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传绍兴市同庆寺住持释妙妙师父奇書第五冊“佛祖传消灾免难,老实真实佛精华”

第六十九篇

解释其心
2013年9月18日早上5点
佛说:大家特别要注意。来有不来,就是应无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实相境界,即悟实相无相,一无所得,还有什么我执、烦恼、生死、无明可住?若执著无住,又落于偏空。何以故?当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灵知,起用自见。用云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愿无尽之菩萨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无我心。如是等心,皆是无所住而生之心。便是真心、清净心,亦即是佛心。而众生所生之心,乃贪心、我执心、贡高心、差别心,乃至八万四千烦恼心。如是等心,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业识心,亦即是众生心。所以者何?因众生处处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净,心不清净,即不能悟得实相真心。故学佛的人欲悟实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则一切不住,真心自见,即是道心。道从心生,心由道见。讲到究竟,这一个道字,也不可说。所谓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此理微妙,初学佛的人不易领悟。佛要人领悟实相无相,离念即是真心,故说“应无所住”。佛又要人领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说“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来似觉矛盾,其实就是如是。
佛说:诸位同学们,你们好!既知应无所住,即是实相菩提,亦即法身佛之境界,却不要去觅此实相,觅此法身佛,觅即不是。何以故?实相无相,不可觅故。放下便是,动念皆非。一起觅心,便成妄想。当知此实相境界,非诸佛独有,我等亦本自具足。所以者何?佛与众生,本来无二故。只要大家此刻瞑目寂照,一念不生,则如如不动,万物同体,即是实相之无住真心。如一念微动,即是有所住。有所住,即非实相。所以古德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大家修持不能相应者,因有所住,故有所求;有住有求,便是自加捆缚,岂能自见本性?
佛说:大家现在修行的是要念佛的法门,须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道理认清。要明白这两句经的体用,必先立其体,然后才能起其用。体云何立?将一切有求有住之心放下便立。因一切放下,妄心自息。妄心息,则无住真心,自然现前。但是大家明知放下是好,而总不能放下者,何故?盖吾人业识太深,放下不易。因为放下不易,故又要从降伏其心下手。殊不知,一切无住,便是降伏。若另求降伏,便是头上安头。果能一切无住,即得实相本体。依实相本体,而住无所住,生无所生,即是依体起用。
佛说:佛与众生之分,只在觉与不觉,慈悲与不慈悲。觉则即相离相,一切不住,故名曰佛;不觉则见境生心,一切皆住,故名众生。慈悲则平等为怀,万物一体,即名曰佛;不慈悲则贪嗔痴慢,烦恼丛生,即名众生。然觉与不觉,乃体上之分;慈悲与不慈悲,乃用上之别。体用不二,皆是一心。若能转恶心为善心,即是佛心。故六祖云:“一念平直,众生是佛”。
佛说:诸位同学们!佛有三身,当知吾人亦有三身,所谓法身、报身、化身。其不住时,空寂灵知之真心,遍满虚空,即是法身。生其心时,善心生得善报,恶心生得恶报,此时之心,即是报身。一念思量,种种变化,思邪化地狱,思善化天堂,此时之心,即是化身。大家明白此理,就要时时在无住生心上用功。心如虚空,而不存在虚空之量;度尽一切,而不著一切之相。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变即是无所住,随缘即是生其心。
2013年9月19日早上3点
佛说:诸位同学们!心即是佛,不贵口说;有无不二,更不可说。姑且方便说之。究竟何心是佛,有为心耶?无为心耶?何名有为心?即生灭心。何名无为心?即真如心。若云有为心是佛,则有为心是生灭妄心,乃凡夫心,何名为佛?若云无为心是佛,则无为心是真如妙心,如同虚空,本来无相,了不可得,无相无得,何者是佛?当知有为无为等心,本来不二。不二之心,便是自心,是名为佛。所以者何?一切万法,皆真如一心所现。吾人妄心,本是真心。故常住真心,是生灭妄心之体;生灭妄心,是常住真心之用,故名不二。法身是体,报身是用。法身报身,原是一身。真心妄心,同归一心。不过吾人真心法身是无为.,妄心报身是有为。无为是体,有为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故名不二。
