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方了生死】
宣化上人

 持名念佛是末法時代最重要的一個法門,所以現在一般人普遍都相信念佛法門。
  你不要看輕這念佛法門,永明壽禪師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口裏就有一尊化佛出來,這是當時有五眼六通的人都看得見的,所以這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並且你這一念佛,你就會放光,啊!這一放光,妖魔鬼怪就都避而遠之,跑得遠遠地。所以念佛的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這念佛法門,你不要把它看得真了,也不要把它看得假了。就在真假之間,你用功用得好了,它就變成真的;用功用得不好,它就變成假了。不單念佛法門是這樣,所有一切法門都是這樣。所謂「邪人行正法,正法也是邪;正人修邪法,邪法也變成正了。」這是由人而論。

所以我們現在修行拜佛的時候,也要作觀想;觀想什麼?觀想我們這個身體遍滿十方無量諸佛國土,在諸佛國土,諸佛面前,我們向諸佛頂禮。你能觀想法界,你的身體也就是法界那麼大,所以才說: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念佛法門是最容易修行的一個法門,也是人人能修行的一個法門。只要你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將來臨命終的時候,就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蓮華化生,天天聽阿彌陀佛說法,將來成佛。

  本來說是將來臨命終的時候,念佛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現在也沒死,那麼我們現在念佛做什麼呢?不錯,死的時候有用,但是你活著的時候要栽培。好像你種一棵樹,這棵樹現在有十幾丈高,這十幾丈高的樹不是今天才長的,是從以前一天一天長的,長到現在才十幾丈高。念佛也是這樣,你現在能念佛,等到臨命終時,就沒有病痛,沒有貪心、瞋心、癡心,心也不亂,一心念佛,阿彌陀佛就會接你去了。你現在若不念,等臨命終四大分張的時候,你就想不起來念佛了;除非有善知識幫著你、提醒你,叫你念佛;如果沒有善知識,你自己就想不起來要念。所以要在活著的時候,就天天念佛,念得得到念佛三昧,打成一片了,到臨命終的時候,自然而然你就會念「南無阿彌陀佛」,就不會忘記南無阿彌陀佛。你不忘記「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就不會忘記你,所以他就乘大願船,用金臺接引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念佛,我念佛,你我念佛為什麼??了生死,化娑婆,處處極樂阿彌陀。
?無你我,有什麼,萬物靜觀皆自得。?煩惱斷,無明破,跳出三界大愛河。? ?念佛為的是什麼?我念佛為的是什麼?說一說看!有的愚癡的人就說:「求佛幫助我,明天吃點好東西。」有的人又念說:「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快幫著我,不要這麼冷囉!」有的人念南無阿彌陀佛,是為了「我希望沒有一切的麻煩,如意吉祥,平安快樂。」有的人念佛,為了不要再受苦。雖有種種的不同,但主要不是為著這個,那是為著什麼呢?為著「了生死」呀!

  這個「了生死」,你們要把這種不一定的生死給了了它,不要這種沒有自己、沒有主宰的生了死、死了生,要有主宰。有什麼主宰呢?我們願意活著就活著,願意死就死。願意活著的時候,我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我不願意捨我這個壽命,就永遠都活著。願意死,我念著「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來接我去極樂世界,一點問題都沒有;身無病苦,沒有病;心不貪戀,心也不貪什麼;意不顛倒,這個意也不顛倒;如入禪定,就好像入禪定似的,就生到極樂世界去,所以主要是為這個。

「化娑婆」,把這娑婆世界也化成極樂世界,變成極樂世界,沒有一切苦,但受一切樂。所以說「處處極樂阿彌陀」,處處都是極樂世界,沒有苦惱的世界;阿彌陀,處處是極樂世界,處處都是阿彌陀佛。

