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行[超话]##周末去哪儿# 【送你八张邀请券快来海口打卡这些古迹遗址吧!】
五公祠(地址:海口市琼山区海府路169号)
五公祠号称“海南第一楼”,清光绪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为纪念唐宋间被贬谪来海南岛的唐朝名臣卫国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纲、忠简公赵鼎、庄简公李光、忠简公胡铨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称。
李德裕在唐代文宗和武宗时两度出任宰相,他内制宦官,外抑藩镇,为国家安定作出很大贡献,后因朋党之争被贬海南岛并死于此,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都是南宋时期的主战派。李纲和赵鼎都曾两度拜相,李光是宋高宗时的参知政事,胡铨任宋高宗时的枢密院偏修。李纲等4 人都是在金兵入侵的年代被秦桧等投降派迫害而贬到海南岛的。这5位精忠报国的名臣虽遭贬谪,但丹心不泯,在兴修地方公益事业、传播中原文化和培养人才方面,为当地人民做出不少贡献。
五公祠古迹紧连一片,雄伟壮观,历代骚人墨客多慕名到此一游,故自古有“琼台胜景”之称,今为海口八景之一——“圣祠叠翠”。

天后宫(地址:海口市龙华区中山路87号)
在独具特色的骑楼建筑中,有一座不甚显眼的仿古牌坊,这里就是海口天后宫,一处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庙,俗称“妈祖庙”。它的门面有“富昌”“宝丰堂”“曾荣兴”三个商号,属于南洋建筑风格,院内殿堂则完全是中国南方传统抬梁式结构,古色古香、庄严威肃。廊宇分为前庭、正殿和两侧厢房,用料上乘,做工精细,是海口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之一。
海口天后宫内的天后祀奉等历史脉络、文化仿佛在诉说着妈祖文化在当时的盛行和辉煌。

海瑞墓(地址:海口市丘海大道39号)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青天”,一个是宋朝包拯“包青天”,另一个就是明朝海瑞“海青天”。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嘉庆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乡试中举,后经两次会试未中而被派为福建南平县教谕。不久,又先后出任浙江淳安、江西兴国知县。任内,海瑞清丈田亩,均平徭役,平反冤狱,廉洁自恃,深得百姓拥戴。
海瑞墓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是万历皇帝亲自点派海瑞的学生兼同乡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的。悠悠400多年,海瑞墓经历了无数的历史风雨,但一直被他的家乡人很好地保护着。目前,经过几年改造的海瑞墓园修葺一新,正门石碑坊上的阴刻丹红大字“粤东正气”,在海南强烈的阳光里熠熠生辉。相信重新开门迎客的海瑞墓,会给游客带来更多新鲜的体验。

琼台书院(地址:海口琼山区府城中山路8号)
琼台书院(现为琼台师范学院)是海南一处著名的古迹景点,同时又是一所传道授业、培育人才的学校。清初康熙年间,陕西武功人焦映汉赴任雷琼兵备道,在当时海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琼州府创建琼台书院,历经漫漫历史沧桑,筑起了一道靓丽的历史文化风景线,积淀下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精髓。
