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观性元真唯妙觉明

(第八十一段)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徵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生?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即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
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观。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谁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婉转虚妄,无可凭据。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佛说:富楼那!又如你所提出的问题,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其中“水、火”是互不相容的,那么水性与火性怎么能同时存在,而并没有相互“陵灭”呢?
“陵灭”是指两个相对的事物:我生你灭、你生我灭。如太阳升起、就不会有月亮;月亮升起、就不会有太阳。意为二者不并存、不两立。又“徵”(问)虚空及一切大地都能遍满法界,但虚空与大地都遍满了,就不能相合也不能相容了,如虚空遍满就没有大地了、如大地遍满就没有虚空了。这些是富楼那对佛提出矛盾的双方为什么没有出现冲突,反而出现的是和谐与统一,这是什么道理?
佛说:富楼那!你问的这些问题,我用虚空做个譬喻,虚空无量无边,其体本无一相,它是空的,什么都没有,但它却不拒绝一切有形质物象的生存发挥,我们实际看到的虚空就包容了“太阳、月亮、星球、山河、大地”等等之类的存在,还能让“风、雨”自由发挥,风可以自由自在的吹、雨可以自由自在的下,这是什么道理呢?
佛说:富楼那!我们看见的这个大得无边的虚空,有日光照耀时就有了“光明”、云气厚重时就是一片“昏暗”、有风吹摇时即现“动相”、雨后天晴是“霁”、灰尘少而澄净是“清明”、地气凝结是“浑浊”、尘土积于空中即成“阴霾”、水清亮了就能照出人或物的“影子”,这所有的现象,虚空都能包容,并让它们自由发挥。
佛对富楼那说:你的意思如何?像这些殊途各异的诸多有为相,是从现象处所生呢?还是从虚空中所生?如果是从现象处所生,富楼那!那么产生日照的时候就应该是“日明”,因日就是现象,既然是日明,“明”为日色,十方世界都应该全是日色,都是日色了,就不应该有太阳,怎么虚空中,还有一个圆圆的太阳呢?
如果光明是从虚空中所生,虚空就能自己照亮自己,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有黑暗了,那为什么在半夜云遮雾绕时,没有光耀生起呢?所以应当知道,“明”非日:即光明的本身不是太阳。“明”非空:即光明的本身不是虚空。“明”不异日:即光明离不开太阳,离开太阳就没有光明了。“明”不异空:即光明也离不开虚空,因离开了虚空,光明就无处显现。“真妙觉明”就与这个道理一样。
“真妙觉”即如来藏:“明”是光明。“真妙觉明”比喻如来藏是寂而常照的光明体。此真妙觉明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的光明是一样的,不属于任何一个现象。
佛对富楼那说:你如果心里有一个空明的概念,并以此空明之“空”为因,以“明”为惑业诱发出果报,就会出现空观,如声闻观空,就会得到偏空的涅槃。
一般人观看这“地、水、火、风”,就会发现它们各自不同,各有现象。如果是以“地明净土”为因:则现净土之果。如果是以“不净”为因:则现凡夫秽土之果。如果是以“水明、火明、风明”为因:就会有“水灾、火灾、风灾”出现。
如所有的事物都发生,即“俱发明”,就有所有不同的现象出现,即“则有俱现”,“俱现”就是同时同处所见一物,虽是一物,因众生业因不同,所见就不同,如人见水为水、天人见水为琉璃、鱼类见水为屋、饿鬼见水为血,这就是不同的众生在不同的业因中同见一物,则俱时“同时”有不同的业境出现。
佛说:富楼那!如果在水中,出现太阳的影子,两个人同时观看水中之日,然后两人分东西而行,则会出现两个太阳,一个太阳随东行人、一个太阳随西行人,这一东一西,先前是没有准确定位的。不应该说,这太阳是一个,怎么变成两个而各行一处了呢?
各行一处的太阳就是双,那么最初现出来的怎么只有一个呢?其实这些宛转出现的现象,都是虚妄的,都是没有凭据的,所观之相,原本就是妄相,是无可指认的,犹如空中之花,结出来的只是空果,空果就是没有果,果都没有了,难道你还要问诸如“水、火”这些现象为什么不互相陵灭吗?
佛说:“观性元真、唯妙觉明。”这觉观之本性,原本就是自己的法身,是唯一真实的妙觉明,妙觉明就是菩提心,此菩提心,本具含藏“地、水、火、风”万物万象的功能,一切相对的、相同的;不相对的、不相同的;矛盾的、和谐的;冲突的、统一的,妙觉明心都能容纳,与虚空能包容大地万物是一个道理。
佛说:“地、水、火、风”只是在妙觉明心出现无明后所生起的幻有现象,虚空、大地、人类、万物都在妙觉明心里,并无矛盾,不矛盾是因为它们都是一种幻相,犹如空花一样,是没有结果的,这没有结果的幻相,怎么还要问它们之间合不合、容不容呢?这就是妙觉明心即能包容一切,又能让它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并不相互陵灭的道理。

