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斌 :论半夏
作者旁征博引,结合临床效果,说明半夏治疗不寐的用法、剂量、组方和功效。读书为临证之启发,临证为读书之检验,是谓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也。黄煌教授体质学说列有半夏体质一种,可以与此文相互参考。

 论半夏
半夏化痰,人所皆知。而我以为,半夏化有形之痰效果未必佳,其妙尤在除无形之痰。 

历代医家重视痰证病机,因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故痰可于各脏腑、经络为害作祟,所以“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为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以上引文见《丹溪心法》)“,除喘咳外,其余见症说的都是无形之痰。

治无形之痰必倚仗半夏,必倚仗二陈汤。而医者多推崇温胆汤,我以为后者方中枳实、竹茹效用平平,除于痞胀、呕吐等有一定作用外,其余无形之痰皆不必用。

因痰与湿皆由津液失其正常的运化而产生,故密不可分,且临床有时难以明确区分,何为痰,何为湿,故我临证每每将二陈汤与平胃散同用,此即古方平陈汤。此方出自《医学入门》卷五,原主治食疟,以及风寒风湿所伤导致的痰嗽满闷。我用平陈汤的思路是发挥两方的优势,协同取效。因为在我心目中,二陈与平胃均为药味简单而效力宏大的好方子。

前述无形之痰的见症虽多,却也难免挂一漏万。故古人索性说“百病皆由痰作祟”,或“怪病皆有痰”了。比如,失眠与痰的关系就很密切。

《灵枢·邪客》云:“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脏。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治疗的方法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半夏汤即半夏秫米汤,因《灵枢》从“阳盛阴虚”(按,此“阳盛阴虚”自与今意不同)立论,故后世解释半夏汤,亦多从这一角度展开。从阴阳立论,本无不可,但总觉蹈空踏虚,无益于临床应用本方。

唯林佩琴虽不能脱离从阴阳论之窠臼,但尚能直接从痰立论。《类证治裁》云:“盖不寐多由思虑劳神,惊忧怒火,气郁生涎,用半夏汤。半夏除痰而利小便,秫米益阴而利大肠,则阴阳交通而得卧也”。指出失眠多与痰涎有关,而半夏正是除痰之品。

另一张治疗不寐的名方是前曾提及之温胆汤。

温胆汤之名,首见北周姚僧垣《集验方》。该书已亡佚,部分内容为《外台秘要》收载。

《集验》温胆汤即为《外台秘要》所载,书云“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虚寒故也,宜服此汤方”,其组成是半夏、竹茹、橘皮、生姜、甘草、枳实。《千金方》之温胆汤主治与药物与此完全相同,唯枳实的剂量不同。

《三因方》有3首温胆汤,其中卷9、卷10之温胆汤是后世熟知、且常用的温胆汤。卷9之方主治与《外台秘要》引《集验》相同,并增补“惊悸”之症。卷10之方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眩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症,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集验》温胆汤在“胆虚寒”上做文章。《三因》温胆汤虽也说什么“心胆虚怯”,但已生发出“气郁生涎,涎与气搏”的概念。可是后世医家仍多从“胆”字着眼。少有像《罗氏会约医镜》那样,直接点出:不寐“邪属痰饮,化之,如温胆汤、导痰汤之类”。其实把温胆汤与痰联系在一起,远比与胆联系在一起,更便于临床运用。

事 实上,温胆汤一定是具有化痰安神功效的(暂且不论是否与胆相关),从其组成即可知。与其组成接近的二陈汤,《医学心悟》就说:“有湿痰壅遏,神不安者,其症呕恶气闷,胸膈不利,用二陈汤导去其痰,其卧立至”。

