。他们应该知道这一点,也可能不知道,我不清楚。我们从来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最好还是顺其自然吧。
但是我记得有一次在明州的沙维奇,当时天气差点把我热昏,我们在酒吧里待了大约一个钟头,出来的时候摩托车晒得几乎没法骑上去。我先发动好准备上路,而约翰仍然在用脚踩启动器,我闻到一股汽油味,就像炼油厂传出来的一样,便告诉了他,以为足以提醒他是发动机溢油了,所以无法发动。
“对,我也闻到了。”他边说边继续踩,不停地用力踩,有时还跳起来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一直到他踩得气喘如牛,汗流浃背,再也踩不动时,我才建议他不妨把火花塞拿出来晾干,让汽缸通通风,然后我们可以回去喝杯啤酒再出来。
噢,我的天,真糟糕,他根本不想沾手那些东西。
“什么东西?”
“噢,别提什么工具和什么那些东西了。它没有理由发动不起来。这是一台全新的摩托,而且我完全是照手册上说的去做的。你看,我照他们说的把阻风门拉到底。”
“阻风门拉到底?”
“手册上是这么说的。”
“发动机冷的时候才这么做!”
“我们至少进去了半个钟头。”他说。
我听了暗吃一惊。“但是约翰,你知道今天天气有多热。”我说,“即使是大冷天也得半个多钟头才能冷却下来。”
他抓抓头,“那为什么不在手册里说明呢?”他打开阻风门,再一踩就发动了。“这就对了。”他高兴地说。
就在第二天,仍在附近地区,同样的情况又发生了一次。这回我决定什么也不说,我太太催我过去助他一臂之力,但是我摇摇头,我告诉她,除非他真正感觉需要别人的帮助,否则别人的介入只会引起他的厌烦。所以我们就走到一旁,坐在阴凉的地方等。
发动不了的时候,他对思薇雅特别客气,这表示他已经愤怒到极点了,而思薇雅在一旁露出“天啊,又来了”的表情。其实只要他问我一句,我一定会立刻上前帮他,但是他并没有那么做。大约花了十五分钟,他才把车子发动。
后来我们在明尼通卡湖畔喝啤酒,大伙儿都围着桌子喝酒的时候,只有他一言不发。我看得出来,他是为刚才的事耿耿于怀。过了好一阵子,他的心情稍微放松了,才说:“你知道……刚才发动不了的时候还真是……让我火冒三丈,心想非把它发动起来不可。”开口说话似乎让他轻松了一些。他又说:“他们店里只剩下这一台破车。他们也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是退回工厂,还是随便卖掉,结果看到我进店,正巧身上又带了一千八百美元,就这样做了他们的替死鬼。”
我几乎是半请求地让他试着去听发动机的声音,他试得很努力,但问题还是一样,于是他干脆回去和大伙儿再喝一杯,话题就到此为止。
他并不是固执的人,心胸也不狭窄,既不懒惰也不愚蠢,所以这件事要解释起来还挺不容易的,就当成一个“未解之谜”随它去吧,对于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穷追不舍又有什么好处呢?
我曾经想过,是不是我在这方面比较特别,但是这个说法并不成立,大部分骑摩托车旅行的人都知道如何调试发动机。开汽车的人通常不会去碰发动机,不论多小的城镇都会有一间修理店,提供车主昂贵的、专门的工具和诊断用的设备,这些都是一般车主不会购买的。同时汽车的发动机比摩托车复杂多了,一般人也不易了解,所以不自备修理工具情有可原,但是约翰骑的是宝马R60,我敢打赌,由这里至盐湖城不会有任何修理店,假如他的触点或是火花塞烧坏了,他就完了。我知道他没有多备一套,他根本连它是什么都不知道,万一在南达科他州或蒙大拿州坏了,我真不晓得他该怎么办,或许把车子卖给印第安人吧。现在我知道他在做什么,他在小心地避免谈起这方面的问题,他想宝马的车子最有名的就是很少在路上发生机械方面的故障,这就是他的如意算盘。
起初我认为,这只是他们在对待摩托车时特有的态度,但是后来才发现情形并非如此……有一天我在他家等着一起上路,注意到水龙头在滴水,我记得上次就在滴,事实上已经滴了很久。我提醒他这件事,约翰告诉我,他换过新的皮圈,但还是滴水,他说了这些就不再提了,也就是说事情到此为止。如果你试过修理水龙头,但是情况依旧,那就表示你命中注定有个会滴水的水龙头。
我很惊讶,水龙头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滴答答地响,他们难道不会神经衰弱吗?然而我发现他们一点都不担心,也不去注意这件事。所以我的结论是他们不怕被水龙头打扰。有些人的确如此。
我不记得是什么改变了这个判断……好像是思薇雅正要说话,而滴水声又特别大,无意中引起她情绪上的变化。她的声音一向很轻柔,而有一天她想大声说话压过滴水声,这时候孩子们走进来打断了她,她不禁发起脾气来,仿佛是滴水声引起的。事实上是这两件事引起的,而让我惊讶的是她并没有怪罪到水龙头上,她甚至有意不去怪罪它。其实她早已注意到水龙头的问题,只是刻意压制自己的怒气,那个该死的水龙头几乎要把她逼疯了!但是她仿佛有隐情,不肯承认这个问题有多严重。
我很奇怪,为什么要对水龙头压抑自己的怒火?