琼台书院共有三进院落,整体结构窄而长。书院的主体建筑魁星楼是一座砖木结构建筑,魁星楼前有两座古铜色的人物塑像,两人皆为琼台书院历史上可大书特书的人物。其一为掌教张岳崧(1773年-1842年),他是科举时代海南第一名“探花”。另一人则是 《搜书院》故事中的掌教谢宝(1682年-1742年),为进士出身。
琼台书院会聚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大多名士学者,为琼州学子考取功名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据目前资料显示,古代海南的书院有70多所,至今仍保留有书院讲学、藏书等主要功能的只有琼台书院。这也是我国极少有的仍以古代书院命名、在原地办学的高校。

琼台福地(地址:海口市琼山区文庄路关帝巷18号)
在海口府城文庄路关帝巷内的琼台福地,伴随着这片土地走过了1000 多年的历史,承载了宋元明清数个朝代的沧桑。
在关帝巷口就能看见一块牌坊,上边苍劲有力的写着“琼台福地”四个字。漫步巷中,两旁民宅高低错落,透过敞开的宅门,不时可以看见石磨,石水槽、古井等历史痕迹。走出小巷,左右两侧的百年古榕令人清凉拂面,抬头一看,便望见平地突起的一个山丘——抱珥山。山上古建筑群层阁复叠,雕梁画栋,这就是历史上的“琼台福地”。
古时,琼台也是海南的代名词。相传,由于海南岛地形像一直缩颈神龟,宋太祖担心它会伸出头来威胁皇朝,便将州城迁来神龟缩头处。1073 年,在琼台设立琼管安抚司统管全岛行政,借以镇住龟头,因此当时的人便称此为“琼台”。
公元1403年,海南卫指挥使杨义在山顶立“琼台福地”石碑坊一座,公元1488年,抱珥山被挖,建起关帝庙,1757年,巡道张介祺顺民意修复琼台福地,这里便成了文人墨客游览之地、平头百姓祈求安康之乡。

秀英炮台(地址:海口市龙华区世贸南路5号)
秀英炮台与天津大沽口炮台、上海吴淞炮台、广东虎门炮台同为清代晚期闻名遐迩的海岸炮台,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2006年时,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0年,清政府为抵御法军入侵,命令各军严防沿海各口岸。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视察海口形势后,下令建造秀英炮台。炮台建筑在离海岸约200米的小山丘上,面向大海,居高临下,遥控着整个琼州海峡。秀英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如今,炮台周围高楼林立,唯独沉默的巨炮可以让人们忆及海口过去忧患沧桑的历史。

鼓楼(地址:海口市琼山区文庄路鼓楼街27号)
鼓楼,又叫谯楼,也叫文明楼,是一座土木结构、古朴大方的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海南卫指挥使王友在已废元谯楼故址上修建,也是府城现存体积最大的古城建筑。鼓楼的作用在于保证安全,方便巡更查岗,如果遇到危险或是发现敌人可以迅速通报,有报警的功能。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鼓楼是清乾隆五十三年修缮过的,其报警的功能渐渐减弱,但由于地势高,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登高望远,感怀抒情的地方。有文人赞美登楼以观赏海天一色美景的诗句:“百尺危楼瞰大荒,万家烟火正微茫;浮图七级凌霄汉,荡海千帆破夕阳。”可见它自古就是旅游胜地。
鼓楼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楼下城庸宽厚,下临旷野,有石级拾登,直通城门。原楼高三层,现仅存二层,均受历代珍视,故屡毁屡建。从鼓楼碑文记录,可知它近500年来的兴替迁易。鼓楼自始建至今历尽沧桑,是海口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之一。

明昌塔(地址:海口市琼山区国兴大道与海府立交口东南侧)
