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福报资粮和智慧资粮?

居士问:请师父开示一下福报资粮和智慧资粮。

师答:佛教修行很重视这两个资粮,一个修行人能修到什么程度,能得到多少利益,决定于这两个资粮的多少。资粮越多,修行越快,资粮越少,修行越慢。我们经常说开悟见道,就是修到见道位,也是禅堂里说的开悟,达到这个开悟的程度需要多大的福报和智慧资粮呢?从福报讲,要有七世天子命的福报,从智慧讲,要有九朝状元才的智慧,具有这样的福报和智慧的人才有开悟的可能性,可见福报和智慧资粮对于修行人是多么的重要。
既然这么重要,那么佛教的福报和智慧拿什么标准来衡量呢?你们仔细听!佛教的福报可不是指你有多少钱,做多大的官,有些人以为有很多的钱,做到高官才是福报,告诉你们,错了!如果说有钱,做到高官就是福报,那你问问自己能比得过天子吗?李世民贵为皇帝也不过是一朝天子而已,而开悟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七世天子命的福报,所以你的那些福报还差的远呢!
我们说福报有洪福和清福,所谓洪福好求,清福难修。物质方面非常丰富,吃喝不愁,这叫洪福。清福指知足安乐,无欲无求,逍遥自在。而我们佛教里重点是修这个清福,这需要智慧。有洪福无清福,那是富而不贵。有清福无洪福,那是贵而不富。既有洪福也有清福,那是大富大贵。
怎么得到洪福呢?有几个途径,一个是惜福,一个是修福。惜福就是指不要浪费,要珍惜福报,自己的不能浪费,别人的也不能浪费。修福又分为好几种方式,你可以布施,可以施舍,还可以修苦行。
那么福报资粮修好的时候会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主要是看这个人对一切环境的适应程度如何?如果说这个人在任何条件的环境下都能很快适应,心地清静,不被外界环境所转。你把他放到艰苦的环境中,他能知足安乐,心地清静。放到富裕的生活中,他也能心地清净,不为富贵所动。就象我们过去的老和尚一样,虽然住山住茅棚,吃野草野果,但身体依然健康,过的悠闲自在,那是上层的福报。
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那时候的比丘是上层福报。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年四季就是三衣,人家就能适应,身体健康也不得病。像法时代唐宋期间,人的福报就不行了,那是中层福报。日中一食 和树下一宿不行了,而且早上还要喝点粥,还得盖个房子,要住在里面,这样才能安心办道。到了我们末法时代了,那是下层福报。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医药不缺,供养很多,还不能安心办道。
所以福报有多大,就看这个人的适应能力有多强。无论多么艰苦,多么奢华,他都不为所动,能随遇而安,不挑剔。同时身体也能适应,不得病,这是上层福报的人。修的时候从苦行、布施开始,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勇气。如果一个人福报不够,他待在一个环境里会非常不适应,觉得这里不清净,那里也不舒适,看什么都不顺眼,会非常挑剔,这是没福报或者说福报不够,需要从修苦行开始,比如干活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一个人到任何地方都能很快适应,心也安稳也不挑剔,知足安乐,这种人不需要修苦行,因为他的福报是够的。也就是说,这样的人才有七世皇帝的福报,才有开悟的可能性。

居士问:除了干活和生活简朴以外,还有哪些是苦行。
师答:只要能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和勇气,提高自己很快适应外界坏境的能力,不被物转,这都叫修苦行。比如说在大的寺院,有很多人都去干活,这都是在锻炼自己的心性,这叫修福报。还有那些行脚的,朝拜的,这都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忍耐力,这都是在修福报。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人修了很多苦行,干活也很卖力,但心地不柔和,心中的烦恼反到增加,表面上虽然在干活,但心里已经忍耐不住了,那不叫修福报。还有的人胆子非常小,一走夜路见到个什么东西,就怕的不得了,那也叫没福报,勇气不够。福报大的人走到那里都不害怕,心里坦荡荡的,非常勇敢和坚强。
所以今天我们要把这个福报资粮搞清楚,很多人常说,你看那个人走到哪里都吃好的,喝好的,住好的,福报多大啊!告诉你们,那个不算福报,不信的话你把他放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中,你再看看他的反应是什么?绝对会极度不适应,拿我们佛教中的标准来说,那是没福报。