想起摩托车的问题,我一下子开了窍,啊,事情清楚了!
问题不在于摩托车,也不在于水龙头,问题在于他们无法应对科技的产物。这样一来,发生的各种状况便明朗起来了,我知道,就是科技的关系。思薇雅曾经很不喜欢一个朋友,因为对方认为电脑程序设计很有创意。而他们夫妻的绘画和相片里则完全没有跟科技有关的景物。这就不难理解,她为何不会对水龙头大发脾气,因为人们总是在长年累月都深深厌恶的对象面前一再压抑自己的怒气。这就不难理解,约翰为何只要一碰到维修车子的问题就会打退堂鼓,即使他已经很明显地在为此受苦。你只要稍加注意就会明白,这些都是科技惹的祸。这就是为何他们要骑着摩托车到乡野去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而我总是把他们不愿意去面对的问题搬到台面上来,因此使他们二人十分尴尬。这就是为何只要我们一谈到这方面的问题,谈话就会中断。
还有其他的事情也解释得通了。提到痛苦的字眼时,他们偶尔会用“它”或“它们”来代替,比如说:“避不开它的。”如果我问:“避开什么?”他们就会回答我“整个环境”或是“整个组织结构”,甚至是“整个系统”。思薇雅有一次带着保护自己的口吻说:“当然,你知道如何驾驭它。”她这么说让我得意了一下,使我有些不好意思问她什么是“它”,结果心里留下一个困惑。我当时以为“它”是比科技更神秘的东西。但是现在我知道,她所指的“它”虽不是全部,但也主要是指科技。然而这么说也不完全对,它应该是指来自于科技的一股力量,没有明确的定义,而且缺乏人性、机械化、了无生气,是一头瞎了眼的怪兽,一股死气沉沉的力量。他们夫妻俩觉得它很恐怖,因而试图尽量避开它,却又明知那是不可能的。我的用词严重了些,但是实际情况的确如此。虽然总会有人了解它驾驭它,但那些人是工程师。他们在描述自己的工作时用的是非人性的语言,不论你听过多少回,也无法了解其中的意义。而和科技有关的怪物已吞噬了大片的土地,污染了空气和湖泊,人类既无法打击它们,也无法逃避它们。
这种态度不难理解,经过大城市的工业区时,你会看到整片所谓的科技区。门前围了高高的铁丝网,大门紧锁,告示牌上写着“禁止跨越”。在一片污浊的空气之后,你看到的是奇形怪状而又丑陋的金属物和砖块,不知用途为何。它的主人你永远见不着,它为什么在那儿也没人知道,所以你感受到的只是一股莫名的疏离感,仿佛你并不属于那儿。它的主人和知其来由的人可不希望你在附近闲逛,这些工厂让你在自己的土地上竟有陌生的感觉。它特殊的形状、外观,还有神秘感,一切都在叫你“滚开”。你知道这一切总有解释,而且它们毫无疑问对人类间接地有些益处,但是这些益处你没看见,你只看见“禁止跨越”和“保持距离”的牌子,你只看见人们像蝼蚁一样为这些庞然大物做工。于是你想,即使我是他们的一分子,也不过是另一只做苦役的蝼蚁罢了。这种感觉十分可怕,我想这就和他们夫妻俩无以名状的态度有关。任何和阀门、轴心、扳手沾上边的东西,都属于非人的世界,所以他们宁可不去想它,甚至不愿和它有任何关联。