佛说:佛法真如门,不生不灭是无为;生灭门,有生有灭是有为。然说有说无,说生说灭,说不生不灭,都是方便对治之说。当知有生有灭,即落於有;不生不灭,又落於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不可说有,不可说无。薛简问六祖曰:“不生不灭,何异外道?”祖日:“将灭止生,以生显灭,为外道说。我说不生不灭,本自无生,今亦不灭,不同外道。”此理微奥,殊不易知,姑取明镜为喻。
佛说:镜体本明,以喻真如。明能显色,以喻生灭。镜照物时,明体不动,照红现红,照绿现绿。当照红时,虽现红色,镜不染红。当照绿时虽现绿色,镜不染绿。现红现绿,即是生灭。虽然生灭,镜体未动。未动之体,即是真如。色离镜时,镜不留色,即是前念不生。後色临镜,镜复显色,即是後念不灭。如前念不生,当体空寂,我执一破,则无住真心现前,即是无非无我。如後念不灭,斯真空不空,从体起用,则由无住而生其心,即是无我利他。镜之能照能现,即是生灭不灭之利他;镜之不染不留,即是不生不灭之无非。真如与镜,一理不二。物来则应,事去不留。光明自在,应用如如。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但镜蒙尘垢,光明不现,物在当前,不能显照。若经磨擦,尘垢净时,光明顿复。亦如众生,业障真如本心,遂至真妄颠倒。
2013年9月20日中午1点
若发心真修,则业障消除,真心复显。真如与镜,理本不二;磨擦修持,事亦相同。是故究竟智,称为大圆镜智。妙妙你要老实吃苦,要老听我讲。妙妙说:佛祖呀,我听,老老实实听佛讲故事,我不懂。
佛说:又以天地为喻:天体本空,即是无为,与真如法身同。地生万物,即是有为,与妄心报身同。然地无天之日月照耀,雨露滋润,种种妙用,何能生长万物?天无地之高原旷野,山川丘陵,种种综错,又何能显化育之功?於此可知天地互相为用。吾人无为法身、有为报身,亦复如是,故为不二。佛说:凡成佛者,即此妄心,转为无量真心,即是法身,非将报身变成法身。然由报身始可修成,故又非舍报身,而後能成法身。盖法身无为,报身有为,离开有为,不显无为;一切有为,皆本无为。吾人假我,不离真我;众生妄心,不离真。真我假我,本来一我;妄心真心,即是一心。故名不二。
佛说:小乘佛法,偏於空寂,因其著於无为,而失於有为。著一失一,即名为二。大乘佛法,自利利他,故名不二。心地念佛法门,以“心地无非,利他无我”两句为体用。云何体用?心地无非是体,利他无我是用。若不立心地无非之体,决不能起利他无我之用。若只知心地无非之体,而不起利他无我之用,则有体无用,落於无为。偏执起用利他,不立心地无非之体,则有用无体,而又著於有为。皆非不二。必须体立用空宏,不落有无,方名不二。复次,又如明暗。无明何以见暗?无暗又何以显明?惟明与暗,互相为用,利他无我,亦复如是。阿弥陀佛。
佛说:诸法空相,又说真空不空。既说诸有是有,又说诸有非有。说有是幻,说幻亦真;说空是真,说空亦幻。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又说修一切善法,即得正等正觉。方说有为,又说无为;方说出世,又说入世。既已说法四十九年,又云未曾道出只字;既说无量法门,又云不可说,无实无虚,即非即是。佛法道理难知,即在於此。然佛法真理,真实不虚,岂不可说?如修行人,依法起修,以假修真,修到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假成真,以证无为,是名曰体。以真应幻,现示有为,是名曰用。依体起用,即相离相。即相是用,离相是佛。本此佛心,随缘度生,不著有为,不落无为。有为无为,本来不二,一切一切,皆是如此。只因众生执著太深,说有著有,说无著无,说一著一,说二著二。所以佛又说有无不二,真妄兼说,随说随扫,以显不二。其实皆是权巧方便,引人入胜。说到归元,不二法门亦不可说。所以者何?圆妙一心,尚不可得,岂可说乎?昔文殊菩萨,以不二法门问维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不二之法,如是如是。真是难信之法,真如是如是,阿弥陀佛啊,不可乱修法门,结果自己害自己,别人害不着的,一切法门,自己走真,一门深入,了脱生死大事,时间不长了,一句阿弥佛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国土中来。诸佛菩萨没有妄语,都是真实的,要自己随缘来的,不攀缘的,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救度众生。
【能看到此经文,足显福报。傳阅者广积成佛资粮。阿弥陀佛!】 https://t.cn/z8AXESy