居士问:师父,假如有一个乞丐,他行乞的时候就自由自在,但你把他放在皇宫里,他反倒极度不适应,浑身的不自在,那也是没福报吗?
师答:是的,或者说福报不够。福报够的人,是到了哪里都能适应,随遇而安,安详自在。为什么呢?福报够的人对周围的物质不感兴趣,好的他不贪,差的也不嫌弃,那种人心外不求法,只安住在他的那个心上,他能心转物,物却转不了他,这才是我们佛门中最大的福报。如果你看到外面的环境,心随着物转,看到外面花花世界,心潮澎湃起伏,那叫没福报。
什么是智慧资粮呢?我们佛教里的智慧是说能不能看破,如果把一切东西都能看破放下,我们说这个人智慧资粮修好了。这种人的特点是对任何知见都不嗔恨,也不和人争论辩论,因为他把一切都看破了。你说了没几句话,他就把你看破了,你说你的见解,他也不和你争论。这个不辩论可不是因为他害怕,或者说不知道,是因为你没说几句话,他就已经知道你是什么层次了,心里清清楚楚的,所以懒得跟你说。因为他看破一切了,就懒了,所以罗汉最懒。因为罗汉已经把三界里的一切都看破了,所以他就懒的很,不发这个菩提心,这就是所谓的“二乘精进无道心”。为什么精进呢?因为他把三界六道的烦恼全部都断掉了,但他懒得发菩提心度众生,所以说他没道心。
所以说没嗔恨心、不辩论、不争斗是智慧资粮修好的最明显的一个特点,这个智慧从那里来学呢?要从深入三藏入手。《金刚经》中说须菩提无争第一,为什么呢?因为他最有智慧,所以他无争。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要有九朝状元才的人才有解空的智慧。

居士问:师父,不是说舍利弗智慧第一吗?
师答:舍利弗的智慧第一指的是差别智,这里的智慧资粮指的是解空的智慧,而解空第一是须菩提。智慧资粮修好的人是这个特点,那么没智慧的人是什么特点呢?就是说走到哪里嘴巴都不停,都要跟人争个高低,非要把你辩倒,一旦知见与他的不一致,他马上起嗔恨心,这种人最没智慧。
所以一个人如果福报资粮和智慧资粮都修好的话,这个人走到那里都能适应物质环境,话也不多,也没脾气,不跟人争论,心地非常柔和,这种人修行才容易见道。两种资粮修好之后,就进入加行了,就是说再加精进一点修行,往紧里再催一下,让这个人尽快开悟。禅堂里打禅七就是加行,都是福报和智慧资粮修得差不多了之后,再通过禅七的加行,也许一下子就开悟了。开悟就是见道位的人,这是所谓资粮道、加行道和见道,之后才是修道和证道。

居士问:师父,那成天念佛是不是也是加行?
师答:要看他的两个资粮修好了没有?修好之后才能叫加行。如果没修好,那还在资粮道里面呢。如果身心虽然柔和,但知见不正,还在外道里面转圈子,那谈不到加行,也谈不到资粮,那还在外道和凡夫里面转圈子呢。这个五道是对于出家修行的人来谈的,开悟见道后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修行,你们在家人还谈不到。你们就是五戒里面讲的“三皈纳体,五戒培基”,就是亲近三宝修你们的善根和福报,你们干的是这件事情,仅此而已。
也就是说,要想真正的修道了生死,那不是你们在家人的事情,那是出家人的事。否则为什么把你们叫做近事男,近事女呢?就是亲近三宝,靠近三宝的意思,但还没走上正规的修行之路呢。如果打个比喻的话,你们就是“游击队、民兵连”,不是“正规军”,差的还远着呢!
你们在家首先守好三皈戒,修好三皈法,就不堕三恶道,也能保住三宝的种性了,之后守好学好五戒,就可以保住圆满的人身,做好一个标准的人。然后再观世间的空、苦、无常等,放弃一切世间享受,发起出家了生死,度众生的这个出离心,因出离心而出家修行,就成了“正规军”了,不再是近事男、近事女了,那时候就差不多了。