失眠与痰有关,而半夏堪为大用,前述之半夏汤、温胆汤、二陈汤皆以半夏为主药。陶御风先生的《临证本草》还例举了《肘后》卷2治大病愈后,虚烦不得眠,腹中疼痛,懊憹之方,此方由半夏、秫米与茯苓组成。明·徐树丕《识小录》记载半夏、百部各1两治疗失眠的案例。《冷庐医话》卷3引《医学秘旨》云:“余尝治一人患不睡,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诊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三钱,夏枯草三钱,浓煎服之,即得安睡,仍投补心等药而愈。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朱良春先生对这一配伍甚为赞赏,认为加入珍珠母入肝安魂,立意更为周匝,可治疗多种肝病所致的顽固性失眠。

半夏配夏枯草治疗失眠之说,我最早就是从《朱良春用药经验》一书中得知。这还是十三四年前之事了,后读书渐多,屡屡见到此说,无论是有关药对的书,还是有关治疗失眠临床经验的书,皆谓此经验出自《冷庐医话》引《医学秘旨》。

按《医学秘旨》一书,系《冷庐医话》的作者陆以湉从杭城书坊中购得。此书乃抄本,题曰西溪居士著,不知何许人也,也不知其书的写作年代。

后我读缪希雍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发现在那篇著名的《吐血三要法》中,即有半夏、夏枯草治疗不寐的论述。

书中记载,庄含之久患吐血,其族兄庄一生为其治疗,疗效很好。庄含之除吐血外,还有不寐。庄一生说:“《甲乙经》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当留于阳,阳盛阴虚,故目不能瞑。此之谓也。治法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盖半夏得一阴之气而枯,所谓生于阳而成于阴者,故能引阳气入于阴,而成于阴者为血分之药,意惟此可以治之。乃用夏枯草一两,作甘澜水煮服,覆杯而卧立至。”庄一生虽未将半夏与夏枯草同用,但是他已道出半夏与夏枯草是性质相对的两个药,前者生于阳而成于阴,能引阳气入于阴,而后者成于阴为血分之药。应该视为半夏与夏枯草配伍的源头,或者说启发了后来医家如此配伍。

王学权《重庆堂随笔》认为夏枯草“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其性可见矣”。此语似从《广笔记》庄含之一案拈出。

此外,清代名医蒋椿田也有夏枯草与半夏的配伍经验,见《重订灵兰要览》。按,《灵兰要览》系王肯堂原著,清人顾金寿予以评订。在“不得卧”一条下,顾氏介绍其友蒋椿田的经验,每用制半夏、夏枯草各五钱,取阴阳相配之义,浓煎长流水,竟覆杯而卧。

这是目前为止,我所了解的关于半夏、夏枯草配伍的一些知识。但是,由于无法考证西溪居士为何人,所以,这一配伍经验的来龙去脉还无法确切地知道。

我在临床常以重剂半夏(30~80g)治失眠,大概已有十年了,最近甚至用到100g。最初曾配伍夏枯草,但后来发现治失眠的效果全在重用半夏,夏枯草并无效验,后遂弃夏枯草而不用。也用过温胆汤,但觉得枳实、竹茹用不用效果好像没有多少区别,遂仅用二陈汤,后合平胃散,并加用菖蒲、远志,定名为平陈宁神汤,取效者颇多。

治失眠为何要重用半夏?其实不仅失眠,凡属痰证用半夏,一般均宜用较大剂量,因为量小效果不显著,而失眠更应用重剂半夏。

吴鞠通用半夏就颇猛。如治秀氏产后不寐,与半夏汤。先用半夏一两不应,次服二两得熟寐,又减至一两仍不寐,又加至二两又得寐,又减又不得寐;于是竟用二两,服七八帖后,以他方收功。又治李某,用半夏汤,姜半夏用二两,效果只是得寐而未熟。痰饮门中又治某人卧不安,未记姓氏,用姜半夏二两五钱。可见吴鞠通用半夏是有经验有教训,有胆有识的。

现代医家中重用半夏者也不乏其人,如万友生先生。其他诸位,我不复记其姓名,因为都是十多年前“随便翻翻”(鲁迅语)的收获。

再说用半夏的指征。我以为痰湿为患甚广,很难以某个见症作为用药指征。我重视两点,一是苔腻,二是口腻。两者有其一即用半夏,并视苔腻的程度而选择适宜的剂量,当然症状的轻重也是需要考虑的。