#泰国佛牌##佛学文化# 《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记
   序品第一 421 — 425
  
[图片]
 
      421.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尔时,为道交感应之时。佛陀刚讲完《无量义经》,法会大众都充满着恭敬心、欢喜心,此时开讲《法华经》的机缘成熟。
   
       422.四众围绕,从两个角度观照:
      一者通常说为出家二众和在家二众,传统的佛法说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二者,四众又分为发起众、当机众、影响众和结缘众。所谓「发起众」,为法会的发起者,或者法会上请法之人——有的是为整个大众请法,乃至为未来世的众生请法,故「发起众」很重要,功德无量。
   
       423.所谓「当机众」,就是这场法会所能教化成就的目标,当然这个当机众根机有千差万别——老师同样讲一句法,有些人听得法喜充满、痛哭流泪、感慨不已;有些人听了以后来讲,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也有些人烦恼倍增、妄想纷飞。所谓「影响众」,那就是菩萨大众——在当年像文殊师利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等都属于影响众,带领八万菩萨来捧场;那我们法会也同样有影响众,有些同修已经明白「如来藏」,来参加法会既是进一步深造自己,也是以此来影响、引导其余同修。所谓「结缘众」,你来听一课两课也结下法缘,即使没有当下成就,也已经成为未来世出世之因,最晚在将来弥勒菩萨龙华三会,统统解脱。
   
       424.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供养」是总说。只要进入这个道场,你就是供养三宝。我经常对一些同修讲,你来听经闻法就是对老师最好的供养。「恭敬」是「身业」恭敬——你用目光专注着老师,坐得端端正正,当然我们埋头写字也是端正,这就是「身供养」。
   
       425.「尊重」是「意业」供养,心里对老师生起无比的恭敬心。我经常看到一些人发信息也好,写东西也好,讲「师傅」……告诉大家,这个「师父」不是那个「师傅」——那个「师傅」教你手艺,解决你这一生的问题,这个「师父」教你开智慧,解决生生世世的问题。而且这个「父」是「师父」,不是你的生父、养父,「师」是世间出世间第一尊贵;生父、养父只能这一世生你这个肉团,「师父」是给你「法身慧命」;生父、养父止于一世,「师父」是生生世世。所以你尊重了没有?「赞叹」是「口业」供养——一个人只要开口,就是在宣传,宣传必然就要发生因果报应。
   
[图片]#佛教##佛山# 《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记
  序品第一 426 — 430
  
[图片]
 
      426.为诸菩萨说大乘经:一者,法大。它把三藏十二部经乃至一切万法,统统归纳为一法,都是佛法。这是「大乘」,绝对没有排除小乘,但它是通过排除小乘而达到圆融小乘。二者,心大。发菩提心,救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我。注意:一切众生还包括牛、马、猪、羊、泥巴瓦块,何况人道。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讨价还价。
   
       427.三者,解大。明白了大乘法对一切法都能理解。那真正是理解万岁,这种解是「自性流露」的解,不是叫你去解方程,解答天文地理。随便拿出一个法来讲,你就能解释出如来藏真实法义。四者,净大。始终以清净心待人接物。能得自在。不管在顺境逆境、升官发财、遭难遇祸,宠辱不惊,你都是清净心。一切万法都是我,没有什么好去分别执著,叫「净大」。
   
       428.五者,庄严大。「庄严」就是修行「如来藏」心地法门,是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怎么样走路?怎么样吃饭?处处都是自在庄严。泥巴瓦块、牛粪狗屎、一根草叶、一粒微尘,尽足以为一真法界,叫「庄严大」。外道之所以为外道,他只知道看红红绿绿,皇宫宝殿,腾云驾雾;他不懂得牛屎狗粪、臭气熏天也是诸佛如来。要信这个法可不容易啊!
   