如果情形真是如此,那么他们并不孤独。毫无疑问,他们只是忠于自己的感觉,而没有刻意模仿别人。但其他的人也是忠于自己的感觉,没有模仿别人。而在这件事情上,这些人产生的感觉是相似的。所以如果你以记者的角度来看此事,就会发现有一场不知来源的群众运动正在逐渐成形。人们打着反科技的旗号,高喊:“科技滚蛋,搬到别处去。”然而在他们的脑海里仍然残存着一丝理智,没有工厂就没有工作,就没有相当的生活水准。但是,人们头脑中有太多的力量胜过了理智,只要憎恨科技的情绪足够强大,那么残存的一丝理智便会瓦解。
这些反抗科技、反抗系统的人被不断地扣上诸如“垮掉的一代”或者“嬉皮士”一类的帽子,然而单靠给他们打上一个群体的标签,并不能就此把一群独立的个体变为群体。约翰和思薇雅不是群体,与他们同路的人大部分都不是。正是因为拒绝成为群体,才让他们看起来充满反叛。在他们看来,科技背后的力量正在试图将他们变为群体,所以他们厌恶科技。一直以来,他们基本只能消极地抵抗,一有机会就逃进乡野,诸如此类,然而,他们没有必要总是这么消极。
在摩托车维修方面我并不同意他们的看法,并不是我不能理解他们对科技的感受,而是我认为他们的逃避和厌恶只是一种自欺的行为。佛陀或是耶稣坐在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修行,会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如果你认为不是如此,那无异于亵渎了佛陀——也就是亵渎了你自己。这就是我想在这次肖陶扩当中讨论的主题。

雪姑娘的小屋
距离夏天结束还早的一个午后,雪姑娘的房间里依旧垂挂着叮当作响的冰凌,雪姑娘却觉得热极了。
她坐在藤椅上,赤着脚丫,右手拿一把轻薄的剪刀,左手边是一沓纸,“咔嚓咔嚓”地剪着。
手像一对白蝴蝶似的,翩翩翻飞,一片又一片的雪花从灵巧的手指间飘了出来。六角形的也好,八角形的也好,可没有重样的,它们一飘出来,就变成了真的雪花,在雪姑娘的身边旋转、飞舞。
在春天、夏天和秋天,剪纸几乎是雪姑娘每天都要做的事,因为太无聊了嘛。她的小屋被南极来的风婆婆施过魔法,一年四季都能保持凛冬的寒冷,外面可就不一样了,气温一高,再出门就要被融化了。
一个人等待冬天的时候还能干些什么呢?剪纸,画画,再不就是摘下一条冰凌来,雕琢成小狐狸、小兔子……雪姑娘的手多巧啊,雕的小兔子剔透可爱,雕的小狐狸晶莹发光,可惜,她没法像把剪纸雪花变成真雪花那样,把冰雕的小动物也变成真的。那些冬时的玩伴们,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都不来做客了,虽然他们喜欢雪姑娘,可是冬天毕竟太冷啦。
盛夏呢?又太热啦。尤其是今年,连魔法都受到日光的影响,让雪屋比以往热上了许多,高温仿佛争先恐后地要从门里、窗户里挤进来,把雪姑娘难受得,几天没睡好觉了。
“咚咚咚!”
传来的敲门声,把雪姑娘吓了一跳。
“屋主在吗?”门外响起一个喘着粗气的声音,“你家门口真凉快,要是里面开着冷气,可以让我进来歇会儿吗?”
