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悟,接着又陷入了迷惑;刚刚醒来,接着又滑入了梦幻;因为你相信那边是假的,这边是真的,因为你相信此岸虚妄,彼岸真实……因为你还在二元里。

刚刚明白,接着又进入了困惑;刚刚拂晓,接着又转入了黑暗……因为你根本没有建立平等的观,因为你根本没有以觉知心立身,因为你还在知见里。

到目前为止,你的目光还都粘着在主体上,你还在感受、想法、思考或意识的泥坑里,还在故事中。像鱼儿从一个池塘游到了另一个池塘,像鸟儿从一片天空飞到另一片天空,你还没有跳出知见的范畴,你仍跌在所见里。

你还没有粉碎虚空,仍在空茫茫的暗晦里。我们为什么要修道?祖师们又为什么要我们发现那个所谓的真心?万水千山,若是明白了真心,也只是脚尖刚踏上祖师们的旅程;但别光为了赶路,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因为没有平等内观的基础,在修心的道路上,我们往往舍一个取一个,见一境爱一境,因为内在没有向导,并且我们离开了平等内观,我们常常被伪装的假佛或假境界所吸引、所欺骗而浪费时间。

请建立平等心,请安住觉知心,请时刻提着自己修行的目的,抓持着这三样东西,可保我们一路西行到达佛祖座下,取得真经,分得佛位,与三世诸佛同游般若法性大海。

什么是真心?不粘着一物,不认同一境的心是真心;什么是真心?平等、觉知、不舍不取、不昏不昧的心是真心。什么是真心?真心没有它自己,能认出真境的心是真心。什么是真心?认出妄心即真心,辨出真相即真心。什么是真心?了了明知,不住一处,清净自在的心即真心。

我们认出真心干什么?要用它做什么?我们认出真心以它为工具,然后检视万法,看待万法;而后解脱自在:穿万木丛林而无一花一叶沾身,过千山万水而无一波一尘着衣;水不能溺,火不能烧,刀不能伤,鬼神不能知晓……如是,得真心用;如是,建修行功;如是,是诸佛目的。

真心即般若眼,真心即佛睛,真心即正智,发现真心,以之为眼,先看自身,再看万法。看自身发现即身非身,看自心发现即心非心;而后看万法,发现万法无我,唯识而已,如梦如幻。此后空遍全世界,坐如来座,享受三世诸佛妙果。

“人”这一法汝空否?“心”这一法汝空否?空者,非让你有看作没有,更不是让你魔术师般的将它变没;空者,让你当体见它一合相,无自性、不可得,犹如梦幻。历来禅师手段,多让人先得人空心空,然而再论法空。即你所悟,得人空否?得心空否?又得法空否?

不管你悟了这悟了那,不管你有这样的感受那样的感受,若不能当下识了万法皆空,若不能顿悟了三界唯心,与我佛祖佛心无关,朝见佛祖真容,还在十万八千里之外;漫漫悟道征途,你一人犹如唐僧师徒五人,还在刚刚出发的路上,连两界山还没过呢。

凡夫在五蕴山之下,诸佛在五蕴山之上,诸佛凭何能翻五蕴大山于身下,而凡夫不能?诸佛凭的就是觉知心和平等心,足够的平等心就是定,足够的觉知心就是慧,三世诸佛凭此二足,将五蕴山踩在脚下。

今天的修行者,之所以在修行的途中迷路重重,歧路重重,皆因这两种心没建立好。没有觉知心,时刻被暗头鬼拽去而不知,没有平等心,即使被明头魔明明拉去而无力反抗。行内观禅修者,先建立这两种心或先强壮心的这两大功能。

平等心和觉知心是解脱的两大支架,或是一位佛的两条强壮的腿,没有它们,凭何能走出万法迷惑的丛林,凭何能涉过个人情绪的淤泥?没有坚固的平等心,凭何拜佛?凭何一路走到佛的面前?没有明亮的觉知心,凭何辨佛?连佛都辨不出,凭何拜佛、学佛、成佛?因此不管修大乘禅还是小乘禅,不管北禅还是南禅,二此者不可少,不可弱。

修行者,如果你太粘着于自身,太粘着于自身自心相,太容易陷在重重念头或情绪的深坑里,那么,就先观万法,择眼前任何一法而观之,思维它的无常,明白它的无我,了达它的从本以来自性涅槃,悟得法空;然后再以此经验思维人空,思维身空和心空,而后得全体解脱。