一丝不挂、
想入非非竟源于佛教!
人人都会说,
真正含义却很少人知道

赵朴初先生说 :

不了解佛教文化,
就不了解中国文化,

可以说没有佛教文化加入中国,
就没有丰富多彩的中国语言文化。

佛教文化在中国流传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但提起佛教文化,

许多人觉得那是一个很神秘的彼岸世界,
与现实人生了不相关。

但其实,
我们的生活中,
每时每刻都与佛教不可分离,
简直如空气一般。

我国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
与佛教相关的条目也是数不胜数。

下面带您盘点一些跟佛教有关的成语!

文 / 赵朴初

头头是道

“ 头头是道 ”
原是禅语,

指得是开悟以后的境界 :

心境融合,
内外打成一片,

乃至吃饭穿衣、
挑水打柴、
一举一动,

开口闭口,
无一事不与
“ 妙道 ”
冥合,

所谓
“ 头头皆是道,
法法本圆成
(《 续传灯录 》)”。

古代诗人常用
“ 头头是道 ”来形容

通灵入妙的
化境、
禅趣。

宋代严羽在
《 沧浪诗话 》中指出,

学诗有
“ 三节 ”
功夫,

“ 及其透彻,
则七纵八横,
信手拈来,
头头是道。”

宋代胡仔在
《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中
称誉杜甫
《 红樱桃 》诗谓

“ 此诗如禅家所谓信手拈来,
头头是道者。”

头头是道,

后亦用来形容语言、
举动左右逢源,

无一不合规矩。

恍然大悟

《 观无量寿经 》 :

“ 心生欢喜,
叹未曾有,
廓然大悟,
得无生忍。”

《 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 》 :

“ 单蒙指教,
豁然大悟。”

后作
“ 恍然大悟 ”,
形容一下子完全明白了。

《 红楼梦 》第九五回 :

“ 王夫人也进屋里来了,
见他这样,

便道 :
这不用说了。

他那玉原是胎里带来的一种古怪东西,
自然他有道理。

想来这个必是人见了帖儿照样做的。

大家此时恍然大悟。”

《 儿女英雄传 》第十六回 :

“ 安老爷这才把此番公子南来 ……
因此辞官亲身寻访的话,
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邓九公这才恍然大悟。”

森罗万象

即纷然罗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
指天地万物。

如鲁迅
《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 》 :

“ 在宇宙的森罗万象中,
我的胃痛当然不过是小事,
或者简直不算事。”

森罗万象一词出于三国时译出的
《 法句经 》 :

“ 森罗及万象,
一法之所印。”

这两句经偈怎么理解呢?

