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八苦

佛家对人生看的透彻,把人生之苦分了类,谓之“七苦”或者“八苦”。七苦是什么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八苦呢?就是在七苦后再加一个五阴炽盛苦。
下面,就我俗人的浅见,对人生八苦,仔细述说一番。
生苦。
又可分为受胎之苦,种子之苦,增长之苦,出胎之苦。
如果把人生划分成成孕、出产、成长、衰老、死亡等阶段,那么,生苦是在成孕到呱呱坠地这一段。
首先须知,佛家的“生”苦,并非“漫漫人生”之“生”,而是“出生”之“生”、或“生产”之“生”。
其次,在我看来,此处所谓之“苦”,只是佛家一厢情愿的苦。实际上,此苦算不上是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谓人之成人,乃“父精母血”所成。母体受孕,所苦者,在母,而不在婴。
母体受胎之后,母亲须受妊娠反应之苦,受行动不便之苦,受临产腹痛之苦,受出胎之苦……“生”之种种苦楚,皆在母身。佛家之谓生苦,言婴不言母,愚以为,有本末倒置之嫌。
第三,佛家对于生苦的理解,似乎全是按成人的臆猜得出的。佛家所谓的出产之前在母腹中的煎熬,均难成理。
另出胎之苦,或许会有。但是,婴孩落草,尚属懵懂,即便有苦,亦难深解,难形之于体,亦不铭之于心。用这种没有记忆、感知模糊不清的“生苦”,来说明人生即苦海,其力度稍嫌薄弱。
故曰生苦,似可略而不计。
老苦。
佛家谓此苦有二:一者增长;二者灭坏。
生苦之中,也有“增长”一说,是说受胎之后在母体内的成长过程。老苦之中,所云增长,其实是衰老的过程。此所谓增长之苦,是指精力渐衰、容华不再、行动不便的苦楚,此苦是与青壮时的对比而产生的。其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故而,若只是对比而觉此苦,亦自寻烦恼。
所谓“灭坏”,和增长相去不远,即“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可不论。
病苦。
此苦佛家分之甚当。谓之身病、谓之心病。
佛家对病苦分之虽当,然论之不确。佛家之论身病、心病,将二者生生割离,似乎看不出二者的联系。病有从身而起,行之于心者;亦有自心而发,祸及于身者。凡俗之躯,身心相关,故而未有身心两不相干之理。
病苦为人生一大苦。小病小痛,人且不能受,况不治之恶疾乎?生不能,死不得,日日煎熬,身心俱痛,是苦实实难耐!
所谓心病,佛家谓之苦恼、悲哀,乃事情不顺所由。此或可谓之小苦。
死苦。
所谓死苦,佛家别之为病死和横死。
病死之苦,在于死前的身体疼痛,在于死前的精神恐惧。此自然死亡。
横死指水火、刀兵、马踏、车伤、悬梁、服毒等,所谓“热血煎心”之苦。此非正常死亡。
死之可谓苦,一则在面对死亡的态度,二则在死亡的过程。
如若把生死看的透彻,视死亡为归于本宅,则心不为死所怖,死苦可减。
死亡的过程,无论病死、横死,只要短暂,苦则减少,如若漫长,则确为苦。
爱别离苦。
中国有句常说的话叫“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可是,从古到今,棒打鸳鸯、劳燕分飞的悲剧从未停止上演过。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情感上的痛苦是最能让人让人肝肠寸断的。
爱别离,从字面上说,就是深深相爱却生生别离。也就是有缘分产生情感,却无缘分两厢厮守。你要这样的理解也对,只是你把佛家的爱别离缩小了。
佛家之谓“爱别离”,乃是“平常最所亲爱之人,最所好乐之物,倏然乖违离散,不得共处,心神念念恋慕忧戚”,故而云苦。
爱别离,这爱,是大爱,包括亲情之爱,爱情之爱,友情之爱;这爱,可以是人对人的,也可以是人对物的。
爱别离苦中,让人一见而联想到的,自然是相爱又相离的情人之苦。
爱而别离,可以谓之凄美。因为没有完结,没有下文而让人有想象的巨大空间,可以把现实中没有上演的情节用空想、幻想、梦想的形式演绎出来,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会朝着圆满的方向去构思。