如果你对身外万法没兴趣,目前最急需的是想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那么,先依诸佛所教,内观身心,以决实相。此中应记得,不管观什么,其基本的、主要的工具都是平等心和觉知心哟。以觉知心为佛眼,以平等心为佛心,而扫视我身我心我念,功课扎实,假以时日,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真实不虚。

观目前,一些修行者辨真心还未辨的果断、明了、清晰,甚至还没辨出真心是何物,如此,你又拿什么为工具而看待诸法实相,接轨于诸佛世界呢?没有坚固的平等心,你用什么割断万法种子所生出的缠绕你的葛藤呢?没有清明的觉知心,以何来识别潜伏在无明中会引发你困惑的种子呢?

明心而后才能见性,明心者有偶然,也有渐进式的必然。修静或偶然落入静潭之底,可以明心;建立强大的定慧支架,用之练之也可明心。许多老师所说的开悟,只是明心这一步;而明心只是为见性做准备工作的。明心是你睁开了佛眼,万法具备什么样的实相你还没开始看呢。欲解万法实相,你的眼睛真的睁开了吗?

——觉醒行者

感情不外露的3星座

摩羯座

摩羯的感情很大部分受性格影响。其实,摩羯更像一座冰山,性格里有严肃,有高冷,有不苟言笑,少了些许的温度,少了一丝表达与随和,充斥着稳固,有些刻板,没有太多幻想,没有浪漫思维,自然,就少了一些“情调”。他们更为务实,更崇尚实实在在的东西,认为实在比虚妄来得更纯粹,更有说服力,摩羯不认为嘴上说的就代表心里所想,不认为天花乱坠的浪漫就有多深刻,在他们这里多说不如多做,只有实际行动才是佐证一个人的最好方式。

因此,在感情里,很难看到摩羯似他人那般经常甜言蜜语,很难耳语情话,很难制造多绚丽的浪漫,很少感情外露。但每个眼神的深邃,每个生活细节的关心,每个不经意瞬间的温柔,都会在实际行动中不声不响的渗透,有时那份笨拙的真挚,高冷下的情意,更纯净,更深刻,更入骨入髓。没错,摩羯从不刻意去说什么,制造什么,压抑又不外露的性格,即使想对方也不会像“膏药”一般粘着、贴着,但心中的爱却更为专注,特别是在一起时的无微不至,虽然很少说情话,却用情至深。

水瓶座

水瓶的感情同样受性格“左右”。其实,说到水瓶,比他人多出许多冷静理性,让他们不会有太极端的情绪表露,被淡然充斥,仿佛一切事物都不能真正撩拨心神,不像他人那般,开心就出现极喜,伤心就演绎极悲,水瓶更崇尚一种自控下的平衡,自控下的压抑,不表露真实内心和自我,这种性格,不仅有份自我保护,更有份要强与高傲,让他们表现的没有软肋,就算陷入爱河,也会控制表达,不会整天耳语情话,不会粘腻,不会将“我爱你”、“我想你”,当作日常去做,感情不外露。

因此,感情世界里,水瓶同样淡然,很难像热烈性格人那般不吝啬表达,并且,很多时候,高傲的个性,让水瓶认为多说不如多做,好多东西更需要用心灵去体会,说出来就失了那份默契,多了一些矫情与无感。没错,水瓶从不刻意去表露什么,善于压抑的一面让他们更淡然,但他们内心却充满了执着与深刻,充满爱一个人会在实际行动中去渗透温暖与呵护,不制造多少浪漫,内心却期许一辈子的永恒,特别是淡然下的高冷,高冷中的深邃,虽然很难说情话,却用情至深。

金牛座

金牛的感情被性格左右充满稳定、谨慎。其实,说到金牛,算不得浪漫的人,他们隶属土象,偏务实踏实,没有太多绚丽的思维,没有浪漫细胞,不能瞬间调动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特别是感情中,很难上演一见钟情的戏码,即使面对有好感与心动的人,也做不来不管不顾的拥有与表达,他们更愿意通过了解,通过接触,找到默契,激发内心深处的深邃,才能认定对方,才能真的去爱去拥有,过程缓慢,充满谨慎与认真,结果却极为纯粹。