原来,
森罗万象是
“ 色 ”,
即一切物质现象,

而物质现象是刹那生灭、
虚幻不实的。

马祖道一禅师指出 :

“ 森罗万象,
一法之所印。

凡所见色,
皆是见心;

心不自心,
因色故有。”

(《 五灯会元 》卷三 )
所谓
“ 一法 ”,

即指能现森罗万象的
“ 一心 ”而言。

佛教主张
“ 三界唯心 ”,

反对
“ 心外取法 ”。

“ 森罗万象 ”也作
“ 万象森罗 ”。

如南朝梁陶弘景
《 茅山长沙馆碑 》 :

“ 万象森罗,
不离两仪所育。”

千差万别

“ 差别 ” 与
“ 平等 ” 相对,
本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范畴。

后禅宗将
“ 差别 ”衍为
“ 千差万别 ”,

谓天地间的万物品类繁多,
区别很大。

如 《 景德传灯录·文遂 》 :

“ 僧问 :
如何是无异底事?

师曰 :
千差万别。

“ 意谓
“ 千差万别 ”与
“ 平等无异 ”
是同一本体,

“ 差别 ”即
“ 平等 ”。

庄子也说过 :
“ 以不平平之,
其平也不平。”

也写作
“ 万别千差 ”。

如《 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 :

“ 四天之下,
万别千差。

一时明了,
便能握金刚王宝剑,
七纵八横,
受用自在,
岂不快哉!”

俗语中多用之。

如朱自清
《“ 海阔天空 ”与
“ 古今中外 ”》 :

“ 而身心所从来,

又有遗传、
时代、
周围、
教育等等,

尤其五花八门,
千差万别。”

泥牛入海

泥牛,
即泥土所作之牛,

俗称
“ 春牛 ”。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
立春前一日,

官府用泥土做的春牛置于府前,
至立春日绝早,

用红绿鞭击之以迎春,
并预示春耕之早晚。

如唐卢肇在谪连州时书
《 春牛榜子书 》说 :

“ 不得职田饥欲死,
儿侬何用春牛!”

宋刘蒙叟有诗句云 :

“ 村妇祈蚕分面茧,
老农占岁说泥牛。”

这是以迎春牛乞丰年的一种风俗。

但泥牛入海一词,
乃源于
《 景德传灯录 》卷八 :

“ 洞山( 良介 )又问 :

‘ 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

师云 :
‘ 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
直至如今无消息。’”

《 五灯会元·元日禅师 》说 :

“ 三脚驴儿跳上天,
泥牛入海无消息。”

后来用泥牛入海一词比喻一去不返,
杳无音信。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七回 :

“ 那两个钱庄干事的人,
等了好久,
只等得一个泥牛入海,
永无消息。”

随机应变

“ 随机 ”
一词最早见于佛典,

如“ 随机说法利众生 ”

(《 金光明最胜王经 》卷二 );

“ 适化无方,
随机隐显 ”

(《 戒疏 》卷一上 )等。

“ 机 ”
皆指众生根机、
根器、
根性而言,

以众生根机各别,
必须随其根机,

为彼说法,
方能领解,
各得其益。

后多泛指随着时机或情况的变化,
灵活应付。

如茅盾
《 腐蚀 》 :

“ 大有视我为
‘ 同道 ’,
属于他们一伙似的。

我当然随机应变,
不但夸大了我与舜英的关系,
而且暗示着我也参与密勿的。”

一知半解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的直接体认,
谓之
“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

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
反对执著于琐碎的
“ 知解 ”,

斥为
“ 一知二解 ”。

如唐灵祐
《 沩山警策 》说 :

“ 若向外得一知二解,
将为禅道,
且没交涉,
名运粪入,
不名运粪出。”

粪,
比喻那些虚妄的
“ 知解 ”。

后人用
“ 一知半解 ”
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

宋严羽说诗,
好用禅语,

其《 沧浪诗话·诗辨 》谓 :

“ 悟有浅深。

有分限之悟,
有透彻之悟,
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
也用了这个词。

他指出 :
“ 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
且非一知半解,

所需的时间和力气,
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

一丝不挂

“ 一丝不挂 ”之
“ 丝 ”有两解。

一解为一绺衣饰。

如《 无灯会元 》卷十二 :

“ 诸上座终日着衣吃饭,
未曾咬着一粒米,
未曾挂着一绺丝。”

另一解为一根钓丝。

如《 五灯会元 》卷十四 :

“ 僧问 :
‘ 一丝不着时如何?’