据《琼山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琼州知府涂文奎、给事中许子伟(海瑞的学生)为振兴海南文风,在塔光村(现为塔社区)、下窑村(现为夏瑶村)一带募建明昌塔,于1597年建成,该塔七层八角,塔高34米,是明代琼北最高的宝塔,与当时的五公祠遥遥相望,登塔便可举目望海,被誉为琼州第一塔。损毁后的明昌塔残骸遗迹仅存“观文成化”和“臣许子伟稽首敬祝”两块残碑,但相关历史材料和文学作品保存较完好。
2019年明昌塔重建完工,如今西处于风光旖旎的美舍河国兴大道段。
(来源:新海南)

《我的越秀山故事》征文连载(39)| “五层楼”撤兵 开博物馆

文/图 胡荣华

1913年,越秀山曾被军阀龙济光划为军事重地,禁止市民入内。
一、越秀山曾堡垒林立重兵把守 
  1929年2月11日,农历大年初二,筹备不足半年的广州市立博物馆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不仅《广州民国日报》等广州本地媒体对此事开展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就连远在天津的《北洋画报》,也及时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称这家建在名胜古迹上的博物馆“始克告成,已于元旦开幕,任人游览”,向生活在北方工商业中心城市的人们传递这一中国文化界的盛事。 
在广州市立博物馆筹建过程中,当时主政广东的李济深发挥了重要作用。1885年出生的广西人李济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早年就读于保定咨府军官学校,毕业后曾赴日本留学,受孙中山引导走上革命道路。北伐时期,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留守主任、广东省政府主席,他所领导的第四军,因在北伐中的卓著表现,被赞为“铁军”名满天下。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响应中共号召,主张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同时,李济深也是一位文化爱好者,曾有“天风佛我若为容,立马名山第一峰,回望竹深沉碧海,却疑松古化苍龙”的佳句流传。 
  孙中山逝世后,在国民革命根据地广东,掀起了一场以纪念孙中山、构筑革命文化、发扬南中华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设施建设热。时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兼广东省主席的李济深,选址于风景名胜云集的越秀山南麓,开始依次推进。 
  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广东革命党人纷纷宣布讨袁。袁世凯任命龙济光为广东宣抚使。龙济光率部进入广州后,向据守在越秀的讨袁军进攻,讨袁军不支,撤离广州。随后,越秀山也被龙划为军事重地,建筑堡垒加派重兵把守,禁止民众游览。越秀山上包括镇海楼(五层楼)在内的许多古迹也因日久失修,渐趋圯塌。 
  对此,1928年应李济深之聘担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广东通志馆馆长、广东省政府委员的近代著名报人黄觉,在《重修镇海楼记》中说: 
  “辛亥以还,龙济光据粤,于楼之西南筑镇武楼,置炮石火药,布逻骑,禁樵采,而楼逐荒。其后八九年兵火不绝,争城者必争山,楼乃没为马槽军灶矣。” 
  这是越秀山上的镇海楼及其周边古迹继明朝中期被火焚毁、清顺治平藩之乱后的第三次历史浩劫。 
  二、用英国水泥加固五层楼 
  李济深主政广东后,应当地士绅和民众要求,先是撤去越秀山上的驻兵,在越秀山上筹建了孙总理纪念园,1926年12月,在纪念园基础上经向市民和华侨筹款扩建而成的越秀公园(时称中山公园)正式对公众开放;接着提议在山麓孙中山任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所在地建筑中山纪念堂、在山顶建筑中山纪念碑,在山岭建筑纪念辛亥革命将领邓仲元的仲元图书馆。 