「無你我」,你念佛念得你也沒有了,我也沒有了,佛也沒有了,什麼也沒有了!說:「那這個太危險了!念得什麼也沒有了,那不完了嗎?」就怕你完不了,你若真完了,那就是解脫了。你沒有真完,所以就不會完的。你若真完了,怎樣呢?「萬物靜觀皆自得」,所有的世間一切一切,你都明白了,甚至於烏鴉為什麼黑?白鶴為什麼白?松樹為什麼直?荊棘為什麼彎?你都明白了。
  這時候,你都明白了,煩惱就斷了,無明也破了,「跳出三界大愛河」,你跳出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大愛河。三界裏邊是個什麼?就像一條大愛河似的!顛顛倒倒,你又講愛我,我又講愛你,愛來愛去愛死了還不知醒悟;等到來生,還是跟著這條路走,總也出不出去。

  有的人說:「那我不願意跳出這條愛河」,那你就再等一等囉!你停留下來,就是在這個地方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死輪迴,一生不如一生,一死不如一死,所以就往下跑,跑來跑去就跑到河底下,上不來了,淹得更死了,真是淹死了!這個淹死是什麼呢?就是墮落到極點,性化靈殘了。或者變成一隻小蟲子,或者變成一隻小螞蟻,或者變為一隻蚊蟲,變成這種小小的東西,智慧也小了,福報也沒有了,也很容易死,又很容易生。所以這叫「一生不如一生,一死不如一死」。

  你要明白世界無論什麼事情,都不是一定的。若有一定的,那是已經做成的;沒有成事實的,就不會有一定,就可以有轉變。好像我們每個人,本來沒有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格,但你一念「南無阿彌陀佛」,每個人都有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格了,就看你念不念。你若念,做不到的也能做得到,就是生西方極樂世界本來很困難的,但是也能做到;你若不念呢?做到的也做不到了。你若不念「南無阿彌陀佛」,本來可以生極樂世界的,你一念就生了;但是你不念,就不生了,就做不到了。所以,世間的事情是無有定法的。

  《金剛經》上說:「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一個方法。我們要發大勇猛心,不怕苦、不怕難、不怕凍、不怕餓,勇猛向前,走到極樂世界為止。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才是真的;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了生死才是最要緊的。

【到西方了生死】
宣化上人

 持名念佛是末法時代最重要的一個法門,所以現在一般人普遍都相信念佛法門。
  你不要看輕這念佛法門,永明壽禪師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口裏就有一尊化佛出來,這是當時有五眼六通的人都看得見的,所以這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並且你這一念佛,你就會放光,啊!這一放光,妖魔鬼怪就都避而遠之,跑得遠遠地。所以念佛的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這念佛法門,你不要把它看得真了,也不要把它看得假了。就在真假之間,你用功用得好了,它就變成真的;用功用得不好,它就變成假了。不單念佛法門是這樣,所有一切法門都是這樣。所謂「邪人行正法,正法也是邪;正人修邪法,邪法也變成正了。」這是由人而論。

所以我們現在修行拜佛的時候,也要作觀想;觀想什麼?觀想我們這個身體遍滿十方無量諸佛國土,在諸佛國土,諸佛面前,我們向諸佛頂禮。你能觀想法界,你的身體也就是法界那麼大,所以才說: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念佛法門是最容易修行的一個法門,也是人人能修行的一個法門。只要你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將來臨命終的時候,就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蓮華化生,天天聽阿彌陀佛說法,將來成佛。