师日 :
‘ 合同船子并头行。’ ”

意思是说,
“一丝不着”
便达到了船子和尚超脱的境界。

船子和尚有诗偈云 :

“ 金鳞不遇空劳力,
收取丝纶归去来 ......
钓竿折尽重栽竹,
不计功程便得休。”

可见
“ 一丝不挂 ”
本是禅语,

譬喻超然洒脱,
绝无患得患失的念头,

丝毫不受尘俗牵挂,
是很高的修持境界。

后世把这个词用以泛指毫无牵挂,

如《 警世通言 ---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中说 :

“ 把世情荣枯得丧看作行云流水,
一丝不挂。”

也有的干脆直指赤身裸体。

如《 夷坚丁志-李氏红蛇 》中有

“ 披发裸体;
一丝不挂 ”的句子。

想入非非

俗称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为
“ 想入非非 ”。

如端木蕻良
《 曹雪芹 》十九 :

“ 霑儿就爱想入非非,
不理他也就没事了。”

此语出于佛经中的
“ 非想非非想天 ” 或
“ 非想非非想处 ”。

三界中以无色界为最高,
无色界四天中以
“ 非想非非想天 ”
为最高,

又名 “ 有顶天 ”。

《 楞严经 》说 :

“ 如存不存,
若尽非尽,
如是一类,
名非想非非想处。”

另据《 俱舍颂疏·世间品三 》说,

此天据诸天之首,
其中众生定力深湛,

已经没有下地的
“ 粗想 ”,
但也并非暗昧无想,

而是还有
“ 细想 ”,

故称
“ 非想非非想天 ”。

文章来源 :
《 俗语佛源 》

 弥陀名号

二、名体

《佛学大辞典》 呼召体者为名,为名所诠之实物为体,世间一切之事物,名不即于体,体不即于名,名体各别,是曰名体互为客。若佛菩萨之名号及真言陀罗尼等,名即于体,体即于名,是谓之名体不离。

 

三、名义

《佛学大辞典》 名者体上之名称,义者体上之义理。如言诸行无常,诸行为名,无常为义。又呼召之名目,谓之名,为名所显之法体谓之义,依此义则名义者,与所谓名体或名法同。然就其名与义言之,有名即于义者,有不即者,名即于义,如呼火而出热,诸佛之名号及陀罗尼是也,此云真言。名不即于义,如火之名无热之用,世间一切之名字是也,此云假名。智度论二十五曰:“问曰:义之与名为合耶为离耶?若合名,说火时应烧口。若离,说火时水应来。答曰:亦不合,亦不离。古人假为立名,以名诸法。后人因此名字识是事,如是各各有名字。”肇论曰:“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

《佛光大辞典》 指名称与义理。如谓“诸行无常”,则诸行为“名”,无常为“义”。盖呼召表显诸法之本体者,称为名;而诸法本体之真实义,称为义;以名能诠显法体之真实义,故称名义。然名系假立施设,虽能诠义,却非诸法之本体,故名与义二者有相即、不即之二种关系。就相即而言,如诸佛菩萨之名号、真言、咒语等皆是,此乃诸佛菩萨之名号中,蕴含广大不可思议之愿力及功德,故其名号与其法体之实义不二,名即是义,义即是名,称为名义相即、名义不离、名义不二;与“名体不二”同义。若就不即而言,如说火时,无热之用,即为名义不相即之关系。〔大智度论卷二十五、肇论、往生论注卷下〕

 