  在规划这批广州早期文化设施的过程中,李济深吸纳了时任广州市政委员会委员长林云陔和时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陆幼刚修复镇海楼、在楼上建立广州博物馆的建议。 
  林云陔是广东省信宜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到美国留过学,1920年后,一度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在民初政治家中,他以品行和实干著称。1927年5月20日,林云陔第二次出任广州市政委员会委员长,兼广东省政府民政厅长。他没有政治野心,也没有实际兵权,以“不多言”且勤勉实干的为政风格,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广州的市政建设上,任上草拟了《广州市政府施政计划书》。镇海楼历经兵荒马乱之后的破败,引发了林云陔保护、修复名胜古迹的责任感。1928年,他向李济深任主席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提出了修复镇海楼的议案。对此,黄觉也证实“林云陔任广州市长,叹斯楼倾圮,建议修复……请于政治会议广州分会”,获得通过。 
  陆幼刚是北京大学的文科毕业生。1928年,广州市教育局局长任上的陆幼刚草拟了筹设广州市立博物院的提议,其中称: 
  “广州为我国岭南文化中枢,际兹训政伊始,举凡启发民智之事业,自宜尽量建设,次第举行……且各国都市,均有宏伟之博物馆,即吾国北平市,亦有古物陈列之所。现拟在本市设立完备之博物院一所,模型世界今古特产异物、风俗历史之特征、雕刻、绘画、工艺等美术陈列。院内任人观览,附以注释,借以启发民智,引起国民研究学术兴趣。” 
  意思是,为开启民智,各国大都市均建设宏伟的博物馆。作为政府新政的重要举措,北京、天津、上海等中国大城市,也相继开办公立博物馆,供市民观摩文化,而当时的广州尚没有一座体现岭南地区地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陆幼刚的提议放眼全球,阐明了在广州建设一座博物馆的必要性,同时勾画了博物馆展陈的内容,明确了博物馆创办的初衷。 
  经李济深和林云陔首可,经广州市工务局和教育局共同筹划,博物馆定址越秀山镇海楼。被誉为“五岭以南第一楼”和“岭南第一胜概”的镇海楼,又名“五层楼”,是广州著名古建筑,为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为修缮广州城,在北城垣拓展至越秀山的最高处建造。该楼在清代以“镇海层楼”列为羊城八景之一,登楼远眺,羊城景色尽收眼底。数百年来,文人墨客在此赞叹抒怀者极多,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篇章。 
  承担工程建筑的景生公司,采用了建筑大师梁思成“整旧如旧”的建筑设计理念。外面依照旧式建筑样式用英国水泥加固,里面在尽现旧貌的基础上大刀阔斧改良一番。为让博物馆有耳目一新之感,广州市政当局还在镇海楼原建筑基础上,在外围兴建花园一座。工程拨款“四万有奇”,1928年5月5日开工,12月底完工。《重修镇海楼记》这样对比了镇海楼修复前后的面貌: 
  “当楼之未成,赭壁青烟,塊然附郭,残城坏堞,出没其下;及其成也,涂饰丹雘,扫除烦秽,盘马纡道,干云而上,大海奔流,五山南来,以临北户,形胜在目,浩森无际。” 
  三、为充实藏品市民踊跃捐献 
  1928年11月21日,李济深辞去广东省主席兼职一事获得了蒋介石的批准。但广州市博物馆的建设步伐依旧,12月,广州市立博物院常务委员和美术部主任、著名书画家丁衍庸,被派赴上海征集名家作品。丁衍庸凭借自身在专业领域的强大威望争取到支持、满载而归,于右任、经亨颐、陈树人、何香凝、褚民谊等国民党要员以及徐悲鸿、张聿光、高剑父、朱应鹏、黄宾虹、程瑶笙、吴仲熊、江小鹣等著名书画家的多幅作品被征集进馆。 