因此,确认后,让金牛的情比他人更深刻几分,让他们更愿意用尽全力去珍惜与拥有,但土象的务实与踏实,让金牛没有太多的甜言蜜语,做不来多大的浪漫,很难被激发,感情不外露,但他们会在实际行动中去给予细致的温暖与呵护,会用实实在在的感动去诠释真诚与真心,会演绎无尽的宽容与包容,虽然说不出太多的“我爱你”,做不出太多意外的惊喜,但在金牛看来,爱情本就是真实的付出,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光说不做,只有用心去才能佐证爱情,因此,金牛很难说情话,却用情至深。

#十二星座# #星座性格#

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 然心愿差别,
其相乃多,
若不指陈,
如何趋向。

今为大众,
略而言之。

相有其八,
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世有行人,
一向修行,
不究自心,
但知外务。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如是发心,
名之为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
又不贪欲乐果报,
唯为生死,
为菩提。

如是发心,
名之为正。] ---

《 劝发菩提心文 》
  
大安法师讲解 :
  
好,
请看这一段。

上面把发菩提心立坚固愿的重要性作过阐释,
下面就从发心立愿的差别形相,
来标显出一个大乘行人修行的标准。

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常常谈发心,
发心的内涵非常广,
世间上也讲发心,

发求名的心,
求利的心,
求当官的心,
求做善事的心。

它也由这个心,
立种种的目标,
种种的愿。

即使修行也有种种不同的动机,
所以发心立愿的相状是很多的。
  
那么到底一个大乘的行人,

正确的发心和立愿是什么呢?

这就需要善知识给我们特别地开示出来,
才能令我们的发心趋向正确的目标。

否则我们对自己修行的这一念动机常常会迷惑颠倒,
常常会把错误的发心认为是正确的,

或者把正确的认为是不正确的,
迷惑颠倒。

所以省庵大师就特别地谈到这一点,
他了解到众生发心立愿的差别相很多,

如果不在这里加以指点,
陈述出来,
行人就不知道如何去趋向正确的发心。
  
所以就
“ 今为大众,
略而言之。

相有其八,
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就是现在在这里,
概略地陈述八种发心立愿的形相。

这就归纳为四对范畴 :

邪和正是一对,
真伪是一对,
大小是一对,
偏圆是一对。

在这四对中,
邪正和真伪这两对是对世间凡夫的发心而言,

大小和偏圆是对出世间圣贤的发心而言,

其目的都是为凡夫圣贤修行人指示发心修行的标准。
  
“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这就来设问,
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来为下面阐述这八种发心的内涵作一个铺垫。

说明这八种发心哪些是正确的,
哪些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我们可以选择采取,
不正确的我们就得放弃。

这就是取舍。
  
下面就具体的对这八种发心,
四对范畴作一个非常精练的概述。

这种概述一方面是来自于佛典里面,

释迦牟尼佛对阎浮提众生的心理、
种性和好乐的把握,

另一方面也包含着省庵大师对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众生的一些状况的把握。

这两种把握都对于我们众生有普遍的描述和指导意义,

乃至于现在我们看来都没有越出这八种发心的范围之外。
  
好,
我们来看第一种,

什么叫邪?

发邪心,
立邪愿的相状 :

“ 世有行人,
一向修行,
不究自心,
但知外务。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如是发心,
名之为邪。”

这是第一种。

我们读这些文句,
都要把它作为一面镜子,
来照照自己,
我们自己的发心在这八种里面对号入座,

属于哪一类?

那么这第一种是邪心邪愿的相状。

世间有一类修行人,
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
也想走修行的道路,
所以他也发心修行。

但是他发心修行,

一向以来的修行是什么?

不了解佛法的真理。
  
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要究明自心,
我们自心真如自性,
具足一切功德。

一切圣贤的学问都是在自心上,
在销归自性上下功夫。

儒家的学说如孔子也说 :

“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学人,
都是为己,

为己不是说自己的己,
这个己就是自性的明德,

都是为了明明德,
做这样的学问。

孟子也讲做学问是
“ 求其放心 ”,

把放在外面的心求回来,
这是在做学问。

“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儒家的圣人都把学问放在自心上。

那么佛法更是心法,
如果不在心地上下功夫,
就偏离了佛法修行的轨道。
  
我们大小乘经典,
千经万论,

都是在
“ 悉明唯心 ”,
都是在究明我们的心地。

现在很多学佛人很可怜,
他都不了解自己的心,

自心是什么状况,
每天心猿意马,
没有办法去控制。

自己每天打的什么妄想,
一概不知道,
没有在心性上下过功夫。

为什么我们要大家念佛,
念佛就是在究明自心。

我们的自心无形无相,
但如何了解我们的心 ——
你去念佛。
  
佛号就是实相,
借托万德洪名,
来显我们的自性,
单刀直入,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开佛知见,
这就在究明自心。