多年来重用半夏,从未见有任何毒副作用。因为药房未备生半夏,故我未有用生半夏的经验。以上所说者皆为制半夏。

此外,还需提一笔。若治失眠的话,茯苓也宜用大剂,常用30~100g。此经验我忘其出处,似见载于某期的《中医杂志》。后知陶御风先生也用大剂茯苓治失眠。

【本文摘自《半日临证半日读书》
#中医# https://t.cn/z8AGTGH

四字捷要脉诀

    脉理精微人不测,七表八里难分别。
    我非歧黄非和意,独持四字捷要诀。
    四字为脉之大纲,浮沉迟数为关节。
    浮主表而数主热,沉主里而迟主寒。
    更看有力与无力,虚实之间定分别。
    表里寒热与虚实,

表里寒热与虚实,四字抱着六家诀。

浮而有力则为风,无力气虚是本宗。

沉而有力则为积,无力气逆或上壅。

迟而有力痛难禁,无力寒痰在胸中。

数而有力则当热,无力血虚疮疡痛。1、七表脉:浮、芤、滑、实、弦、紧。

八里脉:微、沉、缓、濇、迟、伏、濡、弱。

2、脉理精要

脉理细如毫发,得精微者有几家,明其大意也就罢;浮沉迟数四个字,虚实寒热紧对答,七表八里不论他,此四者,辨析分明,用药饵,庶乎不差。3、浮脉

听我把浮脉学,轻轻的就摸着;浮字之中分迟数,浮迟表寒何用讲,浮数往往假热多,浮而无力大虚火,浮而有力风寒搏,把浮字牢牢记着。4、沉脉

将沉字,说与你,重重的按至底;沉中亦寓迟数理,沉迟里边寒如冰,沉数内热不需提,沉而无力知是气,沉而有力定是积,把沉字,切切记之。

5、脉分部位

学看脉,要部位分明,寸关尺左右相

学看脉,要部位分明,寸关尺左右相同,五脏六腑配合定,左心胞络肝胆肾,右肺膻中脾胃命,肾与膀胱表里应,命门脉紧对三焦功,大小肠两寸分并。临诊脉,贵沉静;勿斜视,勿妄听,澄心静虑验脉症,病在某脏,在某腑,虚当补,实当攻寒宜温,热宜清;分清了虚实寒热,庶不愧当医之名。

6、看脉息至

诊脉时,稳呼吸,以己息,侯彼息,察其间断与接续。一息四至平和脉,再加一至亦是吉;六数七热为急脉,***十至将死期,当医人要阴阳分,浮数阳,沉迟阴,关前关后阴阳论,阴中有阳,阳中阴,阴极似阳,阳极阴,其间最足把人混,当医人,阴阳不分,无怪乎,治死活人。7、左寸浮脉(心)

左寸浮,心火虚,不能生土;土困兮,金必败,咳嗽痰吐,怔忡悸,盗自汗,归脾为主,去木香,易白芍,五味敛补;养心汤,补心丹,二方酌处。归脾汤诗曰:

参术龙芪神,远归香枣仁,

甘草须用炙,水煎姜枣引。

养心汤诗:

参芪神茯苓,枣柏归川芎,

半草志桂味,血足心自宁。

补心丹诗:人元参苓归 地天麦门冬,
   远味枣柏仁,内中有桔梗。
   又诗:
   补心加石菖(一书为石膏),开窍效更良,
   蜜丸朱砂衣,引用灯草汤,
   去了五味子,加草和中堂。8、左寸沉脉(心)

左寸沉,心火实,实则亢害,移热于,小肠中,便闭赤涩,或淋浊,或口糜,疼难忍耐,导赤散合逍遥,一剂清泰,若不然,泻心汤,亦可使得。

导赤散诗:

