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不通忏悔”的罪行怎么办?

◎ 宣化上人 开示

一九五八年六月十四日下午

佛之“法力”极大,而众生的“业力”却与之相等,所以说凡夫是“业重情迷”,而佛却是“业净情空”,所以圣、凡之分,在于“业”是不是已经净了,“情”是不是已经空了。又说:“觉者,佛也;迷者,众生。”就好像上午所说的,众生因为背觉合尘,被一切尘劳五欲所转,所以业障愈来愈深,而佛能超脱一切五欲尘劳,不再造业。众生因为业重的缘故,所以凡是想成佛了道的,必须先要忏悔自己的罪业,如果不生忏悔心就想成佛,这就犹如“煮沙成饭”,虽然煮到恒河沙那么多的劫,也不可能成功的。

所谓“忏”,是忏其前愆;对以往所犯的罪业生大惭愧心。“悔”,是悔其后过——立定主意,改过自新,永远不再犯错,正如袁了凡居士所说: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如果我们不勤忏悔,那么,我们所造的罪业,就会使我们堕落,不知“伊于胡底,莫知所止”了。

凡是佛教徒都会记得,在皈依时,把自己的姓名报上后,便忏悔说:

从于无始,以至今生,

毁坏三宝,作一阐提,

谤大乘经,断学般若,

弑害父母,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破他梵行,

焚毁塔寺,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拨无因果,

狎近恶友,违背良师。

现在,为了重新唤回大家的记忆,我且把这段〈忏悔文〉,很简单地向大家解释一下: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直至现在,所作的罪业,真是不可胜数。第一,是毁谤佛、法、僧三宝,其中又以毁谤“僧宝”的罪为最大,因为僧人是代表佛陀来传扬佛法的,所以,谤僧的罪是“不通忏悔”的。

什么叫“阐提”?这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信不具”或“无善根”;譬如你对这种人说法,他不欢喜听,甚至于就干脆地说:“我不信”;你说,这是不是把自己的善根都给断送了呢?

“谤大乘经”,就是诽谤大乘经典;譬如有人说佛经的道理是假的,或者说大乘经是魔王所说的等等,这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行。

至于“般若”也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智慧”。般若,又分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三种,可是无论哪一种都好,若是断学(不去学),就会愚痴。愚痴的果报,是会沦为畜生道。

“弑害父母”,这一句包含了杀阿罗汉和杀圣人的罪;譬如,提婆达多杀四果阿罗汉,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其次,“出佛身血”,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过,可是有许多人误解了,以为这只是指佛在世时,用刀割截佛陀的身体,才算是犯了这条罪行。其实在佛灭度后,凡是有毁坏佛像者,都算在内;譬如故意去剥落佛像的金漆、损毁佛像等都是。虽然,这不是损害佛的肉体,可是,这个罪却和用刀宰割佛的真身一样。

“污僧伽蓝”,是指亵渎了寺门梵寺;譬如,在寺庙上住的在家夫妇,若在庙内做出不正当的事,吃肉杀生等等。至于“破他梵行”,是引诱本来清净不染的出家人破犯戒律,这也是“不通忏悔”的。

“焚毁塔寺”的意义很明显,就是说焚烧及毁坏寺门佛刹;譬如,昔日冯玉祥火烧白马寺和少林寺等。

“盗用僧物”,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夺取常住的财物,这种人心里所存的,都是一些邪知邪见,自以为是,常常说着无因果的曲调,于是倒行逆施,无恶不作,无所不为,这样又怎能不堕落呢?

最后,要说到“狎近恶友,违背良师”了,“恶友”,在儒家称为“损友”,好像时下的“阿飞”,以及黑社会的人物等,我们都不应该与之为伍,因为这都是恶友之类。有些人交上了这些损友,就渐入歧途,不听师长的劝告,为非作歹,黑白不分,冠履倒置,你说多么可怜!

以上所说的这种种罪愆,都是非常要不得,但却很容易犯的,那么,若是不幸地已经犯了又怎样呢?也不要灰心,所谓“弥天大罪,一忏便消。”罪,本来是无形的,如果能真正生出忏悔心,也未尝没有商量之处。

大家切不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啊!

附上消除以上罪行的方法:

1. 诵持〈楞严咒〉,参考《大佛顶首楞严经》: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

……

【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阿难!若有众生 ,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 ,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2. 诵持〈大悲咒〉,参考《大悲心陀罗尼经》:

【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楞严经浅释》23.“独觉”与“缘觉”的区别;为什么要“结夏安居”?(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专弘平台 2017-06-28

序分.三番破识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C2广列听众(分三)
D1声闻众 D2缘觉众 D3菩萨众 D1分三
E1据迹标数 E2显本叹德 E3列上首名