       429六者,时大。时间的真相是什么?无量劫是「时大」,当下一念是不是「时大」啊?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名正言顺,义正词严。依《法华》《楞严》所教,坚信不疑弘扬「见道当下成佛」这个正法。「一念成佛」是不是真正的「时大」啊!佛法修证,无量次第成就于「一时」,成就于「一念」。这就是《法华经》所讲啊!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
   
       430.七者,果大。因果不二。因大,大到什么程度?十法界森罗万相万法,一念而已。这是不是因啊?这就是成佛之「真因、正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深信不疑这个因,当下证果——即「华开莲现」。此处「大乘」是实教大乘,圆教一乘。
   
[图片]

弘一法师出家后两次管红尘俗事,有违修行否?《金刚经》给出答案

《送别》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而这首流传甚广的的歌曲的作者,正是弘一法师。通过歌词可以隐约猜出,当时的弘一法师已经有了出家为僧的想法,或许这也是他后来抛弃妻子,毅然为僧的前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弘一法师,竟在出家之后,两次管理红尘俗事。而且这两次入世管理俗事的决然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初他出家时的态度。也正是因为这样,弘一法师一生是饱受争议的一生。那么,弘一法师究竟是否有违修行?

出家后的弘一法师的第一次管红尘事是在1933年,此时距离他遁入空门已经过去了15年。这次弘一法师的入世是为拯救一名绝色女子。

这名女子名叫杨念,她貌美如花、明眸皓齿,从各个角度来说,都称得上是一名美人。可是自古红颜多薄命,没有保护自己的实力,在那个时代,美丽未必是一件好事。在她20岁这年,她就因为自己倾国倾城的外貌引来了劫难。

杨念的父亲是杨老汉是英国牧师约翰家的佣人,因为有着这层关系,当时在金陵大学读书的杨念有时候也会去约翰家。因为杨念的外貌太过于出众,牧师约翰的儿子小约翰盯上了她。小约翰自幼不学无术,既然得到杨念,却又不想正大光明的追求,他将杨念骗到了自己房间,然后便开始对她动手动脚,还好杨念机智,找了个理由就跑了出去。

小约翰在杨念逃跑后,贼心不死,便追了出去。但是他因为太着急,脚下一滑就摔下了悬崖,直接摔成残疾。之后小约翰就赖上了杨念。他的父亲约翰也声称,杨念若不嫁给小约翰就得坐20年牢。他们当地洋人势大,法院也要给他们面子,杨念父女又是无依无靠的普通人,法院的判决下来了:无辜的杨念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

见到无辜的爱女出事,杨念父亲极度痛苦,他找到了当时弘一法师的住所庐山。见到弘一法师之后,杨老汉便扑腾一声跪下,边哭边乞求弘一法师的帮助。

弘一见状赶忙扶起杨老汉,听完他的陈诉后,弘一作揖,当即决定帮助杨老汉。就在弘一法师应允杨老汉后,杨念却找到法师说,她已经决定嫁给小约翰了,已经不需要帮助了。说完后,杨念便心灰意冷地转身离去了。

看着杨念决然离开的背影,弘一法师的内心被刺痛,感觉心里被悲伤填满。回房后,弘一法师用针刺破皮肤,给杨念写了一封血书,他希望杨念能再次拥有勇气,勇于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第二天一早,弘一法师推开门后便看到了立在他门口的杨念,见到弘一法师出门的杨念当即跪下,表示自己错了,愿意听从弘一法师的安排。