生地木通甘草稍,还有竹叶清上焦,数味清凉降实火,南方丙丁自然消。

逍遥散诗:

逍遥古人不自得,苓术芍药与归柴。

生地薄荷同煎服,山栀丹皮外加味。

泻心汤诗:

泻心汤中芩连黄,三味能泻实火强,

大黄必须酒蒸用,至于芩连也无妨。9、左寸脉迟(心)

左寸迟,心经寒,抽愵冷颤,面色青,小便白,毛骨悚然,喜热饮,恶凉水,烈火不煖,真武汤,理中汤,附桂难免,不大寒,养荣汤,可保安痊。

理中汤真武汤诗:

术参姜枣名理中,苓术芍附名真武,返本回阳赖桂子。养荣汤诗:

参苓芪术草陈皮,归桂芍地远五味。

此方无呼不能补,温经去寒大有益。

10、左寸数脉(心)

左寸数,心经热,热即是火,心属火,数属火,火中加火,或赤肿,或痒疡,无非火烁,归脾汤善能泻,火中之火,六味汤加归芍,渐渐消却。六味汤诗:

地黄山萸苓丹泽,加入归芍滋阴来。

阴生阳降自然里,何怕脉数见火灾。

11、左关浮脉(肝)

左关浮,肝经虚,木中无火,木无火,不生心,心血立涸,血枯稿,不管筋,筋挛脚弱,或结核,或瘰疬,肝气不和,只须用,七味饮,一方安妥。七味饮诗:

六味加桂名七味,辛以润之此方类,

水能生木木自强,何虑肝经浮脉溃。

12、左关沉脉(肝)

左关沉,肝经实,郁而不伸;胸胁痛,胃脘疼,二目赤昏,怒伤肝,不荣筋,久则崩淋;每食后,吞酸味,如醋浸心,数般病,逍遥散,加入左金。

左金逍遥散诗:

茱萸炒连即左金,逍遥见前不在伸。

疏发肝胆两经火,风以散之此方真,

加米一撮治噤痢。13、左关迟脉(肝)

左关迟,肝经寒,冰里藏炭;不是热,用凉药,不得正权;浑身颤,二目闭,两手搦拳;腰又弓,脚又软,筋急拘挛;右归饮,八味饮,二方任拣。诗:

六味八味差不多,只差桂附两班药。

八味无有甘枸杞,左归无有苓丹泽。14、左关数脉(肝)

左关数,肝经热,火又增火;上烁金,中凌脾,痰涎形削;君不明,乱贼臣,助纣为虐;向北方,求救兵,剿灭贼;大剂子,六味汤,重加归芍。15、左尺浮脉(肾)

左尺浮,肾经虚,虚则水泛;水泛兮,土不撮,浮而为痰;理中汤,加白蔻,木香制半;亦有那,命门衰,不能配简。即当16、左尺沉脉(肾)

左尺沉,肾经实,实则水聚;水不流,其余脏,何以济滋;二目赤,唇口糜,鼻无润滞;皮肤燥,咽咙干,二便且闭;四物汤,右归饮,重加六味。用,八味饮,敛补而逐痰。17、左尺迟脉(肾)
左尺迟,肾经寒,寒则水凝;水凝了,遇寒冬,必冻成冰;穿厚衣,近烈火,难止寒冷;四肢厥,两唇青,小腹绞痛;用姜附,上肉桂,加入汤中。

诗曰:

寒则凝滞热流通,大凡医家无不明,太阳一照冰霜解,不过二八与理中。

18、左尺数脉(肾)

左尺数,数为热,热则水沸;水沸了,必横流,谁可遏阻;上涌痰,下滑精,曷其危笃;益气汤,知柏丸,清水补土;服二方,兼能养,其庶几乎。19、右寸浮脉(肺)
右寸浮,肺气虚,不能固表;不制木,不生水,反被火燎;空咳嗽,盗自汗,黄芪汤妙;木势盛,水势弱,惟肺可保;即速进,生金饮,两家和好。诗曰:

黄芪汤中归术芪,远志枣仁补骨脂,

生金饮内有丹皮,参术归芍麦草地。

黄芪汤:当归、白术、黄芪、远志。

生金饮:党参、白术、当归、白芍、生地、麦冬、丹皮、甘草。20、右寸沉脉(肺)

右寸沉,肺气实,内热表寒;嗽声沉,咽微干,见饭懒餐;气不散,胸腹满,膨胀难堪;轻四君,重益气,二方可拣;平肺散,生脉散,泻白三散。诗曰:

参苓青陈知味天,即是人参平肺散,

生脉散中参麦味,泻白桑骨二皮甘,

参苓术草四君子,益气归芪升柴兼。

21、右寸迟脉(肺)

右寸迟,肺经寒,寒难尅木;木过旺,反烁金,更凌脾土;脾土衰,不生金,金愈受苦;外不卫,表更松,贼风易入;也须将,生金饮,连进数付。
   诗曰:
   金生水亦生,水生木火平,
   金旺木受制,不敢向脾凌。
   生金饮子有丹皮,参术归芍麦草地。22、右寸数脉(肺)

右寸数,肺气热,清肃冷啜;伐肝木,肝难藏,痰嗽动血;鼻孔干,毛皮燥,大肠枯结;驱其子,来劝母,怒气可雪;甘露饮,清金饮,二方当啜。

甘露饮清金饮诗:

天降甘露润万物,地气不生天气无。二地二冬苓壳草,枇杷茵陈共石斛,

麦味汤中增枯芩,清金滋水病悉除。

甘露饮:生地、熟地、天冬、麦冬、茯苓、枳壳、甘草、枇杷叶、茵陈、石斛。

清金饮:甘露饮加黄芩。
23、右关浮脉(脾)

右关浮,脾气虚,难以消食;胃难纳,脾不磨,定成积滞;善治者,枳术丸,补消兼施;不得已,备急丹,中病即止;总不若,参苓散,无穷利益。诗曰:

枳术只两样,备急姜豆黄,

参苓白术散,药味要说详,

扁莲药苡砂,参术健脾强,

还有苓甘桔,加陈引枣姜。

枳术丸:枳壳、白术。

备急丹:姜、巴豆、大黄。参苓白术散。24、右关沉脉(脾)
右关沉,脾经实,实则为郁;土即郁,不化食,久则作湿;湿盛了,变痰涎,呕吐不已;二陈汤,六君子,斯症妙剂;山楂肉,宿砂仁,效过神曲。
二陈汤六君子汤诗:
陈半苓草名二陈,再加参术即六君,山楂神曲善消导,温经和胃宿砂仁。
(任意一方加入山楂、神曲、宿砂仁)

25、右关迟脉(脾)
右关迟,脾经寒,胃中寒;不能食,食不化,行不仍然;腹中疼,四肢凉,二目不闪;观其形,闻其声,病势危险;只须用,附子理中丸,一服保痊。诗曰:脾胃位乎中,汤名号理中,中寒并此证,故以中投中。

26、右关数脉(脾)
右关数,脾经热,热即火也;火生土,土所悦,不许过烈;过烈了,脾难统,必致失血;血妄行,循喉走,谁可拦阻;归脾汤,加栀丹,多服可也。诗曰:
归脾引血血归脾,血不归脾必用之,
他症木香易白芍,惟有血虚木香宜。

27、右尺浮脉(命门)

右尺浮,浮为虚,命火衰;有火名,无火实,是火不烈;却反能,炎上焦,火及作害;炎上症,非一条,不能悉;养肾水,配相关,夫妇相得;诗曰:虚火炎病,引火归本经。或问用何药,八味细变通。28、右尺沉脉(命门)