五台山果戒法师

世间永无宁日 病毒与人的对话
近来福建疫情突然来势凶凶,半个月前,仙游县的人民有谁会想到新冠君会来仙游“旅游”,还顺便到厦门、泉州逛逛?你是来收帐的吗?当然人们一见你的影子就惶惶,赶紧家家闭门,偶尔几个也是蒙面侠,你不敢轻举妄动。你见暂时要不回债,但也不肯罢休,哪有空手回去的?自然所到之处,刮地三尺,不管谁买单,总得先要回点本息。至于当事人嘛,嘿嘿,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有的是机会,啊!
“冤有头债有主,我认帐。可是我当初没有借这么多吧?你这不是高利贷嘛?”
“是的,所以你还是越早结清的好,利滚利,以后你还不清的。而且你旧帐不还,还天天欠新帐,不找你找谁?跑得了吗?”
“啊?我没欠帐啊?我没干亏心事呀?你不能冤枉人啊。”
“你的每一笔帐大王那都有底,记得清清楚楚,丝毫不差。某某时候你圈养宠物,没经过宠物同意吧,所以你也得尝尝被‘圈养’(限制自由被隔离)的滋味;某某时候养过鸡猪等等动物,把它们关起来,养大了还杀了吃,有的卖了也被杀,这不是命债是什么?某某时候你家养过牛,为防止牛吃东西不肯干活,不但打牛还把牛嘴巴用竹笼罩住,现在让你戴上口罩那是小意思,当然也要让你尝尝被打的滋味,被杀的滋味......你的坏事干多了呢,你不知道或者你记不起不等于就没有,照样得一笔一笔算清、偿还。”
“那其他人特别是小孩子生活才刚开始,他们没有欠债吧,为什么你也不放过他们?还有那些医生,他们可是救死扶伤呀,对人类有贡献呀,他们没有欠债呀,你怎么也不放过他们?”
“这是你们自以为是,这世间因果贯穿始终,佛说三世因果。某某世某某时候他们把小白鼠当宠物时刻让它们不得自由安生,玩腻了还杀了它,也让他们当回‘小白’试试,然后的果报看各人的业缘;人类用小白鼠和其他动物试药实验,疫苗还得用牛血清,这些都是杀生呀,动物也是条生命,佛说众生平等,生命权平等,对人类有贡献,但对那些被实验动物没贡献呀,对它们残忍呢,所以医生等等有关人员主动‘小白’,不主动都不行呢,以后可能是常态呢,何况我们还有其他讨债方法呢?当然其他涉及人员都有相应因果,自作自受嘛。欠债还债,天经地义嘛”
“啊啊! 你放过我吧,我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可你也应该先告诉我后果呀,提醒我呀,好让我改错呀。”
“谁说我没提醒过你?不止一次了,从当初武汉开始就是提醒过你了,而且我们已经派出了N种身份(变异)不同人员来提醒过你,可你们照样我行我素,起心动念都是在造罪,不催帐怕你多少条命都抵不了呀。”
“啊啊!那我死定了嘛?这次没机会了吗?有什么方法能放过我一次?”
“是的,何止死定了,你的这条命只能抵一点,还有很多还没还呢!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嘛。要说办法嘛,除非你能找到替你还债的,可是难呀!谁愿意替你还债,你的债不轻呀!你就慢慢还吧,放心,我们有的是时间,会让你世世还本付息的,由不得你赖帐的。”
“天啊,地呀,上帝呀,佛菩萨呀,救救我呀.....”
“你现在叫天叫地、临时抱佛脚有什么用?早干什么去
了?如果你能畏惧因果,就不会愚恶造业了。”
“等等,我记得好像听哪个师父说还是在哪里看到,说念佛能消灾免难,佛菩萨不会骗人的吧,那我能求佛菩萨帮忙吗?”
“啊?你怎么不早说?也没见过你念佛拜佛求佛呀?而且你还时不时谤佛呢!如果你有那个福报,能让佛替你还债,那就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可你有什么福报能耐能搬得动佛?哪尊佛能替你还债?你认识哪尊佛?”
“惭愧呀,是呀,我认识哪尊佛?什么佛名我都记不起来不知道啊.......啊,我想起来了,我有看到过路边电线杆还有石头上有刻‘南无阿弥陀佛’,这‘南无阿弥陀佛’是不是一尊佛呀,算不算认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佛救我呀。”
“啊啊,你不要再念啦,好眩亮的光,把我弹这么远!我怎么找不到你看不到你?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呀,你什么不早说,你如果早念南无阿弥陀佛,不但有佛替你还债,而且我还得恭敬你,哪敢来讨债?好羡慕你呀,有佛罩着你,不要说我们,谁也不敢找你麻烦啦。你要替我在佛前美言几句,我也要认识佛,我也不想当讨债的,我也不想再呆这世间,这世间永无宁日,我不要当人人厌恶的病毒,还有那可怕的其他三恶道轮回众生,救救我呀。”
“哇!原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行啊?南无阿弥陀佛呀,我现在知道被追债的痛苦,不自由的痛苦,何况还有那死亡的恐惧,那病毒也很可怜,佛也救救它吧。南无阿弥陀佛呀.....”
“善人,善哉,你的心念我知道啦,看在你念佛的份上,我就把病毒先救了,你要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我时刻在你身边,你也就无灾难啦。我就是众生的共同佛性,也有善男子善女人称我为‘佛爸’,众生与我不分离,所有众生同一体,所以一众生伤害任何一众生,就是自己伤害自己呀!切记要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因缘一到,你就可往生极乐成佛,离苦得乐,不再这世间大梦啦。到时我会和观世音菩萨等等清净大海众菩萨来迎接你的,放心哦。”
“南无阿弥陀佛!感恩佛爸!原来我有这么厉害的佛爸呀,其他人怎么不知道呀?太可惜了。孩儿知道啦佛爸,从今以后,孩儿将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安心待缘往生,期间会尽缘教人信,当好孩儿的本分,不再浑浑噩噩活着,争取做佛爸的手足,做顶天立地的孩儿,不枉此生。”
“善哉!善哉!可喜可贺!南无阿弥陀佛吧.......”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开悟的条件——福、慧二资粮