但你如果不在心性上下功夫,
就凭着与生俱来的我执,
去追逐外界的事情。

我们的心无量劫以来都是奔驰在外面的五欲六尘上的,

我们没有一刻的回光返照,
安住在我们的自性里面。

所以有这么一种修行人,
他不在心性上下功夫,

只知道驰骋在外面,
跟没有学佛的人没有多少差别。
  
所以
“ 但知外务。”

外务有几种呢?

这里列出了四个对象 :

第一是
“ 或求利养 ”,
财利的供养。

一切众生都以财物作为他的外务,
这是众生贪欲的一个重要的对象 ——
财色名食睡。

他虽修行,
但他还贪这些利养。

我们也看到,
很多修行人,
包括由修行人所组成的所谓的机构,

大多在开庙店,
一进去,
商业气氛很浓,

烧支高香要多少钱?

抽个签要多少钱?

开个光要多少钱?

他整个的就是求利养。

这样就使佛门的形象受到很大的伤害。
  
要知道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尤其是出家比丘,

如果他真心办道,
一定不会饿死的,
佛菩萨会给他四事供养的,

一切有信心的信众,
四众弟子,
居士会给他供养的。

然而他对这些信不及,
他一定要自己去求供养。

当他的心去求供养的时候,
他就不能究明心地,
不能安心在道业上,

那整个的他就成了一个公司的职员、
老板,

是这样的状态。

在南方的一些寺院,
称寺院的负责人就叫老板,
成了一家公司性质的。

这是
“ 或求利养 ”。
  
第二种是
“ 或好名闻 ”,

好是好乐,
他还离不开虚荣。

希望到处都知道他的名声,
要知名度。

这都是虚荣心在作怪。

于是他就会搞一些新闻炒作,
让很多报纸刊物来登自己的光辉形象,
谈自己做了什么什么事。

做点小事,
都要登报。

这都是
“ 或好名闻 ”。

有的修行人可能不好利,
但是好名。

利放下了,
对名的渴望就更大。
  
第三种
“ 或贪现世欲乐 ”,
贪现世五欲的快乐。

要知道五欲 :

财色名食睡,
地狱五条根啊!

色声香味触,
都是我们轮回的根本。

他看不破这些,
放不下这些,

而且挂着修行人的名义,
还要去贪这些世间的快乐。

有的人就更讲排场了,
出门都要坐名牌的车,

如果不坐宝马车,
都丢不起这个脸。

这是贪世间的快乐,
不能淡泊明志啊!

他因贪这些,
不能淡泊明志,
不能少欲知足,
他那颗心就安定不下来。

世间五欲快乐的滋味很浓,
但是他的道味就没有了。

第四个
“ 或望未来果报 ”,

他修行是想得到来世的人天福报,
或者下辈子做人,
能做大官发大财;

或者修行想得到上天堂的快乐。
  
这些都是邪的发心。

当我们看到这些文句的时候,
真的有点感慨啊。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
可不就没有摆脱

“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的范围。

很多到寺院去的,
到佛教团体去的,

你去问问,
有几个真的是为了求解脱,
求了生脱死成就佛果而来寺院的。

很多人都是求福报,
求保佑自己。

甚至还有一种观念,
认为学佛了,

怎么才能表明你学佛得到利益了呢?

一定要身体比别人更健康,
钱要比别人挣得多,
官要比别人当得大,
才说明你学佛就有利益了。

这些观念还很有市场。
  
于是很多人就振振有词 :

我要积极勇猛地得到这些东西,
我考上博士了,
当上部长了,

证明我学佛有贡献,
有利益了,
别人就会来学佛了。

他要做表范。

甚至得了病,
我一学佛就必须好,
这才能说明我学佛很有利益了。

我们听到这些都胆战心惊,
这可是指错了方向,

发错了心,
这些都是邪的东西啊。

佛教对世间这些五欲的快乐,
来世的福报,

怎么去看待它?