其实,就爱情而言,爱而别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当你在柴米油盐的搅扰中面对人生的时候,许多东西就退居次要位置了。现实,有时候会把美好的物什撕得破烂不堪,现实,也会让人看见那一袭华美的袍上蠕蠕爬行的成堆成行的虱子。你愿意你曾经为之神魂颠倒,你曾经为之茶不思、饭不想,你曾经为之众叛亲离,你曾经为之陪上全部青春的情感在岁月的冲刷、在现实的琐碎中褪色、消失么?
受过爱别离苦的,就把相爱——别离珍藏着,随时翻出,细细品位,慢慢欣赏,莫为之悲,勿因之泣,要知道,没有得到的,永远是最美的。
经得此苦,方可悟得人生。佛家云苦,使众生惧。众生不经此苦,如何参的透人生,如何出离红尘?
怨憎会苦。
常言说得好:“不是冤家不聚首”,可见,冥冥之中,上天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或许,你觉得这是宿命,但许多时候,现实何尝不是宿命的真实演绎。千百年来,人们一直都在对自己的生命、生活进行着总结。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叫做“夫妻是前世的冤家,父子是上辈子的仇雠”。这就是对人生的总结,你觉得对么?在我看来,自是有些道理的。
人生之中,许多事就是这样,你不愿意眼见的,他偏偏在你眼前晃荡;你朝思暮想的,他常常与你天各一方。思念、怀恋或许有些忧伤,有时默默品味,倒不失为人生一道美丽的风景。憎恶就不同了,伤身、伤心。佛家之谓“怨憎会”为凡俗之苦,是有些见地,有些眼光的。
你平常最厌恶、憎恨、怨仇的人,你当然希望永远不要见到才好。可是,人生偏偏不顺你的意,那人不但你能见到,而且常在左右,你能忍得几时?
怨憎之会,首恶者为夫妻怨憎会。鸳鸯之侣,人皆慕之,然人世间更有一种夫妻,二人如前世有宿孽:和,和不了,离,离不得。人生之苦,莫大于此。世俗之中,有种种牵绊,便是如今日之婚嫁自由,也不见得怨憎会的夫妻就能走出牢笼。所以,我以为此乃首恶。
父子、母女亦有怨憎会者。然因亲情,亦可化解。人世之中,什么样的都有,那些泯灭了天良的不在论列。
同事之中,怨憎会者,多因功利所起。此之化解,在两个字——“豁达”。若能做到,不为此苦所恼;做不到的,亦自寻烦恼,可不管他。
其它如有深仇大恨者,怨憎相会,亦人生一恶。
怨憎会苦,说到底,也就是情苦。欲离此苦,先去情欲。哈哈,常人能出情欲者有几?此苦可惧凡俗人之恋世心。
求不得苦。
前面说到怨憎会之苦,说到爱别离之苦。就字面而言,爱别离之对怨憎会,正可谓辩证。这世间的事,大抵如此,深爱而天各一方,怨憎而如影随形。其实,在我看来,爱别离从狭义而言,亦可归入求不得,爱着的,总想得到,而现实中,往往得不到,此亦求不得也。
佛家所谓求不得,指“世间一切事、一切物、一切学问、一切智识,本所好乐希求,而不能得”,由此导致“爱涎绕心,如痴如醉,心中焦灼”,故而谓之苦。
说到这里,可做一总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此四大苦,皆起于自然,人生而不罹此四种苦楚者,无人矣。便是栖身佛门,也躲不过,只能生生忍受。所望者,今生持斋念佛,潜心修为,以待成仙成佛,脱却肉身,方能解脱。然人生苦短,享乐亦恐为时太晚,谁能受得清苦。再说了,便是受得清苦,今生也难逃此四苦,寄望来世,或者更遥远的未知,凡俗如我者,哪里能等得?
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此三苦,皆由情生,救之之法,在“寡欲”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呐。快意恩仇,是多少人所艳羡者。在我看来,“寡欲”大可不必,有恩的报恩,有怨的抱怨,人生谁不想适意呀?便是要成佛成仙,不经此三苦,如何参得世情透?
五阴炽盛苦。
此苦实是对七苦的总结。五阴者,色、受、想、行、识是也。色者,目之所见也;受者,心之感知也;想,脑之所虑也,行,身之所动也,识,心之见解也。见色而惑,此色非惟女色,所谓“使人目盲者也”;心受苦乐,而起顺逆之叹;遇事缓急,反覆推思;身之所动,心之所牵;是迷是醒,谁具慧眼?人生之苦,尽在是中。五阴炽盛,苦之所由也。