D2缘觉众

【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编按】此段经文浅释融入一九八七年九月五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述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复有”就是又有。又有“无量辟支无学”,辟支就是辟支佛,前面大阿罗汉是声闻乘,这辟支迦罗是缘觉;声闻、缘觉,这叫“二乘”。这二乘的辟支迦罗,有无量无边那么多。“无学”,就是到无学位上;证到四果阿罗汉,这叫“无学位”。

本来辟支佛是在无佛出世的,就叫“独觉”;有佛出世,就叫“缘觉”,因为他跟着佛修行“十二因缘”而悟道的。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顺生门”。“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这是“还灭门”。

在有佛出世的时候叫“缘觉”,那么现在来的这一班辟支佛,有没有独觉?有。说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怎么还有独觉?”这一些独觉,不是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修道的;是在释迦牟尼佛没有成佛以前,他们在山里头修这十二因缘法,“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看万物自生自落这种道理,他们就悟道了,所以叫“独觉”。这些的独觉,等到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之后,他们也都从深山穹谷里边、岩穴之内出来,来助佛扬化,帮着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来做影响众。所以又有无量无数那么多的辟支无学,就是已经证了辟支佛果位,到无学的程度上的,有这么多人。

并其初心,同来佛所:不单说这一些无学辟支佛,还有初发心的辟支佛、大阿罗汉、比丘;他们的道业都还没有成熟,所以叫“初心”。连同这些初发心的声闻、缘觉,都一起跟着无量辟支无学,到佛所住的地方。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属”,是附属;“诸比丘”,就是一切大比丘。辟支无学附属这一切的大比丘,来“休夏自恣”。在佛教里头,有“结夏安居”这个规矩。“结夏”,就是从农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在这三个月 (九旬)的期间要安居。怎么安居呢?就是住在那儿,什么地方也不去;也不旅行,也不去 holiday(度假),到处都不去。为什么?

(一)四月到七月,天气很热的,在印度更热,若各处走,也很热。

(二)避免踏死虫类。为了养成慈悲爱护众生的心,所以从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这段虫子生活最旺的期间,要避及杀生,足不踏生虫。因为这时虫子很多,你若一走路,在路上就会把虫子、一切生物踩死;尤其印度那个地方,我相信虫子更多。所以佛在这段期间立下“结夏安居”这个制度,又叫“结制”,在九十天结夏之中,出家人──就是比丘、比丘尼,和佛都住一个地方,什么地方都不去。等结夏完了,就叫“解制”,也就是“休夏”,即结夏圆满、休止了。

这种方法,在印度,一方面天气也是热,人不愿意到外边去乞食去;一方面也是护生,不愿意因为自己乞食,杀了很多生命。结夏安居完了,正是七月十五日,这天就是“佛欢喜日,僧自恣时”。

怎么叫“自恣”呢?就是僧众在这三个月的期间,也不知道谁有什么过错,也不知道谁犯什么毛病了,在结夏完了的时候,大家都要共同检举。也就是你若知道你的过错,就要坦白;若不知道你的过错,旁人要检举。这个“检举”,就是要大家改过自新。

自恣,是“自陈己过”。每一个僧人都尽量把他所要说的话说出来,很坦率地把自己的过错都举出来,毫不隐藏,告诉大众,这叫“白众”;这种制度,在僧人里边是非常重要的。又者,自恣,就是“恣汝所问”,你愿意怎么举问都可以的。在这时候,我说你的过错,你不能不满意,要互相说过;你说我有什么不对,我说你有什么不对,大家互相劝勉、互相警惕,你把我的毛病都找出来了,我把你的毛病也都找出,这互相都没有毛病了!这叫“互相劝善规过”,劝你往好的地方去做,规谏你不要再犯过。

休夏自恣就是有这两种的作用,令人改过迁善、改过自新,“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做一些个有益身心的事情。所以过一个结夏,僧人增加一岁,这叫“僧腊”;僧腊,就是由受戒那一天算起,结过多少夏、安过多少居,就算多少个岁数。为什么要这样?就因为出家人,都要循规蹈矩,爱惜其他的生命,所以有这个仪式。我们现在在西方国家,不像印度那么样炎热;卫生设备比那儿好,在夏天也不像印度那么多的虫,可是我们还守这种制度,是好的。

犯了“不通忏悔”的罪行怎么办?

佛之“法力”极大,而众生的“业力”却与之相等,所以说凡夫是“业重情迷”,而佛却是“业净情空”,所以圣、凡之分,在于“业”是不是已经净了,“情”是不是已经空了。又说:“觉者,佛也;迷者,众生。”就好像上午所说的,众生因为背觉合尘,被一切尘劳五欲所转,所以业障愈来愈深,而佛能超脱一切五欲尘劳,不再造业。众生因为业重的缘故,所以凡是想成佛了道的,必须先要忏悔自己的罪业,如果不生忏悔心就想成佛,这就犹如“煮沙成饭”,虽然煮到恒河沙那么多的劫,也不可能成功的。