佛教对我们人生当中,

遇到种种的逆境、
障碍,

怎么去看待它?

这要用智慧,
用佛的知见去看待。
  
《 净土十要 》里面
有一篇文稿
《 念佛直指 》,
是元代的妙叶大师写的。

《 念佛直指 》中的
第十七章就讲的是
“ 十大碍行 ”。

妙叶大师非常慈悲,
他知道末法时期的行人,

一学佛法,
他的魔障就会起来。

魔障起来时,
往往透不过这个逆境魔障,

就会退失自己的道心,
使无上甚深的佛法在他身上得不到利益。
  
所以出于这样的一念悲心,
他就写出十大碍行来,
让一切行人先把自己放在一个障碍逆境里面,

使这个障碍逆境成为修行道业、
得到解脱的逆增上缘,

这样障碍反而容易得到通过。

如果障碍得到通过,
这就是以八苦为师,

就能够使一切障碍逆境都增强念佛的信心,
使净土的莲华更为光明灿烂。

如果不能把握这一点,
即使你在一个顺境当中,
也会退堕。

他这个十大碍行充满着辩证法,
真是把众生的状况描述得非常的确切。

这十大碍行也不是妙叶大师自己创立的,
他也是依据佛经里面来的。
  
我们来给大家介绍其中几个碍行,
看他是怎么阐释的。

比如对生病的问题,
他说
“ 念身不求无病 ”。

我们修行人不要求无病,
有病是好事啊。

为什么呢?

“ 身无病则贪欲乃生 ”。

你身体没有病,
非常强壮,
这时候你的贪欲就上来了。

大家想一想,
自己生病的时候,
是不是贪欲就会下降。
  
如果身体营养非常丰富的时候,
你什么都来了,
要干这个事业,
要得那个享乐,
贪欲乃生。

特别对比丘来说,
你不要身体太强壮了。

古人说 :
比丘常带三分病。

如果他强壮得像蓝球运动员一样的,
道心又上不来,
那就麻烦了。

下面就是
“ 贪欲生必破戒退道 ”。

这个贪欲心上来了,
他降伏不了,
他就会破戒。

一破戒,
他就成了佛法戒海的一个死尸,

就会被抛弃,
他就会退失他的道业。

所以,
一个修行人要用智慧观照这个病,
病的性是空的,
知病性空,
于是这个疾病就不能对自己产生恼害。

不产生恼害,
这样的疾病正好就是我们修行道业的良药,
“ 以病苦为良药 ”。

所以还要去求无病吗?

有点病是好事啊!
  
再看下面 :
“ 处世不求无难 ”。

你处在这个世间不要求没有苦难,
没有厄难。

如果在世间你没有一切厄难,
你骄傲的心,
奢侈的心就会起来。

太顺利了,
那你就像独生子女一样,
象骄傲的公主一样,
你骄奢的心就会起来,

你就会欺负人,
居高临下,
就必然会欺压其他人,
欺压一切。

所以要体会到人生的苦难,
苦难的本性也是虚妄业力产生出来的,

叫作
“ 体难本妄 ”。
  
所以这苦难也伤害不到我们。

你知道它是虚妄的,
就不会被这个虚妄的苦难所伤害。

就像梦中你遭遇水难火难,
你知道水火灾难很痛苦,

但你知道是梦中的水火灾难,
也不会伤害到你。

“ 难亦奚伤 ”。

所以以患难为解脱,
这患难正好就是你解脱的增上缘。

你在这种患难里面,
正好是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你在患难当中修行,
你将死在安乐当中啊。
  
再看下面 :
“ 谋事不求易成 ”。

你做某件事业不要去求很容易成功,
如果事情太容易成功,
你心里就会生轻慢的心。

轻慢的心上来,
你必定会想
“ 我多有能耐,
多有能力 ”,
这个傲慢的心就会起来。

我们要用智慧观照,
一种事业是不是能成功,
是成功还是失败,

这完全是我们宿世的业力所决定的,
并不取决于你有没有能力。

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多的是,
为什么他做不成。

赚钱的人都想赚钱,

为什么只有少部分人能赚到钱呢?