右尺沉,命火实,不得发越;如湿草,覆盖着,似乎将灭;却内蒸,成便毒,小便溺血;捡一方,又滋水,又清火,又将毒泻;必须用,都气饮,重重加泽泻,泻去毒可矣。29、右尺迟脉(命门)
右尺迟,命门寒,阳气将散;若阳绝,能救活,必是神仙;谨言迟,一纤阳,幸而未断;想一个,妙法儿,救其危颠;反本汤,重参附,廻阳气转。

反本汤诗:

反本廻阳参附姜,麦味陈草肉桂强, 腊茶姜枣同煎服,入蜜二匙润五脏,

无脉加入猪胆汁,呕者姜妙半夏良。

反本汤:党参、附子、炮姜、麦冬、五味子、陈皮、甘草、肉桂、腊茶,姜枣蜜引。

30、右尺数脉(命门)右尺数,命门热,阳气太旺;右命门,与胞络,同是为相;君主弱,臣相强,拨乱疆场;助君火,灭相火,国自安康;或八味,或养荣,正复邪亡。理谷不并行,邪正难两立,满座皆君子,小人无地容。

右部既已又写完,右部既已又写完,肺脾命门脉乃全;

虽是按经著煎丸,学者务必要互看;

历举数方立本宗,不贵熟来贵变通;

果能运用方寸地,神明变化用无穷。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第631集~第640集|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第631集
淨法師:什麼是真正的大慈大悲-第632集
淨法師:不肯放下是什麼原因-第633集
淨法師:七情五欲都是煩惱、都是枷鎖-第634集
淨法師:虛偽高下是妄心不是真心-第635集
淨法師:一切諸佛世尊為什麼出現在世間-第636集
淨法師: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第637集
淨法師: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第638集
淨法師: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是念佛的祕訣-第639集
淨法師: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第640集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淨法師: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第637集

最基本的,讀經、讀註解,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我們希望《無量壽經》能念三千遍,三千遍能背誦了,念老的註解至少要看三十遍,這分量很大。 三十遍能幫助你斷疑惑,微細的疑惑都斷掉了,你信心堅定,不會再改變。 世出世法你都能應付得了,你能夠聽一切經,能夠學一切法,不為它干擾。那就是什麼?決定不干擾、不破壞我念佛求生淨土這一門。 看得多,愈多堅定自己的信心,為什麼?你看所有的法門都要很長的時間修學,靠自力,沒有人能幫助你。 淨宗完全靠阿彌陀佛威神加持,自己只要具足信、願、念佛。易行道,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 漏掉的是什麼?不相信,信心動搖。學什麼我都可以學,信心不動搖,然後你所學的幫助你信心更堅定。 這個就是古人所說的,廣學為的是什麼?為了專攻。 廣學不是說你學一門就想修一門,不可能的事情。學盡無量法門了,還是我這門好,我這門什麼?我肯定有把握做到,我決定能往生。 往生到極樂世界,無量無邊諸佛之法你全得到了,圓滿證得。 這就是一門即是多門,多門即是一門,歸到這個信願持名;信願持名展開,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無量法門。 你要認識,你不認識就壞了。