  1929年2月11日,经广州市政当局几经筹备,由镇海楼改建而成的广州市立博物馆开馆纳客,成为当时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广州市市立博物院”的馆名和门口“五岭北来,珠海最宜明月夜;层楼晚望,白云仍是汉时秋”的馆联,是林云陔致信请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亲笔所写。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长的胡汉民,是李济深和林云陔共同的老朋友。 
  据《北洋画报》报道,新开张的广州博物馆“楼分五层,第一层陈列革命伟人烈士遗像及其纪念品,第二层陈列两粤名人字画,第三层陈列动物标本,第四层陈列植物标本,最下一层陈列矿物标本。”开馆后,各机构和海内外民众不断为博物馆充实藏品。4月25日,市民彭炳均向博物馆捐献了奇异鱼虾介壳等海产品。该月月底,市民林崇志捐献了从海南岛带回的罕见鸟类标本多种。以至于1929年年底,博物馆开馆临近一年之际,《广州民国日报》报道“市博物馆成立以来,各名人硕彦,多有赠送品物,留院纪念,以资观感”。 
  1933年,广州博物馆在越秀山上举办了广州市的第一次展览会,设市政、工商、农业、教育、美术、古物、民俗、摄影、武备、革命纪念品十个馆,镇海楼为市政陈列馆馆址。

刚看舵爷发了过老下棋的图。
歙县雄村竹山书院附近,原有座“江南棋院”。
2004年6月,老张在雄村拍竹山书院,刚支起脚架,一位70多岁戴着眼睛文质彬彬的老人主动走来搭话:“你是聂(摄)影的人,你应该到我家去拍拍。我家的房子是过旭初照故宫棋院设计的,名字也是因他们两兄弟取的,叫江南棋院。“
老张听到”故宫棋院“与”过旭初“就收了脚架,跟老人走了。
一路上老人向老张介绍了自己家的情况:老人叫曹印川,雄村曹氏后裔,父亲是早年支持修建徽杭公路的领头徽商,家里的这栋宅子是很精美的,想留下来。
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图1的景致。
走近些,老人告诉老张:“你们不来拍,再过三天就看不见了”。
老张追问:”这么好的房子为什么拆“。
老人无奈地回答:“孙子在上海打工,找了女朋友,要结婚没有新房。”
老张从小厅上了二楼,外表看来很华丽的两层楼房,内部却已破烂不堪,只是有些结构确实独特(在此卖个关子,可以自行前往博物馆观看、了解)拍了几张照片,老张便下了楼。
在楼上,老张又听曹老提及这栋宅子是打算拆卖,他担心卖出去就不是整体了,但现在又不得不拆。
因觉拆了太可惜,老张下楼后,便又重复对曹老说:“这房子拆了太可惜!”
曹老答:“没办法,孙子和孙媳妇不愿意住。”
老张继续问:“卖给谁。”
曹老很难过的回复:“文物贩子。2万块,这石桌石凳明天就搬走了。”
老张听说明天就要搬走一部分,立刻拿出纸笔开始询问曹老家以及这栋宅子的历史,希望回去后能作为“论据”说服文化局收走,放入博物馆内。
雄村曹氏的历史自不必多说,徽班进京的联系以及备受争议的曹振镛是歙县一代“通识”。
曹老补充的家族史是最为重要的:曹老先生这支,祖辈四代经商,商号遍及杭州、上海、天津。曹老父亲在上海经营‘怡源批发’商号,这栋屋子便是父亲建的。1951年曹家家厂被统一充公。劳改4年后,父亲被释放回到徽州,此时,祖上所有房屋都已分给了农民。与棋院紧联着的一幢三层楼清代老宅便是祖屋,被分给了八户农民居住(产权问题一直是徽州古建难以顺利保护的阻力之一),此外,歙县古城的曹氏二宅也是他们家的,航步头还有曹家大院(远不止这些,不再赘述),说完老屋,曹老又告诉老张:
“我父亲曹霆声,20年代就参与了屯溪到杭州修建公路的工程,工程刚拟定的时候,他便主动出资30万大洋,随后又在1946年主动集资四千万,创办了歙县医院与紫阳书院。雄村这幢老房子是我家唯一用于居住的房子,这幢老屋应该是‘徽商’最后的历史见证。我本来是不想拆的,又有什么法子!以前,过旭初兄弟都常在这所院子里下棋。土改时,我父亲与堂兄13人将浮财、金银、玉石近百斤,商务影印《四库全书》共计一万册(120箱),一齐上缴国库”。