所以事情成功,
不是因你的能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报道还称,就目前的计划,第三支连队“第三水陆机动连队”(暂名)的兵力为600人左右,规模与第一、第二连队大致相同,预计在2024年完成部署。报道还称,就目前的计
  • ​​​​性格温和的男命八字类型 1、八字正印贴身 男命印星与日主紧贴而且为用,这种男命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比较传统正派,他们品行端正、重视名誉,有责任心,重承
  • 大电流方案发展受限,高电压平台方案成为主流特斯拉是大电流直流快充方案的代表企业,早先由于高压供应链尚不成熟,所以特斯拉选择整车电压平台不变,用大电流直流技术实现
  • 当时在洛阳有一座花园叫金谷园,是当时的荆州刺史石崇建造的,园中种植了很多海棠。根据史书上的记载,石崇非常喜爱海棠,只是海棠盛开大多没有花香,让他以为憾事,甚至他
  • 我也是人生中第一次遇到和我一样都叫平假名的「みなみ」所以互相都留意到了对方。【取材・构成=大友陽平】◇ ◇我对她最初的印象是「有一个跟我同名的成员」。
  • 我觉得我一天还是在东想西想有的没的是真的很喜欢还是寂寞了有他的时候什么感觉自己一个人什么感觉是真的开心嘛他代给我什么情绪价值我给予了他什么双方在一起接触的这段时
  • 记得自己以前不开心的时候很喜欢抬头看看天空来着,高三那部手机,相册里面拍的都是各种各样的云,后来掉到水里报废了还懊悔了很久。这一点我很清楚,巴萨俱乐部很多人也是
  • “你听我的歌,不要看我的脸”对不起,就要看[doge][doge][doge]“我不会说谎,但是开玩笑的时候大家都信以为真,我的愚人节玩笑总是很成功”那确实,到
  • 因为不是娱乐明星,不存在流量买粉那挂(穷国企也无钱买)里面都是实实在在的真人,而且年龄层偏大且经济独立的成年人居多,跨各界的能人也多,有时帖子还蛮有意思的,最特
  • 那么心性,你要做常见来说的话,如果你认为心性是常,那就不会有你现在的生死了,所以心性不属断常-不属于断见与常见。真的这么去做,烦恼自然就没有,提起的都是正念了嘛
  • 有些紫砂壶,因制作泥料优质,经相应的温度烧成,未经泡养,在壶身会呈现一种若隐若现的光泽,为紫砂壶水色,但不是包浆,新壶是没有包浆的;古壶、旧壶,以茶汤养壶的法则
  • ▲文安智慧新城城市运营体系规划 借鉴世界领先的智慧城市模型,文安智慧新城将从科技、文旅、生态、教育、医疗、商业、宜居七个维度重点发展,真正创建绿色、健康、生
  • 不过,她也提出了一个要求:一定不能拍近景,要多拍远景、全景,至于原因么,你是知道的。刘诗诗想了想说道:我觉得还是点到即止比较好,一方面我不太擅长拍吻戏,另一方面
  • 全款客户回头:准17年奔驰C180L 1.6T运动版顶配 天窗双电动座椅多功能方向盘大屏导航真皮座椅换挡拨片等等具体自己研究吧 车况精品 全车原版 无任何大小事
  • 粒上皇的烤红薯真不错,糖心又软糯,就是不太实惠,终于买了他家的地瓜片因为今天可以散称了,上次小哥哥还说不散称,一买就是一大包[二哈],打卡网红甜品店的乳酪夹心饼
  • 感慨…工作上虽然尽职尽责但真的挺咸鱼的…虽然每天还是五点半起床,但除了化妆的时间我都在忙碌于炅宝,晚上等炅宝睡了我又和老公抱团玩手机,偶尔看看闲书练字之类的…其
  • 昨天晚上突然心血来潮顺着视频刷到了中巡的纪录片,简直是大晚上虐自己,2020了我怎么还是在这个坑底[跪了]今天一看是319,没记错318是中巡结束两周年,怪不得
  • 如果对自己眼尾处的眼白露出程度或者眼尾朝向不满意的话,可以考虑通过眼睑下至来调整,这样一个眼综合下来放大效果肉眼可见。如果对自己眼尾处的眼白露出程度或者眼尾朝向
  • ?对于很多吃瓜网友来说,这一波最大的收获大概是,奇怪的情侣头像增加了?
  • ”“队长”听了不由得哈哈一笑,伸手接过名单一查,说道:“好家伙,四十六个啊,没问题,今天咱们全部把他办了。这青年不满意的说道:“队长,他们开我玩笑,你也开我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