问:请问什么是福报资粮和智慧资粮?

答:佛教修行很重视这两个资粮。一个修行人能修到什么程度,能得到多少利益,取决于这两个资粮的多少。资粮越多,修行越快,资粮越少,修行越慢。我们经常说开悟见道,就是修到见道位,也是禅堂里说的开悟,达到这个开悟的程度需要多大的福报和智慧资粮呢?从福报讲,要有“七世天子命”的福报,从智慧讲,要有“九朝状元才”的智慧,具有这样的福报和智慧的人才有开悟的可能性。可见福报和智慧资粮对于修行人是多么的重要!

既然这么重要,那么佛教的福报和智慧拿什么标准来衡量呢?你们仔细听!我们说福报有洪福和清福,所谓“洪福好求,清福难修”。物质方面非常丰富,吃喝不愁,这叫洪福。清福指知足安乐,无欲无求,逍遥自在。而我们佛教里重点是修这个清福,这需要智慧。有洪福无清福,那是富而不贵。有清福无洪福,那是贵而不富。既有洪福也有清福,那是大富大贵。

怎么得到洪福呢?有几个途径,一个是惜福,一个是修福。惜福就是指不要浪费,要珍惜福报,自己的不能浪费,别人的也不能浪费。修福又分为好几种方式,你可以布施,可以修禅定,还可以修苦行。当然,最根本的还是五戒,持戒是修福报最好的方法。

那么福报资粮修好的时候会有什么特点呢?主要看这个人对一切环境的适应程度如何?如果说这个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很快适应,心地清净,不被外界环境所转,这就是大福报的特点。你把他放到艰苦的环境中,他能知足安乐,心地清净。放到富裕的生活中,他也能心地清净,不为富贵所动,这就说明他的福报资粮已经修好了。就像过去的老和尚一样,虽然住山住茅棚,吃野菜野果,但身体依然健康,过得悠闲自在,那是上层的福报。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那时候的比丘是上层福报。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年四季就是三衣,人家就能适应,身体健康也不得病。像法时代到唐宋期间,人的福报就不行了,那是中层福报。日中一食和树下一宿不行了,所以早上还要喝点粥,还得盖个房子,要住在里面,这样才能安心办道。到了我们末法时代,那是下层福报。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医药不缺,供养很多,还不能安心办道。

所以福报有多大,就看这个人的适应能力有多强。无论多么艰苦,多么奢华,他都不为所动,能随遇而安,不挑剔。同时身体也能适应,不得病,这是上层福报的人。修的时候从苦行、布施开始,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勇气。如果一个人福报不够的时候,他在一个环境里会非常不适应,觉得这也不清净,那里也不舒适,看什么都不顺眼,会非常挑剔,这是没福报或者说福报不够,需要从修苦行开始,比如干活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一个人到任何地方都能很快适应,心也安稳也不挑剔,知足安乐,这种人不需要修苦行,因为他的福报是够的。也就是说,这样的人才有七世皇帝的福报。

问:除了干活和生活简朴以外,还有哪些是苦行?