68. 佛对阿难说:这不是你的心! |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全集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68

佛言:汝何所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

佛言:汝将谁见?

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佛言:汝何所见:佛又说了话了,说什么呢?“你看见什么了?”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阿难说:“我看见世尊您把您的臂举起来,您屈您这个五轮指。您的拳放光,那光照得我眼睛几乎都睁不开了,心里也照到了。”

佛言:汝将谁见:佛又问:“你用什么看见的?”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阿难就说:“我和大众用眼睛来看见的。”他不说他自己,他说“我与大众”,他又把旁人都搬出来。

这也就好像打官司拉证人似的,说:“你看,谁都给我作证,我没偷东西啊!”把他朋友、亲戚都拉出来了。现在阿难也恐怕说自己见着,或者有人没有见着呢,所以他现在下了一个总评,说是我和现在法会大众,一起都用眼睛看见的。现在他前后的辞句就自相矛盾了。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佛说:“好!你用眼睛来看见的。我再问你!你现在答覆我,如来我屈五轮指,做这么一个光明拳,它照耀着你的心和眼睛。不错!你的眼睛可以看得见,那你以什么做你的心,对着我这个拳,来照耀你的心呢?”

这又追进了一步:“你以什么为心?”你看阿难怎么样说?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阿难言:阿难就说了,如来现今征心所在:“征”,就是征问。如来世尊现在征问我心的所在,问我心在什么地方?

而我以心推穷寻逐:我现在以我这个心把道理去推求到极点。“而”字,是承上启下;由上边这个意思,又接到下边的意思,这叫承上启下。

因为上面的意思还没有说完,所以就接着向下说,用一个“而”字。“推”,是推求,就是找这个心;“穷”,是穷尽了、没有了,就是把这个道理穷尽了。“寻”,找寻;“逐”,是追逐。

我找我这个心,找来找去,即能推者,我将为心:“者”,就是这个心。我能推,这是有个心哪!就是我现在能推求的这个心,我将可以用它来做我的心吧?这大约就是我的心吧?“将”,是将要,就是还没有决定的词。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阿难说得理直气壮,以为这回可找着心了,殊不知道就被佛骂了。佛言:咄:“咄”,这是闹人(编按:广东方言,骂的意思)的一个口气。

佛不是曾经闹阿那律说“咄咄胡为寐”?说两个“咄”字。这就是佛闹人的语气,是责怪之词,这里就是“你说得不对了”!那么佛也不讲什么不对,就“咄”,这么闹了一声。

阿难!此非汝心:咄完了,叫一声:“阿难!这个不是你的心哪!你怎么将这个认为你的心了?”这个不是啊!这么闹他。

佛为什么要闹阿难?因为他说得大错而特错。以前他认这个识心,已经错了,现在还是没有明白。佛竖起拳来,要令他以见性来明白他的自性──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阿难因为迷昧太久了,也不明白,也不懂这是个见性。他说能看的是眼睛和心,那么佛应他,说:“好,能看的是眼睛!那么你以什么做你的心,当我拳耀?”阿难又说他能追求道理的,这就是他的心。这还是那个识心!所以佛又要以声音令他开悟。

有的时候,人或者看见什么,你心专一到极点了──因为佛现在和阿难问答,他很注意凝神地这么来问答,佛伸手或者就令他悟到:“哦,在这个见性上了!”但是他也没有明白,辜负佛的一番心。

那么佛又要叫他由闻性上悟道,所以就先闹了一声:“咄!”就是叫他听到这个声音能开悟的。殊不知这阿难沉迷太久了,只知道多闻而忽定力,所以佛老婆心切、悲心切切这么样来教化他,他也不懂。所以佛又说:“阿难!此非汝心!”下边又给他下了一个注解,说:“这不是你的心。”

那么先在“咄”字这个地方,佛就好像很严厉的样子。严厉完了,看看阿难也没有领会到这个道理,于是就又说:“阿难哪!”

你若揣测佛当时的情形,这声“阿难哪”,就没有那么大声了。怎么没有那么大声了呢?他说:“阿难哪!”就好像哄小孩子似的,说:“这不是你的心哪!”这是先以威德的声音喝他,然后又用慈悲心来摄受他。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这个时候,阿难也火气起来了,即刻就站起来,又合起掌来,对佛就说了。“矍然”,就是很惊惧的样子;“避座”,就离开他的座位,不在那儿坐着了。

和佛讲话,若坐那地方,未免不恭敬。本来“避座”已经是起立了,他若不起来,怎么能避座呢?“起立”这两个字,我说是多出来的,“合掌白佛”就可以了;不过以前的人加这么两个字,也就随他去了!我们知道这个意思就得了,不要一定说古人不对的。