曹老所说的这些,确也被地方资料印证属实。
老人滔滔不绝的叙述时,神情黯然,老张立刻电话联系了时任市文化局副局长倪国华,将老屋情况简叙一遍后,倪局长当即便答应”第二天叫文物科的人来看看。“
文物科用了几天时间完成全面评估后,市博物馆根据评估,以5万元价格收购了这幢老屋,并做出计划,准备将它搬至博物馆内(现在这座江南棋院依旧被藏于博物馆中,对公众开放)。
9月的一天,曹老人带着一瓶洋酒,到屯溪找老张,两人聊了很多。
2005年老人眼疾,老张去医院看望曹老,曹人又和老张聊了很久。之后因太忙,且当时不像现在,老人们都有微信,老张与老人的联系也渐渐减少。
2008年7月,老张再次来到雄村准备拜访曹印川老人,当找到江南棋院老宅地时,发现此处已经竖起了一幢水泥造的小洋楼,大门紧锁。
老张向邻居打听,邻居告诉老张,曹印川两年前已经去世,儿子和孙子现在都在上海打工,房子空在这,没人住。
老张这才想起一年前曹老的儿子曾经给他打过一通电话,说是父亲有些东西要给老张看。但老张终年跑徽州,若非紧要的事情,是很难特意赶去特定村里的。
电话里,曹老的儿子没说曹老去世的事,大概也是曹老临终前的嘱咐。
徽州的这些老人,很怕给人添麻烦,我外公去世时也是如此,不让告知帮过自己的人,害怕说了别人要专程赶来,给人添麻烦。
这次之后,老张除了联系各村老人,还尽可能与老人邻居取得联系,避免不能送这最后一程。
曹老想让老张看的,是一套由他写的,关于他的一生的回忆录。
也许不能出版,但总有人看过,知道。
图3、4、5便是曹家祖宅,但因产权问题,多年未能成功保护。
图6是雄村竹山书院,曹振镛的父亲曹文埴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的传胪,科举二甲第一名,官至户部尚书,对于京剧形成有极大影响的“庆升班”便是由他带到京城的私家戏班。曹振镛的曾祖父曹堇饴为盐商,他临终前的遗愿只有一个:“当在雄溪之畔建文昌阁、修书院。”曹堇饴死后,两个儿子遵从父命,拿出大笔银两在雄村修建了族立书院:竹山书院。
竹山书院有一条规定:每一位中举的后人都要在书院种一棵桂花树,这些桂花树至今仍直立在书院中。
以下在曹老的回忆录里提及的,后经考证均属实:
曹老父辈于1929年出资在家乡建造了从篁墩到歙县西门外的一段长20公里的公路。
1932年,安徽、浙江两省发起建造徽杭公路。在此之前,虽有水路相通,但”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水路下浙江容易(顺风顺水也得四天),由浙江入徽则显艰难(民国年间还有大量盗匪劫财杀人,我在微博更新过不赘述),加之徽州秋冬季为旱期,两地相通只能跋山涉水走半个多月。徽商若想不被时代抛弃,必须修徽杭公路。
但民国年间,安徽省财政困难,徽州又多是山路(图8为徽州古道),修建费用极高。
歙县县长石国柱便赶到上海,求助先前独资为家乡修过路的曹氏兄弟,最终,双方就修路达成协议:
曹氏兄弟对于他们独资完成的徽杭公路路段,享有15年的专营权;
曹氏兄弟需要负责徽杭公路(杭州段已通)建造中的筹款、设计和施工等一切事宜;
除了施工工程费用外,公路路基购买费30万银元,由曹氏兄弟开设在杭州的文新恒绸缎丝织厂拿出15万,并以该厂固定资产担保向浙江兴业银行借款10万,再加上上海怡大纸号(曹家开设)的5万凑齐。
1933年顺利通车,1934年,曹家专门成立徽杭公路鸿飞汽车运输公司专营货运(客运承包给了程君瑞)。对于使用徽杭公路的其他车辆,一律实行收费通行的制度,大卡车每车5元,小包车每车2元,因此,曹氏兄弟下属鸿飞公司有了65辆汽车。
1937年7月,刚建成运营4年的徽杭公路因屡遭日寇轰炸而毁坏,鸿飞公司的65辆汽车交由国民党抗日,抗战结束后,曹家托关系才找回8辆汽车。
#流动的故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么我教你一招,打破他对你的失望,重新建立起依赖感,分手十天内把这段话发给他,如果有一天你爱一个人,就像我爱你一样,你就知道我有多累了,你是我哭了又哭,求了又求