  本來說是將來臨命終的時候,念佛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現在也沒死,那麼我們現在念佛做什麼呢?不錯,死的時候有用,但是你活著的時候要栽培。好像你種一棵樹,這棵樹現在有十幾丈高,這十幾丈高的樹不是今天才長的,是從以前一天一天長的,長到現在才十幾丈高。念佛也是這樣,你現在能念佛,等到臨命終時,就沒有病痛,沒有貪心、瞋心、癡心,心也不亂,一心念佛,阿彌陀佛就會接你去了。你現在若不念,等臨命終四大分張的時候,你就想不起來念佛了;除非有善知識幫著你、提醒你,叫你念佛;如果沒有善知識,你自己就想不起來要念。所以要在活著的時候,就天天念佛,念得得到念佛三昧,打成一片了,到臨命終的時候,自然而然你就會念「南無阿彌陀佛」,就不會忘記南無阿彌陀佛。你不忘記「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就不會忘記你,所以他就乘大願船,用金臺接引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念佛,我念佛,你我念佛為什麼?�了生死,化娑婆,處處極樂阿彌陀。
�無你我,有什麼,萬物靜觀皆自得。�煩惱斷,無明破,跳出三界大愛河。� �念佛為的是什麼?我念佛為的是什麼?說一說看!有的愚癡的人就說:「求佛幫助我,明天吃點好東西。」有的人又念說:「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快幫著我,不要這麼冷囉!」有的人念南無阿彌陀佛,是為了「我希望沒有一切的麻煩,如意吉祥,平安快樂。」有的人念佛,為了不要再受苦。雖有種種的不同,但主要不是為著這個,那是為著什麼呢?為著「了生死」呀!

  這個「了生死」,你們要把這種不一定的生死給了了它,不要這種沒有自己、沒有主宰的生了死、死了生,要有主宰。有什麼主宰呢?我們願意活著就活著,願意死就死。願意活著的時候,我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我不願意捨我這個壽命,就永遠都活著。願意死,我念著「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來接我去極樂世界,一點問題都沒有;身無病苦,沒有病;心不貪戀,心也不貪什麼;意不顛倒,這個意也不顛倒;如入禪定,就好像入禪定似的,就生到極樂世界去,所以主要是為這個。

「化娑婆」,把這娑婆世界也化成極樂世界,變成極樂世界,沒有一切苦,但受一切樂。所以說「處處極樂阿彌陀」,處處都是極樂世界,沒有苦惱的世界;阿彌陀,處處是極樂世界,處處都是阿彌陀佛。

「無你我」,你念佛念得你也沒有了,我也沒有了,佛也沒有了,什麼也沒有了!說:「那這個太危險了!念得什麼也沒有了,那不完了嗎?」就怕你完不了,你若真完了,那就是解脫了。你沒有真完,所以就不會完的。你若真完了,怎樣呢?「萬物靜觀皆自得」,所有的世間一切一切,你都明白了,甚至於烏鴉為什麼黑?白鶴為什麼白?松樹為什麼直?荊棘為什麼彎?你都明白了。
  這時候,你都明白了,煩惱就斷了,無明也破了,「跳出三界大愛河」,你跳出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大愛河。三界裏邊是個什麼?就像一條大愛河似的!顛顛倒倒,你又講愛我,我又講愛你,愛來愛去愛死了還不知醒悟;等到來生,還是跟著這條路走,總也出不出去。

  有的人說:「那我不願意跳出這條愛河」,那你就再等一等囉!你停留下來,就是在這個地方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死輪迴,一生不如一生,一死不如一死,所以就往下跑,跑來跑去就跑到河底下,上不來了,淹得更死了,真是淹死了!這個淹死是什麼呢?就是墮落到極點,性化靈殘了。或者變成一隻小蟲子,或者變成一隻小螞蟻,或者變為一隻蚊蟲,變成這種小小的東西,智慧也小了,福報也沒有了,也很容易死,又很容易生。所以這叫「一生不如一生,一死不如一死」。

  你要明白世界無論什麼事情,都不是一定的。若有一定的,那是已經做成的;沒有成事實的,就不會有一定,就可以有轉變。好像我們每個人,本來沒有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格,但你一念「南無阿彌陀佛」,每個人都有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格了,就看你念不念。你若念,做不到的也能做得到,就是生西方極樂世界本來很困難的,但是也能做到;你若不念呢?做到的也做不到了。你若不念「南無阿彌陀佛」,本來可以生極樂世界的,你一念就生了;但是你不念,就不生了,就做不到了。所以,世間的事情是無有定法的。