此非我心,当名何等:这个不是我心,那么应当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阿难觉得,啊!他突然间就没有心了,这还得了!于是他也就发毛了,矍然起立来问佛了。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这一段经文,不单讲出阿难的毛病来,也把你、我现在所有人的毛病都给讲出来了。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我们由无始劫以来,都是认贼作子,所以就把本性埋没而不显现。

佛告阿难:佛告诉阿难:“阿难哪!你不要着急!阿难哪!你不要发慌!你问这个叫什么名字,不是吗?我现在详详细细地告诉你。”

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这个就是缘着前尘这种虚妄相,所起的分别妄想;你那个常住的真心,就被前尘这个影事、影尘所迷惑住了。你这一“想”,这就落于分别的一种尘影里边了;这真心,是在尘影要起以前的事情。

你用这个推求的心,这不是你的自性,不是你的真心,而是一种分别妄想;不过它是前尘,稍微细一点,没有那么显著,这是虚妄相,是假的。你再加上一个“想”字,就是“想”的虚妄相,它能迷惑你的真性。“惑”,当迷惑讲,不是疑惑。

为什么它能迷惑你的真性呢?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从你无始到现在,你就认这个前尘虚妄相(你想这种虚妄相)做儿子,就把你本有的家珍都失去了,失去你原来常住不变的那种真心了。这个“失去”,并不是真失去,是“好像失了”;就和前文那个“遗”字,是一样的。

故受轮转:因为你不知道你本有的家珍,本有的家珍你不知道用了,所以就头出头没,轮回生死,被轮回来支配,被轮回来转,而没有能超出轮回去。

因为这样,你今生又来生、来生再来生,这么轮来轮去的,轮得忽高忽低、忽上忽下,有的时候就升天了,有的时候又入地了。有这么几句话说:

出马腹 入牛胎 阎王殿前几度回

始从帝释殿前过 又到阎君锅里来

“出马腹,入牛胎,阎王殿前几度回”,有的时候做马去了,有的时候又做牛去了,有的时候又在阎罗王殿前来来回回,也不知多少次了?“始从帝释殿前过,又到阎君锅里来”,才刚刚生到天界去,天福享尽了的时候,又堕落到地狱,要用油锅来炸。

好像我讲的那个孙陀罗难陀,说是将来他修行升天,五百天女服侍他,他高兴得不得了,这叫“始从帝释殿前过”。可是这个轮回,你一不小心,就走错路了。

一旦堕落到地狱,那时候就很不容易回来的。你看,轮回路险哪!所以我们现在得到人身,赶快猛醒,赶快觉悟吧!不要再像阿难认贼作子了!

329. 业障有多生而受一报的,有多报多生的,有多报少生的 | 妙法莲华经浅释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全集 

妙法莲华经浅释 329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授,就是给他授一个记莂号。前边给各位大弟子授记,又给五百个罗汉以及一千二百个弟子授记,现在又给这学无学人授记。学,就是有学位;无学,就是无学位。

所谓“研真断惑,慕求胜见”,这叫“学”。研真,就是研究真理。我们研究这个真理,又要实行这个真理;不是说单单研究这个真理,不去实行这个真理。仅仅研究,只是明白而已,没有去实行就无法断惑。

断惑,是断粗惑、细惑和尘沙惑。慕求胜见,仰慕求这胜见;胜见,就是一种殊胜的知见。从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到三果阿那含,这三种果位都叫“有学位”。

又,初果叫“见道位”,见到这个道了;二果、三果叫“修道位”,在这修道的地位上;四果叫“无学位”。

无学,就是“真穷惑尽”,没有再比这个真的了,也再没有惑了。现在这些有学和无学的人有二千人,这二千人,不在那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内,是另外的;所以再给他们授记莂号。

尔时,阿难、罗睺罗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设得授记,不亦快乎?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亦应有分,唯有如来,我等所归;又我等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见知识,阿难常为侍者,护持法藏,罗睺罗是佛之子,若佛见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我愿既满,众望亦足。

尔时:在这时候,阿难、罗睺罗而作是念:阿难和罗睺罗两位尊者也都着急了,看见这一位弟子也得到授记作佛,那一位弟子也得到授记作佛,于是他们自己也都等不了了,都打了妄想了。