所谓“忏”,是忏其前愆;对以往所犯的罪业生大惭愧心。“悔”,是悔其后过——立定主意,改过自新,永远不再犯错,正如袁了凡居士所说: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如果我们不勤忏悔,那么,我们所造的罪业,就会使我们堕落,不知“伊于胡底,莫知所止”了。

凡是佛教徒都会记得,在皈依时,把自己的姓名报上后,便忏悔说:

从于无始,以至今生,

毁坏三宝,作一阐提,

谤大乘经,断学般若,

弑害父母,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破他梵行,

焚毁塔寺,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拨无因果,

狎近恶友,违背良师。

现在,为了重新唤回大家的记忆,我且把这段〈忏悔文〉,很简单地向大家解释一下: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直至现在,所作的罪业,真是不可胜数。第一,是毁谤佛、法、僧三宝,其中又以毁谤“僧宝”的罪为最大,因为僧人是代表佛陀来传扬佛法的,所以,谤僧的罪是“不通忏悔”的。

什么叫“阐提”?这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信不具”或“无善根”;譬如你对这种人说法,他不欢喜听,甚至于就干脆地说:“我不信”;你说,这是不是把自己的善根都给断送了呢?

“谤大乘经”,就是诽谤大乘经典;譬如有人说佛经的道理是假的,或者说大乘经是魔王所说的等等,这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行。

至于“般若”也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智慧”。般若,又分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三种,可是无论哪一种都好,若是断学(不去学),就会愚痴。愚痴的果报,是会沦为畜生道。

“弑害父母”,这一句包含了杀阿罗汉和杀圣人的罪;譬如,提婆达多杀四果阿罗汉,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其次,“出佛身血”,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过,可是有许多人误解了,以为这只是指佛在世时,用刀割截佛陀的身体,才算是犯了这条罪行。其实在佛灭度后,凡是有毁坏佛像者,都算在内;譬如故意去剥落佛像的金漆、损毁佛像等都是。虽然,这不是损害佛的肉体,可是,这个罪却和用刀宰割佛的真身一样。

“污僧伽蓝”,是指亵渎了寺门梵寺;譬如,在寺庙上住的在家夫妇,若在庙内做出不正当的事,吃肉杀生等等。至于“破他梵行”,是引诱本来清净不染的出家人破犯戒律,这也是“不通忏悔”的。

“焚毁塔寺”的意义很明显,就是说焚烧及毁坏寺门佛刹;譬如,昔日冯玉祥火烧白马寺和少林寺等。

“盗用僧物”,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夺取常住的财物,这种人心里所存的,都是一些邪知邪见,自以为是,常常说着无因果的曲调,于是倒行逆施,无恶不作,无所不为,这样又怎能不堕落呢?

最后,要说到“狎近恶友,违背良师”了,“恶友”,在儒家称为“损友”,好像时下的“阿飞”,以及黑社会的人物等,我们都不应该与之为伍,因为这都是恶友之类。有些人交上了这些损友,就渐入歧途,不听师长的劝告,为非作歹,黑白不分,冠履倒置,你说多么可怜!

以上所说的这种种罪愆,都是非常要不得,但却很容易犯的,那么,若是不幸地已经犯了又怎样呢?也不要灰心,所谓“弥天大罪,一忏便消。”罪,本来是无形的,如果能真正生出忏悔心,也未尝没有商量之处。

大家切不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啊!

附上消除以上罪行的方法:

1. 诵持〈楞严咒〉,参考《大佛顶首楞严经》: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

……

【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阿难!若有众生 ,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 ,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2. 诵持〈大悲咒〉,参考《大悲心陀罗尼经》:

【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
  • 惊呆了!素媛凶手将被释放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Netflix上位,好莱坞“新六大”重新洗牌
  • 6省份深度老龄化,两因素叠加导致,将面临什么问题?
  • 首款产后抑郁症药问世、小猪佩奇被批性别歧视、东京奥运火炬揭晓丨今日天下
  • 郑爽发布会扇嘴巴,演绎“疼痛”青春 网友:是个狠人
  • 三星长女滥用麻醉 网友却纷纷提起“凤凰男”前夫
  • 关晓彤晒清宫装造型,手拿小帕娇羞动人,话题一夜之间上热搜!
  • 阴曹地府货币发行量即将输给委内瑞拉
  • 刀锋|重磅!科创板首批名单出炉(概念股大全)
  • 沪指坚守3100点?写在跌破2440之前...
  • 流浪大师真实身份是什么?抖音流浪大师背景资料
  • 英国究竟想干啥?梅姨要求推迟脱欧日期三个月
  • 什么情况?杨幂胜诉后发声 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五一放假四天,高速免费!但别高兴太早…
  • 首节27分,末节连得13分收割比赛,球迷不退场,全体起立致敬哈登
  • 倪萍董卿同框 央视两代当家女主持人此番跨界充满童趣
  • 全国中小学百强榜来了!广西有这些学校入选!
  • 湖人不敌篮网,无缘季后赛
  • 全联盟年薪前十的球员,只有他和詹姆斯无缘季后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