  • 晚间美盘思路中给到黄金提前布局1875位置空单,现受到联储影响直接暴跌至现最新价格1862一线,再度斩获130点利润[拳头],执行护利!而日内欧盘的高点在197
  • 在一年的使用过程中没出现过任何问题高仿复刻万国空军一号,防水性能很牛,有时游泳都会戴着.黑武士的价格在卡西欧里不算贵,功能配置我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很多功能很少
  • 与你度过的这几年,我逐渐了解了你的过去,挖掘了你的苦涩,探查了你的脆弱,将你深藏在心底的悲凉剖出来一刀两断。 好吧,我承认,萧老板真的很有魅力,难以想象那
  • ”表示,科学使用退烧药也非常关键,比如药物布洛芬的生效时间比较精准,一般在6—8小时,通过定时给药可以较为精准地控制体温。不含激素的厂家在国内市场也就一两家,比
  • 看看什么是无耻无下限,11月21日,盛大金禧官网高调发表题为我们跑路了的文章,内容如下:亲爱的投资者、合作伙伴:再次由衷的感谢你们的支持与陪伴!我们真的跑路了,
  • 但凡他再多了解我一点,就知道我是个把感情看得很重的人,就不会说出“我不成熟”或者“我是个追求浪漫而不适合结婚”的话(虽然他可能应该就是这么想的,但我还是觉得有点
  • 宝宝的日光浴不能直晒  ,一般都是隔着窗户,而且还会把脸部给遮好,避免直接晒到宝宝的面部和眼睛[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赴美生子医生##赴美生子家有美宝#
  • [新鲜好柿][新鲜好柿]77oGEG+5+叶南馨慕以琛《叶南馨慕以琛》叶南馨慕以琛《叶南馨慕以琛》叶南馨慕以琛《叶南馨慕以琛》叶南馨慕以琛《叶南馨慕以琛》简介:
  • 2.根据疫情形势,建议采取网上签约,详见:关于全面推广使用毕业生电子签约系统的通告3.本次招聘会不收取任何费用。用人单位在招聘会开始前,将上述材料打包发送至邮箱
  • 或者等登登指甲长了,妈妈再剪给你,你要告诉指甲快点长长喔[允悲]”登抽泣着睡着了......#登的日常##电视剧请君[超话]#[赞]#请君名场面大赏# [鼓掌]
  • 现代的龙泉青瓷忠实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在继承和仿古的基础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叶未色釉、乌金釉和天青釉等。
  • #我才不要摆烂的生活# Plog 0631.将近快一个月没日没夜的加班,一份主报告39稿,不同角度类型4个版本,但好在所有人都陪着我一起加班,极讨厌又欣慰的矛盾
  • 佛门高僧告诉你 一个能让家里不吵架的好方法!!!看完后,再也不会吵架了! 南无阿弥陀佛 我现在讲个笑话给诸位听,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这一家日日吵
  • 当你选择做多的时候 , 就好比选择了“开心” , 你未来的预期就是让开心越来越多 , 专业说法称为上涨;当你选择做空的时候 , 就好比选择了“烦恼” , 你未来
  •  我在洛杉矶见到一个小孩大约六、七岁,这个小孩子不能讲话,也不能做什么事情,父亲要常常抱着他,这是因为他前生打猎打得太多了,把一只白老鼠精打死了,所以今生他托生
  • 例如女性主义设计,振金的隐喻,如何与散居海外的非洲观众产生共鸣,如何从配乐融入黑人音像……兰登书屋出版社,2022年9月6日出版,精装160页,ISBN-13:
  • 时尚企业和社会和上面介绍的Global Fashion Management全球时尚管理这两个方向的一些大课是会一起上的,有些选修课也有重叠部分,所以纠结这两门
  • ”说完,高高地举起手中的珍珠,大声说:“珍珠啊珍珠,我有一个美丽的心愿,让老奶奶的眼睛快快好起来吧!”说着从嘴里吐出一颗亮闪闪的珠子,又对小草莓说:“这是一颗神
  • 少师曰:何肺金之召火也?岐伯曰:肺金,娇脏也,位居各脏腑之上,火性上炎,不发则已,发则诸火应之。2022年11月24日#中国传统文化# 《黄帝外经》肺金篇少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