阿难尊者,他是多闻第一。怎么会多闻第一呢?在空王佛的时候,本来他和释迦牟尼佛都是同时修道的,一起发愿出家、修道。

释迦牟尼佛就修六度万行,精进不退,阿难尊者就欢喜学多闻;结果释迦牟尼佛就先成佛了,他还是做尊者,来护持佛法。

阿难是梵语,翻译为庆喜。因为阿难出生那一天,正赶上佛也成佛;他父亲就因为有这两重的喜事──他出生,这是一重喜事;佛成佛,这是一重喜事──所以叫他“庆喜”。

这罗睺罗尊者,是佛的儿子;不单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未来的贤劫千佛、诸佛,每一位佛成佛了,罗睺罗都去给佛做长子──做第一个儿子。因为他过去发过这种愿,愿意给佛做儿子,所以这都是由他那愿力来的。

罗睺罗也是梵语,翻译为覆障。覆,是盖覆、遮覆;障,是业障。他怎么叫这么个名字,这有原因的。

罗睺罗在他母亲腹里住胎了六年,没能出世;为什么在母亲腹里这么久呢?因为罗睺罗在往昔修道的时候,修得老鼠也不怕他,他想要入定,这老鼠就出来;这只老鼠跑得非常快,他就在后边追,怎么样追也追不上。

这只老鼠跑得很快,大约跑有半个钟头的时间,遇到一个老鼠洞,就钻到洞里去了。这老鼠洞弯弯曲曲的,不是直的,他用棍子想往里逮这只老鼠,也逮不到;于是他就给用砖头把老鼠洞堵上了。

这一堵,堵了六天;这一天,他发出慈悲心:“这只老鼠,我堵它六天了,这太苦了!它在洞里大约也没有东西吃,饿也快饿死了!莫如我把这个洞口给打开,由它自由了!”

于是他把老鼠洞的洞门又给打开了,把这一块砖头给拿开。因为他把这只老鼠洞给堵了六天,所以他在母亲肚里头也要住六年;这是受这种果报、受这种的业障来遮盖着他,所以叫“覆障”。

有人说:“那他今生做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在母亲肚里住了六年,受这种果报;未来的时候,他在他母亲肚里头,又住多少年呢?是不是做其他佛的长子,也要住六年呢?”

不错!或者他住六年,或者不住六年,你不要为这位尊者来耽这种心。这一位尊者他就住六年,受果报,他也不觉得怎么样苦闷;在母亲肚里,他游戏人间,还是很快乐的。

并且,业障有多生而受一报的,有多报多生的,有多报少生的。一生而受多报,就是在这一生之中,把以前所造的业障都受了了;多生而受多报,是出世很多生,受很多种的果报。

所以这罗睺罗尊者,将来做其他佛的长子时,或者另外有旁的业障成熟了,也不一定;这个问题,于我们身心性命上没有什么关系,我们不需要打这么多的妄想。

现在这两位尊者都打了妄想了,什么呢?我等每自思惟,设得授记,不亦快乎:我们常常会自己就想起来,打这种妄想。什么妄想呢?假使我们也得到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两个人授记成佛,这有多好呀!这太快乐了!太好了!

我现在讲这个“妄想”,你们不要以为,罗汉也打妄想,难怪我也打妄想。我告诉你们,罗汉的妄想,和你我的妄想不同。你不要不知惭愧,还说罗汉都打妄想!罗汉的妄想,根本就没有想;他偶生一念,这叫“第一义”。

不是你、我打妄想,一天到晚,左一个、右一个,不知有几千万万这么多妄想打起来。罗汉的妄想,在我们众生份上来说,就是“真想”;在他的份上,可以说是又生出妄想来了。

因为他常常在定中,一念不生;现在他生出这一念来,所以说是“妄想”;但是这和你、我的妄想是不同的。有人就说:“妄想和妄想还有不同的啊?”要是同,他就不叫“阿罗汉”!

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俱白佛言:两位尊者打这妄想之后,就从座位起身来,走到佛的面前,五体投地恭敬礼佛的两足。然后,他们两个人就一起说了,说什么呢?

世尊!我等于此,亦应有分,唯有如来,我等所归:世尊!我们在这个法会,授记这种的因缘,我们大约也应该有份吧?也应该有份来得到授记吧?我们所归依的、所相信的,只有佛。

又我等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见知识:又者,我们两个人,和这二千学无学的人,为一切世间的人、天上的人、阿修罗众,他们都认为我们是个善知识。

阿难常为侍者,护持法藏:阿难常常侍候佛,给佛当侍者,他也是护持所有佛说的一切法藏。罗睺罗是佛之子:罗睺罗是佛的儿子。

若佛见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我愿既满,众望亦足:若是世尊能慈悲为我们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授无上正等正觉、佛果位这个记的话,我们所愿意的就圆满了!