呀,客人!雪姑娘跳起来去开门。这还是夏天呐,她竟忘了,门一开,热浪扑进房里,雪姑娘“啊”地一声,又给关上了。
“好凉快,好凉快。”外面的声音这下子变得舒服极了,“要是再有碗刨冰吃就好了。”
“熊、熊猫?”雪姑娘在门后,回想着刚才匆匆瞥见的身影——胖乎乎、熊头熊脑的,黑白毛色,脸上还有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虽然是她从来没见过的动物,但这模样听人说起过,是稀罕的动物大熊猫啊。
“是熊猫。”他说,“今天太热了,赶路赶得要冒烟啦。”
糟糕,冒烟了!“熊猫先生,我这就开门,但请您一下子就要冲进来。”
“冲进来?好啊……”熊猫虽然不太明白,还是摆出了冲刺的姿势。
“吱嘎—啪!”门开了又关上。
熊猫因为冲得太快,跌进来打了个滚。
“好凉快,好凉快。”他仰面躺在地上,摸着圆滚滚的肚皮,“咦,你家里会下雪,你是雪姑娘?”
雪姑娘点点头,眼睛睁得大大的——别的动物要是就这么冲进来,先打几个喷嚏不说,这会儿没准已经哆嗦上了,可是这位熊猫先生,瞧,悠然自得,身上还冒着热气呢。
她靠后站了站,说:“那……我来做刨冰吧。”
“好哇,请做成水蜜桃口味。”熊猫一咕噜坐起来,从肩膀上的包袱里,掏出一个好看的玻璃罐来,“这是我家乡的水蜜桃酱……对了,你没有见过我吧?我从更南边的地方来,为了到棕熊家做客,已经赶了几天的路了。”
“在夏天拜访棕熊?多危险啊,您可差点就被烤焦了。”雪姑娘卷起袖子,系上围裙。
“烤焦?怎么会呢。再热也不至于被烤焦啊。”熊猫摇晃着脑袋,“夏天去棕熊家最合适不过啦,他们家好吃的蜂蜜凉糕,只有夏天才做啊。”
“可是您刚才都冒烟了。”
“哈哈哈哈,冒烟是一个夸张的说法,表示我真的很热嘛!”熊猫前仰后合,发出了嗡嗡的笑声。
这下她放心了,“咔嚓咔嚓”,冰凌已经剪完,透明的玻璃碗里,雪山一样的刨冰堆了起来,再淋上一勺熊猫的水蜜桃酱——是一种晚霞般的橙粉色——水蜜桃刨冰就做好啦!
熊猫“呼哧呼哧”地吃了起来,这比他吃过的任何刨冰都更细、更轻,一碰到舌头就融化了,所以不觉得特别冷,清甜的滋味却仿佛可以回味到明年。
“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刨冰啊,配上了最好的水蜜桃酱,简直是世界第一刨冰。”熊猫赞不绝口。
熊猫吃完刨冰,把碗也舔得干干净净,说:“我要走啦,如果顺利,天黑前就能赶到棕熊家。遇见你真幸运,还吃到了这么好吃的刨冰,请一定要收下我的谢礼。”说着他解开包袱,除了水蜜桃酱,还拿出一些米色的小纸包来,“我带给棕熊的礼物,也想分你一些。”
“这是……”拆一个放在手心,翠绿色均匀地盘绕着,像一条睡着的小蛇。
“是我们熊猫夏天用来驱赶蚊虫的盘香,可不是普通的蚊香哟,是用竹叶和清晨形状最漂亮的露水做的,又清凉又好闻,还有宁神的作用。”
“马上就吹熄的话,应该没关系。”雪姑娘稀奇地瞧着手心里精致的盘香,又接过熊猫递过来的一盒火柴、一个竹叶形的香托。
告别了熊猫,雪姑娘坐在地上,小心地点起一盘香。真像熊猫说的,点燃的竹叶香非但没有带来热气,反而有一股清凉的味道,渐渐充盈了雪屋,温度竟比之前还下降了一些。
雪姑娘看着那一缕细细的轻烟,微笑着,慢慢睡着了。
仿佛到了夜晚,她觉得自己来到了一座山上,细细的山路盘旋,一圈又一圈。
“沙——沙——”四周传来雪一样轻柔、海一样起伏的的声响。啊,竹林的声响。从竹林里吹来的夏夜的风,让雪姑娘第一次感受到了清凉。
严冬是寒冷的,雪姑娘喜欢冷,可是这微凉的感觉,又和冷不一样。身体里像有一条小溪流淌,蜿蜒又静谧。
这一觉,雪姑娘睡得好极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游戏简介:WWQ59895号,可二次实名,Lv68,钻石Ⅲ,英雄2 0,皮肤65,归零者套装,盖亚的复仇套装,耀鳞威龙套装,离火刃,澄湖滟,钢轨卫士-战锤,只走
  • 又是眼泪先行,且复盘无果,还挺奇怪的,可能因为red是人生第一张买的专辑吧(虽然长大以后后发现是盗版的orz)当时歌手发新歌新专辑还不会很快速地同步到网上,大概