淨法師:阿彌陀佛的法門就是一切法門-第638集

照見一切法門是什麼?《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六祖惠能大師的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就是能生的自性,一切就是所生的萬法。 一切即一,萬法就是自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自性就是萬法。 這樣說大家能不能體會?一是能生,萬法是所生,一切是所生,能所是一不是二。這就是照見一切法門的智慧。 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一切法門就是自性。 這個法門適合自己的根性、適合自己的程度,你修學就不難。 如果不適合,太難了,那修起來很費力氣,搞了多少年都搞不清楚,這個時候要覺悟,這法門不適合我修。 好像生病吃藥,吃了很久的時間不見效,趕快換個醫生,另外換一種處方。藥要對症了,一服藥就起作用,藥到病除,你病就好了。這是智慧! 我們自己沒有能力選擇法門,佛陀在世的時候,每個人見佛陀,佛陀教給他的法門馬上就見效。 為什麼?佛陀證圓滿的智慧,他能看出眾生根性,無量劫以來你曾經修過哪些法門。 對你過去所修很熟悉的法門傳給你,你就感到很容易,很有效果,道理在此地。 佛陀滅度之後,佛的這些弟子們,菩薩、聲聞、緣覺他們沒有佛那麼圓滿,但是他也有幾分,他也能幫助我們選擇,也選擇得很好。 現在是佛法末法時期,出家這些大眾沒有證阿羅漢果,剛才說了,連初果也沒證得,大乘,初信沒有證得;換句話說,都是凡夫。 凡夫選擇法門沒有把握,自己在摸索。 還好佛祖慈悲,知道我們沒有能力選擇法門,又找不到人幫助我們選擇法門,這個時候怎麼辦? 諸佛如來共同給我們選擇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就是念佛法門,求生淨土的法門,阿彌陀佛的法門。 這一個法門就是一切法門,一切法門能治的病,這個法門全能治。

淨法師: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是念佛的祕訣-第639集

我們只要抓住這個法門,你肯相信,你一生就成佛,真的,不是假的。你一生決定能證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能達到這個境界。 要多長的時間?一般人念到功夫成片,如果他真的不懷疑,真的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一天念十萬聲,萬緣放下,頂多三年,就成功了。 念佛好,別打妄想了,佛念不好,有妄想夾雜在裡頭。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念佛方法,「不懷疑」,不懷疑是真信、真願,這不懷疑; 「不夾雜」,沒有妄念、沒有妄想,世出世間一切法完全放下,不夾雜;最後「不間斷」。 這念佛的祕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三年功夫成片。 功夫成片,清淨心出來了,經題上的「清淨平等覺」,第一個得到了,這個清淨心就是小乘四果的心,大乘十信菩薩的心,很快成就。 得到這個成就,雖然還有壽命,不要了,求阿彌陀佛來接你往生,佛會來接你往生。 如果還在這個世間,不想往生,為什麼?在這個世間成佛快,比極樂世界快。極樂世界是風平浪靜,一帆風順; 這個地方是大風大浪,大風大浪你能夠通過,所以古德講的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道理在此地。 惡緣太多,障礙太多,你都能夠通過,順利通過,不受干擾,這個功德了不起。