四、名义不离

《佛学大辞典》 世间一切之事法,虽皆名义乖离,而诸佛菩萨之名号及陀罗尼等,则皆名义不离。又谓之名体不二。如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为名,以光明为义,为体为法,此名与义,相即不二,故称阿弥陀之名即已摄取光明矣。往生论注下曰:“问曰:名为法指,如指指月。若称佛名号便得满愿者,指月之指应能破闇。若指月之指不能破闇,称佛名号亦何能满愿耶?答曰: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异法。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梵咒音辞等是也。如禁肿辞云: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句,假令酉亥行禁不关日出而肿得差。(中略)有名异法者,如指指月等名也。”定善我传通记三曰:“光之与名即是名义,名义具足,有不舍益。”

 

五、名体不二

《佛光大辞典》 名,为能诠者,能诠表显明体;体,为所诠者,即事物之本体。盖“名”系诠表事物之一种方便设施,而非事物之本体,故世间一切事物,名不即于体,体不即于名,即名体各别。然诸佛菩萨之名号、真言、陀罗尼等,除表显诸佛菩萨之真如体性外,更蕴含诸佛菩萨广大之愿力与功德,故其名号、真言等与本体不二,名即于体,体即于名,称为名体不二。又称为名体相即、名体不离。此与往生论注卷下、安乐集等所举之“名法相即”之说同义。

《真宗大辞典》 (节译)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与阿弥陀佛之实体,有相即不二之关系。《安心决定钞》言:“名体不二弘愿之行故,名号即是正觉之全体。正觉之体故,即是十方众生往生之体。往生之体故,我等之愿行无不具足。”此是名体不二之出据。

《往生论注》下卷言:“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实体谓之法),有名异法。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禁咒音辞等是也。”以弥陀名号即是法故,信而称念,能破除一切无明,能满足一切志愿。

《安乐集》第二大门广施问答,亦同此说。

又,法位《无量寿经义疏》言:“诸佛皆德施名,称名即称德,德能灭罪生福,名亦如是。若信佛名,能生善灭罪”。

以上诸文皆说明名法相即不二之旨。

阿弥陀佛之实体与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两者有如此不离不二之关系。佛之名号本身,非离实体而孤然别存故,此谓之“名体不离”。又,佛之实体与名号,如冰与水之不二,此谓之“名体不二”,以何而言不二?谓佛体所有功德能力,与名号所具功德能力,完全同一无差别,故言不二。

凡我等人类之名,皆为呼唤实体之假名符号,其名之本身并不具何等能力与作用,故不能成为名体相即不二。然而阿弥陀佛之名号,与阿弥陀佛之实体,相即不二,故名号具备佛体所具之全德全力,因此弥陀名号能与众生大功德、大利益。

佛证悟万象无碍圆融之理,故得名与体有不二关系,虽名体不二,然佛体乃理悟对象,名号为信念对象,故两者分界不可混乱。

详言之,佛体属理悟对象,非是信念对象,亦即佛体是息虑凝心之定慧方得认识接触,非由称念而认识接触。因此,能悟之人可由定慧而领受佛体所有功德,而不能由称念而领受其功德。

有此次第故,圣者可由息虑凝心之定慧而能够直接接触佛体,而领受其广大利益,然而凡夫则完全不可能。故无有定慧之乱想凡夫,只要信受称念而能利益之法──即是圆具佛体所有全德全力之名号。

可谓名号即佛体,佛体即名号;名号是有声之佛体,佛体是无声之名号,两者不二。然不二与唯一,其义不同,于凡夫而言,所归之法在于名号。

 

六、名号不思议

《佛学大辞典》 弥陀之名号,为恶人成佛之法,其功德之广大无边不可思议,故谓之名号不思议。

《佛光大辞典》 名号,指诸佛菩萨之称号。此处则指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其功德广大无边,不可思议,故称名号不思议。盖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而蒙受称念名号之功德者,即得往生净土。又阿弥陀佛有无量寿(梵 amita^yus)、无量光(梵 amita^bha)之意,故南无阿弥陀佛亦译作归命无量寿如来(七字名号)、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九字名号)、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十字名号)等称。

 

七、名号实相法(译自《净土宗大辞典》)