答:只要能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和勇气,提高自己很快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不被物转,这都叫修苦行。还有那些行脚的、朝拜的,这都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忍耐力,这都是在修苦行。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人修了很多苦行,干活也很卖力,但心地不柔和,心中的烦恼反倒增加,表面上虽然在干活,但心里已经忍耐不住了,那不叫修福报。还有的人胆子非常小,一走夜路见到个什么东西,就怕的不得了,那也叫没福报,勇气不够。福报大的人走到哪里都不害怕,心里坦荡荡的,非常勇敢和坚强。

所以今天我们要把这个福报资粮搞清楚,很多人常说,你看那个人走到哪里都吃好的,喝好的,住好的,福报多大啊!告诉你们,那个不算福报,不信的话你把他放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中,你再看看他的反应是什么?绝对会极度不适应,拿我们佛教中的标准来说,那是没福报。

什么是智慧资粮呢?我们佛教里的智慧是说能不能看破,如果把一切东西都能看破放下,我们说这个人智慧资粮修好了。这种人的特点是对任何知见都不嗔恨,也不和人争论辩论,因为他把一切都看破了。你说了没几句话,他就把你看破了,你说你的见解,他也不和你争论。这个不辩论可不是因为他害怕,也不是不知道,是因为你没说几句话,他就已经知道你是什么层次了,心里清清楚楚的,所以懒得跟你说。

因为他看破一切了,就懒了,所以罗汉最懒。因为罗汉已经把三界里的一切都看破了,所以他就懒的很,不发这个菩提心,这就是所谓的“二乘精进无道心”。为什么精进呢?因为他把三界六道的烦恼全部都断掉了,但他懒得发菩提心度众生,所以说他没道心。

所以说没嗔恨心、不辩论、不争斗是智慧资粮修好的最明显的一个特点。这个智慧从哪里来学呢?要从深入三藏入手。《金刚经》中说须菩提无诤第一,为什么呢?因为他最有智慧,所以他无诤。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要有“九朝状元才”的人才有解空的智慧。

如果依三十七道品对应来讲的话:资粮道刚开始修四念处,然后修四正勤,最后修四神足。其间必须以严持戒律为修福,以闻思修为修慧,最后到了六根清净,得诸禅定并可以得天眼通等神通。这是资粮道(福报资粮和智慧资粮都包括)所修的法和最后的标准。

问:师父,不是说舍利弗智慧第一吗?

答:舍利弗的智慧第一指的是差别智。这里的智慧资粮指的是解空的智慧,而解空第一是须菩提。智慧资粮修好的人是这个特点。那么没智慧的人是什么特点呢?他走到哪里嘴巴都不停,都要跟人争个高低,非要把你辩倒。一旦知见或者信仰与他的不一致,他马上起嗔恨心,这种人最没智慧。

所以,一个人如果福报资粮和智慧资粮都修好了的话,走到哪里都能适应。话也不多,也没脾气,不跟人争论,心地非常柔和,这种人修行才容易见道。

两种资粮修好之后,就进入加行了,就是说再加把劲,精进一点修行,往紧里再催一下,让这个人尽快开悟。禅堂里打禅七就是加行,都是福报和智慧资粮修得差不多了之后,再通过禅七的加行,也许一下子就开悟了。开悟就是见道位的人,这是所谓资粮道、加行道和见道,之后才是修道和证道。

加行道主修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五力,其间也必须以严持戒律和空观的智慧来制伏和断除欲界见惑,通过暖、顶、忍、世第一谛,最后得总持、神通等功德。

问:师父,那成天念佛是不是也是加行?

答:这个五道大多是对于出家修行的人来谈的,开悟见道后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修行。你们在家人就是五戒里面讲的“三皈纳体,五戒培基”,就是亲近三宝修你们的善根和福报。你们干的是这件事情,仅此而已。其实只能修资粮道,开始修下品资粮(四念处),然后修中品资粮(四正勤),最后修四如意足是上品资粮道,所有佛法修行都必须从四念处开始。资粮道圆满已经很不容易了,能达到六根清净,得诸禅定并可以得天眼通。当然,这是凡夫天眼,只能看见四大部洲,欲界诸天的宫殿、天人以及地狱等,是最低的一种天眼。

也就是说,要想真正的修道了生死,那不是你们在家人的事情,那是出家人的事。否则为什么把你们叫做近事男,近事女呢?就是亲近三宝,靠近三宝的意思,但还没走上正规的修行之路。如果打个比喻的话,你们就是“游击队、民兵连”,不是“正规军”,差的还很远呢!