淨法師: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第640集

《會疏》裡頭說:「佛道正見,名為法眼。」佛道,成佛之道,正知正見,這叫法眼。 無論什麼法門,只要你持之以專、持之以恆,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淨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法眼。由上可見,法眼者,了達眾生種種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應機施與,而度脫之。」 這後頭幾句話是黃念祖老居士說的,「由上可見」這些話下面的話都是念老的話。 了是明瞭,達是通達,眾生種種根器,現在眾生是什麼樣的根器,能接受什麼法。 所以要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法一定要應機,不應機,說了等於沒說,為什麼?他不得受用。 佛法承傳不是知識,是智慧,首先自己要認識自己,自己不能度脫,哪有能度人的道理! 度人一定先度自己,自己學佛得真實受用,說話就踏實,說話就肯定了,為什麼?沒有懷疑。 自己還沒有得度,半信半疑,你怎麼能教別人相信? 這是善知識難求,善知識很難遇到,遇到善知識是緣分。 我的這三個老師大緣分,少一個都不成功,我都不能成就。 方老師介紹我入佛門,我們誤會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從來都不碰它,沒有這個念頭說去碰碰佛教,沒有。 我跟方先生學哲學,老師跟我講一部哲學概論,最後的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從這裡入門的。 老師教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學哲學,「大乘經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他這麼介紹給我,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入門跟別人不一樣。​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steam资讯】 小岛秀夫今日(8月23日)刚刚在推特上发文称,《死亡搁浅:导演剪辑版》最终预告片的一些游戏演示正在重新拍摄,原因是一些镜头的时机与音乐不吻合
  • 索达吉堪布:如何面对疾病? 把我们的病看作是一种善知识。我们可以想到,我们如果产生疾病,就可以生起出离心。 你如果快快乐乐,好像在轮回当中根本感受不到痛苦,
  • 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擦伤,所有的不开心,都是想太多了,当你看清一切的时候,失去比拥有更踏实,努力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耀,而是为了将来活的有底气,有尊严,总有人
  • “原来你就是她生前一直提到的刘十三啊” 地铁到站了,书也读完了,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外婆和程霜都离开了,留下了独自一人的刘十三。长大好像就是要学会接受,接受亲人的
  • 今日代餐get! 是#夏五#,年龄操作的可爱(?)故事 #吃油条[超话]# “那个……你可以放我下来吗?”黑色的小兔兔试探着蹬了蹬小短腿,被白色的小兔兔无情地镇
  • 时间就像个筛子, 不停的过滤着 你身边的人…… 无论亲人、朋友 还是其他关系的人, 能留住且相惜的很少…… 只有相处时间长了, 经历多了,就会知道: 有些人是
  • #Santa赞多[超话]##INTO1 赞多世界冠军级主舞# 魔镜第一弹~ 《Santa,在厄里斯魔镜面前,你看见谁了》 厄里斯魔镜里面,有一个话痨小子
  • #睡前故事# 南宋时期,有个秀才前去京城赶考,途中不慎丢失了行囊,可死爱面子的他宁肯饿死也不愿去讨饭。后来,秀才实在太饿了,偷偷跑到一个桑葚园里摘果子吃。然而,
  •   沪深港通:  9月7日,截至A股收盘,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60.69亿元。  龙虎榜:  盘后数据显示,9月7日龙虎榜中,共21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有14
  • 在你们夺冠捧杯的时候 我也像做梦一样。终于淋到了这场属于你们的金色的雨。
  • 勒马戈壁,少理老母鸡,到现时今天,广州市政府、公安还没有归还我david哥金钱、财产、物业,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个政府有问题,公安有问题,什么鉴证、行程序、掀扯到
  • 很惊艳的高级WeChat文案#文案##早安##朋友圈背景图##朋友圈文案# ❶深海不会因为一杯水而加温❷我的全部野心就是自由的一生❸当原则遇上心动便会不停破例❹
  •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一个人愿意对你唠叨,愿意为你的事情操劳的时候,不是因为他喜欢多管闲事,只是因为他对你怀抱着巨大的爱意。这不是所谓的你清静了,而是你把他的爱,
  • 说是神作一点也不假另,今天居然买到了小时候巨难喝的饮料,不知道是改了配方还是口味变了,再喝居然觉得还行[并不简单]#健身打卡##不找借口的365天##读书打卡#
  • 再再放你一马限我关内的人,相等拉零次贸易一次例,是没有地区不同价是全固态的目击价200万次,不拉零次的按有地区不目击价贸易。再再放你一马限我关内的人,相等拉零次
  • #花样滑冰# 伊丽莎维塔·图克塔米舍娃短节目后采访“总的来说表现是差不多的,像在圣彼得堡一样,我对这套节目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喜欢滑它。总要的是观众们也喜欢它
  • 卜伽丘在《十日谈》中歌颂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和美好情操的源泉。其代表作《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世界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意大利近代评论家桑
  • 姜河在最喜欢他的时候,他和田夏天一起弹奏了钢琴曲,给田夏天钥匙让他在他家里做饭,那是姜河都不曾有过的待遇,姜河选择离开前和他告白,他说抱歉,我觉得姜河并不欠他什
  • (记者 岳付玉)【这两家滨海新区企业被认定为中物联全国数字化仓库企业试点】#滨海资讯# 11月6日从市商务局获悉,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
  • #国学养生##刮痧# 是#中医# 传统疗法,近年越来越多人爱做刮痧养生,很多人做刮痧时都是【哪里痛就刮哪里】[思考]其实刮痧除了能疏散掉淤积气血,舒缓#肌肉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