阿弥陀佛之名号是实相之法,出自圣冏上人《释净土二藏义》二九所说。

即《观经》下品下生“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之文,圣冏上人如是释言:“问:文云‘诸法实相,除灭罪法’,何不说念佛功德?答:名号是名,佛体是体,实相是义,灭罪是用,且说总义,不违总名。名体义用,不即不离。或于秽土说相之名号,或于净土说即之实相,如是为显即相之真宗。佛能成就至极无生清净之名号,见生之浊水,立地即成无生之清水。名号实相,芦花明月,见生无生,不脱壳龙。”

此分二义而解释:一义者,名号与实相之关系,不过是本体与作用之异。二义者,相之名号与即之实相之关系,犹如芦花与明月,都是同一白色,就此以说明见生与无生不即不离之理由。

 

八、名号为体(译自《净土宗大辞典》)

阿弥陀佛之名号,是净土三经及《往生论》之本体。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

良忠上人《往生论注记》言:“今经所诠,专在名号故也。所言体者,即是彼佛修生显得三身万德、总别功德,皆是佛体,则以此体,摄在名号。今经宗致,不出此意,故以佛名,以为经体。”

能庄严安乐国之阿弥陀佛所有功德即是佛体,其所有功德摄在于阿弥陀佛之名号中,此是净土三经所说结归之处。

又、阿弥陀佛之名号为《往生论》之体者,《往生论》言:“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此即寿光无量之名义者,名下之义;南无阿弥陀佛之佛名者,义上之名。因此,称名之人,如彼名义,乘第十八、十二、十三等三愿,易得往生阿弥陀佛之安乐国,是《往生论》之宗体。

 

九、“名”与“体”之关系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与阿弥陀佛之佛体,两者有相即不离不二之关系,略作说明。

一,名体相即。“名”者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体”者阿弥陀佛之法体,名所指之实体,“即”者不异。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等同阿弥陀佛之佛体,本身具备阿弥陀佛所有之全德全力,名与体,其作用不异,谓之“名体相即”。

二,名体不离。弥陀名号与弥陀佛体,此名之与体,并非各别,可谓“名外无体,体外无名”,两者关系彼此不离,亦即佛之名号本身,非离佛之实体而孤然别存,故名“名体不离”,亦云“名体相即”“名体不二”。

三,名体不二。佛之实体与佛之名号,如水与冰之不二,此谓“名体不二”。以何而言?谓佛体所有功德能力与名号所具功德能力,完全同一无差别,故言不二。

《往生论注》下卷说明弥陀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之理由而言:

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异法。

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禁咒音辞等是也。

如禁肿辞云:“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句,假使酉亥行禁,不关日出,而肿得差。

亦如行师对阵,但一切齿中诵“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行诵此九字,五兵之所不中。《抱朴子》谓之“要道”者也。

又苦转筋者,以木瓜对火熨之则愈;复有人但呼木瓜名亦愈,吾身得其效也。

如斯近事,世间共知,况不可思议境界者乎。

《安乐集》第二大门广施问答,亦同此说。

以弥陀佛名即是弥陀佛体故,弥陀佛名本身具备阿弥陀佛所有之全德全力,信而称念,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足众生一切志愿。

《大经》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易行品》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普门品》言(意):

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免诸灾难,得诸利益。

法然上人依《论注》之意,而提出“万德所归”之“名号观”而言:

念佛是胜,余行是劣,所以者何?名号者是万德之所归也。

然则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胜也。余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为劣也。

譬如世间屋舍名字之中,摄栋梁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栋梁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摄一切。

又于〈大原谈义〉言:

至极大乘意者,体外无名,名外无体。

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

大愿业力所构出,令万德让与行者;

他力难思巧方便,令一称超过众善。

知识广赞,猛火为凉风;