  《金剛經》上說:「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一個方法。我們要發大勇猛心,不怕苦、不怕難、不怕凍、不怕餓,勇猛向前,走到極樂世界為止。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才是真的;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了生死才是最要緊的。✨✨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三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还记得鹏哥一开始就说,爱就是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顿饭,从前我不忍分离,与爸爸妈妈分开我忍不住哭,和鹏哥分开我忍不住悲伤,控制不住
  • 我相信音律是会打动人的,而且只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奏效,过了那个点,就再也无法产生共鸣。长途开车,或什么也不听,任脑子天马行空,偶尔嘬一口黑咖啡,不为提神,只
  • 3、在办理亲子鉴定,向国医基因进行预约,如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可以要求做匿名亲子鉴定。司法亲子鉴定注意事项:司法亲子鉴定需要所有鉴定人到鉴定中心进行现场处理,
  • 难道他不知道,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没有台海的和平稳定,他许诺给台湾民众的那些“美好愿景”最终都是海市蜃楼?难道他不知道,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今天下大雨,工作也超级烦躁,活着好累,宁哥,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也不知道我每天能不能坚持下来,活着
  • ——巴尔扎克2.J’ai deux aides fidèles : ma patience et mes deux mains.——Montaigne我有两个忠
  • O°o救命…o゜○。o゜○。
  • 然而乌贼老师为了树立烈阳的崇高形象,将其渲染成做出这样一个选择似乎是需要烈阳牺牲掉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而导致他在会貌似可能有损自己不知道是哪个方面的利益的情
  • “因为不是让你去办的,”我冷冷地勾唇,“口头说着要乔听菀永远消失,实际上还是心软了。 “因为不是让你去办的,”我冷冷地勾唇,“口头说着要我永远消失,实际上还是
  • 11、我们来这个世界只有一次,百年之后,没你也没我,我们拼搏一生,带不走一砖一瓦,我们执着一生,带不走一丝爱恨情仇,人生苦短,所以吃你想吃的饭,见你想见的人,看
  • 【kp】今日共五条壬物,有竞争的高露洁和优酸乳前期上瓒速度还有上升空间,人头数有待增加,商务代有竞争大家都要跑起来✊花园尽管无竞争但是外务书局还是要做的漂亮,近
  • 晚场的时候为了看歌词,特意转到了右边去坐(博俊99%词都唱得很清楚,但还是确认过比较稳妥,而且不看屏幕我不知道歌名是啥……)有思想会创作还能唱,听得我也想写歌w
  • 在本届中俄博览会上,俄罗斯展区展示了俄有关地方的经贸投资潜力、重点企业的现代研发水平、中小企业的积极意愿,以及具有前景的双边合作项目。随着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
  • “环境会推动你做事这个世界就是有稳定的运转规律天(天命)人(主观能动性,变数)地(地理环境,布局)命理中6️⃣爻是理论最丰富的学术“动心起念,手笔落地”当你想一
  • 当然了,这在齐家老爷子来看是天大的事,他当然一点都不能耽搁,所有的工作交给手下去做就好了,所以他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后,马不停蹄的开车赶往了一品牛肉面馆。他就像一个
  • 庄司浩平(@shoji_kohei)何も見えなさすぎたので笑ってる 斎藤一 をお納めします、みんな 君ゆき 沢山観てね愛してくださいませ君ゆきアート さっき見て
  • 我爱肯德基的蛋挞答题三等奖单位的奖励买菜的孔大哥一起去逛全都有 整理了一下豆瓣阅读单,意识到一个问题,十几年的学生生涯,被授以的文学作品有种被强制浇灌的感受。函
  • 2016.520~2024.520是从一到四的八年‍♂️‍♀️‍❤️‍‍‍‍‍‍是一起努力的八年是有吵有爱的八年❤️也是日夜陪伴的八年礼物不在于轻贵,而在于纪念
  • ”只有当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他才是清醒的,内心才是安静的,也才是越来越得劲的。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爬起来的人。
  • 从视频中父子之间的互动不难看出,冯绍峰对儿子还是满关心的,时刻留意着儿子的需求,显然不是那种只关心工作而忽略家庭的“甩手掌柜”整个画面充满了温馨与爱。善良的人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