  • 请不要说我魔怔,我是一个小孩,连高中都还没毕业,遇到这种事束手无策,联系官方客服也是说官方无法管,可我充了好几万呢,打上了多赛季巅七,许多友谊都在这个游戏里。违
  • 邪淫者,把原有的好姻缘给作没了,导致的结果,或者找对象难,一不小心成了“剩斗士”虽然到处相亲,但就是遇不见对的人,成不了家,令父母忧心忡忡;或者遇人不淑,取了个
  • #国医的精诚力量# “心里有火” 的失眠,有一个神奇的方子[赞]“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是不可以的,经方就是经验之方绝对之方,药物是不可随意替换的
  • 大量學者和專家的研究也表明,此項工作有效降低了農民就醫的經濟負擔,提升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促進了農村地區疾病的早期發現和干預,從而有力改善了廣大農民的健康
  •   秦知喻避开霍平津伸过来的手,她的眼眸清清艳艳,“霍平津,我说过的吧,如果有一天你爱上了别的女人,我希望是你亲口告诉我,而不是……通过另一个女人。讚美的好處不
  • ”清宁立刻道,“这花其实是瞿总买的,我是借花献佛!”瞿英赫意外的看向清宁,有些哭笑不得,拿起手机看了一眼,笑道,“用不了这么多的。
  • 2024年1月23日产生的这个2724.16点附近,这是熊市末期的最后阶段,市场人气和信心严重不足,经济数据仍然不足以支持外界对于股市的看好,几乎所有股民依然坚
  • 即使现在因为过去的福报,积累了一些财产,也必将很快败光,最后成为了一个连自己都养不活的loser,更别提赡养父母了!当你看着年迈的父母还要为了谋生而辛苦奔波,而
  • 询问后发现患者最近两三天觉得右边的胳膊有点没力气,本身患有高脂血症,但没查过血管,结果一查发现头颅左侧有梗塞风险。有些紫绀是一过性的,如果是常年嘴唇发紫,要警惕
  • #李宇春[超话]# 從場館淋著小雨快步走回酒店的路上我一邊聽著演唱會的歌單一邊在想要怎麼寫這條REPO默默潛水了19年的佛係雙擔粽子散粉我平等地熱愛每一個有才華
  • 这两天看有人穿越罗布泊遇难的消息,我真特么是百思不得其解啊,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地方有啥好穿越的,没吃没喝没景色,一眼望过去东南西北都特么长得一毛一样,颜色都特么
  • 今晚的热搜,咱家人在热门上都知道要“好好说话”偏偏有个别家的红v,脏‖话连篇,仿佛刻意提醒所有人,她蒸煮那“4️⃣个字母出⭕昵称”的由来!外界总说,他特别会管理
  • 我曾以为风有约,花不误,年年岁岁不相负,后来才懂,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也没有一朵花到最后还是花我对蝉说他日在见,要待来年,蝉对我说他日重逢,要等来生,半
  • [转圈]人本是一种贪欲的感性动物,理性的行为只是片段压制自己的本性,接受自己是平凡人,没有魔法与超能力,在吸引自己的另一个平凡人身上找到自己想要追求理想本性的那
  • 奶奶说我小时候就只爱吃爷爷煮的方便面 现在也是嘿嘿 好幸福鱼蛋粉:在学校吃了图7 10快一碗的鱼蛋粉之后的第二天我就去小吃街买了同样10快点鱼蛋粉,肉眼可见,鱼
  • (IT之家)比亚迪将全国最大的制造基地定在合肥长丰,其面积比深圳西安和长沙三大主力工厂加起来还要大,被称为合肥超级工厂。 我觉得最宝贵的应星楼的文化,应星楼位
  • 《道德经》 第五十章 【正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
  • #双男主小说[超话]## 小说## 双男主##小说# 我是个社畜,却让变态杀人狂除了哔我外,束手无策 我是个社畜。 此刻,我正顶着一张麻木的脸,在准备被变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