善友教称,金莲如杲日。

名号大利无上功德也。(转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请龙丹妮放过新人王晨艺##请龙丹妮放过新人王晨艺#这个害羞不自信的男孩出现在荧幕的那一刻我的目光就一下子锁定了他他初评级跳舞时的潇洒和拿到首A的不可置信他24
  • 多年的实践,一个月20斤体重来去对我来说是轻松的事,但让我掉PR,我不干[允悲] 人真的是会变的。没有成就感我也放弃锻炼过,引发暴食,我胃口又好,一下子长到14
  • #毕业季# 看着身边学长学姐陆续离开,我不经感叹,原来时间过得这么快,那些熟悉的面庞可能这辈子也不会有机会再见到,我也即将步入大二,回顾这一年,自己从一个懵懂的
  • 新闻编辑室是世界上最大的实况新闻编辑室之一,因此,新闻楼层的设计必须能够承受24小时新闻周期的压力和需求。由此产生的“轮辐式”设计有助于在团队之间、编辑室和位于
  • 以前常有聚会的她,现在整天待在家;以前喜欢买买买的她,现在没有兴趣打扮自己;以前憧憬找个高富帅谈恋爱的她,现在对人生没有什么追求和向往。以前常有聚会的她,现在整
  • 1、来生,想做一朵蒲公英,无牵无挂,无欲无求,起风而行,风静而安。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如此,安好。 2、一生的日子从来没有你所以为的那么长,
  • 有一部书—《人物志》大家不妨多读读它,会有用处的,是魏代刘劭著的,北魏刘昺所注,是专门谈论人的,换句话说就是“人”的科学。对于为人处世及认识人物的道理,有很深的
  • #手绘头像定制[超话]##手绘头像定制##私人订制手绘头像##手绘头像无水印##情侣头像#看完书觉悟后说到做到 马上作出改变调整状态这个男人也太迷人了吧[亲亲]
  • !其余的80%是不可见的,或者暂时不会立刻见到,但它会在后续的生命中持续影响着我们、回报着我们。
  • #by2明日之子# 前两季没看过,这季看到BY2参加了,开始看的,因为从小就喜欢林俊杰,所以BY2当年以林俊杰小师妹出道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最近一直听她们以前的
  • 」此《观经疏》既是弥陀指授之玄义,诸佛证诚之妙释,不可不珍重敬信。」亦即在当时佛教界中,只有继承昙鸾大师、道绰禅师之正脉的善导大师,显明释尊宣说此《观经》的真正
  • 7. Things will work out for the best. 事情会有好结果的。6. Cheer up! 高兴点儿。
  • #申论##上海垃圾分类# 今日超大份的申论热点:垃圾分类和小编一起正经地看完~所谓垃圾其实都是资源,当你放错了位置时它才是垃圾。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
  • #看起来很专业的行为# (图文:陈畅)#昆明周边游##GIRA设计生活家# 今天介绍德国标志性设计奖 [鲜花]由德国设计委员会于1953年创办,是全球最重要、最
  • 所以,为了诸位资金的安全,以后转钱的话,尽量跟我视频或者电话一下,我真的很担心有朋友会因此而被骗钱……快递外卖的收货地址都该换啦再也无法享受到学生票的优惠啦QQ
  • 所以顾客搜索的某个关键词,被标题包含并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并被顾客浏览到一次叫做一次展现;若店铺权重低,即使标题包含关键词,也很难被展现,所以这个阶段店铺的宝贝
  • “议题是论坛的核心,能将衍生品纳入达沃斯议题,表明了大连商品交易所乃至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和多元发展成果,得到全球市场的关注和认可。在即将举办的夏季达沃斯200
  • 这不是无所谓的问题。原来那时很难得到他人的重托,跟我不主动回复有很大关系呢。
  • #符龙飞的冰工厂[超话]# #符龙飞2019创作专辑#来自深夜的碎碎念 ,看到瓦哥新发的微博特别感慨,特别羡慕瓦哥和豪哥之间的友情,瓦哥说“你是我的偶像,是我坚
  • 钛钉的材质是安全无害的医用金属材质,与种植牙的材质相同,即使留在体内也不会感染或变异,做X光、 核磁共振、过安检也完全没有影响。也可水培,使用玻璃花器,还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