随后,弘一法师便开始入世干预杨念的事情。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弘一法师处理红尘事的方式,竟然充满了“红尘气”。

弘一先是联合好友陈三立和当地一些名流向法院施压,要求法院公正判决。随后,他得知要法院改判不是一件简单事,需要找宋子文的岳父张谋之后,便决心“媚俗”地走一次关系。传言,张谋之非常仰慕弘一法师,若是弘一法师肯前往拜访并赠送字画给他,这事一定能成。

缕清楚这一层关系后,弘一法师直接就去拜访了“权贵”张谋之。这样的弘一法师,与昔日一心修佛,不去攀炎附势的他简直是判若两人。

最后,在弘一法师的一系列运作下,法院终于改判了杨念一案。在这一事件中,弘一法师的处理方式与以往僧人帮助苦难世人的方式完全不同,没有一点出家人的行事模样。这样的弘一法师在旁人眼里也未免会落下“老与俗界扯不清关系、红尘心过重”的口实。

可弘一法师完全不把这些世俗看法放在心上,就像他当初决定出家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一样。同样,这之后4年,弘一再次入世管理红尘事时也饱受争议。与第一次所不同的是,弘一法师这次入世是为了国家、民族大义。

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面对国家、民族的危机,他不觉得此事与自己无关,毅然站出来宣扬抗日。这一年58岁的弘一法师在宣扬救国思想的同时,写下“殉教”两字横幅以表明自己的决心。这个横幅左侧的题记这样写道:

“为护佛门而舍身命,大义所在,何可辞耶? ”

在弘一法师的号召下,各地的僧人都团结起来,也投入了抗战之中,救死扶伤,帮助了许多的伤员和难民。 有些人对弘一法师的做法有些不理解,认为他遁入空门后还管理红尘事,不会影响修行吗?其实不然。佛家有一本经书,名为《金刚经》,里面有四句偈语曰: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因做如是观。”

这四句偈语的大致意思是,世间的万相皆是虚相。既万物都是虚相,红尘便不为红尘,寺院便也不为寺院。而与此同时,因为诸相皆空相,所以,人也应不执著于不执著,亦不执著于执著。

这些话我们普通人可能不好理解,要想理解这段话,还要结合弘一法师平常的经历来看。弘一从不执著于“相”,即是在红尘还是在佛堂。在弘一法师眼里,“慈悲”“爱”等才是一切准绳,而慈悲之一便是“解众生之苦”。

杨念虽是红尘之人,但那“红尘”从来只是虚相,但她的苦却是实实在在需要解救的。同样,当弘一法师见到众生因日本欺凌而饱受苦难时,他亦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了。此种,是弘一不执著于他的“佛门中人”之“虚相”而解众生苦罢了。

相反,若碍于自己是佛门中人,眼见众生受苦却紧闭佛门以一句“出家人不理凡尘”拒之,则恰是“执著于相”而失却了根本的“大道”,此恰为未开悟。开悟除了不执著于执著外,还包括不执著于不执著,这点弘一法师自己曾在佛经中有过阐释。

《金刚经》中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因做如是观。意思是世间的一切都有因果,世事像泡影虚无缥缈,像露水风吹即散,像闪电惊心动魄又了无痕迹,因而就这样去看待它就好。究其根本,无非三个字——不执著。弘一法师想入世便入世,不想入世便不入,世人想看他便看,不想看便不看,一切行为、一切见闻,皆不执著。

弘一法师眼中的不执著于不执著,自然也包括出家人不执著于“空相”。凡尘和僧人都以为,只有看透一切都是空相方是开悟,也正因此,世人才对弘一留下的“悲欣交集”的绝笔充满质疑。他们认为:出家人应该不喜不悲,弘一法师临了却还又“悲”又“欣”。