我们也想要得到授记,就希望这个;还有在法会中的这二千学无学人,他们的希望也都圆满了、都充足了,他们的希望也都得到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近都好中意带帽子,其实就系懒(没洗头)不过我觉得挺酷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婆婆今天看到我的耳环,距居然说:“你系唔系无耳环带,带埋好大对,无个话比我对你。#z
  • #阮经天[超话]##演员阮经天# #阮经天了不起的挑战# 安利「老母鸡之消防特辑」怎么能少得了我!8️⃣红红的军营红红的车43分名场面!
  • 是的,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情谊是门框上帮你量身高的铅笔线,是寄往你宿舍的大包小包,是送你出远门时的眺望眼神……今天一起来看80、90后小伙伴们父母年轻时的老照片,看
  • 1253. mangle v. /‘mæŋɡl/ 原意:严重损坏例句:The trap closed round her leg, badly mangling
  • 。。
  • 1. 主动承担责任,不逃避责任心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也是创业过程中必须有的品质。目前人在龙岗坂田,目前注册了公司,跨境电商创业中,深知在深圳的艰辛和所需要
  • #头像[超话]##头像##情侣头像##卡通头像##情头# 我不会说什么好听漂亮的话 也没有很如意的事情跟你分享 撇开一堆乱七八糟的事 到头来新的一岁也只能悄悄许
  • )本条反黑目标数:500有害其他有害-其他1️⃣ 2️⃣ 3️⃣ 4️⃣ 5️⃣ 6️⃣ 有害-zjmz7️⃣ 8️⃣ 9️⃣ 0️⃣ 涉黄-低俗1️⃣
  • 2020太特别了,没法用一个词来点题。 缺席了一整个春天,却没错过岛城的雾、黄河边的风沙、丽江的雪山、滇池的海鸥、南澳岛的浪和杭城的夏夜晚风。有人陪我穿过漆黑
  • 完犊子了!我的语言中枢好像出现了点问题。 昨晚,我跟孟先生说:“我去撒个骚就来。”把他眼泪都笑出来了。其实我是想说我去撒个尿就来的,恰巧当时脑子里面想着马桶有点
  • 之前路过这家面馆,心里还想着,名号做大了就开始搞起来面馆了,看来真是孤陋寡闻了[跪了]上次去苏州,真真儿的没有食到精髓。单凭眼前的这碗白汤面,就值得再去趟。有的
  • 【吃年夜饭收红包 动物们也要过春节 | Animales reciben regalos en la Fiesta de la Primavera en Chi
  • @TFBOYS-王源#王源2021尽如所期##RoyShiki°# 命运不渡你,天地不渡你,江海不渡你,我渡。岁月荏苒,青灯孤影月为伴,弱水三千不敌昔日你巧笑嫣
  • 另唐时来华的菩提流志译的《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中记载了更多的那罗延天修持法:若加持安悉香,称那罗延天名,烧焯供养菩萨一千八遍,并加持白芥子水,散那罗延天像头上,
  • 但王冰冰本身的职业是记者,只要在镜头前是漂亮的,素颜有没有这么好看,其实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之前大部分网友看到的王冰冰都是比较正经的形象,而这一次的汉服造型,确实
  • 【#宝鸡# 增长8.6%!宝鸡消费市场活力旺】 2月17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春节假期宝鸡消费市场亮点纷呈、消费活力持续释放,2月11日-17日,累计实现商品
  • ?新年的仪式感体现在各大账号的简介更新【1】搞钱让自己开心才是硬道理【2】做一个心里无事小神仙【3】坚持做xs码的周末废物【4】乘上这xs码策划的工作号【5】三
  • 在线办公系统,实现居家办公、移动办公,在保障职工健康安全的同时,使公司行政管理工作正常开展;落实民生稳定和保障上,我们采取疫情期间欠费不停水,共减免水费937余
  • ”点击查看#四川教师公招#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招32人】攀枝花市仁和区2020年秋季学期直接考核招聘中小学及幼儿教师的公告三、招聘方式本次招聘采取双
  • 「整牙投稿」分享来自@牙齿矫正避坑指南 (专业口腔博主,为牙友推荐擅长美学正畸的医院医森) 患者主诉:轻微龅牙,蝴蝶牙 正畸方案:利用智齿空间内收、解除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