你们在家人首先守好三皈戒,修好三皈法,就不堕三恶道,也能保住三宝的种性了。之后守好学好五戒,就可以保住圆满的人身,做一个标准的好人。然后再观世间的空、苦、无常等,放弃一切世间享受,发起出家了生死、度众生的这个出离心,因出离心而出家修行,就成了“正规军”了,不再是近事男、近事女了,那时候就差不多了。

五台山果戒法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AB6IX[超话]# 211010 now_yescine 금요일 응수씨네에 체리기운 가득 전파하고 간 #AB6IX 꽃수와의 방송 후 비하인드
  • 相信因果 巍青 生前寂寂,死后隆誉。那些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为什么往往不能成为现存功利与名望的获取者?是杰出的文学与艺术成就远超时代和庸众,还是世俗的社会
  • 是不是有很多像我一样穿任何裤子,都是臀部够了腰部太大了,尤其梨型身材的姐妹,最容易遇到这种情况。又不喜欢系皮带,我以前买的每条牛仔裤后面都要十松紧,但是说实话那
  • #黑马社区[超话]##黑马社区[超话]##黑马社区[超话]##黑马社区[超话]##黑马社区[超话]# DHD小知识(十二) DHD黑马金融衍生品, 致力于打造D
  • 点平论各揪1⃣️送送送!!! #11号12号连续2天直播 13号上新# 明晚八点直播间锁定我 ⚡️【人间香奶鹅】YB6W+ 进口土耳其羊卷毛皮草 毛感够长够
  • #每日一善[超话]# [心]#阳光信用# 【t/a/g 和 指路➡️hui本超话】 早安,做人就要像花一样,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但是你一定要绽放,你不是为别人,
  • 突然就醒了,想到昨晚跟小雅丽说的事情内心就无比烦躁。烦躁了二十分钟。算了,想想前几天的好心情,没必要被恶心的人带节奏。不要因为别人的恶心去搞坏自己的心态,靠自己
  • 珍贵之物 大抵就是时间了 我眼中的珍贵之物 除了时间,还能有什么呢 西风和碧树正在赶紧 与相逢的云雁道出自己的欢喜 一块儿化石已经 将诗意活成了内在的自由 它
  • 国学经典欣赏: 爱莲说 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 #无畏NoFear[超话]# |#无畏你我皆王者# Day25:想对小杨桃们说的话 To亲爱的家人们: 加入杨桃这个家庭已经不知不觉102天啦[并不简单] 认
  • #5.11的碎碎念# - 大哥今天做了三明治早饭,放了辣味金枪鱼➕没熟的牛油果,味道真的很上头 - 公司的兔兔长大了,真的是可爱(看上去也很好吃的样子) -
  • 生活惯会是伤人的,坎坷也好,无奈也罢,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走过荆棘,穿过冷雨,迎着朝阳,前行的路上总会有新的希望。 人生不是剧本,有着太多的出其不意,生活也没有
  • 【转载】心平才会气和,人生才会美好,心静才会知足,人因知足而幸福,心不计较才会快乐,一切适度放下,人生才会完满。 人生必有跌宕起伏,只要熬过那些无人问津的日子
  • 北京冬奥会女运动员占1314名,为历届冬奥会最高 北京冬奥会总计有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总计产生109枚金牌,相较上一届平昌冬奥会是新增了女子单人
  • #印象魅力摄影美妆##婚礼跟妆花絮##化妆师跟妆花絮##沈阳新娘跟妆[超话]##丹东新娘跟妆[超话]##丹东婚礼跟妆##遇见美好##大连新娘跟妆[超话]##大连
  • 《他是北大数学天才,执教6年后投入美国怀抱,面对质疑回应3句话》曾荣获我国100万美元奖金的北大数学天才许晨阳在回国执教的6年后转投美国怀抱一事,也足够引起我们
  • 25岁的王菲真的太有灵气了!!重庆森林的故事不发生在重庆,就像挪威的森林的故事不发生在挪威,但是看王家卫的电影跟看村上前期小说的感觉简直一模一样!碎片化叙事风格
  • 在一起三年啦~从异国恋11个小时时差的一千多天,到触手可及。有点不可思议,又一切都恰好如意。是我偷偷在心里许下愿望后,上天慷慨赠予的礼物。 朋友问我你哪里好
  • 对一个音乐人的态度,是网易对一群音乐人的态度 近日,法官和我的2位委托律师做了沟通。法官善意提醒,这次被告里,环球是涉外公司,这样的案件审理时间比较长,是不是
  • ###/ : # 或捞1位送30元优惠券 《夹竹桃》 温润平和中透露着淡淡细腻柔情的法式碎花裙,由红色木槿与蓝紫、姜黄色等未知名小花组成的碎花面料,带着丝光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