实际上,这恰也是弘一法师开悟的象征,若弘一执著于那个“空性”,他定不会写下这四个字传世。弘一的不执著于“空性”,恰是他看穿一切的象征。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悲”与“欣”交织在一起是什么呢?细思量下,它是亦喜亦悲,却也是不喜不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陈思诚放在电影里的除了他的才华,还有一些可能以前人们见惯不怪,但随着女性的觉醒,已经完全不合事宜的思想。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夫妻分工不同,男人在外工作很辛苦,也是
  • -如果痛恨所处的黑暗,请你成为你想要的光。-我当然向往自由和美好的生活 但我得先把书读好。
  • 今天晚上也好幸福,隔了很久没有吃泡面了就吃了,结果我可爱的室友们都超级好的给我加了料[爱你]其实我最近都感觉得到好开心好幸福,被身边的好朋友们温暖着,她们会听我
  • ​心善则美,心纯则真,如果我们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的老子讲:“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阳明先生讲修行
  • Color Changing Camera 4+Ankush Sharma专为 iPhone 设计更改相机上生活的任何物体的颜色,想要改变头发,重新着色眼睛,更
  • #sky光遇黑市[超话]#(已兑)开心[偷乐]给老板的崽跑到了两千蜡烛,板子请我喝奶茶咯[舔屏] 前天晚上又有个板子推的板[害羞] 揪两宝子喝快乐水啊(3r*2
  • 尽心为善,虽居陋室,然人人皆敬之。尽心为善,虽居陋室,然人人皆敬之。
  • 今天早上有人调皮的把客户经理和保洁大妈的照片调换了位置,然后被等电梯的中年男子看到后嘿嘿嘿的对着照片笑[嘻嘻]清晨,住在高层的那个头发花白的大叔把两个纯净水桶安
  • 新纶新材(002341)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从事有机硅材料研究超15年,自主研发申请专利技术21项。车企定点超预期,车载光学平台逐步成型。
  • [水稻][爱你]心的开始#读书笔记# 第五本书《唐诗三百首》十一假期,无事间重新翻看,又有感触,实属文化瑰宝。——张九龄《感遇》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
  • 我们自己读诵经典之外,只要诚心转发分享此文,便相当于宣说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的功德,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因为你的转发,流通为说,末法时代,但
  • [烟花][good][红灯笼]福派 拜尔 力博得 usmile 飞利浦 飞科 奥克斯 千山 罗曼 舒克舒客的 softie 铂瑞 素士 电动牙刷28~~~~~爱
  • 身、口不造恶业,以至诚心称佛名号,虽然念佛时心散乱,但因有诚心,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决定来接引,这就叫“带业往生”。所谓“执持”就是“念念相继,无有间断”就像上
  • ❗️你们快去一今工作室#我们坐在高高的虾壳上听老虾讲过去的故事[超话]# 好吧,作为一个多年的小说迷和电视剧迷,我可以给你们说,这三张动图就代表了我哥这部剧稳了
  • 想去德国留学的梦想,从痴心妄想第一次尝试写下来,到了解到实现的可能性为零,持续时间<24h这辈子是没有办法去洪堡大学学法学了诶,这真是令人难过。但是豆瓣的
  • #李东海1015生日快乐#歌喜莱秋冬打底连衣裙【S---5XL】【全店赠送运费险】超值秋冬打底连衣裙,错过今天在等一年,爆款热卖!【原价:79元】【券后价:59
  • 性格沉稳的他们,就算对什么事情有不满,也不会表现得很激动,而是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避免造成大家尴尬。4.天蝎座天蝎座的人,不管是在面对
  • 觉得自己过得像老年的生活,可我还是正青春啊!好吧,90后也不小了。我选这句话作为寄语,是想告诉我的学生,不要忘记你最初的衷心,只要坚持走下去,一路往前走,终归成
  • 、一个人的清静、仿佛海棠花儿只为自己开放、轻闭眼睛、细嗅它的清香、一个人的世界、心只有自己懂、自己给自己温暖、自己给自己关怀、自己给自己温情、一个人、是前生的耕
  • 【近距离追星,线下追星】看我首页置顶1.肖战有悦碧施和益达 ​​​,9月6号上午参加《余生》的发布会,下午参加《快乐大本营》的录制2.李易峰是不太愿意想在流量方